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巧治子宫发育不良
中医巧治子宫发育不良
中医认为,肾藏精、主生殖,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子宫发育不良与肾虚和冲任不调有关,往往由于先天不足,后天发育期营养不良,或久病不已导致肾气虚弱,肾精不足,冲任气血衰少,胞宫失养而发育欠佳。中医称之为“全不产”或“无子”。
以河车大造丸加减治疗子宫发育不良,每获良效。河车大造丸的主要成分为:熟地15克,当归15克,女贞子15克,枸杞子15克,五味子10克,紫河车12克,制黄精12克。阳虚者,加附子10克,淫羊霍10克,淡苁蓉10克。寒甚者,附子加倍(先煎1小时)并加紫石英,根据情况可以每日一剂连服3个月。经期正常后可以经净后隔日一剂,行经期不停药。经量淡少者加制首乌20克,鹿角胶10克,黄体功能不全者,排卵前加丹参30克,茺蔚子15克,排卵后加补骨脂、巴戟天。经行腹痛者于经前服用温经汤加元胡索、香附。输卵管不通者加路路通10克,灸甲片10克。
子宫发育不良怎么治疗呢
子宫发育不良怎么治疗呢?子宫发育不良是一种发育不良的疾病,主要因为内分泌功能紊乱而引起卵巢功能障碍造成的。
同时卵巢功能障碍不单单会造成子宫发育不良,还会造成没有排卵、黄体功能不全,子宫发育不良是会导致不孕发生。
子宫发育不良是国际公认的难题,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中医治疗不孕不育专家指出,子宫发育不良性不孕症中医辨证为先天禀赋不足,肾气不充,血海空虚,不能温养胞胎。其病机为肾虚、官寒、疫瘀,因虚实夹杂 ,故缠绵难愈。靳国春以其多年临床经验发明创造的救坤丹系列方剂,针对肾阳虚衰,宫中寒玲,用巴豆等补肾气,填精血化寒积使胞脉得养.寒积得赊,胞官傅阳气生发;用水蛭、麝香等芳香走窜,走而不守,行气活血。破褒通经.改善微 循环; 寒则生湿,故用儿茶等活瘀祛湿。诸药台用,共奏朴肾气、填精血、化寒积、破瘀血之功,从而温育胞官,阳生阴长,促进子宫发育。
子宫性不孕早期症状有哪些
临床常见的子宫发育不良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青春型子宫,比较多见。主要由内分泌影响不足所引起,其子宫腔长度与颈管长度的比例约1:1;另一种是幼儿型子宫,其子宫腔与颈管长度的比例约为1:2。幼儿型子宫常伴有卵巢发育不全,在原发性不孕症中,本病较为常见。辨治效果,决定于子宫发育不良的程度。
中医把这类病人归属于肾虚型不孕范畴。
子宫性不孕也称作子宫发育不良和稚型子宫,主要是指子宫结构和形状正常,但体积较小,子宫颈相对较长,且可伴有痛经、月经稀少、甚或原发性或继发性闭经。子宫发育不良常是造成不孕的重要原因。子宫性不孕症状,我们最常见的症状就是经期不正常、经期不洁性交、阑尾炎和全身感染等等症状的发生。
子宫发育不良的症状
1、月经异常:
始基子宫、无子宫患者,青春期来临而无月经来潮,表现为原发性闭经。幼稚子宫可能月经量少。双子宫、双角子宫及重复子宫,因子宫内膜面积增大出现月经过多或经期延长。残角子宫可因子宫积血,出现周期性下腹痛的症状,如果子宫残角增大在临床上很容易被误认为卵巢囊肿。
2、不孕:
无子宫、始基子宫、幼稚子宫者,大多数以不孕就医,在不孕就诊前就可以留意到月经异常的存在。
什么是子宫发育不良
子宫发育不良主要由内分泌功能不良所致,特别是卵巢功能障碍引起雌激素、孕激素分泌不足所造成的,子宫的发育需要雌、孕激素的联合作用,因此,这两种激素分泌障碍,就会妨碍子宫的正常发育。通过了解子宫的大小,还可大体上了解其他内分泌系统是否正常,如脑垂体、下丘脑、卵巢等器官是不是有问题,有无排卵障碍,有无生育的基本条件。
子宫发育不良如何诊断?
1.病史 此类患者因子宫颈体比例失常,宫颈外口小,宫体呈极度前屈或后屈,常有痛经,月经过少,闭经、不孕等病史。
2.妇科检查 子宫小于正常,宫颈细长、颈口小,体颈之比为1:1或1:2。
3.B超 可测量子宫的长、宽、厚度。进一步确诊。
4.性激素测定 放射免疫法或酶标法测定FSH、LH、E2、P及T值。
正常情况下,女性发育成熟后,子宫理所当然具备了生育能力。倘若脑垂体、下丘脑、卵巢等器官发生了“故障”,子宫发育则会迟缓,而且其他第二性征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牵连,直接导致无生育能力。
子宫下垂的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巧治子宫下垂方之一:
西医称为子宫下垂 ,这是因为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到坐骨棘水平以下 ,严重时脱出阴道口外。中医称为“阴挺”、“阴脱”、“产肠不收”。临床辨证 ,有气虚、肾虚、湿热等原因引起。
一、气虚子宫脱垂
患者自觉有块状物脱出阴道,小腹下坠,阴户坠胀,若劳累或站立过久则加重,精神疲倦,心悸气短,大便溏,白带多,舌质淡,苔白,脉弱。
治疗原则: 补气升提 ,兼以固肾。
中药处方:
黄芪 30克、党参 20克、白术 10克、升麻 6克、柴胡 5克、当归 9克、菟丝子 1 0克、炙甘草 6克。水煎服。
二、肾虚子宫脱垂
患者阴道干涩 ,小腹下垂 ,腰酸腿软 ,头晕耳鸣 ,小便频数 ,无白带 ,舌质淡红 ,脉沉细。
治疗原则:补肾养血 ,温阳益气。
中药处方:
黄芪 30克、党参 20克、柴胡 5克、桑螵蛸 5克、当归 10克 、升麻 6克、杜仲1 0克、山萸肉 10克、菟丝子10克、炙甘草 6克。水煎服。
三、湿热子宫脱垂
多见于重度脱垂 ,子宫不能回纳 ,黄水淋漓 ,小腹坠痛 ,心烦内热,口苦干腻 ,食欲减退 ,夜寐不安 ,大便秘结 ,小便热赤或涩痛 ,舌苔黄腻 ,脉滑数。
治疗原则:清利湿热 ,佐以升提。
中药处方:
生地 10克、当归 9克 、泽泻 10克、车前子 10克、山栀子 10克、黄芩 10克、升麻 6克、龙胆草 10克、柴胡 9克、炙甘草 6克。水煎服。
子宫发育不良能治好吗
九七年春节因为腹腔有积血而手术,检查后是卵巢有出血点,术后,大夫告诉家属说我子宫先天发育不良,只有七 八岁孩子大小,请问我这样的子宫发育不良能治好吗,还需要做什么检查?
正确的治疗方案是先对造成子宫发育不良的因素加以确定、通过促进排卵的方法,使卵巢功能恢复,正常分泌雌、孕激素,从而刺激子宫的生长发育,使不孕症患者受孕。因此请不要有精神负担,只要选择正确的方法积极治疗,就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子宫发育不良能治好吗?并不是所有的幼稚子宫都不能妊娠,因为临床诊断标准也不一致。您可以让您的主治医生根据您的具体情况给您开相应剂量的的雌激素如倍美力等进行治疗。不用过于担心。
已确定为“子宫发育不良”的患者、除个别属先天发育障碍而难以治疗外、绝大部分患者都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因此,要取得较好的疗效、还需确定子宫发育不良是否是先天发育上的障碍。排除之后、即可采用西药加以治疗。
正确的治疗方案是先对造成子宫发育不良的因素加以确定、通过促进排卵的方法,使卵巢功能恢复,正常分泌雌、孕激素,从而刺激子宫的生长发育,使不孕症患者受孕。因此,“子宫小”的不孕症患者没必要有精神负担,只要选择正确的方法积极治疗,就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抱上个好娃娃。
子宫发育不良能治好吗?子宫发育不良并非任何年龄期都能进行治疗。在发育期,一些针对性的药物是有效果的;而非发育期,药物对子宫的增长则爱莫能助,再让子宫发育几乎是不可能的。
中药以河车大造丸加减治疗子宫发育不良,每获良效。河车大造丸的主要成分为:熟地15克,当归15克,女贞子15克,枸杞子15克,五味子10克,紫河车12克,制黄精12克。阳虚者,加附子10克,淫羊霍10克,淡苁蓉10克。寒甚者,附子加倍(先煎1小时)并加紫石英,根据情况可以每日一剂连服3个月。经期正常后可以经净后隔日一剂,行经期不停药。经量淡少者加制首乌20克,鹿角胶10克,黄体功能不全者,排卵有困难者。
子宫发育不良如何治疗
有的子宫发育不良都没有明显的症状,但是有一部分的患者就能够表现出来,常见的症状有月经不调、不孕不育等。子宫发育不良虽然是一种先天性疾病,但是子宫发育不良也不是不能治疗的,激素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都是非常有效的。
本病的发生或因先天肾气不足,或因后天营养缺乏,或因久病精血耗损,子宫失于温煦和滋养有关。
子宫发育不良临床表现主要为月经后期,或先后无定期,月经量少或闭经、痛经;内分泌检查雌孕激素水平正常或偏低。
1.激素治疗 已烯雌酚1mg自月经周期第5天起连服20d,停药5-7d月经来潮。下次月经来潮后第5d继续服用,连服3-6个月,待子宫增大后,再于月经后半期给适量孕激素,共3个月有,以使黄体功能旺盛,易于受孕。也可用雌孕激素序贯疗法。
2.手术治疗 在激素治疗使子宫增大的基础上,加用宫颈扩张手术,宫内膜诊刮术,可获得或增加受孕机会。
3.中药治疗 可服用胎盘片、注射胎盘组织液。中成药可在医生指导下服女金丹、乌鸡白凤丸等。也可用嗣宝散,成分包括鹿角霜、紫河车、茺蔚子、紫珠、苁蓉、覆盆子、当归、女贞子各500克,珍珠25克,紫石英100克。研细末,过120目筛。每次10克,每日3次,吞服。3个月为一疗程,以3疗程为限。有报道共治疗19563例,妊娠已分娩者15432例,孕产率78.88%;流产3763例,流产率19.24%。
子宫发育不良的症状
1、月经异常:
始基子宫、无子宫患者,青春期来临而无月经来潮,表现为原发性闭经。幼稚子宫可能月经量少。双子宫、双角子宫及重复子宫,因子宫内膜面积增大出现月经过多或经期延长。残角子宫可因子宫积血,出现周期性下腹痛的症状,如果子宫残角增大在临床上很容易被误认为卵巢囊肿。
2、不孕:
无子宫、始基子宫、幼稚子宫者,大多数以不孕就医,在不孕就诊前就可以留意到月经异常的存在。
3、病理妊娠:
子宫发育不良的患者在妊娠期容易出现并发症,如孕卵着床于发育不健全的子宫壁或纵膈上,会影响胚胎发育,可以导致早期流产、习惯性流产、早产等。如孕卵着床于残角子宫内,则多在妊娠4~5个月时破裂。双角子宫、单角子宫、鞍状子宫妊娠后期,很容易发生臀位、横位、斜位等胎位异常,造成难产的发生。双子宫妊娠后,有时可发生妊娠子宫扭转,或造成阻塞性难产等。
4、产时及产后病理:
发育异常的子宫常合并子宫肌发育不良,容易造成滞产,也可见到自发性子宫破裂。产后容易发生胎盘滞留及产后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双子宫、双角子宫及纵膈子宫可导致产褥期出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