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瘦的危害 自杀风险增高
太瘦的危害 自杀风险增高
对于男性过瘦人群来说,自杀率比普通体重人群高12%左右,原因是过瘦的男性,大脑中产生的愉悦感会降低,更容易产生抑郁、暴躁心情,也可以说,过瘦的人更容易患抑郁症,从而抑郁症引起的自杀事件几率也大大增加。
长期睡眠不足的危害 死亡风险增高
人的猝死,往往是因为睡眠不足、劳累过度、工作强度过大引起。而长期的睡眠不足者也比常人患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更高,想要强健的体魄,充沛的精神,必须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
hib疫苗有必要打吗 Hib的治疗的难度
由于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导致不少的细菌病毒对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一旦感染疾病后就很难治愈。随着hib病菌对某些抗生素的耐药性有所提高,这增加了治疗的难度,也导致患病宝宝身体危害的风险增高。
抑郁症的主要影响表现在哪里
1、影响大脑:导致头昏,记忆力下降以及睡眠障碍。
2、睡眠障碍:抑郁症患者常有顽固性睡眠障碍,表现为失眠、难以入睡、早醒、睡眠规律紊乱,睡眠质量差等形式。
3、诱发躯体疾病:因为心情抑郁会使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发生变化。主要是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悻慾减退等症状。身体的不舒服可涉及各器官,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较常见。
4、缩短寿命:一项研究发现,由抑郁症导致功能失调而引起的死亡率,同癌症、糖尿病和心脏病人的死亡率一样高。
5、功能下降:通常表现为思维迟缓,脑力劳动的效率明显下降。
6、危害心理功能:抑郁症明显影响心理健康。由于受严重的抑郁情绪影响,患者容易悲观,对任何事物都没兴趣。抑郁症常见的危害有哪些?患者还可出现无精打采、疲乏无力、失眠、悻慾减退、食欲下降、悲观厌世,开始人际关系疏远,总体生活满意度不理想等症状。
7、增加家庭的负担:家庭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由于有复发性,反复就医,自伤、自杀,抑郁症恢复控制则慢得多。
8、增加自杀风险:患有复发性抑...
睡眠不足会导致六种病
心血管疾病
2010年发表在《睡眠》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来自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回顾了2005年参与国家健康采访研究中30397名受试者的数据。他们发现,那些每晚睡觉时间少于7个小时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增加了。尤其是那些年龄在60岁以下、每晚睡眠时间少于5个小时的女性,她们患心脏病的风险增加了两倍。
糖尿病
根据2011年一项发表在《糖尿病》杂志上的研究,美国芝加哥大学和西北大学的研究者发现患有2型糖尿病的人如果晚上睡不好,他们的空腹血糖水平要高出9%,空腹胰岛素水平高30%,胰岛素抵抗水平高43%。患有失眠症的糖尿病患者情况要更糟糕,比起不失眠的糖尿病患者,他们的空腹血糖水平高出23%,空腹胰岛素水平高48%,胰岛素抵抗水平高82%。
乳腺癌
日本东北大学医学研究院的学者研究了近24000名年龄在40~79岁之间的女性的数据,发现,那些每晚睡眠少于6小时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要高62%,那些每晚睡眠多于9小时的女性患乳腺癌风险则降低28%。
泌尿问题
美国泌尿协会2011年5月会议上,新英格兰研究院的学者回顾了来自4145名中年男性和女性的数据,发现以下信息:
五年内睡眠不好,或睡眠不足(每晚少于5个小时),女性起夜(遗尿症)或尿失禁的风险就会增加80%~90%。有42%的女性将自己归为睡眠不安者,34%的男性属于此类。研究者推断,睡眠不足会引起炎症,这会导致一些泌尿问题。
结肠癌
2011年发表的一项研究中,有1240名受试者,美国凯斯西部大学的研究者从中发现,比起睡眠时间至少7个小时的人,那些每晚睡眠少于6个小时的人患结肠直肠息肉的风险高出47%。
死亡率
一项历史10年的研究中,16000人参与调查,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研究者将睡眠不足与死亡率之间进行了联系,发现,反馈睡眠差的男性,尤其是那些45岁以下的,他们的死亡风险是睡眠好的男性的两倍。那些每晚睡觉受到3~4次干扰的男性,他们的自杀风险是那些不受干扰的男性的5倍。尽管睡眠干扰不会对女性的死亡率产生影响,但是,睡眠受到干扰的男性和女性患高血压和糖尿病的风险都要更高。
头痛也会增加自杀风险
研究显示,有偏头痛或严重头痛的人,自杀的概率也比其他人高出4倍到6倍,经常剧烈头痛的人更容易出现自杀倾向。
对于这一点,专家也告诉记者,从临床情况来看,有偏头痛或剧烈头痛经历的患者,如果疼痛持续、反复出现,那么伴随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的风险也会显著上升。“有文献称,如果平均每月有10天以上因头痛而影响睡眠、心情和精力,那么50%的患者可以被诊断伴有抑郁或焦虑。”
此外,偏头痛患者甚至可能出现神经敏感性高,对外来的打击承受力下降,面对突发状况往往选择逃避、自我封闭、难于自我放松等一系列改变。随着患病时间的延长,患者的人格特征也慢慢发生改变。对于有一些患者来说,抑郁、焦虑甚至是偏头痛发生的前驱症状,患者可能在头痛发作前,先出现严重的抑郁或焦虑症状。
专家说,过去人们认为,持久的头痛是引起抑郁等情绪改变的主要原因,但现在研究显示,这也可能是一种双向的关系,所以对于有着慢性、剧烈头痛的患者来说,心理健康也是更需要引起关注的内容。
专家提醒,虽然抑郁症是引起自杀的最主要风险因素,但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许多慢性疾病都可能增加自杀的风险,比如癫痫,或者剧烈头痛,甚至还有“成人多动症”。
自杀是什么心理疾病
1、自杀可能属于心理疾病的中抑郁
清算易导致自杀的心理疾病有哪些,排名第一的就是抑郁症。大量事实证明,抑郁症患者虽不全有自杀的念头和行为,但自杀者多有抑郁情绪。
2、自杀可能属于心理疾病中的精神分裂
精神分裂症患者会因为思想紊乱,出现幻觉、妄想而被迫走上不归路。这类人自杀的动机千奇百怪,有的是受到上帝或已经过世亲人的召唤,有的是觉得自己被迫害走投无路,想自杀解决。
3、自杀可能属于心理疾病中的失眠症
盘点容易引发自杀倾向的心理疾病有哪些,心理学家不得不将失眠症列入其中。据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人员调查后发现,患有失眠、早醒等睡眠障碍疾病人群的自杀倾向是普通人群的2.6倍。而在接下来的原因分析中发现,长期睡眠不足可能导致人体认知功能紊乱以及幸福感降低,进而引发自杀冲动。
4、自杀可能属于心理疾病中的焦虑症
2007年公布了该市统计跳楼自杀的原因,系精神焦虑症导致的非正常死亡,由此引发了人们对焦虑症自杀风险的重新评估。随着近年来焦虑症发作者自杀人数的不断上升,因此焦虑症也是考虑易引起自杀的心理疾病有哪些中不可忽视的因素。眼看2009年岁末将至,年关焦虑症再度席卷而来,人们应提前做好心理防护。
5、自杀可能属于心理疾病中的强迫症
因受强迫症困扰,厌世自杀,从而为高自杀风险的心理疾病有哪些的黑名单中又添了一笔。分析强迫症患者自杀的原因,一方面,因不堪精神折磨,强迫症患者可能因抑郁情绪而选择自杀解脱。而另一方面,有的强迫症患者因久治不愈,于是思想变得极端,想通过毁灭自身的方式来终止强迫思想和强迫行为。
睡眠不足会导致六种病
每天早上你都会因为睡不够而发脾气么?你可能还不知道,脾气不好还不是最糟糕的,因为睡眠不足,一些严重的疾病正悄悄向你走近。1.心血管疾病2010年发表在《睡眠》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来自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回顾了2005年参与国家健康采访研究中30397名受试者的数据。他们发现,那些每晚睡觉时间少于7个小时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增加了。尤其是那些年龄在60岁以下、每晚睡眠时间少于5个小时的女性,她们患心脏病的风险增加了两倍。
2.糖尿病根据2011年一项发表在《糖尿病》杂志上的研究,美国芝加哥大学和西北大学的研究者发现患有2型糖尿病的人如果晚上睡不好,他们的空腹血糖水平要高出9%,空腹胰岛素水平高30%,胰岛素抵抗水平高43%。患有失眠症的糖尿病患者情况要更糟糕,比起不失眠的糖尿病患者,他们的空腹血糖水平高出23%,空腹胰岛素水平高48%,胰岛素抵抗水平高82%。
3.乳腺癌日本东北大学医学研究院的学者研究了近24000名年龄在40~79岁之间的女性的数据,发现,那些每晚睡眠少于6小时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要高62%,那些每晚睡眠多于9小时的女性患乳腺癌风险则降低28%。
4.泌尿问题美国泌尿协会2011年5月会议上,新英格兰研究院的学者回顾了来自4145名中年男性和女性的数据,发现以下信息:五年内睡眠不好,或睡眠不足(每晚少于5个小时),女性起夜(遗尿症)或尿失禁的风险就会增加80%~90%。有42%的女性将自己归为睡眠不安者,34%的男性属于此类。研究者推断,睡眠不足会引起炎症,这会导致一些泌尿问题。
5.结肠癌2011年发表的一项研究中,有1240名受试者,美国凯斯西部大学的研究者从中发现,比起睡眠时间至少7个小时的人,那些每晚睡眠少于6个小时的人患结肠直肠息肉的风险高出47%。
6.死亡率一项历史10年的研究中,16000人参与调查,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研究者将睡眠不足与死亡率之间进行了联系,发现,反馈睡眠差的男性,尤其是那些45岁以下的,他们的死亡风险是睡眠好的男性的两倍。那些每晚睡觉受到3~4次干扰的男性,他们的自杀风险是那些不受干扰的男性的5倍。尽管睡眠干扰不会对女性的死亡率产生影响,但是,睡眠受到干扰的男性和女性患高血压和糖尿病的风险都要更高。
喜欢抖腿 患偏头痛风险增高
抖腿主要表现为,需要不停摇晃和移动双腿,否则就会感到不舒服或者不自在。马德里孔普卢顿大学的一项调查中,30%有抖腿症状的人,都同时伴随没有预兆的偏头痛,而不爱抖腿的人,患偏头痛的人仅为12.8%。研究人员认为,爱抖腿的人会通过抖腿释放多巴胺,进而让自己觉得舒服,多巴胺的分泌需要大量的铁元素,这就容易导致缺铁,而缺铁是诱发偏头痛的一大原因。
家庭冲突多对孩子心理影响
青少年患抑郁症,出现低龄化趋势
记者发现,暑期在父母的陪同下前来就诊的少年儿童络绎不绝。而在抑郁症专病门诊诊室前,八九岁带着眼镜的小女孩, 十几岁低头不语的小男生默默地跟着父母坐着排队。少儿门诊杜亚松博士说,每周都有几十名孩子因为出现持久、显著的情绪低落,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学习,最后被 父母送来就诊。
杜博士说:“抑郁症已成为当今青少年最普遍的心理疾病之一。孩子进入青春期,本来就变得不愿意和大人交流,所以即使得了抑郁症也不容易被家长发现, 隐匿性强容易导致延误治疗,等发现的时候已经很严重了。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近10年来,儿童期重型抑郁症的患病率为2%—4%,青春期上升到4%—8%。终身患病率与成人接近,达15%-20%。青少年抑郁症可影响到他们的生长发育、学校表现、人际关系,使青少年自杀风险增加,使成人期罹患抑郁症的风险增加2倍-4倍。
家庭冲突越是多,孩子抑郁越高发
12岁的小雯(化名)近日在父母的陪同下到市心理咨询中心,和一年前相比,她瘦了十多斤,原本就不太外向的性格现在变得更加“闷”,平时几乎看不到 小雯露出笑容,小小年纪似乎就看破世事。父母对医生讲述着小雯的许多“莫名”行为,而当医生对他们的夫妻关系、教育子女的观念进行深入了解时,发现身为某 公司老总的博士爸爸平时很少管小雯,但却对小雯的功课有着极高的要求,妈妈全权负责女儿的学习、生活,但总觉得老公不够顾家,常常以“不管女儿”为由挑起 事端,与丈夫争执。以前父母争执,小雯常常会躲到房间里哭,可是现在她不太哭了,看父母的眼神却变得冷漠了。
BB胎位不正孕妈顺产风险增高
一、常见的6种胎位不正
1、持续性枕后位
临产时凡胎头以枕后位或枕横位与子宫颈衔接,经充分试产,胎头枕部仍位于母体骨盆后方或侧方,不能转向前方致使分娩发生困难者,称为持续性枕后位,约占分娩总数的5%。
2、臀先露
顾名思义,就是指胎儿的臀部与子宫颈衔接,占足月分娩总数的3%-4%,可分为单臀先露,完全臀先露,不完全臀先露。其中单臀先露最常见,是指胎儿双髋关节屈曲,双膝关节伸直,生产过程中先露部分为胎儿的臀部。
3、胎头高直位
当宝宝以不屈不仰的姿势衔接于骨盆入口,其矢状缝与骨盆入口前后径相一致时,称为胎头高直位。这样的姿势都是极为不利于顺产的。
4、前不均倾位
当枕横位入盆的胎头侧屈以其前顶骨先入盆,称为前不均倾位,发生率为0.5%-0.81%。
5、额先露
当胎头持续以额部为先露入盆并以枕颏径通过产道时,称为额先露。因胎头呈半仰伸状态,这种胎位多属于暂时性胎位。
6、复合先露
当宝宝的胎头或胎臀伴有上肢或下肢作为先露部同时进入骨盆入口,称为复合先露,发生率为0.08%-0.1%。在各种的复合先露中以头手复合先露最常见。
二、胎位不正,顺产带来高风险
胎位不正,对于准妈妈的生产来说,选择阴道生产的方式不确定性因素较多,难以全程控制。因此,剖腹产胎儿的安全度远高于阴道生产,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大多数医师会建议家属剖腹生产为优先选择。
此外,胎位不正在生产过程中有较高的并发症,例如破水后,因为胎位不正胎头不会卡住子宫颈,脐带容易从胎儿与子宫颈之间的缝隙脱垂滑出,随着宫缩及胎儿下降,脐带将很容易受到胎儿的压迫,导致血液循环中断,若处理不够及时,胎儿将因缺氧而有生命危险。
另外,由于胎位不正的原因,胎儿的身体各部分并非用最短径通过产道,很容易有产程迟滞的现象。不仅难以保证准妈咪是否能够顺利度过整个产程,对于仍在子宫内的宝宝也是极其危险的。所以,当准妈咪在检查后发现宝宝胎位不正,应该适当参考医生的建议,切忌固执己见,以免既伤人又伤及宝宝。
三、月数越大,胎位不正的几率越小
胎位不正的发生,与各种因素有关。
1、子宫的形状
正常的子宫呈倒梨型,也就是下面靠子宫颈处较小,而上面子宫顶空间较大,所以胎儿足月时自然而然会顺着子宫形状头朝下,臀部与会活动的双脚则在空间较大的子宫上端,形成正常的“头位”。
2、子宫内的羊水的多少
羊水是宝宝的保护伞。一般在怀孕6个月前,胎儿还很小,羊水相对较多,子宫空间大,胎儿的方位随时在变,近半的胎儿胎位不正。而随着妊娠周数的增加,羊水变少,子宫空间变小,胎儿会自动转成正常的头下脚上的产位,胎位不正的比率便随之减低,在胎儿8个月左右时大约只有10%是胎位不正,等到足月时胎位不正的几率大约只剩下5%左右。
3、胎儿的大小
当子宫空间一定时,子宫内的胎儿越大,其在子宫内活动的可能性就越低,而胎儿越小,在子宫内自由变化体位的几率就越大。
四、4种情况可尝试顺产
随着顺产的种种好处被人们所接受,越来越多的孕妈们坚定信心选择顺产。而对于胎位不正的准妈咪来说,如果坚持要进行阴道生产,一定要请医师详细检查与评估其成功率,并且在产程中密切观察,选择专业度较高的生产医院,方便随时能进行紧急剖腹产。此外,如果孕妈能够符合以下几个条件,也是可以考虑选择顺产的:
1、胎儿的姿势属于伸腿臀位。
2、胎儿不能太大,如超过8斤的巨大儿本来就不建议选择顺产。
3、孕妇骨盆腔不能太小,可保证产程进展正常。
4、孕妈属于经产妇,如果头胎属于剖腹产,则以后的生育都无法选择顺产了。
当然,在待产、生产过程中一旦发现任何特殊情况,可临时更改为紧急剖腹产,一切以准妈咪及胎儿的安全为考虑。
不可忽视的青少年自杀念头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可忽视,这是因为青少年阶段是人一生中极为关键的阶段,在这期间,所谓的三观逐渐形成,而且这时,人的心理波动较大,一旦产生不好的念头,青少年更容易作出不可挽回的决定,比如自杀。
在一项对青少年进行的研究中,结果显示约有16%的学生考虑过自杀,这一数据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关注。
虽然只是有此自杀的念头,但也千万别忽视了自杀意念。所谓自杀意念是指“有了明确的伤害自己的意愿,但没有形成自杀的计划,没有行动准备,更没有实际的伤害自己的行动”,它是被自杀行为这露出海面的一角冰山所掩盖着的巨大基座。
我们也许更应该关注为何会产生这种念头。
研究者数据显示,在应对策略方面研究者发现,善于寻求外部帮助和指导,问题解决能力强,并会在目标无法达成时寻求替代方法的学生,自杀意念更低;而缺乏主见,忧愁时经常靠发泄情绪来保持心理平衡,逻辑性太强的人,则容易把自己绕进解不开的困境里,导致自杀风险增加。
很多人或许会觉得,懂得发泄情绪不是能减缓压力吗?这么说没错,但这里的发泄情绪是一种消极被动的策略,它并没有迎面解决问题。从短期看,发泄一通后心理上确实舒服了一些;但就长期来说,其实问题并没有解决,甚至累积了下来,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另外,社交和应对策略不仅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的自杀意念,它们还会通过影响学生们的心理健康,而对自杀意念产生间接作用。比如近期社会关系恶化,可能会让人产生社交恐惧,同时增加了他们焦虑感和对他人的敌意性。当心理健康恶化到一定程度时,自杀意念也就萌生了。
从以上的症结,我们也许可是对症下药了。从学校方面来说,可以经常开展一些既能交朋友,又能学习应对策略的活动,比如以班级为单位定期进行素质拓展活动,或是由专业的心理健康老师开展团体辅导。这些工作需要由学校的心理健康机构承担起来。从大学生中一员来说,要关注自己的心理变化,也要关注身边的同学,有时一旦陷入自杀念头,自己是很难靠自己走出来的,也会屏蔽掉向外求助的欲望,所以,同学间的友爱这时就发挥了巨大作用。
吃得太饱的危害 增加患癌症风险
经常吃得太饱的话会增加身体患癌症的风险。日本有科学家指出,吃得太饱会造成抑制细胞癌化因子的活动能力降低从而增加患癌的几率。
身子太瘦增加流产风险
现在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肥胖对健康的伤害,纷纷加入减肥的行列,这是一件好事情,说明全民的健康意识在加强,但是,任何事情最好的状态就是平衡,之所以肥胖是因为摄入的多而代谢的少,这样出现了身体的不平衡。同样,如果太瘦也是不好的,说明了人体的吸收功能出了问题,摄入的再多,却不能给身体足够的营养和能量。太胖有害健康,但是太瘦对健康也是不利的。
我们曾经听说过,女性为了减肥最后让自己瘦的很严重,一个身高165厘米的女性,体重只有40多斤,最后得了厌食症而死。因为太瘦,到后来什么食物也没有办法摄入,基本上是被饿死的。而且,因为厌食,让她的整个消化系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这些都是惨痛的教训,因此即使减肥也不能让自己太瘦。
接下来我们来例数太瘦的坏处。一定要让自己保持适当的体重,太胖太瘦都是不健康的。
1、骨折危险更大。太瘦的人身体缺乏脂肪,脂肪有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而且女性越瘦,其骨密度就越低,到了中年就更易骨折。所以过瘦女性应适当增加体重,多进行跑步、跳绳和举重等运动。
2、关节炎患者心脏病死亡风险增加3倍。这是一项美国研究学者做的研究,研究人员对数百名患者42年病历数据的研究发现,体重过轻的关节炎患者在中年死于心脏病的风险比体重正常者高3倍。这个机理虽然尚不清楚,但是结果却是肯定的。所以,太瘦的女性如果罹患关节炎,就要警惕心脏方面出现问题。
3、流产危险增加72%。这是一个不小的比例。英国的科学家研究发现,怀孕前太瘦的女性,怀孕头3个月发生流产的危险会增加72%。太瘦女性孕期还容易出现严重的妊娠反应。
4、自杀危险增加12%。这主要是针对男性而言。研究发现,与体重正常的男性相比,太瘦的男人自杀危险增加12%。主要原因是瘦男人大脑中使人产生欣快感的化学物质水平更低。
5、老年肺病危险增加。《性别医学》杂志刊登一项为期20年的研究发现,太瘦的老年女性更易患支气管炎、肺气肿和哮喘等慢性肺病。
6、男性不育危险增加。英国的一项研究发现,男人太瘦会导致精子的质量较差,所以就会影响生育力。
7、车祸伤亡几率更大。美国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涉及2.2万名司机的调查发现,一旦发生车祸,瘦司机比体重正常的司机死亡危险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