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胃幽门杆菌的发现

胃幽门杆菌的发现

因为胃液的强酸性,幽门螺杆菌很聪明的利用它的螺旋状结构,钻透胃黏膜表面的黏液,寄生在粘黏液中靠近胃黏膜上皮的相对中性的环境中。正是因为胃液的强酸性,早期人们都认为没有细菌能在极酸的胃液中生存。一直以来,都认为胃炎胃溃疡是因为压力或者辛辣食物。

直到1875年,德国的解剖学家发现了胃黏膜有螺旋样细菌存在,他们试图分离培养这种细菌,可惜没能体外培养成功,慢慢的就被人们淡忘了。

1893年,意大利的Giulio Bizzozero博士也观察到胃黏膜表面有一种螺旋状的细菌存在,可惜,他没有更进一步研究它。

1899年,波兰的Walery Jaworski从灌胃液中发现了螺旋状细菌,他称之为小皱弧菌。他猜测这个细菌可能是胃炎的致病因。这是世界第一个提出此学说的人。此说甚至被收进当时的胃病手册。遗憾的是,他是用波兰语发表的文章,没引起足够重视。

20世纪的早期,陆陆续续,世界各地的医生或学者都发现了胃黏膜表面的这个螺旋状的细菌。但是1954年,美国的PALMER博士检查了1180个胃病患者的胃黏膜标本后,没有发现可靠证据显示这种细菌的存在。这篇文章发表在著名的Gastroenterology杂志上,给幽门螺杆菌泼了当头一瓢冷水。

1975年STEER博士发表在临床病理杂志上的一篇文章,第一次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了胃黏膜中的这种螺旋状细菌的存在。再次将幽门螺杆菌热炒了起来。

马歇尔发现幽门螺杆菌

直到1979年,澳大利亚42岁的病理学家Robin Warren在病理标本中看到了这个细菌,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81年,他邀请当年只有30岁的年轻的澳大利亚内科医生Barry Marshall合作。

Warren给了Marshall大约20个胃病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结果显示都有一种螺旋状细菌存在。其中有一位就是Marshall的病人。这位病人之前抱怨胃部不适,常规检查却没有发现任何病变,所以Marshall将这个女患者送到了精神科医生那里,给她抗抑郁剂治疗。当Marshall看到这个报告后,意识到有什么东西是不对的。

他给其中一位80岁的老胃病患者抗菌素治疗。两周后,这个老病号欢喜的来告诉他,他再也没有感觉胃痛了。

Marshall受到极大鼓舞。开始投入大量时间,分离这个螺旋状细菌,试图体外培养以证实它的存在和致病可能。可惜,屡试无果。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幽门螺杆菌不同。那时候,他们常规只培养两天,两天后如果没有看见细菌,就果断抛弃了。

1982年的东圣节,他俩又再次尝试,将含有细菌培养液的培养皿中放在培养箱中,就回家度假了。也许是节日的气氛过于热烈,或者是他们本不抱希望。欢快的节日让他们忘了实验室中还有细菌在培养。5天后的周二,Marshall接到实验室助手兴奋的电话,要他速来实验室。他们终于培养成功了。

培养成功的Marshall和Warren欣喜异常,开始到处参加学会介绍他们的新发现。试图告诉医学界胃溃疡甚至胃癌可能是这种细菌引起的,根治细菌是治疗胃炎胃溃疡的有效手段。

Marshall去了皇家澳大利亚医师协会年会,发表他们的这一重大发现。然而,遭到的却是大多数医生的呲之以鼻,被认为太荒谬了。那时的医生普遍认为胃病是压力或者辛辣引起的。没有人相信胃病会是细菌造成的。

他们没有气馁,给著名的柳叶刀杂志写信阐述他们的观点。可惜,换来的还是被无视。

然而,临床上观察到越来越多的病例,让他们深信自己的结论。可惜,两个医生,没有足够的经费进一步研究下去。Marshall开始到处写信求助。这一撼动传统药物公司治疗方式的提议没有意外地遭到了大多数药物公司的无视或者嘲笑。

最终,他俩得到了一家小药物公司赞助,开始做一些小型的临床试验。用抗菌素治疗后的患者疗效显著,与之前的抑酸剂不可同日而语。

1983年,Marshall拿着他的结果来到了布鲁塞尔的国际微生物学会发表。

参会的微生物学家们被深深震撼了。

回来后,他俩再次给柳叶刀写了一篇完整的论文。不出意外,被断然拒绝了。

之后,苦闷的Marshall到处参加学会,演讲自己的发现和观点。然而,抑酸剂当时是一个30亿美元的庞大市场。他所到之处,满是嘲讽和拒绝。

他俩于是试图在动物身上再现感染造成的胃炎模型。可惜,又是屡试屡败。

1984年,Marshall和Warren在柳叶刀发表了那篇石破天惊的论文“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胃部发现的不明弯曲杆菌”。

同年,Marshall又一次参加学会,发表幽门螺杆菌学说。午餐时间,他听到周围一群各国消化科医生均嘲笑讽刺,说一个澳大利亚医生荒谬的认为有细菌可以在胃液存活且导致胃溃疡,真可笑。

Marshall一怒之下,回到澳洲,拿起一大杯含大量幽螺菌的培养液就喝。几天后,他开始腹痛呕吐。5天后,他清晨被痛醒。10天后胃镜证实了胃炎和大量幽门螺杆菌的存在。他此时才告诉他被吓坏了的妻子,他在自己身上做了实验。

1985年,他俩将这一勇敢行为发表在澳大利亚医学杂志上。不可思议的是,仍然没有得到应得的重视。这篇文章沉默了近10年。

在这沉默的十年间,Marshall于1986年移民到了美国。美国媒体,如读者文摘,开始以“豚鼠医生用自己做实验,治愈了溃疡“做题目开始报道。Marshall的知名度开始上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1989年,这个细菌被正式命名为幽门螺杆菌。

终于,NIH和美国FDA开始接受并宣传这种新的观点。

到了1993至1996年间,全美的医学界开始转变观念。

Marshall和Warren的名字开始见诸世界媒体。

1994年,美国NIH发表了新的指南,承认大多数再发性消化性溃疡可能因幽门螺杆菌所致,建议使用抗菌素治疗。

2005年,Marshall和Warren因为这一发现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Marshall可称得上有大智慧大勇气。他的坚持和勇气,造福了之后的千千万万胃病患者。

胃酸过多吃什么好 多吃红萝卜

幽门杆菌是胃病的元凶之一,红萝卜中的莱菔硫素可以轻易杀死幽门杆菌,具有保护和修复胃肠粘膜的作用,还可以防止胃溃疡、萎缩性胃炎等疾病向胃癌转化。

怎样预防胃癌 感染胃幽门螺旋杆菌一定要尽早治疗

此外,若感染胃幽门螺旋杆菌,出现胃癌风险是一般人的两倍以上,因此若发现感染胃幽门螺旋杆菌,也要及早接受治疗、用药。

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症状

1)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症状主要是反酸、烧心以及胃痛、口臭。这主要是由于幽门螺杆菌诱发胃泌素疯狂分泌,而发生发酸烧心,而具有胃溃疡疾病的患者,幽门螺杆菌更是引起了主要症状胃痛的发生,口臭最直接的病菌之一就是幽门螺杆菌了。[2]

2)幽门螺旋杆菌能够引起慢性胃炎。所发生的主要临床表现有:上腹部不适、隐痛,有时发生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的症状,病程较为缓慢,但是容易反复发作。

3)患者感染幽门螺杆菌后产生多种致病因子,从而引起胃黏膜损害,临床疾病的发生呈现多样性,而且患者多会出现反酸、嗳气、饱胀感等等,均是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患者比没有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患者多数倍。

4)幽门螺杆菌感染一般有时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这时一般是通过检查来判断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幽门螺杆菌这种致病菌,很容易诱发胃肠疾病的发生。幽门螺杆菌症状有哪些表现就是这些了。

胃幽门杆菌阳性是怎么回事

幽门杆菌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革兰氏阴性杆菌。1983年首次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的胃粘膜活检组织中分离成功,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惟一微生物种类。幽门螺旋杆菌病包括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的胃炎、消化道溃疡、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等。幽门螺旋杆菌病的不良预后是胃癌。

胃幽门杆菌阳性说明幽门螺杆菌感染较重,幽门螺杆菌是引起慢性胃炎、胃溃疡的重要因素。胃幽门杆菌具有极强的传染性,通过被感染的食物和水进入人体,在胃黏膜上“落户定居”、繁殖,先导致胃炎,后发展成胃溃疡、胃癌

预防胃幽门杆菌的方法:

1、避免群集性感染幽门螺杆菌

预防幽门螺杆菌,应避免家庭群集性感染幽门螺杆菌。据了解,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具有家庭聚集的倾向特点。另外,父母感染给子女的概率较高,望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积极做好预防家人感染的相关工作。

2、口腔健康须保持

日常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好呢?据获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一般具有口臭等口腔问题,因此对于阴性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保持口腔健康刻不容缓。这对以后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垫定了相应的预防根基。

3、预防幽门螺杆菌不宜生吃

研究证实,幽门螺杆菌可在自来水中存活4-10天,在河水中存活长达3年。因此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的要点之一,就是不宜生喝水,不宜生吃等。

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预防胃幽门杆菌寄生在自己身上,现在很多人认为食物生吃才够味,其实这里面隐含了很多的风险,生吃食物会增加感染胃幽门杆菌的风险。胃幽门杆菌阳性的人也不必灰心丧气,胃幽门杆菌阳性还是可以治疗的。

幽门螺旋杆菌症状

1)幽门螺旋杆菌能够引起慢性胃炎。所发生的主要临床表现有:上腹部不适、隐痛,有时发生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的症状,病程较为缓慢,但是容易反复发作。

2)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症状主要是反酸、烧心以及胃痛、口臭。这主要是由于幽门螺杆菌诱发胃泌素疯狂分泌,而发生发酸烧心,而具有胃溃疡疾病的患者,幽门螺杆菌更是引起了主要症状胃痛的发生,口臭最直接的病菌之一就是幽门螺杆菌了。

3)幽门螺杆菌感染一般有时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这时一般是通过检查来判断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幽门螺杆菌这种致病菌,很容易诱发胃肠疾病的发生。

4)患者感染幽门螺杆菌后产生多种致病因子,从而引起胃黏膜损害,临床疾病的发生呈现多样性,而且患者多会出现反酸、嗳气、饱胀感等等,均是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患者比没有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患者多数倍。

幽门螺旋杆菌的发现

1875年,德国的科学家在人体胃中发现一种螺旋细菌,但无法容器中培植,而研究结果也随之丢失。

1982年,两名来自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巴里·马歇尔(Barry J. Marshall)和罗宾·沃伦(J. Robin Warren)再次发现该种细菌,他们以人体的胃黏液来培植,并得出结论,认为人体的胃溃疡、胃炎等疾病是因为该种细菌在胃部繁殖,而非人们长久认为的吃辛辣食品、压力等造成的。

1984年英国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刊载这项报告,全世界掀起了一股研究幽门螺杆菌的热潮,有关螺杆菌的研究论文不计其数。2005年,沃伦和马歇尔因此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相关推荐

幽门螺旋杆菌的症状

幽门杆菌,是一种单极、多鞭毛、末端钝圆、螺旋形弯曲的细菌。长2.5~4.0μm,宽0.5~1.0μm。在粘膜上皮细胞表面常呈典型的螺旋状或弧形。幽门杆菌是人类至今唯一一种已知的部细菌,其他种的螺杆菌也于部分哺乳动物及雀鸟体内找到。长期的溃疡,会导致癌症,因此WHO宣布幽门杆菌为微生物型的致癌物质,也是第一个可致癌的原核生物。 患者感染幽门杆菌的症状: 1、幽门杆菌感染的症状主要是反酸、 烧心以及痛、口臭。这主要是由于幽门杆菌诱发泌素疯狂分泌,而发生发酸烧心,而具有溃疡疾病的患者,幽门

治疗病要从口腔做起

幽门杆菌病罪魁祸首 消化不良、慢性炎、溃疡等病的发生都可归结于幽门杆菌,它附着在部和十二指肠黏膜上,引起黏膜轻微的慢性发炎,继而使人患上各种肠疾病,甚至发展成癌,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幽门杆菌列为癌的第一类病因。 牙菌斑和龋齿也存在幽门杆菌 中的幽门杆菌不会凭空出现,当专家在口腔中分离出了与中同样的幽门杆菌后,发现这种致病菌也可在牙菌斑和龋齿上生长繁殖。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口腔中的幽门杆菌就会随唾液或食物进入到中,导致病的发生。 大多数的病检查,医生一般都会将精力投入

治疗病要从口腔做起

俗话说“病从口入”,对于来说更是如此。很多病的发生都是由于幽门杆菌造成的,而这种细菌不仅能在中生存,口腔也是它的藏身之处,因此想要治疗病,千万不要忽视口腔的卫生。 幽门杆菌病罪魁祸首 消化不良、慢性炎、溃疡等病的发生都可归结于幽门杆菌,它附着在部和十二指肠黏膜上,引起黏膜轻微的慢性发炎,继而使人患上各种肠疾病,甚至发展成癌,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幽门杆菌列为癌的第一类病因。 牙菌斑和龋齿也存在幽门杆菌 中的幽门杆菌不会凭空出现,当专家在口腔中分离出了与中同样的幽门螺杆

幽门杆菌传染吗

深居黏膜兴风作浪的幽门杆菌(简称Hp),近年发现幽门杆菌并不那么老实,不仅与慢性炎、消化性溃疡、癌有关,还可引起其它器官和组织疾病,特别是心血管疾病、贫血以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只要消灭Hp,这些疾病可意外改善或恢复。 幽门杆菌感染是我国感染率最高的一种慢性疾病,是慢性炎的主要病因,它启动了一系列致病事件,导致萎缩性炎、化生、异型增生和最终癌的发生。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可预防粘膜癌前变化(萎缩性炎、肠化生)的发生和发展。清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使癌前病变及癌的风险大大降低。

幽门杆菌的症状有哪些

病从口入是大家从小到大都明白的一个道理,很多的疾病都是因为人们平时的饮食不当造成的,幽门杆菌就是一种容易从人的口中进入的病菌,对人的身体危害是非常大的,影响最大的就是肠功能受到影响。那么被幽门杆菌感染后会出现哪些症状呢?一起往下看。 幽门杆菌感染是慢性活动性炎、消化性溃疡、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 淋巴瘤和癌的主要致病因素。感染幽门杆菌会导致慢性炎和肠溃疡病。幽门杆菌的症状有以下几点: 1、幽门杆菌是引起口臭的最直接病菌之一,由于幽门杆菌可以在牙菌斑中生存,在口腔内发生感染后

幽门杆菌的简介

幽门杆菌,微生物学中是一种呈S形或弧形弯曲的革兰阴性杆菌,主要寄生在幽门窦等附近的黏膜上,是人类至21世纪初唯一一种已知的部细菌,其他种的螺杆菌也于部分哺乳动物及鸟体内找到。 据研究发现,目前我国有超过50%,约7亿人感染了此病菌。幽门杆菌感染居具有可传染性,主要通过唾液、粪便传染,接吻、共餐、共用牙具等都有可能中招。幽门杆菌感染是慢性活动性炎、消化性溃疡、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 淋巴瘤和癌的主要致病因素。在中国,青壮年的幽门杆菌感染率为30%左右,50岁以上的人群中感染率为5

幽门螺旋杆菌幽门杆菌的区别

幽门螺旋杆菌幽门杆菌以及幽门杆菌其实都是一种病菌,是革兰氏阴性、微需氧的细菌,生存于部及十二指肠的各区域内。它会引起黏膜轻微的慢性发炎,甚或导致及十二指肠溃疡与癌。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抗h幽门杆菌的药物有羟氨苄青霉素、甲硝唑、克拉霉素、四环素、强力霉素、呋喃唑酮、有机胶态铋剂、得乐(速乐)、乐得、西皮氏粉和舒平等。溃疡病患者尚可适当结合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加上两种抗菌素,或者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加上一种抗菌素。疗程一般为两个星期。

哪些人更应防

1.研究发现三种疾病是癌发生的癌前状态。如息肉,其演变为癌者为3%~10%;慢性萎缩性炎,其癌变率为2%~8%,尤其是窦炎;患恶性贫血者发生癌较一般人高4倍。2.经历过切除手术的人发生癌的机会较正常人高。3.近年来,临床发现幽门杆菌癌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幽门杆菌感染阳性者发生癌的危险性是感染阴性者的3~6倍。4.研究发现A型血的人癌发病率高于其它血型者。5.癌具有遗传倾向。

里有幽门螺旋杆菌

1.、十二指肠溃疡:当患者感染幽门杆菌后,内环境会变成碱性,刺激细胞分泌酸。在酸和幽门杆菌分泌毒素的共同破坏下,肠粘膜逐渐出现溃破。、十二指肠就是在液变成极度酸性的时,粘膜会被液腐蚀,导致病变发生的。 2.幽门杆菌入侵人体后,会在上皮部位黏附,在抵抗酸和其他对其不利因素的杀灭作用的同时,释放多种抗蛋白质酶,从而可引发炎。包括慢性浅表性炎,萎缩性炎等。 3 .幽门杆菌通常寄居在人体幽门部,是引起部疾病的罪魁祸首,而且幽门杆菌不仅在粘膜上寄生作祟,还会在口腔内寄生

杆菌溃疡癌变先兆

目前,已经确认幽门杆菌与上肠道疾病中4种疾病都十分密切相关,它们分别是:慢性炎,消化性溃疡病,癌,粘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样(MALT)恶性淋巴瘤。 根除幽门杆菌可治愈消化性溃疡,防止溃疡复发。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把幽门杆菌列为癌的头号致癌因子。 从世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幽门杆菌感染与癌之间有相关性。调查发现在早期癌中患者的幽门杆菌感染率高于对照组。感染了幽门杆菌的人群患癌的危险性几乎是未感染人群的4倍。 但人们也不必太过紧张,因幽门杆菌的株种很多,不一定只要感染了幽门杆菌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