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去合理预防乳牙龋病
如何去合理预防乳牙龋病
预防龋病应从孕期开始,在提高抗龋力方面,首先要保证胎儿期身体发育和牙齿生长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孕期及时补充高蛋白质、钙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保证胎儿牙胚的发育。孕妇要特别预防各种传染病的发生。发育良好的牙齿,才有坚实的抗龋基础。由于初萌出的乳牙表面窝沟很窄、很深,易隐藏细菌,是龋齿的好发部位。
搞好口腔卫生是预防龋病最关键的环节。教育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饭后漱口,睡前不吃糖和零食。
牙列不齐可使食物嵌塞或滞留,从而发生龋坏。防止牙列不齐有利于减少龋病的发生,如替牙期应及时拔除滞留的乳牙(以免影响恒牙萌出或歪斜)及多生牙,并矫正错位牙.修复缺失牙。
婴幼儿食物要多样化,以提供牙齿发育所需要的丰富营养物质,还要注意多咀嚼粗纤维性食物,如蔬莱、水果、豆角、瘦肉等,咀嚼时这些食物中的纤维能摩擦牙面,去掉牙面上附着的菌斑。
定期检查口腔,早期发现龋齿,早期治疗,要求2-5岁儿童,每3个月查1次,6-12岁儿童每6个月查1次,10岁以上儿童每年查1次。应用各种氟化物制品,如含氟牙膏、糊剂、水剂等,有利于抗龋坏作用。使用机械或化学的方法驱除造成龋坏的因素。用特殊的防龋材料封闭牙面窝沟,或者在易发生龋坏的牙面做预防充填,能起到有效的防龋作用。
忽视龋齿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龋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口腔疾病,尤其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病率很高,危害人类健康。为此,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龋病列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其中,乳牙龋病更以患龋率高、发病早、龋齿多发、龋蚀范围广、发展迅速等特点,严重危害儿童的身心健康。
根据最新的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2005年我国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66.0%、龋均为3.5(即每个孩子平均有3.5颗龋齿);而上海市的患龋率和龋均则更高,分别为71.74%和4.17。我国口腔保健规划目标是 2010年5岁城市儿童乳牙无龋率应达到40%,因而我国儿童乳牙龋病的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
然而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很多家长认为“乳牙龋齿无需治疗,反正要替换的”,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实际上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下面从三个方面逐一阐述乳牙龋病的危害性。
对口腔局部的危害
乳牙龋病若不及时治疗,会继发牙髓发炎,引起剧烈疼痛;如还未得到及时治疗,会发展成根尖周炎,引起疼痛和牙龈局部肿胀或相应部位的颌面部肿胀。
更为严重的是乳牙根尖周炎还可能会波及到在其根端部的后继恒牙牙胚,致其牙釉质发育不全。临床上我们会发现一些孩子的个别恒牙的牙面有白垩色或黄褐色的斑块,严重时牙面还有凹陷。此外,乳牙根尖周炎还可使后继恒牙的萌出过早或过迟,影响恒牙萌出的顺序和位置。
严重的龋病可导致乳牙牙冠长度缩短或被过早拔除,致使其两侧相邻牙向此间隙移位,使后继恒牙萌出时因间隙不足而发生位置异常,造成恒牙牙齿排列不齐。
有些儿童由于龋病的缘故长期用一侧牙齿咀嚼,久而久之便造成面部发育不对称,造成颌面部轻重不等的畸形。此外单侧咀嚼还易发生颞颌关节病。
对全身健康的危害
由于乳牙严重龋坏或早失,对食物的切割、磨细不充分,导致咀嚼功能降低或丧失,胃肠消化吸收减弱,易造成机体营养不良,影响发育,特别对生长发育快的儿童影响更大。经常有家长说:龋病治好后,孩子吃饭香了,健康、结实了。
由龋病引起的根尖周炎往往成为疾病的感染病灶,其有害的代谢产物或细菌毒素可被血液或淋巴液带到其他器官,在机体过度疲劳、感冒等身体抵抗力降低时,可诱发慢性肾炎、风湿性关节炎、心内膜炎和败血症等全身性疾病。如出现以上疾病又找不出其他原因,可带孩子进行口腔检查,说不定就是小小乳牙惹的祸,可称它为“病灶牙”。
婴幼儿时期是孩子语言训练的关键时期。乳牙龋齿,尤其是前牙的严重龋齿,会影响孩子的发音,就如人们常说的讲话漏风,对其语言能力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同时还会影响美观,对孩子的正常心理发育产生影响。
对家庭社会的危害
乳牙龋病如不及时治疗,会发展成牙髓病和根尖周病,其治疗周期较长,费用又比较昂贵,因而会影响家长的工作,耽误孩子的学习,花钱又多,浪费社会资源。
俗话说“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希望每位家长都能意识到乳牙龋齿的危害性,改变只有“牙痛”时才带孩子就诊的传统观念,树立定期口腔健康检查和定期疗效复查的新观念,将龋病对孩子的危害降到最小的程度。
儿童乳牙龋病特点 乳牙龋病特点
乳牙患龋率在7~8岁达到高峰,乳牙出生以后就容易患龋,发病时间早。
乳牙的钙化程度比较低,会很快发展成牙髓炎、根尖周炎,甚至成为残根、残冠。
由于乳牙的患龋发展速度比较快,早期自觉症状不明显,所以家长容易忽略,一直到发展成深龋牙髓炎或者根尖周炎才就诊。
同一个儿童口腔内有多个牙齿患龋,或者一个牙有多个牙面患龋。一般而言,恒牙邻面或颌面容易患龋,但是乳牙除了邻面和颌面,唇面和舌侧光滑面也容易患龋。
由于乳牙的血液循环比较好,根管粗大,修复性牙本质形成活跃,而这对于预防龋齿是有益的。
乳牙虫牙到底需不需要治疗
需要。
大众常有一个认知误区,那就是“乳牙最终会被恒牙替换,所以如果乳牙患龋是不需要治疗”。
这个认识是不对的。
首先我们要对乳牙及其特点有一个科学的认识,乳牙上下颌各10颗,共20颗,由于乳牙的窝沟点隙复杂且不规则,易于细菌、食物滞留,另外乳牙牙体硬组织较恒牙矿化差等一系列解剖学特点使得乳牙龋病好发。而又因为乳牙龋坏自觉症状不明显,常延误早期治疗。
其实乳牙龋坏是有很大危害的,首先严重的乳牙龋坏,除了直接造成牙体组织缺损影响咀嚼功能外,甚至会导致乳牙牙髓、根尖周的炎症,从而影响继承恒牙的生长发育,其次龋坏造成的缺失乳牙使得牙列变短,导致恒牙萌出异常或咬合异常。再次,儿童颌面部血液丰富,病变区的细菌可随血液播散到其他部位,导致相应区淋巴结肿大,严重者产生心内膜炎、慢性肾炎等疾病。最后,乳牙龋坏影响美观、发音,可造成儿童自卑心理,有碍正常交往。
孩子换牙期要注意什么
1多吃些耐咀嚼的食物。孩子到了六七岁,替换乳牙的恒牙就陆续萌出了,有些孩子的乳牙不肯让位,便使得成为了双层牙。牙根的自然吸收脱落是靠咀嚼食物来完成的。多让孩子吃些耐嚼食品有利于乳牙脱落
2儿童换牙期会建立咬合关系因为颌骨发育和牙齿的替换。暂时性的错位咬合,可以自己进行调整,很容易恢复正常。如果牙间隙太大。自己不能进行调整的。应该到医院及时就医。否则会影响孩子的外貌。
3乳磨牙龋病的预防和治疗。换牙期是乳牙得龋病的高发期。对恒牙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乳磨牙龋病的治疗和平预防是非常重要的。
小孩牙齿换牙时期如何护理
一:重视乳牙龋病。5岁前的龋齿大多发生在咬合面上,而替牙期牙齿清洁不干净,食物残渣残留牙缝的话,两牙之间就会开始烂牙。很多父母忽视孩子的乳牙龋病,认为乳牙反正要脱落,不会影响恒牙。其实,乳牙龋坏如果治疗不及时,会严重影响恒牙生长甚至带来恒牙严重畸形。
二:恒牙萌出。乳牙不掉需拔除一般恒牙萌出前,乳牙会自动脱落,但有些孩子会出现恒牙已经长出来,而相应的乳牙却顽固如初不肯"让位"的情况,迫使恒牙从乳牙的内侧长出,形成"双层牙"。林医生指出,出现双层牙时,应把乳牙拔掉,否则会令牙齿排列不整、咬合不正。
三:让孩子改掉舔牙齿等坏习惯。儿童换牙期较长,一般需要6~7年,在这较长期间里,如果儿童有一些不良习惯,如咬唇、舔唇、咬舌、伸舌、吮指、咬指甲等,可造成牙列不齐、咬合错乱和面部不对称等畸形,影响牙齿功能和面部美观。所以,要时刻注意纠正他们的这些不良习惯。如果存在自己不能纠正的习惯,应尽早到口腔科就诊,配戴矫治器以协助纠正。
乳牙龋病该如何预防
在孩子在出生满六个月以后就会进入出牙期。而爸爸妈妈们要做的是为孩子做好乳牙龋病的预防,那么预防婴幼儿乳牙龋病的方法是什么呢?怎样预防宝宝乳牙龋病呢?
预防乳牙龋病的发生,首先应当提倡母乳喂养,而且必须定时、按需哺乳,千万不能养成婴幼儿含着奶嘴睡觉的不良习惯,以避免奶瓶龋的发生。
而在用奶瓶喂养时,要注意避免孩子的上颌受压;橡皮奶头小孔要适中,不宜太大或太小,避免下颌前伸不足或过度;父母要及时纠正孩子不良习惯和姿势,如吐舌、吮指、咬唇、偏侧咀嚼、口呼吸和睡觉时用手枕在面部等不良姿势。
此外,注意膳食平衡、遵循合理进糖原则,也能有效维护乳牙健康。“尽量减少食糖进入孩子口腔的数量和次数,两餐之间尽可能不吃糖果和蜜饯、饼干等含糖量高且富于黏性的零食,尤其不能在临睡前吃。”吃糖类和淀粉类食物一定要事后漱口或刷牙。
专家特别强调,与糖类相反,蛋白质却能有效抑制口内细菌新陈代谢,蔬菜则能增加唾液中的中和作用,所以应在少吃糖基础上,鼓励婴幼儿多进食鱼、肉、豆类、鸡蛋、牛奶等含蛋白质的食物和蔬菜水果等,使孩子能发挥正常的咀嚼功能,并促进颌面部发育。
小孩换牙注意事项
龋病,关注六龄牙
六龄牙是指在孩子6岁左右萌出的乳牙列后的第一恒磨牙,它对全口牙齿的生长排列至关重要。5岁前的龋齿大多发生在咬合面上,而替牙期牙齿清洁不干净,食物残渣残留牙缝的话,两牙之间就会开始烂牙。
许多父母会忽视孩子的乳牙龋病,觉得迟早要掉的,不会影响新牙。但其实,乳牙龋坏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影响新牙的生长。
恒牙萌出,乳牙不掉需拔除
通常恒牙萌出前,乳牙会主动掉落,但有些孩子会呈现恒牙现已长出来,而相应的乳牙却固执如初不愿“让位”的状况,迫使恒牙从乳牙的内侧长出,构成“双层牙”。专家指出,呈现双层牙时,应把乳牙拔掉,否则会令牙齿摆放不整、咬合不正。
乳牙龋齿的危害是什么
1.局部影响乳牙多个龋齿会影响咀嚼功能。破损的牙冠容易损伤局部口腔黏膜组织。乳牙龋齿及并发症会对继承恒牙和恒牙列造成影响。
(1)乳牙因龋病形成龋洞,造成食物残渣滞留,细菌聚集,使El腔卫生恶化,影响新萌出的恒牙使其容易发生龋坏。
(2)乳牙龋齿发展为根尖周炎后,可影响继承恒牙牙胚,造成其釉质发育障碍。乳牙根尖周炎造成局部牙槽骨破坏,可影响恒牙正常萌出。
(3)乳牙龋齿严重时或乳牙因晚期龋早失,可以造成继承恒牙所占间隙缩小,萌出间隙不足而发生萌出位置异常。
2.全身影响乳牙龋齿严重时可以造成咀嚼功能降低,影响儿童的营养摄入。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因此,对颌面部和全身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龋病转成的慢性根尖周炎可以作为病灶牙使机体的其他组织发生感染。乳前牙的龋齿不仅影响美观,还会给儿童心理造成一定影响。乳前牙早失还会影响儿童的正确发音。
乳牙龋病可能引发败血症
龋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的口腔疾病,尤其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病率很高,WHO已将其列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然而,在临床工作中,我发现很多家长认为 “乳牙龋齿无需治疗,反正要替换的”,殊不知,这种无所谓的态度可能会导致孩子终生的遗憾。
第一,乳牙龋病若不及时治疗,会继发牙髓发炎,引起剧烈疼痛,甚至会发展成根尖周炎。乳牙根尖周炎可能会波及到其根端部的后继恒牙牙胚,导致牙釉质发育不全;还可使后继恒牙的萌出过早或过迟,影响恒牙萌出的顺序和位置;严重的龋病还可导致乳牙牙冠严重缺损或被过早拔除,造成恒牙牙齿排列不齐。更为严重的是,根尖周炎往往成为疾病的感染病灶,可能诱发慢性肾炎、风湿性关节炎、心内膜炎和败血症等全身性疾病。
第二,由于乳牙严重龋坏或早失,儿童对食物的切割、磨细不充分,导致咀嚼功能降低、胃肠消化吸收减弱,易造成机体营养不良。常有家长说,龋病治好后,孩子吃饭香了,健康、结实了。此外,有些儿童由于龋病长期用一侧牙齿咀嚼,久而久之造成面部发育不对称。
第三,乳牙龋齿,尤其是前牙的严重龋齿,会影响孩子的发音,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讲话漏风”,同时也有损美观,进而对孩子的心理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希望每位家长都能意识到乳牙龋齿的危害性,树立定期口腔健康检查和定期疗效复查的新观念,将龋病对孩子的危减到最小的程度。
三岁宝宝虫牙怎么办呢
1、乳牙龋病应及时治疗;
(1)药物治疗:在磨除龋坏组织的基础上采用药物以终止龋病的发展,如氟化合钠类和氨硝酸银类药物
(2)修复治疗:a、充填修复 b、嵌体修复 c、成品冠修复。
2、乳牙龋病未能得到及时治疗,就会发展成为牙髓、根炎周病变,对其下方的恒牙胚发育造成影响,严重时还会使牙胚不发育或形成襄肿,此种由乳牙根炎周炎症造成继随恒牙釉质发育不全,在临床上并非少见。
3、养成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
(1)控制零食,为糕点、糖果、蜜饯、饮料等
(2)调制食品结构:含糖少致龋力小,含纤维多抗龋性强
(3)合理安排饮食时间,应定时进食,食后漱口,刷牙。
宝宝护牙3误区要警惕
误区一:乳牙龋齿不用治
“很多家长都觉得‘乳牙龋齿没关系,反正以后还会换牙。’这其实是一种误区。孩子乳牙龋齿如果不及时治疗,也会对健康产生很不利的影响。”费春艳解释,乳牙龋坏后,如果没有及时的控制和治疗,龋坏会进一步发展,引起牙髓炎、根尖周炎。
如果是一侧发生龋齿,由于疼痛的原因宝宝不自觉地用健康侧咀嚼,久而久之,偏侧咀嚼就会影响宝宝颌骨的发育,引起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严重的会导致两侧面部不对称。乳牙龋齿如果已经侵犯到牙神经,进一步发展会影响到恒牙胚的健康,继而影响恒牙的形态或者萌出时间。因此,乳牙若有龋齿应该尽早治疗。
误区二:宝宝含奶瓶睡觉
费春艳介绍,“奶瓶龋”顾名思义,就是由于长时间用奶瓶喂养,尤其是喜欢让小宝宝含着奶瓶睡觉的做法,致使宝宝在婴幼儿时期发生特有的乳牙龋病。
“临床上,很多小宝宝满口小乳牙发黄、发黑,就是含奶嘴睡觉的毛病。小宝宝在睡眠时唾液分泌减少,无法将口腔内奶液及时稀释,奶液会有机会长时间停留在口腔内受细菌作用产酸发酵。加上宝宝的乳牙刚萌出不久,牙表面容易受酸的作用而脱矿,使牙齿表面产生缺损而形成龋洞。”费春艳表示,1岁以上的孩子,应减少夜间喂奶的次数,逐步过度到夜间不喂奶。2-2.5岁孩子乳牙基本上完全萌出之后,应适时停用奶瓶,改用杯子喝水和饮奶。
误区三:补钙能预防龋齿
“有一部分家长认为补钙能预防龋齿,也是不正确的。”费春艳介绍,预防儿童龋齿,窝沟封闭是目前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可以极大降低儿童与青少年龋病患病水平。
对于窝沟封闭的安全性不少家长表示出担忧。费春艳介绍,窝沟封闭是一种无痛、无创伤、安全简便的防龋技术,一次窝沟封闭可维持数年。“封闭的最佳时机是牙冠完全萌出,龋齿尚未发生的时候,一般乳磨牙在3-5岁,第一恒磨牙在6-8岁,第二恒磨牙在11-13岁时。”
此外,也可以通过窝沟封闭与氟化物的联合使用,同时预防窝沟龋和光滑面龋,最大限度预防龋病的发生。
儿童乳牙有蛀牙该怎么处理
1、乳牙龋病应及时治疗;(1)药物治疗:在磨除龋坏组织的基础上采用药物以终止龋病的发展,如氟化合钠类和氨硝酸银类药物(2)修复治疗:a、充填修复 b、嵌体修复 c、成品冠修复
2、乳牙龋病未能得到及时治疗,就会发展成为牙髓、根炎周病变,对其下方的恒牙胚发育造成影响,严重时还会使牙胚不发育或形成襄肿,此种由乳牙根炎周炎症造成继随恒牙釉质发育不全,在临床上并非少见。
3、养成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1)控制零食,为糕点、糖果、蜜饯、饮料等(2)调制食品结构:含糖少致龋力小,含纤维多抗龋性强(3)合理安排饮食时间,应定时进食,食后漱口,刷牙。
祝你健康!
预防儿童的乳牙龋齿
众所周知,乳牙是儿童的重要咀嚼器官,能有一副健全的乳牙是儿童健康的标志之一。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的逐渐精细及食糖量的增加,乳牙龋病的发生率也有所增加。
乳牙的龋病因其发生早,发展快,范围广,易忽略而成为临床预防的一大重要难题。特别是有些家长忽视了儿童的刷牙及早期龋病的治疗,所以造成了很多的龋齿并发症,比如很深的龋病会侵犯牙髓神经造成剧烈痛疼,炎症再往牙根发展会形成牙槽脓肿,这时不但痛且会面部肿胀、牙齿松动甚至会引起患牙过早脱落从而使将来恒牙发育异常,排列不齐,如果多数乳牙都已龋坏,势必会影响儿童咀嚼食物以及营养的消化吸收,并且长期偏侧咀嚼的患儿还会使面部发育不对称。可见那种认为“乳牙迟早要替换,龋坏没关系”的看法是不正确的。
那么乳牙龋病预防有哪些方法呢?首先,幼儿从三岁起便要开始学刷牙,家长不但要教会其正确方法还要加以督促;其次,刷牙以早晚两次,每次三分钟为宜;再者,家长最好能定期(一般半年一次)带孩子去医院做一些口腔保健措施如牙面涂氟、窝沟封闭等。
如发现有龋病,便可早期治疗,防止其发展,只有这样才能预防乳牙龋齿,使幼儿们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