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鹿角与鹿角盘如何区分

鹿角与鹿角盘如何区分

鹿角是骨化了的鹿茸。鹿角盘则是鹿茸锯掉后留在角柄上的残余鹿茸的骨化物,形状如盘,所以叫鹿角盘,也叫鹿角帽、珍珠盘、花盘。实际鹿角与鹿角盘本是一物,不同的是鹿角盘比鹿角骨化程度更大,含有机成分少,合无机成分多。

鹿角是公鹿争夺配偶的武器,是人类开发利用鹿产品最早的部分。从大量的出土文物看,有众多的鹿角制工具的化石,那是古人类对震角的简单利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的《五十二病方》中记载的“燔鹿角”,实为烧鹿角,说明早在汉朝时鹿角已作为药用。我国养鹿是生产鹿茸,而鹿角只能由野鹿中获得,家养鹿只能收获鹿角盘,鹿角连同鹿头一起加工成的工艺品和装饰品象征着吉祥、富有。

鹿角所含的十余种矿物质元素,约占总质量的60%以上;有机物即各种氨基酸约占30%多,还含少量水分。鹿角(盘)是鹿角胶和鹿角霜的主要原料。《本草纲目》谓:“鹿角生用散热行血,消毒避邪;熟用益肾补虚,强精活血;炼霜熬膏,则用于滋补矣。”民间多将鹿角(盘)锉成末,每天1—2克熟水服用,治妇女乳腺炎、乳腺增生、肿块及腮腺炎等有特效。

市售鹿角胶,是鹿角(盘)劈成小块后经反复水煮熬制出的胶质液体,经浓缩凝固而成,切成的小块呈黄棕色或棕红色,半透明,断面有玻璃样光泽。鹿角胶合有酸性粘多糖,能增强人体巨细胞吞噬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力,是抗癌的补助治疗剂。现代用鹿角胶作治疗药的不多,而多用作补品,治体虚无力,腰腿酸疼,小便不利,畏寒易疲。常以鹿角胶10-20克开水或黄酒溶化服之,性似鹿茸而稍缓。因其原料短缺,鹿角胶的产量不大。鹿角胶也是诸多中成药如鹿尾补肾丸及斑龙丸等药的主要原料。

鹿角霜是鹿角(盘)酥后的骨渣,成分与鹿角(盘)相同,味咸,温,补虚助阳。现在多以鹿角(盘)提胶的残角充鹿角霜,只含矿物质不含有机物,性平温,功能是收敛,固涩。

鹿角霜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寒,肾阳不足,反胃呕逆,食少,便溏,遗溺。6-9克水煎服。

梅花鹿茸和马鹿茸的区别

鹿茸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密生绒毛的幼角。

市面上出售的鹿茸主要有两大类:梅花鹿的鹿茸称“花鹿茸”,马鹿的鹿茸称“马鹿茸”。即制成的鹿茸片和带有头骨的坎茸。

服用鹿茸可增强心脏收缩力,特别是对增强机体机能、消除疲劳有着显著的保健疗效。在选购鹿茸时,需要注意花鹿茸血片和马鹿茸粉片、老角片的区别。

药用的鹿茸常加工成切片出售。药用价值最高的是鹿茸角尖部分的切片,俗称“腊片”和“血片”,但数量很少。这种上品鹿茸通常呈浅棕色或棕色、半透明圆形薄片,气味微腥,有轻微的咸味,在薄片周边外皮有红棕色或棕色茸毛。

一根花鹿茸能出的“血片”不过十几片,之后就是鹿茸中上部的“粉片”和靠近根部的“老角片”,这两种鹿茸多为圆形状、粉白色(或者浅棕色)的厚片,质地坚硬粗糙,没有骨质或略有骨质,中间部分有肉眼可见的蜂窝状细孔,气味、味道跟“血片”相同。

马鹿茸在加工时是不排血的,所以马鹿茸的粉片和老角片也是红棕色的。

不过要区分这二者并不难,需要注意三点:

1,注意鹿茸片表面的质地,质地细腻,没有小孔的为血片;

2,看周围茸毛的毛色,青色的是马鹿茸,而非花鹿茸血片;

3,看鹿茸片的大小,切记小的才是上等血片

梅花鹿,别名花鹿,鹿,分布东北、安徽、江西和四川,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梅花鹿是一种中型鹿,体长140-170厘米,肩高85-100厘米,成年体重100-150千克,雌鹿较小。雄鹿有角,一般四叉。背中央有暗褐色背线。尾短,背面黑色,腹面白色,夏毛棕黄色,遍布鲜明的白色梅花斑点,故称“梅花鹿”。

马鹿,别名赤鹿,八叉鹿,白臀鹿,属于偶蹄目鹿科,大型鹿,体长180厘米左右,肩高110-130厘米,成年雄性体重约200千克,雌性约150千克。雄性有角,一般分为6叉,最多8个叉。夏毛短,通体呈赤褐色,冬毛灰棕色。分布于东北、西北和四川、西藏等地。

两者都可以滋补,属梅花鹿茸最为名贵。鹿茸系雄性鹿尚未骨化而密生绒毛的幼角,因种类不同分为梅花鹿(黄毛茸)、马鹿茸(青毛茸)两大类。采收方法又分为锯茸和砍茸两种:锯茸是将两个幼角锯下,呈圆柱形,锯口直径3厘米左右,有蜂窝状小孔,表皮呈棕红色或棕色,长满灰黄色的毛茸;砍茸是将脑骨前端平齐砍下,幼角采收后,经加工切成薄片,干燥后制成。

鹿茸在加工切片中,由于切片的部位不同,其形状、名称和质量也不同。幼角的顶部外皮较厚,但很细嫩,因而呈棕黄色,有光亮,皮内为半透明黄白色,油润似蜡状,刨制成薄片,称为血片;角的中下部为黄色或洁白色,刨制的片称头沙片;接下的部位为二沙片;最末端的角已骨化,不能入药。鹿茸质柔韧,体轻气微腥,味稍咸。

鹿角的营养价值 鹿角的营养成分

鹿角含胶质25%,磷酸钙50%-60%,碳酸钙及氮化物。另含氨基酸,内有天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脯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等氨基酸。

鹿角胶的营养价值 鹿角胶营养成分

鹿角胶主要含胶质、磷酸钙、碳酸钙及氮化物。另含氨基酸,内有天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脯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等等。

鹿角的功效与作用

如果鹿茸不锯,继续生长,鹿茸不断地长大,骨化,外皮脱落,最后完全骨化成鹿角。一般在第2年春天,鹿角自然从头上脱落;脱落后再重新生长鹿茸。

梅花鹿角呈分枝状,为3岔或4岔,长30~50厘米,主枝稍向后弯曲,直径约3厘米;侧枝向两旁伸展,基部具盘状突起,习称“珍珠盘”。表面红棕色、无毛,有光泽,具疣状突起,习称“骨钉”,并具棱纹。质坚硬,断面周围白色,中央灰色,具蜂窝状细孔。

马鹿角的形状与花鹿角相似,但通常呈4~6岔,长50~90厘米,主枝(干)直径3~6厘米。表面灰棕色或灰黄色,具不显著的突起。断面外围白色层厚,骨质,中央多灰黑色,具蜂窝状粗孑1。选购鹿角商品以大枝,表面有光泽,骨质极坚硬而沉重,断面骨壁厚,白色者为佳。弃于山中时间过长的死角的表面色暗裂纹,角质不坚重,质量为次。砍角优于脱角;鹿角盘较次。

入药用的鹿角一般切成片或碎成块。鹿角熬膏后,剩下的角渣称鹿角霜。选购应选骨质坚硬而沉重,断面骨壁厚,白色者为好。商品市场上有将驼鹿角与驯鹿角充作鹿角出售的。前者角的表面粗糙;后者角形不圆,而呈扁圆形。

鹿角的功效与鹿茸相似,可作为鹿茸的代用品,惟效力较弱,兼具活血散瘀消肿的功效。临床多用于疮疡肿毒,乳痈,产后瘀血腹痛,腰痛,胞衣不下等。内服外敷均可。一般用量为5~15克;水煎服或研末服;外用磨汁涂或锉末敷。

阴虚火旺者忌用。

鹿角帽粉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鹿角帽粉是由梅花鹿托盘打粉而成,产自梅花鹿鹿茸根部。鹿角帽粉性温,味咸,无毒,如肝、肾经,有行血消肿、温肝补肾、温补脾阳、强筋健骨、下乳散瘀等功效,常用来治疗乳房肿痛、卵巢囊肿、脓肿、肾阳不足、脾肾虚寒、阳痿遗精、子宫寒冷、筋骨疼痛、瘀血肿痛以及腰酸背痛、胃炎等疾病。

鹿角的鉴别方法

【药材来源鉴定】本品为鹿科动物马鹿Cervus elaphus Linnaeus或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已骨化的角或锯茸后翌年春季脱落的角基,分别习称“马鹿角”、“梅花鹿角”、“鹿角脱盘”。鹿,为象形字,像其头、角、身、足之形。其雄鹿的幼角密生茸毛,故名鹿茸。其角骨化后,渐无茸毛,名鹿角。

【药材历史考证】鹿角的始载本草为《神农本草经》,录于鹿茸条下。《本草图经》曰:“鹿茸并角,《本经》不载所出州土,今有山林处皆有之,……七月采角。”并附郢州鹿图。郢州即今之河南信阳市,其图示鹿之背部有斑点,即为今之梅花鹿。《本草纲目》曰:“鹿,处处山林中有之。马身羊尾,头侧而长,高脚而行速。牡者有角,夏至则解。大如小马,黄质白斑。”根据以上本草所述及附图考证,与鹿角及其原动物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相符。

【动物形态鉴定】

1.梅花鹿:体长1.5m左右,体重100kg左右。眶下腺明显,耳大直立、颈细长。四肢细长,后肢外侧踝关节下有褐色足迹腺,主蹄狭小,侧蹄小。臀部有明显的白色臀斑,尾短。雄鹿有分叉的角,长全时有4~5叉,眉叉斜向前伸,第二枝与眉叉较远,主干末端再分两小枝。冬毛栗棕色,白色斑点不显。鼻面及颊部毛短,毛尖沙黄色。从头顶起沿脊椎到尾部有一深棕色的背线。白色臀斑有深棕色边缘。腹毛淡棕,鼠蹊部白色。四肢外侧同体色,内侧色稍淡。夏毛薄,无绒毛,红棕色,白斑显著,在脊背两旁及体侧下缘排列成纵行,有黑色的背中线。腹面白色,尾背面黑色,四肢色较体色为浅。

2.马鹿:体形较大,体长2m,体重200kg以上。肩高约1m,背平直,肩部与臀部高度相等。鼻端裸露,耳大呈圆锥形。颈长约占体苌1/3,颈下被毛较长。四肢长,两侧蹄较长,能触及地面。尾短。雄性有角,眉叉向前伸,几与主干成直角,主干稍向后略向内弯,角面除尖端外均较粗糙,角基有一小圈瘤状突。冬毛灰褐色。

嘴、下颌深棕色,颊棕色,额部棕黑色。耳外黄褐,耳内白色。颈部与身体背面稍带黄褐色,有一黑棕色的背线。四肢外侧棕色,内侧较浅。臀部有黄赭色斑。夏毛较短,没有绒毛,呈赤褐色。

【药材性状鉴定】

1.马鹿角:呈分枝状,通常分成4~6枝,全长50~120cm。主枝弯曲,直径3~6cm,基部盘状,上具不规则瘤状突起,习称“珍珠盘”,周边常有稀疏细小的孔洞。侧枝多向一面伸展,第一枝与珍珠盘相距较近,与主干几成直角或钝角伸出,第二枝靠近第一枝着生,习称“坐地分枝”;第二枝与第三枝分枝相距较远。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有光泽,角尖平滑,中、下部常具疣状突起,习称“骨钉”,并具有长短不等的断续纵梭,习称“苦瓜棱”。质坚硬,断面外圈骨质,灰白色或微带淡褐色,中部多呈灰褐色,具蜂窝状孔。气微,味微咸。

2.梅花鹿角:通常分成3~4枝,全长30~60cm,直径2.5~5cm。侧枝多向两旁伸展,第一枝与珍珠盘相距较近,第二枝与第一枝相距较远,主枝末端分成两小枝。表面黄棕色或灰棕色,枝端灰白色。枝端以下具明显骨钉,骨钉断续排成纵棱,顶部灰白色或灰黄色,有光泽。

3.鹿角:脱盘呈盔状或扁盔状,直径3~6cm(珍珠盘直径4.5~6.5cm),高1.5~4cm。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有光泽,中部具蜂窝状细孔。底面平,蜂窝状,多呈黄白色或黄棕色。珍珠盘周边常有稀疏细小的孔洞。上面略平或呈不规则的半球形。质坚硬,断面外圈骨质,灰白色,中部类白色。气微,味微咸。

【药材显微鉴定】取梅花鹿角和马鹿角新鲜横断面,在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梅花鹿角骨密质显亮白色,骨疏质显灰白色荧光。马鹿角骨密质显淡蓝色,骨疏质显蓝褐色荧光。

【生境分布】梅花鹿栖于混交林、山地草原及森林近缘。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南,目前野生较少。马鹿栖于混交林、高山的森林草原。分布于东北、西北及内蒙古等地。

【采集加工】多于春季拾取,除去泥沙,风干。

【饮片炮制】洗净,锯段,用温水浸泡,捞出,镑片,晾干;或锉成粗末。

【性能功用】咸,温。归肝经、肾经。温肾阳,强筋骨,行血消肿。用于阳痿遗精,腰脊冷痛,阴疽疮疡,乳痈初起,瘀血肿痛。内服:6~15g,水煎服。

【附注】置干燥处贮藏。

鹿茸是鹿的什么部位

幼鹿的角。

鹿是我国传统的名贵药用动物,其药用价值非常高,在汉代时就有“鹿身百宝”的说法,鹿茸、鹿角、鹿血、鹿肉、鹿肾等多种部位皆可入药,其中鹿茸就是指的梅花鹿或者马鹿的雄鹿尚未骨化还带有茸毛的幼角。

鹿角帽粉是什么

鹿角帽粉是梅花鹿或者马鹿采茸后,在雄鹿头上留下的平台状角盘,在鹿换角的时候,角炳和角盘会分离断裂,进而脱落下来形成鹿角帽,将鹿角帽研磨成粉,就是鹿角帽粉。

鹿茸片大小有什么区别

鹿茸片选购及鉴别: 用作药用的鹿茸通常是加工成切片出售。由于切片的部位不同。其性状、名称和质量也不同。 ◆在选购鹿茸的时候,需要注意花鹿茸血片和马鹿茸粉片、老角片的区别。 花茸血片:用作药用的鹿茸通常是加工成切片出售。药用价值最高及售价最贵的是鹿茸角尖部分的切片,俗称“腊片”和“血片”,但是数量很少。这种上品鹿茸通常是浅棕色或棕色、半透明圆形薄片,气味微腥,有轻微的咸味,在薄片周边的外皮有红棕色或棕色的茸毛。 一根花鹿茸能出的“血片”不过十几片,之后就是鹿茸中上部的“粉片”和靠近根部的“老角片”,这两种鹿茸多为圆形状、粉白色(或者浅棕色)的厚片,质地坚硬粗糙,没有骨质或略有骨质,中间部分有肉眼可见的蜂窝状细孔,气味、味道跟“血片”相同。 马鹿茸茸片:马鹿茸在加工的时候是不排血的,所以马鹿茸的粉片和老角片也是红棕色的。不过要区分这二者并不难,需要注意三点:第一,注意鹿茸片表面的质地,质地细腻,没有小孔的为血片;第二,看周围茸毛的毛色,青色的是马鹿茸,而非花鹿茸血片;第三,看鹿茸片的大小,切切记住小的才是上等血片! 假茸片:假鹿茸多以其它动物的皮毛,包裹动物的骨胶伪造后切成薄片而冒充鹿茸片它与真鹿茸的主要区别是:体重而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为棕紫色,无蜂窝样细孔,外皮裹的毛皮可以剥离开,气腥而味淡。

鹿角胶吃法 鹿角胶粥

食材:粳米100g,鹿角胶15~20g,生姜3片,枸杞适量。

做法:

1.先用粳米和枸杞煮粥,在煮粥时捣碎鹿角胶。

2.粥煮沸之后加入鹿角胶,时期融化,后加入糖调味即可。

功效:补肾阳,益精血。适用于肾气不足所致的阳痿、早泄、遗精、腰痛、妇女子宫虚冷、不孕、崩漏、带下等。

提示:阴虚火旺、口干舌燥、尿黄便秘或感冒发热者忌服。

鹿角菜怎么做好吃

鹿角菜是一种野生海藻类植物,主要生长在中潮带的岩石上,具有营养丰富、功效独特的特点,能够很好的改善人体的消化功能。鹿角菜性寒、味甘咸,用来炒鸡蛋、炒肉丝都是风味十分独特的家常菜。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两种鹿角菜的做法。

云片鹿角菜

材料:鹿角菜、火腿、玉兰片、黄瓜皮、绿豆、清汤、味精、绍酒、淀粉、鸡油、精盐。

做法:1、锅内放清水、绿豆,煮开,捞出绿豆。

2、将鹿角菜放绿豆汤中焯烫,然后放入清水中浸泡1小时,捞出沥干。

3、将鹿角菜、火腿、玉兰片、黄瓜皮切片,正面朝下间隔整齐地摆在碗中。

4、清汤、味精、绍酒、食盐调匀浇入碗内,上笼用旺蒸半小时取出,滗出汤汁扣在盘内。

5、将滗出的原汤,勾上芡,淋入鸡油,浇在菜面上即成。

特色:香郁爽口,鲜艳美观。

鹿角菜蛤蚧水鱼汤

材料:蛤蚧尾1对、水鱼1只、鹿角菜、生姜、红枣

做法:1、水鱼处理干净,去肠脏;其余材料分别洗净。

2、将所有材料一齐放入煲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2小时,调味即可。

相关推荐

鹿茸怎么吃最补

鹿茸为雄鹿头上尚未骨化、带茸毛的幼角,《本草纲目》中记载它能够“治一切虚损”。 鹿茸的壮阳作用强,主要用于肾阳虚引起的疲乏无力、腰膝酸痛等病症。它对全身虚弱、久病者也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使用鹿茸时,剂量不能太大,以每天1~3克为宜,可以入散剂、丸剂、酒剂,以入酒剂的作用最好。也可以和食物炖着用。还可取1~2片鹿茸片直接放入口中,慢慢嚼碎吞下。 鹿茸以空腹服用为宜。服用时应从小量开始,缓缓增加剂量,不可骤用大量,以免“火上浇油”,出现口干咽痛、烦躁、大便干结等燥热现象。 鹿角为雄鹿已骨化的角,比鹿茸效果弱。

鹿茸片真假鉴别

花茸血片 用作药用的鹿茸通常是加工成切片出售。药用价值最高及售价最贵的是鹿茸角尖部分的切片,俗称“腊片”和“血片”,但是数量很少。 这种上品鹿茸通常是浅棕色或棕色、半透明圆形薄片,气味微腥,有轻微的咸味,在薄片周边的外皮有红棕色或棕色的茸毛。 梅花鹿的个体相较于其他的鹿体积要小很多,所以鹿茸生产出来的大小也就相对小很多,一般梅花鹿的二茬茸可能可马鹿的三茬茸是差不多大小的,可见诧异有多么的大了。所以每一头梅花鹿它们生产出来的熔炉是非常的少的,一头鹿不过菜20多片,所以价格相对的也就更贵一点。 马鹿茸茸片 马

鹿茸片的药用功效与食用方法

鹿茸是名贵强壮温补药之一,它是鹿科动物雄梅花鹿或雄马鹿尚未骨化而带有茸毛的幼角。前者习称花鹿茸,后者习称马鹿茸,鹿幼角上的茸毛脱落,完全骨化,就成了鹿角,将鹿角锯成小段,加水煎取胶汁,经浓缩,冷凝,切块,阴干,即是鹿角胶。鹿角熬去胶质后剩下的灰白色药渣,叫鹿角霜,均可供药用。 下面小编为你先容鹿茸片的药用功效与食用要领等相关内容。>鹿茸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要领鹿茸片的药用功效与食用要领 (一)对性功效的影响鹿茸提取物既能增添血浆睾酮浓度,又能使促黄体天生素(LH)浓度增添。因此,鹿茸对青春期的性功效障碍,壮

怎么泡鹿角

鹿角菜烧肉原料:1. 主料:鹿角菜300 克,猪肉250 克。2. 调料:精盐、料酒、味精、葱花、姜丝。制法:1. 将鹿角菜去杂洗净切段。猪肉洗净切块。2. 锅烧热,放入猪肉偏炒,烹入料酒、酱油,加入葱花、姜丝,炒至熟而入味,投入鹿角菜烧至入味,点入味精,出锅即成。按:此菜由鹿角菜与滋阴润燥、补中益气的猪肉相配而成,可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碘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软坚散结、滋阴化痰的功效。适用于甲状腺肿、颈淋巴结肿、支气管炎、阴虚干咳、口渴、乏力、体倦、营养不良等病症。云片鹿角菜鲁菜特点

如何辨别鹿茸的真假

怎么辨别鹿茸的真假呢?鹿茸系雄性鹿尚未骨化而密生茸毛的幼角。因种类不同,分为梅花鹿茸(黄毛茸)、马鹿茸(青毛茸)两大类。采收方法又分锯茸和砍茸两种:锯茸是将两个幼角锯下,呈圆柱形,锯口直径3厘米左右,有蜂窝状小孔,表皮呈棕红色或棕色,长满灰黄色的毛茸;砍茸是将脑骨前端平齐砍下,幼角采收后,经加工切成薄片,干燥后而成为药品。 鹿茸在加工切片中,由于切片的部位不同。其性状、名称和质量也不同。幼角的顶部外皮较厚,但很细嫩,因而呈棕黄色,有光亮,皮内为半透明黄白色,油润似蜡状,刨制成薄片,称为“血片”;角的中下部

鹿茸片的基本介绍

鹿茸片是名贵药材。鹿茸皮中含有磷脂、糖脂、胶脂、激素、脂肪酸、氨基酸、蛋白质及钙、磷、镁、钠等成分,其中氨基酸成分占总成分的一半以上。 鹿茸片,在《神农本草经》中仅列于中品,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把与鹿有关的列在上品的“白胶”(鹿角胶)和鹿茸片合并记录在“鹿”条下。 鹿又称“斑龙”,出自元代释继洪的《澹寮集验方》一书。据记载,古时有一道人在西蜀药市卖一种成药,名叫“斑龙丸”,又叫“茸珠丸”。道人经常大醉,但他还不忘唱着做广告:“尾闾不禁沧海竭,九转灵丹都漫说。惟有斑龙顶上珠,能补玉堂关下穴。”意思大概是说,

鹿角霜的功效与作用 鹿角霜禁忌

鹿角霜性温能助人阳气,故而阴虚火旺的人群不宜使用。

鹿角的功效与作用 鹿角的食用方法

内服外敷均可。一般用量为5~15克;水煎服或研末服;外用磨汁涂或锉末敷。 鹿角胶15~20克,粳米100克,生姜3片。 先煮粳米作粥,待沸后放入鹿角胶、生姜同煮为稀粥。 每日1~2次,3~5日为1疗程。 补肾阳,益精血。适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阳痿、早泄、遗精、腰痛,妇女子宫虚冷、不孕、崩漏、带下等。 禁忌:阴虚火旺,口干舌燥,尿黄便秘或感冒发热者忌服。适宜于冬季服用。 黄芪、党参各15克,鹿角胶、艾叶各6-10克,升麻3克,当归、砂糖各10克,粳米100克。 将党参、黄芪、艾叶、升麻、当归入砂锅煎取浓汁,去

鹿角霜禁忌

鹿角霜禁忌 鹿角霜用药禁忌 阴虚阳亢者禁服鹿角霜。 阴虚阳亢者 阴虚指精血或津液的亏虚。一般在正常状态下,阴和阳是相对平衡的,相互制约而协调。阴气亏损,阳气失去制约,就会产生亢盛的病理变化,生理病理性功能亢进,称为“阳亢”。因此,阴虚会引起阳气亢盛,阳亢则能使阴液耗损,两者互为因果。 临床表现:潮热,颧红,盗汗,五心烦热,咳血,视物不清,消瘦或失眠,麻木拘急,烦躁易思,或遗精,性欲亢进,舌红而干等。 高血压,糖尿病等均可有阴虚阳亢表现。

小叶增生吃什么好

患小叶增生的患者应多吃以下食物: 1、抗乳癌作用的食物:海马、蟹、文蛤、牡蛎、海带、芦笋、石花菜等。 2、提高机体免疫力的食物:如黑木耳、香菇、芦笋、胡萝卜、西红柿、桑葚、猕猴桃、洋葱、山药等 3、肿胀的患者,宜吃茴香、葱花、虾、橘饼、柚子等。 4、多吃粗粮杂粮,如粗米、玉米、全麦片、少吃精米、精面;常吃富有营养的干果种籽类食物如葵花子、芝麻、南瓜子、西瓜子、花生、核桃、杏干、杏仁、葡萄干等。 乳腺增生患者的推荐食谱: 1、海带鳖甲猪肉汤:海带65克(清水洗去杂质,泡开切块),鳖甲65克(打碎),猪瘦肉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