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艾灸气海的功效和作用

艾灸气海的功效和作用

温阳益气、化湿理气。

气海穴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1.5寸,此位置是女性的子宫、男性的精囊藏身之处,尤其重要,而且古人有着“气海一穴暖全身”的说法,意思就是气海穴有温养、强壮全身的作用,再通过艾灸温热的药性刺激,可加强温经通阳,调养气血,扶正固本,培元补虚的效果,尤其是体寒的人需要多灸,可祛除寒凉、温养全身。

胸闷艾灸什么穴位

1、胸闷气短艾灸气海穴

气海穴属于任脉,在前正中线上,肚脐下1.5寸处。这个肚子上的穴位,为什么能帮助我们改善胸闷气短呢?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气海穴和肺气息息相关。胸闷气短,显然是肺气不足所致。肺气无以摄,导致气息不足。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刺激气海,加强它对肺气的吸引,把气息“拽”到腹部,从而让呼吸绵长有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肺气虚弱、摄气不足的问题。正是由于它对气机有调节收纳的作用,所以该穴才被誉为“气海”。

如何刺激呢?每天艾灸此穴30分钟即可。只要长期坚持,就能见到明显效果。

除了改善呼吸功能外,艾灸气海还可以改善经常打嗝、四肢发凉、腹泻腹痛、痛经等症状。可以说,它是一个非常强大的补益穴位。

2、胸闷气短艾灸内关穴

内关在腕内侧横纹上两指,找这个部位,这个能治什么病呢?像心脏病、心悸心慌等等,包括妇女的乳腺炎、乳腺增生、胸闷也都是属于心胸疾患,要找内关穴。

位置: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或从近手腕之横皱纹的中央,往上约三指宽的中央)。

主治:心痛,心悸,胸痛,胃痛,呕吐,呃逆,失眠,癫狂,痫证,郁证,眩晕,中风,偏瘫,哮喘,偏头痛,热病,产后血晕,肘臂挛痛。孕吐、晕车、手臂疼痛、头痛、眼睛充血、恶心想吐、胸肋痛、上腹痛、心绞痛、月经痛、呃逆、腹泻、精神异常等。

该穴为人体手厥阴心包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是多种疾病按摩治疗时的首选穴。

艾灸气海的位置图片 艾灸气海的好处

艾灸气海穴,可以起到“气海一穴暖全身”的作用,使人体经穴畅通,经气充溢,身心舒畅,对于温暖子宫,保护生殖系统,提振全身气血都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哈可以保促进肠胃蠕动,强化消化功能。尤其适合精力不济,全身发冷,体质虚寒,阳气不足,气色不佳人群保健用。

便秘灸哪里效果好

视情况而定。

引起便秘的原因有很多,对于脾肾虚寒性的便秘来说,可以艾灸命门穴、关元穴、阳关穴等;对于气虚性的便秘来说,可以艾灸气海穴、合谷穴、足三里穴等;对于血虚性的便秘来说,则可以艾灸血海穴、关元穴、膈俞穴等;对于外感实寒性的便秘,可以艾灸大椎穴、神阙穴、关元穴、外关穴等。

但是对于外感实热性、大肠湿热性、肝郁气滞性的便秘来说,艾灸非但起不到很好的治疗作用,反而还可能会加重便秘的症状。

艾灸气海的作用与好处 艾灸气海的正确方法

被施灸者平卧,施灸者站于一旁,手持点燃的艾条,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1.5-3厘米,左右方向平行往复或反复旋转施灸,隔日灸1次,每次灸10-20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值得珍藏的艾灸常用养生穴

1.灸神阙穴

神阙(肚脐)属任脉经.又名脐中。艾灸神阙穴,有温补元气,健运脾胃,固脱复苏之功效。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实验性关节炎大白鼠的神阙穴,其炎症区坏死程度及细胞浸润明显减轻,隔盐灸正常小白鼠的神阙穴,其杀伤细胞活性,在24小时内迅速升高,72小时至120小时复原,若间日连续灸,则活性升高可维持更长的时间。

神阙穴多采用隔盐灸,还有一种叫做神阙灸脐法的保健灸法,其法是,先以生五灵脂24克、生青盐15克、乳香3克、没药3克、夜明砂6克(微炒)、木通9克、干葱头6克、麝香少许,研成细末备用(以上诸药在中药店有售)。施灸时取面粉适量,用水调和作圈置于脐周。取药末6克,另用槐树皮剪成圆币形,将脐上的药末盖好,每岁一壮,灸治一次换一次药末,每月可灸1次,午时灸为宜,多用于身体虚弱者,并可强健脾胃功能,预防疾病。

灸神阙还能治泄泻、便血及病后大便不通。据《窦材灸法》载:“肠癖下血,久不止,此饮食冷物,损大肠气也,灸神阙穴三百壮;虚劳人及病后大艾灸神阙穴,对泄泻、绕脐腹痛、脱肛、中风脱证、角弓反张、产后尿潴留、慢性腹泻、皮肤瘙痒、荨麻疹有效好的防治作用。

2.灸气海穴

气海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1.5寸。灸气海有延年益寿、养生保健的作用。据们《旧唐书》卷一百六十五载,柳公度年八十余,步履轻便,当有人问其养生之术时,他说:“吾初无术,但未尝以元气作喜怒,气海常温耳。”灸气海能生发和培补元气,滋荣百脉,益肾固精,保健强身,解除疲劳等。据《窦材灸法》记载:“上消病,日饮水三至五升,及心肺壅热,又吃冷物,伤肺肾之气……春灸气海,秋灸关元三百壮,口生津液。”认为灸气海能预防治疗糖尿病。日本代田文志(现代日本针灸学家)认为用艾灸气海可预防阑尾炎,可以灸20~3O壮。

现代研究认为:艾灸气海穴可防治下腹部疼痛、大便不通、泄痢不止,遗尿、遗精、阳痿、滑精,闭经、崩漏、带下、子宫脱垂,中风脱证、脘腹胀痛、气喘、疝气,失眠、神经衰弱、肠炎等。

3.灸关元穴

关元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3寸。该穴为小肠之“募穴”,足三阴经、任脉之会,一身元气之所在。别名“丹田”。《难经·六十六难》集注中杨玄操说:“丹田者,人之根本也,精神之所藏,五气之根元,太子之府也。”中医学认为,关元其部位为真阳所居、化生精气之处。艾灸关元能使清阳上升,浊阴下降,元阳温暖,血液充盈,能培肾固本,补气回阳,通调冲任、理气活血。艾灸关元,能治积冷,男子疝气,梦遗淋浊,女子瘕聚,经产带下,诸虚百损。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关元可使血液动力学改变,对心肌具有正变力性作用,从而使得每博指数(SI)和左心室搏做功指数(LVSWI)稳定增加。艾灸关元还可改变动脉血氧运输量,有增加利用氧的作用,能增加机体代偿能力,防止缺氧加重和延缓休克的发展。艾灸关元可防治遗尿、尿频,隆闭、少腹胀痛,脱肛、疝气、遗精,白浊、阳痿、早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崩漏、恶露不尽、不孕,中风脱证、虚劳赢瘦等。

夏至艾灸的好处 夏至艾灸气海穴通便利肠

气海穴的位置:气海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1.5寸。

艾灸气海穴的好处:现代研究认为:艾灸气海穴可防治下腹部疼痛、大便不通、泄痢不止,遗尿、遗精、阳痿、滑精,闭经、崩漏、带下、子宫脱垂,中风脱证、脘腹胀痛、气喘、疝气,失眠、神经衰弱、肠炎等。

艾灸气海的作用与好处 艾灸气海主治疾病

气海具有调经固经,益气助阳的功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虚弱,瘦弱,体弱乏力,腹泻,痢疾,阳痿,遗精,痛经,闭经,带下,崩漏,恶露不尽等症。

艾灸气海有什么神奇功效

气海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处,是任脉常用穴位之一,为先天元气之海,是防病强身之要穴,具有补气益肾,涩精固本,培补元气的功效。

气海和关元一起艾灸,能达到温经通阳,温运气血的效果,气行则血行,血行则瘀散,通过化瘀通络给身体带来温暖,祛除寒凉。

气海穴连通着人体内外的能量交换,常灸气海穴, 可以使人体经血畅通,经期充盈,身心舒畅,还能促进肠胃蠕动,强化消化功能。

中医认为,湿邪阻滞气机会引发多种疾病,气海穴位于人体阳气蒸发为阴液的关键部位,坚持艾灸可以理气化湿,温补五脏六腑,对湿邪入侵引起的各种内科,男科及妇科疾病有治疗功效。

​宫寒艾灸穴位有哪些

宫寒可艾灸关元穴

灸关元穴可以增强人体阳气,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处。补虚益损,对阳气不足,身体虚弱,畏寒等症比较有效,具有固本培元,补益下焦的作用。

宫寒可艾灸神阙穴

人体任脉要穴。人体气虚阴阳失调发生疾病,神厥穴在肚脐部位。通过抚慰或艾灸该穴位有调整阴阳平衡的功能。

宫寒可艾灸命门穴

艾灸的时候还要同时注意艾灸两侧距离背部中线3厘米的肾俞穴 ,命门穴位于第二腰椎和第三腰椎棘突之间。艾灸这个穴位能强肾固本,协助女性调理因宫寒导致的不,习惯性流产等症。

宫寒可艾灸气海穴

直线连接肚脐与耻骨上方,气海穴位于人体下腹部。将其分成十份,从肚脐3/10部位开始做起,艾灸这个穴位对宫寒引起的月经不调 崩漏,不孕有防治作用。

艾灸气海的神奇功效 艾灸气海的功效

气海是任脉常用穴位之一,为先天元气之海,是防病强身之要穴,具有补气益肾,涩精固本,培补元气的功效。

先天性子宫内膜异位穴位按摩保健

穴位保健:

第一、 可在气海、关元穴,温灸二十分钟,使热通过针身传到穴位,而达到温经、通络、止痛的效果。或针足三里、三阴交、合谷、血海穴,留针三十分钟。

?穴位:按摩三阴交、合谷、足三里、血海、灸气海、关元。

?功效:三阴交为中医治疗妇科疾病的常用穴位,加上合谷穴可增强调经止痛的作用,足三里则为强壮要穴,有助于增强体质改善痛经;若是经前月经闷胀不出,血海则为特效穴。此外,用艾灸气海、关元穴,会对盆腔脏器组织产生温热效应,可改善盆腔的血液循环;尤其针对经行下腹冷痛,温灸、热敷疼痛处,有改善痛经现象的效果。

治疗建议

子宫内膜异位患者引起的痛经,最好能以西医的检查、手术配合中医的治疗,多管齐下以达最佳疗效。

气海的准确位置图 艾灸气海的好处

气海和关元一起艾灸,能达到温经通阳,温运气血的效果,气行则血行,血行则瘀散,通过化瘀通络给身体带来温暖,祛除寒凉。

气海穴连通着人体内外的能量交换,常灸气海穴, 可以使人体经血畅通,经期充盈,身心舒畅,还能促进肠胃蠕动,强化消化功能。

中医认为,湿邪阻滞气机会引发多种疾病,气海穴位于人体阳气蒸发为阴液的关键部位,坚持艾灸可以理气化湿,温补五脏六腑,对湿邪入侵引起的各种内科,男科及妇科疾病有治疗功效。

气海与两肾相连,肾属水,水在身为阴,阴水只有得到阳火的照射,才能化生云气,上达心肺,滋润身体,使身体处于和谐循环的状态,从而帮助改善睡眠,艾灸气海穴是一个很好的保健方法,也是促进睡眠的一种手段。

气海穴对下焦气机有特殊的双向良性调整作用,可用于下焦气虚,及肾源虚弱,有补气强身作用;又能疏理下焦气滞,对由此所致的腹胀肠鸣,脐腹疼痛,寒疝攻冲,痛经等症,均有化解作用。

气海穴是人体生气之源,掌控着全身气机,气海穴具有温养,强壮全身,培元补虚的作用,在临床中对于先天不足,后天失养,体质虚弱的人群,常用艾灸气海的方法治疗,可有效调整人体虚弱状态,增强人体免疫力。

血瘀体质可以泡脚吗 血瘀气滞可以艾灸吗

可以。

艾灸是一项传统养生保健项目,进行艾灸后,有调理气血、祛湿、散寒等功效,血瘀气滞症状常用的改善方法是应用中药,进行活血祛瘀、疏肝理气、化瘀止痛的调理,艾灸有活血化瘀的作用,所以艾灸对于气滞血瘀是有用的。

有气滞血瘀症状的人群可以考虑艾灸气海穴、关元穴、三阴交穴等穴位,在这几个穴位上进行艾灸有调和气血的作用,有利于气滞血瘀症状的改善;艾叶,有祛风散寒除湿的作用,有气滞血瘀症状的人群进行艾灸可以驱除留置在体内的寒湿之气。

艾灸哪里对肾好 气海穴填精补肾

气海穴为任脉穴位,又名丹田,丹田之气由精产生,气又生神,神又统摄精与气,常艾灸气海穴可以起到益肾壮阳,增补元气的功效,主治遗尿,遗精,阳萎,疝气,月经不调,痛经,脏器虚惫,形体羸瘦,四肢乏力等病症。

取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人体的下腹部,肚脐中央向下2横指处即是该穴。

相关推荐

艾灸气海后为什么肚皮发黄

1、正常现象 艾灸之后的皮肤是会变黄的,因为艾里面有艾叶挥发油,经过高温烘烤之后皮肤会出现黄色,尤其是夏季,高温下艾油就可能挥发,有时用纸张擦拭之后也会出现黄色,是比较正常的现象,对身体没有伤害,艾灸过后擦掉即可。 2、疾病引起 如果艾灸气海后发现肚皮发黄,肌肤其他部位也有发黄的现象,同时擦拭不掉的话,可能跟自身患有肝病或黄疸有关,最好是就医检查,然后确诊病因后对症治疗,以免耽误病情,影响身体康复。

2022三伏天艾灸时间 三伏天艾灸灸哪里最好

因人而异。 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一样,需要调理的症状也会有所不同,三伏天进行艾灸的时候,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艾灸即可。 1、有妇科类疾病人群可以艾灸:关元、肾俞、三阴交、血海等穴位; 2、面黄色斑人群可以艾灸气海、关元、三阴交、足三里、神阙、中脘等穴位; 3、骨关节不适可以艾灸:阿是穴、大椎穴、命门、肾俞等穴位; 4、有暑湿症人群可以艾灸:足三里、阴陵泉、中脘、神阙等穴位。 注意事项:以上穴位仅供参考,具体病症调养以医生的指导意见为准。

女性阳虚按摩什么穴位

1.1、神阙 有温补元阳,健运脾胃,复苏固脱之效。操作:取0.2~0.4厘米厚的鲜姜一块,用针穿刺数孔,盖于脐上,然后置小艾炷或中艾炷于姜片上点燃施灸。最好每晚9点钟灸之。每次以灸至局部温热舒适,灸处稍有红晕为度 1.2、关元 关元穴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元阴元阳在此交汇,揉按此穴能够调节阴阳平衡。操作:用手掌按揉和震颤关元穴。震颤法是双手交叉重叠置于关元穴上,稍加压力,然后交叉之手快速地、小幅度地上下推动。操作不分时间地点,随时可做。注意不可以过度用力,按揉时只要局部有酸胀感即可 1.3、气海

艾灸为什么不能天天进行 艾灸暖宫的最佳时间

艾灸本身就具有一定散寒气、助阳气、驱宫寒等功效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女性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症等由宫寒引起的疾病。 一般患有痛经、月经不调的女性在艾灸治疗时,可以在月经前3-5天开始艾灸治疗,选择三阴交、气海、关元等穴位,每次选择1-2个穴位,每个穴位灸15-20分钟,一直坚持到行经前2天,具有一定通络、止痛的功效。 对于不孕症的女性,可以选择以上穴位,每次2个穴位,每个穴位15-20分钟,每周2-3次,改善子宫内环境,提高卵子质量,提高受孕几率。

血瘀按摩哪里效果比较好 血瘀可以艾灸

可以艾灸。 正常的生命活动依赖气血的作用,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血在经脉中流动,完全靠“气”的推送,因此气行血才能畅,但很多原因都可能影响气血的运行,例如“寒则气收,热则气疾”,说明寒热对气血运行有影响,气寒血涩,血液运行缓慢容易凝结而生病,对此就可采用艾灸的方法,温经散寒,保持血液运行正常。 如艾灸对气滞血瘀有用,有气滞血瘀的人可考虑艾灸气海、关元、三阴交穴,来调和气血,防治疾病。

三伏天可以天天艾灸吗 三伏天艾灸哪个部位最祛湿

对于湿气重的人群来说,适当进行三伏灸是比较好的,三伏天可以适当艾灸气海穴,关中穴,中脘穴,足三里穴位进行祛湿气。 三伏天的时候艾灸祛湿气需要注意保持好距离,避免距离过近,以免烫伤到局部皮肤,建议去正规机构或者是医院来进行艾灸。 其次三伏天进行艾灸,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坚持较长的时间才可以见效,三伏天艾灸祛湿气,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对自身健康造成危害。

冬天艾灸的好处与功效 冬天艾灸哪里好

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冬天适当进行艾灸,可以帮助激发体内阳气。充盈的阳气,能提升人体的脏器的运转能力,并宣发到体表以抗寒,多用于虚症、寒症、阴症为主的疾病,如冬至保健艾灸推荐上述穴位,如灸中脘、足三里,可使胃气常盛,气血充盈;灸气海、关元,可以振奋一身阳气,使人精力充沛,增强抵抗力。 小贴士:生活中要是想要保健,那么建议可以适当艾灸中脘、神阙、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风门、命门、肾俞、涌泉等穴位。

月经不调艾灸哪个部位 辨证加灸

1、涌泉穴的位置:涌泉穴位于足底前部凹陷处,第2、第3趾趾缝纹前端与足跟连线的前 1/3处,左右脚各有一穴。 施灸方法:选用艾条艾灸涌泉穴。 施灸时间:经后施灸,每日灸1次,每次灸3~15分钟。 作用功效:温阳益气,通络活血。 2、气海穴的位置:气海穴位于肚脐以下正下方1.5寸(2横指宽)处。 施灸方法:用艾条艾灸气海穴 施灸时间:经后施灸,每日灸1次,每次灸3~15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作用功效:温阳益气,扶正固本。 归来穴的位置:归来穴位于脐下4寸,距前正中线2寸(3横指宽)处,左右各有一穴;

艾灸气海的位置图片

仰卧位,先取关元,于脐中与关元连线之中点取穴,或在腹中线上,脐下1.5寸处取穴。

气海的准确位置图 艾灸气海主治哪些疾病

艾灸气海能补气理气,益肾固精,主治腹痛腹胀,泄泻,胃下垂,脱肛,遗尿,遗精,阳萎,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尿潴留,肠麻痹,神经衰弱,产后恶露不止,胞衣不下,四肢乏力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