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茴香的功效与作用
小茴香的功效与作用
温肾散寒
茴香子性味辛温,有温肾散寒,和胃理气的作用,是治疗疝气、小腹冷痛、肾虚要腰痛、胃痛、风湿性关节炎等。
祛寒止痛
小茴香对寒湿、气滞引起的子宫虚寒、腰背冷痛、肚腹胀满、大便溏稀及疝气等有很好的疗效,临床多与肉桂、沉香、乌药等温中、理气药物合用。治疗妇女因贪风受凉、冒雨涉水及气滞等原因造成的痛经,可在月经前3天用小茴香15克研末冲服,连服3日,能起到温经祛寒、行气止痛的作用。
理气和胃
如遇胃寒呕吐、食欲不振、胃脘胀痛者,小茴香可与干姜、木香等配伍使用。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病人表现出胃脘冷痛、喜温、畏寒肢冷等症状的,可用小茴香100克、生姜200克同捣,再炒黄研末,于每日早晚用小米汤送药10克治疗。
方法:把小茴香炒热,装入布袋中温熨胃脘或小腹,对上述胃痛或寒凝引起的腹痛及痛经都有良好的止痛效果。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小茴香治疗胃肠道病症的机理在于其细胞内含有丰富的茴香油,该物质能刺激胃肠道蠕动,可帮助排除气体、减轻疼痛,故临床多作为安全高效的消胀药使用。
温肾缩尿
小茴香可用于肾阳不足之遗尿、或先天不足或房劳伤肾或年高肾衰引起的夜尿多或睡中遗尿、腰膝酸软冷痛,可与益智仁、桑螵蛸、覆盆子同用。
药理作用
养胃、暖胃
一般中医在开养胃方时,小茴香的用量也要比大茴香更多。这是因为小茴香中所含的茴香油,它还能刺激肠胃神经血管,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加肠胃蠕动,排除积存的气体,有健胃、行气的功效,适合脾胃虚寒的人食用。如果你肚子有些痛(这在冬天时很常见),可在做菜时加点小茴香,或把小茴香加到米粥中。
对气管的作用
小茴香挥发油对豚鼠气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将挥发油溶于12%乙醇给麻醉豚鼠灌胃,可使气管内液体分泌增加,切断胃神经不产生影响,认为此作用不是通过胃反应引起。
去劳治冷
新鲜茴香除了可作为园艺植物观赏外,种子与叶皆可泡澡,以消除疲劳、治疗手脚寒冷。
抗溃疡作用
实验表明,小茴香600mg/kg十二指肠或口服给药,对大鼠胃液分泌的抑制约38.9%,对Shay溃疡胃液分泌的抑制为34.9%,而对应激性溃疡胃液分泌的抑制为33.8%。但小茴香末口服或十二指肠给药,不论对阿司匹林诱发的大鼠溃疡或应激性溃疡均无明显效果。
除臭
印度人也常在饭后咀嚼小茴香种子祛除口臭。罗马人也利用其助消化的特性,加在饭后甜品中,或做成调味料。也因其有除臭功能,而常与鱼类或带腥味的肉类一起烹调,以消除其腥臭。
暖胃防腹泻
小茴香还能刺激肠胃神经血管,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加肠胃蠕动,排除积存的气体,有健胃、行气的功效,适合脾胃虚寒的人食用。另外,茴香当中的茴香醚有抗菌功效,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可以预防多种感染性腹泻,促进炎症及溃疡的痊愈。
缓解鼻塞头痛
小茴香除了作调味的香料外,还可缓解鼻塞、头痛等症状,过敏性鼻炎和体质偏寒者可使用该药。
缓解肠胃痉挛
小茴香所含的主要成分都是茴香油,能刺激胃肠神经血管,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排除积存的气体,所以有健胃、行气的功效;有时胃肠蠕动在兴奋后又会降低,因而有助于缓解痉挛。
抗菌
小茴香当中的茴香醚有抗菌功效,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可以预防多种感染性腹泻,促进炎症及溃疡的痊愈。
性激素样作用
雄大鼠给小茴香丙酮浸出物15天,睾丸、输精管的总蛋白含量减少,精翼和前列腺的总蛋白则明显增加,这些器官的酸性、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雌大鼠用丙酮浸出物10天,出现阴道内角化及性周期促进,乳腺、输卵管、子宫内膜、子宫肌层重量增加,认为小茴香有雌激素样作用。另有报道,认为有效成分为茴香脑及其聚合物如二聚茴香脑。
其他作用
1、小茴香挥发油、茴香脑对青蛙都有中枢麻痹作用,对蛙心肌开始稍有兴奋,接着引起麻痹。对神经肌肉呈箭毒样麻痹,肌肉自身的兴奋性减弱,由小茴香提取的植物聚多糖有抗肿瘤作用。挥发油对真菌孢子、鸟型结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灭菌作用。
2、防虫:储存衣物放点八角茴香可防虫。
3、利胆作用:小茴香有利胆作用,能促进胆汁分泌,并使胆汁固体成分增加。
4、丰胸:茴香可增加授乳妇女乳汁分泌,故也有丰胸良效。
5、对肝的作用:对部分肝摘除大鼠,给小茴香挥发油10天,肝组织再生增加,肝的重量比对照组增加。
小茴香的功效与作用
一般情况下,我们榨取茴香的成分——茴香油。因为茴香油能过刺激肠神经血管,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强肠道蠕动,排出积存的气体,对脾胃、行气有一定的疗效。此外,小茴香的疗效更是明显。
1、小茴香对于治疗痛经月经来潮时小腹冷痛,面色苍白无光泽,舌质淡,苔白等都有帮助,能使疼痛处得热则舒,缓解疼痛严重者呕吐,脉虚无力的症状。
2、对于治疗肾虚腰痛,转侧不能,嗜卧疲弱者有一定的功效。
3、治溃疡病属虚寒也有一定的帮助。取小茴香、香附、白芷各10g,乌贼骨、炒田七粉各15g,延胡12g,大黄6g。用法:共研为细末,每日服3次,每次用温开水送服,空腹时服,不但可止酸、止痛,而且有助于溃疡的愈合。
4、小茴香能治小便夜多及引饮不止。取来小茴香洗干净,加入少许盐,炒至粉末,用糯米糍一手大,蒸软糯米糍,蘸着茴香粉吃。
5、茴香含有矿物质、红萝卜素、挥发油,能温肾散寒、和胃理气,一般人大多撷取它的叶和种子制成花草茶。
小茴香的功效和作用
承载着小茴香的功效与作用的当然是它的营养价值。小茴香的营养成分丰富,主要是蛋白质、膳食纤维及其特殊的茴香酮、茴香醛这两种挥发油。而小茴香之所以具有特殊的香气和特殊的功效,是与这两种特殊的挥发油有着密切关系的。另外,小茴香中还还有少量的维生素A以及淀粉和糖类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小茴香的营养价值是很可观的。
小茴香的功效与作用——促食欲、助消化
小茴香中的茴香酮、茴香醛这两种挥发油能够产生特殊的香气,从而刺激人唾液和胃液的分泌,另外,小茴香中的有益物质还能刺激胃肠神经血管,从而提升人们的食欲,胃液的分泌则能帮助肠胃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小茴香的功效与作用——杀菌
小茴香中含有一种叫做茴香醚的物质,胃寒胃弱的朋友们可有福了,因为这种物质具有暖胃杀菌的作用。特别是对于杀灭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细菌有着非常明显的作用。所以胃寒胃弱的朋友们,可以在平时的菜肴中加少量的小茴香,从而预防多种感染性腹泻。
小茴香的功效与作用——调理月经
将小茴香与当归、枳壳与水混合煎服,是民间一些妇女用来调理月经的小方剂。具体做法是取小茴香小茴香和当归各15克,枳壳12克,用水煎服。每天早晚各饮用一次。这一食疗方剂能够起到祛寒暖宫的作用,适用于痛经闭经等症状。
人流后可以吃茴香吗
人流后可以吃茴香。
茴香可做调料、食物和药物,有大小茴香之分。大茴香具有温阳散寒、理气的功效,对中寒呕逆、寒疝腹疼、肾虚腰疼等都有一定的帮助;小茴香功能温肝肾、暖胃气、散寒止痛,理气和胃。可以治疗寒疝腹痛,少腹冷痛,脘腹胀痛等症。
部分女性人流后会出现寒气重、恶心想吐、腰痛等症状,食用茴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且其性平,因此,人流后可以吃茴香。
茴香的功效与作用
大、小茴香都是常用的调料,是烧鱼炖肉、制作卤制食品时的必用之品。因它们能除肉中臭气,使之重新添香,故曰“茴香”。大茴香即大料,学名叫“八角茴香”。小茴香的种实是调味品,而它的茎叶部分也具有香气,常被用来作包子、饺子等食品的馅料。它们所含的主要成分都是茴香油,能刺激胃肠神经血管,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排除积存的气体,所以有健胃、行气的功效;有时胃肠蠕动在兴奋后又会降低,因而有助于缓解痉挛、减轻疼痛。
小茴香还有抗溃疡、镇痛、性激素样作用等,茴香油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能刺激胃肠神经血管,促进唾液和胃液分泌,起到增进食欲,帮助消化的作用。适合脾胃虚寒。肠绞痛、痛经患者用于食疗,食用方法为:取小茴香少许,炒后煎汤去渣,然后加大米,煮成米粥食用。
新鲜茴香除了可作为园艺植物观赏外,种子与叶皆可泡澡,以消除疲劳、治疗手脚寒冷。茴香其叶、种子、嫩茎皆可作为蔬菜食用,或用于撨熬煮高汤。也因其有除臭功能,而常与鱼类或带腥味的肉类一起烹调,以消除其腥臭;印度人也常在饭后咀嚼种子祛除口臭。罗马人也利用其助消化的特性,加在饭后甜品中,或做成调味料。种子提炼的茴香油多作为香味料,去除鱼腥味或药用,以治疗腹胀、饮食过量等。
茴香开胃进食,理气散寒,有助阳道。主治:中焦有寒,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部冷痛;疝气疼痛,睾丸肿痛;脾胃气滞,脘腹胀满作痛。
茴香能解毒、减轻经痛,与增进食欲、补肾、祛痰止咳,因此可用于腹痛与排水功能上;还可散寒止痛、治疗胃寒、腹痛及胃绞痛,对消化系统良好;也可理气止痛、调中下气。茴香茶也能用于止呕,治疗消化不良、口臭、消除肠气、胀气,也可改善肠绞痛、治疗便秘,并能利尿、排毒,被当成减重良药。又其可增加授乳妇女乳汁分泌,故也有丰胸良效。
小茴香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茴香脑、小茴香酮、茴香醛等。其香气主要来自茴香脑、茴香醛等香味物质。是集医药、调味、食用、化妆于一身的多用植物。嫩茎、叶作蔬菜、馅食,茴香果实中含茴香油2.8%,茴香脑50~60%,a-茴香酮18~20%,甲基胡椒粉10%及a-蒎烯双聚戊烯、茴香醛、莰烯等。胚乳中含脂肪油约15%,蛋白质、淀粉糖类及粘液质等约85%。可作香料,常用于肉类、海鲜及烧饼等面食的烹调。中医学上入药,性温,味辛,归肝、肾、脾、胃经。功能温肝肾,暖胃气、散塞结,散寒止痛,理气和胃。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妇女痛经,少腹冷痛,脘腹胀痛,食少吐泻等症。
大茴香功效与作用
①《本草蒙筌》:"入心、肾、小肠、膀胱。"
②《本草求真》:"入肝、膀胱、小肠。"
③《本草再新》:"入脾、肾二经。"
【功能主治】 温阳,散寒,理气。治中寒呕逆,寒疝腹痛,肾虚腰痛,干、湿脚气。
《品汇精要》:"主一切冷气及诸疝疗痛。"
《本草蒙筌》:"主肾劳疝气,小肠吊气挛疼,干、湿脚气,膀胱冷气肿痛。开胃止呕,下食,补命门不足。(治)诸瘘,霍乱。"
《医学入门》:"专主腰痛。"
《本草正》:"除齿牙口疾,下气,解毒。"
《医林纂要》:"润肾补肾,舒肝木,达阴郁,舒筋,下除脚气。"
温中散寒,八角茴香,性味辛甘温,辛能行气开脾胃,甘能和中缓里急,温可散中焦寒邪,故《图经本草》曰:“茴香辛温,暖胃间冷气,调中进食,疗腹痛吐泻。”
行气止痛,《本草品汇精要》载本品:“主一切冷气及诸疝疗痛”。本品辛香行散走窜,调理气机,开结散郁,治脘腹胀满,小肠疝气,因气机不畅而为疼痛者最宜。
温补肾阳,八角茴香性温入肾,温肾助阳,补命门火。可治肾阳不足所致肢冷,泄泻,腰膝痰冷等证。
小茴香的功效与作用
小茴香的功效
小茴香的种实是调味品,而它的茎叶部分也具有香气,常被用来作包子、饺子等食品的馅料。它所含的主要成分都是茴香油,能刺激胃肠神经血管,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排除积存的气体,所以有健胃、行气的功效;有时胃肠蠕动在兴奋后又会降低,因而有助于缓解痉挛、减轻疼痛。抗溃疡、镇痛、性激素样作用等,茴香油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能刺激胃肠神经血管,促进唾液和胃液分泌,起到增进食欲,帮助消化的作用。适合脾胃虚寒。肠绞痛、痛经患者用于食疗。
小茴香的作用
药理作用
对消化道系统的作用
(1)对胃肠运动的影响:小茴香对家兔在体肠蠕动有促进作用。茴香脑2.5×10g/ml对小鼠离体肠管有兴奋作用,浓度增高则出现松弛作用,松弛的肠管对乙酰胆碱亦无反应。小茴香挥发油对小鼠离体肠管初期为兴奋作用,随后则使之弛缓,此松弛作用约为罂粟碱的25%,茴香脑约为28%,茴香酮约3%,茴香醛约为4%,柠檬烯约为2%,桉叶油素约为1%。挥发油作用于豚鼠回肠纵行肌肌束,增强其收缩,EC50为6-7μg/ml。小茴香丙酮浸出物对鹌鹑离体直肠有兴奋作用,有效成分是茴香脑,收缩反应是组胺样作用。将充水的微小气球植入兔幽门括约肌层,记录气球内压的变化观察胃运动,在静注戊巴妥钠抑制胃运动的状态下,口服小茴香24mg/kg,可使胃运动出现有意义的恢复,尤以给药后30分钟和35分钟时,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别。
(2)抗溃疡作用:小茴香600mg/kg十二指肠或口服给药,对大鼠胃液分泌的抑制约38.9%,对Shay溃疡胃液分泌的抑制为34.9%,而对应激性溃疡胃液分泌的抑制为33.8%。 小茴香-原植物但小茴香末口服或十二指肠给药,不论对阿司匹林诱发的大鼠溃疡或应激性溃疡均无明显效果。
(3)利胆作用:小茴香有利胆作用,能促进胆汁分泌,并使胆汁固体成分增加。
对气管的作用
小茴香挥发油对豚鼠气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将挥发油溶于12%乙醇给麻醉豚鼠灌胃,可使气管内液体分泌增加,切断胃神经不产生影响,认为此作用不是通过胃反应引起。
对肝的作用
对部分肝摘除大鼠,给小茴香挥发油10天,肝组织再生增加,肝的重量比对照组增加。
性激素样作用
雄大鼠给小茴香丙酮浸出物15天,睾丸、输精管的总蛋白含量减少,精翼和前列腺的总蛋白则明显增加,这些器官的酸性、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雌大鼠用丙酮浸出物10天,出现阴道内角化及性周期促进,乳腺、输卵管、子宫内膜、子宫肌层重量增加,认为小茴香有雌激素样作用。另有报道,认为有效成分为茴香脑及其聚合物如二聚茴香脑。
茴香功效胜补药
防止骨质疏松:一项研究成果表明:食用茴香能防止骨骼矿物质的流失和骨质疏松症产生。这是因为茴香能减少破骨细胞的数量,从而对骨骼起到了保护效应。
缓解胃胀气:茴香可以作为一种驱风剂,排出胃肠道中的气体,从而缓解与消化不良、腹胀、恶心、打嗝、胀气相关的胃肠道疼痛和不适症状。
减轻经期痛:茴香有助于人体肌肉得到放松,它含有的营养物质具有抗炎、抗氧化和解痉作用,从而减轻女性的痛经症状。一项研究成果表明:月经开始时,每天服用4次,每次服用含有30毫克茴香提取物的胶囊,连续服用3天,能减轻经痛。
减少肥胖症:食用茴香有助于抑制食欲,因为茴香是膳食纤维的一种良好来源,它能让人产生饱腹感。一项研究成果显示:它能提高新陈代谢速度,控制暴饮暴食;溶解沉积在血液中的脂肪;作为一种天然的利尿剂减少水潴留,从而避免了体重增加。
抗衰老:茴香是B族维生素的优质来源,这有助于保持皮肤健康,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以保持皮肤细腻紧致。
预防癌症:茴香所含有的具有抗炎性能的植物营养素被称为茴香脑,这种化学物质能通过阻止乳腺癌细胞的生长而发挥抗癌作用。
小茴香的功效与作用 小茴香的吃法
1、小茴香择洗干净,豆腐切块儿。
2、清水烧开,加入茴香,内酯豆腐,茴香快熟时,加少许盐、少许味精,淋几滴香油就可以起锅了。
1、鲫鱼两侧切刀口,料酒、酱油抹匀鱼身;茴香择洗干净,切段;
2、干红辣椒切成条;油烧八成热放鱼,炸成金黄色时捞出,沥净油;
3、锅放底油烧热,葱段、姜片炸锅,放干红椒条、鱼、高汤、料酒、醋、酱油、白糖、精盐,改用小火上慢炖,鱼九成熟时,加入茴香段,炖至熟透。
小茴香的功效与作用
茴香的功效与作用
茴香含有矿物质、红萝卜素、挥发油(主要是茴香醚、茴香醛、茴香酸),能温肾散寒、和胃理气,一般人大多撷取它的叶和种子制成花草茶,辛香的味道,可能有些人不喜欢,可以加些蜂蜜中和味道。止呕吐、消胃胀气、开胃,治疗膀胱炎。种子加大麦茶冲泡,可增加母亲的奶水。哺乳的母亲,很适合饮用茴香茶;可帮助消化,帮助新陈代谢。辛辣而香气独特的口感,加一点蜂蜜或枫糖浆饮用风味更佳,也可加入少量肉桂压味。由于气味独特浓厚,若调制成复方花草茶,茴香用量宜小,如此就可生出画龙点睛的效果。用量过多反而会把其它花草的香气掩盖掉。口味重的餐后嚼一粒茴香子可以消除口气。最适合拿来煮鱼,此外拿来烤面包、制作点心也非常适合,其刺激性的香气味人们带来食欲。
成分功效
小茴香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茴香脑、小茴香酮、茴香醛等。其香气主要来自茴香脑、茴香醛等香味物质。是集医药、调味、食用、化妆于一身的多用植物。嫩茎、叶作蔬菜、馅食,茴香果实中含茴香油2.8%,茴香脑50~60%,a-茴香酮18~20%,甲基胡椒粉10%及a-蒎烯双聚戊烯、茴香醛、莰烯等。胚乳中含脂肪油约15%,蛋白质、淀粉糖类及粘液质等约85%。可作香料,常用于肉类、海鲜及烧饼等面食的烹调。中医学上入药,性温,味辛,归肝、肾、脾、胃经。功能温肝肾,暖胃气、散塞结,散寒止痛,理气和胃。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妇女痛经,少腹冷痛,脘腹胀痛,食少吐泻等症。
小茴香的功效与作用
1、大、小茴香都是常用的调料,是烧鱼炖肉、制作卤制食品时的必用之品。因它们能除肉中臭气,使之重新添香,故曰“茴香”。大茴香即大料,学名叫“八角茴香”。小茴香的种实是调味品,而它的茎叶部分也具有香气,常被用来作包子、饺子等食品的馅料。
它们所含的主要成分都是茴香油,能刺激胃肠神经血管,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排除积存的气体,所以有健胃、行气的功效;有时胃肠蠕动在兴奋后又会降低,因而有助于缓解痉挛、减轻疼痛。
2、小茴香还有抗溃疡、镇痛、性激素样作用等,茴香油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能刺激胃肠神经血管,促进唾液和胃液分泌,起到增进食欲,帮助消化的作用。适合脾胃虚寒。肠绞痛、痛经患者用于食疗。
食用方法为:取小茴香少许,炒后煎汤去渣,然后加大米,煮成米粥食用。
新鲜茴香除了可作为园艺植物观赏外,种子与叶皆可泡澡,以消除疲劳、治疗手脚寒冷。茴香其叶、种子、嫩茎皆可作为蔬菜食用,或用于撨熬煮高汤。
也因其有除臭功能,而常与鱼类或带腥味的肉类一起烹调,以消除其腥臭;印度人也常在饭后咀嚼种子祛除口臭。
罗马人也利用其助消化的特性,加在饭后甜品中,或做成调味料。种子提炼的茴香油多作为香味料,去除鱼腥味或药用,以治疗腹胀、饮食过量等。
3、茴香开胃进食,理气散寒,有助阳道。主治:中焦有寒,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部冷痛;疝气疼痛,睾丸肿痛;脾胃气滞,脘腹胀满作痛。
茴香能解毒、减轻经痛,与增进食欲、补肾、祛痰止咳,因此可用于腹痛与排水功能上;还可散寒止痛、治疗胃寒、腹痛及胃绞痛,对消化系统良好;也可理气止痛、调中下气。
茴香茶也能用于止呕,治疗消化不良、口臭、消除肠气、胀气,也可改善肠绞痛、治疗便秘,并能利尿、排毒,被当成减重良药。又其可增加授乳妇女乳汁分泌,故也有丰胸良效。
《中国药典》载有茴香制剂是常用的健胃,散寒,行气,止痛药。茴香烯能促进骨髓细胞成熟和释放入外周血液,有明显的升高白细胞的作用,主要是升高中性粒细胞,可用于白细胞减少症。
小茴香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茴香脑、小茴香酮、茴香醛等。其香气主要来自茴香脑、茴香醛等香味物质。是集医药、调味、食用、化妆于一身的多用植物。
嫩茎、叶作蔬菜、馅食,茴香果实中含茴香油2.8%,茴香脑50~60%,a-茴香酮18~20%,甲基胡椒粉10%及a-蒎烯双聚戊烯、茴香醛、莰烯等。胚乳中含脂肪油约15%,蛋白质、淀粉糖类及粘液质等约85%。
可作香料,常用于肉类、海鲜及烧饼等面食的烹调。中医学上入药,性温,味辛,归肝、肾、脾、胃经。功能温肝肾,暖胃气、散塞结,散寒止痛,理气和胃。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妇女痛经,少腹冷痛,脘腹胀痛,食少吐泻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