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直肠癌的发病原因

直肠癌的发病原因

一、饮食与致癌物质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结直肠癌的发生与经济状况、饮食结构有明显的联系。一般认为高动物蛋白、高脂肪和低纤维饮食是大肠癌高发的因素。进食脂肪多,胆汁分泌也多,胆酸分解物也多,肠内厌氧菌酶活性也增高,致使肠内致癌原、促癌原形成增加,易致大肠癌发生。也有研究认为啤酒中某些成分本身是个弱的直肠癌始动或促进因子,因此啤酒与直肠癌的发生有关。另外,维生素摄入不足、油煎炸食品进食过多等因素也可能与直肠癌的发生有关。

二、直肠非癌性疾病

几乎所有的直肠癌都是从息肉开始发展而来的。息肉始发于直肠的内层或肠壁,这类疾病经过多年的迁延而演变成癌。某些类型的息肉炎性息肉并非癌前病变,但腺瘤性息肉却能增高癌变的危险性,尤其是多发的或大的息肉。一般认为具有高危险性的腺瘤是大的>1cm管状腺瘤、多发性腺瘤、带有绒毛的腺瘤和有一定分化不良的腺瘤。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结肠癌关系较密切,而与直肠癌的发生关系不密切。

三、遗传因素

流行病学研究证实,有直肠癌家族史的人比一般人群患直肠癌的危险性高,一级亲属患直肠癌的人患该病的危险性比一般人群高2倍,而且患病年龄明显提前。由于家族遗传因素引发的大肠癌约占10%-20%左右,这些遗传家系主要为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Gardner综合征家系和遗传性非息肉性结肠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 HNPCC,又称Lynch综合征。

四、其它疾病

部分慢性血吸虫病患者伴发大肠癌,但两者未发现有显著相关性。

哪些原因会导致结肠癌的发生

1)吸烟可能也是导致结肠癌的主要原因之一

2)遗传因素遗传因素是结肠癌的发病原因之一。家族史:一级亲属得过结直肠癌的,其下一代在一生中患此病比普通人群要多。

3)环境因素结肠癌的发病与生活习惯饮食有关,特别是饮食。高脂肪饮食和食物纤维不足是发病的主要原因。

4)血吸虫病血吸虫流行区和非流行区的结肠癌发病率与死亡率有明显区别,过去认为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因肠壁血吸虫卵沉积与毒素刺激,导致大肠粘膜慢性溃疡,炎性息肉等,进而引起癌变。

5)息肉大部分结肠癌是从小的癌前病变发展而来的,发病的主要诱因是不良息肉。其中绒毛样腺瘤样息肉更容易发展成癌,癌变得发生率为25%左右;管状腺瘤样息肉恶变率为3%左右。

6)炎症性肠病患溃疡性结肠炎的病人比普通人得结肠癌要高得多,多见于幼年发病病变范围广病程长的患者,癌变常发生在扁平粘膜。

直肠癌发病原因

1、高脂肪:高脂肪和低纤维两者都是致癌物质或辅癌物质,因此增加直肠癌的病因的发生。

2、结直肠慢性炎症是导致直肠癌的病因之一。酸性体质造成了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血吸虫病形成的肉芽肿等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有直接的关系。直肠癌的病因包括其病程愈长,发生结直肠癌的可能性愈高,患病20年以上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直肠癌的发生率约20-40%。

3、直肠癌的病因与遗传因素也是有联系的。除了家族性息肉病或溃疡性结肠炎恶变的引起的结直肠癌患者外,在其他结直肠癌患者中,约有5-10%的患者有明显的家族肿瘤史,统称为遗传性非家族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又称Lynch综合征。这是直肠癌的病因之一。

4、憋大小便是属于直肠癌的病因之一,尿液中含有一种或几种致癌物质,均能刺激膀胱上皮使其癌变。粪便中的有害物更多,如硫化氢、粪臭素、胆固醇代谢产物和次级胆酸等致癌物,若经常刺激肠黏膜,也会导致直肠癌的癌变。

5、血清胆固醇过低也会导致直肠癌的发生,专家认为,血清胆固醇过低的,其直肠癌发生率较高。血清胆固醇低于110mg/dl的人,其患直肠癌的危险性比正常人高3倍以上。所以,这也是常见的导致直肠癌的原因的重要因素。

6、饮食与致癌物质在直肠癌变中也占有一定比重,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结直肠癌的发生与经济状况、饮食结构有明显的联系。经济发达地区、饮食中动物脂肪和蛋白质所占比例高、纤维素含量低的地域和群体发病率明显高。饮食结构与结直肠癌的病因有关系,一般认为可能与动物脂肪的代谢产物、细菌分解产物以及由于低纤维素饮食状态下,肠蠕动减慢,肠道的毒素吸收增加等因素有关。

7、其它起因:环境起因(天气、工作等)精神起因、年龄、性传播疾病、内分泌起因等有一定的联系,但需要在一定条件下才干发生直肠癌的病因。

8、胆囊切除术后病人和输尿管乙状结肠吻合术后病人大肠癌发病率增加。

认清了直肠癌的病因,就要做好预防的准备。在治疗上,大量临床实践证明,对中晚期病人进行大剂量放、化疗,或对产生耐药的患者再次进行化疗只能导致虚弱的生命更加垂危,加速了患者死亡。临床常常可以见到,患者死因不是因为癌症本身造成,而是由于不科学、不恰当的杀伤性治疗所致。中医中药的“扶正化瘤整体疗法”治癌可减轻病人的症状和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降低癌症的死亡率。

9、遗传因素

除了家族性息肉病或溃疡性结肠炎恶变的引起的结直肠癌患者外,在其他结直肠癌患者中,约有5-10%的患者有明显的家族肿瘤史,统称为遗传性非家族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 HNPCC),又称Lynch综合征。具体表现为:(1) 家庭成员中有三人以上患有结直肠癌,其中两人以上为同一代 (2) 至少相近的两代人均有发病;(3) 其中至少有一人是在50岁以前诊断为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发病率

我国结直肠癌发病呈递增趋势,尤其是近几年,数据惊人。20世纪90年代与70年代相比,中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城市上升了32.0%,在农村上升了8.5%。结直肠癌目前已成为影响中国人健康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然而,结直肠癌的总体治疗效果至今仍未尽人意,5年生存率仍然在60%左右徘徊。。

Ⅱ期结肠癌,有60%~70%的患者通过手术即可治愈,但15%~20%的患者术后即使接受化疗,仍然复发。Ⅲ期结肠癌中,手术可以治愈40%-50%的患者,但约有35%的患者术后尽管使用化疗仍会复发。

对于Ⅳ期即存在远处转移的结肠癌,患者往往接受氟尿嘧啶(5-FU)、铂类药物或靶向药物的治疗,但目前并不能预测哪些患者对这些费用昂贵的药物有效。仅有西妥昔单抗能够通过Kras基因测定来预测。

直肠癌发病因素

一、饮食因素

流行病学专家们为了揭开直肠癌是如何形成的,做了大量的研究,证明肿瘤发病中饮食因素是重要的致病因素,70%~90%的肿瘤患者是因为环境以及生活方式有关,其中40%~60%的患者是因为环境因与饮食、营养有关。

二、职业因素

研究发现,职业因素与大肠癌发病还需要大家对此提高警惕。大肠癌患者中有很多是生产石棉绝缘材料的工人,动物实验也已经证明了,石棉纤维可以穿透人的肠黏膜。金属棉纱或工业、皮革制造业,纺织业等行业中,大肠癌的死亡率较高。

三、疾病因素

在了解直肠癌是如何形成的过程中发现,大肠腺瘤是属于癌前病变,多数研究人员认为80%以上的患者是发生腺瘤基础上。所以发现腺瘤应及时摘除,防止癌变。但是部分患者摘除腺瘤之后还会重现长出新的腺瘤。

四、溃疡性结肠炎

此病在欧美国家较多见,但今年连我国的发病率开始上升。研究发现,这些人群的大肠癌发病率为健康人群的5.7倍,因此患直肠癌的风险要比一般人高。

痔疮会不会癌变

发生内痔的原因,除极少数由于肛门部血管畸形外,绝大多数患者是由于便秘、大便干燥,粪便在直肠末端停留时间过长,或排便习惯不良,蹲、坐便池时间过长,影响了肛门部的静脉血液回流,久而久之,导致痔静脉曲张。

直肠癌是发生在直肠粘膜上的一种恶性病变。直肠癌的早期症状也是粪便上带血或粪便内混血,带粘液,不痛。

内痔和直肠癌是两个不同的病,它们的发病原因绝然不同:内痔发生在肛门或直肠下端的粘膜下的痔静脉,直肠癌发生在直肠的粘膜上。

即使有些肛管癌与内痔是相同的部位,但肛管癌来自肛管上皮,也不是发生于痔,有的直肠癌病人,可能曾被医生诊断为内痔,而后来的医生又诊断为癌,这也不是内痔转变成癌,而是第一位医生的误诊。

实际上,医生很容易鉴别内痔与直肠癌,只要用手指经肛门检查一下直肠就能诊断出来,发生这类误诊,常常是首诊医生只听病人主诉,未做手指直肠检查造成的,由此可见,内痔不会变成癌。

到底哪些原因导致直肠癌

一、遗传因素:遗传因素是导致直肠癌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患有直肠癌的家族中,大概1/4的新发病人有直肠癌肿的家族史,亲属得过直肠癌,其后代在一生中患此病比普通人群要多,细胞遗传基因发生改变,造成肿瘤遗传特性的恶性不良性细胞,形成了恶性肿瘤的家族性。

二、直肠息肉:直肠息肉也是引起直肠癌发病的一个主要因素。直肠不良息肉是直肠癌癌前病变的主要诱因,尤其是家族性多发性腺瘤息肉病,癌变的机率比较大。乳头状腺瘤性息肉癌变其中以绒毛样腺瘤样息肉癌变率为25%左右;管状腺瘤样息肉恶变相比较也不少见。

三、慢性炎症肠病:如果患有长期的慢性炎症,那也是有可能导致直肠癌发生的。慢性的炎症刺激,可引起直肠癌的发生,如慢性细菌感染血吸虫病、阿米巴痢疾、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憩室炎、慢性菌痢等,使得粘膜发生肉芽肿可通过肉芽肿,炎性和假性息肉阶段而发生癌变。

哪种便血可能是癌

便血往往是恶性肿瘤的信号,如果当做是痔疮治疗还未有效果,应该尽早到医院接受正规的检查,以便于确定病因,及时治疗,预防病情加重。以下为直肠癌的发病原因介绍:

1、遗传

很多直肠癌患者的家族中都有过癌肿史,还有不少人曾是消化道肿瘤,因正常细胞基因遗传了癌肿的的易感性,当遇到某种因素后体内的细胞,演变为癌。基因改变,为直肠癌的发病奠定了条件。

2、饮食

经常食用高脂肪和高纤维的食物也会引起此病。西方发达国家经常食用高脂肪和高纤维的食物,患直肠癌和大肠癌的几率较高,而南非斑替氏族则是以低纤维和低脂肪的食物为主,也是直肠癌发病率较低的地区。

3、腺瘤

腺瘤疾病可以分为三种,其中管状腺瘤发病率居高,其次我绒毛状腺瘤,有专家认为直肠癌的发病原因与家族性腺瘤有关,视为癌前病变,20到30以后都有发病的机会。

4、炎症性肠病

一些炎症性疾病以及溃疡性疾病因为肠粘膜受到破坏,形成溃疡增生,在形成肉芽的过程中发生癌变。慢性炎症刺激和血吸虫病都会癌变。

便血是直肠癌出现的征兆之一。像这样把癌症前提当做是小病的人不止一个,不要以为便血就是小病,任其发展。综合的讲引起直肠癌的发病原因有很多,人们应该学会有规律的生活和饮食。

直肠癌是怎么回事

1、饮食因素

如果摄入过多的高脂肪类以及低纤维素类的食物,能够对肠道产生严重的刺激,并且进一步诱发直肠癌。

2、直肠息肉

直肠息肉是直肠癌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直肠不良息肉是癌前病变的主要诱因,尤其是家族性多发性腺瘤息肉病,癌变的机率比较大。乳头状腺瘤肉癌变其中以绒毛样腺瘤样息肉癌变率为25%左右;管状腺瘤样息肉恶变相比较也不少见。

3、慢性炎症肠病

长期的慢性炎症可能是引起直肠癌的要素之一。慢性的炎症刺激,可引起直肠癌的发生,如慢性细菌感染血吸虫病、阿米巴痢疾、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憩室炎、慢性菌痢等,使得粘膜发生肉芽肿可通过肉芽肿,炎性和假肉阶段而发生癌变。

4、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是直肠癌的发病原因之一,在直肠癌患者家族中,大约1/4的新发病人有直肠癌肿的家族史,亲属得过直肠癌,其后代在一生中患此病比普通人群要多,细胞遗传基因发生改变,造成肿瘤遗传特性的恶性不良性细胞,形成了恶性肿瘤的家族性。

直肠癌早期的五个症状需注意

任何癌症的发生都会给患者带来恐慌的,因为一提到癌症我们想到的就是没有办法治愈,只能是等死了,其实癌症虽然可怕只要我们能够在病情发生的初期及时的发现的话还是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的,我们现在就来看一下直肠癌造成的症状是什么样的吧。

结直肠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欧美发达国家其发病率局恶性肿瘤中的第三位,在美国,结肠癌在与癌症相关的死亡中是第二大致死疾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直肠癌早期的五个症状,希望大家能注意。

饮食因素: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的所谓西方饮食被认为与直肠癌的原因有关。西方国家是大肠癌高发地区,直肠癌发生率高,与此对比是南非斑替氏族摄取的低脂肪而富有纤维素的粗糙食物,直肠癌发病率低。这些居民如移民至直肠癌高发地区,饮食结构改变,则发病率随之增高。因为高脂肪高蛋白食物能使粪便中甲基胆蒽物质增多,可引起胆酸分泌增加,被肠道内厌氧菌分解为不饱和的多不烃,此两种物质均为致癌物质。纤维素量减少,又使粪便通过肠道速度减慢,使这些致癌物质与肠结膜接触时间增加,而导致癌变机会增多。这是常见的诱发直肠癌的原因。

直肠癌的早期症状警惕便血出现

直肠癌是有直肠组织癌变恶性增生所形成的,直肠癌是一种生活方式病,其发病原因与社会环境、饮食习惯、遗传因素等密切相关,其中动物脂肪和蛋白质摄入过高,食物纤维摄入不足被认为是导致直肠癌发生的主要原因。所以饮食,生活方式,是癌症的祸根。

多数直肠癌患者的早期症状都有便血,并伴有便频、排便不尽感,这直肠癌常见的症状之一。发病初期50%的病例有便血,癌肿患者的便血多数在初期表现出血量少,见于粪便表面,合并感染后为浓血便,与粪便不混,血色鲜红,其中在癌肿局限于直肠粘膜时便血作为唯一的早期症状占85%,很多患者常被误认为痔等问题而被忽视。

对于直肠癌的早期的便血症状和特征应该及早预防才是关键。当出现血的时候应该及早去医院就诊,且在没有明确诊断前,不可长期按肠炎、痢疾治疗,以免延误诊断。

直肠癌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

直肠癌病因一:饮食因素高脂肪如肉食品,高蛋白质食物和低纤维饮食如:淀粉、土豆、胡萝卜等与直肠癌的发生机理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高脂肪食谱不但可刺激胆汁分泌增加,而且可促进肝中胆固醇和石胆酸的合成,因而在肠腔内增加,在结肠细菌的作用下使之转变成胆固醇代谢物和此胆酸有致癌的作用低纤维食物不吸收水分,减少了大便次数,增加了废物在肠道的留宿,延长了粪便在大肠的停留时间增加了致癌物质与大肠粘膜的长期接触,因而成了直肠癌的发病原因之一。高脂肪和低纤维两者都是致癌物质或辅癌物质,因此增加直肠癌的发生。

直肠癌病因二:遗传因素遗传因素是直肠癌的发病原因之一,在直肠癌患者家族中,大约1/4的新发病人有直肠癌肿的家族史,亲属得过直肠癌,其后代在一生中患此病比普通人群要多,细胞遗传基因发生改变,造成肿瘤遗传特性的恶性不良性细胞,形成了恶性肿瘤的家族性。

直肠癌病因三:直肠息肉直肠息肉是直肠癌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直肠不良息肉是癌前病变的主要诱因,尤其是家族性多发性腺瘤息肉病,癌变的机率比较大。乳头状腺瘤性息肉癌变其中以绒毛样腺瘤样息肉癌变率为25%左右;管状腺瘤样息肉恶变相比较也不少见。

直肠癌病因四:慢性炎症肠病长期的慢性炎症可能是引起直肠癌的要素之一。慢性的炎症刺激,可引起直肠癌的发生,如慢性细菌感染血吸虫病、阿米巴痢疾、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憩室炎、慢性菌痢等,使得粘膜发生肉芽肿可通过肉芽肿,炎性和假性息肉阶段而发生癌变。此外,肿瘤的发生,还与环境因素(气候、工作等)精神因素、年龄、性病、内分泌因素等有一定的关系,但需要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生直肠癌。

导致直肠癌的原因

其实任何疾病的发生都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直肠癌也是如此,都有一个病情发展的过程。目前,快节奏的生活以及饮食习惯是导致直肠癌最常见的原因,也是人们特别容易忽视的身体警告。总的来说,直肠癌的形成是由不少因素造成,绝对不是由单一因素所引起的,而且它是由多种步骤演变而成。

虽然说直肠癌的发病原因有很多,但是多数的专家认为直肠癌的的发生跟饮食或遗传有关。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也随之改变,这也是导致直肠癌发病率增加的原因之一。因此在饮食方面要特别的注意,减少肉类、蛋白质、脂肪的摄入量。同时增加果蔬和一些具有抗癌作用的食物。虽然直肠癌的患者多是中老年人,但是近几年,年轻人患直肠癌的风险也不断增加。因此,年轻人也一定要注意预防直肠癌。

该怎么预防肠癌的发生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改变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年均新发直肠癌病例达13万,并以年均4%的增幅不断攀升。最新统计显示,40岁的年轻人患肠癌的比例约占结直肠癌总人数的20%。中国已进入结直肠癌高发地区的行列。大肠是人体的消化器官之一,大肠癌是起源于大肠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直肠癌和肛管癌,是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想要很好的预防肠癌的发生,首先了解其病因。

肠癌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清楚,主要原因包括:

(1)饮食习惯:如高蛋白质、高脂肪、低纤维素饮食者大肠癌发病率高。

(2)癌前病变:如腺瘤、血吸虫性结肠炎与溃疡性结肠炎等病人容易患大肠癌。

(3)家族史:家族成员中有人患过大肠癌者,直系亲属患大肠癌的风险较高。

预防大肠癌最重要的是改变高脂肪、高蛋白质、低纤维素的饮食习惯以及早期发现大肠腺瘤等癌前期病变,通过积极的干预,阻断癌变过程。对于大肠癌的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肠镜的检查。

另外,研究显示,日常久坐增加了肠癌的发病风险。这是因为长期久坐,肠道蠕动减弱减慢,粪便中的有害成分,包括致癌物,在结肠内滞留并刺激肠粘膜;再加上久坐者腹腔、盆腔、腰骶部血液循环不畅,可导致肠道免疫屏障功能下降,这些都增加了肠癌的发病风险。保持适当的运动,也可以改善排便的状况。改变生活方式,改“便”从现在就要开始。

直肠癌的病因有什么

一、直肠慢性炎症: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血吸虫病形成的肉芽肿等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有直接的关系。其病程愈长,发生结直肠癌的可能性愈高,患病20年以上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直肠癌的发生率约为20-40%。

二、直肠腺瘤癌变:

直肠癌发病原因之三。饮食与致癌物质: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结直肠癌的发生与经济状况、饮食结构有明显的联系。经济发达地区、饮食中动物脂肪和蛋白质所占比例高、纤维素含量低的地域和群体发病率明显高。饮食结构与结直肠癌发生之间的关系确切机理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可能与动物脂肪的代谢产物、细菌分解产物以及由于低纤维素饮食状态下,肠蠕动减慢,肠道的毒素吸收增加等因素有关。

三、遗传因素:

除了家族性息肉病或溃疡性结肠炎恶变的引起的结直肠癌患者外,在其他结直肠癌患者中,约有5-10%的患者有明显的家族肿瘤史,统称为遗传性非家族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又称综合征。

相关推荐

直肠癌发病原因都有哪些

直肠癌疾病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多见的,虽然这种疾病不是一种罕见的疾病,但是很多人对于这种疾病都不是特别了解。其实导致直肠癌发病原因有很多,大家一定要注意疾病的预防,免受疾病的困扰。 1.直肠慢性炎症: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血吸虫病形成的肉芽肿等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有直接的关系。其病程愈长,发生结直肠癌的可能性愈高,患病20年以上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直肠癌的发生率约为20-40%。 2.饮食与致癌物质: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结直肠癌的发生与经济状况、饮食结构有明显的联系。经济发达地区、饮食中动物脂肪和蛋白质所占比例高、

大肠癌是如何引起的

一、环境因素 中国和日本人的大肠癌发病率虽明显低于美国,但移民到美国的第一代即见大肠癌发病率上升,第二代已接近美国人的发病率。由此移民流行病学特点,可见大肠癌的发病和环境、生活习惯,尤其是饮食方式有关。一般认为高脂肪食谱与食物纤维不足是主要发病原因,这已为流行病学和动物实验所证明。高脂肪饮食,特别是含有饱和脂肪酸的饮食,可促进肝中胆固醇和胆酸的合成,而进入肠腔增加,结肠细菌作用使之转变成胆固醇代谢物及次级胆酸,有致癌作用。食物纤维具有吸收水分性能,可增加粪便量,稀释肠内残留物浓度,并因缩短粪便通过大肠的时

外阴癌发病原因

1.由于人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现在的人体质酸化,造成酸性体质,破坏到人的末梢神经,人体质免疫力下降,被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该病毒感染可造成外阴癌及其癌前期病变; 2.酸性体质造成慢性外阴营养障碍性疾病,外阴硬萎久治不愈,外阴溃疡不易愈合; 3.部分妇女外阴卫生不良,长期慢性炎症的刺激导致细胞癌变; 4.体质酸化,造成女性过早绝经,内分泌失调,外阴癌的发病率要偏高;总之,体液酸化造成了很多妇科方面的疾病,为癌细胞的生长提供了必要的生存环境。 5.过早绝经,据统计外阴癌患者比一般妇女绝经早3~5年。

直肠癌发病原因是什么

直肠癌的病因目前仍不十分清楚,其发病与社会环境、饮食习惯、遗传因素等有关。直肠息肉也是直肠癌的高危因素。目前基本公认的是动物脂肪和蛋白质摄入过高,食物纤维摄入不足是直肠癌发生的高危因素。 饮食因素:高动物蛋白﹑高脂肪和低纤维饮食是大肠癌高发的因素之一。随着饮食中脂肪、蛋白质等高胆固醇食物摄入量的增加,大肠癌的发病人数也相应增加。所以人们在饮食上尽量控制这类物质的摄入。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的抵抗力下降,而结肠癌患者的平均年龄在60-65岁之间,年龄越大患结肠癌的危害越大,所以患者应该及时治疗,避免病

直肠息肉对直肠癌有作用

摘除直肠息肉,可阻断直肠癌的自然史,使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降40%和50%。这表明,摘除直肠息肉对直肠癌发生有预防作用。 1977年至1980年期间,他们在海宁市2次对30岁以上的23万余例大肠癌高危人进行15cm肠镜筛检(第1次检18万余人、第2次检8万余人),共检出4077人有直肠息或有腺瘤。对上述4077人在直肠镜下施行息肉摘除术,并对息肉摘除者作定期肠访,目前肠镜检查深度已达24cm。 经过20余年的肠镜随访,海宁市接受筛检人群的20年累计直肠癌发病率降低为68.6%与82.4%。研究分析

饮食上如何防治肠癌

钙与维生素D 美国人发现,在接受太阳光照射特别是B族紫外线水平高的地区,结直肠癌的死亡率明显较低,研究已证实其与钙和维生素D的代谢密切相关。有人进一步发现每天饮食中摄入150国际单位以上维生素D的人,结直肠癌发病率只是摄入少量维生素D的人的一半;而每天摄入钙大约在1200毫克以上的人,结直肠癌发病率只相当于每天摄入少于625毫克钙的四分之一。所以科学家得出结论,钙的摄入量与结直肠癌的危险呈负相关,而维生素D有潜在的抗癌作用。 脂肪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结直肠癌高发国家的饮食以高脂肪为其特点,而低发病率的

吃肉过多易致肠癌

结肠癌发病率接近发达国家 结直肠癌通常称为大肠癌,包括结肠癌与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不断攀升。根据2012年公布的《中国肿瘤登记年报》,结直肠癌国内发病率约为29.44/10万,死亡率为14.23/10万,部分发达城市的结直肠癌发病率已经接近甚至高于发达国家水平。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饮食结构的西方化以及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国内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将进一步升高。 每天一顿肉发病率增3倍 与其他癌症相比,结直肠癌是典型的生活方式病,其中肉吃多了特别容易得肠癌。专家介绍说,一个针对2000名患者的结

怎么避免得直肠癌

怎么避免得直肠癌?直肠癌是指从齿状线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之间的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直肠癌位置低,容易被直肠指诊及乙状结肠镜诊断。我国每年直肠癌发病例约为40万,死亡人数35万,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第四位。怎么避免得直肠癌? 1、饮食调整 ①减少能量摄入:能量摄入与结直肠癌发生有关。大部分的研究表明,总的能量摄入与结直肠癌危险性有关系,无论摄入的能量是蛋白质、脂肪还是碳水化合物。减少能量的摄入有可能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②减少脂肪与红肉摄入:结直肠癌的发生与动物脂肪和肉类密切相关,有研究表明高

肠癌是一种什么类型的疾病

一般认为高脂肪食谱和纤维素不足是主要发病原因。研究显示,饱和脂肪酸的饮食可增加结肠中胆汁酸与中性固醇的浓度,并改变大肠菌群的组成。胆汁酸经细菌作用可生成3-甲基胆蒽等致癌物质,固醇环也可经细菌作用被芳香化而形成致癌物质。食物纤维包括纤维素、果胶、半纤维素、木质素等,吸收水分,增加粪便量,稀释肠内残留物浓度,能够缩短粪便通过大肠的时间而减少致癌物质与肠粘膜接触的时间,若膳食纤维不足时,已是结肠癌的发病因素之一。 慢性大肠炎症,如溃疡性结肠炎的肠癌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炎症的增生性病变的发展过程中,常可形成息肉

痔疮会不会发生癌变呢

痔疮,是肛门部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它分为“内痔”和“外痔”,外痔是肛门外的皮赘,患者通常症状不多,一般无需治疗,内痔是直肠与肛门连接部粘膜下静脉的一种曲张病,发生在肛门内2--3厘米处。 发生内痔的原因,除极少数由于肛门部血管畸形外,绝大多数患者是由于便秘、大便干燥,粪便在直肠末端停留时间过长,或排便习惯不良,蹲、坐便池时间过长,影响了肛门部的静脉血液回流,久而久之,导致痔静脉曲张。 直肠癌是发生在直肠粘膜上的一种恶性病变。直肠癌的早期症状也是粪便上带血或粪便内混血,带粘液,不痛。 内痔和直肠癌是两个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