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蒿的利用技术
白沙蒿的利用技术
饲用
白沙蒿作为饲草,主要在冬春季节供放牧利用,其适口性较其他优良牧草为差。在生长季的青绿期,仅驼、羊、牛采食幼嫩枝叶,经晚秋霜杀后,适口性提高,多数家畜均采食,尤为驼、羊喜食;羊采食幼嫩枝叶和种子,驼可采食幼嫩期全株。二龄植株的采食率占全株的2/3,三龄以上的植株,采食率降低为1/2~1/5。天然生活3~5年的植株高为50~100厘米,经人工种植3~5年的株高可增至80~140厘米,地上部分总产量每亩为1333千克。其中当年生长量为987千克,花和叶的重量为613千克,约占62%,可补充放牧家畜冬春季牧草的不足。
防风固沙
白沙蒿荒漠,半荒漠区建植生长一年可形成草丛绿篱,起到防风固沙作用,根据民勤治沙所测定,在白沙蒿固沙区,距地面15厘米高处风速可降低54.7%,30厘米高处风速减弱16.5%,利于流沙固定和植物群落的形成,起保护粮田作用,是流动沙丘地带防风固沙,恢复植被的先锋种。
燃料
白沙蒿在沙丘固定后,天然植被盖度恢复达一定程度时,即将进入衰老死亡期,肥大的茎基部直径可达5~7厘米,是群众良好的燃料来源。种子有消热、去湿、疏胆、利尿等防病功效,可供入药,增加收入。种子含脂肪量21.5%,还可榨油食用。在食品加工中,群众利用其种子强大的粘性,常粉碎后以水量加入到面粉中,加大面粉强度,便于烹调;在粉条粉丝制作中,加入少量种子细粉,可提高粉条、粉丝柔韧性,便于加工,也提高了质量。
怎么辨别白沙蒿的好坏
小灌木,高,80-150cm。柱根粗长,木质;根茎粗大,木质,有营养枝。茎丛生,稀单一,灰黄色或灰白色,光滑,纵棱稍明显,上部多分枝,枝长15-30cm,工更长,光滑,灰黄色或淡紫红色,常有短枝。叶互生;叶柄长3-8mm或更长,光滑,灰黄色或淡紫红色,常有短枝。叶互生;叶柄长3-8mm,基部常有线形的假托叶;叶片半肉质;短枝上叶常密集着生成簇生状;茎下部、中部叶宽卵形或卵形,长2-8cm,宽1.5-4cm,二回或一至二回羽状伍裂,两侧中部裂片最长,常再3全裂,小裂片线形或稍弧曲,近镰形,先端有小硬尖头,基产下延,半抱茎,边缘明显反卷;上部叶羽状分裂或3全裂;苞片叶不分裂,线形,稀3全裂。头状花序,球形或近球形,直径3-4mm,具短梗,下垂,在分枝的小枝上排成穗状花序式的总苞片3-4层,外层苞片背面淡黄色,光滑,有绿色中肋,中、内层总苞片边缘宽膜质或全为半膜质;雌花4-12朵,花冠狭管状,檐部有2裂齿,花柱先端2叉;两性花2-20朵,花冠狭管状,檐部有2裂齿,花柱先端2叉;两性花6-20朵,不育,花冠管状,外面具腺点,花药先端附属物尖,长三角形,基部圆,花柱短,先端2裂,不叉开,退化子房小,结实后头状花序及花易脱落。瘦果小,黑色,果背上具胶质物。花、果期7-10月。
艾蒿的栽培技术
一、生产中主要以根茎分株进行无性繁殖,需要注意分株的时间。但也可用种子繁殖。一般进行种子繁殖在3月份播种,根茎繁殖在11月份进行。
二、选址需谨慎。畦宽1.5米左右,畦面中间高两边低似“鱼背”型,以免积水,造成病害。
三、施肥有讲究。播种前要施足底肥,一般每667米2施腐熟的农家肥4000千克,深耕与土壤充分拦匀,排后即浇一次充足的底水。
三、肥料有要求。每年3月初在地越冬的根茎开始萌发,4月下旬采收第一茬,每公顷每茬采收鲜产品11250~15000千克,每年收获4~5茬。每采收一茬后都要施一定的追肥,追肥以腐熟的稀人畜粪为主,适当配以磷钾肥。生产中要保持土壤湿润。
哪些人不宜食用白沙蒿
我们的生活节奏不断的加快,但是越来越多的人由于身体出现过疾病所以更加注重健康,对饮食的要求也变得更加的高会更加的注重细节,其中白沙蒿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食物,下面一起看一下哪些人不适合吃白沙蒿.
副作用
无副作用,可以放心吃,但是要控制量,适量即可。
禁忌人群
气郁、湿热、痰湿、阴虚、瘀血体质者慎食,有消化系统患者禁服白沙蒿.
通过对哪些人不适合吃白沙蒿了解以后,我们知道食物虽然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好处,但是它也是有一定的禁忌的,我们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去选择和搭配好美食。
吃白沙蒿上火吗
每种食物的营养价值和特点都是不同的,很多食物搭配不当就会上火导致便秘或者口臭等现象,所以平时饮食要特别的注意,那么吃白沙蒿会上火吗?
白沙蒿的营养价值
消炎止痛:白沙蒿消炎散瘀、理气杀虫。用于痄腮、咽喉肿痛、疮疖红肿、多种肠寄生虫病及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泻痢后重等证
吃白沙蒿上火吗
属于蔬菜类,蔬菜属于凉性,不会引发上火。
食物能满足我们味觉体验,也能让我们的身体变得更加的健康,上面就是对吃白沙蒿会上火吗的介绍,希望大家都能根据身体情况调整好饮食。
蒿子杆的栽培技术
栽植方法
茼蒿(14张)
整地施肥
播种前施足腐熟基肥,每亩1500~2000千克,另加磷酸二铵20-25千克,均匀撒在田内,翻耕耙平做成平畦播种
茼蒿种植主要采取撒播或条播,播种后覆土1厘米左右,耙平镇压。春播一般在3~4月间,秋种在8~9月间,冬种在11~12月间。小叶品种适于密植,用种量大,每亩2~2.50千克;大叶种侧枝多,开展度大,用种量小,每亩1千克左右。[4]
田间管理
温度
茼蒿生长适温17~20℃,早春播种天气还比较冷凉,并伴有倒春寒现象,因此播种
茼蒿 后需要在畦面上覆盖地膜或旧棚膜,四周用土压实,防寒保温,待天气转暖,幼苗出土顶膜前揭开薄膜。保护地种植超过25℃时要打开通风口放风。[4]
间苗除草
当小苗长到10厘米左右时,小叶种按株、行距3~5厘米见方间拔,大叶种按20厘米左右见方间拔,同时铲除杂草。[4]
浇水施肥
幼苗出土后开始浇水,浇水时间和次数要灵活掌握,以保持土壤湿润为标准。每次采收前10~15天追施1次速效性氮肥,每亩施硝酸钾15千克,尿素8千克左右。[4]
什么菜含钙高
1 香菜(脱水)1723 毫克 2 白菜(脱水) 908 毫克3 蕨菜(脱水) 851 毫克
4 苜蓿[草头,金花菜] 713 毫克5 沙蓬子[沙米] 686 毫克 6 野苋菜[假苋菜] 610 毫克7油菜(脱水) 596 毫克 8 苜蓿籽[紫苜蓿籽] 595 毫克9 沙参叶[白参] 585 毫克 10 白沙蒿籽[沙蒿籽] 505 毫克11 刺楸 495 毫克 12 碱蓬[棉蓬,猪毛菜] 480 毫克13 胡萝卜(脱水) 458 毫克 14 大玻璃草叶[大车前] 443 毫克15 小旋花[狗儿蔓] 422 毫克 16 菠菜(脱水) 411 毫克17 食用黄麻 398 毫克 18 达乌里胡枝子籽[牛枝子籽,豆豆苗籽]392 毫克19 紫萼香茶菜 356 毫克 20 洋葱(紫皮,脱水) 351 毫克
营养价值:蔬菜中含有大量水分,通常为70%~90%,此外便是数量很少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无机盐及纤维素。判断蔬菜营养价值的高低,主要是看其所含维生素B、C、胡萝卜素量的多少。根据科学分析,颜色越深的蔬菜,所含维生素B、C与胡萝卜素越多,绿色蔬菜被营养学家列为甲类蔬菜,主要有菠菜、油菜、卷心菜、香菜、小白菜、空心菜、雪里蕻等。这类蔬菜富含维生素B1、B2、C、胡萝卜素及多种无机盐等,其营养价值较高。
怎么用沙蒿粉治疗角膜云翳
采用沙蒿粉适量。用法:取1粒沙蒿粉,除去外皮,直接放人 患白斑翳眼内,使它慢慢化成黏糊状,待白斑翳 自行脱落时,沙蒿粉也会自行脱去。备注:沙蒿粉为沙漠植物沙蒿的成熟种子。 初冬下雪前采集、晾干,本方无毒副作用。
山野菜的开发利用
我国山野菜约有63科700种左右,有的已经人工栽培并形成商品生产,但绝大多数仍处于野生或半野生状态,由于天然生长无污染,已被世人作为保健食品。对其进行合理采集,保护扩大资源,进行系列加工,提高加工工艺水平,保证产品质量,是山野菜开发利用的途径。[4]
1、科学规划,合理调整结构
山野菜产业是种植业生产的组成部分,是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之一,是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山野菜产业涉及到农业、林业、环保、加工、运输等多个部门,应将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全市进行统一规划,确定山野菜发展规模、发展措施,适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山野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充分发挥优势,建立基地带动区域山野菜产业发展。
2、加强特色产业生产示范区建设。
3、加强中介服务组织建设。扶持经纪人队伍建设,充分利用经纪人、专业协会在生产、技术、信息、销售方面的优势,通过订单将农民的利益和协会、经纪人的利益紧密地结合起来,构建产地销售与外地销售相结合的销售网络。
4、加强实用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农业推广体系,普及实用技术;充分利用省经作所、进一步加强技术引进和技术交流,及时引进和推广先进的山野菜产业品种和栽培技术,不断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技术更新;要强化山野菜产业技术培训,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培训,利用科普之冬和科技入户活动,加强对山野菜产业的技术培训,提高技术推广的到位率和入户率,把技术推广转移到提高质量、提高效益和可持续发展上来,提高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
5、制定优惠政策,促进发展。把特色基地建设纳入农田基本建设项目,提高山野菜产业基地综合生产能力。
6、开发设施农业,提高山野菜的生产效益。一是调整现有的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农业设施种植结构,发展山野菜生产,实施反季节栽培,既延长产品供应期,又提高特色产品效益。二是给予农民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发展设施农业,增加农民收入。[3]
茼蒿菜的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栽培茼蒿的土地最好选用沙壤土,要求有方便的灌溉条件。选好地后进行耕翻,并施入少量粪干作基肥,与表土层混合均匀,做成宽1.4~1.5米的平畦,准备播种。
2.播种播种方法可采用撒播或条播。撒播每667平方米(1亩)用种量4~5公斤,为了增加产量,提高质量,用种量可加大到6~7公斤。条播按行距约10厘米播种,667平方米用种量约2.5~3公斤。为了出苗整齐和早出苗,播种前可进行浸种催芽,将种子放入温水中浸泡24小时,捞出稍晾后在15~20℃条件下催芽,待种子露白时播种,播后覆土约1厘米厚。
3.间苗和除草茼蒿在播种后约1周即可出苗,在幼苗长到具有2~3片真叶时,应进行间苗,并拔除田间杂草。撒播的间苗应使植株保持约4X4厘米的株行距,条播的株距控制在3~4厘米。
4.浇水茼蒿在生长期间不能缺水,应保持土壤湿润,但在雨季播种的茼蒿,在种苗刚出土时,应控制水分,以防猝倒病发生,这以后应保持田间经常湿润,遇雨注意防涝,排除积水。
5.施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一般667平方米施用腐熟的粪干300~400公斤。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一般在苗高10~12厘米时开始追肥,667平方米用尿素20~25公斤。以后每采收1次,追施相同数量的肥料。
6.采收茼蒿一般生长40~50天,植株高20厘米左右时即可收获。如果想进行多次收获,可用利刀在主茎基部留3厘米左右桩割下,割下的嫩茎叶捆成0.5公斤的小把上市销售。割后留下的老蔸要及时进行追肥和浇水,1个月后可再收一茬。
碱蓬的药用价值及为其他价值
盐蓬、碱蒿子、盐蒿子、老虎尾、和尚头、猪尾巴、盐蒿、黄须菜、皇席菜
【药用部位】灰绿碱蓬的全草。
【性味归经】救荒本草》:“叶: 味微咸,性微寒。”肾经。
【功效主治】清热,消积。治瘰疠、腹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克。在吉林西部适宜碱蓬生长的土壤pH值在8.5~10.0之间,pH值超过10时也可以生长。
功效
可拥有清热、消积、治瘰疠、腹胀等功效。用法为内服,煎汤,用量为6-9克。
考证
出自《救荒本草》;
1.《救荒本草》:碱蓬生水傍下湿地。茎似落LI,亦有线楞,叶似蓬而肥壮,比蓬叶亦稀疏,茎叶间结青子极细小。
2.《药性考》:盐蓬、碱蓬二种,皆产北直咸地,土人割之,烧灰淋汤,煎熬得盐。其叶似蒿圆长,至秋时茎叶俱红。烧灰煎盐,胜海水煮者。
3.《生态和平亚洲》:选择碱蓬因为是高耐盐碱的、同时是本地种植物,没有植物入侵的问题。
各家论述
《纲目拾遗》:清热,消积。瘰疠、腹胀。采收和储藏。
夏、秋季收割地上部分,晒干,除去泥沙、杂质备用,亦可鲜用。
其它价值
[1] 种子含油25%左右,可榨油供工业用。
[2] 中科院海洋所的研究发现,在众多野生耐盐植物或盐生植物中,碱蓬还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它的种籽不仅能生产出亚油酸含量高达75%以上的高档食用植物油,种子含油较多,可做肥皂、油漆。可用于印染、玻璃工业,是化学工业的原料。。由于已解决了种植技术和加工利用技术,初步实现了产业化生产,并具备一定的市场需求,因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碱蓬还属于低等饲用植物。幼嫩时猪少食其叶,牛、马大家畜一般不食。
对于碱蓬的功效与作用大家应该都知道了,很多的书籍都有关于碱蓬的记载,一般的都是它的药用价值,对于治疗身体出现的一些不舒服的症状是有很好的效果的,大家在平时应该去多了解一些中草药治疗疾病的方法,这些方法一般都没有什么副作用。
白沙蒿的形态特征
头状花序多数,直 径2~3毫米,呈复总状花序排列,有短梗及条形苞叶;总包卵形,长3毫米,总苞片3~4层,宽卵形,边缘宽膜质,花10余个,外层雌性,能育,内层两性,不育。瘦果微细,无毛,咖啡色,外表附着一层白色胶联结构的多糖物质,占种子重量的20%,遇水极易溶胀,与沙粒连成团,形成自然大粒化种子,便于吸水贮水,易于发芽出苗,条件适宜时,三天即可发芽出苗,种子千粒重0.8~1.0克。
糕点的行业标准
本标准(GB/t20977-2007糕点通则)是在国内贸易行业标准SB/T 10222-1994《烘烤类糕点通用技术条件》、SB/T 10223-1994《油炸类糕点通用技术条件》、SB/T 10224-1994《水蒸类糕点通用技术条件》、SB/T l0225-1994《熟粉类糕点通用技术条件》、SB/T 10226-1994《月饼类糕点通用技术条件》、SB/T 10227-1994《糕点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及贮存》、SB/T l0030-1992《蛋糕通用技术条件》、SB/T l0031-1992《片糕通用技术条件》、SB/T l0032-1992《桃酥通用技术条件》和SB/T l0033-1992《中式糕点分类》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实施之日起上述标准同时被替代。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商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商业联合会商业标准中心、哈尔滨商业大学、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糕点专业委员会负责起草。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上海糖制品专业协会、北京焙烤食品糖制品协会、广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广州市莲香楼、深圳安琪食品有限公司、北京好利来工贸有限公司、北京稻香村食品有限公司、哈尔滨秋林食品厂、东莞徐记食品有限公司、上海静安面包房有限公司、新疆麦趣尔食品有限公司、湖北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中堂广益食品添加剂实业有限公司、沈阳桃李食品有限公司、哈尔滨冠邦食品有限公司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守文、张丽君、王伟明、宋全厚、汪国钧、张漪、吴玉銮、唐少珍、曾祥平、丁西泽、池向东、侯勇、马浩、黄雅萍、李刚、冷建新、梁嘉臻、吴学群、许武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