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角霜的功效与作用 鹿角霜禁忌
鹿角霜的功效与作用 鹿角霜禁忌
鹿角霜性温能助人阳气,故而阴虚火旺的人群不宜使用。
鹿角霜禁忌
鹿角霜禁忌
鹿角霜用药禁忌
阴虚阳亢者禁服鹿角霜。
阴虚阳亢者
阴虚指精血或津液的亏虚。一般在正常状态下,阴和阳是相对平衡的,相互制约而协调。阴气亏损,阳气失去制约,就会产生亢盛的病理变化,生理病理性功能亢进,称为“阳亢”。因此,阴虚会引起阳气亢盛,阳亢则能使阴液耗损,两者互为因果。
临床表现:潮热,颧红,盗汗,五心烦热,咳血,视物不清,消瘦或失眠,麻木拘急,烦躁易思,或遗精,性欲亢进,舌红而干等。
高血压,糖尿病等均可有阴虚阳亢表现。
月经前吃乌鸡白凤丸怎么样
一、乌鸡白凤丸成分
乌鸡白凤丸由乌鸡、人参、黄芪、丹参、白芍、川芎、生地、熟地、甘草、制香附、鹿角胶、鹿角霜、银柴胡、牡蛎、别甲、芡实、山药、天冬等20味中药制成。
二、主要功效
黄芪、人参用来补气;鹿角胶、鹿角霜用来补肝肾;桑螵蛸用来收补肾阳;当归、川芎、白芍、生地,俗称四物汤,用于养血;丹参、牡蛎、别甲用于活血、散结、滋阴及安神;银柴胡、别甲清虚热之用;天冬是滋阴的;山药、芡实具有补脾、去湿、固肾及止带作用;制香附则是理气药。
三、适用人群
乌鸡白凤丸的主要功效有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用于气血两虚,身体瘦弱,腰膝酸软,月经不调,崩漏带下.又用于妇女经期腹痛,肢体浮肿,产后体弱,虚汗低热等,还可用于男子气血两虚诸症。
鹿角霜的食用
【鹿角霜】鹿角霜的食用方法:
鹿角霜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克;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撒。
鹿角霜用药禁忌:阴虚火旺者禁服鹿角霜。
鹿角霜饮
组成:鹿角霜5钱,熟地黄8钱,党参3钱,黄耆3钱,韭子1钱,肉桂1钱,菟丝子2钱。
功效:主治产后下焦虚寒,或产理不顺,妄用谬法,损伤府络,以致淋沥遗尿。
来源:《产孕集》卷下。
鹿角霜健脾止泻汤
功效:主治慢性结肠炎。症见腹痛,腹泻经久不愈,纳呆,乏力。舌淡,苔白,脉沉细。
处方:党参、补骨脂各12克,茯苓、炒扁豆各15克,淮山药20克,桔梗5克,甘草3克,白术、肉豆蔻各10克。
加减:
腹痛者,加白芍20克;泻久者,加乌梅克,鹿角霜12克,诃子12克;
腹胀者,加川厚朴10克;泻下粪便中夹泡沫者,加防风6克;
发热者,加黄连5克,黄芩10克;便后有重感者,加槟榔10克,云木香5克。
用法:水煎服。
方解:本方健脾运化补虚,清利湿热之邪。方中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四君子和山药、炒扁豆健脾益气,补骨脂、肉豆蔻温肾固肠,桔梗通宣肺气。全方温而不燥,补而不滞,涩而不壅,对各种原因所致之腹泻均有良效。
鹿角霜化痰消肿汤
功效:清热化痰,解郁散结,利湿消肿。
方药:柴胡6g,赤芍药、昆布各10g,当归、制香附子各12g,鹿角霜、冬瓜子、浙贝母、夏枯草各15g,薏苡仁、蒲公英、野菊花、生牡蛎各3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
按语:淤血、痰水相互胶结乃卵巢囊肿之病机,痰淤日久化热,故以清热化痰法,佐以解郁疏肝治疗本病。经观察,对卵巢囊肿有较好疗效。
鹿角霜益肾壮骨汤
功效:益肾壮骨、舒筋通络。治经脉阻滞,肾气虚损,骨骼气血濡养不足。
材料:鹿角霜15克,熟地20克,锁阳15克,水蛭10克,甲珠10克,片子姜黄10克,黄明胶10克,骨碎补30克,香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詹经山方。
鹿角霜归地滋血汤
功效:滋阴补血。主治月经后期属单纯血虚者。
组成:秦归4钱,熟地3钱,鹿角霜3钱,香附3钱,泡参4钱,白术3钱,桑寄生4钱,枸杞3钱,萸肉3钱。
用量:水煎,空腹服。
鹿角胶的副作用
鹿角胶的副作用
1.服用鹿角胶忌油腻食物。
2.服用鹿角胶糖尿病患者慎用。
3.外感或实热内盛者不宜服用。
4.服用鹿角胶宜饭前服用。
鹿角胶做法指导
1.本品可与龟胶相须为用,以增强滋补强壮之功;亦可与鹿角霜、茯苓配伍。
2.若虚劳梦泄者,可与覆盆子、车前子同用,以增补肾涩精之力。
3.凡气血不足,胎动不安,漏血不止者,可与人参、白茯苓配伍,以增补气安胎之功。
4.凡精血虚寒,白带不止,面色萎黄,绕脐冷痛者,可与白龙骨、桂心、附子、当归等同用,以增温阳收涩之力。
5.凡阴虚火量,吐血不止者,可与生地黄汁相合,以增滋阴降火之效。
6.若房室劳伤,小便尿血者,可与没药、发灰、茅根并施,以增凉血止血之功。
乌鸡白凤丸什么时候吃效果最好 乌鸡白凤丸的功效
黄芪、人参补气;鹿角胶、鹿角霜补肝肾;桑螵蛸补肾助阳;当归、川芎、白芍、生地4味为补血代表方——四物汤.有滋阴活血止痛之功;丹参、牡蛎活血安神;银柴胡、鳖甲清虚热;天冬滋阴;山药、芡实补脾去湿;制香附温经理气。从以上组方不难看出,乌鸡白凤丸具有养血、补气、阴阳双补的作用,适合治疗由气血亏虚引起的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行经腹痛等病症。
鹿角霜的中药性质
入药部位
鹿角熬制鹿角胶后剩余的骨渣。
性味
味咸、涩,性温。
归经
归肝、肾经。
相关配伍
1、治肾寒羸瘦,生阳气,补精髓:鹿角霜,肉苁蓉(酒浸,去皴皮,切,焙)、附子(炮裂,去皮、脐)、巴戟天(去心)、蜀椒(去目及闭口,炒出汗)各30g。上五味,捣罗为末。酒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温酒下。(《圣济总录》鹿角霜丸)
2、治诸虚百损,羸弱不堪者:用铜甑一具,着底铺薄荷末60g,上铺山药末250g,上铺鳗鱼(去头、尾)500g,上铺鹿角霜125g,再以薄荷末60g盖之,蒸极烂,将鱼骨炙脆为末,共一处捣和丸。每服15g,白汤下。(《何氏济生论》鹿角霜丸)
用法用量
9~15g,先煎。
禁忌
阴虚火旺者禁服。
鹿角胶的副作用
鹿角胶是雄鹿已骨化的鹿角经水煮熬,浓缩制成固体胶。呈黄棕色或红棕色,半透明,上部有黄白色泡沫层。鹿角胶入药历史有两千多年,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中,古时称其为“鹿角仙胶”。
鹿角胶具有滋补肝肾,添精止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虚劳羸弱,腰膝酸痛,夜梦遗精,崩漏带下等症。近年来研究发现鹿角胶有增加白细胞,治疗大脑水肿等作用,用于治疗癌症化疗后的后遗症,为老药新用开辟了新途径。
鹿角胶的副作用
1.服用鹿角胶忌油腻食物。
2.服用鹿角胶糖尿病患者慎用。
3.外感或实热内盛者不宜服用。
4.服用鹿角胶宜饭前服用。
鹿角胶做法指导
1.本品可与龟胶相须为用,以增强滋补强壮之功;亦可与鹿角霜、茯苓配伍。
2.若虚劳梦泄者,可与覆盆子、车前子同用,以增补肾涩精之力。
3.凡气血不足,胎动不安,漏血不止者,可与人参、白茯苓配伍,以增补气安胎之功。
4.凡精血虚寒,白带不止,面色萎黄,绕脐冷痛者,可与白龙骨、桂心、附子、当归等同用,以增温阳收涩之力。
5.凡阴虚火量,吐血不止者,可与生地黄汁相合,以增滋阴降火之效。
6.若房室劳伤,小便尿血者,可与没药、发灰、茅根并施,以增凉血止血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