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部腮腺炎的症状有哪些
脸部腮腺炎的症状有哪些
症状一:肿脸 脸部肿胀是最典型的小儿腮腺炎的症状,腮腺炎患儿的脸部通常表现为一侧或两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扩展的肿,肿大的脸部通常呈半球形,没有明显的边缘界限,用手触摸患儿肿胀的脸部能够感觉到表皮温度较热,并伴随小儿张嘴或咀嚼时有疼痛感。家长最好选择些具有清热消肿功效的中药粉末如仙人掌粉用水调和好后给宝宝敷脸。
症状二:发烧、乏力、厌食
除了肿脸之外,小儿发热、乏力、厌食也是最常见的小儿腮腺炎的症状之一。因为有外来病毒感染,小儿身体自身产生抗病能力,故而以发热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发烧是小儿腮腺炎的症状之一。同时又因发烧使患儿体内的代谢酶活性下降,加之大肿脸咀嚼时的疼痛,使小儿表现为厌食、乏力。家长应多给宝宝准备些清淡、易于下咽消化的流体或半流涕食物。症状一:发热,体温中度增高,畏寒、食欲减退、全身不适、头痛、肌痛等。症状二:腮腺肿痛(双侧腮腺肿大约占75%)。
腮腺肿大常是疾病的首发体征,持续7~10天,常一侧先肿2~3天后,对侧腮腺亦出现肿大,有时肿胀仅为单侧,或腮腺肿大同时有颌下腺肿大,甚或仅有颌下腺肿大而无腮腺肿大。
症状三:颧骨弓后(腮腺所在部位)酸痛或胀痛,腮腺肿胀在发病1-3天最明显,进食或吃酸性食物时胀痛更为明显。以后逐渐消退,约2周肿胀完全退尽。在发病初期的3-5天,可有发热、乏力、不愿吃东西等全身症状。症状四:腮腺管口可见红肿,但无脓性分泌物。症状五:除腮腺炎外,病者可出现脑膜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乳腺炎等,为腮腺炎病毒侵犯不同器官所引致。可伴随腮腺炎先后出现,一般认为是并发症。
经过前面段落的介绍,相信大家对脸部腮腺炎的症状有了一定的了解,及时不能通过叙述,十分确定得的是腮腺炎,但至少能够看的个八九不离十吧。家长们一定要注意,不要把孩子带去人多人在的地方,那样的地方会有很多细菌,一不小心,就会让抵抗力比较薄弱的孩子就得病了。所以一定要注意。
细菌性腮腺炎的症状有哪些
腮腺炎(又称流行性腮腺炎、耳下腺炎)俗称“猪头皮”“痄腮”,是指一个或两个腮腺(人类脸颊两旁的主要唾腺)发炎的疾病。腮腺是唾腺中最经常发炎的一个部位。腮腺炎最通常的原因是腮腺炎病毒的感染。主要的腮腺或其分支的阻塞通常是急性腮腺炎的主要原因,更进一步的感染甚至可能会导致细菌二重感染的发生,因此,常可引起脑膜脑炎、睾丸炎、胰腺炎、乳腺炎、卵巢炎等症状。急性化脓性腮腺炎是一种很痛苦的细菌感染。不会疼痛且没有感染的脸部肿胀也算是一种类型的腮腺炎,它有可能是急性或慢性的。
肿胀:腮腺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
疼痛:表面发热有触痛,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腮腺肿胀在发病1-3天最明显,以后逐渐消退,约2周肿胀完全退尽。
病程:在发病初期的3-5天,可有发热、乏力、不愿吃东西等全身症状。
鉴别:诊疗时应区分肿瘤、其它病毒或细菌引起的腮腺肿大。
小男孩腮腺炎怎么办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说的痄腮就是医学上称之为腮腺炎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疾病。腮腺炎,是指颈面部腮腺的病毒感染。在发身期感染腮腺炎的男性,感染一旦扩散至睾丸,就有导致终生不育的可能。当然,14岁以后患腮腺炎的患者并不等于终生不育,约有一半患者,病毒不能侵入睾丸,不会对生育能力产生影响。一部分患者病毒仅感染一侧睾丸,那么健侧睾丸的生精功能会代偿性增加。即使双侧睾丸都感染了病毒,也有一些曲细精管会随着疾病的控制而恢复生精功能。发身期以前,生殖细胞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为非易感期。到发身期,生殖细胞迅速分裂繁殖,病毒寄居在生殖细胞里,也得以迅速繁殖,从而导致生殖细胞永久性损害。
流行性腮腺炎实际上是全身性感染,病毒经常累及中枢神经系统或其他腺体或器官而产生相应的症状。甚至某些并发症不仅常见而且可不伴有腮腺肿大而单独出现。
1.生殖系统并发症 腮腺炎病毒好侵犯成熟的生殖腺体,
⑴睾丸炎:发病率占男性成人患者的14%~35%,有报告9岁患儿并发此症者。一般13~14岁以后发病率明显增高。常发生在腮腺肿大1周左右开始消退时,突发高热、寒战、睾丸胀痛、伴剧烈触痛,症状轻重不一,一般约10天左右消退。阴囊皮肤水肿也显著,鞘膜腔内可有黄色积液。
⑵卵巢炎:约占成人女性患者的5%~7%。症状较轻,不影响受孕,偶可引起提前闭经。⑶胰腺炎:约见于5%成人患者,儿童中少见。常发生于腮腺肿胀后3、4天至1周,以中上腹剧痛和触痛为主要症状。伴呕吐、发热、腹胀、腹泻或便秘等,有时可扪及肿大的胰腺。胰腺炎症状多在一周内消失。
⑷肾炎:早期病例尿中绝大多数可分离出腮腺炎病毒,故认为该病毒可直接损害肾脏,轻者尿中有少量蛋白,重者尿常规及临床表现与肾炎相仿,个别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死亡。但大多数预后良好。
⑸心肌炎:约4%~5%患者并发心肌炎。多见于病程5~10天,可与腮腺肿同时或恢复期发生。表现为面色苍白,心率增快或减慢,心音低钝,心律不齐,暂时性心脏扩大,收缩期杂音。
⑹其他:乳腺炎(15岁以上女性患者31%并发此症)、骨髓炎、肝炎、肺炎、前列腺炎、前庭大腺炎、甲状腺炎、胸腺炎、血小板减少、荨麻疹、急性滤泡性结膜炎等均少见。
病毒感染脸肿 病毒感染脸肿怎么回事
流行性腮腺炎,是腮腺炎病毒感染导致的腮腺及其他腺体的肿大,不产生脓液,这中腮腺炎就是咱们熟悉的痄腮,典型特点是腮部热而不红,肿胀以耳垂为中心,可遍及半边脸,甚至累及另一侧脸。
急性淋巴结炎具有局部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特点,起病急,常伴发热,肿大的淋巴结柔软、有压痛,表面光滑,无粘连,肿大至一定程度即停止,患者病毒感染引起的脸肿可能是淋巴结炎导致的。
病毒感染脸肿怎么回事
1、可能是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腮腺炎病毒感染导致的腮腺及其他腺体的肿大,不产生脓液,这中腮腺炎就是咱们熟悉的痄腮,典型特点是腮部热而不红,肿胀以耳垂为中心,可遍及半边脸,甚至累及另一侧脸。
2、可能是淋巴结炎
急性淋巴结炎具有局部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特点,起病急,常伴发热,肿大的淋巴结柔软、有压痛,表面光滑,无粘连,肿大至一定程度即停止,患者病毒感染引起的脸肿可能是淋巴结炎导致的。
腮腺炎的症状
症状一:发热,体温中度增高,畏寒、食欲减退、全身不适、头痛、肌痛等。
症状二:腮腺肿痛(双侧腮腺肿大约占75%)。腮腺肿大常是疾病的首发体征,持续7~10天,常一侧先肿2~3天后,对侧腮腺亦出现肿大,有时肿胀仅为单侧,或腮腺肿大同时有颌下腺肿大,甚或仅有颌下腺肿大而无腮腺肿大。
症状三:颧骨弓后(腮腺所在部位)酸痛或胀痛,腮腺肿胀在发病1-3天最明显,进食或吃酸性食物时胀痛更为明显。以后逐渐消退,约2周肿胀完全退尽。在发病初期的3-5天,可有发热、乏力、不愿吃东西等全身症状。
症状四:腮腺管口可见红肿,但无脓性分泌物。
症状五:除腮腺炎外,病者可出现脑膜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乳腺炎等,为腮腺炎病毒侵犯不同器官所引致。可伴随腮腺炎先后出现,一般认为是并发症。
症状六:发热、畏寒、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体温可达39℃以上,成人患者一般较严重。
腮腺炎后遗症都有什么
唾液腺有3对:腮腺、舌下腺和颌下腺,其中最大的一对是腮腺。腮腺位于两侧面颊近耳垂处,患腮腺炎时,肿大的腮腺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蔓延,面部就像被打肿脸的胖子。
腮腺炎分为急性化脓性和流行性两种。化脓性腮腺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主要是葡萄球菌。常见的病因是1,腮腺分泌机能减退,多见于急性传染病及衰弱的患者;2,腮腺导管口堵塞;3,腮腺邻近组绢的炎症;症状是发热、白细胞增多,腮腺局部红、肿、痛、热,当病变进入化脓期挤压腮腺可见脓液自导管口流出。病毒性通常称之为流行性腮腺炎(epidemicparotitis,mumps)又名“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两季多见。较多发生于幼儿或少年时期有传染接触史,以4至15岁儿童发病率较高,成人发病症状往往较儿童为重。可双侧或单侧受累,白细胞不但不增高反而减低或正常,局部症状和化脓性差不多,但没有化脓。一次得病之后,可有持久的免疫力。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为突出的病征,病毒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关节等几乎所有的器官。因此,常可引起脑膜脑炎、心肌病、睾丸炎、胰腺炎、乳腺炎、卵巢炎等并发症。
儿童被腮腺炎病毒感染后,大约经过2~3周的潜伏期才出现不适症状。
1.大多数患儿,以耳下肿大和疼痛为最早症状。少数患儿,在腮腺肿大的1~2天前,出现发烧、头痛、呕吐、食欲不佳等全身不适症状,继而出现一边或两边耳下的疼痛,腮腺肿起来。
2.患病1~2天后,可有腮腺肿大。表面皮肤紧张、发亮、不红、发热、疼痛明显。张口或吃酸东西时加重。先是一侧腮腺肿大,然后发展为双侧。有时双侧腮腺同时肿大。
3.2~3天后症状突出,体温可达39~40℃,在上颌第二臼齿旁颊部粘膜上,可看到肿大的腮腺管口,无脓性分泌物排出。约7~14天痊愈。
腮腺炎的症状
潜伏期8~30天,平均为18天。患者大多无前驱期症状,而以耳下部肿大为首发病象,少数病例可有短暂非特异性不适(数小时至2天),可出现肌肉酸痛、食欲不振、倦怠、头痛、低热、结膜炎、咽炎等症状。近10多年来我国流腮病情较前加重,表现为热程长,并发症增多,住院患儿占门诊患儿的比例也增高。
起病大多较急,有发热、寒意、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数小时至1~2天后,腮腺即显著肿大。发热自38~40℃不等,症状轻重也很不一致,成人患者一般较严重。腮腺肿胀最具特征性,一侧先肿胀,但也有两侧同时肿胀者;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而具坚韧感,边缘不清。当腺体肿大明显时出现胀痛及感觉过敏,张口咀嚼及进酸性饮食时更甚。局部皮肤紧张发亮,表面灼热,但多不红,有轻触痛。腮腺四周的蜂窝组织也可呈水肿,可上达颞部及颧骨弓,下至颌部及颈部,胸锁乳突肌处也可被波及(偶尔水肿可出现于胸骨前),因而使面貌变形。
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4天(偶尔1周后)累及对侧,双侧肿胀者约占75%。颌下腺或舌下腺也可同时被波及,颌下腺肿大时颈部明显肿胀,颌下可扪及柔韧而具轻触痛的椭圆形腺体:舌下腺也可同时被累及,舌下腺肿大时可见舌及颈部肿胀,并出现吞咽困难。
腮腺管口(位于上颌第二磨牙旁的颊黏膜上)在早期常有红肿。唾液分泌初见增加,继因潴留而减少,但口干症状一般不显著。
腮腺肿胀大多于1~3天到达高峰,持续4~5天逐渐消退而回复正常。整个病程约10~14天。
不典型病例可无腮腺肿胀而以单纯睾丸炎或脑膜脑炎的症状出现,也有仅见颌下腺或舌下腺肿胀者。
急性腮腺炎症状
急性腮腺炎一般发生在冬季和春季,急性腮腺炎的传染源是病人,而急性腮腺炎的传播途径靠的是飞沫。所以我们只要切断传播途径就能预防急性腮腺炎。
腮腺炎(epidemic parotitis,mumps)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成人中也有发病,由腮腺炎病病毒所引起。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为突出的病征,病毒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关节等几乎所有的器官。因此,常可引起脑膜脑炎、睾丸炎、胰腺炎、乳腺炎、卵巢炎等症状。
症状
肿胀
腮腺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
疼痛
表面发热有触痛,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腮腺肿胀在发病1-3天最明显,以后逐渐消退,约2周肿胀完全退尽。
病程
在发病初期的3-5天,可有发热、乏力、不愿吃东西等全身症状。
鉴别
诊疗时应区分肿瘤、其它病毒或细菌引起的腮腺肿大。
治疗
一般治疗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早期以药物治疗为主;同时采用刺激分泌的方法以保持唾液分泌畅通。如果病程超过一周,进入化脓期,则应进行切开排脓手术。
病毒性腮腺炎没有特效疗法,可以使用前述中药治疗,如果有并发细菌感染的可以使用抗菌素。由于腮腺炎会引起身体发热,在发烧39度以上的时候,可以选用吲哚美辛栓,根据自己的病情的严重情况而视,每次1个或者半个。或选用赛普达,一次一袋即可。
偏方治疗
用鲜而多汁的仙人掌一块,去掉皮刺,捣烂如泥,可鸡蛋清调匀,敷患处。每日换一次,连用2-3天即可治愈。这是在农村普遍采用的治疗腮腺炎的方法,效果好。仙人掌味淡性寒,可以起到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
用蛇皮(龙衣)5克炒鸡蛋,不要放盐,每天1次,连续吃3天。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急性腮腺炎,我们知道急性腮腺炎是常见到一种疾病,一般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身上,成年人也会患上急性腮腺炎,急性腮腺炎的症状上文已经做了明细的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甲状腺腮腺炎是什么回事
甲状腺炎和腮腺炎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疾病,甲状腺是属于内分泌的一个器官,位于颈部喉结的下方,它分泌的是甲状腺素,调解人体的生长发育;腮腺属于唾液腺,它主要用来分泌唾液,帮助消化的。所以甲状腺炎和腮腺炎也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疾病。
1、疾病种类不同
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
甲状腺炎:甲状腺炎的临床分为桥本氏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以炎症为主要表现的甲状腺疾病。
2、位置不同:
腮腺:唾液腺有3对,腮腺、舌下腺和颌下腺,其中最大的一对是腮腺。
甲状腺:位于人体喉结下方两横指的部位紧贴气管,分为左右两叶,周围挨着的是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
3、症状不同:
腮腺:患了腮腺炎后,面部就像打肿脸的胖子。因为腮腺位于两侧面颊近耳垂处,腮腺炎时肿大的腮腺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蔓延,故腮腺炎在民间称为“大嘴巴”
甲状腺炎:缓慢起病,病程长,甲状腺呈现弥漫性肿大、质地硬韧、无痛或轻压痛、表面光滑、可有结节,局部压迫和全身症状不明显,偶有咽部不适,甲状腺功能正常或异常。腮腺炎主要是病毒的感染导致的,是在耳垂的下方,表现是红肿,疼痛。而甲状腺是身体的一个器官,在喉结的后方甲状腺是器官,发病的话一般有几种疾病,有甲状腺炎,甲状腺囊肿,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瘤,和甲状腺癌。
盘点小儿腮腺炎的临床表现
盘点小儿腮腺炎的临床表现,帮你早日发现疾病。生活中我们值得注意的是,儿童复发性腮腺炎有自愈倾向,不少人会认为本病是由于先天发育不全所道致的。
第1、潜伏期:14-24日,以17-18日最为多见。为2~3周,平均18天。
第2、前驱期表现:前驱期很短,数小时至1~2天。常有发热、食欲不振、全身无力、头疼、呕吐等。少数患儿早期并发脑膜炎,可出现脑膜刺激征。
第3、腮腺肿大期:腮腺肿大先于一侧,然后另一侧也肿大,也有仅一侧肿大或腮腺无肿大的病例。肿大的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扩大,边缘不清,触之有弹性感及触痛,表面皮肤不发红。肿胀范围上缘可达颧骨弓,后缘达胸锁乳突肌,下缘延伸到颌下,达颈部。腮肿约3~5天达高峰,继而渐缩小一般1周左右消退,偶有延至2周者。有时颌下腺和舌下腺均可肿大,以前者肿大为多见,有些病例仅有颌下腺肿大而腮腺不大。部分患儿颌下腺、舌下腺及腮腺可始终无明显肿胀,而仅有病毒血症或并发症的表现。腮腺管口可见红肿。患儿感到腮腺局部胀痛和感觉过敏,张口和咀嚼时更明显。在腮腺肿大的同时体温仍高,但体温增高的程度及持续时间的长短与腮腺肿大程度无关。发热持续时间不一,短者1~2天,少数可达2周。发热以中等度多见,低热与高热均少见,约20%体温始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