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的症状早期
痛风的症状早期
1、急性关节炎
常是痛风的首发症状。是尿酸盐结晶、沉积引起的炎症反应。结晶的来源有二:①过饱和的尿酸释放到关节液中,正常情况下pH7.4,温度37。C时尿酸钠的溶解度为380umoI,L(6.4mg/d1)。血尿酸过高与血浆白蛋白、al、a2球蛋白结合减少,加之关节局部pH、温度降低等,尿酸盐结晶析离。②关节滑膜上的痛风微小结节崩落(结晶脱落)。析出的结晶激活了 Hageman因子、5一羟色胺、血管紧张素、缓激肽、花生四烯酸及补体系统;又可趋化白细胞,使之释放自细胞三烯B4(LTB4)和糖蛋白化学趋化因子;单核细胞也可在刺激后释放白细胞介素l(IL,1)等引发了关节炎发作。
典型发作起病急骤,多于午夜因剧痛而惊醒,最易受累部位是跖趾关节,依次为踝、跟、膝、腕、指、肘等关节。90%为单一,偶尔双侧或多关节同时或先后受累,呈红肿热痛,可有关节腔积液,也可伴发热、白细咆增多等全身症状。发作常呈自限性,数小时、数天、数周自然缓解,缓解时局部可出现本病特有的脱屑和瘙痒表现。缓解期可数月、年乃至终生。但多数反复发怍,甚至到慢性关节炎阶段。个别者无缓解期直至延续到慢性关节炎期。一般疼痛明显,少数症状轻微。多于春秋季发病,饮酒、高蛋白饮食、脚扭伤是重要诱因,还有穿紧鞋、多走路、受寒、劳累、感染、手术等。
2、痛风石及慢性关节炎痛风石
是痛风特征性损害。是由于尿酸单钠细针状结晶沉淀所引起的一种慢性异物样反应,周围被单核细胞、上皮细胞、巨大细胞所围绕,形成异物结节,引起轻度慢性炎症反应。痛风石除中枢神经系统外,可累及任何部位,最常见于关节内及附近与耳轮。呈黄白色大小不一的隆起,小如芝麻,大如鸡蛋,初起质软,随着纤维增生渐硬如石。关节附近因易磨损,加之结节隆起使表皮菲薄,易破溃成瘘管,有白色糊状物排出,瘘管周围组织呈慢性肉芽肿不易愈合,但很少继发感染,可恢复性差。进而伤害皮下组织、滑膜囊、软骨、骨,造成组织断裂和纤维变性,软骨、骨破坏最显著,累及关节增多,甚至到脊柱、下颌等各关节,软骨呈现退行性变,血管翳形成,滑囊增厚,骨质侵蚀缺损乃至骨折,加之痛风石增大,招致关节僵硬、破溃、畸形。
3、痛风肾病
尸检证实,90%~100%痛风患者有肾损害,其特征性组织学表现是肾髓质或乳头处有尿酸盐结晶,其周围有圆形细胞和巨大细胞反应,呈慢性间质性炎症,导致肾小管变形、上皮细胞坏死、萎缩、纤维化、硬化、管腔闭塞,进而累及肾小球血管床。呈慢性经过。临床可有蛋白尿、血尿、等渗尿,进而发生高血压、氮质血症等肾功能不全表现。尽管痛风患者17%~25%死于尿毒症,但很少是痛风单独引起,常与老化、高血压、动脉硬化、肾结石或感染等综合因素有关。
急性梗阻性肾病也称为高尿酸血症肾病,主要见于放疗、化疗等致急剧明显的血、尿尿酸增高的患者,导致肾小管急性、大量、广泛的尿酸结晶阻塞——急性肾衰竭。
4、尿酸性尿路结石
结石在高尿酸血症期即可出现,其发生率在高尿酸血症中占40%,占痛风患者的1/4,比一般人群高200倍,在一切结石中占10%。其发生率与血尿酸水平及尿酸排出量呈正相关,血尿酸在713.5,umol,L(12mg/d1)、24小时排出量超过6.54mmol(1100mg)时,发病率达 50%。绝大多数为纯尿酸结石,特点是X线不显影,部分与草酸钙、磷酸钙混合,x线可显影。泥沙样结石常无症状,较大者有肾绞痛、血尿。在结石病因中,还包括尿pH、尿酸浓度、结石基质的可能利用度、尿内可溶性物质水平等,特别是尿pH,当pH 8.0时尿酸溶解度增加100倍。
5、继发性痛风
大多发生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急慢性白血病、红细胞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溶血性贫血、淋巴瘤及多种癌症化疗时,由于细胞内核酸大量分解而致尿酸产生过多,或在肾脏疾病、高血压、动脉硬化晚期,由于肾功能衰竭尿酸排泄困难而使血尿酸增高。继发性痛风患者血尿酸浓度常较原发性为高,尿路结石的发生率也高,但是关节症状多不如原发者典型,且多为原发病所掩盖,不易被发现。
6、伴随病
痛风的病人常伴有高脂血症,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的冠心病等。
看痛风挂什么科
看痛风挂什么科?痛风是慢性疾病,其主要表现在关节炎的一种,该病跟风湿病有类似之处,这就导致很多患者误认为是是风湿病,从而会错误的治疗,在这里专家朱建福提醒患者,痛风需要看痛风科,以下是痛风的详细介绍。
痛风病是由于人体嘌呤代谢出现紊乱,导致的产生尿酸持续高,如果长时间的不治疗会使之产生大量的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软骨组织内,久而久之就会引发关节炎,即痛风,针对痛风临床上将其症状做了以下划分:
1.早期的痛风症状主要表现在高尿酸血症,这个时期没有明显的特征,只有到痛风发作的时候才会称为痛风病。
2.急性发作期的痛风病症状:发作时间通常是下半夜。该阶段的痛风症状表现为脚踝关节或脚指,手臂、手指关节处疼痛、肿胀、发红,伴有剧烈疼痛。使用显微镜观察,会发现患处组织内有松针状尿酸盐沉淀。就是尿酸盐沉淀引起的剧烈疼痛。请注意,发病期的血尿酸由于已经生成沉淀,所以尿酸值比平时最高值低。
3.间歇期的痛风病症状:该阶段的痛风症状主要表现是血尿酸浓度偏高。所谓的间歇期是指痛风两次发病的间隔期,一般为几个月至一年。如果没有采用降尿酸的方法,发作会频繁,痛感加重,病程延长。
4.慢性期的痛风病症状:该阶段的痛风症状主要表现是存在痛风石,慢性关节炎、尿酸结石和痛风性肾炎及并发症。
痛风的主要症状
1、早期症状
痛风早期症状不是很严重,这个时期也是最佳的治疗时间,主要表现: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症状消失后关节会完全恢复,但是恢复之后可反复发作的情况,是一般皮下痛风石的形成期。
2、中期症状
早期症状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久而久之病情就会严重,出现中期症状,急性发作的反复出现,进而导致关节出现不同程度的骨破坏与功能障碍损伤,使得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形成,由此产生中期痛风症状,会形成皮下痛风石、尿酸性肾病及肾结石,肾功能正常或轻度减退。
3、晚期症状
晚期痛风症状就是比较严重的情况,这时候患者会有明显的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等表现,导致皮下痛风石数量增多、体积增大,破溃,出现白色尿盐结晶等。尿酸性肾病及肾结石有所发展,肾功能明显减退,会有氮质血症及尿毒症等产生。
痛风症状的早期表现
此期多发生于20~50岁男性,四季均可发病,以春、秋季居多。常在关节局部损伤、暴饮暴食、过度疲劳、受寒受湿、某些药物等诱因下发作。典型发作者,起病急,疼痛在48小时内达到高峰,如刀割和咬噬状,甚至不能忍受被单覆盖和周围振动。起病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可有某个关节红、肿、热、痛,边界清晰。50%的患者首次累及的是单侧足跚指关节,其次为足背、足跟、踝、膝、肘、腕和指,也可累及关节外组织。
发病初期,即使没有应用药物治疗,患者的症状多在数日或1周内自行缓解,较重者可持续数月。
在急性关节炎发作消失后,关节可完全恢复正常,无功能障碍,但可反复发作。在这个阶段,一般不会有痛风石的形成,亦无明显肾的病变,肾功能正常。
痛风症状的早期表现 痛风症状的中期表现
间歇期是指从痛风第一次发作后、痛风石尚未出现的时期,期间偶尔会有急性关节炎的发作。发作间期长短不一,数月到数年,多数患者1~2年再次发作。在没有正规治疗的情况下,则发作次数增多。间歇期缩短,累及关节增加,最后形成痛风石,进人痛风晚期。
请问痛风都有些什么症状
1、间歇期的症状。该阶段的痛风症状主要表现是血尿酸浓度偏高。所谓的间歇期是指痛风两次发病的间隔期,一般为几个月至一年。
2、急性发作期的症状。发作时间通常是下半夜。该阶段的痛风症状表现为脚踝关节或脚指,手臂、手指关节处疼痛、肿胀、发红,伴有剧烈疼痛。
3、早期的症状。痛风早期发作,治疗目的是控制发作,尽快减轻疼痛。对人群进行大规模的血尿酸普查可及时发现高尿酸血症,至少应每年健康检查一次。
4、慢性期的症状。该阶段的痛风症状主要表现是存在痛风石,慢性关节炎、尿酸结石和痛风性肾炎及并发症。此时痛风频繁发作,身体部位开始出现痛风石,随着时间的延长痛风石逐步变大。
膝盖痛是得了痛风吗
痛风病可发于身体任何部位,手、足、肘等关节处。但是,膝盖痛不一定是痛风的,患者最好是到医院检查清楚。痛风是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滑囊、软骨及其他组织中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炎性疾病,为内分泌科常见的疾病之一,需要终身控制治疗。
痛风是一种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代谢性疾病,它与我们的饮食与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痛风症状又主要分为:早期痛风症状、间歇期痛风症状、晚期的痛风症状和急性发作期痛风症状。各阶段的痛风病症状表现均不相同。
痛风性肾病持续性高尿酸血症,20%在临床上有肾病变表现,经过数年或更长时间可先后呈现肾小管和肾小球受损,少局部开展至尿毒症。尿酸盐肾病的发作率仅次于痛风性关节损伤,并且与病程和治疗有亲密关系。
通过上面的内容,相信大家对于痛风有了一定的了解。倘若发现患有该病,一定要及时医治,以免对我们的健康造成更大的危害。
痛风是中老年人经常有的一种疾病,它主要表现为关节腿部,胳膊各个地方出现疼痛的现象,而且不容易好转,痛风确实会引起膝盖痛,但是膝盖痛不一定是痛风,如果您一直有膝盖痛的情况可以到医院去检查一下,这样会给你给你确定的答复。
破伤风症状 早期症状
在早期症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为全身不适,肌肉酸痛等。接着是嚼肌痉挛所致的张口困难,一般程度的张口可以做到,但是张口越大越不容易做到,而且还有可能越想张口,反而嘴闭的越紧。
痛风的症状有哪些
1.痛风发病前期:又称高尿酸血症期,患者会表现得无痛风的临床症状,只表现为血尿酸升高。
2.痛风的早期症状:痛风早期症状表现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症状消失后关节会完全恢复,但是恢复之后可反复发作的情况,是一般皮下痛风石的形成期。
3.中期痛风症状:由于急性发作的反复出现,进而导致关节出现不同程度的骨破坏与功能障碍损伤,使得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形成,由此产生中期痛风症状,会形成皮下痛风石、尿酸性肾病及肾结石,肾功能正常或轻度减退。
4.晚期痛风的症状:晚期痛风会有明显的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等表现,导致皮下痛风石数量增多、体积增大,破溃,出现白色尿盐结晶等。尿酸性肾病及肾结石有所发展,肾功能明显减退,会有氮质血症及尿毒症等产生。
痛风早期症状
一、急性关节炎 常是痛风的首发症状。是尿酸盐结晶、沉积引起的炎症反应。结晶的来源有二:①过饱和的尿酸释放到关节液中,正常情况下pH7.4,温度37。C时尿酸钠的溶解度为380umoI,L(6.4mg/d1)。血尿酸过高与血浆白蛋白、al、a2球蛋白结合减少,加之关节局部pH、温度降低等,尿酸盐结晶析离。②关节滑膜上的痛风微小结节崩落(结晶脱落)。析出的结晶激活了 Hageman因子、5一羟色胺、血管紧张素、缓激肽、花生四烯酸及补体系统;又可趋化白细胞,使之释放自细胞三烯B4(LTB4)和糖蛋白化学趋化因子;单核细胞也可在刺激后释放白细胞介素l(IL,1)等引发了关节炎发作。
典型发作起病急骤,多于午夜因剧痛而惊醒,最易受累部位是跖趾关节,依次为踝、跟、膝、腕、指、肘等关节。90%为单一,偶尔双侧或多关节同时或先后受累,呈红肿热痛,可有关节腔积液,也可伴发热、白细咆增多等全身症状。发作常呈自限性,数小时、数天、数周自然缓解,缓解时局部可出现本病特有的脱屑和瘙痒表现。缓解期可数月、年乃至终生。但多数反复发怍,甚至到慢性关节炎阶段。个别者无缓解期直至延续到慢性关节炎期。一般疼痛明显,少数症状轻微。多于春秋季发病,饮酒、高蛋白饮食、脚扭伤是重要诱因,还有穿紧鞋、多走路、受寒、劳累、感染、手术等。
二、痛风石及慢性关节炎痛风石 是痛风特征性损害。是由于尿酸单钠细针状结晶沉淀所引起的一种慢性异物样反应,周围被单核细胞、上皮细胞、巨大细胞所围绕,形成异物结节,引起轻度慢性炎症反应。痛风石除中枢神经系统外,可累及任何部位,最常见于关节内及附近与耳轮。呈黄白色大小不一的隆起,小如芝麻,大如鸡蛋,初起质软,随着纤维增生渐硬如石。关节附近因易磨损,加之结节隆起使表皮菲薄,易破溃成瘘管,有白色糊状物排出,瘘管周围组织呈慢性肉芽肿不易愈合,但很少继发感染,可恢复性差。进而伤害皮下组织、滑膜囊、软骨、骨,造成组织断裂和纤维变性,软骨、骨破坏最显著,累及关节增多,甚至到脊柱、下颌等各关节,软骨呈现退行性变,血管翳形成,滑囊增厚,骨质侵蚀缺损乃至骨折,加之痛风石增大,招致关节僵硬、破溃、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