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幽门杆菌的发现
胃幽门杆菌的发现
因为胃液的强酸性,幽门螺杆菌很聪明的利用它的螺旋状结构,钻透胃黏膜表面的黏液,寄生在粘黏液中靠近胃黏膜上皮的相对中性的环境中。正是因为胃液的强酸性,早期人们都认为没有细菌能在极酸的胃液中生存。一直以来,都认为胃炎胃溃疡是因为压力或者辛辣食物。
直到1875年,德国的解剖学家发现了胃黏膜有螺旋样细菌存在,他们试图分离培养这种细菌,可惜没能体外培养成功,慢慢的就被人们淡忘了。
1893年,意大利的Giulio Bizzozero博士也观察到胃黏膜表面有一种螺旋状的细菌存在,可惜,他没有更进一步研究它。
1899年,波兰的Walery Jaworski从灌胃液中发现了螺旋状细菌,他称之为小皱弧菌。他猜测这个细菌可能是胃炎的致病因。这是世界第一个提出此学说的人。此说甚至被收进当时的胃病手册。遗憾的是,他是用波兰语发表的文章,没引起足够重视。
20世纪的早期,陆陆续续,世界各地的医生或学者都发现了胃黏膜表面的这个螺旋状的细菌。但是1954年,美国的PALMER博士检查了1180个胃病患者的胃黏膜标本后,没有发现可靠证据显示这种细菌的存在。这篇文章发表在著名的Gastroenterology杂志上,给幽门螺杆菌泼了当头一瓢冷水。
1975年STEER博士发表在临床病理杂志上的一篇文章,第一次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了胃黏膜中的这种螺旋状细菌的存在。再次将幽门螺杆菌热炒了起来。
马歇尔发现幽门螺杆菌
直到1979年,澳大利亚42岁的病理学家Robin Warren在病理标本中看到了这个细菌,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81年,他邀请当年只有30岁的年轻的澳大利亚内科医生Barry Marshall合作。
Warren给了Marshall大约20个胃病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结果显示都有一种螺旋状细菌存在。其中有一位就是Marshall的病人。这位病人之前抱怨胃部不适,常规检查却没有发现任何病变,所以Marshall将这个女患者送到了精神科医生那里,给她抗抑郁剂治疗。当Marshall看到这个报告后,意识到有什么东西是不对的。
他给其中一位80岁的老胃病患者抗菌素治疗。两周后,这个老病号欢喜的来告诉他,他再也没有感觉胃痛了。
Marshall受到极大鼓舞。开始投入大量时间,分离这个螺旋状细菌,试图体外培养以证实它的存在和致病可能。可惜,屡试无果。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幽门螺杆菌不同。那时候,他们常规只培养两天,两天后如果没有看见细菌,就果断抛弃了。
1982年的东圣节,他俩又再次尝试,将含有细菌培养液的培养皿中放在培养箱中,就回家度假了。也许是节日的气氛过于热烈,或者是他们本不抱希望。欢快的节日让他们忘了实验室中还有细菌在培养。5天后的周二,Marshall接到实验室助手兴奋的电话,要他速来实验室。他们终于培养成功了。
培养成功的Marshall和Warren欣喜异常,开始到处参加学会介绍他们的新发现。试图告诉医学界胃溃疡甚至胃癌可能是这种细菌引起的,根治细菌是治疗胃炎胃溃疡的有效手段。
Marshall去了皇家澳大利亚医师协会年会,发表他们的这一重大发现。然而,遭到的却是大多数医生的呲之以鼻,被认为太荒谬了。那时的医生普遍认为胃病是压力或者辛辣引起的。没有人相信胃病会是细菌造成的。
他们没有气馁,给著名的柳叶刀杂志写信阐述他们的观点。可惜,换来的还是被无视。
然而,临床上观察到越来越多的病例,让他们深信自己的结论。可惜,两个医生,没有足够的经费进一步研究下去。Marshall开始到处写信求助。这一撼动传统药物公司治疗方式的提议没有意外地遭到了大多数药物公司的无视或者嘲笑。
最终,他俩得到了一家小药物公司赞助,开始做一些小型的临床试验。用抗菌素治疗后的患者疗效显著,与之前的抑酸剂不可同日而语。
1983年,Marshall拿着他的结果来到了布鲁塞尔的国际微生物学会发表。
参会的微生物学家们被深深震撼了。
回来后,他俩再次给柳叶刀写了一篇完整的论文。不出意外,被断然拒绝了。
之后,苦闷的Marshall到处参加学会,演讲自己的发现和观点。然而,抑酸剂当时是一个30亿美元的庞大市场。他所到之处,满是嘲讽和拒绝。
他俩于是试图在动物身上再现感染造成的胃炎模型。可惜,又是屡试屡败。
1984年,Marshall和Warren在柳叶刀发表了那篇石破天惊的论文“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胃部发现的不明弯曲杆菌”。
同年,Marshall又一次参加学会,发表幽门螺杆菌学说。午餐时间,他听到周围一群各国消化科医生均嘲笑讽刺,说一个澳大利亚医生荒谬的认为有细菌可以在胃液存活且导致胃溃疡,真可笑。
Marshall一怒之下,回到澳洲,拿起一大杯含大量幽螺菌的培养液就喝。几天后,他开始腹痛呕吐。5天后,他清晨被痛醒。10天后胃镜证实了胃炎和大量幽门螺杆菌的存在。他此时才告诉他被吓坏了的妻子,他在自己身上做了实验。
1985年,他俩将这一勇敢行为发表在澳大利亚医学杂志上。不可思议的是,仍然没有得到应得的重视。这篇文章沉默了近10年。
在这沉默的十年间,Marshall于1986年移民到了美国。美国媒体,如读者文摘,开始以“豚鼠医生用自己做实验,治愈了溃疡“做题目开始报道。Marshall的知名度开始上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1989年,这个细菌被正式命名为幽门螺杆菌。
终于,NIH和美国FDA开始接受并宣传这种新的观点。
到了1993至1996年间,全美的医学界开始转变观念。
Marshall和Warren的名字开始见诸世界媒体。
1994年,美国NIH发表了新的指南,承认大多数再发性消化性溃疡可能因幽门螺杆菌所致,建议使用抗菌素治疗。
2005年,Marshall和Warren因为这一发现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Marshall可称得上有大智慧大勇气。他的坚持和勇气,造福了之后的千千万万胃病患者。
胃酸过多吃什么好 多吃红萝卜
幽门杆菌是胃病的元凶之一,红萝卜中的莱菔硫素可以轻易杀死幽门杆菌,具有保护和修复胃肠粘膜的作用,还可以防止胃溃疡、萎缩性胃炎等疾病向胃癌转化。
怎样预防胃癌 感染胃幽门螺旋杆菌一定要尽早治疗
此外,若感染胃幽门螺旋杆菌,出现胃癌风险是一般人的两倍以上,因此若发现感染胃幽门螺旋杆菌,也要及早接受治疗、用药。
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症状
1)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症状主要是反酸、烧心以及胃痛、口臭。这主要是由于幽门螺杆菌诱发胃泌素疯狂分泌,而发生发酸烧心,而具有胃溃疡疾病的患者,幽门螺杆菌更是引起了主要症状胃痛的发生,口臭最直接的病菌之一就是幽门螺杆菌了。[2]
2)幽门螺旋杆菌能够引起慢性胃炎。所发生的主要临床表现有:上腹部不适、隐痛,有时发生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的症状,病程较为缓慢,但是容易反复发作。
3)患者感染幽门螺杆菌后产生多种致病因子,从而引起胃黏膜损害,临床疾病的发生呈现多样性,而且患者多会出现反酸、嗳气、饱胀感等等,均是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患者比没有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患者多数倍。
4)幽门螺杆菌感染一般有时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这时一般是通过检查来判断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幽门螺杆菌这种致病菌,很容易诱发胃肠疾病的发生。幽门螺杆菌症状有哪些表现就是这些了。
胃幽门杆菌阳性是怎么回事
幽门杆菌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革兰氏阴性杆菌。1983年首次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的胃粘膜活检组织中分离成功,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惟一微生物种类。幽门螺旋杆菌病包括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的胃炎、消化道溃疡、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等。幽门螺旋杆菌病的不良预后是胃癌。
胃幽门杆菌阳性说明幽门螺杆菌感染较重,幽门螺杆菌是引起慢性胃炎、胃溃疡的重要因素。胃幽门杆菌具有极强的传染性,通过被感染的食物和水进入人体,在胃黏膜上“落户定居”、繁殖,先导致胃炎,后发展成胃溃疡、胃癌
预防胃幽门杆菌的方法:
1、避免群集性感染幽门螺杆菌
预防幽门螺杆菌,应避免家庭群集性感染幽门螺杆菌。据了解,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具有家庭聚集的倾向特点。另外,父母感染给子女的概率较高,望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积极做好预防家人感染的相关工作。
2、口腔健康须保持
日常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好呢?据获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一般具有口臭等口腔问题,因此对于阴性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保持口腔健康刻不容缓。这对以后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垫定了相应的预防根基。
3、预防幽门螺杆菌不宜生吃
研究证实,幽门螺杆菌可在自来水中存活4-10天,在河水中存活长达3年。因此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的要点之一,就是不宜生喝水,不宜生吃等。
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预防胃幽门杆菌寄生在自己身上,现在很多人认为食物生吃才够味,其实这里面隐含了很多的风险,生吃食物会增加感染胃幽门杆菌的风险。胃幽门杆菌阳性的人也不必灰心丧气,胃幽门杆菌阳性还是可以治疗的。
幽门螺旋杆菌症状
1)幽门螺旋杆菌能够引起慢性胃炎。所发生的主要临床表现有:上腹部不适、隐痛,有时发生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的症状,病程较为缓慢,但是容易反复发作。
2)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症状主要是反酸、烧心以及胃痛、口臭。这主要是由于幽门螺杆菌诱发胃泌素疯狂分泌,而发生发酸烧心,而具有胃溃疡疾病的患者,幽门螺杆菌更是引起了主要症状胃痛的发生,口臭最直接的病菌之一就是幽门螺杆菌了。
3)幽门螺杆菌感染一般有时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这时一般是通过检查来判断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幽门螺杆菌这种致病菌,很容易诱发胃肠疾病的发生。
4)患者感染幽门螺杆菌后产生多种致病因子,从而引起胃黏膜损害,临床疾病的发生呈现多样性,而且患者多会出现反酸、嗳气、饱胀感等等,均是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患者比没有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患者多数倍。
幽门螺旋杆菌的发现
1875年,德国的科学家在人体胃中发现一种螺旋细菌,但无法容器中培植,而研究结果也随之丢失。
1982年,两名来自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巴里·马歇尔(Barry J. Marshall)和罗宾·沃伦(J. Robin Warren)再次发现该种细菌,他们以人体的胃黏液来培植,并得出结论,认为人体的胃溃疡、胃炎等疾病是因为该种细菌在胃部繁殖,而非人们长久认为的吃辛辣食品、压力等造成的。
1984年英国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刊载这项报告,全世界掀起了一股研究幽门螺杆菌的热潮,有关螺杆菌的研究论文不计其数。2005年,沃伦和马歇尔因此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