养生健康

专家解读吃螃蟹的4个健康流言

专家解读吃螃蟹的4个健康流言

流言一:螃蟹和维C一起吃会中毒

坊间流言,西红柿和螃蟹一同食用会产生剧毒。因为螃蟹是甲壳类生物,它所含的物质,在维生素C的作用下,会变成老百姓所说的砒霜,吃后会中毒。

专家解读:这种说法很夸张。像虾类和蟹类自身含有一定量的砷化物,在维生素C的作用下,会转化为三氧化二砷,的确是老百姓所说的砒霜。不过要想转变为砒霜,必须是两者一起大量的服用。

曾有营养专家做过类似的实验。晚餐吃一只大螃蟹后服用300毫克维生素C,连吃三天也没有出现任何问题。而且,在药学方面,少量的砷化物对人体还有生血的益处,临床上也会用少量砷化物用于白血病的治疗。但是吃蟹时最好避开茶水和黄柿子,因为这两者含有鞣质,易与蟹中蛋白质结合凝固形成结石。同时,寒凉的瓜果比如香瓜、西瓜、梨也是禁忌,因为螃蟹本身属凉性,同吃易出现肠胃不适等情况。

流言二:吃2两螃蟹等于5两肥肉

虽然螃蟹味美且营养丰富,但“高胆固醇”的称号一直让人们在吃时心存顾虑。网上就流传一种说法,吃2两河蟹的胆固醇和5两肥肉的胆固醇是一样的。

专家解读: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普通成年人每天摄入的胆固醇不要超过300毫克,高血脂者应控制在200毫克以下。然而,按照我国的食物成分表,每100克河蟹中,胆固醇的平均含量为267毫克,相当于5两肥肉中胆固醇的量。不过这样测算也并不准确,因为每天食用的其他食物中也含有一定量的胆固醇,所以吃螃蟹还是最好控制住量。建议每次最多吃一到两只,一周最多吃两次。在吃蟹的同时要少吃肉类、内脏和蛋类,多吃豆制品、蔬菜和水果,以促进胆固醇的代谢。

流言三:孕妇和儿童不能吃螃蟹

经常有孕妇咨询医生:“我怀孕了还能吃螃蟹吗?别人都说吃螃蟹易流产。”家有小孩和老人的也很担心:“是不是老人和孩子也不能吃螃蟹,否则容易拉肚子?”

专家解读:中医讲,河蟹具有活血、促进骨骼发育的功效,尤其是蟹爪,经常被应用在接骨药中,所以孕妇还是不建议服用河蟹的。不过,少量吃些蟹肉问题并不大,建议体质虚弱、偏寒的孕妇,尽量还是避免食用河蟹。不建议老人吃蟹的原因,还是因为螃蟹自身寒凉,而老人的脾胃偏弱,食用后易出现胃胀、腹泻的情况。而2岁以内的孩子,小肠功能发育得并不完善,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螃蟹中的蛋白质,一旦身体过度“防御”,就会出现特异蛋白过敏现象,所以两岁以内的孩子吃螃蟹应慎之又慎。

流言四:公蟹的蟹膏其实就是精液

读者小孙说,自己一直很喜欢吃母蟹的黄和公蟹的膏,可是前段时间,看网上说,公蟹的膏其实就是精液。小孙说,自己看到这个消息后,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那么,公蟹的膏真的是精液吗?对人体有害处吗?

专家解读:公蟹的蟹膏并不单纯是精液,而是公蟹精囊的精液与器官的集合,是生殖腺体,这是公蟹强壮与成熟的标志,男性适量吃些公蟹的蟹膏,对生殖系统是很有好处的。蟹膏在自然状态下为青白色半透明果冻状,蒸熟后,就变成半透明、粘粘的膏状,它含有水、蛋白质、脂肪酸和维生素等成分,对人体并没有不利的影响。不过公蟹的蟹膏同母蟹的蟹黄一样,都含有较高的胆固醇,在食用时要减少其他胆固醇的摄入。

产妇吃螃蟹可能带来的危害

哺乳期过敏

相信大家都知道,在哺乳期家应该禁止食用任何生冷、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尤其是对海鲜等食物更要注意避免食用.这是由于海鲜类食物是一个极大的过敏原,很多人在食用海鲜后都很容易出现有过敏的症状,尤其是对于哺乳期的产妇而言过敏的几率更高,因此对螃蟹过敏或者是过敏性肌肤的人群都应该避免吃螃蟹.而且我国中医指出,螃蟹性寒,因此属于生冷、海鲜之类的食物,因此哺乳期间的产妇应该尽量的避免吃螃蟹.

如果产妇在哺乳期食用一些容易过敏的螃蟹等食物,不但会危害到产妇自身的健康,同时还会因此而导致婴儿湿疹、瘙痒等皮肤症状,甚至严重的话还会导致宝宝自身免疫系统疾患.

母乳质量下降

产妇在哺乳期间还在给宝宝提供大量的母乳,而母乳中所含有的各种营养物质都来自于妈妈每天所摄取的食物,因此妈妈一定要注意日常饮食的营养以及健康.一旦新妈妈自己的产后饮食状况出了问题,那么不但会导致乳汁的营养大打折扣,同时还会因此而威胁到宝宝的健康.专家指出大部分婴幼儿都极其容易过敏,而螃蟹等海鲜类食物正属于易过敏类食物,因此在哺乳期间产妇应该尽量的少吃或者是不吃螃蟹等食物.

尤其是对于4个月内添加辅食的婴幼儿,其过敏危险比添加辅食者要高.妈妈在哺乳期间除了不能吃螃蟹之外,其他容易导致宝宝过敏的食物也应该尽量的不吃,比如像鸡蛋、牛奶等,这些食物同样会增加宝宝过敏的可能.

抵抗力下降

我国中医指出螃蟹属于寒性食物,在平常生活中如果过量食用的话不但容易导致出现有过敏等症状,同时还有可能会因此而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因此而诱发腹泻、感冒等症状.尤其是对于哺乳期间的新妈妈而言,这个时候如果吃螃蟹的话还有可能会导致人体中的抗病因子减少,这个时候不但会导致自身的免疫能力下降,同时还会导致乳汁中的抗病因子减少从而让宝宝体质下降.

而对于一些身体状况比较良好的产后新妈妈而言,螃蟹可以适量食用,但是在吃螃蟹的时候必须要伴有生姜、醋等调味料一块食用,这样可以起到促消化以及杀菌的作用.面对哺乳期能吃螃蟹吗这个问题,以上这些都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专家解读,吃红薯真的可以减肥吗?

到了冬季,越来越多的人注意饮食进补。而不想去吃主食的减肥人群可就发愁了,如何能既保持热量摄入又能健康减肥呢,这里为大家推荐红薯,可减少米饭、馒头的摄入量,同时有增强饱腹感。在营养学里,红薯是优质的高纤维粗粮薯类食物。红薯含有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A、B、C、E以及钾、铁、铜、硒、钙等10余种微量元素和亚油酸等,营养价值很高,被营养学家们称为营养最均衡的保健食品。

红薯的这些物质能保持血管弹性,对防治老年习惯性便秘十分有效。遗憾的是,人们大都以为吃红薯会使人发胖而不敢食用。其实恰恰相反,吃红薯不仅不会发胖,相反能够减肥、防止亚健康、通便排毒。每100克鲜红薯仅含0.2克脂肪,产生100千卡热能,大概为大米三分之一,是很好的低脂肪、低热量食品,同时又能阻止糖类变为脂肪,有利于减肥、健美。红薯含有大量膳食纤维,在肠道内无法被消化系统吸收。

人们在切红薯时会发现 ,从皮下会渗出一种白色液体。这种白色液体中的紫茉莉“甘弋”具有缓下作用。使得红薯的通便作用具有良好效果。红薯缺少蛋白质和脂肪,但是现代人生活条件改善了,饮食越来越油腻,蛋白质和脂肪往往过量,因此吃红薯可以控制这个问题。

红薯怎么吃对身体最好:

红薯缺少蛋白质和脂质,因此要搭配蔬菜、水果及蛋白质食物一起吃,才不会营养失衡。最重要的是,红薯最好在午餐时吃。这是因为我们吃完红薯后,其中所含的钙质需要在人体内经过4小时左右进行吸收,而下午的日光照射正好可以促进钙的吸收。这种情况下,在午餐时吃红薯,钙质可以在晚餐前有效被吸收,不会影响晚餐时其他食物中钙的吸收。

红薯减肥吃法推荐:

1、用红薯代替部分主食:

即三餐中有一餐用红薯代替精细米面。但是要注意,红薯本身的热量也不算很低,进食的总量要控制好,每餐控制在200克左右即可。一个中等个头的红薯大约就是200克。可以直接煮着吃。

2、红薯煮粥或者煮饭吃

把红薯去皮切块后,与白米饭混合煮成粥或米饭一起吃。

总之,适量的吃红薯是可以减肥的,还能通便和抗癌抗衰老。现代家庭的餐桌上应该多出现红薯的身影。为了健康,请合理分布饮食摄入,减少米饭等主食的摄入,尝试吃些红薯。

专家解读小儿感冒三大谣言

谣言一:孩子感冒绝对不能用抗生素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很多家长一听到抗生素就如临大敌,坚决不给孩子服用抗生素,如果医生开了抗生素可能还会觉得医院就是为了挣钱。那么,感冒真的绝对不能用抗生素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感冒的概念说起。李栋方医师说:“感冒是老百姓的叫法,并非专业的医学名词。我们通常说的感冒一般指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和胃肠型感冒(又称呕吐性上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一般发生在鼻部、咽部、喉部的呼吸系统疾病。胃肠型感冒一般指小儿肠炎、秋季腹泻、急性胃炎和急性肠胃炎等疾病,也有人称之为“肚子感冒”。

由于小儿感冒90%是由于病毒感染导致,因此一般不需要使用对抗细菌的抗生素,但是世事无绝对,还有10%的感冒可能是由细菌、支原体或其他病原体导致的,一些细菌性疾病如果不及时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可能会导致病情恶化。

谣言二: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有毒不能吃

孩子感冒经常会导致发烧,但是家长一般忍受得了咳嗽、打喷嚏和流鼻涕等症状,却经常见不得孩子发烧,但出于对“国外儿童发烧都不吃药”观点的认可,以及对朋友圈中流传的“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被曝光有毒”的惧怕,不少家长仍会坚持使用物理降温,并拒绝使用退烧药。

李栋方医师认为这是家长的认识误区,他说:“目前全世界都推荐在儿科使用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退烧,其中布洛芬是世界卫生组织、美国FDA唯一共同推荐的儿童退烧药。除了这两种药,没有更合适的儿童退热药。虽说是药三分毒,药物确实是有一些副作用,但在需要用药的时候不用,反而会加重病情,比如出现高热惊厥。”

事实上,布洛芬除了用于小儿发热,还能用于治疗风湿性或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等。只要家长按照说明书来使用,一般不会出现较大的副作用,因为其列出的剂量是很安全的,远低于风湿类疾病的使用量。

谣言三:感冒吃中药比西药副作用小

在很多家长的眼中,中药是看得见的各类药材,而西药是经过加工产生的化学制剂,因此吃中药的副作用肯定会比吃西药小。李栋方医师认为这同样是大家的认识误区,西药之所以让人们感觉副作用多,无非是因为西药的说明书上罗列了一条条禁忌和各种副作用,其实这只能说明对这个药物研究得比较深入透彻,但不代表人人吃了西药都会出现这么多副作用。

李栋方说,在小儿感冒中,确实有非常多的中成药治疗效果非常好,但这不表示吃中药就不会有副作用,而可能是目前并没有对很多中药进行透彻的研究。任何时候,儿童用药都要遵医嘱,不能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给孩子用药,试图通过长期吃一些偏方或补品来调理孩子的身体更是万万使不得!

秋季吃蟹的五大谣言

1、吃蟹黄可能致癌?水产专家:人工养殖安全可控

【传闻】连日来,一条有关“蟹黄不能吃”的传闻,在微博、微信等平台流传:美国纽约卫生局叫停华人吃蟹,称蟹黄、蟹膏处化学物质集中、重金属超标,会严重影响人的健康,甚至可能致癌。

【真相】成都市农林科学院水产所研究员曹英伟在接受《华西都市报》采访时认为,网上的说法有些以偏概全,螃蟹是否重金属超标,是否对人体有害,至少要从三方面考虑。首先是生长水域会影响螃蟹。如果在良好水域生长,螃蟹的重金属含量微乎其微,传言中说出问题的螃蟹,应仅仅是指纽约的某个被污染水域。目前,国内大部分螃蟹是人工养殖的,具有可控性,若水质、用药等方面检测合格,养出的蟹可放心食用。其次,他从生物角度分析,螃蟹最易受污染的部位,其实并不是蟹黄,而是蟹腮、蟹肺、蟹肝等不食用的部位。最后,摄入不大一般来说不会有问题。

2、“阳澄湖大闸蟹”开售? 官方:23日前均为假冒

【传闻】近日,有北京市民反映,一些水产市场、淘宝网店在九月初就开始售卖阳澄湖大闸蟹,有的还带着防伪扣。那么,这些大闸蟹是真的吗?

【真相】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日前发布消息,今年大闸蟹开捕时间为9月23日。同时,该协会工作人员表示,阳澄湖大闸蟹捕捞都有统一管理,在开捕前还未上市,市面上售卖的任何称‘阳澄湖大闸蟹’的螃蟹均为假冒。同时,真正阳澄湖大闸蟹的防伪标志只有在开湖捕捞后才有。

3、商家给螃蟹打针增重?专家称会迅速死亡

【传闻】近日,一段“商家给青蟹打针注水”的视频在微信朋友圈流传。该视频显示,一位大妈手持注射器给一筐蟹逐只注射不明液体。有网民称,“这是不法商贩往螃蟹体内注水增重”,还有人称“这是注射假蟹黄毒害老百姓”。

【真相】所谓的“注水螃蟹”其实是一则流传多年的谣言,早已被多地工商部门鉴定为虚假消息。国内多位专家表示,往螃蟹体内注入液体后,环境渗透压会产生剧变,脏器要么失水要么吸水,都会导致螃蟹的迅速死亡。同时,有实验表明,注水时螃蟹腹部会漏水,不到10分钟螃蟹就死了。而死蟹很少有人买,不论从商业角度还是技术层面,这种行为都是得不偿失的。

4、大闸蟹靠激素养肥?专家称抑制发育

【传闻】有网民称,“大闸蟹是注射激素长大的,小孩吃了会导致提前发育”;还有人称,“现在的大闸蟹根本不能吃的,一般至少两年才能长到二两,可现在都是一年就上市,靠的是激素,人吃怎么会健康呢?”这些说法引发了部分网友的关注。

【真相】从科学角度来看,雌激素喂养大闸蟹根本不可能也不现实。激素对大闸蟹起不了任何作用,螃蟹属于低等无脊椎动物。从生物学角度说,秋分前后螃蟹蜕壳为绿蟹,性腺开始迅速发育;而人们吃蟹喜爱的蟹黄和蟹膏,恰是螃蟹的性腺。给螃蟹吃高等脊椎动物激素之类的药物正好抑制了性腺的发育,反而会导致大闸蟹的蟹黄和蟹膏变少。

5、西红柿加螃蟹等同吃砒霜?现实中不可能

【传闻】网上一则“螃蟹和西红柿同食如吃砒霜”的消息,引起众多网友关注。有微博称,螃蟹中的五价砷和西红柿里的维生素C会氧化产生砒霜。

【真相】专家认为,中毒的可能性在现有生态环境及日常饮食的条件下不太可能发生。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在微博中表示,“在实验室里,维生素C有可能使五价砷转变为毒性很强的三价砷,但在饮食上要达到这个效果很不容易。首先,要吃几公斤被严重砷污染的螃蟹,之后维生素C为一次性服用500毫克以上,也就是一次性摄入5斤以上西红柿才有中毒可能性,显然这种可能性在目前生态环境和日常饮食中是不太可能的。”

螃蟹吃多了易伤脾胃

那么螃蟹要怎么吃才更美味、更健康?里面的道道还真不少。

挑螃蟹看蟹爪

冰箱里也能养活蟹

如今,菜场的螃蟹用盆卖,从10元一只到几十元一斤不等。除了公、母外,怎么挑选呢?武汉市协和医院营养科主任蔡红琳介绍,反应比较灵敏,个子 稍微大一些的螃蟹比较好。在挑选的时候,整个外形要比较完整,把蟹翻开看一下,肚脐比较突出一些;蟹爪上要蟹毛丛生的蟹比较老健,口感就比较好一些。

亲朋好友送大闸蟹,一顿吃不完怎么办?有的人用盆养,却发现不仅声音吵,第二天甚至会“失踪”几只。有的人放在冰箱冷藏柜里,却发现螃蟹被冻“熟”了。

“其实螃蟹能养在冰箱里”,家住硚口的徐阿姨,是个标准的家庭主妇,谈起如何做好饭菜,及食材的保存头头是道。她说,以前有个养螃蟹的朋友告诉 她一个方法,将螃蟹松绑放冰箱保鲜室的大抽屉里,滴一点点水,这样不仅听不到声音,而且螃蟹也能养3天—5天。记者在十一的时候,买了4只大闸蟹,用此方 法从3号养到了7号,螃蟹果真还活蹦乱跳。

一盘蟹顶桌菜

食蟹进补是个误区

俗语有云:“一盘蟹,顶桌菜”,表明螃蟹不仅味道美,且营养丰富。蔡红琳介绍,从营养学上讲,螃蟹是高蛋白低脂肪食物,其蛋白质含量达到了 17.5%,比鸡蛋、瘦肉含量都高,但脂肪含量比较低,只有2.6%,仅相当于谷类食物的脂肪含量。其维生素A的含量,在所有水产品含量里遥遥领先。

“都说九雌十雄,螃蟹公母营养一样吗?”这是很多市民共同的疑问。蔡红琳说,从食物成分表上看,螃蟹的营养不分公母,都一样。

“吃螃蟹进补只是一个营养误区”湖北省中医院脾胃专家李天望教授说,因为短暂的季节性营养,对身体的滋补作用,微乎其微。蛋白含量高,所以不易分解吸收,易导致肠胃病变,诸如引起腹泻及胃炎的复发等。

清蒸螃蟹最健康

吃螃蟹配姜糖水

从健康角度说,清蒸螃蟹最健康。“好蟹怎么蒸?可放点紫苏叶。”武汉商学院烹饪与食品工程学院副教授眭红卫建议,蒸螃蟹时,将几片紫苏叶放水里,让紫苏叶的蒸气熏蒸,不仅能让味道更鲜,还可辟腥、杀菌、祛寒。

“吃完螃蟹最好配点姜糖水。”普爱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熊红支招,生姜性温热,与性寒蟹肉相补;红糖暖胃、祛寒。将洗净的生姜切成细丝放锅中加水大火烧开,放红糖改文火煨几分钟即可。等吃完螃蟹将姜糖水趁热喝下,发一身汗,体内的寒气便会消散,肠胃也会觉得格外舒服。

如果食蟹过多,有轻微腹痛、腹泻等,可用鲜紫苏叶30克、生姜3片,煎汤频饮,能解蟹中毒,也可去医院或中药房买干紫苏叶10克代替,同样有效。

螃蟹好吃易惹祸

四类人要当心

小王吃螃蟹喝啤酒好不惬意,谁知第二天一早,他的左脚和小腿开始肿胀,连鞋子都穿不进去,去医院检查,竟是急性肾衰竭。9岁的军军特别喜欢吃海鲜,爷爷买了几只螃蟹,他一口气吃了3只,当晚就开始咳嗽。

蔡红林提醒,4岁以下的儿童最好不吃螃蟹,4岁—18岁及60岁以上的人要少吃;孕妇最好少吃或不吃;过敏体质的人禁吃,脾胃虚寒者不宜吃。另 外有很多病人也不提倡吃,以免加重病情,如心血管疾病患者、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皮肤病的患者、在感冒咳嗽发热期间的患者、哮喘的病人。

健康人吃多少比较合适?建议成年人吃三到四两,一周吃一到两次比较合适。

螃蟹和山楂一起吃多了怎么办 吃了螃蟹多久能吃山楂

吃完螃蟹4小时后可以吃山楂。

螃蟹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一般蛋白质类的食物需要的消化时间为2-4小时,正常情况下,吃完螃蟹2小时后适当吃点山楂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最好等胃中的螃蟹完全消化比较好,以免消化的时间不够,出现身体不适。

若是食用山楂后再吃螃蟹,建议间隔时间为一个半小时,因为山楂是水果,消化时间较短。

螃蟹和草莓一起吃会拉肚子吗 吃草莓多久能吃螃蟹

吃了草莓2小时后可以吃螃蟹。

草莓在体内2小时,基本上已经消化了,所以吃完草莓2小时后,可以适当的吃点螃蟹,而吃完螃蟹后,若是想吃草莓,那么等待的时间会长一些,一般来说吃完螃蟹4小时后可以吃草莓了,但最好是等12小时后再吃。

吃螃蟹能吃西红柿吗

秋风起,蟹脚痒。螃蟹作为秋季水产美味,引得吃货们蠢蠢欲动。可是民间有传闻称,螃蟹不能和西红柿一起吃,否则会形成砒霜致毒。这说法引发了网友们的一片惊诧和质疑之声,在吃螃蟹的时候难免多出几分小心。这样的传闻在民间已经流传了多年,市民都比较相信这种说法,或者宁可信其有,会在生活中避免二者同食。但有相关专家翻阅了大量书籍文献了解“那蟹事”,发现螃蟹是冤枉的,这些并非是螃蟹的错。

真相:同食极大量的螃蟹和VC才有可能发生中毒现象,而这种可能性也未找到足够的证据。

营养及化学专家称,理论上讲,螃蟹体内含有五价的砷,是一种化合物,有可能被西红柿里的VC还原变成三价的砷,三价的砷有可能形成三氧化二砷,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砒霜。但是人体内环境能否发生这样的反应,目前还没有从正式的官方科研成果(包括美国FDA数据)中得到证实。

市售螃蟹要求砷含量(以湿重计)不超过0.5mg/kg,而一般未被严重污染的螃蟹体内砷含量远不会达到这个限量值。并且砷污染可以通过食物链在很多食物累积,也就是说诸如水产品、谷物甚至饮用水中都会含有一定剂量的砷,但是在安全阀值范围内都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据《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中记载,砷的每天允许摄入量为每千克体重0.05mg。一个成年男子按70kg体重计,每天允许摄入的砷含量为3.5mg。在不考虑人体是否能反应、人体消化率、转化率、吸收率的前提下,以1mg为最大允许摄入量进行结算,需要一次食用螃蟹20公斤以上,并且还同时一次性摄入5斤以上西红柿才有可能发生中毒反应,而致死量则需要一次食用几百公斤的螃蟹,这在现实里是不可能的。

结论:谣言破解。这个谣言是用低级的化学知识来吓唬人的杰作。海鲜里的无机砷含量很低,就算是能被维生素C还原得到砒霜,那么微小的量,连中毒反应都不会出现,更别说是“暴毙而死”了。同理:维生素C与虾同食会中毒也是这样的道理。

吃完螃蟹后喝一些姜糖水驱寒

虽然已经立冬,但是对于南方而言,还正是吃大闸蟹的季节,不少爱吃螃蟹的人士可谓是蠢蠢欲动,其中一位爱吃大闸蟹的网友向可是最近网上有不少传言:孕妇因吃大闸蟹易致流产。究竟孕妇能不能吃大闸蟹?孕妇吃完大闸蟹真的会让孩子“大闸泻”吗?

“螃蟹是高蛋白的食物,而优质蛋白对身体是有益无害的。”王彩霞专家表示,孕妇吃大闸蟹易致流产的传言,主要是中医学认为,螃蟹性寒凉,有活血祛瘀之功,食用后对早期妊娠会造成出血、流产,尤其是蟹爪,有明显的堕胎作用,所以一些医生会提醒孕妇不要吃为好。但目前这个说法因没有科学证据,仍存争议。不过,对于体质寒凉虚弱的孕妇,尤其是在怀孕前的四个月,应少吃或者慎吃寒性食物。另外,由于大闸蟹是一种高蛋白食物,容易变质腐败,所以要小心挑选,以免误吃死蟹而中毒。

提醒,虽然孕妇吃大闸蟹会导致流产不靠谱,但是在日常食用时,还需注意以下几点:吃完螃蟹后喝一些姜糖水驱寒,吃螃蟹吃勿与寒性水果一起吃,如梨、西瓜、香蕉这些,否则会引起腹泻;吃螃蟹不能太频繁,每周吃1—2次即可,每次吃一只左右的量;食用后勿喝浓茶。因为茶与螃蟹属于相克类的食物,同时食用会增加肠道的负担,从而引起腹泻。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吃完蟹1小时以后再喝茶。

相关推荐

螃蟹相克的食物有哪些

目前暂无相克食物。 螃蟹含有的营养成分较为简单,其自身无毒,并且营养丰富,食用价值较高,与常见的无毒食物同并不会产生相互作用,影响人体健康,而且目前并未有相关医学资料说明螃蟹和其他食物同会让人中毒或发生健康危害,并且在2018年3月15日,央视3·15晚会一号消费预警发布:食物相克说法都是谣言。如网传的以下几种不能和螃蟹一起的食物,均为谣言,不可乱信,如: 1、螃蟹+柿子 传言:螃蟹与柿子均为寒性,同食后经反应会造成疼痛、腹泻。 事实 柿子中含有鞣酸,螃蟹则富含蛋白质,两种物质之间的确会产生相互影响

产后腹痛什么好 米酒蒸螃蟹

组成:螃蟹4个、米酒2汤匙、花生油、酱油各适量。 制法:将螃蟹洗净盛盘中,隔水蒸之,将熟时加入米酒,再蒸片刻即可,用熟花生油、酱油调味。 服法:饮汤并食螃蟹。 按语:本方具有养筋益气,活血散瘀之功。用治产后恶露不畅,淤血腹痛。

人工喂养常见的疑问有哪些

1、怎样弥补奶粉与母乳差别的缺陷? 专家解读:事实上,目前的奶粉都接近于母乳,母乳化的奶粉中含有和母乳相似的营养物质。科学喂养,宝宝同样健康,妈妈不要因为担心奶粉营养不全面而随意给3个月内的宝宝补充其他物质,这样会导致宝宝肠胃消化不良,反而起了副作用。 4个月后,可根据专家的建议,适当给宝宝添加辅食。 2、人工喂养的宝宝更易生病吗? 专家解读:人工喂养中宝宝更易生病这个原因,有些是人为造成的,比如在选择奶粉时,如果钙、镁、磷、铁、锌等比例不合适或含量少,会使宝宝缺乏微量元素,影响体质。此外,奶粉调配和使用

哪些人不能螃蟹

国庆节是走亲访友的的好时光,难免每天都是应接不暇,这位36岁的男士,因为接待来自北京的大学同学,为了彰显出他的好客和豪爽,全部是好酒好菜,而且,因为他家地处海边,至少螃蟹是少不了的,其他的同学也都跟他一样轮流坐庄请客,结果因为是海边城市,顿顿都有螃蟹,结果导致他连续4天都螃蟹,前天他上吐下泻,紧急去医院就诊,诊断为急性胃肠炎。 患胃肠炎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螃蟹的过多,因为螃蟹的营养价值非常高不假,但是蟹黄的胆固醇含量也非常高,进食过多会导致胃肠的负担加重,根本无法吸收,他还是胃肠炎算是比较轻的,或许

专家解读关节骨刺

专家解读关节骨刺!骨关节病的特征是关节软骨不断被磨损,破坏以至于其下的软骨下骨不断地磨损、增生而形成骨刺。对此,有下面一系列的问题也须搞明白。 一、什么样的人容易长骨刺呢? 人到了一定年龄身体的各个器官组织发生了退化,骨组织也不例外,因此,退变是产生骨刺的基础,再加上先天遗传因素,先天性关节结构异常;后天性关节面不平整,损伤或机械性磨损,关节外畸形引起的关节对合不良,关节不稳定等等因素,使得每一个个体的骨增生程度也不一样。 二、患了骨关节病都有那些症状呢? 从发病年龄看,40-50岁开始,起病缓慢,开始可

孕妇应忌海产

1、螃蟹 螃蟹具有很强的活血化瘀的作用,在使用量过多的情况下,会引起流产的情况。特别是螃蟹腿的时候,活血化瘀的效果更强。 2、生海鲜 生的海鲜中含有大量的寄生虫以及病菌,因此在海鲜的时候一定要熟的海鲜,生海鲜是一定不能的。 3、尽量少专家表示,孕妇在了虾以后,如果出现过敏以及腹痛的情况,就一定不要再了。如果没有任何的问题,那么虾的高钙以及矿物质元素是可以为婴儿补充各种营养的。 读完上文章小编的介绍以后,大家是不是对孕妇不可以的海产品有了新的认识了呢?实际上除了上文中提到的海产品以后,像

螃蟹多久可以石榴

螃蟹立马就能石榴。 网传螃蟹后不能立即石榴,说是螃蟹中含有无机砷,若是搭配石榴中的维生素C同食,两者会在体内产生有毒的三价砷,可致使人中毒。 按照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螃蟹中含有的无机砷含量不会超过0.1mg/kg,是在人体食用的安全范围之内,而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想要靠螃蟹和维生素发生中毒的剂量,需要达到服用含有的砷元素75mg,假设的全都是污染较重的,达到无机砷含量上限的螃蟹,那么也需要下整整150公斤的螃蟹,才足以中毒,而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是无法达到的,故螃蟹和富含维生

哺乳期可以螃蟹

在秋季是大闸蟹的好时节,黄黄的蟹膏,很多的朋友一看到可能就已经口水直淌了。十月怀胎,禁口了足足也有一年。好不容易升级之后,很多新妈妈都想放开肚皮,大饱口福。螃蟹吗?且慢且慢!专家说了,新妈妈们仍然处于特殊时期,哺乳期解禁为时尚早。 哺乳期螃蟹专家建议少甚至不 新妈妈有所不知,哺乳期妈妈仍有不少饮食禁忌,而螃蟹也属于其中一个禁区!还在给宝宝提供母乳,如果新妈妈自己的产后饮食状况出了问题,那乳汁肯定会大打折扣,甚至会威胁到宝宝的健康。 新妈妈们,要记住:不能生冷、辛辣刺激、油腻、海鲜、引起自己

螃蟹的正确方法

很多人都表示自己喜欢螃蟹,却不会螃蟹,常常乱嚼一气,或是干脆只了蟹黄,把蟹腿直接扔掉。有美食家称,不会蟹的人,一般是连壳带肉,一口咬下去,然后嚼几下,连壳带肉吐出来,这样真正食入肚内的蟹很有限。有的读者在受访中表示,他们蟹的时候是先掀起蟹壳,吮食蟹膏,然后再拗开蟹身分成两边,完一边再另一边,最后蟹钳、蟹爪。美食家分析,这些人都是不懂得蟹,不能真正体会到螃蟹的美味。 据了解,螃蟹正确的法是,先把螃蟹身上圆形的盖子揭开,如果是母的,你会在肚子的地方看到黄澄澄的蟹黄,这是螃蟹身上最好的东西

河蟹会导致血压上升吗 河蟹会引起痛风吗

视情况而定。 对于健康人群而言,河蟹是不会引起痛风的,但对于痛风患者而言,螃蟹后很有可能会导致痛风发作,因为螃蟹中含有较高的嘌呤,而痛风就是由于嘌呤代谢出现紊乱,导致尿酸升高引起的,因此痛风患者慎螃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