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怎么样才能活血化瘀温补肾阳

怎么样才能活血化瘀温补肾阳

把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利尿)或者减少、清除引起身体免疫反应的物质,脾主运化,喜燥恶湿,若为湿所困,则运化失常,表现为大便稀溏,腹满腹涨,不思饮食,嗳腐吞酸等。常用疗法有:食疗、药疗、外洗等。?来源:《医林改错》卷上。组成:当归 生地各9克 桃仁12克 红花9克 枳壳 赤芍各6克 柴胡3克 甘草3克 桔梗4.5克 川芎4.5克 牛膝10克。用法:水煎服。功用: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主要适应病症神经精神系统病症:如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神经衰弱综合征、脑外伤后遗症、脑水肿、脑血管病、癫痫、脑囊虫、脑积水、脑动脉硬化、眩晕、麻痹震颤、精神分裂症等。心血管系统病症:如冠心病、心绞痛、肺源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无脉症、血栓性静脉炎等。消化系统病症:如溃疡病、慢性肝炎、肝脾肿大、呕吐、呃逆等。妇产科病症:如原发性痛经、流产后腰痛或出血、产后身痛、月经失调、不孕症、子宫肌瘤、慢性盆腔炎等。

在上面的内容中,我们知道了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应该如何的去处理,而不是用药物去暂时的解决,只有平时好好的调理才是有效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多进行身体锻炼,保持一个健康的营养膳食平衡,早睡晚起,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闭经吃什么食物能改善 生姜

生姜有调节情绪、活血化瘀、温经行气、解毒杀菌的功效,是传统的经期调理良药,对气滞血淤型闭经有一定的疗效。

脾肾阳虚中成药都有什么

脾肾阳虚中成药:

1.桂枝防风煎汤送服肾气丸

方中熟地甘温补肾,山萸肉、山药补益肝脾,三药合用,补肾养肝益脾

肾气丸是温肾助阳的主方。方中熟地甘温补肾,山萸肉、山药补益肝脾,三药合用,补肾养肝益脾;配以附子、桂枝(或肉桂)温肾助阳;泽泻、茯苓、丹皮通泄肝脾肾三脏之浊气。全方温而不燥,滋而不腻,重在温化肾气。用桂枝防风发散在表之风寒,煎汤送服肾气丸,以达温肾助阳解表之目的。

2.苏叶生姜煎汤送服右归丸

右归丸之“右”即命门之意,右归者指药归命门温补肾阳。方中熟地滋补肾阴以助肾阳;鹿角胶为血肉有情之品,味咸性温,温补肾督二脉;山萸肉、山药、枸杞子滋补肝肾;菟丝子、肉桂、附子温肾壮阳;当归、杜仲温养肝肾,祛寒壮腰。全方共奏温阳补肾壮腰的功效。

凡肾阳虚衰而致的畏寒肢冷,腰膝软,食少便溏,面色白,或有阳萎、水肿等,均可适用。用苏叶、生姜煎汤送服,使发散风寒寓于温阳之中,有互为裨补之益。若阳虚不甚者,也可先解表而后施温补。

3.复方补骨脂冲剂

本方有温补肝肾,强壮筋骨的作用。方用补骨脂、锁阳温补肝肾;续断、狗脊强壮筋骨;赤芍活血化瘀,黄精益气养阴,适用于肾阳虚而致的腰膝痛以及腰部劳损等。此类病人的风寒感冒,可用复方补骨脂冲剂与风寒表虚感冒冲剂合服。

4.补天灵片

方用淫羊藿、仙茅、补骨脂、锁阳、韭菜子、肉桂、红参、蛇床子温补肾阳

本方为补肾壮阳,填精益髓之剂。方用淫羊藿、仙茅、补骨脂、锁阳、韭菜子、肉桂、红参、蛇床子温补肾阳;用狗鞭、羊鞭、牛鞭、驴鞭、貂鞭、海龙、枸杞子、鹿茸填精益髓;并用牛膝强筋壮骨。本方适用于肾阳亏损,阳痿早泄,腰膝软,遗精自汗,畏寒肢冷,神疲无力等。感受风寒者,可用苏叶、生姜煎汤送服补天灵片,但本片血肉有情之品较多,不宜多服。

在对脾肾阳虚中成药认识后,选择脾肾阳虚中成药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医生建议进行,而且对这些药物使用过程中,如果身体出现不舒服情况,需要停止选择,避免让自身问题加重,这点也是要进行注意的。

补肾健脾温阳通络法治心房纤颤

田某,男,39岁。患者一年前因和他人争吵,突感心悸气短,胸部憋闷,面色苍白,周身发抖,冷汗如洗,继而晕倒,当即送往县医院。经医生检查后诊断为“心房颤动”收住院。经过3个半月的治疗,房颤仍时发时止。后转入当地某医院治疗7月,房颤仍时而发作,次数减少,病人带药出院。出院后一直口服“乙胺碘呋酮”等西药维持。但每到凌晨3~5点房颤发作,病人甚为痛苦,经人介绍延余诊治。现心悸气短,胸闷发憋,神疲乏力,畏寒怕冷(三伏天睡眠还要盖棉被),面色晦暗,舌体胖,质淡暗,苔白根厚,脉涩。心电图:异位心律,心房纤颤。

辨证:脾肾阳虚,痰瘀阻络,心阳不振。

治法:补肾健脾、温阳通络。

处方:制附片10g,茯苓10g,炒白术12g,炒白芍20g,台党参12g,元胡索10g,广郁金10g,桂枝10g,炙甘草10g,丹参15g,旋覆花(包)12g,5剂。

服药3天后,胸闷发憋、心悸气短发作次数减少。自述底气大增,乙胺碘呋酮由0.1g日2次,改为0.1g日1次。

服上方9剂后,房颤未作,症状明显好转,停服乙胺碘呋酮。后以上方增损调治一月余,诸症消失。复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75次/分,大致正常心电图。三月后已重返工作岗位,两年后随访,房颤未作。

按 肾阳虚弱,影响脾气健运,聚饮成痰而痹阻心脉。肾阳不能温煦心阳,气寒则血行迟缓,导致气滞血瘀,心脏脉络失养而发心悸。方中制附子温补先天,助元阳以化气,上通心阳以行心脉血运。配党参、白术、茯苓健脾燥湿,以培补后天之本,早杜生痰之源。桂枝入心助阳,甘草补中益气,辛甘合用,阳气乃生,心阳得复。郁金、元胡、丹参、旋覆花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散结通络。全方补肾健脾、燮理阴阳而治其本,活血化瘀、温阳通络以治标,药证合拍,功效亦彰。

脾肾阳虚的中药方都有什么

脾肾阳虚的中药方:

(1)桂枝防风煎汤送服肾气丸肾气丸是温肾助阳的主方。方中熟地甘温补肾,山萸肉、山药补益肝脾,三药合用,补肾养肝益脾;配以附子、桂枝(或肉桂)温肾助阳;泽泻、茯苓、丹皮通泄肝脾肾三脏之浊气。全方温而不燥,滋而不腻,重在温化肾气。用桂枝防风发散在表之风寒,煎汤送服肾气丸,以达温肾助阳解表之目的。

(2)苏叶生姜煎汤送服右归丸右归丸之“右”即命门之意,右归者指药归命门温补肾阳。方中熟地滋补肾阴以助肾阳;鹿角胶为血肉有情之品,味咸性温,温补肾督二脉;山萸肉、山药、枸杞子滋补肝肾;菟丝子、肉桂、附子温肾壮阳;当归、杜仲温养肝肾,祛寒壮腰。全方共奏温阳补肾壮腰的功效。凡肾阳虚衰而致的畏寒肢冷,腰膝软,食少便溏,面色白,或有阳萎、水肿等,均可适用。用苏叶、生姜煎汤送服,使发散风寒寓于温阳之中,有互为裨补之益。若阳虚不甚者,也可先解表而后施温补。

(3)复方补骨脂冲剂本方有温补肝肾,强壮筋骨的作用。方用补骨脂、锁阳温补肝肾;续断、狗脊强壮筋骨;赤芍活血化瘀,黄精益气养阴,适用于肾阳虚而致的腰膝痛以及腰部劳损等。此类病人的风寒感冒,可用复方补骨脂冲剂与风寒表虚感冒冲剂合服。

(4)补天灵片本方为补肾壮阳,填精益髓之剂。方用淫羊藿、仙茅、补骨脂、锁阳、韭菜子、肉桂、红参、蛇床子温补肾阳;用狗鞭、羊鞭、牛鞭、驴鞭、貂鞭、海龙、枸杞子、鹿茸填精益髓;并用牛膝强筋壮骨。本方适用于肾阳亏损,阳痿早泄,腰膝软,遗精自汗,畏寒肢冷,神疲无力等。感受风寒者,可用苏叶、生姜煎汤送服补天灵片,但本片血肉有情之品较多,不宜多服。

在对脾肾阳虚的中药方认识后,选择这些中药方治疗疾病的时候,饮食上一定要注意,这个时候对辛辣、凉性食物不要吃,否则对自身疾病治疗会有很大阻碍,同时也会影响到药性,这点患者也是要注意的。

皮肤硬化的偏方

1、肾阳虚损:

治法:温补肾阳,填精补髓。

方药:二仙汤与右归饮加减。仙灵脾、仙茅、巴戟天、制附子温肾补精;生地、山萸肉、杜仲滋阴补肾,善补阳者阴中求阳;当归养血活血,润肠通便;鹿角胶填精补髓,全方共奏温补肾阳,填精补髓之功。

2、肝肾阴虚:

治法:滋补肝肾,填髓补精。

方药:左归饮为主方。山萸肉、菟丝子、牛膝、龟板胶补益肝肾;鹿角胶填精补髓;知母、黄柏滋阴清热。全方共奏滋补肝肾、填髓补精之功效。

3、痰湿中阻:

治法:清热化痰,健脾和胃。

方药:温胆汤与三秒散加减。二陈汤燥湿化痰,健脾和胃;枳实、竹茹清热、行气、消痰;苍术、黄柏清热燥湿。全方共奏清热化痰,健脾和胃。

4、气虚血瘀:

治法:益气通络、活血化瘀。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味,黄芪补气;当归赤芍、川芎、桃仁活血化瘀;地龙通络;牛膝、制首乌补肝肾。诸药共奏益气通络、活血化瘀、滋补肝肾之功。

5、脾胃虚弱:

治法:健脾益气。

方药:四君子汤加味。人参、黄芪为君药,大补元气,健脾养胃,白术、茯苓、山药、甘草健脾渗湿,佐以丹参,活血化瘀,补而不滞。诸药共奏益气健脾之功,促中州之运化。

艾灸对前列腺治疗好吗

艾灸有温补肾阳,活血化瘀,理气导滞,补中益气,升清降浊的功效,对前列腺疾病治疗具有缓解和保健的作用。

一般艾灸多长时间为一疗程 艾灸可以增强性功能吗

对于增强性功能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艾灸主要是通过穴位来帮助人体治疗疾病,对于男性来说增强性功能,首先需要增强肾阳虚,而补肾阳虚需要温补,艾灸可以温经通络,活血化瘀,平衡阴阳等功效。

艾灸时可以艾灸肾俞穴、太溪穴、命门穴、关元穴、内关穴等穴位来帮助提高人体性功能,一般每个穴位艾灸15-20分钟左右。

月经喝红糖水最佳时间

一般建议在月经来的第一天。

月经期间喝红糖水虽然能够起到活血化瘀、温经补血等功效,但是月经期间喝红糖水的时间需要把握,这样才能起到较好的药用价值,一般来说,红糖水建议在月经来的第一天食用,不仅能够促进经血的及时排出,缓解痛经引起的脸色发白等不适情况,还能起到温补的作用,对于月经量比较大的女性来说,可以纠正贫血的作用。

艾叶有什么作用 去黑眼圈

中医认为,肝肾阴虚是导致黑眼圈的主要原因。而滋阴补肾、清降虚火是除黑眼圈最好的方法。用艾叶水泡脚能有效地去除体内虚火,起到去黑眼圈的作用。当然,艾叶泡脚还对脚臭脚气很有作用!

艾叶煮水的时候加入点红花,活血化瘀、温补肝肾的作用就更好了。我们也制作有艾绒红花足浴包,棉纺布袋,使用起来方便卫生。痛经、脸上长痘痘、手脚冰凉、通经活络.补气血.....泡脚再适合不过!

经期吃什么有助于瘀血排出 经期排瘀血:粥类推荐

用料:赤小豆、薏苡仁各30克,粳米50克。

做法:同洗净,放入砂锅中,加水煮粥。

功能:有健脾、清热、化湿、排瘀血的功效,适用于痛经湿热郁结症。

用料:茉莉花10克,玫瑰花15克,粳米100克,红糖适量。

做法:将茉莉花、玫瑰花分别处去枝梗,洗净焙干,共研磨成细末。将粳米洗净入锅,加入清水煮粥,加入茉莉花和玫瑰花末,再加红糖,熬溶即可。

功能:活血化瘀、理气解郁。

用料:羊肉100克,大米150克。

做法:羊肉切末备用。大米加水煮成半熟时,加入牛肉熬熟即可。

功能:温补肾阳、补血调经、排瘀血。适用于肾阳亏虚而致月经不调、血虚痛经者。

脊髓炎的治疗药物

截瘫的常用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作为辅助方法,如果发现患有截瘫应送往有经验的医院治疗,是争取截瘫恢复的重要环节。创伤后截瘫是严重的脊髓损伤,因其损伤程度不同,受累部位各异,其临床表现错综复杂,或痉挛性,或迟缓性,或完全、不完全瘫,或伴有膀胱功能障碍等,治疗方法也不尽一致。通常以补肾填髓,活血化瘀,温经通阳为总体治疗方法,能收到可喜效果。下面简要介绍中药治疗创伤后截瘫。

方中附子,鹿衔草,虎骨等走督脉,补肝肾之阳,强筋壮骨。龟板、熟地、牛膝走任脉,益肝肾之阴,填精补髓。血竭、土鳖子、五灵脂,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麝香、京墨平肝镇静,开窍解痉。沉香、乌药温肾纳气。黄柏、知母滋阳起痿。桑枝通百节,利九窍。山甲窜走十二经。全方活血化瘀,温经通阳,填精补髓,壮筋骨,养肝益肾,润筋脉,扶正气,健脾固本从而推动周身经气运行,使阳气输布于诸阳之道,则截瘫可愈。

基本方药组成:

黑附子、白附子、熟地、龟板、牛膝、虎骨、鹿衔草、穿山甲、黄柏、知母、沉香、乌药、五灵脂、血竭、京墨、土鳖子、麝香、桑枝。上药为细末,水泛为丸,注意临症加减。

子宫发育不良怎么食疗调理

子宫一旦出现发育不良的现象,人们就需要对子宫的不良状况进行处理,通常来讲,食物调理的方法最为有效,那么,子宫发育不良该怎么调理呢?

1、母鸡艾叶汤

组成:老母鸡1只,艾叶15子宫发育异常食疗方。

2、枸杞炖羊肉

组成:羊腿肉1000克,枸杞50克,调料适量。

用法:羊肉整块用开水煮透,放冷水中洗净血沫,切块;锅中油热时,下羊肉整块,用开水煮,姜片煽炒,烹入料酒炝锅,翻炒后倒入枸杞子、清汤(2000毫升),盐、葱,烧开,去浮沫,文火婉约l—1.5小时,待羊肉熟烂,去葱、姜,入味精,食肉喝汤。

作用:补肾养血;适用于肾阳亏虚而致月经少或点滴不净,色淡红或黯红,质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或少腹冷,夜尿多,舌质淡,脉沉迟。

组成:当归益母草各30克川芎桃仁甘草丹皮各10克炮姜5克白蜜50毫升

用法:前七味加水5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渣,加白蜜收膏,每服30毫升,日服3次。

作用:活血化瘀,温经调经;适用于瘀血停滞所致月经过少,色紫黑,有血块,小腹胀痛拒按,舌正常或紫黯,或有瘀点,脉细弦涩。

3、生化蜜膏

组成:当归益母草各30克川芎桃仁甘草丹皮各10克炮姜5克白蜜50毫升

用法:前七味加水5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渣,加白蜜收膏,每服30毫升,日服3次。

作用:活血化瘀,温经调经;适用于瘀血停滞所致月经过少,色紫黑,有血块,小腹胀痛拒按,舌正常或紫黯,或有瘀点,脉细弦涩。

家庭泡药酒用什么药材 泡药酒用什么药材

补气类药物选择:黄芪,人参,党参,西洋参,白术,山药等,这类药材具有补脾益肺的作用。

活血药物选择:丹参,益母草,牛膝,红花,川芎,田七,桑寄生。这类药材有活血化瘀,疏通血脉,促进血行的功效。

补肾助阳药物选择:鹿茸,蛤蚧,巴戟天,杜仲,仙茅,淫羊藿等,这类药物有温补肾阳的功效。

养血类药物选择:当归,何首乌,鸡血藤,桂圆,熟地等,这类药物具有补心益肝之功效,主治血虚。

相关推荐

什么药治肾虚好

脾肾阳虚,是中医的一个证候名,引发脾肾阳虚的因素有很多,如阳气虚弱,年老体弱等都会导致脾、肾阳气均不足的病证,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了诸多的危害。那么脾肾阳虚有哪些症状呢?哪些中成药可以起到补肾补脾的功效呢?来听听中医的介绍。 脾虚阳气不足,多引起大肠功能失调,表现为或腹泻,或便秘。吸收不良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习惯性便秘常出现或伴有此症。脾肾阳虚常见于虚劳、泄泻、痢疾、水肿、鼓胀、肾风,以及西医的慢性肠胃炎、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疾病。 脾肾阳虚吃什么中成药 1.桂枝防风煎汤送服肾气丸 肾气丸是温肾助阳的

女性艾灸腰部的功效 温经通络

艾灸是由艾叶制成的,其具有祛风散寒、活血化瘀、温经止痛等功效,女性适当的对腰部进行艾灸能够帮助改善局部的气血运行,起到温经通络的作用,从而能够帮助加速机体的气血运行和新陈代谢。

哺乳期出现功血怎么办

1、增殖期。(月经第4~11天)以养阴调气血为主,促进子宫内膜正常生长。选用促卵泡汤:山药、菟丝子各15克,当归、肉苁蓉、何首乌、熟地、旱莲草各12克,女贞子9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方中可再加鸡血藤、白芍、香附各10克,丹参12克,以养血调气。 2、排卵期。(月经第12~16天)以活血化瘀为主,促进卵子排出。选用排卵汤:当归、茺蔚子、熟地各12 克,丹参、枸杞子各15克,红花、香附、赤芍、泽兰各9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偏肾阳虚者加仙灵脾、仙茅各12克,以温补肾阳,小腹痛者加元胡12克,五灵脂(包)、荔枝核

红花食疗方

1、红花菜羊肉汤 材料:香葱花15克,嫩羊腿肉150克,嫩红花菜200克,蛋清、料酒、鲜汤、味精、盐、淀粉适量 做法:嫩羊腿肉切片,放淀粉、蛋清、盐搅匀备用;嫩红花菜洗净,切段,放沸水汆烫,捞出沥干;锅中倒入鲜汤,放盐、料酒,煮沸,放羊肉,煮沸,撇去浮沫,放红花菜,再煮沸放味精和葱花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温补肾阳,健脾益气。 2、红花三七花茶 材料:三七花5克,红花10克 做法:三七花、红花混合,分成三份,每次去一份的量放入茶杯里,冲入沸水,盖上盖子闷3-5分钟即可。 功效:降压止痛,活血化瘀

中医治动脉硬化

1、痰浊内阻 治法:化瘀,降浊,燥湿。 方药:二陈汤加减。药用半夏、陈皮、橘红、茯苓、生姜、甘草、泽泻、茵陈。 方中半夏辛温性燥,功专燥湿化痰;橘红理气燥湿,气顺则痰消;佐以茯苓健脾渗湿,使湿去脾旺,痰无由生;生姜降逆化饮,既制半夏之毒,又助半夏、橘红行气消痰;泽泻、茵陈利湿降浊;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燥湿化痰降浊之功。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泽泻、茵陈具有良好的降脂作用,泽泻可明显抑制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若脾虚痰盛者,可加炒白术、党参益气健脾化痰;痰热明显者,加竹茹清热化痰;大便结者,加大黄通腑降浊。

中医药治疗女性不孕症

1、内异症瘕瘕的治疗。治以益气补肾,化瘀消瘕。药用党参,黄芪,白术,菟丝子,续断,当归,蒲黄,五灵脂,三棱,莪术,石打穿,鬼箭羽,血竭,皂角刺,黄药子,土鳖虫,全蝎粉(另吞),蜈蚣粉(另吞)。偏寒湿酌加制附子,肉桂,补骨脂,桂枝等;偏瘀热加生地,夏枯草,半枝莲,贯众等。 2、内异症痛经的治疗。经前期治以活血化瘀,温阳止痛。方用温经汤加减。党参,当归,肉桂,桂枝,莪术,山楂,红花,丹皮,牛膝,小茴香,于姜,茯苓。形寒怯冷,四肢不温者加制附子,补骨脂,小腹胀痛加乌药,香附,葛根。经行不畅者加泽兰,益母草。其它

艾灸后月经血块特别多怎么回事 可能是正常的治疗反应

艾灸后血块增多,有可能是体内本身存在血瘀,经过艾灸后体内的血瘀被排了出来。 这种情况不必惊慌,可以吃一些活血补血的食物,像红枣、花生;或是配合一些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的中药。

冬季进补吃什么 寒痰瘀阻质

这个舌头舌质很淡,偏紫黯,舌苔很厚,苔色白,是很典型的寒痰瘀阻型体质,此类人不适合进补,而应该温化寒痰、活血化瘀。温阳散寒的食物有干姜、生姜、辣椒、葱、蒜、桂皮、茴香、八角、胡椒等。 化痰而偏温的食物有陈皮、柚子、柠檬、芋头等;化痰而偏寒凉的食物有白萝卜、大白菜、芥兰、花菜、竹笋、茭白、豆芽等蔬菜类食物以及梨、冬瓜、丝瓜、枇杷、罗汉果等。 而活血化瘀的食物有山楂、桃仁、茄子、海带、红花、黑木耳、大蒜、柠檬、玫瑰花、当归、川芎、芹菜、香菇、葡萄等。各类食物可以搭配着吃,但搭配时要注意既要化痰化瘀,又要整体饮

月经不调吃什么调理 山楂红枣汤

活血化瘀,温经止痛,行气导滞,适用于经寒血瘀型痛经。 做法:山楂50克,生姜15克,红枣15枚。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活血化瘀

1.三七茶 原料:三七5g、花茶3g。 用法:用三七的煎煮液2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散瘀止血,消肿定痛。 用途:跌打损伤瘀血肿块;吐血、咳血、衄血、便血、崩漏、癥瘕;产后血晕、恶露不下;心纹痛;小肠炎。 2.三七丹茶 原料:三七5g、丹参3g、花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活血化瘀,止痛定悸。 用途:冠心病心绞痛;胁肋刺痛;肝肿大。 3.三七鸡金茶 原料:三七5g、鸡内金3g、花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化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