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抗过敏药治疗哮喘研究进展

抗过敏药治疗哮喘研究进展

一、变应原吸入气道,促使机体产生IgE并附着于气道内肥大细胞表面使之致敏。

二、变应原再次进入气道时即与肥大细胞表面的IgE结合,导致钙离子内流并激活细胞内酶系统,从而使肥大细胞释放炎性介质。

三、炎性介质如组胺、白三烯(leukotrsenes,LTs)、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actor,PAF)等作用于气道粘膜和平滑肌引起速发性哮喘发作,同时吸引和激活气道内的其他炎性细胞。

四、气道内嗜酸细咆、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被激活,释放气道上皮毒性物质或细胞因子诱发和加重AAI,造成迟发相哮喘反应和支气管高反应性(BHR)。AAI作用,但作为一种可供临床防治哮喘的抗过敏药,不仅要疗效确实,还要长期用药安全。

过敏性哮喘怎么办

一、抗炎药物

也称作控制病情的药物。由于哮喘的病理基础是慢性过敏性炎症的,所以控制和消除慢性气道炎症是哮喘的基本治疗。常用的药物是吸入的糖皮质激素和色酮类药物。一些新的药物,如白三烯调节剂、长效β2激动剂和控释型茶碱也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1、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是当前防治哮喘最有效的药物。吸入激素是控制哮喘稳定的最基本治疗,是哮喘的第一线的药物治疗。吸入激素主要作用于呼吸道局部,所用剂量较小,药物进入血液循环后在肝脏迅速被灭活,全身性不良反应少。常用的吸入激素有二丙酸培氯米松、布地奈德、氟尼缩松和曲安缩松等。近年已发展了一些新的活性更强的吸入激素,如氟替卡松等。其作用增强2倍,副作用少。借助MDI、干粉剂或持续雾化吸入。起效缓慢,需长期规律吸入一周以上才开始有效,最佳作用需要连续应用3个月以上才能达到。根据哮喘病情吸入剂量一般200~1200ug/d。

口服或静脉用激素是中重度哮喘发作的重要治疗药物。按照病情需要选用合适的剂量和疗程,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和停用,序贯应用吸入激素。

2、脱敏治疗:也称变应原疫苗治疗,是哮喘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其疗效已经在鼻炎合并哮喘的患者中所证实。临床上主要针对尘螨和各种花粉进行脱敏治疗。研究证实该疗法能改变哮喘的自然进程并可在停止治疗后维持数年的疗效。许多学者主张舌下脱敏治疗,由于舌下脱敏治疗避免了反复注射的麻烦和痛苦,因此特别适合儿童。但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比较舌下脱敏治疗是否和注射脱敏治疗具有同样的疗效。

脱敏疗法是哮喘的一种特异性免疫治疗,用于过敏原明确又难以避免的中、轻度慢性哮喘,可减轻发作,青年和儿童患者效果较好。

3、抗白三烯药物:包括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和合成抑制剂(5-脂氧酶抑制剂)。能成功应用于临床的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有扎鲁斯特(Zafirlukast20mg每日两次)和孟鲁斯特(平奇或顺尔宁10mg,每天一次),不仅能缓解哮喘症状,且能减轻气道炎症,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可以用于不能使用激素的患者或者联合用药。主要不良反应是胃肠道症状,通常较轻微,少数有皮疹,血管性水肿,转氨酶升高,停药后可恢复正常。

4、抗-lgE单克隆抗体:是一种针对人类lgE的重组单克隆抗体,在治疗过敏性鼻炎和哮喘中已经取得了显著疗效。2003年5月正式获FDA批准上市。Xoalir在治疗中-重度哮喘病和季节性和常年性过敏性鼻炎均有效,已知Xoalir可以降低血清游离lgE水平,低调节周围血嗜碱细胞的lgE受体,可显著降低鼻部和支气管的嗜酸细胞、肥大细胞、以及T细胞和B细胞的数目。研究表明,对已经吸入高剂量激素仍然不能控制的哮喘病患者,Xoalir有显著的益处。临床资料提示,Xoalir可以改善伴有持续性过敏性鼻炎的哮喘病患者的喘息症状、提高生命质量和控制急性发作,对Xoalir疗效好的往往是在那些更严重的哮喘病患者中。Xoalir抗炎治疗机制与抑制lgE有关。Xoalir的临床剂量是125mg~375mg,皮下注射,每2~4周一次。该药可同时改善哮喘的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的症状。

5、抗组胺药物:由于哮喘为过敏性疾病,一旦确诊就应该尽早给予抗组胺药物。有效地控制过敏性鼻炎可以避免大多数哮喘发作或避免哮喘加重,因此使用抗组胺药物治疗过敏性鼻炎对改善哮喘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抗组胺药物的普通剂量即可有效治疗过敏性鼻炎来预防哮喘发作,加倍剂量可改善并发的哮喘症状。给予抗组胺药加伪麻黄碱治疗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症在改善鼻塞症状的同时,更可改善哮喘症状、提高PEF和减少支气管扩张剂的用量。在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和哮喘加重能被连续的抗组胺药治疗所控制。在过敏性体质儿童早期治疗(EarlyTreatmentoftheAtopicChildETAC)的研究中发现,连续抗组胺药治疗可降低哮喘病的发病率。

6、色苷酸二钠是一种非皮质激素抗炎药物。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能够稳定肥大细胞膜,抑制介质释放,对其他炎症细胞释放介质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临床使用较少。

二、支气管舒张药 此类药除主要作用为舒张支气管,控制哮喘的急性症状。

治疗过敏性哮喘的办法有哪些

过敏性哮喘长期反复发作可并发慢性支气管炎,以及肺间质纤维化等,如果发展到最后还可能造成阻塞性肺气肿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疾病的治愈率就大大降低。所以,对于过敏性哮喘的患者大都是婴幼儿期发病,及早的规律的治疗手段是重中之重。那么,下面就为大家介绍过敏性哮喘的治疗方法:

传统过敏性哮喘药多为抗组胺药和激素类药,不但会致人困乏疲倦,对肝肾还有损害,而激素更可能导致肥胖、感染、色素沉着等问题。另外这些抗过敏药多在用时见效,一停药就复发,症状甚至更重。

一抗炎药物也称作控制病情的药物。由于哮喘的病理基础是慢性过敏性炎症的,所以控制和消除慢性气道炎症是哮喘的基本治疗。常用的药物是吸入的糖皮质激素和色酮类药物。一些新的药物,如白三烯调节剂、长效β2激动剂和控释型茶碱也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1. 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是当前防治哮喘最有效的药物。吸入激素是控制哮喘稳定的最基本治疗,是哮喘的第一线的药物治疗。吸入激素主要作用于呼吸道局部,所用剂量较小,药物进入血液循环后在肝脏迅速被灭活,全身性不良反应少。常用的吸入激素有二丙酸培氯米松Beclomethasone Dipropionate、布地奈德Budesonide、氟尼缩松Flunisolide和曲安缩松Triamcinolone Acetonide等。近年已发展了一些新的活性更强的吸入激素,如氟替卡松Fluticasone等。其作用增强2倍,副作用少。借助MDI、干粉剂或持续雾化吸入。起效缓慢,需长期规律吸入一周以上才开始有效,最佳作用需要连续应用3个月以上才能达到。根据哮喘病情吸入剂量一般 200~1200μg/d。

口服或静脉用激素是中重度哮喘发作的重要治疗药物。按照病情需要选用合适的剂量和疗程,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和停用,序贯应用吸入激素。

2. 脱敏治疗:也称变应原疫苗治疗,是哮喘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其疗效已经在鼻炎合并哮喘的患者中所证实。临床上主要针对尘螨和各种花粉进行脱敏治疗。研究证实该疗法能改变哮喘的自然进程并可在停止治疗后维持数年的疗效。许多学者主张舌下脱敏治疗,由于舌下脱敏治疗避免了反复注射的麻烦和痛苦,因此特别适合儿童。但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比较舌下脱敏治疗是否和注射脱敏治疗具有同样的疗效。

脱敏疗法SIT是哮喘的一种特异性免疫治疗,用于过敏原明确又难以避免的中、轻度慢性哮喘,可减轻发作,青年和儿童患者效果较好。由于对脱敏疗法治疗哮喘的疗效尚有不同意见,且其治疗时间长、起效慢,并有引起严重过敏反应的危险,因而使该疗法的广泛应用受到限制。 1997~1998年,WHO和欧洲变态反应与临床免疫学会先后提出了关于哮喘患者采用SIT治疗的建议:a.多种过敏原或非过敏原所致者,SIT无效;b.青少年效果比老年人好;c.SIT注射必须在无症状期进行;d.患者FEV1在70 % pre以上;e.花粉哮喘是良好适应症;f.对动物过敏又不愿放弃饲养者可行;g.交链霉菌和分枝孢子菌属过敏者可行SIT。此外,抗原制作必须标准化,对多种抗原过敏者不宜施行脱敏疗法。

3. 抗白三烯药物:包括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和合成抑制剂5-脂氧酶抑制剂。能成功应用于临床的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有扎鲁斯特Zafirlukast 20mg每日两次和孟鲁斯特平奇 或顺尔宁10 mg,每天一次 ,不仅能缓解哮喘症状,且能减轻气道炎症,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可以用于不能使用激素的患者或者联合用药。主要不良反应是胃肠道症状,通常较轻微,少数有皮疹,血管性水肿,转氨酶升高,停药后可恢复正常。

4.抗-IgE单克隆抗体:是一种针对人类IgE的重组单克隆抗体商品名 Xoalir,在治疗过敏性鼻炎和哮喘中已经取得了显著疗效。2003年5月正式获FDA批准上市。Xoalir在治疗中-重度哮喘病和季节性和常年性过敏性鼻炎均有效,已知Xoalir可以降低血清游离IgE水平,低调节周围血嗜碱细胞的IgE受体,可显著降低鼻部和支气管的嗜酸细胞、肥大细胞、以及 T细胞和B细胞的数目。研究表明,对已经吸入高剂量激素仍然不能控制的哮喘病患者,Xoalir有显著的益处。临床资料提示,Xoalir可以改善伴有持续性过敏性鼻炎的哮喘病患者的喘息症状、提高生命质量和控制急性发作,对Xoalir疗效好的往往是在那些更严重的哮喘病患者中。Xoalir抗炎治疗机制与抑制IgE有关。Xolair的临床剂量是125 mg~375 mg,皮下注射,每2~4周一次。该药可同时改善哮喘的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的症状。

5. 抗组胺药物:由于哮喘为过敏性疾病,一旦确诊就应该尽早给予抗组胺药物。有效地控制过敏性鼻炎可以避免大多数哮喘发作或避免哮喘加重,因此使用抗组胺药物治疗过敏性鼻炎对改善哮喘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抗组胺药物的普通剂量即可有效治疗过敏性鼻炎来预防哮喘发作,加倍剂量可改善并发的哮喘症状。给予抗组胺药加伪麻黄碱治疗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症在改善鼻塞症状的同时,更可改善哮喘症状、提高PEF和减少支气管扩张剂的用量。在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和哮喘加重能被连续的抗组胺药治疗所控制。在过敏性体质儿童早期治疗Early Treatment of the Atopic Child ETAC的研究中发现,连续抗组胺药治疗可降低哮喘病的发病率。

6.色苷酸二钠 是一种非皮质激素抗炎药物。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能够稳定肥大细胞膜,抑制介质释放,对其他炎症细胞释放介质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临床使用较少。

二支气管舒张药,此类药除主要作用为舒张支气管,控制哮喘的急性症状。

1.β2 激动剂:β2激动剂药物主要分成速效β2激动剂和长效β2激动剂。①速效β2激动剂:包括沙丁胺醇salbutamol、特布他林 terbutaline和酚丙喘宁fenoterol等,作用时间4~6小时。②长效β2激动剂LABA:包括沙美特罗 salmeterol、福米特罗Formoterol和丙卡特罗procaterol等。作用时间12小时,尤其适用于夜间哮喘。 β2激动剂是缓解急性发作的症状的第一线药物。β2激动剂的用药方法可采用吸入,口服或静脉注射,首选吸入法,其作用迅速,气道内药量高,全身副作用少。吸入的方法有定量气雾剂、干粉吸入剂和持续雾化吸入。以定量气雾剂为最常用。然而,定量气雾剂使用需要配合储雾罐使用才能保证疗效。

2.茶碱类 口服氨茶碱一般剂量每日5~8mg/kg,缓释放茶碱每日8~12mg/kg。静脉给药主要应用于重危症哮喘。首次注射剂量为4~6mg/kg而且应缓慢注射,注射时间应大于15min,静脉滴注维持量为每小时0.8~1.0mg/kg,每日用量一般不超过750mg~1000mg。

3.抗胆碱药物 吸入抗胆碱药物,如溴化异丙托品Ipratropine bromide等,与β2激动剂联合吸入治疗使支气管舒张作用增强并持久,主要应用于单独应用β2激动剂未能控制症状的哮喘患者,对合并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时尤为合适。可用MDI或持续雾化吸入,每日3~4次,每次75~250μg吸入。约15分钟起效,维持6~8小时。不良反应少,少数病人有口苦或口干感。

过去的治疗方式是发作—治疗—缓解—停治—再发作的旧模式,而现在的治疗模式突破以往的旧方法,变成现在的是发作—治疗—缓解—继续治疗—减药—长期控制的新模式。坚持长期规律用药,对疾病的控制起到很好的疗效。

治疗过敏性支气管哮喘哪家医院好

(一)脱敏疗法:针对过敏原作脱敏治疗可以减轻或减少哮喘发作。

(二)色甘酸二钠,必可酮雾化剂吸入,酮替酚口服,有较强的抗过敏作用,对外源性哮喘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其他如阿司咪唑,特非那定,曲尼斯特等均属H1受体拮抗剂,且无中枢镇静作用,可作预防用药。

(三)增强体质,参加必要的体育锻炼,提高预防本病的卫生知识,稳定情绪等。

近年来,随着对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和发病机理的深入研究,认识到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并具有气道高反应性的临床特征,所以在哮喘的防治方面又有了新的概念,认为单独使用支气管舒张药物进行治疗是不够全面的,对于中,重度哮喘,仅仅靠规律地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如β2激动剂)甚至有害,因为β2激动剂无抗炎作用,单纯对症治疗会掩盖炎症发展,使气道高反应性加重,因而必须联合应用抗炎药物,同时为了评价治疗效果,判断 病情程度,决定治疗和管理计划,所以务必记录病员日记,坚持家庭测量肺功能(PEF),监测气道反应性变化,如果能坚持合理的系统防治,则大多数哮喘患者是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并能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反复发作常因防治不当所致,常导致难以逆转的肺功能损害,因此,在哮喘的防治工作中,务必作好宣教工作,控制环境促发因素,监测病情和系统的合理治疗。

过敏性哮喘的治疗:

传统过敏性哮喘药多为抗组胺药和激素类药,不但会致人困乏疲倦,对肝肾还有损害,而激素更可能导致肥胖、感染、色素沉着等问题。另外这些抗过敏药多在用时见效,一停药就复发,症状甚至更重。

(一)抗炎药物

也称作控制病情的药物。由于哮喘的病理基础是慢性过敏性炎症的,所以控制和消除慢性气道炎症是哮喘的基本治疗。常用的药物是吸入的糖皮质激素和色酮类药物。一些新的药物,如白三烯调节剂、长效β2激动剂和控释型茶碱也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1.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是当前防治哮喘最有效的药物。吸入激素是控制哮喘稳定的最基本治疗,是哮喘的第一线的药物治疗。

2.脱敏治疗:也称变应原疫苗治疗,是哮喘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其疗效已经在鼻炎合并哮喘的患者中所证实。临床上主要针对尘螨和各种花粉进行脱敏治疗。研究证实该疗法能改变哮喘的自然进程并可在停止治疗后维持数年的疗效。许多学者主张舌下脱敏治疗,由于舌下脱敏治疗避免了反复注射的麻烦和痛苦,因此特别适合儿童。但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比较舌下脱敏治疗是否和注射脱敏治疗具有同样的疗效。

脱敏疗法是什么

脱敏疗法又称为特异性免疫治疗或减敏疗法1997年WHO根据多年来对特异性免疫治疗机制的了解和

临床疗效,提出了新的术语即特异性变态反应疫苗治疗。SAV是在临床上确定过敏性疾病患者的变应原后,将该变应原制成变应原提取液并配制成各种不同浓度的制剂,经反复注射或通过其它给药途径与患者反复接触,剂量由小到大,浓度由低到高,从而提高患者对该种变应原的耐受性,当再次接触此种变应原时,不再产生过敏现象或过敏现象得以减轻。

1911年Noon & Freeman开始试用SAV(当时称为脱敏疗法)来治疗花粉症,至今已有90余年的历史,此后逐渐改进治疗方法,并用于治疗其它变应原引起的各种过敏性疾病。70年代后期John's Hopkins大学著名变态反应学家P.S.Norman曾倡议不再使用脱敏或减敏等名词,推荐用变应原免疫治疗(allergen immunotherapy)的名词。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该疗法可能激发严重的过敏反应以及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有了较好的疗效后,SAV一度曾受到冷落。近年来随着对吸入糖皮质激素疗效局限性的认识,SAV的疗效得到重新评价,其在治疗过敏性疾病的地位重新得到WHO的肯定。

研究表明,包括哮喘病在内的过敏性疾病是由于免疫应答中Th1/Th2的比例失衡和其它一些因素综合引起的。免疫治疗可以通过调节过敏性疾病的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干扰Ⅰ型变态反应的自然发展进程,同时也可预防发生新变应原的变态反应发生以及防止由过敏性鼻炎发展到哮喘。SAV是迄今为止对过敏性疾病进行病因治疗的最直接方法,主要用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花粉症、过敏性皮肤病和蜂毒过敏症等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的防治。

欧洲变态反应和临床免疫学学会(EAACI)分别在1988年和1992年较为全面地总结了近年来SAV的研究进展,肯定了SAV对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具有预防发作和病因治疗的双重意义,且疗效持久,副作用少。我国上海用粉尘螨治疗过敏性哮喘、异位性皮炎和过敏性鼻炎已有20余年历史,共治疗了200万人次,成人的有效率达70%,儿童可达80%。1997年日内瓦WHO变应原免疫治疗工作组会议,公布了WHO立场文件(Allergen immunotherapy :Therapeutic vaccines for allergic diseases),成为全球变态反应疾病的治疗指南。由于变应原的标准化有了很大进展,会议决定把变应原浸液(allergen extract)改称为变应原疫苗(allergen vaccine),纳入药品管理和注册范围。1997年柏林国际变态反应研讨会明确指出了SAV的适应症、开始治疗的最好时机和疗程。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也把SAV归入治疗规范之中。

由于采用高纯度、高免疫原性和低变应原性的标准化变应原制剂,加上治疗方法的改进以及非注射途径的应用,使SAV的疗效逐渐提高和更为安全,成为目前哮喘病缓解期治疗中的重要措施之一,在目前以吸入糖皮质激素等抗炎药物和支气管解痉剂为主的哮喘治疗方案中占有一席之地。

瞻望21世纪的SAV,将围绕以下四方面进行研究:①变应原基因免疫治疗:通过DNA疫苗将微量变应原基因导入体内,使机体产生持久的免疫反应;②重组变应原治疗:利用基因工程技术重组变应原的抗原蛋白进行免疫治疗,可为变应原疫苗的商品化提供物质保障;③突击免疫治疗、口服或舌下免疫治疗的研究;④对SAV在哮喘患儿的特应症早期运用干预性治疗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过敏性鼻炎为何引起哮喘

过敏性鼻炎引发哮喘

除了过敏性鼻炎外,鼻炎若不及时治疗常导致上呼吸道感染,引发哮喘。此外,很多鼻炎患者在不经医生诊断擅自购买滥用一些阿司匹林类、解热止痛类及抗生素类药物治疗鼻炎,不但起不到治疗鼻炎的作用还可能诱发药物性哮喘。

过敏性鼻炎与哮喘关系

世界卫生组织早在2005年就已经提出,过敏性鼻炎与哮喘是同一气道的同一种过敏性疾病二者会相互诱发。研究显示78%的哮喘患者患有鼻炎,而过敏性鼻炎患者的哮喘患病率接近30%。如能在过敏性鼻炎发病早期对其采取正确、有效的治疗措施,则可以有效避免很多哮喘的发生。而对于那些已经发展成过敏性哮喘的患者,治疗时也必须首先控制过敏性鼻炎的症状,因为过敏性鼻炎可以加重哮喘的发生而且一旦忽略过敏性鼻炎的治疗,哮喘很快就会复发。

如何预防过敏性鼻炎发展成哮喘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应性鼻炎,是鼻腔黏膜的变应性疾病,并可引起多种并发症。过敏性鼻炎大多为接触吸入性过敏原引发的,包括花粉、真菌、 尘螨、动物皮屑、羽毛、室内尘土等。还有少部分是接触食入性过敏原引发的,如牛奶、蛋类、鱼虾、肉类、水果等。

过敏性鼻炎是哮喘的独立危险因素

过敏性鼻炎在全世界的发病率为10%~40%。支气管哮喘是过敏性鼻炎最常见的并发症。研究发现,过敏性鼻炎患者中哮喘的发生率为30%~40%;哮喘患者过敏性鼻炎发生率为70%~80%;患有过敏性鼻炎人群的哮喘患病率为未患鼻炎人群的 3~6倍。由此认为过敏性鼻炎是哮喘的一个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它可在哮喘发病前、发病后及哮喘发病同时发生,以前者占绝大多数。即使无哮喘症状的鼻炎患者也存在支气管高反应性和不同程度的下呼吸道变应性炎症。一项病例对照研究显示,过敏性鼻炎引发哮喘的危险度是OR=3.21,另有一项历时20余年的前瞻性研究将173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与2177例对照组比较,结果发现过敏性鼻炎患者哮喘发病的危险性是对照组的4倍。

这是因为鼻腔的滤过和湿润功能起到保护下呼吸道的功能,鼻腔疾病引起鼻塞而用口呼吸时,下呼吸道易受到抗原刺激,而且过敏性鼻炎发病时产生的炎症介质及鼻涕倒流刺激咽部均易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和下呼吸道炎症。所以,当过敏性鼻炎的炎症局限于上呼吸道时,就应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防止其炎症向下呼吸道发展而导致哮喘。经过合理、积极治疗,绝大多数过敏性鼻炎患者可以避免发展成哮喘。

综合治疗过敏性鼻炎有助于缓解哮喘症状

大量临床观察发现,通过对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不仅有助于缓解哮喘症状而且可以防止哮喘的发生。过敏性鼻炎的传统治疗体系主要由避免接触变应原、 药物治疗、 免疫治疗和医患宣传教育四部分构成。皮质类固醇激素和抗组胺药是目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一线药物。国外有专家回顾性分析鼻内激素可以降低患者哮喘的急诊就诊率和住院率。国内亦有专家在一项多中心研究中发现,低剂量吸入鼻内激素联合应用抗阻胺药不仅显著改善变应性鼻炎症状,而且可以提高哮喘的疗效。但在预防过敏性鼻炎发展为哮喘的作用却不如特异性免疫治疗。

特异性免疫治疗能预防过敏性鼻炎发展为哮喘

1909年,Noon首次应用皮下免疫疗法治疗花粉性鼻炎获得成功,开创了免疫治疗新纪元。1986年首次利用舌下脱敏疗法成功治疗变应性鼻炎。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通过循证医学的方法确认I型变态反应疾病的免疫治疗是有效的。1998年,《WHO变应原免疫治疗意见书》指出“脱敏治疗是唯一可能根治过敏性疾病的方法”的观点。

2001年由WHO组织专家撰写的工作报告《变应性鼻炎及其对哮喘的影响》(即《ARIA》),在总结既往大量基础和临床研究后充分肯定了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对过敏性疾病的疗效,认为免疫治疗不仅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对药物的使用量,同时可以阻止变应性疾病的自然进程,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因为变态反应累及机体多个器官,免疫治疗是一种对因治疗方式,是唯一能够改变过敏性疾病患者的免疫机制,提高身体对变应原的免疫耐受,达到减敏甚至脱敏的目的。欧洲一项研究对205例严重花粉过敏性鼻炎儿童进行变应原免疫治疗3年,有效降低过敏性鼻炎发展为哮喘,免疫治疗组有19%发展为哮喘,而药物治疗组有32%发展为哮喘,在停止治疗7年后,免疫治疗仍显示其预防效果。一项对照研究对36例成人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标准化树木花粉变应原皮下免疫治疗3年,随访6年无一例发展为哮喘。另一项对7岁~13岁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儿童特异性免疫治疗后3年,哮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气道激发试验症状明显改善。欧洲变态反应学及临床免疫学学会应用循证医学方法总结了过敏性鼻炎治疗方面的各种优缺点,建议免疫治疗应该在疾病早期应用,这样就可以阻断过敏性鼻炎向哮喘发展,以及防止出现新变应原。

因此对有明确变应原的过敏性鼻炎患者,应尽早接受特异性免疫治疗,这是对过敏性鼻炎的对因治疗和对哮喘的二级预防。尽早开始免疫治疗,不仅可提高疗效,改善变应性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治疗结束后,仍具有长期疗效,并可防止新的过敏症发生,阻断变应性鼻炎发展为哮喘,抑制炎症的慢性过程导致的不可逆损害。

小儿过敏性哮喘怎么治疗

抗变态反应药物

由于小儿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症为过敏性疾病,一旦确诊就应该尽早给予抗变态反应药物。有效地控制过敏性鼻炎可以避免大多数哮喘发作或避免哮喘加重,因此使用抗变态反应药物治疗过敏性鼻炎对改善哮喘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抗变态反应药物的普通剂量即可有效治疗过敏性鼻炎来预防哮喘发作,加倍剂量可改善并发的哮喘症状。给予抗变态反应药加伪麻黄碱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症在改善鼻塞症状的同时,更可改善哮喘症状、提高PEF和减少支气管扩张剂的用量。在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和哮喘加重能被连续的抗组胺药治疗所控制。在过敏性体质儿童早期治疗(Early Treatment of the Atopic Child ETAC)的研究中发现,抗变态反应药物的连续应用可降低哮喘的发病率.[3]

过敏性哮喘吃什么药

传统过敏性哮喘药多为抗组胺药和激素类药,不但会致人困乏疲倦,对肝肾还有损害,而激素更可能导致肥胖、感染、色素沉着等问题。另外这些抗过敏药多在用时见效,一停药就复发,症状甚至更重。

一抗炎药物也称作控制病情的药物。由于哮喘的病理基础是慢性过敏性炎症的,所以控制和消除慢性气道炎症是哮喘的基本治疗。常用的药物是吸入的糖皮质激素和色酮类药物。一些新的药物,如白三烯调节剂、长效β2激动剂和控释型茶碱也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1.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是当前防治哮喘最有效的药物。吸入激素是控制哮喘稳定的最基本治疗,是哮喘的第一线的药物治疗。吸入激素主要作用于呼吸道局部,所用剂量较小,药物进入血液循环后在肝脏迅速被灭活,全身性不良反应少。常用的吸入激素有二丙酸培氯米松Beclomethasone Dipropionate、布地奈德Budesonide、氟尼缩松Flunisolide和曲安缩松Triamcinolone Acetonide等。近年已发展了一些新的活性更强的吸入激素,如氟替卡松Fluticasone等。其作用增强2倍,副作用少。借助MDI、干粉剂或持续雾化吸入。起效缓慢,需长期规律吸入一周以上才开始有效,最佳作用需要连续应用3个月以上才能达到。根据哮喘病情吸入剂量一般 200~1200μg/d。

口服或静脉用激素是中重度哮喘发作的重要治疗药物。按照病情需要选用合适的剂量和疗程,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和停用,序贯应用吸入激素。

2.脱敏治疗:也称变应原疫苗治疗,是哮喘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其疗效已经在鼻炎合并哮喘的患者中所证实。临床上主要针对尘螨和各种花粉进行脱敏治疗。研究证实该疗法能改变哮喘的自然进程并可在停止治疗后维持数年的疗效。许多学者主张舌下脱敏治疗,由于舌下脱敏治疗避免了反复注射的麻烦和痛苦,因此特别适合儿童。但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比较舌下脱敏治疗是否和注射脱敏治疗具有同样的疗效。

脱敏疗法SIT是哮喘的一种特异性免疫治疗,用于过敏原明确又难以避免的中、轻度慢性哮喘,可减轻发作,青年和儿童患者效果较好。由于对脱敏疗法治疗哮喘的疗效尚有不同意见,且其治疗时间长、起效慢,并有引起严重过敏反应的危险,因而使该疗法的广泛应用受到限制。 1997~1998年,WHO和欧洲变态反应与临床免疫学会先后提出了关于哮喘患者采用SIT治疗的建议:a.多种过敏原或非过敏原所致者,SIT无效;b.青少年效果比老年人好;c.SIT注射必须在无症状期进行;d.患者FEV1在70 % pre以上;e.花粉哮喘是良好适应症;f.对动物过敏又不愿放弃饲养者可行;g.交链霉菌和分枝孢子菌属过敏者可行SIT。此外,抗原制作必须标准化,对多种抗原过敏者不宜施行脱敏疗法。

3. 抗白三烯药物:包括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和合成抑制剂5-脂氧酶抑制剂。能成功应用于临床的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有扎鲁斯特Zafirlukast 20mg每日两次和孟鲁斯特平奇 或顺尔宁10 mg,每天一次 ,不仅能缓解哮喘症状,且能减轻气道炎症,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可以用于不能使用激素的患者或者联合用药。主要不良反应是胃肠道症状,通常较轻微,少数有皮疹,血管性水肿,转氨酶升高,停药后可恢复正常。

4.抗-IgE单克隆抗体:是一种针对人类IgE的重组单克隆抗体商品名 Xoalir,在治疗过敏性鼻炎和哮喘中已经取得了显著疗效。2003年5月正式获FDA批准上市。Xoalir在治疗中-重度哮喘病和季节性和常年性过敏性鼻炎均有效,已知Xoalir可以降低血清游离IgE水平,低调节周围血嗜碱细胞的IgE受体,可显著降低鼻部和支气管的嗜酸细胞、肥大细胞、以及 T细胞和B细胞的数目。研究表明,对已经吸入高剂量激素仍然不能控制的哮喘病患者,Xoalir有显著的益处。临床资料提示,Xoalir可以改善伴有持续性过敏性鼻炎的哮喘病患者的喘息症状、提高生命质量和控制急性发作,对Xoalir疗效好的往往是在那些更严重的哮喘病患者中。Xoalir抗炎治疗机制与抑制IgE有关。Xolair的临床剂量是125 mg~375 mg,皮下注射,每2~4周一次。该药可同时改善哮喘的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的症状。

5.抗组胺药物:由于哮喘为过敏性疾病,一旦确诊就应该尽早给予抗组胺药物。有效地控制过敏性鼻炎可以避免大多数哮喘发作或避免哮喘加重,因此使用抗组胺药物治疗过敏性鼻炎对改善哮喘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抗组胺药物的普通剂量即可有效治疗过敏性鼻炎来预防哮喘发作,加倍剂量可改善并发的哮喘症状。给予抗组胺药加伪麻黄碱治疗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症在改善鼻塞症状的同时,更可改善哮喘症状、提高PEF和减少支气管扩张剂的用量。在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和哮喘加重能被连续的抗组胺药治疗所控制。在过敏性体质儿童早期治疗Early Treatment of the Atopic Child ETAC的研究中发现,连续抗组胺药治疗可降低哮喘病的发病率。

6.色苷酸二钠 是一种非皮质激素抗炎药物。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能够稳定肥大细胞膜,抑制介质释放,对其他炎症细胞释放介质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临床使用较少。

二支气管舒张药,此类药除主要作用为舒张支气管,控制哮喘的急性症状。

1.β2激动剂:β2激动剂药物主要分成速效β2激动剂和长效β2激动剂。①速效β2激动剂:包括沙丁胺醇salbutamol、特布他林 terbutaline和酚丙喘宁fenoterol等,作用时间4~6小时。②长效β2激动剂LABA:包括沙美特罗 salmeterol、福米特罗Formoterol和丙卡特罗procaterol等。作用时间12小时,尤其适用于夜间哮喘。 β2激动剂是缓解急性发作的症状的第一线药物。β2激动剂的用药方法可采用吸入,口服或静脉注射,首选吸入法,其作用迅速,气道内药量高,全身副作用少。吸入的方法有定量气雾剂、干粉吸入剂和持续雾化吸入。以定量气雾剂为最常用。然而,定量气雾剂使用需要配合储雾罐使用才能保证疗效。

2.茶碱类 口服氨茶碱一般剂量每日5~8mg/kg,缓释放茶碱每日8~12mg/kg。静脉给药主要应用于重危症哮喘。首次注射剂量为4~6mg/kg而且应缓慢注射,注射时间应大于15min,静脉滴注维持量为每小时0.8~1.0mg/kg,每日用量一般不超过750mg~1000mg。

3.抗胆碱药物 吸入抗胆碱药物,如溴化异丙托品Ipratropine bromide等,与β2激动剂联合吸入治疗使支气管舒张作用增强并持久,主要应用于单独应用β2激动剂未能控制症状的哮喘患者,对合并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时尤为合适。可用MDI或持续雾化吸入,每日3~4次,每次75~250μg吸入。约15分钟起效,维持6~8小时。不良反应少,少数病人有口苦或口干感。

过去的治疗方式是发作—治疗—缓解—停治—再发作的旧模式,而现在的治疗模式突破以往的旧方法,变成现在的是发作—治疗—缓解—继续治疗—减药—长期控制的新模式。坚持长期规律用药,对疾病的控制起到很好的疗效。

相关推荐

过敏性哮喘治疗方法

一、西医 传统过敏性哮喘药多为抗组胺药和激素类药,不但会致人困乏疲倦,对肝肾还有损害,而激素更可能导致肥胖、感染、色素沉着等问题。另外这些抗过敏药多在用时见效,一停药就复发,症状甚至更重。 一、抗炎药物也称作控制病情的药物。由于哮喘的病理基础是慢性过敏性炎症的,所以控制和消除慢性气道炎症是哮喘的基本治疗。常用的药物是吸入的糖皮质激素和色酮类药物。一些新的药物,如白三烯调节剂、长效β2激动剂和控释型茶碱也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1.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是当前防治哮喘最有效的药物。吸入激素是控制哮喘稳定的最基

蛇床子有什么作用 松弛平滑肌痉挛

蛇床子既能抗过敏,又能松弛平滑肌痉挛,因此能治疗哮喘,与淫羊藿、黄芩等同用。蛇床子治疗哮喘的效果尚未引起临床的重视。

葡萄酒的饮食宜忌

1:健康成年人,女性更适宜喝葡萄酒。 2:糖尿病、严重溃疡病患者不宜饮用葡萄酒。 3:红葡萄酒不须冰镇,白葡萄酒冰镇后饮用口味更佳。 4:兑入雪碧、可乐或加冰块饮用葡萄酒是不正确的。 5:饮用葡萄酒有可能是会造成哮喘发作的。研究人员对366例成年哮喘患者进行了饮食过敏问卷调查,发现92.6%的人饮酒,其中33%说至少2次饮酒与哮喘发作相关。红、白葡萄酒是最常见的诱因,一般在饮酒1小时内发生哮喘。虽然大多数饮酒诱发的哮喘较轻微,但也可能发生严重哮喘。在妇女、口服激素治疗哮喘初次发作年龄较低及曾换用药物治疗

饮酒会诱发哮喘发作吗

研究人员对366例成年哮喘患者进行了饮食过敏问卷调查,发现92.6%的人饮酒,其中33%说至少2次饮酒与哮喘发作相关。红、白葡萄酒是最常见的诱因,一般在饮酒1小时内发生哮喘。虽然大多数饮酒诱发的哮喘较轻微,但也可能发生严重哮喘。 在妇女、口服激素治疗哮喘初次发作年龄较低及曾换用药物治疗的患者中,饮酒更易诱发哮喘。此外,葡萄酒诱发的哮喘与含亚硫酸盐的食物、阿司匹林及非甾体类抗炎止痛药引发的哮喘密切相关。 因此,研究人员提醒患者增强对饮酒可能诱发哮喘的认识,并建议深入研究葡萄酒相关的亚硫酸盐添加剂在诱发哮喘

抗过敏药也会让你过敏

有些人在服用抗过敏药后不但无效,反而会更加过敏,如原先的皮肤瘙痒、风疹等症状会加剧,这是为什么呢? 抗过敏药也会引起过敏! 诚然,抗过敏药治疗过敏性疾病的,但并不能说抗过敏药就不能引起过敏。如同抗癌药能致癌、抗生素药物能引起二重感染一样,患者如用药不当或由于个体的特殊性,抗过敏药也会引起过敏。如有些患者在服用抗过敏药时,过敏症状加剧,便误以为是药量不够所致,于是擅自加大剂量,使引起过敏的几率大大增加。其实,参与或导致过敏反应的活性介质种类繁多,而且过敏反应的过程极为复杂,受抗原性质、抗体和环境因素等影响

哮喘病典型症状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近年来有关支气管哮喘研究取得了许多进展,在发病机理、免疫学研究和病理生理学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指出了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并进一步提出了注重气道抗炎治疗的新一代哮喘治疗原则,并不断地推出各种新型的抗炎药物。因此,每一位儿科医生都应不断提高儿童哮喘的诊治水平,特别应充分重视对GI-NA及其中有关儿童哮喘。 儿童哮喘主要表现是呼气时很困难,并有咳嗽、咯痰等症状,检查肺部时可听到吹口哨似的声音,叫"哮鸣音"。 首先,哮喘发作前几分钟往往有过敏症状,如鼻痒、眼睛痒、打

过敏支气管哮喘能治好吗

1.药物治疗根据抗过敏药物的作用机制又可以讲药物治疗扥为具有扩张支气管作用和抗炎作用的两类药物,不过一些药物具有扩张支气管和抗炎两种作用。扩张支气管药物大多是茶碱类药物。抗炎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和尼多酸钠、色甘酸钠、抗组胺等药物。 23.长期治疗是根据药物在治疗哮喘中的地位来决定的。所以它包括控制药物和缓解药物。控制药物是指需要长期每天使用的药物又可以叫做维持治疗药物。缓解药物大多按需要使用药物,这些药物可以迅速缓解哮喘症状的作用。 33.免疫治疗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所以免疫治疗治疗

中药可有效降低气道反应

由安徽医科大学教授马传庚、张安成教授等7人组成的专家评审组,最近对“中药降低气道反应性研究”科技成果进行了鉴定。鉴定认为,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完善中医药防治哮喘奠定了理论基础,为西医运用中药治疗哮喘开辟了新途径。 支气管哮喘的本质是气道对各种刺激的高反应性。目前,医学界公认的能降低气道反应的唯一有效药物是糖皮质激素,由于该药副作用多,易复发,临床推广应用受到很大限制。而中药治疗哮喘有很好的疗效,但作用机理不明。安徽怀宁县医院借助世界最先进的科研设备大胆开展中药对症研究,拟定了“黄芪、党参、甘草等中药降低气道

专家教你治疗过敏支气管哮喘

治疗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的药物到底有什么呢?这是每一个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者所关心的话题。患者朋友们每天都要忍受疾病的煎熬,想早一点治愈。专家们根据多年的临床治疗研究给大家谈一下治疗治疗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的药物。 患者朋友在治疗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时可以用中药调理,增加身体自身的免疫力,抵挡力,这样发病的就天然少了。即使发生发火,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的症状也轻了,是患者朋友们少收疾病的折磨。 那么怎么治疗支气管哮喘呢? 1,宣肺定喘,止咳化痰.可以服用中成药如意定喘丸. 2,抗过敏治疗.用药酮替芬即可,同时找出过敏原(

过敏性哮喘怎么治疗才能远离误区

过敏性哮喘在发作的时候,症状有可能是间歇性的,也就是过一段时间以后,过敏性哮喘的症状就会消失或出现,我们不要在过敏性哮喘没有发病的时候,以为自己的身体非常健康,而忽略了治疗,下面就是“过敏性哮喘怎么治疗才能远离误区”的介绍。 研究发现,某些国家哮喘增多,与扑热息痛的使用有关。在13~14岁的少年中,每人每年服用扑热息痛增加1克,则哮喘的发生率便增加0.5%。研究人员认为,扑热息痛可引起呼吸道表面炎症。炎症刺激过敏体质的患者,使其支气管痉挛、变细,发出哮鸣音,肺内气体进出不畅,呼吸困难,即发生哮喘。 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