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虚感冒有哪些其他疗法?
血虚感冒有哪些其他疗法?
血虚感冒常用其他疗法为:
(1)针刺疗法
取穴:大椎、合谷、足三里、血海。
手法:先刺大椎、合谷,用泻法;后针足三里、血海,用补法。留针20~30分钟,中间提插、捻转,行针1次。偏寒者加刺列缺、支正;偏热者加刺曲池,均用泻法。
(2)按摩疗法
取穴:印堂、太阳、风府、风池、大椎、外关、合谷、足三里、血海。
手法:用抹法、拿法、揉法。首先行抹法。医者面向病人,病人坐势。用双手轻扶病人头部两侧,两拇指罗纹面紧贴皮肤,自印堂交替上抹至前额,往返数次,随即分左右抹至两侧太阳穴,并作运转活动数次,反复还至印堂;继用拿法,医者转于患者背后,以拇指与中、食指相对,相继捏住风府、风池、大椎、曲池穴部位,逐渐用力内收,并作持续的捏揉,至局部皮肤微红发热;再用揉法,先以拇指罗纹面着力吸定合谷、外关穴上,作轻柔和缓的环旋转动,并带动该处皮下组织,进行中尚可结合指按法,即在揉法同时,拇指加重下压力量,使局部有酸胀感;终用揉法,令患者仰卧,揉足三里,血海。
(3)熏剂疗法
川芎30克,当归60克,荆芥穗60克。水煎熏头面,并用此汤液外擦胸背。用于血虚感受风寒,证见恶寒发热,头身疼楚者。
煲什么粥适合感冒的人吃
感冒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中医将感冒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气虚感冒、阴虚感冒、阳虚感冒、血虚感冒等多种症证型,其中最为常见的是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风寒感冒多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四肢酸痛、流清涕、鼻塞等,这类感冒的治疗当以宣肺散寒为主,适合喝生姜粥、葱白粥、生姜大枣粥等;而风热感冒多表现为发热、头胀痛、咽喉疼痛、鼻塞、流黄涕、咳黄痰等,治疗当以宣肺清热为主,适合喝金银花粥、绿豆竹叶粥、菊花粥等。具体做法如下:
苹果银耳红枣汤感冒可以喝吗
阴虚感冒可以喝。
中医将感冒分为多种症型,如: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气虚感冒、阴虚感冒等。而苹果银耳红枣汤味甘,性平,具有滋阴润肺,生津止咳的作用,对于阴虚感冒引起的口干、咳嗽少痰、舌红少苔等症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是对于其他感冒症状并无直接治疗作用,而且有一种感冒症型是不宜喝苹果银耳红枣汤的。
血虚感冒的辨证论治要点是什么?
血虚感冒是因血虚感受外邪所致,故其基本治则是养血解表。解表之法,不但要随感邪性质而异,同时还要虑其正虚。血虚外感,或感于风寒,或感于风热。不可认为血虚外感尽为热性,总依临床见证为据。张仲景治疗产后外感,既用桂枝,又用竹叶,即使附子、石膏亦不禁用。但血虚外感不同于单纯外感,故发散之品要谨慎从事。先贤早有明示,“亡血家不可汗”,“衄家不可汗”。若过于辛散,会伤津耗血,导致阴竭阳脱。倘若汗出过多,当以温粉扑之,或于方药中加入益气敛汗之品。至于养血,又应首选辛甘濡润之品,使补中有行;或服食养血膏剂,辅以解表药物,一补一散,相得益彰。切忌过用阴柔滋腻,以防滞胃恋邪,反招闭门留寇之弊。
气虚感冒辩证治疗
气虚感冒的主要症状: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痰白,倦怠无力,气短懒言,舌淡苔白,脉浮无力。 阴虚感冒的主要症状:头痛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微汗,头晕心烦,手足心热,干咳少痰,舌红,脉细数。 气虚感冒和阴虚感冒是虚人感冒中常见的的两个证型,此外还有阳虚和血虚感冒两个类型。所谓虚人感冒是由于患者在未遭受外邪侵袭时,身体便存在着气虚和阴虚的阴象,一旦遭受外邪侵袭,便在身体原有素质基础上新增加了感冒症状,也就是说仍然存在气虚或阴虚的的条件下,又增加了外感,此时既有气虚或阴虚又有外感。这种情况不但给诊断带来了困难,也给鉴别诊断制造麻烦。这就是有些感冒病人未能得到及时治愈的主要原因,故需予以高度重视。
气虚感冒时的气虚表现在气短懒言、倦怠无力两个症状上,而气虚的成因有肺气虚弱、肺气不足或因其他疾病导致的肺脾气虚,不论成因为哪种,都是以气虚的形式表现出来,此时感冒的症状并不突出,绝不能因此而有所疏忽。之所以如此,皆因正气虚弱者不能充分发挥正气与邪气的抗争作用,表面上看似乎是邪气不盛,实际却是正气不支的反映。阴虚感冒的口渴咽干、手足心热、头晕心烦是阴虚的表现,它是肾阴不足,或心阴不足,或肾阴不足,或肝胃阴虚的反映,无论是什么么原因造成的阴虚,在感受外邪之前已经存在,不论是感受了风寒还是风热,外邪表现得也不十分突出,而阴津不足的现象却相对地明显,当然不能因此而掉以轻心,治疗时仍宜扶正驱邪,不能纯治外邪。
产后血虚感冒的食疗方案
血虚体质的产妇常表现为头昏乏力、面色发白、恶风、心慌、自汗、唇甲舌淡等。
气虚体质的产妇感冒后可以配制下列食疗方调养防治。
(1)桂圆大枣汤
桂圆肉30克,生姜6克,大枣10枚。先将桂圆肉、生姜洗净,大枣去核,共放锅内,加水适量。大火煎开,小火再煎25分钟后即可。饮汤,每日2次。补血,健脾,养心,散寒。用于体亏血虚易于感冒者,症见头昏、神倦乏力、怕冷、心慌、失眠等。
(2)桂圆鸡蛋汤
桂圆肉35克,葱白6克,鸡蛋1个。先将桂圆肉、葱白洗净,共放锅内,加水适量。大火煎开,小火再煎25分钟。打入鸡蛋,继续煮至熟即可。饮汤吃蛋,每日2次。补血,养心。用于体亏血虚易于感冒者,症见头昏、畏寒、神倦乏力、心慌等。
(3)桂圆莲子汤
桂圆肉30克,荆芥10克,莲子10(去心)。先将桂圆肉、莲子、荆芥洗净,共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大火煎开,小火再煎25分钟即可。饮汤,吃桂圆肉和莲子,每日2次。补血,养心,健脾,祛风。用于体亏血虚易于感冒者,症见头昏、神倦乏力、怕风、心慌等。
(4)乌鸡淮山汤
乌骨鸡肉100克,山药30克。先将鸡肉、山药洗净,切块,共放锅内,加水适量。大火煎开,小火再煎45分钟,至鸡肉熟烂即可。饮汤食肉,每日2次。补血,疗虚。用于体亏血虚易于感冒者,症见头昏、腰酸、神倦乏力。
(5)胶枣汤
阿胶30克,生姜10克,大枣IO枚。先将大枣去核、生姜洗净,共放锅内,加水适量,煎煮25分钟。至枣熟烂,将阿胶纳入汤液中溶化,即可服用。饮汤,每日2次。补血,健脾,散寒。用于体亏血虚易于感冒者,症见头昏、畏寒怕风、神倦乏力、心慌、失眠等。
(6)当归大枣汤
当归12克,防风10克,大枣10枚。先将当归、防风洗净,共放锅内,加水适量。煎煮25分钟后,加入大枣(去核),再煎煮至大枣烂熟即可。饮汤吃枣,每日2次。补血,健脾,祛风。用于体亏血虚易于感冒者,症见头昏、神倦乏力、心慌、怕风。
(7)首乌鸡蛋汤
首乌45克,白芷10克,鸡蛋1个。先将首乌、白芷洗净,共放锅内,加水适量。大火煎开,小火再煎25分钟。打入鸡蛋,继续煮至熟即可。饮汤吃蛋,每日2次。补肝肾,益精血,散风寒。用于体亏精血不足易于感冒者,症见头昏、目花、神倦乏力、心慌、肢体怕风等。
(8)首乌煲乌鸡
首乌20克,乌骨鸡1只,苏叶12克,大枣10枚,食盐、味精适量。先将乌骨鸡宰杀后去毛、爪及内脏,洗净,切块,与洗净的首乌、苏叶、大枣一起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大火煎开,小火再煎45分钟至鸡熟烂,加入食盐、味精,即可食用。饮汤,食肉及枣,每日2次。补益肝肾,补精血,祛风寒。用于体亏血虚易于感冒者,症见头昏、眼花、怕风、腰酸乏力等。
(9)熟地补血汤
熟地25克,当归10克,生姜10克,枸杞子30克。先将熟地、当归、生姜、枸杞子洗净,共放锅内,加水适量。煎煮45分钟后,去渣取汁即可。每日1剂,分2次服。补益精血,温散风寒。用于精血亏虚易于感冒者,症见头昏、眼花、神倦乏力、腰酸怕冷等。
血虚感冒吃什么
1、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20克,生姜20克,羊肉500克,植物油、盐、黄酒、柑橘皮适量。羊肉切成块,洗净,滤干。再用食油、黄酒、生姜加工,焖烧5分钟后,盛入砂锅内,加水,再加入当归和其他作料,煮开,慢炖,直至羊肉酥烂。食时弃当归,吃肉喝汤。可温中补血,调经止痛。
2、枸杞肉丁:取猪肉250克、枸杞子15克、番茄酱50克。将猪肉洗净后切成小丁,用刀背拍松,加黄酒、盐、湿淀粉拌匀,用六、七成热的油略炸后捞出,待油热后复炸并捞出,油沸再炸至酥膨起,枸杞子磨成浆,调入番茄酱、糖、白醋,成酸甜卤汁后倒入余油中,炒浓后放入肉丁,拌匀即可。可补益肾精、滋养阴血。饮食调补原则是益气养血、养肝安神。平素要食营养丰富、性平偏温、具有健脾养胃作用的食物,还要注意多吃高铁、高蛋白、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忌食辛辣燥热的食物。宜食食物包括黑米、紫米、甲鱼、猪肉、羊肉、牛肉、猪肝、羊肝、猪血、乌鸡、鹅血、鸭血、鲳鱼、黄鱼、章鱼、鳗鱼、鳝鱼、乌贼、海参、带鱼、黑木耳、黄花菜、菠菜、小白菜、苋菜、油菜、柿子椒、胡萝卜、番茄、藕、红枣、酸枣、松子、桑葚、莲子、龙眼肉、花生、葡萄等。忌食草豆蔻、荷叶、白酒、薄荷、菊花、生萝卜等。
产后血虚感冒症状
1.临床表现产后发热一般为低热,午后为著,或则热势颇著,状若高热,但喜热,面色苍白或萎黄,眩晕目花,耳鸣心悸,或则烦躁内热,面赤如涂朱,但又恶寒喜热饮,并有产后产时出血较多的病史。
2.检查全身及妇科检查,除低热或发热较高外,一般无明显的病变,实验室检查,可见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等降低。
2用药治疗
预防
一、牛血粥:牛血60克,大米100克,如常法煮粥食用。
二、姜汁黄鳝饭:黄鳝150克、姜汁20毫升,与米饭同煮。
三、葛粉煮鲮鱼:葛粉10克,鲮鱼500克,煮熟后食用。
关于流行性感冒鉴别诊断
感冒是临床上常见病和多发病,感冒的证型不一,治疗及护理的方法是截然不同的。感冒依据辨证分型可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气虚感冒、阴虚感冒和暑湿感冒等,最常见的感冒有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而在临床上,感冒患者不经辨证随意治疗护理占91%,这样不仅不能有针对性地得到有效的治疗,还会产生不少副作用。
鉴别诊断
(一)呼吸道感染
起病较缓慢,症状较轻,无明显中毒症状。血清学和免疫荧光等检验可明确诊断。
(二)流行性脑脊膜脑炎(流脑)
流脑早期症状往往类似流感,但流脑有明显的季节性,儿童多见。早期有剧烈头痛、脑膜刺激症状、瘀点、口唇疱疹等均可与流感相鉴别。脑脊液检查可明确诊断。
(三)军团病
流行性感冒多见于夏秋季,临床上表现为重型医学教育网搜集肺炎,白细胞总数增高,并有肝、肾合并症,但轻型病例类似流感。红霉素、利福平和庆大霉素等抗生素对流行性感冒有效,确诊有助于病原学检查。
(四)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肺炎与原发性病毒性肺炎的X线表现相似,但前者的病情较轻,冷凝集试验和MG链球菌凝集试验可呈阳性。
体虚感冒中医如何应对
一、气虚感冒
症见平素易感冒。患者恶寒,发热,或壮热,或自觉发热但体温不高,无汗或自汗,体倦乏力,气短懒言,或有头痛头晕,两眼憋胀,或咳嗽,咯痰无力。舌淡或边有齿痕,苔薄,脉浮无力。治以益气解表,扶正败毒。方选参苏饮、人参败毒散化裁。基本方党参15克,苏叶10克,柴胡10克,陈皮10克,茯苓15克,半夏10克,枳壳10克,桔梗10克,葛根10克,山豆根10克,生甘草6克。恶寒甚,加羌活咳嗽,重用半夏,加前胡头痛加白芷、川芎咽干痛加夏枯草、山豆根自汗加黄芪、浮小麦。平时可服玉屏风散。
二、阳虚感冒
症见平素自汗怕冷,易感冒(天寒尤甚)。患者恶风寒,不发热或低热,头身疼痛,甚则骨节酸楚,或头晕目胀,无汗或自汗,面色咣白,喷嚏流涕,咳嗽痰稀而白。舌淡胖,苔薄,脉沉细弱。治宜扶阳解表,散寒疏邪。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合玉屏风散化裁。基本方麻黄10克,制附子12克,细辛5克,黄芪20克,白术10克,防风10克,川芎10克,桔梗10克,葛根10克,羌活10克,甘草3克。头身困疼加葛根、独活咳嗽痰多加杏仁、白芥子恶寒甚重用附子,酌加肉桂。
三、血虚感冒
多见于素体血虚和产后、失血之人。症见身热,微恶风寒,面色无泽,头晕痛,无汗或汗少,唇甲色淡,心悸多梦,气怯声微,或有咳嗽,或口渴咽干。舌淡苔少,脉细弱。女性患者平素月经量少,色淡。治宜养血解表,疏风散寒,用葱白七味饮、荆防四物汤化裁。基本方荆芥10克,防风10克,当归15克,熟地10克,川芎12克,白芍15克,葛根12克,豆豉10克,甘草6克,葱白12克。热重者加银花、连翘咳嗽加杏仁口渴加天花粉、芦根心悸寐差加酸枣仁血虚甚者加太子参纳呆加麦芽、神曲。
四、阴虚感冒
多见于素体阴虚,或病后失养,或纵欲伤阴之人。症见身热微恶风寒,头痛头晕或头昏沉,汗少心烦,咳嗽,痰稠难咯,或痰中带血,咽干口渴,大便或干,或有手足心热,盗汗,舌光红或苔少,脉细或细数。治宜滋阴解表,疏风宣肺,用加减葳蕤汤化裁。基本方玉竹15克,桔梗10克,白薇10克,薄荷10克,豆豉10克,麦冬10克,玄参12克,葱白12克,大枣10克。心烦加竹叶、莲子芯口渴甚加天花粉咽干咳嗽,咯痰不爽者加射干、牛蒡子痰中带血加白茅根、生蒲黄大便干燥加玄参、生地手足心热、盗汗加丹皮。
需说明的是1.以上方剂均为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2.临床上,以上各型可合并出现,如气虚阳虚并见,血虚阴虚同现,气虚血虚兼杂,甚或三者并见等,应详识细辨。3.每型症状不必悉具,治疗要注意各型特点,如气虚之体倦乏力、气短懒言,阳虚之恶风寒甚、头身痛楚,血虚之面色无泽、唇甲色淡、心悸,阴虚之汗少心烦、咽干口渴等,随证遣药。
对抗感冒的科学饮食常识
基本上每个人都有过感冒的经历,总体来说感冒有普通感冒和流行感冒,季节交替时感冒患者会增多,主要由于气候的不稳定和早晚温差大,根据发病季节或症状不同,中医通常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两大类型。风寒感冒多表现为发热怕冷,头痛全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痰为白粘痰,知苔薄白;风热感冒者发热不怕冷,头痛,咽喉痛,咳嗽痰为黄稠脓性痰,舌苔微黄。至于气虚感冒、阴虚感冒、阳虚感冒、风湿感冒、暑湿感冒等类型。
感冒饮食的五大原则:
1、选择容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如菜汤、稀粥、蛋汤、蛋羹、牛奶等。
2、饮食宜清淡少油腻,既满足营养的需要,又能增进食欲。可供给白米粥、小米粥、小豆粥、配合甜酱菜、大头菜、榨菜或豆腐乳等小菜,以清淡、爽口为宜。
3、保证水分的供给,可多喝酸性果汁如山楂汁、猕猴桃汁、红枣汁、鲜橙汁、西瓜汁等以促进胃液分泌,增进食欲。
4、多食含维生素C、E及红色的食物,如西红柿、苹果、葡萄、枣、草莓、甜菜、桔子、西瓜及牛奶、鸡蛋等。预防感冒的发生。
5、饮食宜少量多餐。如退烧食欲较好后,可改为半流质饮食,如面片汤、清鸡汤龙须面、小馄饨、菜泥粥,肉松粥、肝泥粥、蛋花粥。
感冒患者忌食物品:
凡感冒期间,无论风寒感冒或是风热感冒,忌吃一切滋补、油腻、酸涩食物,诸如:猪肉、鸭肉、鸡肉、羊内、糯米饭、黄芪、黄精、麦冬、人参、胎盘、阿胶各种海鱼、虾子、螃蟹、龙眼肉、石榴、乌梅、以及各种粘糯的甜点食品。
风寒感冒者还要忌吃上述的寒凉性食品,如:柿子、柿饼、豆腐、绿豆芽、田螺、螺蛳、蚌肉、蚬肉、生萝卜、生藕、生地瓜、生菜瓜、生梨、生冷荸荠、罗汉果、冷茶、菊花脑、薄荷、金银花、白菊花、胖大海。
风热感冒者还应忌食:生姜、胡椒、桂皮、茴香、丁香、砂仁、白酒、冬虫夏草等。
脾肺气虚感冒有哪些常用中成药
脾肺气虚感冒常用中成药有:
(1)苏叶防风煎汤送服参芪膏合二陈丸 方用党参、黄芪甘温补益脾肺之气;陈皮、茯苓、半夏健脾燥湿,化痰止咳;甘草和中,冰糖调胃;用苏叶、防风辛温解表,煎汤送服。如此补气而不留邪,解表而不伤正。待表邪去,正气暂未复原者,可继续服用参芪膏,以补充正气之不足。
(2)生姜苏梗煎汤送服六君子丸合半夏露冲剂 六君子丸具有补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半夏露冲剂是新近研制成的中成药,具有解表化痰,温肺止咳的作用。另用辛温之生姜苏梗煎汤送服,增强祛风散寒之功。诸药合用,共奏温补脾肺,解表祛痰之功。
肌肉酸痛治疗方法
☆ 1 号:头痛穴:此穴位可以治疗除脑瘤以外的所有头痛症。 1-17-9 号穴位同时进行泻血,可去头屑 , 使头发润泽发亮,对脱发、忧郁症、记忆力减退也有疗效。
☆ 2 号:胃脏穴:此穴位对胃肠炎、胃炎、烧心、胃酸过多、胃下垂、食欲不振等有疗效,并对胸闷、心烦意乱心跳过速等症也有疗效。
☆ 3 号:根穴:对腹泻、便秘、黑斑等有疗效。对 2-3-6 号穴位的泻血治疗可使皮肤暗黑的人变白而有光泽。再对 8 号穴位进行泻血治疗,可以使患者从高血压、中风、痴呆症的从恐惧中解脱出来。
☆ 4 号:感冒穴:感冒初期对 4-18 号穴位进行泻血,虽然睡一觉起来就会好,但对患感冒时间过长的人,此穴位是不易泻出血来的,想治好感冒就必须对此穴位泻血到能泻出血为止 . 治疗感冒有效的应急措施,也可以用电热吹风给脖子的部位加热,或用毛巾裹住脖子维持其温度。
☆ 5 号:心绞痛穴:此穴位对心绞痛引起的胸闷、心烦意乱等症状有疗效,对低血压、咳嗽、气喘、肺结核也有疗效。治疗心绞痛时与中药配合会有更好的疗效。低血压患者在治疗时可能会出现病情恶化的现象。如出现这种现象要当即停止泻血保持其镇定,如出现昏迷状态时要及时对十宣穴进行针剌放血,这样人可以马上苏 醒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