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积液的偏方
心包积液的偏方
偏方1
核桃每天30-50克。含有丰富的营养素,每百克含蛋白质15~20克,脂肪60~70克,碳水化合物10克;并含有人体必需的钙、磷、铁等。
偏方2
肥甘后味食物凉拌或者煮粥食用。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含有维生素E等抗氧化物质,有益于心脏健康。
偏方3
柠檬可以榨汁饮用,每天100-150毫升。富含维生素B,维生素C及钙磷含量丰富。
心包积液通常是作为其它疾病的一种并发症而存在,这的病因很多,主要有心脏手术后引流不通畅及发生心包切开综合征、外伤、肿瘤、结核和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入心包等。其中以心脏术后发生心包切开综合征和肿瘤所致心包积液最为常见。故对本病的预防主要是要积极地治疗原发性疾病,同时因为本病的早期缺乏典型症状,易与其它疾病混淆,因此在治疗上述病因中的疾病时,应考虑到本病的存在,严格观察,一量发现则需积极治疗。饮食上可以才上以上偏方加强防范病发。
心包积水有哪些表现
本病病人以女性多见,发病年龄以更年期为多。病人常能参加日常工作而无自觉不适。出现症状时多表现为气短、胸痛。有些病人在病程早期出现心包堵塞的症状,又随着病程的进展逐渐减轻乃至消失。本病有不少是在例行体检时被发现,易被误诊为心脏扩大。由于几乎不存在急性心包炎的病史,因而往往无法确定本病发生的时间。本病具有良好的血流动力学耐受性。由于心包积液是逐渐增加,心包容量对积液的增长已有一定的适应,这使得大量心包积液的聚积只引起轻度的心包内压增加,表现为非限制性心包积液,因此心包堵塞很少或几乎不发生。只有当心包积液突然急剧增长时,心包的适应性扩张低下积液的增加,表现为限制性的心包积液,才有可能出现心包堵塞。曾有过心包积液自行消失的报告。但由于这可能与病因治疗有关,因而对慢性特发性心包积液时是否会有积液自行消失仍不能确定。
本病尚缺乏精确而统一的定义。一般以符合下列特征者归入本病:①存在大量的心包积液,并已由UCG证实;②心包积液量在观察期基本保持稳定;③心包积液持续存在至少3个月以上;④病人已被排除任何全身性疾病,而不论该病是否可能与心包积液有关;⑤系统的病因学检查为阴性。本病有时被称为“慢性渗出性心包炎”、“慢性特发性心包炎”,但由于在大多数情况下病人不具有心包炎的表现,因而这些命名逐渐避免使用。本病在心包疾病中的发生率约为2%~3.5%。
临床多通过常规X线胸片检查发现心影增大,再经UCG和全身系统检查,以及病因学检查,排除特异性病变如结核性心包炎、风湿性心包炎等之后可诊断本病。
心积水女性患者多吗
心包积液患者以女性多见,发病年龄以更年期为多,病人常能参加日常工作而无自觉不适,出现症状时多表现为气短、胸痛。有些病人在病程早期出现心包堵塞的症状,又随着病程的进展逐渐减轻乃至消失。
本病有不少是在例行体检时被发现,易被误诊为心脏扩大。由于几乎不存在急性心包炎的病史,因而往往无法确定本病发生的时间。本病具有良好的血流动力学耐受性。由于心包积液是逐渐增加,心包容量对积液的增长已有一定的适应,这使得大量心包积液的聚积只引起轻度的心包内压增加,表现为非限制性心包积液,因此心包堵塞很少或几乎不发生。
只有当心包积液突然急剧增长时,心包的适应性扩张低下积液的增加,表现为限制性的心包积液,才有可能出现心包堵塞。曾有过心包积液自行消失的报告。但由于这可能与病因治疗有关,因而对慢性特发性心包积液时是否会有积液自行消失仍不能确定。
本病尚缺乏精确而统一的定义。一般以符合下列特征者归入本病:
①存在大量的心包积液,并已由UCG证实;
②心包积液量在观察期基本保持稳定;
③心包积液持续存在至少3个月以上;
④病人已被排除任何全身性疾病,而不论该病是否可能与心包积液有关;
⑤系统的病因学检查为阴性。
少量心包积液应怎么去除
一般来讲,临床上人们身上有心包积液出现的状况是属于比较严重的,因此,在面对心包积液存在的时候,患者是要尽快进行处理的,而在通常情况下,心包积液的量并不是固定的,那么,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有少量心包积液存在应该怎么去除呢?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内科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应用激素、抗炎药、抗结核药以及其他病因治疗。在没有症状时也可以不用药物而予以观察。
心包穿刺可减轻症状,可抽取心包内液进行分析,以助于诊断和治疗,但其本身的治疗效果并不确切,已不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2.外科治疗
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解除已有的或可能发生的心包堵塞,清除心包积液,减少心包积液复发的可能,防止晚期心包缩窄。
本病在诊断明确、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行心包引流及心包切除。
(1)经剑突下心包引流 操作简便迅速、损伤较小、近期效果明确,肺部并发症较少,适宜危重患者、高龄患者;但术后心包积液的复发率较高。为减低复发率,可增加心包切除的范围。
经 剑突下心包引流的技术:切口起自胸骨下端并向下延伸,共长6~8cm。正中切开腹白线上段,显露并切除剑突。钝性分离胸骨后壁与心包前壁之间的疏松组织。以外牵开器显露上腹部切口,以一直角拉钩拉起胸骨下端。切开心包前壁,吸除心包内液。将心包切除约3cm×3cm,完成心包开窗。经切口旁另作一小切口放置心包引流管。缝合切口。心包引流管留置4~5天。
(2)经胸心包部分或完全切除、胸腔引流 本方法引流完全,复发率低。由于切除了较多心包,减少了产生心包积液和产生心包缩窄的根源,因此手术效果确切可靠。但手术损伤较大,可能出现肺部及切口并发症。
(3)使用胸腔镜(VATS)的心包切除、胸腔引流 可在较大的范围切除心包,损伤甚小,引流满意。术后并发症较少。但麻醉较复杂。
综上所述,当人们的身上有少量的心包积液存在的时候,在选择去除这些少量的心包积液的方法时,内科治疗和外科治疗这两种类型的治疗方式,便是人们可以选择的医治心包积液病症的方法,而在不同的治疗方法下,采取的具体的治疗措施也是不同的。
心包积液的发病有哪些信号
通过医学研究表明,当出现以下这些信号时,我们就要注意是否是出现了心包积液疾病了。首先是心包积液分析能够建立病毒性、细菌性、结核性、真菌性、胆固醇性与恶性心包炎。心包积液分析结果也应与临床表现相结合。对怀疑是有心包积液体征的患者,应该检查细胞学与肿瘤标记物如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糖链抗原CA125、CA72-4、CA15-3、CA19-9、CD-30、CD-25等等。对怀疑结核性心包炎的患者,应检查抗酸杆菌染色、分支杆菌培养、腺苷脱氨酶ADA、γ干扰素与结核的PCR检查。
另外,有医学研究表明,CEA增高和ADA腺苷脱氨酶降低可鉴别肿瘤与结核性心包积液两种疾病。此外,较高水平的ADA对心包缩窄有预测价值。但是,必须认识到对结核诊断,PCR敏感性与ADA相似百分之七十五VS百分之八十三,但前者特异性更高百分之百VS百分之七十八。对疑有细菌感染者,应同时做心包液与周身血液厌氧需氧菌培养三次。
再者,亲心脏病毒PCR分析可协助鉴别病毒性或自身免疫性心包炎。对心包积液的比重分析大于1015、蛋白含量大于3.0g/dL;心包积液跟血清比值大于0.5、LDH大于200mg/dL;血清跟心包积液比值大于0.6、葡萄糖渗出液VS漏出液为77.9±41.9vs96.1±50.7mg/dL可以鉴别渗出液与漏出液,但是,并不具有直接诊断心包积液疾病的价值。
心包炎应该挂什么科?
心包积液是一种较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心包疾病的重要体征之一,心包积液可见于渗出性心包炎及其他非炎症性心包病变,通常可经体格检查与X线检查确定。当心包积液持续数月以上时,便构成慢性心包积液。心包积液治疗大致在3万到4万间。
心包积液的常见病因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⑴感染性者包括结核、病毒(柯萨奇、流感等病毒)、细菌(金葡菌、肺炎球菌、革兰阴性杆菌、霉菌等)、原虫(阿米巴)等;⑵非感染者包括肿瘤(尤其肺癌、乳腺癌、淋巴瘤、纵隔肿瘤等)、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等)
心包炎一般挂心内科。
1.X线检查积液量超过300ml时心影向两侧增大,心隔角变成锐角。超过1000ml时心影呈烧瓶状,并随体位而异。心脏搏动减弱或消失。
2.心电图干性心包炎时,各导联(aVR除外),ST段抬高,数日后回至等电位线上,T波平坦或倒置。心包有渗液时QRS波群呈低电压。
3.超声心动图显示心包腔内有液化暗区,为一准确、安全、简便的诊断方法。
以上就是专家对于心包炎属于哪个科这一问题的知识解答,希望有这种现象的患者能够尽早去医院查明疾病原因及类型,提早就医,不要觉得这只是小病就忽视它,很多时候,这种思想往往是错误的。
老年人恶性心包积液应该做哪些检查
心包穿刺与心包积液检查:有些情况需要确定心包积液的性质。在抗癌放射治疗中,需决定为心包肿瘤病变引起积液,还是放射治疗后现象。在原发肿瘤未确定性质时,积液细胞学检查很重要。在细菌性感染时,需检查是否为渗出液,并作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有的情况不一定需要分析心包液体,不应考虑心包穿刺,诊断性心包穿刺意义不大,如非特异性心包炎有小量积液时。心包穿刺常是为解除心包填塞或排空脓性积液。
1.一般检查
(1)胸部X线检查:对诊断帮助很大,常可见心影、纵隔或肺门异常,并提示或证实恶性心包积液的存在。但积液《250ml时,胸片常难于发现异常,有时也可见转移肿瘤小结节形成不规则结节状心影外廓;积液量≥300ml时,心影呈普遍性尤其向两侧增大,腔静脉明显,心膈角呈锐角;大量积液时,其心影呈烧瓶状或梨形。短期内胸片复查,如发现心影增大,且无肺部充血征,则心包积液的诊断可以肯定。如病情允许胸部透视或记波摄影,若有心包积液可见心脏搏动减弱或缺如征象。心血管造影术可明确显示心影外围有无异常增厚及其程度,对可疑癌性缩窄性心包积液具有诊断价值。CT或MRI检查均为最灵敏检查,不仅可发现其他检查难于明确的心包积液,还可发现转移灶部位。
(2)心电图:恶性心包积液或癌性心包炎的心电图可显示心动过速、期前收缩以及心电交替。心电交替可在2/3癌性心包炎并大量心包积液的病人中发生,为预后不良的征象。交替脉常发生于心肌损伤,而罕见于有交替心电的心包填塞症。当大量心包积液抽出小量即使是50ml心包液体时,心电交替即可消失。
(3)超声波检查:超声心动描记术为最简便、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二尖瓣前叶活动不正常可为诊断心脏压塞症的依据,罕见假阳性;如不是心包积液,则可能为肿瘤浸润包裹心脏所致。二维超声显示:①心包壁层及心外膜层增厚(》3mm),回声明显增强;②两层间有较低或强弱不等的回声。有这两点,即可明确心包积液的存在。
2.特殊性检查 诊断性心包穿刺术。恶性心包积液常为渗出性或血性,血性心包积液送检细胞阳性率较高,尤其肺癌病人可达80%~90%,但阴性并不能排除恶性心包积液。心包内注入二氧化碳有利于X线检查时发现心包内肿瘤,较其他对比剂如空气、氧或造影剂(可使积液增多和发生心包粘连)更安全。但心包穿刺术的危险性不容忽视,可并发冠状动脉、心房、心室或内乳动脉的穿刺针损伤而造成心包积血、室性心动过速、室颤、虚脱、气胸和(或)胸腔感染,甚至张力性气胸,但危险性与积液量及穿刺点定位准确性密切相关。
穿刺点通常选在剑突与左肋缘间,针尖向左肩方向,针尖斜面向上,或选左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外心尖浊音界内2cm以避开胸膜,针尖向第4胸椎,针尖斜面向胸骨中线。由二维超声导向穿刺则更为安全。穿刺针可接胸前导联并心电监护及抽液前由穿刺针管内送入尼龙管,或选用带聚四氟乙烯鞘的穿刺针,退出穿刺针后抽液,以免针尖损伤心脏,这些措施可减少甚至避免穿刺引起的猝死和并发症的发生。
心包积液概述
心包积液(别名:心包积水 英文:Pericardial effusion)是一种较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心包疾病的重要体征之一,心包积液可见于渗出性心包炎及其他非炎症性心包病变,通常可经体格检查与X线检查确定。当心包积液持续数月以上时,便构成慢性心包积液。
本病患者以女性多见,发病年龄以更年期为多。病人常能参加日常工作而无自觉不适。出现症状时多表现为气短、胸痛。部分病人在病程早期出现心包堵塞症状,又随着病程的进展逐渐减轻乃至消失。本病由于几乎不存在急性心包炎的病史,因而无法确定发生时间。当心包积液突然急剧增长时,心包的适应性扩张低下积液的增加,表现为限制性的心包积液,有可能出现心包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