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脾胃虚寒型如何调理呢

脾胃虚寒型如何调理呢

1、芡实山药粥

做法:芡实30克,山药50克,粳米200克。将三者同放入锅中,加水煮开后,改用小火熬。

功效:能收敛涩精、健脾补肺。

2、百合麦冬白果粥

做法:百合30克,白果15克,麦冬10克,粳米200克。将四者同放入锅中,加水煮开后,改用小火熬。

功效:能滋阴润燥、止咳,可用于秋季燥咳。

3、梨粥

做法:梨2~3个,洗净后去核切碎加大米100克,加水煮粥。

功效:梨,味甘酸性凉,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功效,大米健脾益气,两者同煮为粥,具有益气健脾、滋阴润燥的作用,可作为预防秋燥的保健食品。

手脚冰凉怎么调理 脾胃虚寒型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长期脾胃虚寒,运化不足,阳气不易滋生,难以输送至四肢末端,也会引起手足不温。患者同时可兼有气弱少神、脸色黄、胃口不好等症状。治宜温中健脾,可选用理中汤、香砂六君子汤、黄芪建中汤、补中益气汤等。


脾胃虚寒如何调理

1、注意保暖,起居规律

注意保暖:尤其是对肩颈部、脚部等容易受凉的部位要更加呵护。运动要适量,不宜大量运动出汗太多。

起居规律:冬季起居要遵循早卧晚起的原则,睡眠时间要适当延长。切记,不要熬夜,也不要思虑过度,否则会损伤脾。

2、忌食生冷,避免饱食

尽量避免生冷饮食、海产品,这些食物会损伤脾胃的阳气。尽量避免饱食、暴饮暴食;不能因为虚寒就吃一些过于温补、温燥的食物,比如煎炸烧烤、人参等,因为长期服用会引起“上火”,正所谓虚不受补。建议在健脾气的基础上,适当加用一些温补的药物。补脾气的药物、食物有:党参、太子参、茯苓、白术、山药、扁豆、莲子、大枣、薏米(不宜长期食用,性寒,需要炒用)、栗子(气滞腹胀、泛酸烧心的人不宜食用)。

脾胃虚寒如何调理

其实大家都知道在平时人们可能会有一些问题没有注意,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导致越来越严重,大家都不想要这样的,大家都在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而在不断的努力着,大家的身体健康是人们都要认识清楚的,脾胃虚寒是很多人都可能会出现的,所以为了让更加多的人更加好的生活下去,接下来就要为大家介绍一下脾胃虚寒怎么调理,希望对人们有所帮助。

1、生姜大枣粥

做法:粳米100克,生姜数片,大枣5枚。将鲜姜切成薄片或切细粒,与粳米加上大枣合煮为粥。

功效:生姜温中散寒,且有止呕的作用,大枣健脾止泻,粳米养胃。合为健脾胃,温中散寒止泻,适用于脾胃虚寒型腹泻。

2、清炖鲫鱼

做法:将鲫鱼去鳞及内脏,生姜切片后放几片到鱼上,剩余姜片和橘皮、胡椒、吴茱萸一起用纱布包好,填入鱼腹内,加入黄酒、盐、葱、和水,隔水清蒸半小时,取出纱包,加入味精即可。

功效:清炖鲫鱼可以温胃止痛,治虚寒胃痛,对清水腹泻,腹痛也有效。

3、参芪香菇鸡

做法:嫩母鸡肉100克,党参、黄芪、香菇各30克,生姜、料酒、食盐等。净鸡肉100克切成小块,香菇(先用水浸泡),生姜切成小薄片。将鸡肉、党参、黄芪、香菇、料酒、生姜和盐拌匀,放入锅中,加水蒸一个半小时后食用。

功效:可补中益气、和脾胃、固表止汗、降脂强身。适用于脾胃虚,体弱清瘦,体虚自汗,胃、子宫下垂者。

4、桂皮红糖饮

做法:桂皮15克,水煎去渣取汁,加入红糖10克,调匀热饮。

功效:此饮具有温胃散寒的功效,可治疗胃部受寒所致的胃痛、胃胀等。

5、红糖姜肚煲

做法:猪肚一个,生姜四两,红糖二两。将猪肚洗净,生姜切成丝,与红糖一起放入猪肚内,两头用棉线扎紧,加清水煮至肚烂,食肚喝汤。

功效:养胃暖胃,适用于脾胃虚寒、遇寒加重、口泛清水的患者服食。不建议糖尿病患者服食。

6、胡椒粥

做法:胡椒5克,大米50克,食盐适量。将胡椒择净,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食盐等,再煮一二沸即成,或将胡椒1克研为细末,调入粥中服食,每日1剂,连续3~5天。

功效:可温中散寒,健胃止痛。适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脘腹冷痛,食欲不振,纳差食少,四肢不温等。

7、胡椒羊肉汤

做法:羊肉150克,胡椒10克,陈皮6克,生姜15克。将羊肉洗净切块,下锅爆香。把胡椒、陈皮、生姜洗净,与羊肉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用大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煮1~2小时,调味后食用。

功效:温中助阳,散寒止痛。适用于脾胃虚寒的胃痛患者服食。

以上内容就是大家都想要深入的了解的脾胃虚寒如何调理的介绍了,想要调理脾胃虚寒大家还是要下功夫的,在大家平时的生活中大家对于自己身边的食物都已经有所认识了,但是大家还没有很好的利用这些食物,脾胃虚寒看上去可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是为了让更加多的人更加好的生活,在这里提醒大家一定要及早的调理脾胃虚寒。

有胃病能吃葛根粉吗

脾胃虚寒型胃病不建议吃葛根粉。

胃病,是许多与胃相关疾病的统称,其中的症状也十分相似,如:上腹胃脘部不适、疼痛、饭后饱胀、嗳气返酸,恶心呕吐等等,中医将胃病分为肝郁气滞、脾胃气虚、脾胃虚寒、胃阴不足、淤阻胃络、肝胃郁热、饮食停滞等症型。

葛根粉味甘,性寒凉,对肠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对于有胃部隐痛、泛吐清水、喜温喜按、手足不温等脾胃虚寒型胃病患者不建议服用葛根粉,因为葛根粉的寒凉之性,可能会加重胃肠的刺激,从而导致不适症状加重。


脾胃虚寒怎么调理

(1)姜汁牛乳饮

鲜生姜30克,鲜牛乳250毫升。将鲜生姜洗净、去皮,切成细丝,放入容器加水捣烂取汁,加入牛乳中,用小火煮沸即成。上下午分服。有温补脾胃的功效。

(2)生姜粥

鲜生姜5-10克切片,大枣2-5枚,粳米100-150克,同煮粥,用适量油盐调味食用。有暖脾养胃,祛风散寒功效,适用于病后或老年人脾胃虚寒,反胃食少,呕吐清水,腹痛泄泻,头痛鼻塞,以及慢性支气管炎肺寒喘咳。若用于风寒感冒则去大枣,加入葱白3根。

(3)茴香菜包子

取100克的茴香菜,以及50克的鸡肉并切碎、去骨皮。之后将两者放在一起进行搅拌后加入适量的鲜姜汁以及花椒粉和味精、盐、香油等,之后在用小麦粉做成的包子皮进行包成包子,最后包好后蒸20分钟即可。好了之后既可以食用。

(4)干姜蜂蜜糯米饮

干姜30克,糯米20克,蜂蜜20克。将干姜、糯米洗净,研磨成细粉,入锅,加适量水,煎煮30分钟,取稠汁,待温后调入蜂蜜即成。上下午分服。有温胃补虚、止吐散寒的功效。

脾胃虚寒如何调理 脾胃虚寒按摩调理

取穴部位:中脘穴位于人体肚脐上4寸。

操作手法:以拇指指腹点按该穴位,一次3分钟,待局部有发热感即可体质,一天早中晚均可进行。

功效:该穴位是足阳明胃经的要穴,是结聚胃经经气的地方,按摩该穴位可加速经气运行,改善胃功能,达到调理脾胃虚寒的目的。

推按部位:乳房下缘至侧腰。

操作手法:两手掌互相摩擦,有了热度后,分别从两侧乳房下缘向下推按至侧腰,待推按部位发热即可。

功效:推按该部位,可调畅气机,有养胃、暖胃、预防胃疾病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寒的人群。


脾胃虚寒怎么调理

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有很多人都有脾胃虚寒这个毛病。脾虚容易湿重困脾,所以多运动,让体内水痛快的流出来,脾就轻松了,我的一个朋友,总是容易犯困,一叫他和我们出去玩,她就说不想去,太困了想睡觉,平常上班时也是这样,有时候做能都能睡着,后来去医院检查,说是脾胃虚寒所导致的,需要调理就可以好的,现在已经好多了,那么脾胃虚寒怎么调理?

1可以适当多吃山药,补脾胃的,还可以吃点谷旗山药红薏仁粉,保养脾胃效果不错。也可以经常吃东北大米粥,制作:先将东北大米洗净,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先大火烧开,然后小火慢熬,大约40分钟,米粥即成。只需取上面一层米汤服用即可,下面的大米已经是米渣,可以倒掉。要趁热喝,不能喝凉的。

2脾主四肢肌肉,脾虚就爱困,乏力,不爱说话,所以要治理它,患者保持好心情,多运动,平常多出门,不要经常窝在家里,多到外面走走,对身体也是有好处的,家人也要配合患者,经常带患者出去走走。

3生活中要注意护脾胃,要少吸烟,少喝酒,不要食辛辣刺激的食物,最好不要喝浓茶和咖啡,也不要滥吃水果和零食。要注意营养搭配,另外,在工作和生活中要避免紧张、焦虑、恼怒以及过度疲劳。

注意事项:平常要多做一些锻炼,要注意保暖,避免吃生冷的食物,尤其是上班族经常不吃早饭,早饭不仅要吃,而且最好是热的。注意不要乱吃解热镇痛药。

相关推荐

长白头发的原因 脾胃失调:前额长白发

前额对应的反射区是脾胃,如果前额长白发应调理好脾胃。脾胃不好的人常常腹胀、腹痛、胃酸,口淡不渴、四肢不温、大便稀溏。还有的人经常伴有口臭、食欲过旺,或四肢浮肿、畏寒喜暖、小便清长或不利,这些都是脾胃虚寒的症状。养护方法:可每隔三、五天煲一次姜丝粥。原料:鲜姜3克,粳米60克。煲粥的时候,把鲜姜切丝和粳米一起下锅煮至稀烂,早、晚饭时可趁温热喝上1~2碗,吃的时候还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撒些芝麻盐。作用:鲜

脾胃虚寒胃痛如何调理

胃痛绵绵,空腹为甚,得食则缓,喜热喜按,泛吐清水,神倦乏力,手足不温或畏寒肢冷,大便稀溏或虚秘、或初硬后溏,食欲不振、食后脘闷。舌质淡,脉沉细。病机脾胃阳虚,寒自内生。治法温中健脾,和胃止痛。方剂黄芪建中汤合理中汤加减。处方黄芪15 g,党参10 g,桂枝10 g,干姜6g,白芍30 g,元胡10 g,甘草6g。如泛吐清水痰涎者,加陈皮、白术、茯苓、姜半夏,以健脾化痰;如嘈杂泛酸者,加乌贼骨、吴茱

脾胃虚寒

脾胃虚寒是一种很不好治疗的疾病,这样的病情发生之后,中医上都是认为属于脾胃虚寒的现象,这样的情况,主要是表现在胃痛和脾胃不好的方面,所以,我们一定要在发生了脾胃虚寒的症状之后,了解身体病情的状况,积极配合治疗才行。脾胃虚寒的症状究竟包含了哪些?临床上对于脾胃虚寒的症状的解释是这样的,发病的患者经常发生了隐隐的胃痛,时间持续比较差,冷痛不接,空腹的时候疼的最厉害,吃了东西之后会好一些,牢累或食冷或受

脾胃虚寒者该如何调理

天气寒冷,饮食不规律、作息不正常,进而影响脾胃的健康。脾胃虚寒脾胃虚寒的人并不在少数,对此,中医有哪些调理的方法呢?脾胃虚寒的主要病因是饮食习惯不良如饮食不节制、经常吃冷饮或冰凉的食物引起。再加上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更易导致胃病,所以需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表现症状为: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冷痛不适,喜温喜欢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食冷或受凉后疼痛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食少,神疲乏力,手足不

脾胃虚寒的症状 脾胃虚寒症状

如果舌头边缘出现明显齿痕,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而湿润,则说明体内有寒。中医认为脾胃乃后天之本。若是脾胃虚寒,则易导致消化不良,从而引起食欲下降。天气变冷或者是吃了冷食冷饮就会觉得胃疼,得敷缇妍堂暖宫贴,热起来疼痛则减,肚子饿了也会觉得胃痛。脾一旦有毛病,则食物无法供给五脏六腑营养,于是血液减少,其结果就是脸色变白变黄。还有一种皮肤暗沉是由于保养不当导致的,每周一片滨趣去黑头面膜,能撕去黑头污垢,疏通

秋季脾胃虚寒怎么调理

1、芡实山药粥做法:芡实30克,山药50克,粳米200克。将三者同放入锅中,加水煮开后,改用小火熬。功效:能收敛涩精、健脾补肺。2、百合麦冬白果粥做法:百合30克,白果15克,麦冬10克,粳米200克。将四者同放入锅中,加水煮开后,改用小火熬。功效:能滋阴润燥、止咳,可用于秋季燥咳。3、梨粥做法:梨2~3个,洗净后去核切碎加大米100克,加水煮粥。功效:梨,味甘酸性凉,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功效,

白发的原因有哪些 前额白发脾胃失调

前额对应的反射区是脾胃,调理好脾胃对防治前额白发大有帮助。脾胃不好的人常常腹胀、腹痛、胃酸,口淡不渴、四肢不温。还有的人经常伴有口臭、食欲过旺,或四肢浮肿、畏寒喜暖,这些都是脾胃虚寒的症状。对策:可以经常煮一些姜丝粥喝。原料很简单,就是鲜姜3克,粳米60克,煲粥的时候,把鲜姜切丝和粳米一起下锅煮至稀烂,早晚饭时可趁温热喝上1~2小碗,吃的时候还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撒些芝麻盐。鲜姜辛温,具有散寒发汗、温

额头白发什么原因

1、这是中医上的观点,但是却有比较深刻的认识。额头对应的反射区是脾胃,调理好脾胃对防治额头白发大有帮助。脾胃不好的人常常腹胀、腹痛、胃酸,口淡不渴、四肢不温、大便稀溏。还有的人经常伴有口臭、食欲过旺,或四肢浮肿、畏寒喜暖、小便清长或不利,这些都是脾胃虚寒的症状。2、对于这种类的白发患者,要想治疗白发需要从调整脾胃入手。脾胃虚寒的病人可每隔三五日煲一锅姜丝粥。原料很简单,就是鲜姜3克,粳米60克,

脾胃虚寒吃什么 脾胃虚寒的原因

脾胃虚寒是中医里的说法,指脾胃阳气衰,阴寒盛。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胃痛,轻则隐隐作痛,感到腹胀、胃部寒凉,重则疼痛难忍还腹泻。导致肠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饮食不规律。该吃饭的时候不吃饭,胃里没有食物中和胃酸,胃酸就侵蚀胃壁,长期如此胃很容易受到损伤。经常吃生冷、油腻的食物,暴饮暴食,都会对肠胃产生刺激,加重肠胃消化负担,带来不良影响。工作辛苦精神压力大,过度劳累休息不足,体内的器官不能得到充分的调养,时间

阳虚脾胃虚寒如何调理

脾胃阴虚:多因火热伤胃阴所致。表现为口干、饥不想食、大便干燥、舌红少苔、脉细数。治疗法则:养胃生津。方用:清胃散。脾胃阳虚者:多因饮食生冷、或过用寒凉药物,导致脾阳不振、寒凝于胃。表现为胃脘冷痛、口淡不渴、泛吐清水、喜热饮、便溏、舌淡苔白、脉迟濡。治疗法则:温中散寒。方用:附子理中丸。也可补用蛋白粉。俗称香瓜。性寒,味甘。《孙真人食忌》中早已告诫:“甜瓜动冷疾”。《食疗本草》中也指出:“动宿冷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