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肝的位置

肝的位置

人的肝脏大部分位于右季肋部及上腹部,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上界在右锁骨中线平第5肋,上部紧贴膈肌,与右肺和心脏相邻;下面与胃、十二指肠,结肠右曲相邻;后面接触右肾、肾上腺和食管贲门部,是人体最大腺体,红褐色,质软而脆,呈楔形,右端圆钝,左端扁薄,可分为上、下两面,前后两缘,左右两叶,一般重

约1200~1600g,约占成人体重的1/50,男性的比女性的略重,成年人肝脏男性有1.4-1.8公斤,女性有1.2-1.4公斤。胎儿和新生儿的肝脏相对较大,可达体重的1/20。

正常肝脏外观呈红褐色,质软而脆。肝脏形态呈一不规则楔形,右侧钝厚而左侧偏窄,一般左右径(长)约25cm,前后径(宽)约15cm,上下径(厚)约6cm。上面突起浑圆,与膈肌接触,下面较扁平,与胃、十二指肠、胆囊和结肠相邻。肝上界与膈肌的位置一致,约在右侧第五肋间,肝脏有一定的活动度,可随体位的改变和呼吸而上下移动;肝下界一般不超过肋弓,正常情况下在肋缘下摸不到,有时在剑突下可触及,但一般不超过3cm,而小儿多可在肋缘下触及。

肝脏的位置

肝脏作为人体内脏里最大的器官,位于人体中的腹部位置,在右侧横隔膜之下,位于胆囊之前端且于右边肾脏的前方,胃的上方。肝脏主要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大部分肝为肋弓所覆盖,仅在腹上区、右肋弓间露出并直接接触腹前壁,肝上面则与膈及腹前壁相接。

从体表看,肝上界与膈穹隆一致,成人肝的上界一般在右锁骨中线第5肋骨水平,右腋中线平第6肋骨处。肝下界起自肋弓最低点,沿右肋弓下缘左上行,至第8、9肋软骨结合处离开肋弓,斜向左上方,至前正中线,到左侧至肋弓与第7、8软骨之结合处。

一般我们正常的肝脏是呈红褐色的,它的质地柔软。成人的肝重量相当于体重的2%。据统计,我国成人肝的重量,男性为 1157-1447g,女性为1029-1379g,最重可达2000g左右,肝的长、宽、厚约为25.8cm、15.2cm、5.8cm。

肝脏对人体是很重要的,同时它也很容易受到损害。平时若不注意保护,很容易导致肝脏受损,从而使肝功能出现异常,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保护好我们的肝脏,此外,如果发现自己肝功能异常,一定要重视起来,及时选择到正规的肝病专科医院详细检查,找出病因,针对病因积极给予治疗。

肝的位置

人的肝脏大部分位于右季肋部及上腹部,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上界在右锁骨中线平第5肋,上部紧贴膈肌,与右肺和心脏相邻;下面与胃、十二指肠,结肠右曲相邻;后面接触右肾、肾上腺和食管贲门部,是人体最大腺体,红褐色,质软而脆,呈楔形,右端圆钝,左端扁薄,可分为上、下两面,前后两缘,左右两叶,一般重肝脏在人体的位置 约1200~1600g,约占成人体重的1/50,男性的比女性的略重,成年人肝脏男性有1.4-1.8公斤,女性有1.2-1.4公斤。胎儿和新生儿的肝脏相对较大,可达体重的1/20。正常肝脏外观呈红褐色,质软而脆。肝脏形态呈一不规则楔形,右侧钝厚而左侧偏窄,一般左右径(长)约25cm,前后径(宽)约15cm,上下径(厚)约6cm。上面突起浑圆,与膈肌接触,下面较扁平,与胃、十二指肠、胆囊和结肠相邻。肝上界与膈肌的位置一致,约在右侧第五肋间,肝脏有一定的活动度,可随体位的改变和呼吸而上下移动;肝下界一般不超过肋弓,正常情况下在肋缘下摸不到,有时在剑突下可触及,但一般不超过3cm,而小儿多可在肋缘下触及。

肝在什么位置

一、肝在什么位置?

肝脏在人体位置和形态结构:肝脏位于右上腹,隐藏在右侧膈下和肋骨深面,大部分肝为肋弓所覆盖,仅在腹上区、右肋弓间露出并直接接触腹前壁,肝上面则与膈及腹前壁相接。从体表投影看,肝上界在右锁骨中线第5肋骨,右腋中线平第6肋骨处;肝下界与肝前缘一致,起自肋弓最低点,沿右肋弓下缘左上行,至第8、9肋软骨结合处离开肋弓,斜向左上方,至前正中线,到左侧至肋弓与第7、8软骨之结合处。

一般认为,成人肝上界位置正常的情况下,如在肋弓下触及肝脏,则多为病理性肝肿大。幼儿的肝下缘位置较低,露出到右肋下一般均属正常情况。 肝的位置常随呼吸改变,通常平静呼吸时升降可达2-3cm,站立及吸气时稍下降,仰卧和呼气时则稍升,医生在给患者肝脏触诊检查时,常要患者作呼吸配合就是这个道理。

正常肝呈红褐色,质地柔软。成人的肝重量相当于体重的2%。据统计,我国成人肝的重量,男性为 1157-1447g,女性为1029-1379g,最重可达2000g左右,肝的长、宽、厚约为25.8cm、15.2cm、5.8cm。

二、身体哪个部位痛才是肝疼?

肝脏主要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大部分肝为肋弓所覆盖,仅在腹上区、右肋弓间露出并直接接触腹前壁,肝上面则与膈及腹前壁相接。肝区疼痛的位置位于右侧季肋部,也就是肝脏的体表影射区域位置。肝区疼痛是因为许多内脏神经的感受器分布于肝、胆组织中,肝脏发生炎症或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刺激-形成冲动-传入大脑-产生肝区疼痛感觉。

三、肝疼的原因有哪些?

出现肝区疼痛或不适,首先不能以为是病情的恶化而过于紧张、担心,肝主情志,应排除心理因素,保持好心态。引起肝区疼痛的原因很多,因为肝、胆组织中分布着许多内脏神经的感受器,一旦肝脏发生炎症或接受压力、温度或化学性刺激,就可形成冲动,传入大脑,产生疼痛、压痛甚至绞痛或针刺样、烧灼样感觉。

肝区疼痛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临床症状,有时候也可出现在身体健康的人身上。肝区疼痛时要积极找出发病原因,并对疼痛或不适的部位、规律、伴发症状等应做初步的判断,若是劳累或熬夜等原因引起的,而经过休息不能缓解或继续加重,建议去医院检查肝功、B超等检查,注意保肝治疗。

四、出现肝区疼痛,可从以下几点来缓解:

1、观察肝区疼痛症状,认真观察持续时间及患者所能够忍受的范围,观察乙肝患者肝区疼痛的伴随症状,有无恶心、呕吐等。

2、按三级止痛的方法应用止痛剂。

3、疼痛时尽量深呼吸,以胸式呼吸为主,减轻腹部压力刺激。

4、取舒适的体位。患侧卧位及半卧位,可减轻腹壁紧张,减轻疼痛。

5、局部轻轻按摩,不可用力,否则易致肿块破裂或扩散。

6、饮食、心理因素上的调节?饮食应选清淡、高蛋白、低脂、无刺激的易消化食物,不宜过饱,少量多餐。保持大便通畅,减轻腹胀,以免诱发疼痛。

人体肝脏的位置

人的肝脏大部分位于腹腔右上部,小部分在左上部,是人体最大的重要实质性脏器,一般重约1200克~1600克。成年人肝脏的重量约为体得的1/40~1/50;小儿肝脏的重量经贸部占体重的1/20。

正常肝脏外观呈红褐色,质软而脆。肝上界与膈穹的位置一致,约在右侧第五肋间(相当于叩诊的相对浊音界)肝脏有一定的活动度,可随体位的改变和呼吸而上下移动。肝下界一般不超出肋弓。正常情况下在肋缘下摸不到肝脏,而小儿多可在肋缘下触及。

肝的邻近脏器为左叶上面膈邻近心包和心脏。右叶上面膈邻近右胸膜腔和右肺,因此肝右叶脓肿有时侵蚀膈面而波及右胸膜腔和右肺。

右叶后缘内侧邻近食道,左叶下面接触胃前壁,方叶下接触幽门,右叶下面前边接触结肠右曲,中部近肝门处邻接十二指肠。后边接触肾和肾上腺。

肝俞的准确位置图作用 肝俞的准确位置

肝俞位于脊柱区,第9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处。

肝脏在什么位置

人的肝脏在什么位置可能很多人还不太了解,而有效的防治肝病以及及时的发现病情,首先应该对肝脏有一处很好的了解,如肝脏在人体内的作用、肝脏在什么位置、肝脏是一种什么样的器官以及肝脏出现问题的症状有哪些等等。

肝脏是人体内先进的一个消化性腺体,对于肝脏在什么位置这个问题,肝脏是位于人体的右上腹部,大部分被右肋骨覆盖,并且正常情况下成年人是不能在肋骨下触及肝脏的,不过婴儿则是可以从右肋骨下触摸到肝脏的。另外肝脏的的功能也是非常强大的的,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对蛋白质、脂肪、糖类的代谢,解毒、分泌胆汁、造血凝血等作用,当然肝脏的功能远远不只有这些。

不过肝脏在什么位置并不是固定不动的,肝脏的位置会随着呼吸而上下浮动2-3cm,一般情况下肝脏的上边缘在右肋的第5根肋到第6根肋的位置,下边缘在第8到9根肋的位置。

知道肝脏在什么位置以后,如果肝脏发生病变的话,可能会伴有肝区疼痛也就是右上腹部疼痛。并且可能还会有恶心、想吐、没有食欲,疲倦的症状出现,这些症状非常类似胃肠疾病的症状很容易被肝病患者忽略,不过如果伴有肝区疼痛的话就需要引起注意了,所以了解肝脏在什么位置也是非常有必要的,特别是对于有肝病史的人,这对于及时发现病情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对于肝脏在什么位置以及肝脏的一些基本情况应该有所了解了,目前我国的肝病患者数量还是比较惊人的,肝病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并且治疗不恰当的话,还会导致病情的加重。

人体肝脏的位置

专家介绍,肝脏是身体内以代谢功能为主的一个器官,并在身体里面扮演着去氧化,储存肝糖,分泌性蛋白质的合成和制造消化系统中之胆汁等各种功能。

那么,人体肝脏的位置在哪?

肝脏作为人体内脏里最大的器官,位于人体中的腹部位置,在右侧横隔膜之下,位于胆囊之前端且于右边肾脏的前方,胃的上方。肝脏主要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大部分肝为肋弓所覆盖,仅在腹上区、右肋弓间露出并直接接触腹前壁,肝上面则与膈及腹前壁相接。

从体表投影看,肝上界与膈穹隆一致,成人肝的上界一般在右锁骨中线第5肋骨水平,右腋中线平第6肋骨处。肝下界起自肋弓最低点,沿右肋弓下缘左上行,至第8、9肋软骨结合处离开肋弓,斜向左上方,至前正中线,到左侧至肋弓与第7、8软骨之结合处。

一般我们正常的肝脏是呈红褐色的,它的质地柔软。成人的肝重量相当于体重的2%。据统计,我国成人肝的重量,男性为 1157-1447g,女性为1029-1379g,最重可达2000g左右,肝的长、宽、厚约为25.8cm、15.2cm、5.8cm。

温馨提示:肝脏对人体是很重要的,同时它也很容易受到损害。平时若不注意保护,很容易导致肝脏受损,从而使肝功能出现异常,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保护好我们的肝脏,此外,如果发现自己肝功能异常,一定要重视起来,及时选择到正规的肝病专科医院详细检查,找出病因,针对病因积极给予治疗。

肝的位置

人的肝脏大部分位于右季肋部及上腹部,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上界在右锁骨中线平第5肋,上部紧贴膈肌,与右肺和心脏相邻;下面与胃、十二指肠,结肠右曲相邻;后面接触右肾、肾上腺和食管贲门部,是人体最大腺体,红褐色,质软而脆,呈楔形,右端圆钝,左端扁薄,可分为上、下两面,前后两缘,左右两叶,一般重约1200~1600g,约占成人体重的1/50,男性的比女性的略重,成年人肝脏男性有1.4-1.8公斤,女性有1.2-1.4公斤。胎儿和新生儿的肝脏相对较大,可达体重的1/20。正常肝脏外观呈红褐色,质软而脆。肝脏形态呈一不规则楔形,右侧钝厚而左侧偏窄,一般左右径(长)约25cm,前后径(宽)约15cm,上下径(厚)约6cm。上面突起浑圆,与膈肌接触,下面较扁平,与胃、十二指肠、胆囊和结肠相邻。肝上界与膈肌的位置一致,约在右侧第五肋间,肝脏有一定的活动度,可随体位的改变和呼吸而上下移动;肝下界一般不超过肋弓,正常情况下在肋缘下摸不到,有时在剑突下可触及,但一般不超过3cm,而小儿多可在肋缘下触及。

肝掌出现的位置

肝掌常见位置主要是手掌大鱼际、小鱼际以及手指掌面、手指基部,颜色呈现粉红色或胭脂样斑点,仔细观察可见许多扩张连成片的小动脉。一般肝掌会随着肝功能的好转而减轻。肝主筋,所以除肝掌外,肝病还会表现在指甲上,肝病一般表现为在指甲表面有凸起的棱线,或向下凹陷。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郭朋说,肝掌虽然是肝病的一种表现,但是没有肝掌等症状并不代表肝脏健康,很多肝病患者,比如酒精肝患者临床表现并不明确。症状只是“酒精性肝病”诊断的一个方面,它仅在某种程度上与肝病的发展程度一致。没有症状,也需要提高警惕。尤其是长期饮酒的人,饮酒量越大,饮酒时间越长,肝脏的损伤程度,一定越重。

肝的位置

位置

人的肝脏大部分位于右季肋部及上腹部,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上界在右锁骨中线平第5肋,上部紧贴膈肌,与右肺和心脏相邻;下面与胃、十二指肠,结肠右曲相邻;后面接触右肾、肾上腺和食管贲门部,是人体最大腺体,红褐色,质软而脆,呈楔形,右端圆钝,左端扁薄,可分为上、下两面,前后两缘,左右两叶,一般重约1200~1600g,约占成人体重的1/50,男性的比女性的略重,成年人肝脏男性有1.4-1.8公斤,女性有1.2-1.4公斤。胎儿和新生儿的肝脏相对较大,可达体重的1/20。正常肝脏外观呈红褐色,质软而脆。肝脏形态呈一不规则楔形,右侧钝厚而左侧偏窄,一般左右径(长)约25cm,前后径(宽)约15cm,上下径(厚)约6cm。上面突起浑圆,与膈肌接触,下面较扁平,与胃、十二指肠、胆囊和结肠相邻。肝上界与膈肌的位置一致,约在右侧第五肋间,肝脏有一定的活动度,可随体位的改变和呼吸而上下移动;肝下界一般不超过肋弓,正常情况下在肋缘下摸不到,有时在剑突下可触及,但一般不超过3cm,而小儿多可在肋缘下触及。

肝在什么位置

肝在什么位置呢?虽然我们都知道肝是我们重要的器官,但是小编相信,有很多人都不知道肝在什么位置。不过没关系,小编就来告诉大家肝的位置所在。

肝脏在人体位置和形态结构:肝脏位于右上腹,隐藏在右侧膈下和肋骨深面,大部分肝为肋弓所覆盖,仅在腹上区、右肋弓间露出并直接接触腹前壁,肝上面则与膈及腹前壁相接。从体表投影看,肝上界在右锁骨中线第5肋骨,右腋中线平第6肋骨处;肝下界与肝前缘一致,起自肋弓最低点,沿右肋弓下缘左上行,至第8、9肋软骨结合处离开肋弓,斜向左上方,至前正中线,到左侧至肋弓与第7、8软骨之结合处。一般认为,成人肝上界位置正常的情况下,如在肋弓下触及肝脏,则多为病理性肝肿大。幼儿的肝下缘位置较低,露出到右肋下一般均属正常情况。 肝的位置常随呼吸改变,通常平静呼吸时升降可达2-3cm,站立及吸气时稍下降,仰卧和呼气时则稍升,医生在给患者肝脏触诊检查时,常要患者作呼吸配合就是这个道理。

正常肝呈红褐色,质地柔软。成人的肝重量相当于体重的2%。据统计,我国成人肝的重量,男性为 1157-1447g,女性为1029-1379g,最重可达2000g左右,肝的长、宽、厚约为25.8cm、15.2cm、5.8cm。

肝右叶上方与右胸膜和右肺底相邻;肝左叶上方与心脏相连,小部分与腹前壁相邻;肝右叶前面部与结肠相邻,后叶与右肾上腺和右肾相邻;肝左叶下方与胃相邻。

肝的上面隆凸称隔面,朝向前上方,与脆弯窿相适应,能随呼吸运动而上下移动。隔面借镰状韧带将肝脏分为左右两部,即左叶和右叶。右叶大而厚;左叶小而薄。肝的下面凹凸不平,称为脏面,朝向后下方,与腹腔器官相邻。脏面的中部有H形的两条纵沟和一条横沟。左侧纵沟的前部有肝圆韧带,为胚胎时期的脐静脉闭锁的遗迹;右侧纵沟的前部容纳胆囊,后部紧接下腔静脉。横沟叫肝门肝固有动脉、门静脉、肝管、淋巴管及神经等由此进入肝脏。

肝斑长在什么位置

黄褐斑也称为肝斑,是面部黑变病的一种,是发生在颜面的色素沉着斑。

根据中医理论,黄褐斑是由于肝失条达,气机郁结,郁久化火,灼伤阴血,血行不畅,可导致颜面气血失和;脾气虚弱,运化失健,不能化生精微,则气血不能润泽于颜面;肾阳不足,肾精亏虚等病理变化均可导致颜面发生黄褐斑。

通俗地说,中医研究得出,反映在皮肤上的斑斑点点,都和脏腑有着必然的联系。五脏六腑之精气充盈,皮肤则细嫩光泽;五脏六腑之精气匮乏,皮肤则萎靡枯黄。“斑”实质上是五脏六腑功能紊乱,气血不和,肝郁气滞,气滞血瘀、气血津液流通不畅及内分泌失调在面部的反映。治斑应标本兼治,中医草本祛斑调理从五脏论治,通过调节气血津液以求平衡阴阳,达到祛斑养颜的目的,可取得阻止黄褐斑复发的。

而对黄褐斑的治疗,除了专门针对消除斑点的治疗以外,更多的还应注重内分泌的调节,防治黄褐斑,就应该去斑与调节内分泌两手一起抓。

看过上面介绍的内容之后,相信大家都已经知道了肝斑就是我们平时所知道的黄褐斑,而黄褐斑一般多见于已经生育过的女性的面部。造成黄褐斑最主要的因素是由于女性体内的内分泌出现问题所引起的,因此在治疗方面也应该要注意先从调理内分泌开始。

肝的位置

人的肝脏大部分位于右季肋部及上腹部,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上界在右锁骨中线平第5肋,上部紧贴膈肌,与右肺和心脏相邻;下面与胃、十二指肠,结肠右曲相邻;后面接触右肾、肾上腺和食管贲门部,是人体最大腺体,红褐色,质软而脆,呈楔形,右端圆钝,左端扁薄,可分为上、下两面,前后两缘,左右两叶,一般重

约1200~1600g,约占成人体重的1/50,男性的比女性的略重,成年人肝脏男性有1.4-1.8公斤,女性有1.2-1.4公斤。胎儿和新生儿的肝脏相对较大,可达体重的1/20。正常肝脏外观呈红褐色,质软而脆。肝脏形态呈一不规则楔形,右侧钝厚而左侧偏窄,一般左右径(长)约25cm,前后径(宽)约15cm,上下径(厚)约6cm。上面突起浑圆,与膈肌接触,下面较扁平,与胃、十二指肠、胆囊和结肠相邻。肝上界与膈肌的位置一致,约在右侧第五肋间,肝脏有一定的活动度,可随体位的改变和呼吸而上下移动;肝下界一般不超过肋弓,正常情况下在肋缘下摸不到,有时在剑突下可触及,但一般不超过3cm,而小儿多可在肋缘下触及。

肝脏的位置

心肝脾肺肾被称为“五脏”,他是人体重要的器官。如果“五脏”出现病变对我们身体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表现出来症状一般是很明显的。当然也有例外的,如肝脏疾病前期一般表现出来疾病并不明显,在肝脏出现病变的前期,由于肝脏缺少敏感的神经,所以在前期一般没有明显症状。

既然肝脏疾病在前期没有明显的症状,那是不是肝脏的疾病只有到了晚期才能检验出来呢?其实,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需要说肝脏的疾病在前期没有明显的症状,但是我们还是可以通过某些特殊的检查来了解,如体格检查等,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肝脏在人体中的位置。

从体表投影上看,肝脏的前方上界在右锁骨中线第五肋骨,后方上界平第8胸椎。在右腋中线平第6肋骨;肝脏的前方下界与肝前缘一致,起自肋弓最低点,沿肋弓下缘左上行,到第8、9肋软骨结合处离开肋弓,斜向左上方,至前正中线,向左侧至肋弓与第7、8软骨之结合处。

所以体检时,肋弓下不能触到肝脏。如在肋弓下触及肝脏,则多为病理性肝肿大。幼儿的肝下缘位置较低,露出到右肋下一般均属正常情况。

肝脏的位置常随呼吸改变,通常平静呼吸时升降可达2~3厘米,站立和吸气时稍下降,仰卧和呼气时则稍升,医生在给患者肝脏触诊检查时,常要患者配合呼吸来触摸肝脏,就是这个原因。

以上就是肝脏在我们人体中的位置,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需要肝脏在我们体内的位置比较偏,但是我们也可以通过特殊的体位检查检查出他的大体情况,当然,由于体格检查只是比较简单的检验,如果我们需要了解肝脏详细情况还需要做其他有针对性检验。

相关推荐

男性位置在哪里

正常呈红褐色,质地柔软。成人的重量相当于体重的2%。据统计,我国成人的重量,男性为 1157-1447g,女性为1029-1379g,最重可达2000g左右,的长、宽、厚约为25.8cm、15.2cm、5.8cm。 右叶上方与右胸膜和右肺底相邻;左叶上方与心脏相连,小部分与腹前壁相邻;右叶前面部与结肠相邻,后叶与右肾上腺和右肾相邻;左叶下方与胃相邻。 男性位置在哪里 脏在人体位置和形态结构:脏位于右上腹,隐藏在右侧膈下和肋骨深面,大部分为肋弓所覆盖,仅在腹上区、右肋弓间露出并直接

冲阳位置作用 冲阳的位置

科学定位:在足背最高点,第2跖骨基底部与中间楔状骨关节处,可触及足背动脉搏动处。 快速取穴: 1.在足背最高处,第2,3跖骨与中间楔状骨之间,足背动脉搏动处。 2.在解溪下约1.3寸,有动脉搏动处。

俞的准确位置图片

俞归属足太阳膀胱经,穴位于人体的背部脊椎旁,第九胸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或第九胸椎凸骨下,左右旁开1.5寸)。

俞的位置 俞穴保健按摩手法

正坐或站立,双手绕到背部,大拇指置于穴位上,用拇指腹垂直按揉穴位,力度以出现酸痛为宜,每天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1-3分钟。

颈椎位置

颈椎位于头部、胸部与上肢之间,大家可以用手在脖子后上方摸到一个很大的凸起,从这里向上1节,向下6节,都属于颈椎。 颈椎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向上支撑头颅,向下连接后背腰腹。颈椎的功能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支架作用。第一颈椎与头颅的枕骨相连接,与下面几节颈椎一起 支撑着头部和后背。二是保护脊髓神经、血管。颈椎椎体相互连接,之间构成的神经、椎动脉血管和脊髓的通道。三是运动杠杆作用。颈椎最上面两节,是颈部活动 的枢纽,帮助颈部屈伸和旋转,完成点头、仰头、左右转头的动作。

脏在身体那个位置

脏位于人体的腹腔位置,大部分在腹腔的右上部,小部分在左上部,一般情况下,被右侧肋骨和肋弓遮盖,在上腹部触摸不到脏下缘,但有一少部分人位置下垂,则可于肋缘下触及脏下缘,但一般不超过1-2cm。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腺体器官,一般重约1200~1600g,约占成人体重的1/50,男性的比女性的略重,胎儿和新生儿的脏相对较大,可达体重的1/20。正常脏外观呈红褐色,质软而脆。上界与膈肌的位置一致,约在右侧第五肋间,脏有一定的活动度,可随体位的改变和呼吸而上下移动;下界一般不超过肋弓

俞的位置在哪里

俞的位置 俞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简易找法:坐位,两肩胛骨下角水平线与脊柱相交所在的椎体为第7胸椎,向下数2个椎体(第9胸椎),引一垂线,再从肩胛骨内侧缘引一垂线,两条垂线之间距离的中点处,按压有酸胀感。 俞的作用 1.俞属足太阳膀胱经,为之背俞穴,肾藏精,藏血,精血是生命的根本,俞是脏的保健要穴,经常刺激这个穴位可以起到疏利胆,保,宁神明目,补血消瘀的作用,主治的病症,主疏泄,失调达出现胁痛,胃脘痛,算配内关,太冲,足三里可治疗。 2.有调节血量的作用

小儿经的位置是哪里

小儿经位于食指末节螺纹面。一手托住小儿的手掌,使其手向上抬,手掌向外,然后用另一手拇指螺纹面顺时针旋转推动小儿的食指螺纹面为补经;用食指掌面末节指纹推向指尖为清经。 推拿经具有熄风镇惊,养心安神的作用,主治小儿惊风,抽搐,烦躁不安,夜啼,癫痫,发热,口苦,咽干,目赤等病症。小儿因常有余,因此常用清法。

小儿经的正确位置

小儿经位于食指末节螺纹面。 手法:用推法自食指末节指纹推向指尖,称为清经;反之为补经。

肾的位置

肾脏的位置:右肾门针对第二腰椎横突,左侧针对第一腰椎横突,右肾由于脏关系比左肾略低1-2厘米。正常肾脏上下移动均在1-2厘米范围以内。肾脏是在横膈之下,体检时,除右肾下极可以在肋骨下缘扪及外,左肾则不易摸到。 肾位于脊柱两侧,紧贴腹后壁,居腹膜后方。左肾上端平第11胸椎下缘,下端平2腰椎下缘。右肾比左肾低半个椎体。左侧第12肋斜过左肾后面的中部,右侧第12肋斜过右肾后面的上部。 临床上常将竖脊肌外侧缘与第12肋之间的部位,称为肾区(脊肋角),当肾有病变时,触压或叩击该区,常有压痛或震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