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的隔离期 隔离期间如何避免被感染
流行性腮腺炎的隔离期 隔离期间如何避免被感染
1、如果是在病房隔离,因为有较好灭菌调教,无需担心空气不好,但在家隔离应该保证半小时以上窗户开放时间,驱散患者通过飞沫传播到空气中的病毒。
2、患者隔离期间,护理人员,可以用板蓝根30克煎水喝,对于预防被感染有一定效果。
怎么预防冬季传染病 流行性腮腺炎
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而以耳下部肿大为首发病象,有发热、寒意、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
脑膜脑炎是儿童时期最为常见的并发症,睾丸炎男性患儿最常见的并发症。
1、接种腮腺炎疫苗(麻腮风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最有效的办法,对儿童有保护作用。
2、早期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接触者一般约3周左右;
3、每天开窗通风半小时以上;
4、少吃一些辛辣、煎炒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以增强抵抗力。
怎样区分化脓性腮腺炎和流行性腮腺炎
化脓性腮腺炎一般是一侧腮部肿胀,两侧都肿的情况比较少见。病症早期症状是比较轻微的,有比较轻微的疼痛感,也会出现发热的症状,然后,待病症发展到后期就会出现化脓的情况,挤压以后,会看到明显有脓液出现。
2流行性腮腺炎是病毒性引起的,它是具有传染性的,症状还有发烧、头疼,不爱吃东西等,严重的时候张口都会有困难,发热的症状会持续较长时间(1-2天),病症慢慢扩张,而后两侧腮腺都会肿胀,还有可能出现其他炎症。
3综上所述,两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腮腺是否化脓,还有是一侧还是双侧肿胀。在治疗上呢,化脓性腮腺炎早期可进行热敷,再就是选用有效的抗病菌的药物,后期化脓较严重的时候,就需要进行引流了;流行性腮腺炎则可以选用中药等的配合治疗,还要注意预防病情恶化,如果发展为心肌炎等的病症就比较麻烦了。
注意事项:
化脓性腮腺炎患者要十分注意口腔卫生,还有注意防止再次感染;流行性腮腺炎因为具有传染性,所以对患者要进行必要的隔离,避免近距离接触造成传染,另外室内要注意通风,还要注意居住环境的卫生。
腮腺炎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腮腺炎的预防方法:
1.化脓性腮腺炎
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是预防其发病的重要环节。一些体质虚弱、长期卧床、高热或禁食的患者常可发生脱水,更应加强口腔护理(如认真刷牙、常用洗必泰溶液嗽口等),保持体液平衡,加强营养及抗感染治疗。
2.流行性腮腺炎
(1)管理传染源早期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接触者一般不需检疫,但在集体儿童机构、部队等应留验3周,对可疑者应立即暂时隔离。
(2)切断传播途径勤通风、勤晒被子。
(3)保护易感人群被动免疫:腮腺炎高价免疫球蛋白有一定作用,但来源困难,不易推广。一般的球蛋白对本病的预防效果可疑。自动免疫:目前麻疹、腮腺炎和风疹三联疫苗免疫效果较好,属于国家免疫规划接种,初种对象为8月龄和18~24月龄各1剂次,皮下或肌肉注射。
这些不同腮腮腺炎的预防方法,在做的时候都需要长时间进行,尤其是对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更是要长时间,这类腮腺炎对身体健康威胁较大,而且治疗起来也比较复杂,所以预防这类腮腺炎是很关键的。
流行性腮腺炎隔离时间
流行性腮腺炎护着一般情况下是隔离至腮腺肿大症状完全消退,时间在3周左右,伴有呼吸道并发症者隔离期可以延长10左右。
诱发小儿腮腺炎的常见因素
引发小儿腮腺炎的原因有很多,目前原因尚不明确,有不少学者提出各种病因学说,该病多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该病毒主要侵犯腮腺,也可侵犯各种腺组织、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几乎所有的器官。除腮腺肿痛外,还可引起脑膜脑炎、睾丸炎、胰腺炎、卵巢炎等症状。小儿腮腺炎病情一般不重,但病儿不能去幼儿园或上学,需在家隔离,避免疾病传播,隔离期限以腮腺肿胀消退为准。
小儿腮腺炎病因分型:
本病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染。从腮腺肿前3天至腮肿消失,均有传染性。发病年龄多为2-9岁,15岁以前儿童都有患病可能,偶有成年人患此病的报道。一次患病后可产生持久的免疫力。
小儿腮腺炎一般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
(1)先天性发育异常。
(2)自身免疫功能异常。患儿常有变态反应病史,并与腮腺肿胀同时发生。有的患者伴有免疫学指标异常。儿童期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发生逆行性感染。患儿免疫系统发育成熟后可以痊愈。
(3)病毒感染流行性腮腺炎可能是诱因。部分患儿发病前有流行性腮腺炎病史,在该病急性发病期,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抗体滴度升高。
(4)其他因素有些学者认为该病是反复细菌逆行感染引起。
防治腮腺炎的方法有哪些
腮腺炎的治疗需要适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化脓性腮腺炎的治疗需要针对病因治疗,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选用有效抗菌药物,经验性应用大剂量青霉素或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类等抗革兰阳性球菌的抗生素,并从腮腺导管口取脓液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根据药敏调整敏感抗生素。其他保守治疗,炎症早期可用热敷、理疗、外敷等方法。碳酸氢钠溶液、口泰等漱口剂有助于炎症的控制。内科保守治疗无效、发展至化脓时需切开引流。而对于流行性腮腺炎而言,需要隔离、卧床休息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注意口腔清洁,避免酸性食物,保证液体摄入量。对症治疗为主,抗生素无效。可试用利巴韦林。有报告用干扰素者似有疗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尚无肯定效果,对重症或并发脑膜脑炎、心肌炎等时可考虑短期使用。氦氖激光局部照射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对止痛、消肿有一定效果。男性成人患者在本病早期应用己烯雌酚,以防止睾丸炎发生。中医中药:内服以普济消毒饮方为主随症加减。局部可用紫金锭或青黛散调醋外涂,每日1次。
同时腮腺炎的防预也是一样。对于化脓性腮腺炎,要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是预防其发病的重要环节。一些体质虚弱、长期卧床、高热或禁食的患者常可发生脱水,更应加强口腔护理(如认真刷牙、常用洗必泰溶液嗽口等),保持体液平衡,加强营养及抗感染治疗。而流行性腮腺炎,管理传染源早期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接触者一般不需检疫,但在集体儿童机构、部队等应留验3周,对可疑者应立即暂时隔离。
流行性腮腺炎隔离时间 流行性腮腺炎隔离后如何护理
1、室内保持空气新鲜阳光充足通风良好温度适宜,定期用紫外线照射消毒,地面经常用消毒液拖檫,以确保隔离室清洁,如果是在家里隔离,则可以用食醋熏蒸灭菌,也有一定效果。
2、患儿的鼻咽分泌物和毛巾,食物等应煮沸或消毒,避免护理过程中,感染护理人员。
3、患者饮食需要调节,食物以清淡为主,可给予流质半流质食物,忌吃刺激性食物,过甜过酸的也不可吃。
4、注意患者口腔卫生,可用温盐水等漱口,清除口腔污质,以防继发性感染,加重腮腺炎的病症。
5、若是出现高温症状,可采用冷敷、温水擦浴方式降温,或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热药物。
腮腺炎儿童应该注意什么
流行性腮腺炎一般能自行痊愈,若不及时治疗,一旦发生并发症,病毒可侵犯神经及各种腺体组织,引发脑膜炎、睾丸炎、卵巢炎等疾病。
流行性腮腺炎怎样预防呢?疾控专家说,家长和老师要敦促孩子注重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生活场所通风;多饮水,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避免前往通风欠佳及人多拥挤的场所。
学校及托幼机构要发挥校医、保健教师的作用,落实晨、午检和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发现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异常时,及时通知家长带学生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调查。学校还应通过黑板报、宣传橱窗、校园广播、校讯通、宣传单等宣传途径,普及流行性腮腺炎的相关知识,增强师生卫生保健意识。
儿童一旦患了流行性腮腺炎,须暂时离开学校(幼儿园),住院或居家隔离治疗,隔离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3周内避免与易感者接触。病人离开教室、寝室后,校方应及时对教室、寝室进行消毒。病人所在班级应立即开展应急接种,学校应对校内所有学生免疫史进行查验并开展查漏补种。
流行性腮腺炎的隔离期 流行性腮腺炎隔离方式
流行性腮腺炎的传染源就是病患本身,家长可以带孩子到传染病医院进行住院治疗,或者在家隔离治疗也可以,但是要注意尽量减少患儿与他人的接触。
腮腺炎大揭密
流行性腮腺炎,中医称为“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腮腺炎病毒除侵犯腮腺炎外,尚能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和胰腺炎等并发症。流行性腮腺炎是呼吸系统常见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生和流行,但在我国北方地区以冬春季节较为多见。
(一)流行病学:腮腺炎病毒只感染人类,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通过飞沫传播。但病毒的传染力较麻疹、水痘为弱,56ºC20分钟,乙醇2~5分钟能灭活,紫外线照射和福尔马林熏蒸能迅速灭活。人群对腮腺炎普遍易感,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易感性逐渐下降。成人中80%曾有过显性或隐性感染。1岁以下婴幼儿从母体获得抗体而很少发病。感染后一般可获较持久的免疫力。
(二)症状与危害:腮腺炎的潜伏期14~25天,平均18天。表现为发热、腮腺肿大和疼痛,病人怕进酸食。大约1/4的青春期后的男性患者会出现睾丸肿大,同时相当一批感染者可无症状。高烧可达39℃以上,成人患者一般比儿童严重。腮腺肿胀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皮肤发亮但不发红,咀嚼时疼痛。通常一侧腮腺首先肿胀,逐渐发展到对侧。严重者腮腺周围高度水肿,使容貌变形,吞咽困难。腮腺肿胀持续4~5天逐渐消退而复原。病程约10~14天。病人以儿童和青少年为主,2岁以内婴儿少见。孕妇妊娠头3个月发生腮腺炎常可引起死胎或流产。
(三)如何处理:腮腺炎病情一般稳定,虽然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但可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症处理。同时,患者的病期护理很重要,比如充分的饮水、足量的进食、卧床休息等。服用阿斯匹林可以控制感染,但要遵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和护理。家庭成员一旦有人发生腮腺炎,应进行家庭隔离。患者要卧床休息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同时,要注意口腔卫生,餐后可用生理盐水漱口。在饮食上以流质或软食为主,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
(四)如何预防:患者应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避免感染健康人群。由于症状出现前数天患者已开始排出病毒,因此预防的重点是应用疫苗对易感者进行主动免疫。婴儿满8个月时应接种腮腺炎疫苗,少儿7岁应加强接种一次,可以获得和保持免疫力,有效预防腮腺炎的发生。
托幼机构和小学应加强晨检工作,对可疑患儿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家庭生活中应改善生活环境,讲究卫生,注意合理膳食,多饮开水,保证休息和睡眠,参加户外运动,增强体质。
流行性腮腺炎你知道多少
流行性腮腺炎是怎样传播的?
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源为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一般认为潜伏期末至腺肿消退均有传染性,约7-10天,主要传播方式是通过空气飞沫侵入人体上呼吸道粘膜,并在局部生长繁殖,并由唾液排出。被唾液所污染的食具、玩具等在短时间内接触儿童的口腔能引起感染。另外有些人感染后有轻型症状或无症状属隐性感染也同样具有传染性。
流行性腮腺炎发生在哪个季节?
流行性腮腺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较多。
流行性腮腺炎有什么临床症状?
流行性腮腺炎的潜伏期约8-30天,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先觉一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2-3天后,另一侧腮腺也肿痛,肿块以耳垂为中心,边缘界限不清。表面发热,手压时有弹性感和压痛。4-5天逐渐消退。少数病人有时可有颌下腺和舌下腺肿胀疼痛。
流行性腮腺炎怎样进行治疗?
流行性腮腺炎患儿应注意口腔清洁,多饮开水,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为宜,避免咀嚼,禁食辛辣食物,保证营养。氦氖激光局部照射,能减轻局部胀痛,并可缩短肿胀时间。并发高热、头痛、呕吐者,可视病情,对症处理。
流行性腮腺炎怎样预防?
管理传染源:流行性腮腺炎病人应当隔离至腮肿消退为止。学校开展晨检制度,发现有发热、腮腺肿大的学生要及时隔离治疗;
切断传播途径:对流行性腮腺炎发生的学校教室要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放学后可用0.2%过氧乙酸消毒。流行期间不宜举行大型集体活动。
保护易感人群:可通过接种麻疹、风疹、腮腺炎三联疫苗用于预防。学校加强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多参加锻炼,增强体质。
如何预防腮腺炎
一、切断传染源
早期发现患者,早期进行隔离,隔离期一般认为应从起病至腮肿完全消退为止,约3周左右。由于腮腺炎病毒对外界的各种物理因素抵抗力较低,故不需终末消毒,但被患者污染的饮具、食具仍需沸煮消毒。合理使用口罩,也可作为切断传染途径的有效办法。对一般接触者可不检疫,但对集体儿童、学校、部队的接触者应 检疫 3周。
二、接种腮腺炎疫苗
腮腺炎病毒灭活疫苗对儿童有保护作用,自然感染保护作用达95%,保护性免疫至少持续6年。目前,我国已将流行性腮腺炎纳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管理,在儿童1.5~2岁时,接种麻疹—风疹—腮腺炎三联疫苗一剂次。
三、孕妇应避免与腮腺炎病人接触
如孕妇在临产期或围产期患腮腺炎,婴儿应隔离并停止哺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