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便看宝宝健康"晴雨表"
从大便看宝宝健康"晴雨表"
食物被吃进人体后,营养会为人体吸收、利用,其余消化吸收不完全的废物、残渣,就会变成排泄物,借着粪便将毒素与废物排出去,形成正常、健康的身体循环。因此,婴儿的大便是否正常,是宝宝是否健康的晴雨表。
新生儿大便的变化
孩子出生后24小时,将会排出粘稠、黑色的物质,称作胎粪。胎粪为胎儿在子宫中的肠内容物,必须在开始正常的消化之前排除体外。以后孩子排便渐渐形成了规律,粪便也变得硬了一些。只要婴儿增重,就没有必要注意孩子的大便,不必为孩子的大便过份担心。不同的孩子,每日大便次数也不相同,但随着孩子的发育,大便的次数会越来越少。开始时,孩子每天的大便次数为3—4次,过几周后,大便的次数可能会减少到每两天一次,这都是正常现象。另外,以下现象也属正常情况:稀薄、不均匀的粪便;绿色的粪便;吃过就有大便;有时每天大便次数达6次。
吃母乳的婴儿的大便
孩子出生后,会排出颜色为绿-黑色、光滑、粘稠的胎粪。以后婴儿将会排出淡黄色的粪便,为正常哺母乳时的粪便。孩子每人的排便次数并不重要,次数有多有少,多的每天几次,少的每几天一次。婴儿的粪便一般为糊状或是比冰淇淋粘稠一些,没有气味。吃母乳的孩子很少便秘,孩子几乎能吸收所有的东西,废物很少,这也说明为什么孩子有时三天才排出一次粪便。请记住你所吃食物很大程度地影响着婴儿,辛辣的食品会引起孩子消化不良。
吃牛奶婴儿的粪便
在孩子消化功能稳定下来以后,吃配方牛奶的孩子排便的次数比较多,粪便质地较吃母乳孩子的粪便硬、发黄、有异味。
有时你会发现孩子的粪便柔软,像软皮鸡蛋—样,但是正常孩子的粪便应该是硬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多给孩子饮水:即在平常的配方牛奶中多加一些水。在孩子喂奶中间,也可以给孩子多喝一些凉开水。在孩子达到几个月后,可以在饮水中加一些干梅汁或滤过的水果汁,预防粪便 干燥。
孩子吃的牛奶中不一定非要加糖,如果加糖,或者牛奶中含有较高的糖分,孩子的粪便一定会疏松、变绿或呈凝乳状。这时你应该停止在奶中加糖,如果长期不见好转,请与医生联系。
大便的变化
只要孩子正常,就不必关心孩子的粪便有无变化。颜色的深浅变化并没有什么严重的问题;质地略干略稀也并不说明孩子有什么毛病。如果不放心,请向医生、社区护士或者医生咨询,他们一定非常愿意为你服务。粪便偶尔变稀,不能说明孩子有什么异常或是有什么感染,但是如果粪便水样,伴有突然的颜色变化、气味的变化和排便次数增加,一定要与医生联系,特别是在怀疑孩子有病的情况下。总的说来,排便次数和颜色的变化不能表示出什么问题,但是气味和粪便中的含水量则可能会说明很多的问题。
随着孩子的生长,孩子吃了不同的食物,例如某种水果或者蔬菜都会引起粪便的变化。如果孩子吃到某种食物后,大便变稀,就要在几天之内不给孩子吃这种食物,过一段时间后再给孩子加少量的这种食物。
请注意,甜菜根会使粪便的颜色发生变化,而且粪便接触空气后会变成褐色或绿色。
粪便中出现血丝是不正常的现象,原因可能不严重,例如肛门周围的血管破裂,但还应该去看医生。粪便中出现大量的血液、脓液、粘液,说明可能有肠道感染,需要及时与医生联系。
关于指甲的“小月亮”你了解多少
为什么有的人手指甲上有“月牙”,有的人却没有?这反映了身体怎样的健康状态?看一看手指甲,数一数上面的“月牙”,大致就可以知道您的身体哪里出了问题。中医专家表示,从指甲的月牙来评估身体是否健康,自古有之,且言之有理。
月牙是人体健康“晴雨表”
中医学认为,爪为筋之余,为肝胆之外候。简单地讲,看指甲可测知体内脏腑气血的盛衰,可以知道一个人身体健康与否,指甲的月牙可以说是人体健康的“晴雨表”。
中医专家表示,中医从指甲上的月牙诊断一个人的健康是科学的,而且有一定的道理。健康人的月牙应该有七八个,除了大拇指外,其他手指都没月牙的人,则很容易肾虚。
“丢失”的月牙能长回来
根据中医手诊原理,正常指甲应是红润含蓄,坚韧而呈现弧形,平滑而有光泽,指甲盖上的月牙清晰。月牙是人体精力是否充沛、是否健康的“晴雨表”,精力越充沛则月牙越白,反之月牙越差越模糊。一般而言,月牙的面积约是指甲的五分之一,边缘清晰。人的身体有疾病时,一般都能通过月牙显示出来,或颜色变化,或月牙减少,当人的身体通过调理恢复健康后,月牙则会慢慢地重新显露出来。
便便是宝宝的健康晴雨表
吃下去的食物,会在肚子里被分成“养分”和“残余的废物”。养分会被送到身体内,帮助宝宝的身体成长和运动,残余的废物则会变成便便排出体外。借着便便将毒素与废物排出去,形成正常、健康的身体循环。
因此,便便是人的饮食健康的直接反应,也体现了一个人的肠胃功能、身心健康的状况。何况,中医自古以来就有通过观察便便帮助诊断疾病的传统。
尤其对于新手爸妈来说,当宝宝还不会说话或尚未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感受的时候,很难辨别他究竟哪里不舒服;但是通过细心观察便便的性状、颜色、气味和次数。
做好便便记录,就能及时察觉便便的异常状况,尽早发现宝宝身体的异常信号,对宝宝的要康状况了然于胸。
因此,便便可谓是宝宝身体健康与否的晴雨表。读懂这张晴雨表,对于了解宝宝的健康与生长发育的情况至关重要。
教你认识优质便便
优质的便便成型的,愈软愈劣质。
便便的颜色
黄色系的便便是优质便便。
如果营养过多,颜色就会变深;反之,若是营养不足,颜色则会浅。
红色系的便便,多见于各种原因的消化道出血,需要特别注意。
当便便长时间停留在大肠里,连不要的废物也被打大肠吸收,那么颜色就会变黑。
肩膀是身体晴雨表
在生活中我们会说脚是身体晴雨表,是说身体出现一些病症通过脚部的变化是能够看出来的,其实不仅仅脚部是身体健康晴雨表,身体的其它部位也是能够称作是晴雨表的。
身体内在的器官是相互联系的,在这过程中是能够看出身体的状况,对于肩膀来说,其实也是能够当做健康晴雨表。
现在工作压力,生活压力让不少人感觉到生活确实不容易,在坐着、躺着的时候由于姿势的不正确是会让肩膀产生一种酸痛感的,这样的酸痛感或许在生活中大家都能够遇到,不少人会感觉是因为坐姿、躺着的姿势不正确造成的,会不管不顾,其实不然对于身体来说长时间让肩膀处于那么一种病理状态的时候,是会导致疾病缠身的,是身体的亚健康。
生活中肩膀疼痛的人不在少数,很多人会说肩膀里面的一丝肉都能够感觉到疼痛,这样的说法绝非夸张,很多人肩膀疼痛是会不敢做出一些过重的动作,生怕肩膀部位出现很大的疼痛。
在生活中不少人在换季的时候会抱怨道身体的肩膀疼痛难耐,以秋天来说,在秋天不少人会说肩膀疼痛不已,这是因为在换季的时候身体免疫力有所下降,同时,在秋天身体水分蒸发加快,对于肩膀来说,水分蒸发较快,会使得身体血液流动变缓,进而会造成过敏的症状。
从大便看宝宝健康"晴雨表"
新生儿大便的变化
孩子出生后24小时,将会排出粘稠、黑色的物质,称作胎粪。胎粪为胎儿在子宫中的肠内容物,必须在开始正常的消化之前排除体外。以后孩子排便渐渐形成了规律,粪便也变得硬了一些。只要婴儿增重,就没有必要注意孩子的大便,不必为孩子的大便过份担心。不同的孩子,每日大便次数也不相同,但随着孩子的发育,大便的次数会越来越少。开始时,孩子每天的大便次数为3—4次,过几周后,大便的次数可能会减少到每两天一次,这都是正常现象。另外,以下现象也属正常情况:稀薄、不均匀的粪便;绿色的粪便;吃过就有大便;有时每天大便次数达6次。
吃母乳的婴儿的大便
孩子出生后,会排出颜色为绿-黑色、光滑、粘稠的胎粪。以后婴儿将会排出淡黄色的粪便,为正常哺母乳时的粪便。孩子每人的排便次数并不重要,次数有多有少,多的每天几次,少的每几天一次。婴儿的粪便一般为糊状或是比冰淇淋粘稠一些,没有气味。吃母乳的孩子很少便秘,孩子几乎能吸收所有的东西,废物很少,这也说明为什么孩子有时三天才排出一次粪便。请记住你所吃食物很大程度地影响着婴儿,辛辣的食品会引起孩子消化不良。
吃牛奶婴儿的粪便
在孩子消化功能稳定下来以后,吃配方牛奶的孩子排便的次数比较多,粪便质地较吃母乳孩子的粪便硬、发黄、有异味。
有时你会发现孩子的粪便柔软,像软皮鸡蛋—样,但是正常孩子的粪便应该是硬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多给孩子饮水:即在平常的配方牛奶中多加一些水。在孩子喂奶中间,也可以给孩子多喝一些凉开水。在孩子达到几个月后,可以在饮水中加一些干梅汁或滤过的水果汁,预防粪便 干燥。
孩子吃的牛奶中不一定非要加糖,如果加糖,或者牛奶中含有较高的糖分,孩子的粪便一定会疏松、变绿或呈凝乳状。这时你应该停止在奶中加糖,如果长期不见好转,请与医生联系。
识宝宝大便看宝宝健康
宝宝的大便呈绿色是怎么回事情呢?宝宝大便呈白色又是怎么回事情呢?下面告诉家人们如何识别宝宝大便颜色来知道宝宝的健康状况。
正常大便颜色
正常宝宝的大便,每日1-2次,黄而干湿适中。母乳喂养儿的大便呈金黄色,略酸臭;人工喂养的宝宝大便呈淡白色,较坚硬。
异常大便情况
若大便的形态和次数有明显改变,均可能提示生理状况有异。
·大便粘液性,鼻涕状带血,多为痢疾。
·大便黄褐色稀水样、带有奶瓣、有刺鼻的臭鸡蛋味,为蛋白质消化不良。
·大便灰白色,同时宝宝的巩膜和皮肤呈黄色,有可能为胆道梗阻或胆汁粘稠或肝炎。
·大便黑色,可能是胃或肠道上部出血或服用治疗贫血的铁剂药物所致。
·大便带有鲜红的血丝,可能是大便干燥,或者是肛门周围皮肤皱裂。
·大便为赤豆汤样,可能为出血性小肠炎、这种情况多发生于早产儿。
·大便淡黄色、呈糊状、外观油润、内含较多的奶瓣和脂肪小滴、漂在水面上、大便量和排便次数都比较多,可能是脂肪消化不良。
·大便次数多、量少、呈绿色或黄绿色、含胆汁、带有透明丝状粘液、宝宝有饥饿的表现,为奶量不足,饥饿所致或因为腹泻。
平时家长应该多注意宝宝大便的颜色,如果发生异常情况可以咨询医生并及时就医。
宝宝的舌头能预示疾病
正常宝宝的小舌头应该是什么样子
正常健康的宝宝的舌体应该是大小适中、舌体柔软、淡红润泽、伸缩活动自如、说话口齿清楚,而且舌面有干湿适中的淡淡的薄苔,口中没有气味。一旦宝宝患了病,舌质和舌苔就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其实,小舌头就像反映宝宝身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尤其是宝宝的肠胃消化功能更是在小舌头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果妈妈对小舌头的变化能够有所了解,就能及早发现宝宝的异常,防患于未然。这样就可使宝宝减少生病,更加健康地成长。
宝宝发热时小舌头的"晴雨显示”
宝宝感冒发烧,首先表现在舌体缩短,舌头发红,经常伸出口外,舌苔较少,或虽然有舌苔但苔少发干。如果发热较高,舌质绛红,说明宝宝热重伤耗津液,所以宝宝经常会主动要求喝水。
如果同时伴有大便干燥,往往口中会有秽浊气味。这种情况经常会发生在一些上呼吸道感染的早期或传染性疾病的初期,妈妈应该引起重视。发热严重的宝宝,还可看到舌头上有粗大的红色芒刺,犹如市场上的杨梅一样,这种杨梅舌多见于患猩红热或川崎病的宝宝。
1、应注意及时为宝宝治疗引起发热的原发疾病,并及时进行物理降温或口服退热药物。
2、注意多给宝宝饮白开水,少食油腻食物及甜度较大的水果。
3、可购买新鲜的芦根或者干品芦根煎水给宝宝服用。
宝宝不爱吃饭时小舌头的"晴雨显示”
有的宝宝平时就很能吃,一看到喜爱的食物就会吃很多。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看到宝宝吃得多,不但不加以劝阻,还会很高兴,不停地鼓励宝宝多吃。这样,就会使宝宝吃得过多、过饱,消化功能发生紊乱。
往往到了第二天,宝宝就可能会不爱吃饭,还有的宝宝出现肚子胀气、疼痛,严重时还会发生呕吐,吐出物为前一天吃下而尚未消化的食物,气味酸臭。
小一点的宝宝会由于食积导致腹泻,此时观察宝宝的小舌头,可看到舌上有一层厚厚的黄白色垢物,舌苔黏厚,不易刮去,同时口中会有一种又酸又臭的秽气味道。这种情况多是因平时饮食过量,或进食油腻食物,脾胃消化功能差而引起。
指甲宝宝健康晴雨表
正常的宝宝指甲是粉红色的,很光滑,有韧性,甲半月颜色稍淡。
判断宝宝的指甲是否健康要看其表面形态、颜色、质地、厚度及甲床关系等等多方面。
颜色异常
白甲、宝宝甲板上出现白色斑点,迷信称之为‘幸运斑’,医学上称为‘点状白甲’;要是出现横行的白线或小白斑,甚至整个指甲都变成白色了,则分别叫做‘线状白甲’,‘部分白甲’,‘全白甲’, 实际上‘点状白甲’,‘线状白甲’多见于正常儿童,或者为一时性损伤。
黄甲是整个指甲变黄,主要是因为吃了胡萝卜素的食物,真菌感染也会出现黄甲,但多伴有指甲的形态改变。还有一种黄甲综合征,是遗传性疾病,是家族性的,常伴脸和四肢水肿。 其它如绿甲、黑甲都比较少见。 宝宝的甲半月如果颜色异常,呈红色时多属心脏病,贫血时呈淡红色。
形态异常
如果孩子的指甲出现横沟可能是得了急性热病(如麻疹、肺热、猩红热等),代谢异常它皮肤病。 要是甲板中央出现几行竖着的浅沟,见于甲母质受损及皮肤病扁平苔癣。
甲板变薄脆,有竖着的突出的棱,指甲尖容易撕裂、分层,是甲营养不良的表现,也见于扁平苔癣等皮肤病。
甲板表面出现小的凹窝,可以发生在正常儿童也可以发生在银屑病(也就是“牛皮癣”),湿疹等皮肤病患儿。 指甲在纵向发生破裂,可见于甲状腺功能低下,脑垂体前叶功能异常等。
硬度异常
硬甲时甲板增厚,越到指尖,越加厚,可以是先天原因造成,也可在后天因长期刺激引起。 软甲则甲板薄软,易变曲,变白,指甲尖易劈裂,见于先天异常,维生素B缺乏,梅毒等。
扁平甲、匙状甲、钩形甲、巨甲、小甲、甲萎病等大多是先天异常所致,还有杵状甲既有先天因素还有后天心脏病原因。
从婴儿大便看宝宝健康状况 异常大便
1、奇臭难闻大便: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过多,蛋白质与胃酸中和,降低了胃液酸度,使蛋白质不能充分消化吸收,再加上肠道内细菌的分解代谢,使得这些宝宝的便便奇臭无比。
2、泡沫样大便:吃淀粉糖类食物过多,在胃肠中增加发酵,产生深棕色水样便并带有泡沫。
3、便便绿色:便样呈绿色量少且黏液多,属饥饿型腹泻。
4、蛋花汤样:病毒性肠炎和致病性大肠杆菌性肠炎的宝宝常出现蛋花汤样大便。
5、发亮便便:可能是脂肪摄入过高,在肠道内会产生过多的脂肪酸刺激肠粘膜,使肠道的蠕动增加,进而产生淡黄色液状和量较多的大便,有时大便发亮,甚至可以在便盆内滑动。
宝宝的小舌头暗示的疾病征兆
正常健康的宝宝的舌体应该是大小适中、舌体柔软、淡红润泽、伸缩活动自如、说话口齿清楚,而且舌面有干湿适中的淡淡的薄苔,口中没有气味。一旦宝宝患了病,舌质和舌苔就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其实,小舌头就像反映宝宝身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尤其是宝宝的肠胃消化功能更是在小舌头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果妈妈对小舌头的变化能够有所了解,就能及早发现宝宝的异常,防患于未然。这样就可使宝宝减少生病,更加健康地成长。
宝宝发热时小舌头的“晴雨显示”
宝宝感冒发烧,首先表现在舌体缩短,舌头发红,经常伸出口外,舌苔较少,或虽然有舌苔但苔少发干。如果发热较高,舌质绛红,说明宝宝热重伤耗津液,所以宝宝经常会主动要求喝水。
如果同时伴有大便干燥,往往口中会有秽浊气味。这种情况经常会发生在一些上呼吸道感染的早期或传染性疾病的初期,妈妈应该引起重视。发热严重的宝宝,还可看到舌头上有粗大的红色芒刺,犹如市场上的杨梅一样,这种杨梅舌多见于患猩红热或川崎病的宝宝。
【处理对策】
1、应注意及时为宝宝治疗引起发热的原发疾病,并及时进行物理降温或口服退热药物。
2、注意多给宝宝饮白开水,少食油腻食物及甜度较大的水果。
3、可购买新鲜的芦根或者干品芦根煎水给宝宝服用。
宝宝不爱吃饭时小舌头的“晴雨显示”
有的宝宝平时就很能吃,一看到喜爱的食物就会吃很多。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看到宝宝吃得多,不但不加以劝阻,还会很高兴,不停地鼓励宝宝多吃。这样,就会使宝宝吃得过多、过饱,消化功能发生紊乱。
往往到了第二天,宝宝就可能会不爱吃饭,还有的宝宝出现肚子胀气、疼痛,严重时还会发生呕吐,吐出物为前一天吃下而尚未消化的食物,气味酸臭。
小一点的宝宝会由于食积导致腹泻,此时观察宝宝的小舌头,可看到舌上有一层厚厚的黄白色垢物,舌苔黏厚,不易刮去,同时口中会有一种又酸又臭的秽气味道。这种情况多是因平时饮食过量,或进食油腻食物,脾胃消化功能差而引起。
每位妈妈都时时关心宝宝是否吃饱穿暖,如果宝宝稍有发烧不适,很快就会被细心的妈妈发现,但很多妈妈却没有注意留心观察一下宝宝的小舌头有什么变化。
只有宝宝吃饭不好或是诉说舌头疼痛时,妈妈才会让他张开嘴巴,看看嗓子红不红,可也不会注意宝宝的小舌头有什么变化。
即使发现宝宝的小舌头上有一层厚厚的东西,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是什么原因引起,更不知道应如何预防和处理这种情况。其实,宝宝的小舌头上大有学问,妈妈可透过宝宝的小舌头巧识一些疾病。
婴儿大便颜色常识
吃、喝、拉、撒、睡是刚出生婴儿的主要成长任务,每样都不能缺,都极其重要。我们今天要说的是宝宝“拉”的问题。食物被吃进人体后,营养会为人体吸收、利用,其余消化吸收不完全的废物、残渣,就会变成排泄物,借着粪便将毒素与废物排出去,形成正常、健康的身体循环。
大多数新妈妈新爸爸看到宝宝的大便,都会觉得很吃惊!也难怪,婴儿大便的形状和质地多种多样,即便是有经验的父母,也未必都见过。还不会言语的宝宝,他的健康状况其实都表现在“臭臭”(大便)里,只要用心观察,我们就能对孩子的健康状况一清二楚。“臭臭”是否正常,是宝宝是否健康的晴雨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