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什么时候健身最好
老人什么时候健身最好
下午是老年人运动健身的最佳时间,因为空气以每天下午2~4时最洁净,因这个时候地表气温最高,空气最活跃,污染物最容易扩散;此时外界阳光充足、温度适宜、风力较小,老人精神饱满、精力充沛。
下午4~7时,身体与外界环境相适应的应激反应能力达到最高水平,肌肉的承受力高,视、听觉敏感,神经灵活性好,心跳频率及血压值较低且平稳 ,此时锻炼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人体潜能和身体适应能力,能够很好地适应因运动所引起的心跳加快和血压升高。
老人的健身计划要重点考虑融合四种不同类型的锻炼:耐力、力量、平衡性和柔韧性。在预防和逆转肌肉重量流失方面,力量训练被证明是最有效的方式。
多做一些能调动更多肌肉群的复合型锻炼动作,如深蹲、硬拉、箭步蹲、划船和俯卧撑。与孤立地训练一个肌肉群的腿部伸展动作相比,上述复合型锻炼动作能运用到更多的肌肉纤维。
老年人健身器材使用禁忌有什么
1、空漫步机
小区里的空漫步机是老年人比较喜欢的一种健身器材,老年人双腿站在空踏步机上,来回摆动,看上去好像动作不大,没有什么风险性。实际上这种空踏步机摆动幅度可以大,老年人双脚站在上面都离了地其实很危险,因为空漫步机的锻炼是,腰椎和腿部肌肉的锻炼,很多老年人在这两方面都有老化的现象,你使用太空漫步机的时候幅度不要过大,则会拉伤机主周围的肌肉,粘人肌肉的韧性已经差了,你在使用时频率要慢些。
2、扭腰器
老人健身器材中有扭腰器是老年妇女特别喜欢的一项运动,一些老年人喜欢站在一个旋转的大圆盘上,摆动着腰椎,这个大圆盘其实有360度的旋转角,老年人在使用时要特别小心,手一定要把住栏杆,否则不轻易旋转速度过快,或者旋转角度过大,就容易造成腰椎的扭伤,再把栏杆的时候要注意防滑,以免脱手对身体造成伤害。
还有很多老年器材,例如牵引器等,都是老人比较喜欢的,老人在使用老人健身器材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有一些老年人本身身体就不好,腰间盘就突出或者有风湿,腿脚不便,所以在使用这些老年人健身器的时候首先要知道这些健身器的作用和锻炼的部位,以免在使用时造成危险。
老人什么时候健身最好
下午是老年人运动健身的最佳时间,因为空气以每天下午2~4时最洁净,因这个时候地表气温最高,空气最活跃,污染物最容易扩散;此时外界阳光充足、温度适宜、风力较小,老人精神饱满、精力充沛。
下午4~7时,身体与外界环境相适应的应激反应能力达到最高水平,肌肉的承受力高,视、听觉敏感,神经灵活性好,心跳频率及血压值较低且平稳 ,此时锻炼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人体潜能和身体适应能力,能够很好地适应因运动所引起的心跳加快和血压升高。
老人健身慎用小区健身器
无论是红日初升的清晨,还是夕阳西下的傍晚,在小区和街道“健身场”都能看到不少老人在健身器上锻炼,健骑机、太空漫步机、扭腰器深受他们欢迎。
专家提醒说,腰椎有病的老人慎用这些小区健身器,以免锻炼不成,反而加重病情。比如,小区常见的健骑机,是靠双腿蹬力和双臂拉力,让身体上下运动,从而达到锻炼四肢关节和腰腹肌肉的目的。但腰椎间盘突出者,最好不要尝试这类器械,尤其是腰背肌肉开始退化的老年人。因为,脆弱的脊柱根本经不起健骑机一拉一扯的“折腾”。
此外,有的老年人觉得锻炼腰背肌肉,可缓解腰背僵硬、疼痛,于是纷纷选择扭腰器、伸背器等。殊不知,这些症状可能预示脊柱有疾患,或是骨质疏松的信号,此时如果扭动幅度过大,或是速度太快,反而会拉伤腰肌,甚至造成脊柱骨折。
因此,脊柱有疾患的老人不要使用小区健身器健身。相比之下,太极拳、大步走、跳舞等运动更适合老年人。另外,老人健身最好在下午3~4点,运动前还要做些热身活动。
男人健身最佳年龄段
20岁练肌肉 20岁男人通过肌肉强化锻炼取得的“常规体力”,在锻炼终止后也不会消失。同时心脏通过耐力锻炼可提高输血量。总之,20岁的人这个阶段一定要注意坚持锻炼,以保持体重,否则30岁以后再去减肥就很吃力了。锻炼可隔天进行一次,如星期一、二、五,每次进行大约30分钟增强体力的锻炼,方法是:试举重物,一直练到肌肉觉得疲劳为止(每次做10~12次)。如多次练习并不觉得累,可以加大器械重量10%,必须使主要肌群(胸肌、肩肌、背肌、二头肌、三头肌、腹肌、腿肌)都得到锻炼。20分钟的心血管系统锻炼,如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
30岁练柔韧 此时男人的身体关节常会发出一些响声,这是关节病的先兆。为了使关节保持较高的柔韧性,应多做伸展运动锻炼。仍是隔天进行一次,每次进行5~30分钟的心血管系统锻炼(慢跑或游泳),强度不要像20岁时那样大。20分钟增强体力的锻炼,与20岁时相比,试举的重量要轻一些,但做的次数可多一些。5~10分钟的伸展运动,重点是背部和腿部肌肉。久坐办公室的人更要注意伸展运动。方法是:仰卧,尽量将两膝提拉到胸部,坚持30秒钟;仰卧,两腿分别上举,尽量举高,保持30秒钟。若间断一段时间,重新进行锻炼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35岁以上的人锻炼前最好先做心电图检查。
40岁保体形 超过40岁的人选择运动项目不仅应有利于保持良好的体形,而且能预防常见的老年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锻炼每星期一、五进行两次,选择中等强度的运动,可进行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
50岁以上活动各关节 此时的男人每天可以做10~15分钟的器械练习,器械重量要比30岁时的轻一些,但次数不妨多些。为防止意外,最好不使用哑铃,而用健身器。5~10分钟的伸展运动,尤其要注意活动各关节和那些易于萎缩的肌肉。周三加做一次45分钟增强体力的锻炼,可做俯卧撑、半下蹲等,重复多组,每组约20次。推荐运动项目:网球、长距离滑雪、游泳、慢跑、高尔夫球、跳舞、散步等。
女人健身最易受伤的部位
颈部和上背部。女性胸部肌肉和上背部肌肉不发达,加上经常受焦虑情绪的困扰,使肌肉更容易处于紧张状态,因此颈部和上背部更容易受伤。可以通过练瑜伽或普拉提来提高这些部位的状况。
腕关节。敲击键盘,玩掌上电脑,发短信,都会导致腕关节疼痛。女性朋友应注意让手腕充分休息,尽量用打电话代替发电子邮件。尽量让手处在自然的位置,适当活动手腕,这些都有助于腕关节的健康。
下背部。这是个很脆弱的部位。尤其当你需要整天坐在办公室,核心肌肉松弛,肌腱却时常处于紧张状态时,你的后背就会变得十分脆弱。锻炼时,可以多做腿部运动、少做扭腰运动,减轻下背部的压力。
膝盖。多种原因导致女性膝盖更易受伤:经常穿高跟鞋,爬楼梯太多,平足,腿部残疾等等。一旦膝盖受伤,要及时咨询骨科或运动医学专家,帮你缓解疼痛。
脚后跟。选择穿高跟鞋还是平底鞋,会对脚后跟的健康产生很大影响。当你穿高跟鞋时,跟腱容易受伤;而穿平底鞋时,就没有这个问题。建议条件允许时,少穿高跟鞋,并且保证每双鞋有足够的缓冲能力。
如果你感觉不适,需要及时治疗,具体措施包括休息、冰敷、按摩、举起伤足。切忌压迫受伤部位。如果疼痛不断加剧,甚至会搞得你睡不着觉,情况就比较糟糕了,一定要尽早去医院的急诊室进行处理。此外,如果上述方法用过72小时后,情况仍未得到改善,或者疼痛持续一个星期也没有缓解,就要马上去医院。
伤好后,再度受伤的几率依然很高,所以,恢复锻炼时不应太急,运动量相当于平时的一半即可。此外,进行了3—4个星期的恢复锻炼后,还需要去医院做一次完整的康复检查。
高龄老人怎么做健身运动
高龄老人应该选择各关节、各肌群都能得到活动的全身性运动项目,动作要慢而有节奏,例如可选择散步、慢跑、练太极拳、气功、八段锦、保健按摩、打门球,以及日光浴、空气浴、冷水浴等。
中高龄老人(80岁以上为高龄者人)由于机体各器官功能明显衰退,参加健身运动必须谨慎从事。高龄老人由于肌肉萎缩、骨质疏松,故不能承受高强度的运动,否则容易造成骨关节、肌肉的损伤。高龄老人运动之后,身体恢复过程慢,如果一次练习过于劳累,身体得不到恢复,反而会使身体机能下降。
高龄老人应该选择各关节、各肌群都能得到活动的全身性运动项目,动作要慢而有节奏,例如可选择散步、慢跑、练太极拳、气功、八段锦、保健按摩、打门球,以及日光浴、空气浴、冷水浴等。参加健身运动时,如果身体感到不适,切不可勉强,应待恢复后再练。此外,高龄老人健身运动最好要有医疗监督,健身运动前后检查身体,记录运动前、中、后的心率和血压,有条件时做心电图,根据反应情况、及时调整运动强度,必要时要更改运动项目。
由于我国老龄阶段的划分是把60~69岁为低龄老人,70~79岁为中龄老人,80岁以上为高龄老人。上述高龄老人健身运动的方法中龄老人和低龄老人也可参照,这要因人而异。
老人健康操让老人身体健康
老人健康操帮助清肝明目——搓双足
摩擦两足,可使浊气下降,并能清肝明目,对治疗神经衰弱、失眠、耳鸣、高血压等均有疗效,具有祛病健身、延年益寿之功效。
老人健康操帮助强健肠胃——运脚趾
胃经始于脚的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间。胃肠功能较弱的人,若每天练习用脚二趾、三趾夹东西,或用手指按摩足趾36下,并持之以恒,胃肠功能会逐渐好转。
老人健康操帮助防治寿斑——拍手背
手背为手之阴阳两经汇聚交接之处,若每天早晚各拍打手背36下,可调和阴阳,疏通经络,加速血液循环,预防寿斑出现,促使寿斑消失。
老人健康操帮助强肾壮腰——捶腰背
通过对背部穴位的刺激,达到疏通经脉、调和脏腑之目的,可防治腰背酸痛、腰膝无力、阳痿等症。方法是,双手握拳,用拳的虎口部敲击腰部脊柱两侧。
简单的老人健康操,帮助老人们强身健体。绝对是个不错的选择,希望老人们能够坚持锻炼,避免疾病的发生。
平板支撑是练什么部位 老人长期做平板支撑好吗
老人还是不要长期做平板支撑,防止肌肉拉伤,注意老人健身安全,家人也多掌握老人健身安全小知识,保护老人健康。
瘦人健身最应注意的原则
第一点:运动量安排要适量
运动量的安排是科学锻炼的重要环节之一。实践证明,消瘦者应以中等运动量(每分钟心率130至160次之间)的有氧锻炼为宜,器械重量以中等负荷(最大肌力的50%至80%)为佳。时间安排可每周练3次(隔天1次),每次1至1个半小时。每次练8至10个动作,每个动作做3至4组。做法是快收缩、稍停顿、慢伸展。连续做一组动作时间为60秒左右,组间间歇20至60秒,每种动作间歇1至2分钟。一般情况下,每组应能连续完成8至15次,,如果每组次数达不到8次,可适当减轻重量;以最后两次必须用全力才能完成的动作,对肌肉组织刺激较深,"超量恢复"明显,锻炼效果极佳。
第二点:健身运动安全为要
健美锻炼的器材都有一定的重量,不仅锻炼前后要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而且要注意检查器材安装得是否牢固,以防不测。锻炼时要注意重量是否适度,切勿做力不能及的练习。使用杠铃等重器械时,要有人保护。最好是结伴锻炼,以便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互相保护。
第三点:健身之前打好基础
消瘦者在初练阶段(2至3个月)最好能进健美培训班学习锻炼,以便正确、系统地掌握动作技术,全面提高身体素质。特别要注意肌肉力量和耐力的锻炼,逐步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四点:健身运动有重点和针对性
消瘦者经过2至3个月锻炼后,体力会明显增强,精力也会比以前充沛。这时,应重点锻炼大肌肉群,如胸大肌、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背阔肌、臀大肌和股四头肌等,运动量要随时调整。另外,同一个部位的肌群可采用不同的动作、不同的器械进行锻炼,并且要使所练肌群单独收缩。随着肌肉力量的啬和动作协调性的提高,锻炼的效果会越来越显著。一般情况下,练习动作一个半月到两个月变换一次。此外,锻炼时精神(意念)要集中于所练部位,切忌谈笑、听音乐等。所练部位肌肉的酸、胀、饱、热感越强,锻炼效果越佳。这样,再坚持半年到一年,体型就会发生显著的变化。
第五点:少练习以下项目
消瘦者进行健美锻炼时,最好少参加其它运动项目的锻炼,特别是耐力性项目的运动,如长跑、踢足球、打篮球等。因为这些运动消耗能量较多,不利于肌肉的增长,而且会越练越瘦。此外,平时不要做耗费精力太多的其它活动。
第六点:合理膳食很关键
只有摄入的能量大于消耗的能量,人才能变胖。因此,消瘦者的膳食调配一定要合理、多样,不可偏食。平时除食用富含乳清蛋白质的肉、蛋、禽外类外,还要适当多吃一些豆制品及赤豆、百合、蔬菜、瓜果等。只要饮食营养全面,利于消化吸收,再加上适当的健美锻炼,就能在较短时间内变得丰腴起来。
小编提醒:健身运动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凭"一时热",想"一口吃个胖子"的练法不行,因锻炼方法不对、效果不明显而丧失信心也不行,只有坚定胜利的信心做好吃苦的准备,以高昂的情绪积极进行科学的、有计划的、坚持不懈的锻炼,才能获得最后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