鸢尾花的品种分类
鸢尾花的品种分类
鸢尾属可分为宿根鸢尾和球根鸢尾。宿根鸢尾在许多花圃中作为多年生植物生长,德国鸢尾、西伯利亚鸢尾、黄鸢尾是其最常见的几种。德国鸢尾开花色彩纷呈:白色、蓝色、紫色、紫红色、黄色和复合色;西伯利亚鸢尾则几乎都为蓝色、蓝紫色,极少数的是白色和黄色;而黄鸢尾则都是黄色的。
球根鸢尾包含的组群数量可谓非常少。然而,在商业化的花卉生产中,这些组群却是极为重要的。其中,网脉鸢尾组群由一些开花早,开花期短的栽培品种组成。例如蓝紫色的网脉鸢尾和黄色的丹佛鸢尾就是其中两种。西班牙组群包含了所有荷兰的鸢尾、西班牙鸢尾和英吉利鸢尾。然而荷兰鸢尾在这些花卉的生产中是最重要的。
荷兰鸢尾包括大量栽培品种,“Blue Magic”(兰魔)和“Prof. Blaauw”(布拉奥)就广为种植。利用颜色将鸢尾进行分类,其方法是简单而实用的。可分为紫色类、蓝色类、白色类、黄白色类、黄色与其它诸色相混的混合色类,及多色类。
龙胆草品种分类
龙胆
根含裂环烯醚萜甙类苦味成份:龙胆苦甙,当药苦甙,当药甙,苦龙胆酯甙,痕量苦当药酯甙。苦甙总含量可高达7.33%,而龙胆苦甙含量可达6.34%。生物碱:龙胆碱即秦艽碱甲0.05%,龙胆黄碱。
条叶龙胆
根含裂环烯醚萜甙类苦味成份:龙胆苦甙,当药苦甙,当药甙,苦龙胆酯甙,痕量苦当药酯甙;苦甙总含量可达4.35%,而龙胆苦甙含量为4.15%。
三花龙胆
根含裂环烯酸萜类成份:龙胆苦甙,当药苦甙,当药甙,痕量苦当药酯甙;苦甙总含量为3.95%,而龙胆苦甙含量为3.66%。还含三花龙胆甙。
滇龙胆
根含裂环烯醚萜甙类苦味成份:龙服苦甙,当药苦甙,当药甙,痕量苦龙胆酯甙,痕量苦当药酯甙;苦甙总含量5.10%,龙胆苦甙含量5.01%。地上部分含龙胆碱,秦艽碱乙,秦艽碱丙,β-谷甾醇。
桃的品种分类
桃 -品种分类 重要变种桃较重要的变种有:油桃、蟠桃、寿星桃、碧桃。其中油桃和蟠桃都作果树栽培,寿星桃和碧桃主要供观赏,寿星桃还可作桃的矮化砧。树高4~5米。一年生枝条红褐色。叶多呈披针形,叶缘有锯齿,叶柄基部常生蜜腺。花型有蔷薇型和铃型两种。核果除蟠桃外,多为圆形或长圆形,果面除油桃外,均布有茸毛。果肉白、黄色或夹红晕,少数呈红色;肉质柔软、脆硬或密韧;核表面具不同沟点纹路,均为种和品种群的重要分类依据。食用类群
离核毛桃
离核毛桃(学名:Amygdalus persicaL. var.aganopersicaReich. Fl. Germ. Excurs)果皮被短柔毛;果肉与核分离。
粘核毛桃
粘核毛桃(学名:Amygdalus persicaL. var.scleropersica(Reich.) Yu et Lu, comb. nov):果皮被短柔毛;果肉与核不分离。
粘核光桃
粘核光桃(学名:Amygdalus persicaL. var.scleronucipersica(Schiibler & Martens) Yu et Lu, comb. nov):果皮被短柔毛;果肉与核不分离。
蟠桃
蟠桃(学名:Amygdalus persicaL. var.compressa(Loud.) Yu et Lu, comb. nov.):果实扁平;核小,圆形,有深沟纹。[2] 五品种群桃久经栽培,在食用类群中已培育出很多优良品种,根据果实和结果习性等征状,我国桃
左上(油桃)左下(桃)右上(黄桃)右下(蟠桃)的品种可划分为五个品种群,简述如下:
1.北方桃品种群果实顶端尖而突起,缝合线较深;树形较直;中、短果枝比例较大。耐旱抗寒,从5-12月陆续采收。主要分布于华北、西北和华中一带。
2.南方桃品种群果实顶端圆钝,果肉柔软多汁;树冠开展;通常长枝结果;花芽多为复芽。抗旱及耐寒力较北方品种群稍弱。主要分布于华东、西南和华南等地。
3.黄肉桃品种群果皮和果肉均金黄色,肉质较紧密强韧,适于加工和制罐头。我国西北、西南地区栽培较多,华北和华东较少。
4.蟠桃品种群果实扁平形,两端凹入;树冠开展,枝条短密;花多,丰产。江苏和浙江栽培最多,华北和西北较少。
5.油桃品种群果实外面无毛。产于西北各省区,尤以新疆、甘肃栽植较多。
鸢尾花的养殖方法
鸢尾养殖:土壤要求
鸢尾对于环境没有太高要求。春天种,秋天种都可以。鸢尾对于土壤要求不高只要排水性好,保证一定湿度就行。对于有些生长周期短暂的鸢尾土壤好是必须的。如果是在重土壤中,添加些泥炭啦、蛭石啦或粗沙子搅拌可以改良土壤。
鸢尾养殖:温室控制
土壤的温度挺重要的,最低控制在5~8℃,最高别超过20摄氏度。土壤温度的高低会影响鸢尾的出苗。最佳温度在16~18℃之间。
温室里种植鸢尾,最佳温度为15℃。前三周左右温室里的温度保持在18℃。13℃或者在鸢尾可接受的低温度内会延长其生长期,同时增加鸢尾重量,但花朵易枯萎。
秋天温室里要保障光照充足,同时温室里的温度要低一些防止花朵枯萎。最好在10~13℃。植物生长阶段要考虑修剪叶片。
白天与黑夜的平均温度在20~23℃,低温控制在鸢尾可接受的范围内。温度高阳光少是花朵枯萎的重要原因。
在一些容易发生冻霜自然灾害的地区,培育过程最好在温室。生长的温度在夜间比较好。没有控温条件的温室应该早些关闭,这样会让夜间的温度更适合鸢尾的生长。白天要尽早的通风,以防止温度超过18℃对鸢尾伤害。遮挡阳光是控温手段之一,但是适量的光照还是要保持的。
鸢尾养殖:排水要求
配备好的排水系统,可以使水更充分的土壤利用。这样也能使水分少造成的盐分积累的问题得以解决。
鸢尾养殖:施肥要点
种植鸢尾前施肥的方法会造成鸢尾的根生长缓慢。施肥简单来说就是因地制宜。不同的土地施不同的肥料。鸢尾不能使用磷肥和三磷酸盐肥。二磷酸盐肥可以使用。
鸢尾养殖:清除杂草
鸢尾生长需要八到十二周,这个段过程中对土壤进行过处理之后,鸢尾生长中不用担心除草的问题。鸢尾种植后,一般用除草剂来去除杂草。但是注意不要对鸢尾造成伤害。
鸢尾养殖:种球储藏
种球储藏温度一定要在30℃,切花的种球要立即种植。如不立即种植应在适宜温度中储藏。温度要达到种球的生长要求,一定要时常调温,保证种球的生长。温度保持在2℃,不能超过2~3周,这是最佳的选择。高于2℃的储藏温度会延长处理的时间,对开花起到不利作用。把球茎放在空置容器的底部中。储藏温度在2℃保持良好的通气性。种球不适合长久储藏,储藏时间过长对以后的茎叶生长不利,同时也容易收到青霉菌的感染。
要进行切花的鸢尾在种植期,保持足够的水分补给是很重要的。 栽种前几天足够湿润,这样做能保证前期根的快速成长,而且根不易在栽种时受到损伤。用冷水浇灌在壤温度过高的时候比较合适。土壤温度高,种球成长会很快,切花的质量会不好。种的时候选在土壤温度低的地方比较好。夏天到来的时候在地上铺盖隔热的材料进行覆盖能防止阳光辐射过多。
枣的品种分类
七月鲜果实卵圆形,果面平整,平均果重29.8克,最大74.1克。果个均匀,果皮薄,深红色,表面蜡质较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8.9%,可食率98.8%。鲜枣味甜,肉质细,极宜鲜食,8月下旬红熟,比梨枣早上市20-30天,克服了梨枣采前落果严重,未红先蔫的缺点。该品种抗旱性强,丰产稳产,是极为可贵的极早熟优良鲜食品种。鸡蛋枣果实特大,近圆形,平均单果重30克,最大50克。果实大小均匀,果皮厚,深红色。鲜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1%-35%,可食率97%。果肉质细,酥脆多汁,香甜可口。9月中下旬开始成熟,成熟期遇雨不易裂果,耐贮茂,是优良的鲜食、制干、蜜饯兼用品种,旱台地和水地均可栽培。梨枣果实特大,长圆形,平均单果重25克,最大50克,大小不匀,果皮薄,红色,果肉厚,肉质松脆,较粗,味甜,汁较多。鲜枣含可溶性固形物27.9%,可食率97.3%。果实生长期110天左右,幼树丰产性极强。成熟期不整齐,遇雨易裂果,且采前落果严重,缺水时未红先蔫。晋枣树势高,高大直立,枝粗硬,产量高,果实圆筒形或长卵形,果顶一端略细,平均单果重34克,最大可达60-70克。果个均匀,果皮薄,红棕色,有光泽。鲜枣肉质脆嫩,致密多汁,味甘美,含糖28%,含酸0.21%,品质上等,干制等35%,9月下旬成熟。赞皇大枣果实大,长圆形,平均果重17.3克,最大29克,大小均匀,果面平整,果皮中厚,深红色。果肉厚,质地较细,稍松脆,汁中多,味微酸。红枣品质上等,适宜制干,也可制作蜜枣或鲜食。鲜枣含可溶性固形物30.5%,可食率96%。丰产穗产,成熟期较抗雨裂。秦枣1号果实果柱形,平均单果重18.8克,最大40克,最优良的制干品种。10月上中旬成熟,丰产稳产。可溶性固形特含量33%,干制红枣具有肉厚、味甜、个大、售价高等特点。在雨季之后成熟,具有良好的抗裂果性能,无采前落果现象,适宜在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的缓坡地栽培。
提子品种分类
当今引入中国的提子品种主要有2个:一个是果实鲜红色或鲜紫红色,有光泽,外观十分漂亮的红提子,名叫“红地球”,又叫“晚红”。幼叶浅紫色,叶面光滑,叶背有稀茸毛。成叶较大,心脏形,5
提子裂,裂刻中等,叶面光滑有光泽,叶背无茸毛。两性花。果粒着生松紧适中。果穗一般重800克左右,最大穗重2500克。平均粒重13克,最大粒重25克。
不裂果,不烂果,不落粒。果皮中等厚,难剥皮,含糖18-20度,鲜食味感清脆,甘甜口,不酸,不涩,口味极佳,耐贮耐运,自然存放能长达3个多月,恒温窑藏可贮至翌年的5月,先后贮存达8个多月。3月上、中旬萌芽,3月中、下旬展第一片真叶。果实9月下旬成熟。生长势旺盛,始果期早,栽后第2年就挂果,第3年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产2000千克以上。另一个品种为果实紫黑色,光亮如漆,果粉浓,外观极美的黑提子,名叫“秋黑”
。果粒在果穗上着生紧密,且大小一致,穗形美观。平均穗重750克,最大穗重1700多克。果粒阔卵圆形,果皮厚。果肉黄绿色,可切成片,脆甜爽口,含糖18-20度,品质极佳。9月中旬成熟。果粒着生牢固,耐拉力强,极耐贮运,可贮至翌年3月,抗病丰产,栽后第2年开始挂果,第3年亩产就可达2000千克以上,第4年或第5年就进入盛果期。此外,市上还可见到的有“维多利亚”和“奥古斯特”两个欧洲种葡萄。前者青黄色,后者金黄色。果实硬度大,含糖18度以上,味甜,质好,不易落粒,抗病,丰产,7月中、下旬成熟。
射干的营养价值 射干的营养成分
射干含鸢尾苷、鸢尾苷元、野鸢尾苷元、鸢尾黄素、鼠李秦素、夹竹桃苷、草夹竹桃双糖苷、鸢尾黄酮、鸢尾黄酮甙、甲基尼泊尔鸢尾黄酮、鸢尾黄酮新甙元A、鸢尾新苷B、洋鸢尾素、5-去甲洋鸢尾素、鸢尾异黄酮和3’,5’,7’,三羟基一4’,6’一二甲基异黄酮等。还含射干酮,茶叶花宁,射干醛等成分。
品种分类
台湾大青枣
大青枣果实营养丰富,古人有“日食三枣、长生不老”之说。果实鲜食,营养丰富,具有净化血液,帮助消化,养颜美容等保健作用。鲜食肉质脆嫩多汁,甜度高,口感佳,风味独特,单果重100-400克,因而有“热带小苹果”“维生素丸”之美称。
台湾大青枣具有速生快长,投产早、产量高且稳定的特点。经济寿命长达30年以上,嫁接苗每亩定植45-66株,当年即可开花结果.种植9个月即可收获,10月下旬至次年3月鲜枣上市,亩产500-700公斤,第二年800-1500公斤。第四年可进入丰产期,亩产4500-6000公斤。 在果树种植上,台湾大青枣是值得推广的短平快项目。冬季气温零度以下地区必须大棚种植。
义乌南枣
义乌南枣,清乾隆年间(1736——1795)曾列为贡品,故又称京果。枣肉肥厚,乌黑发亮,花纹细密,大小匀称,含有糖、淀粉、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单宁、硝酸盐、酒石酸等成份。《中国名产》誉为“江南枣中佳品”。
南枣主要产地义乌、东阳。据《[隆庆}东阳县志》和义乌《松林骆氏宗谱》记载,在明代隆庆、万历间(1567——1619)已有枣树和枣园。1965年,义乌有枣园17517亩,年产青枣3760吨。后因改地造田,毁枣种粮,至1976年仅剩枣园4200亩。1984年起逐渐恢复。1988年有枣园17627亩,44个乡(镇)中有42个产枣。枣有多种品种,以义乌大枣为佳。金村、樊村一带所产双仁枣,外形丰满,左右对称。俗谓用双仁枣制成南枣,入药疗效好,营养更佳。
加工南枣始于清雍正(1723——1735)前后。制法有二:一为原红法,用充分成熟、皮色发红(脆熟期)的枣果,经煮、焙、晒、浴等工序而成;一为烫红法,用未完全成熟的透白(白熟期)枣果,经人工水烫焖成紫红色,余同原红制法。原红比烫红佳,皮薄,糖份高,惟采收期要推迟。
义乌南枣风味独特,除国内市场需要外,港澳、东南亚等地也为传统销售市场。1958年出口100吨。1973——1989年平均年出口19.2吨。
枳壳品种分类
①绿衣枳壳
为植物枸橘的近成熟果实,呈半圆球形,直径约2~3.5厘米。外皮橙褐色或绿黄色,散有众多小油点及网状隆起的皱纹,密被细柔毛。果实顶端的一面有明显的花柱残基,基部的一面有果柄痕或残留短果柄。横切面果皮厚4~6毫米,黄白色,沿外缘有1~2列棕黄色油点;瓤囊6~8瓣干缩呈棕褐色;中心柱宽4~6毫米。气香,汁胞味微酸苦。产福建、陕西等地。
②酸橙枳壳
又名川枳壳、江枳壳。为植物酸橙的近成熟果实,多横切成半圆球形,直径4.5~5.5厘米。表面绿褐色或绿棕色,略粗糙,散生多数油点。顶端一面有花柱残基,基部一面有果柄痕。横切面果皮厚约6~12毫米,中果皮黄白色,边缘有1~2列棕黄色油点;瓤囊10~13瓣,棕褐色,每瓤囊中常有种子数粒;中心柱宽7~11毫米。气香,汁胞味苦而后酸。产四川、江西、浙江等地。
③香圆枳壳
又名江枳壳、川枳壳。为植物香圆的近成熟果实,外形与酸橙枳壳相似。表面褐色或棕褐色,花柱残基的周围通常有一圈金钱环。横断面果皮厚7~13毫米,中果皮呈灰白色或白色;瓤囊10~12瓣;中心柱宽4~7毫米。气香,汁胞味酸而后苦。产四川、江西、浙江等地。
④玳玳花枳壳
又名苏枳壳。为植物玳玳花的近成熟果实,通常横切为二,呈半圆球形,直径3~4厘米。表面青黄色或橙黄色,有众多细小的油点及网状皱纹顶端一面有微小凸起的花柱残基,基部的一面有残存的宿萼及果柄痕。横断面果皮厚5~10毫米,棕黄色;瓤囊9~12瓣;中心柱宽4~8毫米。气香,汁胞味苦而后酸。产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