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羊水生化检查的正常参考值

羊水生化检查的正常参考值

早期妊娠羊水量为450-1200mL,足月妊娠羊水量为500-1400mL。羊水颜色为无色透明或淡黄色。

临床意义

(1)羊水过多,常见于先天性胎儿发育异常。母亲糖尿病等;羊水过少,见于先天性畸形、肾发育不全、肺发育不全等。

(2)羊水粘稠黄色见于过期妊娠,胎盘功能不全。

(3)羊水深绿色见于胎儿窘迫症。

孕妇羊水生化检查的意义

羊水生化检查是通过抽取孕妇羊水进行生化检查,从而测定胎儿成熟度和预测胎儿血型以及是否先天异常。排空膀胱后取仰卧位。腹部消毒应以穿刺点为中心向外围扩大,半径不小于10㎝。铺无菌孔巾。穿刺点局部以0.5%利多卡因浸润麻醉。持7号无菌腰穿针垂直刺入。经腹壁及子宫壁两次阻力,进入羊膜腔时有组织抵抗突然消失的落空感。拔出针芯即有羊水流出,用注射器抽取羊水约20ml,按需要立即送检。随后拔除穿刺针,用棉球和纱布盖住针孔,加压5分钟后胶布固定。

异常结果:

1、胎儿成熟度测定

胎儿肺不成熟羊水中卵磷脂与鞘磷脂比值(L/S)>1.5、羊水磷脂酰甘油(PG)检测为阴性、羊水中板层小体(LB)>25×109/L、羊水中表皮生长因子(EGF)>4.5μg/L;

胎肾不成熟羊水中肌酐的测定与胎儿肾成熟度<132.5μmol/L;

胎肝不成熟羊水中胆红素△OD450>0.04;

胎皮肤不成熟羊水中脂肪细胞<10%。

2、胎儿先天异常的预测

胎儿神经管缺损(NTDs)羊水中甲胎蛋白(AFP)比正常高3~30倍;

先天性肾病综合征孕妇羊水中AFP值升高;

Down综合征孕妇羊水中AFP低于正常值。

需要检查的人:在35岁以后分娩,曾经生育过异常胎儿、反复流产,家族里近亲结婚或者有患先天疾患的家族史如血友病、白血病的妇女。通常在妊娠16-18周时为进行产前评估而做。

羊水生化检查

排空膀胱后取仰卧位。腹部消毒应以穿刺点为中心向外围扩大,半径不小于10㎝。铺无菌孔巾。穿刺点局部以0.5%利多卡因浸润麻醉。持7号无菌腰穿针垂直刺入。经腹壁及子宫壁两次阻力,进入羊膜腔时有组织抵抗突然消失的落空感。拔出针芯即有羊水流出,用注射器抽取羊水约20ml,按需要立即送检。随后拔除穿刺针,用棉球和纱布盖住针孔,加压5分钟后胶布固定。

血常规正常参考值

WBC——白细胞计数:成人(4~10)×10^9/L ;

新生儿(15.0~20.0)×10^9/L

2.RBC——红细胞计数:成年男性:(4.0~5.5)×10^12/L(400万~550万/mm3);

成年女性:(3.5~5.0)×10^12/L(350万~500万/mm3);

新生儿:(6.0~7.0)×10^12/L (600万~700万/mm3)。

3.HB——血红蛋白浓度:120~160g/L

4.HCT——红细胞压积:40%~48%

5.MCV——平均红细胞体积:80~97fL

6.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26.5~33.5pg

7.MV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300~360g/L

8.PLT——血小板计数:(100~300)×10*9/L

9.LY%——淋巴细胞比值:17%~48%

10.MONO——单核细胞比例:4%~10%

11.NEUT%——中性粒细胞比例:43%~76%

12.LY——淋巴细胞:(0.8~4.0)×10^9/L

13.MONO——单核细胞计数:(0.3~0.8)×10^9/L

14.NEUT——中性粒细胞计数:(1.2~6.8)×10^9/L

15.RDW——红细胞分布宽度:11%~14.5%

16.PDW——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9%~18%

17.MPV——平均血小板体积:7.4~12.5fL

18.P-LCR——大血小板比例:10%~50%

血常规检查各项正常值

1、红细胞计数(RBC) [正常参考值]

男:4.0×10 12-5.3×10 12个/L(400万-550万个/mm3)。

女:3.5×10 12-5.0×10 12个/L(350万-500万个/mm3)。

儿童:4.0×10 12-5.3×10 12个/L(400万-530万个/mm3)。

2、血红蛋白测定(Hb) [正常参考值]

男:120-160g/L(12-16g/dL)。

女:110-150g/L(11-15g/dL)。

儿童:120-140g/L(12-14g/dL)。

3、白细胞计数(WBC) [正常参考值]

成人:4×109-10×109/L(4000-10000/mm3)。

新生儿:15×109-20×109/L(15000-20000/mm3)。

4、白细胞分类计数(DC) [正常参考值]

白细胞分类(DC) 英文缩写 占白细胞总数的百分比

嗜中性粒细胞 N 0.3~0.7

中性秆状核粒细胞 0.01-0.05(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0.50-0.70(50%-70%)

嗜酸性粒细胞 E 0.005-0.05(0.5%-5%)

嗜碱性粒细胞 B 0~0.01(0~1%)

淋巴细胞 L 0.20-0.40(20%-40%)

单核细胞 M 0.03-0.08(3%-8%)

5、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EOS) [正常参考值]

50-300×106个/L(50-300个/mm3)。

二、出血性疾病检查:

1、血小板计数(PLT) 正常参考值]

100×109-300×109个/L(10万-30万个/mm3)。

2、出血时间测定(BT) [正常参考值]

纸片法:1-5min。

3、凝血时间测定(CT) [正常参考值]

活化法:1.14-2.05min;试管法:4-12min。

便常规检查指标是多少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体检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很多人却忽视一些最便宜、最基本的常规检查。其实便常规检查已经成为临床诊断的重要方法。便常规检查都有一个基本的指标,在指标范围内属于正常。

1、粪便颜色。正常颜色:成人呈黄褐色,婴儿为黄色或金黄色。

2、粪便形态。正常形态:成形软便。

3、粪便细胞。正常参考值:红细胞:0/HP。白细胞:偶见/HP。

4、粪胆素。正常参考值:阴性。阳性意味着可能有溶血性黄疽和肝性黄疽等。

5、粪便胆红素。正常参考值:阴性。

6、粪便细菌培养加药敏。正常参考值:阴性(无致病菌)。

什么是血糖指标

一般的血液生化检验报告单中,通常有葡萄糖(GLU)这一项, 即常说的血糖,是体内各组织细胞活动所需的能量来源。所以血糖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维持体内各器官和组织的需要。而血糖保持的这个水平,就是我们常说的血糖指标。

血糖和糖尿病关系密切,如果血糖浓度超过人体所需,其中的糖分就会随着尿液排出,就是所谓的糖尿。因此我们需要格外注意血糖指标,不仅关乎身体健康,更关系到糖尿病的发生。

检查血糖一般是空腹八小时以上的血糖。血糖的正常参考值是3.89-6.11mmol/L。

并且,不同时期人体的血糖也会发生变化,因此指标也会有所不同,大家需参考具体的数据来判断自己血糖的高低。

便常规正常值是多少

1、粪便颜色。正常颜色:成人呈黄褐色,婴儿为黄色或金黄色。

2、粪便形态。正常形态:成形软便。

3、粪便细胞。正常参考值:红细胞:0/HP。白细胞:偶见/HP。

4、粪胆素。正常参考值:阴性。阳性意味着可能有溶血性黄疽和肝性黄疽等。

5、粪便胆红素。正常参考值:阴性。

6、粪便细菌培养加药敏。正常参考值:阴性(无致病菌)。

羊水生化的正常值

1、胎儿成熟度测定 胎儿肺成熟:L/S比值≥2、PG在羊水检出阳性、LB>25×10^9/L、羊水中EGF≥4.5 μg/L 胎肾成熟:肌酐≥176.8μmol/L,132.5-175.9μmol/L为临界值 胎肝成熟:胆红素△OD450<0.02,0.02-0.04为临界值 胎儿皮肤成熟:脂肪细胞含量>20%,10%-20%为临界值。

2、胎儿先天异常的预测 羊水中AFP孕12周以前呈最高值,21-26周开始逐月下降,最高值可高达(13286±6818) μg/L,最低值可为(180±158)μg/L

佝偻病有哪些实验室检查方法

血液生化检查:佝偻病、骨软化病活动期血钙可正常或偏低[正常2.2~2.7mmol/L(9~11mg/dl)];血磷降低[成人正常 0.9~1.3mmol/L(2.8~4mg/dl)、儿童正常1.3~1.9mmol/L(4~6mg/dl)],钙磷乘积<30(正常40)。

血碱性磷酸酶增高(正常15~30金氏单位),此法是诊断佝偻病常用的指标,但缺乏特异性,且受肝脏疾病影响较大。近年来提倡骨碱性磷酸酶测定,正常参考值为 ≤200μg/L。血清中碱性磷酸酶以骨碱性磷酸酶为主,为成骨细胞所分泌,当维生素D缺乏时该细胞活跃,血清中骨碱性磷酸酶升高,升高程度与佝偻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对佝偻病早期诊断敏感性高。血清25-(OH)D正常12~200nmol/L(5~80ng/ml);血清1,25-(0H)2D正常 40~160pmol/L(16~65pg/ml),由于25-(OH)D的浓度比1,25-(OH)2D高三个等级,即使25-(OH)D处于低水平的维生素D缺乏病人也有足够的25(OH)D-1羟化酶的基质。因此血清1,25-(OH)2D浓度对评价维生素D缺乏几乎没有价值。恢复期血液生化检查均恢复至正常。

孕酮正常值 孕酮正常参考值

孕酮在女性卵泡期正常值为0.6~1.0nmol/L;排卵期正常值为2.40~9.40nmol/L;排卵后正常值为20.8~103.0nmol/L。女性孕酮分为正常妇女月经周期孕酮参考值以及妊娠期妇女孕酮参考值和绝经期妇女孕酮参考值,不同时期的具体参考数据如下。

1、不同医院的检验单位有可能不同,以上数据仅为参考,如果对检验结果有疑问,建议询咨询医生。

2、各个医院换算的单位不一样,如果你拿到的化验单参考值的单位是ng/ml,如卵泡期旧制单位正常值X 3.18换算就是nmol/L这个单位了。(即:ng/ml乘以3.18等于nmol/L,如,10ng/ml=31.8nmol/L);卵泡期法定单位正常值X 0.3145,换算就能得到ng/ml这个旧制单位。

宝宝心肌酶高怎么办

心肌酶谱正常参考值多为成人标准,而小儿的正常参考值要高于成人,所以不要认为孩子心肌酶谱值增高就认为是患了心肌炎,由于影响心肌酶谱的因素较多,采用测定心肌肌钙蛋白来辅助诊断心肌炎,绝大多数儿童的心肌酶谱是正常参考值的2~3倍。

心肌酶谱正常参考值多为成人标准,而小儿的正常参考值要高于成人,所以不要认为孩子心肌酶谱值增高就认为是患了心肌炎,由于影响心肌酶谱的因素较多,采用测定心肌肌钙蛋白来辅助诊断心肌炎,绝大多数儿童的心肌酶谱是正常参考值的2~3倍。

孕前如何检查男性精子质量

精液量的检查:

精液量的正常参考值为2~5ml,若数日未射精,且精液量少于1.5m1者为不正常,说明精囊或前列腺有病变,若精液量减至数滴,甚至排不出,称为无精液症,见于生殖系统的特异性感染。若精液量过多(一次超过8m1),则精子被稀释而相应减少,有碍生育。

颜色检查:

精子颜色的正常参考值为灰白或乳白色,久未射精者可呈浅黄色。黄色或棕色脓样精液:见于精囊炎或前列腺炎等;鲜红或暗红色血性精液:见于生殖系统的炎症,结核和肿瘤等。

粘稠度和液化检查:

精液粘稠度和液化检查正常参考值味粘稠胶冻状,30分钟内自行液化。精液粘稠度低,似米汤样,可因精子量减少所致,见于生殖系统炎症;液化时间过长或不液化,可抑制精子活动而影响生育,常见于前列腺炎症等。

精子活动率检测:

精子活动率检测的正常参考值为正常精子活力一般在Ⅲ级(活动较好,有中速运动,但波形运动的较多)以上,射精后1小时内有Ⅲ级以上活动能力的精于应>0.60。如果0级和Ⅰ级精子在0.40以上,常为男性不育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尿检报告参考值

A.一般检查

(一)尿量

正常参考值:成人:1.0-1.5L/24h,或1mL/(h·kg体重);小儿:按kg体重算比成人多3-4倍。

临床意义:

1.尿量减少

(1)生理性饮水少、出汗多等。

(2)病理性常见于肾炎、尿毒症肾功能衰竭、休克、脱水、严重烧伤、心功能不全等。

2.尿量增多

(1)生理性出汗少、饮水过多、饮浓茶、酒精类、精神紧张。

(2)病理性尿崩症、糖尿病、慢性肾炎等。

(二)颜色

正常参考值:透明,琥珀黄色。

临床意义:灰白色云雾状混浊,常见于脓尿;红色云雾状混浊常为血尿;酱油色多为急性血管内溶血所引起的血红蛋白尿;深黄色为服红素尿,见于阻塞性或肝细胞性黄疽;乳白色为乳糜尿,有时有小血块并存,常见于血丝虫病;混浊多为无机盐结晶尿。

(三)密度

正常参考值:正常人一天中尿密度为1.15-1.025之间,密度最大的波动幅度可达1.003-1.030之间;新生儿在1.002-1.004之间。

临床意义:尿密度减低 常见于慢性肾盂肾炎、尿崩症、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多尿期等。

尿密度增高:多见于糖尿病、高热、脱水、急性肾小球肾炎等。

(四)酸碱性

正常参考值:尿pH值(酸碱性)在5.5-7.4之间,一般情况下在6.5左右。

临床意义:尿pH值小于正常值,常见于酸中毒、糖尿病、痛风、服酸性药物;尿pH值大于正常值,多见于碱中毒、膀胱炎或服用重碳酸钠等碱性药物等。

(五)尿沉渣检查:

正常参考值:红细胞:0-3个/HPF;白细胞:0-5个/HPF。

临床意义:红细胞增多多见于肾小球肾炎、泌尿系结石、结核、肿瘤。

白细胞增多一般见于泌尿系炎症。

B.尿检报告的化学检验

(一)尿蛋白

一般正常尿液中仅含微量蛋白质,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超过150mg/24h的,称为蛋白尿。

尿液中正常尿蛋白来自血浆。因肾小球滤过膜有对蛋白质的控制装置,肾小管对蛋白又有选择性重吸收作用,比白蛋白分子量大的大分子蛋白质被限制,比白蛋白的分子量小的蛋白质虽易通过,但这些低分子蛋白质多被肾小管重吸收,因此正常尿蛋白中来自血浆蛋白的以白蛋白为主。

正常参考值:定性:阴性 定量:10-150mg/24h尿。

临床意义:

1.生理性增多

生理性增多指在无病理改变的基础上,在某种生理状态下出现暂时蛋白尿增多。常见于剧烈运动后(运动性蛋白尿)、体位变化(体位性蛋白尿)、身体突然受冷暖刺激,或人的情绪激动等。因在这些情况下,肾小球内皮细胞收缩或充血,使肾小球通透性增高。这类生理性蛋白定量测定不能过高。

2.病理性增多

病理性蛋白尿,临床常见病有: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盂肾炎、慢性肾炎、高血压肾病、苯中毒等。

(二)尿糖

正常人尿中含糖量甚少,尿糖增加超过正常值则属病态反应。

正常参考值:定性:阴性 定量:0.56-5.0mmol/L,100-900mg/(dL·24h)尿

临床意义:尿糖增多常见于糖尿病、肾病综合征、胰腺炎、肢端肥大症等疾病。

(三)胆红素

正常参考值定性:阴性

临床意义:胆红素阳性,常见于肝实质性或阻塞性黄疽病

(四)乳糜定性

正常参考值 定性:阴性。

临床意义:乳糜阳性,多见于丝虫病、尿路淋巴管破裂等病。

(五)尿酮体:

正常参考值:尿酮体定性:阴性 定量:丙酮3mg/24h。

临床意义:尿酮体阳性,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剧烈运动后、妊娠剧烈呕吐、饥饿、消化吸收障碍、脱水等。

(六)氯化铁试验: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淡绿色:迅速消退酪氨酸病 棕色:代谢性酸中毒

(七)尿胆原:

正常参考值:定性:弱阳性,尿1:20稀释为阴性 定量:1-4mg/24h。

临床意义:尿胆原增多,常见于病毒性肝炎、溶血性黄疽、心力衰竭、肠梗阻、内出血、便秘等病症;尿胆原减少,多见于长期应用抗生素、阻塞性黄疽等。

(八)含铁血黄素试验: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其它血管内溶血。

(九)莫氏浓缩试验:

正常参考值:每日尿最高密度>1.018。

临床意义:该试验用以测定肾小管再吸收功能。

(十)隐血试验: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隐血试验阳性等,见于蚕豆病、疟疾、伤寒、大面积烧伤并发血红蛋白尿、砷、苯、铅中毒及毒蛇咬伤所引起的血红蛋白尿。

C.尿检报告的尿显微镜检查

(一)管型:

正常参考值:一般尿中为0,少量透明管型可见于剧烈运动后。

临床意义:颗粒管型增多,可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透明管型增多9常见于肾实质损害;红细胞管型增多,多见于肾脏出血、急性肾小球肾炎;脂肪管增多,则多见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

(二)白细胞:

正常参考值:5个/高倍(HPF)。

临床意义:白细胞增多,常见于细菌性炎症,如急性肾盂肾炎等;非细菌性炎症,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有时也可出现白细胞增多。

(三)红细胞:

正常参考值:一般无红细胞,或0-2个/HPF。

临床意义:红细胞增加即为血尿,血尿常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盂肾炎、泌尿系结石、肾结核、血友病等。

(四)小圆上皮细胞:

正常参考值:正常尿中为0,或有极少量。

临床意义:小圆上皮细胞增加,常见于肾小管损害。

肝功能指标的正常值是多少

1、谷草转氨酶(AST)正常值:谷草转氨酶检查正常值为 :8-40 U/L,当谷丙转氨酶(ALT)明显升高,谷草(AST)/谷丙(ALT)比值>1时,就提示有肝实质的损害。

2、谷丙转氨酶(ALT)正常值:参考值为男 :5-40 U/L,女:5-35 U/L。谷丙转氨酶是诊断肝细胞实质损害的主要项目,其高低往往与病情轻重相平行。当谷丙转氨酶检查结果偏出肝功能检查正常值时,就有可能肝脏出现了问题。

3、总蛋白(TP)、白蛋白(A)、球蛋白(G)正常值 :总蛋白(TP)正常值为成人坐立位:64-83 g/L,成人卧位:60-78 g/L,白蛋白(A)为35-52 g/L,球蛋白(G)为22-38 g/L,白蛋白(A)/球蛋白(G)为1.3-2.5。

4、碱性磷酸酶(ALP)正常值 :正常参考值为成人:40-150 U/L。碱性磷酸酶(ALP)主要用于阻塞性黄疸、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胆汁淤积性肝炎等的检查。

5、谷氨酰转移酶(GGT)正常值 :男:11-50 U/L,女:7-32 U/L。GGT在反映肝细胞坏死损害方面不及谷丙转氨酶(ALT),但在黄疸鉴别方面有一定意义。

6、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正常值 :总胆红素的正常值为3.0-20.0 umol/L;直接胆红素的正常值为:1.7-8.0 umol/L;间接胆红素的正常值为:3.4-13.5 umol/L。

7、前白蛋白(PA)正常值 :检查正常值25-38ug/dl。

8、甲胎蛋白(AFP)正常值 :甲胎蛋白是一种糖蛋白,英文缩写AFP。主要在胎儿肝中合成,分子量6.9万,在胎儿13周AFP占血浆蛋白总量的1/3。在妊娠30周达最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出生时血浆中浓度为高峰期的1%左右,约40mg/L,在周岁时接近成人水平(低于30μmg/L)。

便常规正常值是多少

临床医生通常以大便常规检查结果了解病人胃肠道疾病。排泄物也能体现身体状况,看起来似乎很神奇,但其实很简单,只要便常规检测结果处于标准值,就意味着身体是健康的。

1、粪便颜色。正常颜色:成人呈黄褐色,婴儿为黄色或金黄色。

2、粪便形态。正常形态:成形软便。

3、粪便细胞。正常参考值:红细胞:0/HP。白细胞:偶见/HP。

4、粪胆素。正常参考值:阴性。阳性意味着可能有溶血性黄疽和肝性黄疽等。

5、粪便胆红素。正常参考值:阴性。

6、粪便细菌培养加药敏。正常参考值:阴性(无致病菌)。

相关推荐

婴儿大便常规检查有什么意义

1、粪便颜色 正常颜色:成人呈黄褐色,婴儿为黄色或金黄色。 临床意义:柏油色,见于上消化道出血等。红色,见于痢疾、结肠癌、痔出血等。陶土色,见了各种原因所致阻塞性黄疽等。绿色,见于婴儿消化不良等。黄绿色,见于伪膜性肠炎等。 2、粪便形态 正常形态:成形软便。 临床意义:粥样或水样稀便,见于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伪膜性肠炎等。粘液性或脓血性便,见于痢疾、溃疡性结肠炎、大肠炎、小肠炎、结肠癌、直肠癌等。凝乳块便,见于婴儿乳汁消化不良等。细条状便,见于结肠癌等所致直肠狭窄。米汤样便,见于霍乱、副霍乱等。 3、粪

甲状腺功能全套可以检查什么

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 ) 正常参考:0.45~1.37 ng/ml TT3是甲状腺激素对各种靶器官作用的主要激素。血清TT3浓度反映甲状腺对周边组织的功能优于反映甲状腺分泌状态。TT3是查明早期甲亢、监控复发性甲亢的重要指标。TT3测定也可用于T3型甲亢的查明和假性甲状腺毒症的诊断。 总甲状腺素(TT4) 正常参考:4.5~12 ug/dl TT4是甲状腺分泌的主要产物,也是构成下丘脑-垂体前叶-甲状腺调节系统完整性不可缺少的成份。TT4测定可用于甲亢、原发性和继发性甲减的诊断以及TSH抑制治疗的

甲状腺功能全套可以检查什么

随着甲状腺疾病的高发,甲状腺功能的检查开始为人们所重视,一般体检套餐中都含有甲状腺检查,那么甲状腺检查主要检查什么呢? 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 ) 正常参考:0.45~1.37 ng/ml TT3是甲状腺激素对各种靶器官作用的主要激素。血清TT3浓度反映甲状腺对周边组织的功能优于反映甲状腺分泌状态。TT3是查明早期甲亢、监控复发性甲亢的重要指标。TT3测定也可用于T3型甲亢的查明和假性甲状腺毒症的诊断。 总甲状腺素(TT4) 正常参考:4.5~12 ug/dl TT4是甲状腺分泌的主要产物,也是构成

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应该做哪些检查

1.基础代谢率(BMR) 是过去常用的诊断手段之一,但由于影响因素过多,包括技术、环境、病人的精神状态以及一些慢性疾病的影响等等,目前不再作为诊断标准,但用于病人自测仍有一定参考,病人可自测血压、脉搏,再用公式计算后求出。 2.血清甲状腺激素 (1)总甲状腺素(TT4):是血中结合T4及游离T4的总和,血清甲状腺激素结合蛋白(TBG)正常时,TT4大于正常参考。 (2)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是血中结合T3及游离T3的总和,血清TBG正常时,TT3结果若大于正常参考,可诊为甲亢。 (3)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检查方法都有哪些呢

1.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检查 是诊断原发性甲减最好的指标。在原发性甲减的初级阶段即可依赖TSH水平明确诊断。TSH高于妊娠期参考上限。可参考以下标准:妊娠早期0.1~2.5mlU/L,妊娠中期0.2~3.0mIU/L,妊娠晚期0.3~3.0mlU/L。 2.血清FT4检查 血清FT4低于妊娠期参考下限。 3.血常规检查 甲减患者常有贫血(30%~40%)。由于红细胞生成率下降,故多为正细胞性贫血;也有因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而出现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如出现小细胞性贫血则多为同时存在缺铁所致。白细

婴儿心肌酶高的治疗以及正常

新生儿心肌酶正常 检查心肌酶主要是确定心肌缺血坏死或细胞膜的通透性。而心肌酶谱正常参考多为成人标准,而新生儿的正常参考要高于成人,所以不要认为新生儿心肌酶谱增高就认为是患了心肌炎,由于影响心肌酶谱的因素较多,采用测定心肌肌钙蛋白来辅助诊断心肌炎,绝大多数儿童的心肌酶谱是正常参考的2~3倍。 那么,新生儿心肌酶的正常到底是多少呢? 心肌酶谱是指与心肌损伤相关的一组酶,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检查的心肌酶包括LDH、CK一MB、a一HBDH,GOT,这组相关酶对诊断新生儿心肌损伤有一定辅助作用。 新生儿

肿瘤四项检查的正常

1、甲胎蛋白(AFP) AFP是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癌最敏感、最特异的指标,适用于大规模普查,如果成人血AFP升高,则表示有患肝癌的可能。AFP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肿瘤的大小,其动态变化与病情有一定的关系,是显示治疗效果和预后判断的一项敏感指标。正常参考:0~15 ng/ml。 2、癌胚抗原(CEA) 在正常成人的血液中CEA很难测出。CEA是一种重要的肿瘤相关抗原,70-90%的结肠腺癌患者CEA高度阳性,在其它恶性肿瘤中的阳性率顺序为胃癌(60-90%)、胰腺癌(70-80%)、小肠腺癌(60-83%

羊水生化的正常

1.1、胎儿成熟度测定 胎儿肺成熟:L/S比≥2、PG在羊水检出阳性、LB>25×10^9/L、羊水中EGF≥4.5 μg/L 胎肾成熟:肌酐≥176.8μmol/L,132.5-175.9μmol/L为临界 胎肝成熟:胆红素△OD45020%,10%-20%为临界。 1.2、胎儿先天异常的预测 羊水中AFP孕12周以前呈最高,21-26周开始逐月下降,最高可高达(13286±6818) μg/L,最低可为(180±158)μg/L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正常参考

在孕早期的时候做B超是不能判断是否怀孕的,但现在可以用血HCG来确定。血HCG不仅灵敏度髙,而且还因为是“量化”的数据,故而可以准确的判断。 HCG正常参考: 血HCG的正常

出血性疾病要检查哪些项

对出血性疾病检查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而且这样的问题,在出现的时候,也都是比较盲目不知道该怎么做,下面就详细的介绍下,使得我们对这样的问题,也都是有着更多认识。 出血性疾病检查: 1、血小板计数(PLT) [正常参考] 100~300×10的9次方/L(10万-30万个/mm3)。 [临床意义] 血小板计数增高见于血小板增多症、脾切除后、急性感染、溶血、骨折等。 血小板计数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尿毒症等。 2、出血时间测定(BT) [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