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烧怎么降温 饮食降温
小儿发烧怎么降温 饮食降温
发烧时人体首先需要的是水,其次才是营养物质,主要以流食及半流食为主,可用以下饮食:
1、绿豆汤:绿豆有清热、解毒、降温作用,最适宜发烧小儿食用。绿豆汤加冰糖饮用,既供给充足水分,又有治疗作用。
2、西瓜汁:西瓜含水分充足,有止渴、利尿、除烦作用,是退烧的佳品,而且口味好,适宜发烧小儿食用,将瓜瓤及瓜皮榨成汁,加适量凉开水饮用。
3、鲜梨汁:梨子有清热、化痰、止渴、润喉的作用,而且含葡萄糖,能补充体力,非常适宜发烧的小儿食用。
4、米粥:粥是我国传统饮食,也是中药食疗的主要食品。从现代科学角度看,粥以碳水化合物、植物蛋白质为主,营养丰富,热量适当,适宜发烧小儿食用。
小儿发烧怎么物理降温 温水泡澡
水是良好的导热导体,小孩体温较高时,可用温水泡澡,水温在35~37度左右,小孩身体内的热气会大量的流向水中,降温速度很好,同时对小孩的保温效果也很好,尤其是对部分喜欢玩水的宝宝十分适合,还能缓解宝宝的情绪。
方法:和平时泡澡一样,主要是水温不宜过高,控制在35度左右才能起到很好的降温效果。
宝宝发烧降温方法 物理降温
宝宝发烧39度时,除了就医治疗,家长还可自行运用物理降温方法,辅助退烧,减轻孩子不适。
温水擦浴是通过蒸发和传导作用促进机体散热达到降温。
方法是:将门窗关好,不可有对流风或直吹风,室温控制在24-26℃。准备一盆32-34℃的温水,托起孩子,坐于盆中,给孩子洗个温水澡,时间以5-10分钟为宜,完毕后,快速擦干身体,穿好衣物,半小时后测量体温。
将毛巾放入普通冷水中浸湿,拧成半干,敷在患者的前额部或者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部位;最好准备两条毛巾,每3~5分钟更换一次;于冷湿敷后30分钟测量体温,当体温下降到38℃以下时,则停止使用。
酒精擦浴能使局部血管扩张,并利用酒精的蒸发作用带走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
做法是:用温水将酒精稀释到30%-50%,可用70%-95%酒精加温水(按1:1~1:2)配制,也可用白酒配制。用纱布蘸取酒精后,擦拭部位为:颈部、双腋下、肘窝、大腿根部等。擦拭全程应控制在20分钟内。
小儿发烧怎么物理降温 退热贴降温
现在很多地方都能购买到退热贴,这是一种胶质的退热方法,退热贴中含有很多的高分子水凝胶,具有很强的吸热作用,在小孩发热时在其大动脉流经处贴上一块,就能起到很好降温作用。
注意:退热贴不能碰到头发、眉毛、伤口,眼部及皮肤有异常的部位。
小儿发烧怎么治才能好
小儿发热,是人体对疾病的一种防御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小儿发热并不完全是坏事,对某些疾病,还有助于病体康复,因此不必急于采取降温退热措施。但是小儿发烧持续过久或者温度过高,就可以引起机体的损害,尤其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不利的影响,甚至危及生命。
小儿发烧时,应密切注意发病的情况,如果体温不很高,一般情况比较好,可以在家治疗休息。
有的一见有点烧,就赶快给吃退烧药,希望在短时间内将体温降下来,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小儿发烧的原因很多,在未弄清病情之前,就急匆匆地把体温压下去,反而掩盖了病情,延误了治疗。同时,任何疾病引起小儿发烧都有一个过程,病情的治疗也需要一段时间,对疾病应综合治疗。比如因炎症发烧,待消炎后,体温自然恢复正常,如果仅仅是服退烧药,一下子将体温降下来,不久就又会回升。
对 小儿发热,最好采用物理降温法,不要轻易使用各种退热药,以防产生毒性反应。首先应该调节居室的温度,保持空气流通,比如打开门窗或利用风扇加速空气流通,就有利于散热降温。也可采用冰或冷水敷小儿头颈、腋下及双侧腹股沟的退热方法。冰敷时,冰袋外需裹一层布,以防局部皮肤冻伤。用35-40%的酒精或30℃的温水拭浴,可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加速水分的蒸发,也是一种相当简单的退热方法。酒精拭浴时,要注意不要拭浴小儿头面及胸部。
小儿发烧如何降温
75%酒精擦浴
酒精能扩张血管,蒸发时会带走大量热量,婴幼儿发烧时可以以此帮助降温。准备75%的酒精100毫升,加温水等量,保持温度在27~37摄氏度左右,不能过冷,否则会引起肌肉收缩,致使热度又回升。酒精擦浴时,用小毛巾从宝宝颈部开始擦拭,从上往下擦,以拍擦方式进行,腋窝、腹股沟处体表大动脉和血管丰富的地方要擦至皮肤微微发红,有利于降温。注意婴儿胸口、腹部、脚底不要擦,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热水泡脚
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不适。宝宝发烧时泡脚的另一妙处在于能帮助降温。泡脚可以用足盆或小桶,倒入2/3盆水,水温要略高于平时,温度在40摄氏度左右,以宝宝能适应为标准。泡脚时妈妈抚搓宝宝的两小脚丫,既使血管扩张,又能减轻发烧带来的不适感。
温水洗澡
洗澡能帮助散热。如果宝宝发烧时精神状态较好,可以多洗澡,水温调节在27~37摄氏度。注意不要给宝宝洗热水澡,否则易引起全身血管扩张、增加耗氧,容易导致缺血缺氧,加重病情。
冰枕
宝宝高烧时可以做个冰枕给宝宝枕着,既舒服效果又好。去医院买个冰袋(不是热水袋),把冰块倒入盆里,敲成小块,用水冲去棱角,装入冰袋,加入50~100毫升水,不要装满,2/3满就可以,排净空气,夹紧袋口,包上布或毛巾放在宝宝头颈下当枕头。待冰块融化可重新更换,很快宝宝的体温会降下来。
冰袋冷敷
把冰袋包上毛巾敷在宝宝头顶、前额、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处,可以反复使用。也可以家庭自制冰袋:用一次性医用硅胶手套装水打结放冷冻柜,冻成固体后取用。如果觉得冰块太冰的话,可以在冰袋半冰半水的状态就取出,包上毛巾给宝宝冷敷。
小儿发烧物理降温的常见方法 酒精降温
酒精的蒸发作用很快,比水快很多,因此,在小孩体温过高,又没有很好的处理方法时,可在小孩的手心,脚心,胸口,腋下,脖颈,额头等处涂一些酒精,降温效果很快。
方法:
1.兑调酒精:药店购买的95%酒精取一份,加两份温水搅拌均匀备用;如果是75%的酒精,加的温水量与酒精相同,假如手边没有酒精,也可以用60°的白酒代替,使用白酒时,可以用一份白酒加2/3份水来调和。
2.用纱布或者小毛巾蘸湿后擦拭宝宝的身体,一般是血管分布比较多的部位,比如颈部、腋窝、大腿根部等等,这些部位血液循环快,血管表浅,容易散热。
3.涂擦时按照一定的顺序,由上至下,从左往右,用拍擦的方式进行,擦至皮肤微微发红,注意擦过的身体部位的保温。动作要快,每次5-10分钟即可。
注意:擦拭中要避开宝宝的头面部、腹部、脚底以及胸前心脏部位,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小儿发烧怎么物理降温 首选物理降温
如果小儿发烧温度在38.5℃以下时,不需要太过紧张,这时可以利用物理降温,往往退烧效果明显。
小孩发烧时,需要散发热量才能够快速退热。因此,居室要开窗通气,解开颈部扣子,必要时应减少衣物或者被子,促进散热,不宜捂汗。如果发现小孩有出汗现象,应该及时为孩子擦去汗水。可让孩子喝些盐开水,已补充汗液中丢失的盐分。
温水擦浴是通过蒸发和传导作用促进机体散热达到降温。方法是:将门窗关好,不可有对流风或直吹风,室温控制在24-26℃。准备一盆32-34℃的温水,水量以淹没躯干为宜,托起孩子,坐于盆中,给孩子洗个温水澡,时间以5-10分钟为宜,完毕后,快速擦干身体,穿好衣物,半小时后测量体温。也可直接用温湿毛巾擦拭孩子的头、腋下、四肢,促进散热。
将毛巾放入普通冷水中浸湿,拧成半干,敷在患者的前额部或者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部位;最好准备两条毛巾,每3~5分钟更换一次;于冷湿敷后30分钟测量体温,当体温下降到38℃以下时,则停止使用。
酒精擦浴能使局部血管扩张,并利用酒精的蒸发作用带走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做法是:用温水将酒精稀释到30%-50%,可用70%-95%酒精加温水(按1:1~1:2)配制,也可用白酒配制。用纱布蘸取酒精后,擦拭部位为:颈部、双腋下、肘窝、大腿根部等。半小时后测量体温。
注意:不要擦拭胸部、腹部、手心、脚心、耳垂等处,以免引起心率减慢及腹泻等不良反应;3个月以下的婴幼儿不宜使用此法。如孩子出现寒战、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应立即停止擦浴,盖上被子保暖,喝一些糖水。
小儿感冒发烧应怎样护理
1、小儿发烧的降温
儿科专家称,小儿发烧有一定积极意义,表明机体与致病因子斗争,降温主要在于防止高热引起抽搐或惊厥,所以在体温超过39℃时则采取相应的降温措施。家庭可以采用以下物理降温方式进行降温:
温水浴,温水擦澡,主要在颈、胸、背及四肢等处多擦洗;酒精擦浴,用30%~50%酒精(或二锅头加1倍水),用纱布或小毛巾蘸湿酒精擦浴,力量要均匀,擦四肢及背部各3~5分钟,全部擦浴时间要在20分钟左右。擦至腋窝、腹股沟等血管丰富处停留时间要稍长。禁擦前胸、后颈、腹部,这些部位对冷刺激敏感,如发生寒战、神色、呼吸、脉搏异常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擦浴。
2、室内温度要适宜
室温过高不利人体散热,会增加患儿烦躁;过低则易使小儿受寒,一般室内以20℃左右为宜;防止空气对流直吹患儿。
3、小儿发烧应多休息
小儿发烧时新陈代谢增快,消耗多、进食少,身体虚弱应卧床休息;保持室内安静,避免各种刺激;衣被要适当减少;
4、小儿发烧该吃什么
在发热时人体营养和体液消耗较大,必须注意适当补充。要注意多喝水,饮食给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面汤、粥、蛋羹,以清淡为宜。要适当吃些新鲜水果及果汁,水果以梨、西瓜、荸荠等为好。避免吃油腻、辛辣及生冷食物。如病儿食欲减退不能保证营养和液体入量,必要时要及时到医院进行输液。
5、小儿发烧的口腔护理
高热时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干燥,口腔自我清除能力减退,易使食物残渣滞留,便于细菌繁殖而引起口腔炎、齿龈炎等,所以对发热小儿还应做好口腔护理,可用消毒棉蘸3%硼酸水轻轻擦洗口腔或用淡盐水含漱,早晚各1次。
小儿发烧在家如何正确护理
小儿发烧的降温
儿科专家称,小儿发烧有一定积极意义,表明机体与致病因子斗争,降温主要在于防止高热引起抽搐或惊厥,所以在体温超过39℃时则采取相应的降温措施。家庭可以采用以下物理降温方式进行降温:
温水浴,温水擦澡,主要在颈、胸、背及四肢等处多擦洗;酒精擦浴,用30%~50%酒精(或二锅头加1倍水),用纱布或小毛巾蘸湿酒精擦浴,力量要均匀,擦四肢及背部各3~5分钟,全部擦浴时间要在20分钟左右。擦至腋窝、腹股沟等血管丰富处停留时间要稍长。禁擦前胸、后颈、腹部,这些部位对冷刺激敏感,如发生寒战、神色、呼吸、脉搏异常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擦浴。
室内温度要适宜
室温过高不利人体散热,会增加患儿烦躁;过低则易使小儿受寒,一般室内以20℃左右为宜;防止空气对流直吹患儿。
小儿发烧应多休息
小儿发烧时新陈代谢增快,消耗多、进食少,身体虚弱应卧床休息;保持室内安静,避免各种刺激;衣被要适当减少;
小儿发烧该吃什么
在发热时人体营养和体液消耗较大,必须注意适当补充。要注意多喝水,饮食给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面汤、粥、蛋羹,以清淡为宜。要适当吃些新鲜水果及果汁,水果以梨、西瓜、荸荠等为好。避免吃油腻、辛辣及生冷食物。如病儿食欲减退不能保证营养和液体入量,必要时要及时到医院进行输液。
小儿发烧的口腔护理
高热时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干燥,口腔自我清除能力减退,易使食物残渣滞留,便于细菌繁殖而引起口腔炎、齿龈炎等,所以对发热小儿还应做好口腔护理,可用消毒棉蘸3%硼酸水轻轻擦洗口腔或用淡盐水含漱,早晚各1次。
发烧吃什么食物最好 茶水
反复发烧的病人不妨多喝点菊花茶、金银花茶等清热解毒的茶水,有利于清除体内热毒,加快退烧降温。
宝宝发烧全身抽搐怎么办
宝宝经常会生病,发烧感冒等都是常见的,但是如果宝宝发烧全身抽搐怎么办才好呢?是不是宝宝有什么其他的疾病引起的?
小儿高热易抽搐抽筋,这就是所谓的高热惊厥,需要及时退热可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一般高热时间久了,会导致身体痉挛抽搐,记得要退烧降温。
由于小儿发育尚不完善,发热时就容易引起大脑功能紊乱而出现意识不清、全身抽搐等症状,反复的抽搐发作可导致脑细胞损伤,影响小儿智力的发育,所以不管是何种原因引起的发热,都应予以合理的降温,避免体温过高而引起抽搐。
一般小儿发烧到39摄氏度以上才容易发生抽搐,但也有个别小儿38摄氏度也可发生抽搐,甚至不发热也发生抽搐,这与小儿的全身情况,特别是缺钙或患有癫痫等因素有关。那些初起为高热惊厥,后来低热甚至不发热也抽搐,那就不是一般的热惊,必须请医生诊查。
一般家长不可能对小孩发热抽搐的原因作出准确的诊断,但却应该及时采取力所能及的措施,尽可能减少高热抽搐引起缺氧和对小儿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避免或减少合并症的发生。
1、要保持镇静,尽量减少对患儿的刺激,不要大呼小唤,应让小儿平卧,头偏一侧,松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口腔唾液及呕吐物返流入气管内,以免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2、用拇指按压正在抽搐患儿的人中穴(在人中的中部稍偏上),有可能一时止住抽搐,但应配合物理降温,才能防止再抽搐。
3、用冷毛巾湿敷头部或头枕冰袋,患儿清醒时也可用温水浴(水温30—40摄氏度),或用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的办法来降低体温,达到预防抽搐的目的。在不明病因的情况下,自行口服退热药有可能掩盖病情,不利于医生作出正确的诊断,而物理降温较为安全可行。如控制体温在39摄氏度以下,则绝大多数患儿不会再抽搐。
4、夏日要多饮水,少盖被,必要时可除去患儿衣服。
5、要防止小儿抽搐时碰伤、坠床、咬伤舌头,家长要随时在患儿身旁照看;必要时可在口腔内上下牙齿间放一不易咬断的硬物,以防再次抽搐时咬伤舌头。
6、及时送医院作进一步诊治。尤其是一次高热抽搐超过15分钟,更应送医院吸氧和治疗,以防止或减少脑细胞的损伤。
7、抽搐1周以后可做脑电图检查,如脑电图不正常,应在医生指导下,长期少量服用苯巴比妥等镇静药,防止再发生高热抽搐。
8、平时要注意加强小儿的营养,增强体质,减少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