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大便出血怎么办如何治疗
肛裂大便出血怎么办如何治疗
肛裂西医治疗方法
(一)治疗
原则是软化大便,保持大便通畅,制止疼痛,解除括约肌痉挛,中断恶性循环,促使创面愈合。具体措施如下:
1。保持大便通畅 口服缓泻剂,使大便松软、润滑,增加多纤维食物摄入和改变大便习惯,逐步纠正便秘的发生。
2。局部坐浴 排便前后用1∶5000温高锰酸钾溶液坐浴,保持局部清洁。
3。肛管扩张 适用于急性或慢性肛裂不并发乳头肥大及前哨痔者。优点是操作简便,不需要特殊器械,疗效迅速,术后只需每天坐浴即可。方法:局麻后,病人取侧卧位,先以2示指用力扩张肛管,以后逐渐伸入二中指,维持扩张5min(图5)。在男性应向前后方向扩张避免手指与坐骨结节接触而影响扩张,女性骨盆宽,不存在此问题。肛管扩张后,可去除肛管括约肌痉挛,故术后能立即止痛。扩张后,肛裂创面扩大并开放,引流通畅,浅表创面能很快愈合。但此法的不足是可并发出血、肛周脓肿、痔脱垂及短时间大便失禁,且复发率较高。
4。硝酸甘油油膏局部应用 Lund等(1997)报道用0.2%硝酸甘油软膏涂于肛裂处,2次/d,共4~6周。结果发现用药20min后肛管最大静息压从122.1±44cmH2O降至72.5cmH2O,相当于一次性“化学性括约肌切开术”。治疗39例慢性肛裂,33例治愈,其中14例在4周内治愈;排便疼痛在2周内消失;复发5例,其中4例经再次用药后痊愈;无1例发生肛门失禁,但有8例治疗中有轻度疼痛。本法是治疗慢性肛裂的一种较好的非手术方法,但仍需大宗病例的随机对照和长期随访研究。
5。肉毒杆菌毒素局部注射 小剂量毒素有弱化内括约肌张力的作用。Jost用该药治疗12例慢性肛裂,在肛裂旁经外括约肌注入0.1ml稀释的肉毒杆菌毒素(50U/ml)。8例在注射后第1天疼痛即消失,第5天测压示最大随意挤压压力下降,第3月10例创口愈合。在以后治疗的50例中有3例肛门失禁,5例女病人发生肛周血栓形成,而男性无此并发症。此法疗效尚有待进一步总结。
6。手术疗法 对经久不愈,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慢性肛裂可采用下列手术治疗。
(1)肛裂切除术:即切除肛裂及其周围的三角状皮肤,在局麻或腰麻下取梭形或扇形切口,全部切除前哨痔、肥大肛乳头、肛裂、必要时垂直切断部分内括约肌(图6)。该法优点是病变全部切除,创面宽大,引流通畅,便于肉芽组织从基底生长,但其缺点是留下创面较大,伤口愈合缓慢。
(2)内括约肌切断术:内括约肌具有消化道不随意环形肌的特性,易发生痉挛及收缩,这是造成肛裂疼痛的主要原因,故可用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肛裂。一般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很少引起便失禁。方法有以下3种。
肛裂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对肛裂的治疗,不仅在手术技术方面有许多独创,而且在药物治疗方面有非常丰富的医疗经验。
(1)燥火便结:一般症见大便坚硬燥结,排粪时肛门剧烈疼痛,便后略有缓解,尔后可持续疼痛数小时,甚则整日疼痛不减,便时鲜血随之而下,多呈点滴 状。常因大便燥结痛苦,而不敢正常进食,伴有心烦意乱,口苦咽干,舌苔黄燥,脉数。证属:燥火郁结,结于肠道。治法:宜清热泻火,润肠通便。方用:栀子金 花丸,或以此方加减使用。外用祛毒汤熏洗,敷生肌玉红膏于伤口。
(2)湿热蕴结:便时腹痛不适,排便不爽,肛门坠胀,时有粘液鲜血,或可带有脓血,苔黄厚腻。证属:湿热下注,蕴结于肛。治法:清化湿热,润肠通便。方用:黄连汤加减内服。 外用四黄膏敷肛裂处。 或回肛散
(3)血虚肠燥:便时肛门疼痛,流血,大便秘结,皮肤干涩,口干舌燥,心烦失眠,午后潮热,舌红少苔,脉细数。证属:血虚肠燥,结而化火。治法:凉血养血,润燥通便。方用:麻仁润肠丸,或用济川煎即可。
便血治疗
便血的原因非常多,不可能每一种病因的治疗都相同。但维持生命体征、对症治疗是总原则。努力寻找导致便血的病因才是最大的关键。下面简单介绍接种常见的导致便血的疾病的治疗。
(一)痔疮便血
痔无症状不需治疗,只需注意饮食,保持大便通畅,保持会阴部清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只有并发出血、脱垂、血栓形成及嵌顿等才需要治疗。痔很少直接致死亡,但若治疗不当,产生严重的并发症,亦可致命。
内痔的各种非手术疗法的目的都旨在促进痔周围组织纤维化,将脱垂的肛管直肠粘膜固定在直肠壁的肌层,以固定松弛的肛垫,从而达到止血及防止脱垂的目的。
当保守疗法失败或三、四期内痔周围支持的结缔组织被广泛破坏时才考虑手术。
根据以上观点,内痔的治疗宜重在减轻或消除其主要症状,而非根治术。因此,解除痔的症状较痔的大小变化更有意义,并被视作治疗效果的标准。主要方法有注射疗法、胶圈套扎疗法、手术切除疗法等。
(二)肛裂便血
肛裂的治疗原则是急性肛裂以保守疗法即非手术疗法为主,宜止痛止血,防止出现疼痛恶性循环。对慢性肛裂或者Ⅲ期肛裂,要以手术治疗为主,彻底消除肛裂的病因及加剧疼痛的因素。
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多吃蔬菜、水果,增加饮水,纠正便秘。可口服缓泻剂或石蜡油,使大便松软、润滑,以利排便。
局部坐浴:用热水或高锰酸钾温水坐浴,温度40℃~50℃(每天2~3次,每次~30分钟。温水坐浴可松弛肛门括约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减轻疼痛,并清洁局部,以利创口愈合。坐浴后可以外敷消炎止痛药物,以减轻症状。
封闭疗法:疼痛严重者,用1%~2%普鲁卡因注射于肛裂基底部及两侧肛门括约肌内,可缓解括约肌痉挛以止痛。
肛管扩张:适用于急性或慢性肛裂且未并发乳头肥大及前哨痔者。在局麻或骶管麻醉下用手指扩张肛管,可解除肛管括约肌痉挛,达到止痛目的。
手术治疗:对经久不愈,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慢性肛裂,可采用手术治疗。将肛裂及其周围病变组织全部切除,使其成为新鲜创面,再行愈合。
(三)直肠癌便血
直肠癌早期的便血常被人们误认为是痔疮便血,而不予以重视。所以,提高肛肠疾病的预防意识很重要。直肠癌需要手术治疗。
大便后带血或是肛裂引起
肛裂大便出血一般伴有长时间疼痛
据了解,肛门由括约肌负责收紧和放松,控制粪便排出。肛裂就是肛门内层黏膜的括约肌收得太紧,即使在排便时也不懂完全放松,从而撕裂受损。医学界暂时仍未能找出病因。
专家表示,肛裂的症状跟痔疮确实有相似之处,但两者仍有不同,陈旧性肛裂大便出血、排便时及排便后数小时也感到疼痛,痔疮的大便出血一般不痛,除非是外痔(即肿起的血管露于肛门外)。
急性肛裂可坐浴缓解
一般来说,肛裂刚形成时,若患者及时调整生活及饮食习惯,随着大便性状的改变,肛裂可自愈,一般一周左右,症状能消失。因而有肛裂的患者要改变急促的排便习惯,饮食规律,多喝水或多吃含水分高的食物,不久憋大便,及时排便,保持大便通畅。
除积极努力改变大便形态外,患者用温盐水坐浴可治疗肛裂。具体方法是将盐加入温水中,让水偏咸,再将臀部肛门浸入其中,每天一至两次,一次10分钟左右。盐水的高渗透压促进组织增生,引起自然愈合,而细菌遇到高渗的液体被杀灭,能消炎减轻水肿。此外,患者还可涂含有止痛成分能促进肌肉生长的药膏,涂在肛门裂口的地方,肛裂好发位置在肛门的后正中线。
大便出血是什么病
1、肛门疾病
肛门疾病是引起大便出血最常见的原因、痔疮、肛裂引起的大便出血都是便后滴血、严重的可以喷射状出血、血色鲜红、血与粪便不混和。
①肛裂出血
肛裂是肛管皮肤全层裂开继发感染后形成的慢性溃疡。主要由于便秘、粪便干硬、排便时肛管过度扩张,被撕裂所,致绝大多数肛裂位于肛管后正中线,因该处弹性较弱容易撕裂。肛裂出血一般在排便时会伴有疼痛,特别是大便干燥时明显,有时会滴血,有时是擦纸带血。
②痔疮出血
痔疮出血、常常是在排便用力怒挣时、有小肿块由肛门内向外凸出、并有滴状或喷射状鲜血排出、出血量可大可小、内痔出血常常。痔疮出血是多是无痛的,多见的是滴血或喷射状出血。
2、直肠疾病
直肠息肉是直肠的良性肿瘤、大便带血是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距肛门很近的直肠息肉有时也会脱出肛门以外。此种疾病常见于儿童。低位的直肠息肉可以出现滴血或者大便表面带血,高位的息肉出血有的可能与粪便混合。
儿童出现便血,多由肠息肉引起,血色鲜红、无痛、血与大便不混合。也可见于细菌性痢疾、肠套叠、血液系统疾病等。成年人便血,多由痔疮、肛瘘、肛裂、肠息肉、肠癌、炎症性肠病等引起。
如果有人持续大便出血、有下坠感、大便次数增加、出现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的情况,同时有体重在短期内明显下降的情况发生时,则提示可能有直肠癌发生的可能,这样的情况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尤其是老年人。
3、结肠疾病
结肠同直肠一样、也可有息肉与癌症的发生、溃疡性结肠炎、痢疾等病也可引起大便出血、此类大肠炎性疾病引起的大便出血多半混有粘液或呈脓血便、并伴有腹痛、发热、里急后重等症状。此外、一些比较少见的疾病、如肠伤寒、肠结核、肠套叠等、也会有大便出血的症状发生。
4、全身性疾病
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凝血机制紊乱、胶原病、尿毒症以及某些少见的传染病如鼠疫、斑疹伤寒等,都会出现大便出血。但在这些疾病中,大便出血仅仅是全身出血的一部分,大便出血的同时,会有全身其他部位的出血现象,因此,鉴别起来并不困难。
5、消化道疾病
消化道本身的疾病,例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胃、肠道溃疡和炎症、寄生虫感染、肿瘤(包括息肉和癌)、痔、肠套叠、肛裂、大便干燥擦伤等。消化道以外的其他系统的疾病,例如血液病、急性传染病、维生素缺乏症、中毒或药物毒性作用等也会引起便血。
大便拉血中医偏方
1、槐花猪肠
把30克槐花放入30厘米猪大肠内,两头扎紧,加水煮汤,放少许食盐,饮汤食肠,可治内痔便癣肛裂、大便硬结出血等。
2、豆腐渣
将豆腐渣炒焦后研细,用红糖水送服,每次6~9克,每日2次,可治长期不愈的大便下血。
治疗大便出血小偏方
3、鸡冠花煮蛋
取30克白鸡冠花,加750克水,煎剩300克,去渣取汁,打入1只鸡蛋,煮熟后加适量白糖服食,每日1次,连服1周,可治便血。
4、苦瓜根
用120克鲜苦瓜根加水煎服,可治大便带血。
5、荔枝
取6枚荔枝、6个胡桃仁、6枚红枣肉、9克茶叶,加水煎汤当茶饮服,可治非痔疮性便血。
治疗大便出血小偏方
6、木耳头发灰黄花菜
取30克干黄花菜、15克白木耳,用水煎煮成1碗水后,冲入6克头发灰,服食,可治大便中带有鲜癣淤血。
7、香蕉皮
将香蕉皮烧熟食用,可治痔疮便血。
大便出血是痔疮还是肛裂 大便出血是肛裂怎么办
高锰酸钾温水坐浴可以帮助伤口消炎杀菌,保持局部清洁,帮助肛门皮肤裂缝的愈合,缓解大便出血的情况。
可在正规医院医生的指导下局部使用药物松弛内括约肌,扩张血管,降低肛管压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大便出血。
很多肛裂患者有大便干燥、便秘等症状,而大便干燥和便秘会加重肛裂,使得大便出血更加严重,所以可以使用润肠通便药物来缓解大便出血的症状。
如果是肛裂三联征或者非手术方式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能就需要到正规医院选择手术方式来治疗解决了。
大便出血是什么病
一般来说,出血部位越高,血液经过消化液作用时间越长,排出肛门时的颜色就越暗,而来自肛门直肠部位的出血由于其位置相对较低,则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但当上消化道出血量大而且迅速由肠道排出时,其血色也可能为红色。
所以通常情况下根据出血物的色泽变化,可大致区分出血部位。但有时病人的判断会有失误,所以最好请正规医院的医生协助检查和诊断。
1、肛门疾病
肛门疾病是引起大便出血最常见的原因、痔疮、肛裂引起的大便出血都是便后滴血、严重的可以喷射状出血、血色鲜红、血与粪便不混和。
①肛裂出血
肛裂是肛管皮肤全层裂开继发感染后形成的慢性溃疡。主要由于便秘、粪便干硬、排便时肛管过度扩张,被撕裂所,致绝大多数肛裂位于肛管后正中线,因该处弹性较弱容易撕裂。肛裂出血一般在排便时会伴有疼痛,特别是大便干燥时明显,有时会滴血,有时是擦纸带血。
②痔疮出血
痔疮出血、常常是在排便用力怒挣时、有小肿块由肛门内向外凸出、并有滴状或喷射状鲜血排出、出血量可大可小、内痔出血常常。痔疮出血是多是无痛的,多见的是滴血或喷射状出血。
2、直肠疾病
直肠息肉是直肠的良性肿瘤、大便带血是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距肛门很近的直肠息肉有时也会脱出肛门以外。此种疾病常见于儿童。低位的直肠息肉可以出现滴血或者大便表面带血,高位的息肉出血有的可能与粪便混合。
儿童出现便血,多由肠息肉引起,血色鲜红、无痛、血与大便不混合。也可见于细菌性痢疾、肠套叠、血液系统疾病等。成年人便血,多由痔疮、肛瘘、肛裂、肠息肉、肠癌、炎症性肠病等引起。
如果有人持续大便出血、有下坠感、大便次数增加、出现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的情况,同时有体重在短期内明显下降的情况发生时,则提示可能有直肠癌发生的可能,这样的情况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尤其是老年人。
3、结肠疾病
结肠同直肠一样、也可有息肉与癌症的发生、溃疡性结肠炎、痢疾等病也可引起大便出血、此类大肠炎性疾病引起的大便出血多半混有粘液或呈脓血便、并伴有腹痛、发热、里急后重等症状。此外、一些比较少见的疾病、如肠伤寒、肠结核、肠套叠等、也会有大便出血的症状发生。
4、全身性疾病
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凝血机制紊乱、胶原病、尿毒症以及某些少见的传染病如鼠疫、斑疹伤寒等,都会出现大便出血。但在这些疾病中,大便出血仅仅是全身出血的一部分,大便出血的同时,会有全身其他部位的出血现象,因此,鉴别起来并不困难。
5、消化道疾病
消化道本身的疾病,例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胃、肠道溃疡和炎症、寄生虫感染、肿瘤(包括息肉和癌)、痔、肠套叠、肛裂、大便干燥擦伤等。消化道以外的其他系统的疾病,例如血液病、急性传染病、维生素缺乏症、中毒或药物毒性作用等也会引起便血。
大便出血的常见诊断依据
大便出血,给人带来痛苦。不仅是患者在大便时疼痛出血,就算是工作时肛门也会摩擦疼痛,大便出血是怎样回事?有哪些病因,下面请专家为您剖析大便出血的症状及其诊断依据吧。
大便出血表明肛肠出现了问题,大便出血是指粪便排出时有血液从肛门内流出,主要缘由是食道、胃肠道、肛门疾病等引发有出血状况。就病变性质来说,恶变、炎症、畸形等均可呈现大便出血。
大便出血如何诊断?
一、鲜血便:关于普通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
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大便出血在排便时放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大便出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大便出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外表,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大便出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二、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分离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
呈现柏油样便,标明出血量曾经到达60毫升以上。但要留意某些食物、药物能够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实验能够鉴别。
三、隐血便:小量消化道出血不惹起大便颜色改动,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实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
吃辣椒便血怎么回事
吃辣后大便出血的常见原因包括痔疮,肛裂,大便干燥擦伤,痔疮息肉,结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等,过多的辣椒素剧烈刺激肠胃粘膜,导致肠胃高度出血,蠕动加快,引起胃疼,腹胀腹泻,并使肛门烧灼刺痛,促使大便出血。
痔疮艾灸那个部位 二白
二白位于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4寸,桡侧腕屈肌腱的两侧,一肢2穴,共4穴,取穴时手掌向上,用力握拳,即可见上臂上的两条肌腱,拇指侧的肌腱即为桡侧腕屈肌腱。
二白穴有调和气血,提肛消痔的作用,主治痔疮、肛裂、大便出血等,有痔疮的患者很适合艾灸这个穴位。
肛裂大便出血危害
1、导致肛乳头炎:溃疡上端与齿线相连,炎症扩散,常引起肛窦炎和乳头炎,最后形成乳头肥大。
2、导致肛窦炎:由肛窦感染扩散,肛管皮下形成小脓肿,破溃生成溃疡。有时先有肛裂大便出血,后引起肛窦炎。
3、梭形溃疡:肛管皮肤裂伤,经过感染,形成溃疡。
4、肛门梳硬结:即栉膜增厚和变硬,形成梳状硬结,暴露在溃疡的基底,妨碍括约肌的舒张,影响溃疡的愈合。
5、潜性瘘管:肛窦基底,常见有瘘管与溃疡相通,这是因为肛窦感染化脓,形成小脓肿破溃所致。
6、导致裂痔:裂口下端皮肤因炎症改变,浅部静脉及淋巴回流受阻,引起水肿,组织增生,形成结缔组织外痔,又称为哨兵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