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拔罐方法
糖尿病拔罐方法
取上穴,采用单纯火罐法吸拔穴位,留罐10分钟,每日1次。或采用背部俞穴走罐,先在肺俞至肾俞段涂抹润滑剂,然后走罐至皮肤潮红或皮肤出现痧点为止,隔日1次。
家庭拔罐常见的禁忌
1.首先,要确定拔罐者的体质。如体质过于虚弱者就不宜拔罐,因为拔罐中有泻法,反而使虚者更虚,达不到治疗的效果。
2.孕妇及年纪大且患有心脏病者拔罐应慎重。因孕妇的腰骶部及腹部是禁止拔罐部位,极易造成流产。在拔罐时,皮肤在负压下收紧,对全身是一种疼痛的刺激,一般人完全可以承受,但年老且患有心脏疾病的患者在这种刺激下可能会使心脏疾病发作。所以此类人群在拔罐时也要慎重。
3.一些特殊部位不宜拔罐,如:肚脐正中(即神阙穴)。
4.局部有皮肤破溃或有皮肤病的患者,不宜拔罐。
5.拔罐时不易留罐时间过长(一般拔罐时间应掌握在8分钟以内),以免造成起泡(尤其是患有糖尿病者,应尽量避免起泡所带来的感染几率)。
6.若在拔罐后不慎起泡,一般直径在1毫米内散发的(每个罐内少于3个),可不用处理,自行吸收。但直径超过1毫米,每个罐内多于3个或伴有糖尿病及免疫功能低下者,应及时到医院处理。
7.注意罐子的清洁。如1人应专用1套罐具,一般每使用5次后应对罐具进行1次清洗。以防止感染。
颈椎病拔罐治疗方法有哪些
【取穴I下风池(风池下五分)、大抒、风门、肩宗、肩井、曲池。
【药物I艾叶、防风、杜仲、麻黄、木瓜、川椒、穿山甲、土鳌虫、羌活、苍术、独活、苏木、红花、桃仁、透骨草、千年健、海桐皮各14克、乳香、没药各5克。
【功能】舒筋活络。
【主治】颈推病。在进行颈椎病的自我治疗时可根据各人病情不同进行选择。
【操作】将加工成不同口径的竹管放在煮沸的药水锅内,2-3分钟后取出,并把管内药水甩净,迅速放在患部穴位上,可牢固吸住皮肤。7-8分钟后取下,局部皮肤出现充血或瘀血。再颈椎病的自我治疗时据病情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颈椎病拔罐治疗的注意事项
1、体位选择:患者要有舒适的体位,应根据不同部位选择不同口径的火罐。注意选择肌肉丰满,富有弹性,没毛发和骨骼凹凸的部位,以防掉罐。拔罐动作要做到稳、准、快。
2、拔罐禁忌:皮肤有波疡、水肿及大血管的部位不宜拔罐;高热抽搐者,不宜拔罐;有自发性出血和损伤性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使用拔罐法。
3、意外处理:在拔罐过程中如出现烫伤,小水泡可不必处理,任其自然吸收;如泡较大或皮肤有破损,应先用消毒针刺破水泡,放出水液,或用注射器抽出水液,然后涂以龙胆紫,并以纱包敷,保护创口。
关于颈椎病拔罐治疗方法怎么做,上文中的答复已经很明确了,当然了具体的穴位不同,在操作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事项也是不一样的,只有及时正确医治,才能避免病情的恶化,而且只有选择正规医院或理疗中心,才能放心治疗。
拔罐的禁忌有哪些
1.首先,要确定拔罐者的体质。如体质过于虚弱者就不宜拔罐,因为拔罐中有泻法,反而使虚者更虚,达不到治疗的效果。
2.孕妇及年纪大且患有心脏病者拔罐应慎重。因孕妇的腰骶部及腹部是禁止拔罐部位,极易造成流产。在拔罐时,皮肤在负压下收紧,对全身是一种疼痛的刺激,一般人完全可以承受,但年老且患有心脏疾病的患者在这种刺激下可能会使心脏疾病发作。所以此类人群在拔罐时也要慎重。
3.局部有皮肤破溃或有皮肤病的患者,不宜拔罐。
4.拔罐时不易留罐时间过长(一般拔罐时间应掌握在8分钟以内),以免造成起泡(尤其是患有糖尿病者,应尽量避免起泡所带来的感染几率)。
5.若在拔罐后不慎起泡,一般直径在1毫米内散发的(每个罐内少于3个),可不用处理,自行吸收。但直径超过1毫米,每个罐内多于3个或伴有糖尿病及免疫功能低下者,应及时到医院处理。
6.注意罐子的清洁。如1人应专用1套罐具,一般每使用5次后应对罐具进行1次清洗。以防止感染。
7. 儿童是否适用于拔罐,目前没有系统性研究,因儿童皮肤娇嫩,且发育未完全,拔罐前需要咨询临床中医师,确保安全。
家常如何拔罐
1.首先,要确定拔罐者的体质。
如体质过于虚弱者就不宜拔罐,因为拔罐中有泻法,反而使虚者更虚,达不到治疗的效果。
2.孕妇及年纪大且患有心脏病者拔罐应慎重。
因孕妇的腰骶部及腹部是禁止拔罐部位,极易造成流产。在拔罐时,皮肤在负压下收紧,对全身是一种疼痛的刺激,一般人完全可以承受,但年老且患有心脏疾病的患者在这种刺激下可能会使心脏疾病发作。所以此类人群在拔罐时也要慎重。
3.局部有皮肤破溃或有皮肤病的患者,不宜拔罐。
4.拔罐时不易留罐时间过长(一般拔罐时间应掌握在8分钟以内),以免造成起泡(尤其是患有糖尿病者,应尽量避免起泡所带来的感染几率)。
5.若在拔罐后不慎起泡,一般直径在1毫米内散发的(每个罐内少于3个),可不用处理,自行吸收。但直径超过1毫米,每个罐内多于3个或伴有糖尿病及免疫功能低下者,应及时到医院处理。
6.注意罐子的清洁。
如1人应专用1套罐具,一般每使用5次后应对罐具进行1次清洗。以防止感染。
7.儿童是否适用于拔罐,目前没有系统性研究,因儿童皮肤娇嫩,且发育未完全,拔罐前需要咨询临床中医师,确保安全。
糖尿病的拔罐疗法
方法一:治疗糖尿病
(l)拔罐部位:选穴:肺俞、脾俞、三焦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太溪穴。
(2)方法:取上穴,采用单纯火罐法吸拔穴位,留10分钟,每日1次。或采用背部前穴走罐,先在肺俞至肾俞段涂抹润滑剂,然后走罐至皮肤潮红或皮肤出现瘀点为止,隔日1次。
方法二:治疗糖尿病拔罐疗法有哪些,
(l)取穴:①膀胱经:三焦俞、肾俞。②任脉:石门。③经外奇穴:华信夹脊。④脾经:三阴交。
(2)治疗方法:①留罐法:以上穴位于拔罐后各留罐10-20分钟。②排罐法:于腰椎两旁行密排罐法并留罐。③针罐法:先用毫针针刺上穴得气后再行留罐。
拔罐是如何兴起的
古时候人们常以兽角做罐治病,故而 得名角法,现代人则称拔罐。在我国 民间拔罐疗法流传广泛,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深受普通百姓的欢迎,并且可治疗 多种疾病。拔罐疗法以有数千年的历史。
拔牙前注意事项 患有哪些疾病不宜拔牙
1、患有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疾病拔牙时,容易出现流血不止的情况,甚至是有生命危险。
2、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拔牙也要慎重,在脑、心、肾等有损害或心脏病发作期间要禁止拔牙。
3、糖尿病病人拔牙是容易发生伤口感染的,感染之后又会加重糖尿病,拔牙前应告知医生具体情况,拔牙前后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4、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有损害者,血中的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减少者,特别容易出血,也不能拔牙。
5、肾功能衰竭或严重肾病者,也不宜拔牙。
患了颈椎病还可以拔罐吗
回答一:颈椎病能拔罐。
建议可以试试采用热敷理疗、按摩,加强锻炼。可以试试头后仰,双臂后伸,伸懒腰的动作,经常练习,可以口服全天麻,根痛平,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必要时可以颈椎封闭治疗,可以缓解症状。不可以在颈部过于劳累的状态下工作,看书,上网等,如果长期在颈部劳累的状态下工作只会导致颈部劳损更严重。
回答二:颈椎病拔罐有一定疗效。
颈椎病又称为颈椎综合征,是颈椎增生、颈椎间盘突出、颈神经根综合征等疾病的总称。以颈项部位疼痛、颈椎运动功能受限,颈椎运动功能受限,或伴上肢(双侧或一侧)放射性疼痛或乏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拔火罐具有舒筋通络,祛风除湿止痛等功效。对颈椎病是有一定治疗效果的,颈椎病是可以拔火罐的。
糖尿病拔罐示意图
肺俞穴
肺俞
1.位置:
肺俞穴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肺的背俞穴。
2.取穴方法:
俯卧位,肺俞穴在第三胸椎棘突下,身柱(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3.功效:
散发肺脏之热。肺俞穴有解表宣肺,清热理气,调肺和营、补劳清热的作用。
脾俞穴
1.位置:
脾俞穴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2.取穴方法:
取穴时应采用俯卧的姿势,脾俞穴位于人体背部,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两指宽)处。
3.功效:
脾俞穴有健脾化湿,健脾和胃,利湿升清等作用。
三焦俞穴
1.位置:
三焦俞在腰部,当第1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三焦的背俞穴。
2.取穴方法:
俯卧位,在第一腰椎棘突下,悬枢(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3.功效:
外散三焦腑之热。三焦俞有调理三焦,利水强腰的作用。
糖尿病拔罐示意图 糖尿病常见症状
糖尿病患者的典型症状有多尿、多食、多饮。
1.糖尿病患者尿意频频,多者一昼夜可20余次,夜间多次起床小便,影响睡眠。不仅尿次多,量也大,一日总尿量常在2升以上,偶可达10余升。多尿失水后便口渴频饮,饮水次数及饮水量均大增。
2.糖尿病患者善饥多食,食欲常亢进,易有饥饿感,一日进食5~6次,主食多达0.5~1千克,菜也比正常人多吃1倍以上,但仍不满足;疲乏、消瘦、虚弱、面容憔悴、精神不振、劳动力减弱、皮肤瘙痒、四肢酸痛、麻木、腰痛、性欲降低、阳痿不育、月经失调、便秘、视力障碍等。
3.糖尿病缓和有时顽固性腹泻,每日大便2~3次或5~6次,呈稀糊状。直立性低血压、大汗淋漓、大小便失禁等。
4.糖尿病晚期常出现严重并发症,如糖尿病酸中毒、昏迷、感染、心血管病变、肾脏病变、神经病变、眼病变等。
糖尿病拔罐方法 糖尿病生活护理
1.长期坚持劳逸结合,避免情志过激和精神紧张。
2.忌食辛辣热性食物,包括热性补药,如红参、鹿茸、附子、肉桂、胡椒、生姜、桂圆、鹿肉、狗肉等。饮食宜选低糖、高蛋白、低脂肪及高纤维食品。控制主食(如米、面、杂粮及糖)的摄入量。可多食非糖类,如豆制品和蔬菜来补充,或用少吃多餐的办法加以解决。
3.尽量不拔牙和不使皮肤受创伤。
4.减少房事。
5.不要过度限制食量,以免引发低血糖症状。
6.为了避免脚部发生疾患,应将趾甲剪短,穿大小合适的鞋子,对胼胝或
7.趾甲朝内生长等脚部毛病,要做治疗。
8.慎用药物,最好在医生指导下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