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盲肠炎常见4大并发症
盘点盲肠炎常见4大并发症
1切口感染多因手术操作时污染,坏疽或穿孔性阑尾炎尤易发生。术后3~5日体温持续升高或下降后重又升高,病人感觉伤口疼痛,切口周围皮肤有红肿触痛,则提示有切口感染。
2腹腔内出血阑尾动脉出血均因阑尾系膜结扎线脱落,病人表现面色苍白、伴腹痛、腹胀、脉速、出冷汗,有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必须立即平卧,镇静,氧气吸入,静脉输液,同时抽血作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准备手术止血。
3腹腔残余脓肿病人表现术后持续高烧,感觉腹痛,腹胀,有里急后重感,进而出现中毒症状。应注意采取半卧位体位引流,使分泌物或脓液流入盆腔,减轻中毒现象,同时加强抗生素治疗。未见好转者建议做引流手术。
4粪瘘阑尾残端结扎线脱落或手术时误伤肠管等,均可导致粪瘘。粪瘘通常为结肠瘘,形成时感染一般局限在盲肠周围,无弥漫性腹膜炎的威胁,体温不很高,营养缺失亦不严重,应用抗生素治疗后大多能自愈。
糖尿病常见的六大并发症
1、糖尿病性心脑血管病。糖尿病人常常伴有高血脂、高血压、血管粥样硬化,极易患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性心脏病通常是指糖尿病人并发或伴发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糖尿病性心肌病,以微血管病变、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的心律及心功能失常。
2、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性肾病,是对糖尿病患者危害极为严重的一种病症。病变可累及肾血管、肾小球、肾小管和间质。常见的肾脏损害是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小动脉性肾硬化、肾盂肾炎、肾乳头坏死、尿蛋白等。其中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特有的肾脏并发症,临床上通常称其为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性肾病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3、糖尿病性眼病糖尿病所并发的眼部疾病常见的有7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色素膜病变、糖尿病性白内障、糖尿病性视神经改变、糖尿病性视网膜脂血症、糖尿病性青光眼、糖尿病性屈光改变。其中最常见的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它是糖尿病致盲的重要原因,其次是糖尿病性白内障,也是糖尿病破坏视力最常见的合并症。
4、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在神经系统发生的多种病变的总称。它涵盖植物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运动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等等。其中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合并症。周围神经病变又分为多发神经病变和末梢神经病变。病变可单侧,可双侧,可对称,可不对称。突出表现为双下肢麻木、胀痛、伴有针刺样、烧灼样异常感,很难忍受。有的患者可出现自发性疼痛闪电样痛或刀割样痛。
5、糖尿病性的性功能障碍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有阳痿、早泄、性欲低下,月经紊乱等等性功能障碍,可与糖尿病症状同时出现,但大多数在糖尿病症状之后出现。医学认为糖尿病对性功能的影响可能与血管病变、骨盆植物神经病变有关。
6、糖尿病下肢坏疽病变糖尿病下肢坏疽是由于糖尿病长期得不到很好控制,发生动脉硬化,出现了下肢大血管和微血管的病理改变。它的发生机理是:当糖尿病患者的下肢发生动脉硬化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液中的红细胞、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使血液呈高凝状态,促使血栓形成,引起管腔狭窄以致血管阻塞,造成下肢或中部缺血、缺氧以致坏疽发生。
孕妇肠胃炎的症状
1、黄体素增加造成孕吐
黄体荷尔蒙浓度上升,会使肠胃道平滑肌活动力下降,造成肠胃障碍,妊娠呕吐于焉产生。
2、40% 孕妇有便秘
根据研究怀孕妇女平均小肠食物传送时间会越来越延长。未怀孕妇女一般是75分钟,怀孕前三个月是99 分钟,中期是125分钟,后期是137分钟,所以怀孕妇女的肠胃状况比平时差很多,若是纤维质摄取较少时,甚而有40% 孕妇有便秘情况。
3、遗传性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及克隆氏病是两种与免疫、家族遗传较有关联的孕妇肠炎,除了有较漫长慢性腹泻、腹痛等肠炎症状外,常合并有关节炎、巨大直肠症等,更有少数合并发生癌症。他提醒,孕妇如果腹泻长久不愈,并有上述合并症状请与专科、妇产科医师联络会诊,以免耽误病情。
4、孕妇盲肠炎并发症多
恶心、呕吐、厌食等是孕妇常见的症状,孕妇盲肠炎症状也是如此。陈泰昌说,随着怀孕周数增加,子宫也跟着长大,盲肠也不在正常位置,而会向上、向外甚至是往腰背部移动,增加医师诊断时的困难度。
另外,考虑盲肠炎时得同时思考是否为子宫早产收缩、肾脏炎、肾结石痛、胎盘早期剥离是子宫肌瘤疼痛等。另外,孕妇盲肠炎的并发症也多,例如:流产、早产甚至是胎死腹中。手术切除盲肠是必须且及时的有效救治。
右下腹痛的检查有哪些
1.急性肠胃炎:大多是由于吃到不洁食物所引起之食物中毒等,通常会伴有严重的呕吐、腹泻、发烧等症状。
2.急性阑尾炎:俗称盲肠炎,任何年龄层都有可能罹患,但好发于20~40岁之间。大多数患者是由上腹痛转移到右下腹痛,其疼痛感约在4~6小时达到高峰,此时甚至会因为咳嗽或移动身体而让疼痛加剧。
3.溃疡穿孔:突发性上腹剧痛是典型症状,其它还包括了腹胀、恶心、呕吐、发烧等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出现严重腹膜炎。
4.急性胆囊炎:疼痛通常发生于饭后或半夜,位置在右上腹部或上腹部,有时疼痛会传到右侧肩膀或肩胛部,并且合并发烧、呕吐、黄疸等现象。
5.急性胰脏炎:常见症状为剧烈而持续的上腹部或左上腹疼痛(有时疼痛会延伸到背部)、恶心呕吐、发烧,当身体向前弯时 ,疼痛会稍微缓和。
6.肠阻塞:突发性上腹剧痛是典型症状,且还有腹胀、恶心、严重呕吐等其它症状,常见原因包括了大便阻塞、肠癌阻塞、肠扭转等,严重的甚至会出现败血症、穿孔等并发症。
结肠癌常见并发症
结肠癌并发症
当肿瘤发展到一定阶段,特别已经引起梗阻时才会引发一系列症状。包括:虚弱、乏力、贫血、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持续性腹痛、黑便或鲜血便、大便习惯改变等。直肠癌可局部侵犯膀胱、阴道壁或周围神经,导致会阴或骶骨疼痛,但这些症状在晚期发生。贫血、结肠内瘘、部分或完全性肠梗阻和肠穿孔等是结肠癌常见并发症,亦为病人就诊的主要原因。
盲肠炎的概述
盲肠炎的正确的名称应该是急性阑尾炎,通俗称盲肠炎。阑尾约长三至四吋(七十五至一百毫米),是自大肠初段长出 的管状器官。阑尾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阑尾炎起病突然,必须立刻动手术。
急性阑尾炎民间俗称“盲肠炎”,这是在解剖部位上的一种误解,实际阑尾是在盲肠末端的一个废用性器官。如果发生了感染时,则容易发炎而导致发病。盲肠炎原因大都是阑尾在盲肠的出口受阻,继发细菌感染所致;但另有30%病例未见阻塞,其发炎可能因病毒、寄生虫或细葡感染、创伤或开刀后粪便滞留所致。
盲肠炎是急性腹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每人一生中平均有7%机率会发生盲肠炎,以十至三十岁最多,而五岁以下及五十岁以上则相对少见。容易因症状非典型而延迟诊断或被误诊,发生并发症的机率也较高。男性一般比女性易得盲肠炎,但女性在三十五至四十四岁之间,常在施行其他腹部手术时,盲肠顺带一并切除。
根据盲肠炎的发病急缓和轻重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可发生脓肿、坏疽和穿孔导致腹膜炎等并发症。一般诊断治疗并不困难,予后良好。但由于阑尾的末端几乎可以位于腹部的任何一个部位。所以,其体征可能有极大差异。因此,须和其他急腹症进行认真的鉴别,以免误诊。
盲肠炎的诊断与治疗
大概5个世纪前, 右下腹部疼痛意谓着死亡的来临,直到16世纪人们才确认这种痛为盲肠炎。
许多家长常对孩子说,吃完饭不要乱蹦乱跳,不然会得盲肠炎的。事实上这种说法也不见得正确,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什么好方法预防盲肠炎产生。
盲肠炎发病的原因是阻塞而导致发炎,有65%是由于黏膜下淋巴的滤泡增生过盛而导致阻塞发炎,小孩均属此型。另外35%是由于粪便滞留在盲肠,此型大都发生于老人,其他还有异物阻塞和黏膜肿瘤所引起。
右下腹疼痛被诊断为阑尾炎的误诊率很高,即使教学医院的误诊率标准也在50%以上,因此病史很重要,将疼痛的时间与过程正确地告诉医生可帮助诊断。正常阑尾炎的症状为胃部先痛一两个小时后,再下转至脐部周围不适,接着往右下腹部痛。在治疗方面,多采取切除手术,但是这种治疗过程伤口感染率也非常高,即使阑尾没破,并发症也高达70%,因此在4小时内确定诊断并接受手术治疗,可避免许多并发症。
也有许多患者,开刀后,觉得特别不适,主要的原因是手术的部位是切开腹斜肌,伤口会比其他部位的手术不适,这点应该特别注意。
阑尾炎是很少发生在婴儿身上,但随着年龄的成长,其发生率逐渐增高,但到30岁以后又逐渐会降低。
如果说能排除所有的鉴别诊断,在24小时内接受正确的治疗,阑尾炎并不是一种可怕的疾病。
盲肠炎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1.血常规:盲肠炎病人白细胞计数增多,约占病人的90%,是临床诊断中重要依据。一般在(10~15)×109/L。随着炎症加重,白细胞数随之增加,甚至可超过20×109/L。但年老体弱或免疫功能受抑制的病人,白细胞数不一定增多。与白细胞数增多的同时,中性多形核细胞数也有增高(约80%)。二者往往同时出现,但也有仅中性多形核细胞比数明显增高(>80%),具有同样重要意义。当病情正在发展,症状恶化,已经增多的白细胞数突然降低,往往是脓毒血症的表现,属于危象,应予重视。
2.尿常规:盲肠炎病人的尿液检查并无特殊,但为排除类似盲肠炎症状的泌尿系统疾病,如输尿管结石,常规检查尿液仍属必要。偶有阑尾远端炎症并与输尿管或膀胱相粘连,尿中也可出现少量红、白细胞,不应与结石相混淆。
3.腹部X线平片:无并发症的盲肠炎,其X线平片可能完全正常,无诊断意义。在并发有局限或弥漫性腹膜炎时,则可发现有,右下腹盲肠和回肠末端部位肠腔积气和液气平面,腰椎侧弯和右腰大肌阴影模糊,有时可见阑尾粪石,右下腹软组织块影,由周围充气肠曲衬托,边缘可以比较清晰,穿孔所致气腹极为少见,横结肠扩张等有助于诊断与排除输尿管结石、肠梗阻等其他可能,但特异性很差。
4.CT检查:正常阑尾仅偶见于CT检查时,炎症阑尾可显示阑尾周壁对称性增厚,管腔闭塞或充满脓液而扩张。有时可见盲肠周围脂肪模糊、密度增大,右腰大肌肿胀,特别容易发现阑尾周围脓肿,对有并发症者可见腹腔内多处脓肿,但CT发现率仅13%~60%,因此只有用于发现盲肠炎并发周围炎性肿块或脓肿时。虽然其敏感性高达94%,特异性仅为79%,可作为必要时的辅助诊断和排除与盲肠炎相混淆的腹部病变。
盘点鼻炎的并发症
1、过敏性鼻炎:主要并发症之一就是鼻息肉,同时还有鼻胛息肉上的改变,这些都表现为鼻腔阻塞,下鼻胛肥大,可以先采取一些保守治疗。
2、支气管哮喘:不及半数的花粉症患者和部分常年性过敏性鼻炎患者发生支气管哮喘,这是由于过敏性支气管病变所致,其致敏物也与过敏性鼻炎一致,一般在鼻部,眼部症状出现后数年才有支气管哮喘,在哮喘发作之前先有持续性,久治不愈的咳嗽,这是哮喘的前驱症状,由过敏性气管炎所致,极少数患者哮喘与鼻部,眼部症状同时出现,少数小儿先有哮喘。常发现在幼儿时,数年后才出现鼻部症状,此时哮喘可能仍在发作,也可能已经没有临床表现了,支气管哮喘发作主要表现为呼气性呼吸困难,并有哮鸣音;严重者伴有胸闷,憋气,不能平卧。常取端坐位或半坐位以帮助呼吸,为了排除支气管内的粘稠分泌物,患者常不停地用力咳嗽,小儿可因此而引起呕吐,当哮喘开始缓解时,常有多量白色粘痰咯出,呼吸困难随之解除,长期发作哮喘可以并发肺气肿和肺心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这种情况仅见于常年性过敏性鼻炎。
3、中耳炎:由于肿胀或水肿的鼻粘膜与咽鼓管粘膜相连续,咽鼓管粘膜也可以发生同样病变,当咽鼓膜粘膜肿胀和水肿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导致咽鼓管阻塞,中耳腔积液,并出现传音性耳聋,这就是过敏性中耳炎,此病不化脓,故不会导致鼓膜穿孔和耳流脓,其致敏物与过敏性鼻炎一致,但过敏性鼻炎并发过敏性中耳炎并不常见。
4、鼻窦炎:由于肿胀或水肿的鼻粘膜阻塞了在中鼻道和上鼻遭的鼻窦开口所致,几乎所有过敏性鼻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过敏性鼻窦炎,受侵的鼻窦常为双侧,全鼻窦,过敏性鼻窦炎在没有继发感染前,常无明显的临床表现,诊断依靠鼻窦x线摄片或cT扫描。
5、过敏性咽喉炎:鼻变态反应可向下波及咽喉,病人出现咽喉发痒,咳嗽,轻度声嘶,严重者可出现会厌,声带粘膜水肿而发生呼吸困难,过敏性鼻炎可引发上述多种严重的并发症,故必须重视过敏性鼻炎的积极治疗,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6、过敏性鼻炎和睡眠障碍的关系:过敏性鼻炎患者常常由于炎性介质的释放和炎症细胞的活跃导致了鼻腔的充血和阻塞,严重影响了睡眠质量,从而导致了白天学习能力,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的下降,因此药物治疗过敏性鼻炎,改善鼻腔症状非常重要。
7、记忆力减退:儿童患鼻炎可引起记忆力减退,智力下降,成年人患鼻炎影响工作和生活,鼻腔炎症久治不愈,有患鼻肿瘤的危险。
孕妇肠胃炎的症状都有什么呢
1、黄体素增加造成孕吐:黄体荷尔蒙浓度上升,会使肠胃道平滑肌活动力下降,造成肠胃障碍,妊娠呕吐于焉产生。
2、40% 孕妇有便秘:根据研究怀孕妇女平均小肠食物传送时间会越来越延长。未怀孕妇女一般是75分钟,怀孕前三个月是99 分钟,中期是125分钟,后期是137分钟,所以怀孕妇女的肠胃状况比平时差很多,若是纤维质摄取较少时,甚而有40% 孕妇有便秘情况。
3、遗传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及克隆氏病是两种与免疫、家族遗传较有关联的孕妇肠炎,除了有较漫长慢性腹泻、腹痛等肠炎症状外,常合并有关节炎、巨大直肠症等,更有少数合并发生癌症。他提醒,孕妇如果腹泻长久不愈,并有上述合并症状请与专科、妇产科医师联络会诊,以免耽误病情。
4、孕妇盲肠炎并发症多:恶心、呕吐、厌食等是孕妇常见的症状,孕妇盲肠炎症状也是如此。陈泰昌说,随着怀孕周数增加,子宫也跟着长大,盲肠也不在正常位置,而会向上、向外甚至是往腰背部移动,增加医师诊断时的困难度。
另外,考虑盲肠炎时得同时思考是否为子宫早产收缩、肾脏炎、肾结石痛、胎盘早期剥离是子宫肌瘤疼痛等。另外,孕妇盲肠炎的并发症也多,例如:流产、早产甚至是胎死腹中。手术切除盲肠是必须且及时的有效救治。
总之,上述介绍的就是孕期女性患上肠胃炎这种疾病之后会出现的一些症状,要是孕期女性发现自己的身体有上述的症状出现的话,建议一定要重视起来,及时的进行饮食的调理的工作,要是调理无效的话,建议要及时的就医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