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急救的八戒
家庭急救的八戒
一戒惊慌失措:遇事慌张,于事无补。如慌慌张张用手拉拽触电者,只能连自己也触电。此时应首先切断电源,用木棍等绝缘体使病人脱离电源再行救护。
二戒因小失大:遇到危重病人,先看病人是否还有心跳呼吸,瞳孔和神志情况如何。如果心跳呼吸已停止,则应马上做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而不能急于包扎止血(病人已死,止血何用)。
三戒随意搬动:万一发生意外,家人往往心情紧张,乱叫病人,猛推猛摇病人,搬来拖去。其实,最好原地救治,切忌随意搬动,特别是脑出血,脑外伤,急性心肌梗塞,骨折病人更忌搬动。
四戒舍近求远:急救之时,时间就是生命,应该就近送医院,特别是病人呼吸心跳濒临停止时,更不宜送较远处的大医院,要相信小医院完全有能力进行初期急救,急救后病情相对稳定再转送上级医院。
五戒乱用药:不少家庭备有药品,但使用药物的知识有限,切勿乱用。如急性腹痛,过量服用止痛药会掩盖病情,妨碍正确诊断。
六戒滥进饮料:不少人误以为给病人喝点热茶热水会缓解病情,实际上毫无必要。烧伤病人不宜喝开水,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应禁食禁水,尤其是神志不清病人,更不能硬灌饮料,那样容易灌进气管引起呛咳、窒息。
七戒一律平卧:并非所有急重病人都要平卧,如失去意识的病人应让其平卧,头偏向一侧;心性哮喘病人让其取坐位,腿下垂,略伏在椅子背上更好;急性腹痛者让其屈膝以减轻疼痛;胸腔积水病人取半坐位。
八戒自做主张乱处理:平时留意学习一些基本的抢救知识,紧急关头切忌想当然处理。
脑出血的家庭急救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伴随的是医疗服务的不断完善和提高,同样的一些致命性的疾病也随之减少。但是由于一些主观因素的的影响脑出血的发病率仍然很高,而且死亡率也很高。此时我们就需要了解一下关于脑出血的急救常识。
1.先让其卧床休息,保持安静,尽快与急救中心联系。在送医院前尽量少搬动,中风如发生在厕所,应迅速平稳地将患者转移到宽敞的房间后,再叫救护车。应就近选择医疗单位,避免长途运送。
2.中风可分为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在诊断不明时,切不要随便用药,因为不同类型的中风用药各异。
3.掌握正确的搬运方法:不要急于把病人从地上扶坐起,应2~3人同时用车把病人平托到床上,头部略高,但不要抬得太高,否则会使呼吸道狭窄而引起呼吸困难;松解衣领,取出假牙,对于呕吐病人应将其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堵塞气管引起窒息。还要防止舌根阻塞而引起窒息,保证呼吸道畅通是抢救成功关键。转送病人时要用担架抬,如果病人从楼上抬下,要头部朝上脚朝下抬,最好是家属用双手轻轻托住患者头部,避免头部颠簸。
当你的身边真的出现脑出血患者发病时,希望小编的这几个方法能给你派上用场,但是其实大家更应该注意的还是不管怎么样,最好的方式还是及时送到医院,对于脑出血疾病的特殊性,还是及时就诊患者的生命才更有保障。
家庭急救小常识
一、异物入眼.
任何细小的物体或液体,哪怕是一粒沙子或是一滴洗涤剂进入眼中,都会引起眼部疼痛,甚至损伤眼角膜。
急救办法:首先是用力且频繁地眨眼,用泪水将异物冲刷出去。如果不奏效,就将眼皮捏起,然后在水龙头下冲洗眼睛。注意一定要将隐形眼镜摘掉。
绝对禁止:不能揉眼睛,无论多么细小的异物都会划伤眼角膜并导致感染。如果异物进入眼部较深的位置,那么务必立即就医,请医生来处理。
亮警报:如果是腐蚀性液体溅入眼中,必须马上去医院进行诊治;倘若经过自我处理后眼部仍旧不适,出现灼烧、水肿或是视力模糊的情况,也需要请医生借助专业仪器来治疗,切不可鲁莽行事。
二、扭伤.
当关节周围的韧带被拉伸得过于严重,超出了其所能承受的程度,就会发生扭伤,扭伤通常还伴随着青紫与水肿。
急救办法:在扭伤发生的24小时之内,尽量做到每隔一小时用冰袋冷敷一次,每次半小时。将受伤处用弹性压缩绷带包好,并将受伤部位垫高。24小时之后,开始给患处换为热敷,促进受伤部位的血液流通。
绝对禁止:不能随意活动受伤的关节,否则容易造成韧带撕裂,恢复起来相对比较困难。
亮警报:如果经过几日的自我治疗和休息之后,患处仍旧疼痛且行动不便,那么有可能是骨折、肌肉拉伤或者韧带断裂,需要立即到医院就医。
三、流鼻血.
鼻子流血是由于鼻腔中的血管破裂造成的,鼻部的血管都很脆弱,因此流鼻血也是比较常见的小意外。
急救办法:身体微微前倾,并用手指捏住鼻梁下方的软骨部位,持续约5-15分钟。
如果有条件的话,放一个小冰袋在鼻梁上也有迅速止血的效果。
绝对禁止:用力将头向后仰起的姿势会使鼻血流进口中,慌乱中势必还会有一部分血液被吸进肺里,这样做既不安全也不卫生。
亮警报:如果鼻血持续流上20分钟仍旧止不住的话,患者应该马上去医院求助于医生。如果流鼻血的次数过于频繁且毫无原因,或是伴随着头疼、耳鸣、视力下降以及眩晕等其他症状,那么也务必去医院诊治,因为这有可能是大脑受到了震荡或是重创。
四、烫伤.
烫伤分为*:一级烫伤会造成皮肤发红有刺痛感;二级烫伤发生后会看到明显的水泡;*烫伤则会导致皮肤破溃变黑。
急救办法:一旦发生烫伤后,立即将被烫部位放置在流动的水下冲洗或是用凉毛巾冷敷,如果烫伤面积较大,伤者应该将整个身体浸泡在放满冷水的浴缸中。可以将纱布或是绷带松松地缠绕在烫伤处以保护伤口。
绝对禁止:不能采用冰敷的方式治疗烫伤,冰会损伤已经破损的皮肤导致伤口恶化。不要弄破水泡,否则会留下疤痕。也不要随便将抗生素药膏或油脂涂抹在伤口处,这些黏糊糊的物质很容易沾染脏东西。
亮警报:*烫伤、触电灼伤以及被化学品烧伤务必到医院就医。另外,如果病人出现咳嗽、眼睛流泪或者呼吸困难,则需要专业医生的帮助。二级烫伤如果面积大于手掌的话,患者也应去医院看看,专业的处理方式可以避免留下疤痕。
五、中毒.
发生在家庭中的中毒一般是由于误食清洁、洗涤用品,一氧化碳吸入或是杀虫剂摄入。
急救办法:如果患者已经神志不清或是呼吸困难,应迅速呼叫救护车,并准备好回答如下问题:摄入或吸入什么物质,量是多少,患者体重、年龄以及中毒时间。
绝对禁止:直到症状出现才叫救护车往往会延误治疗时间。在等待救助过程中,不要给患者吃喝任何东西,也不要企图帮助患者催吐,因为有些有毒物质在被吐出来的过程中可能会伤害到患者的其他器官。
亮警报:只要中毒发生,都需要迅速叫救护车抢救患者。
六、手指切伤.
1、如果出血较少且伤势并不严重,可在清洗之后,以创可贴覆于伤口。不主张在伤口上涂抹红药水或止血粉之类的药物,只要保持伤口干净即可。
2、若伤口大且出血不止,应先止住流血,然后立刻赶往医院。具体止血方法是:伤口处用干净纱布包扎,捏住手指根部两侧并且高举过心脏,因为此处的血管是分布在左右两侧的,采取这种手势能有效止住出血。使用橡皮止血带效果会更加好,但要注意,每隔20-30分钟必须将止血带放松几分钟,否则容易引起手指缺血坏死。
七、酒精中毒.
1、对于昏迷者,确保气道通畅。
2、如果患者出现呕吐,立刻将其置于稳定性侧卧位,让呕吐物流出。
3、保持患者温暖,尤其是在潮湿和寒冷的情况下。
4、检查呼吸、脉搏及反应程度,如有必要立即使用心肺复苏术。
5、将患者置于稳定性侧卧位,密切监视病情,每10分钟检查并记录呼吸、脉搏和反应程度。
八、烫伤.
1、用冷水局部降温10分钟。
2、用一块干净、潮湿的敷料覆盖。
3、伤处肿胀时,去掉手表、手镯、戒指等,将敷料轻轻固定包扎,注意不要太紧。
4、于伤处对侧系往绷带。
九、烧伤处理.
1、若烧烧处皮肤尚完整,应尽快局部降温。如将其置于水龙头下冲洗约10分钟。这样会带走局部组织热量并减少一步损害。
2、用一块松软潮湿、最好是消毒的垫子包扎伤处。注意不要太紧。
3、若皮肤已被烧坏,用一块干净的垫子覆盖其上以保护伤处,减少感染危险。
十、鱼刺卡嗓.
1、实行腹部挤压(如病人怀孕或过肥胖,则实施胸部压挤)。如患者无法站立,将其平放在坚固平面上,跨坐在病患腿上作腹部推挤五次,再检查有无将异物咳出。
3、如用手指掏挖异物时,只在看得到异物才掏挖,不可盲目掏挖。
做急诊的常识
一、急救从家庭开始
人们在家庭中生活,家庭又是社会的一个细胞。一些意外伤害和危重急症可以在任何环境和空间出现,也不受昼夜时间的限制。但是,大量的日常危重急症还是在家中发生的最多见。美国每次年约有70万人死于心脏病急症,其中1/2是死于“医院外”,即在病人家中和送往医院的途中。根据北京急救中心1990年1月至1994年6月共四年半的时间内大量日常统计资料,88%的猝死发生在家庭。对猝死的年龄分析表明,50~59岁这个年龄组占的比例最高。
一些其他的意外,诸如吃错了药,食物中毒,煤气中毒,小儿气管异物,老人噎食等,家庭也是最常见的发病环境。因此,急救的“第一现场”是家庭。做好家庭急救,对于挽救危重病人的生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让生命重现辉煌
现代文明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在勤奋努力地工作,频繁奔波于城市、国际间,人类的活动范围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扩大。无论是急症或是意外,包括交通事故,各种天灾人祸的发生率在明显升高。生命受到威胁,健康受到挑战。有不少年富力强者正该为社会一展才华与风采时,却因危重急症和意外夺去了生命。其中有不少人是可以被挽救,可以“幸免于难”的。例如急性心肌梗塞的死亡病例中,约有1/2以上是死于发病一小时内。究其原因是发生了严重的合并症。也就是说,严重的合并症吞噬了病人的生命。如能在现场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有不少人的生命可以得到挽救。我国许多医学专家在研究报告中指出,向民众普及以心肺复苏为主的急救知识,可以使心脏病危急重症的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可以把猝死对生命的威胁减低到最低限度。
也许有人会说,抢救危重病人是医生的事,尤其是医术高明的医生,设备现代化的医院,与民众急救知识的普及有多大关系呢?我们知道,危重症中最严重的情况莫过于呼吸心跳骤停。人体内没有氧气的“仓库”,循环停止意味着氧气供应中断,细胞缺氧很快会死亡。如果在4分钟内不失时机地进行心肺复苏,有很高比例的病人可以存活。如果超过10分种以上再处理,能够挽回生命的极为罕见。纵使极少数人得以复苏也往往留下严重的后遗症,智力受损甚至成为“植物人”。这是因为大脑细胞缺氧时间过长而造成的损害。唯一正确的救治方法,就是立即在病人身旁,实施有效的心肺复苏。现在不少发达国家提出“第一目击者”的救护,往往是抢救呼吸心跳骤停的成败关键。
所谓“第一目击者”就是病人身旁、周围的人,就是广大的民众。平时积极提高民众的急救意识和急救技能,一旦发生意外,病人就能及时得到周围人们的有效的救治。生命有可能被挽救,生命将重现辉煌。
当我们遇到危重病人时,一方面在家庭或其他现场给予紧急必要的救护。同时,也要立即给急救中心、急救站或附近医疗机构、家庭医生打电话,请医务人员前来救助。
打电话,在平常是社交、信息传递的最普遍迅速的方法。在抢救病人时,它又是急救的十分重要的第一步,所以,全世界都很重视“急救电话”的开创和使用。
一、急救电话——救护第一步目前,不少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十分重视开创设立本国或本地区的统一的急救电话,其用意是不言而喻的。统一的急救电话能在病人发生危重急症时,周围的人不用查询(好记、简短),立即拨通急救机构报告病情,请求出诊。这为节省时间、及时救治起了最关键的第一步。急救电话是急救通讯系统中重要的一环,急救通讯系统是急救反应的中枢,应急工作的前哨。它负责急救信息的接收、传送、应召、指挥与协调等联络工作,使医院外和医院内急救工作各环节协调紧密结合,迅速反应,运行无阻。当发生重大灾害事故和成批伤病员时,急救通讯系统成为国家、城市、地区和医疗急救指挥联络系统。
二、“120”——中国的急救电话号码
我国邮电部、卫生部根据国家通讯网自动电路编号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以及急救工作的需要,于1986年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急救呼救电话号码为“120”。北京市在1988年3月,北京急救中心建成运转,全面开展工作时,启用了“120”急救号码。过去,北京使用的急救电话号码从55678到555678,由于长期被社会、群众所熟悉,使用,记忆深刻,故一直保留至今(现已改为525.5678),作为“120”电话号的辅助。我们认为,其他城市在启用标准急救电话号码时,不妨也把昔日使用过,被群众熟知的急救电话号码保留一段时间,待“120”号码深入人心时再撤不迟。
在这里值得指出的是,一个城市建立了急救中心或急救站,启用了“120”急救电话,这个号码绝不仅仅是属于急救中心本身的,而应该是属于整个城市呼救网络系统的“通讯指挥中心”。因为“120”电话传达迅捷,无论何时何地发生危重病人、意外事故,首先拨通“120”,然后由“120”值班调度根据情况和地理位置,指令就近的急救站或医疗机构前去救护。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尤其在一些开放城市、旅游发达地区,急救工作愈发重要,开通“120”急救电话也更为迫切。建立“120”急救电话绝不仅是医疗卫生部门的事情,而是政府部门应当关心支持并及早建成的事业。美国的急救电话“911”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它不仅用于医疗急救,而是凡属于紧急救援乃至匪警、火警以及其他困境需要帮助时,均打“911”,而受理台根据呼救的性质分门别类,迅速发出指令,采取救援行动。
三、呼救电话讲什么
因为是呼救电话,所以语言必须精练、准确,重要的一定要讲清楚,无关的话不讲,以免耽误宝贵的时间。
电话中一般要讲请以下几点:
(1) 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
(2) 目前最危急的状况,如神志不清、昏倒在地、心前区剧痛、大出血、呼吸困难等发病的时间、过程、用药情况,以及过去的病史与本次发病有关的部分;
(3) 病人家庭或发病现场报道场的详细地址和电话号码,以及等候救护车的确切地点,最好是在有明显醒目标志处;
(4) 意外灾害事故还需说明伤害性质、受伤人数等情况。
急救医生根据上述呼救内容,携带急救药品装备,准确及时赶到现场,迅速救援。
四、家庭急救“八戒”
一戒惊慌失措:遇事慌张,于事无补。如慌慌张张用手拉拽触电者,只能连自己也触电。此时应首先切断电源,用木棍等绝缘体使病人脱离电源再行救护。
二戒因小失大:遇到危重病人,先看病人是否还有心跳呼吸,瞳孔和神志情况如何。如果心跳呼吸已停止,则应马上做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而不能急于包扎止血(病人已死,止血何用)。
三戒随意搬动:万一发生意外,家人往往心情紧张,乱叫病人,猛推猛摇病人,搬来拖去。其实,最好原地救治,切忌随意搬动,特别是脑出血,脑外伤,急性心肌梗塞,骨折病人更忌搬动。
四戒舍近求远:急救之时,时间就是生命,应该就近送医院,特别是病人呼吸心跳濒临停止时,更不宜送较远处的大医院,要相信小医院完全有能力进行初期急救,急救后病情相对稳定再转送上级医院。
五戒乱用药:不少家庭备有药品,但使用药物的知识有限,切勿乱用。如急性腹痛,过量服用止痛药会掩盖病情,妨碍正确诊断。
六戒滥进饮料:不少人误以为给病人喝点热茶热水会缓解病情,实际上毫无必要。烧伤病人不宜喝开水,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应禁食禁水,尤其是神志不清病人,更不能硬灌饮料,那样容易灌进气管引起呛咳、窒息。
七戒一律平卧:并非所有急重病人都要平卧,如失去意识的病人应让其平卧,头偏向一侧;心性哮喘病人让其取坐位,腿下垂,略伏在椅子背上更好;急性腹痛者让其屈膝以减轻疼痛;胸腔积水病人取半坐位。
八戒自做主张乱处理:平时留意学习一些基本的抢救知识,紧急关头切忌想当然处理。
专家提示
1、正常人体的咽喉部存在着保护性的咳嗽反射。当异物触及气管开口附近时,为防止异物吸入气管造成气管阻塞,人会以咳嗽的方式将异物咳出。但当大量饮酒时,咽喉部处于麻醉状态,咳嗽反射不能正常发挥作用或者消失。此时如发生呕吐,残留于口腔中未被吐出口外的食物残渣极易被误吸入气管,造成急性窒息。所以为防止醉酒者发生误吸,应将其置于侧卧位,头部偏向一侧,以便口中呕出的食物残渣流出口外。
2、对于怀疑发生窒息的醉酒者,周围人应首先打开患者的口腔,尽量将口腔中的食物残渣掏出;如发现有舌后坠,应立即将后坠的舌根牵出。在进行以上抢救措施的同时,应及时呼叫救护车或者就近送入医院。
3、酒能助兴,完全不喝不太现实,但要适度。过量饮酒可能发生急性胰腺炎等多种意外,甚至出现生命危险。
家庭急救护理常识
1、异物入眼的急救办法
任何细小的物体或液体,哪怕是一粒沙子或是一滴洗涤剂进入眼中,都会引起眼部疼痛,甚至损伤眼角膜。急救办法:首先是用力且频繁地眨眼,用泪水将异物冲刷出去。如果不奏效,就将眼皮捏起,然后在水龙头下冲洗眼睛。注意一定要将隐形眼镜摘掉。绝对禁止:不能揉眼睛,无论多么细小的异物都会划伤眼角膜并导致感染。如果异物进入眼部较深的位置,那么务必立即就医,进行处理。
2、扭伤的急救办法
当关节周围的韧带被拉伸得过于严重,超出了其所能承受的程度,就会发生扭伤,扭伤通常还伴随着青紫与水肿。急救办法:在扭伤发生的24小时之内,尽量做到每隔一小时用冰袋冷敷一次,每次半小时。将受伤处用弹性压缩绷带包好,并将受伤部位垫高。24小时之后,开始给患处换为热敷,促进受伤部位的血液流通。
3、包扎的急救办法
伤口包扎绷带必须清洁,伤口不要用水冲洗。如伤口大量出血,要用折叠多层的绷带盖住,并用手帕或毛巾(必要时要撕下衣服)扎紧,直到流血减少或停止。
4、碰伤的急救办法
轻微的碰伤,右将冷湿布敷在伤处。较重的碰伤,应小心把伤员安置在担架上,等待医生处理。
5、骨折的急救办法
手骨或腿骨折断,应将伤员安放在担架上或地上,用两块长度超过上下两个关节、宽度不小于10——20厘米的木板或竹片绑缚在肢体的外侧,夹住骨折处,并扎紧,以减轻伤员的痛苦和伤势。
6、灼烫伤的急救办法
用清洁布覆盖伤面后包扎,不要弄破水泡,避免创面感染。伤员口渴时可给适量饮水或含盐饮料。经现场处理后的伤员要迅速送医院治疗。
7、煤气中毒的急救办法
立即将中毒者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让其仰卧,解开衣服,但勿使受凉。如中毒者呼吸停止,则施行人工呼吸抢救。
水火烫伤的家庭急救
首先除去热源,迅速离开现场,用各种灭火方法,如水浸、水淋、就地卧倒翻滚、立即将湿衣服脱去或剪破、淋水,将肢体浸泡在冷水中,直到疼痛消失为止。还可用湿毛巾或床单盖在伤处,再往上喷洒冷水。不要弄破水泡。
水火烫伤可分为:
一度烫伤〔红斑性,皮肤变红,并有火辣辣的刺痛感〕,
二度烫伤〔水泡性,患处产生水泡〕,
三度烫伤〔坏死性,皮肤剥落〕。
对局部较小面积轻度烫伤,可在家中施治,在清洁创面后,可外涂京万红、美宝润湿烧伤膏等。对大面积烫伤,宜尽早送医院治疗。烫伤的创面处理最为重要,先剃除伤区及附近的毛发,剪除过长的指甲。创面周围健康皮肤用肥皂水及清水洗净,再用0.1%新洁尔灭液或75%酒精擦洗消毒。创面用等渗盐水清洗,去除创面上的异物、污垢等。保护小水泡勿损破,大水泡可用注射空针抽出血泡液。已破的水泡或污染较重者,应剪除泡皮,创面用纱布轻轻辗开,上面覆盖一层液体石蜡纱布或薄层凡士林油纱布,外加多层脱脂纱布及棉垫,用绷带均匀加压包扎,烫伤还可采用包扎疗法、暴露疗法等。烫伤常易并发感染,宜加用抗菌素,还可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水火烫伤是可以避免的,尤其是避免小儿玩火,防止其接触易燃、开水等热烫物品。
家庭急救箱需要配置的物品
家庭急救箱需要配置的物品
1、首先要准备一些消毒好的纱布、绷带、胶布,脱脂棉也要选购一些备用。如有条件,最好准备一块边长1米左右的大三角巾(使用方法前面已有说明)。
2、外用药大致可配置流水线酒精、紫药水、红药水、碘酒、烫伤膏、止痒清凉油、伤湿止痛膏等。
3、体温计是常用的量具,必须准备。医用的镊子和剪子也要相应地配齐,在使用时用火或酒精消毒。
4、内服药大致可配置解热、止痛、止泻、防晕车和助消化等类型的。
注意事项
1、家庭急救箱的配置应根据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而定。解热类的药品,最好配置大人用和小孩用的两种。
2、一般病情的病人在服用药物时,可按说明书中规定的方法与剂量执行。小儿、老年人、体弱或某些病情特殊的病人,在服用药物时应遵照医嘱。
3、家庭急救箱内的药品要定期检查和更换,以免失去药效,或者变成有毒物质。
家庭急救的简介
健康是幸福生活的基本条件之一,拥有健康才会拥有一切。有些意外的伤害和疾病往往不请自来,如果处理不当,往往会使小伤、小病变成重伤、大病。如果懂得一些急救与护理的基本知识,当身边的人发生意外时,就能有条不紊、分秒必争地加以救治与护理。这样既可减轻患者的病痛,又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更可免遭不测。
人们在家庭中生活,家庭又是社会的一个细胞。一些意外伤害和危重急症可以在任何环境和空间出现,也不受昼夜时间的限制。但是,大量的日常危重急症还是在家中发生的最多见。美国每次年约有70万人死于心脏病急症,其中1/2是死于“医院外”,即在病人家中和送往医院的途中。根据北京急救中心1990年1月至1994年6月共四年半的时间内大量日常统计资料,88%的猝死发生在家庭。对猝死的年龄分析表明,50~59岁这个年龄组占的比例最高。
一些其他的意外,诸如吃错了药,食物中毒,煤气中毒,小儿气管异物,老人噎食等,家庭也是最常见的发病环境。因此,急救的“第一现场”是家庭。做好家庭急救,对于挽救危重病人的生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急救电话——救护第一步,不少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十分重视开创设立本国或本地区的统一的急救电话,其用意是不言而喻的。统一的急救电话能在病人发生危重急症时,周围的人不用查询(好记、简短),立即拨通急救机构报告病情,请求出诊。这为节省时间、及时救治起了最关键的第一步。急救电话是急救通讯系统中重要的一环,急救通讯系统是急救反应的中枢,应急工作的前哨。它负责急救信息的接收、传送、应召、指挥与协调等联络工作,使医院外和医院内急救工作各环节协调紧密结合,迅速反应,运行无阻。当发生重大灾害事故和成批伤病员时,急救通讯系统成为国家、城市、地区和医疗急救指挥联络系统。
家庭急救的注意事项
1、急性腹痛忌服用止痛药
以免掩盖病情,延误诊断,应尽快去医院查诊。
2、腹部受伤内脏脱出后忌立即复位
脱出的内脏须经医生彻底消毒处理后再复位。防止感染造成严重后果。
3、使用止血带结扎忌时间过长
止血带应每隔1小时放松1刻钟,并作好记录,防止因结扎肢体过长造成远端肢体缺血坏死。
4、昏迷病人忌仰卧
应使其侧卧,防止口腔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引起窒息。更不能给昏迷病人进食、进水。
5、心源性哮喘病人忌平卧
因为平卧会增加肺脏瘀血及心脏负担,使气喘加重,危及生命。应取半卧位使下肢下垂。
6、脑出血病人忌随意搬动
如有在活动中突然跌倒昏迷或患过脑出血的瘫痪者,很可能有脑出血,随意搬动会使出血更加严重,应平卧,抬高头部,即刻送医院。
7、小而深的伤口忌马虎包扎
若被锐器刺伤后马虎包扎,会使伤口缺氧,导致破伤风杆菌等厌氧菌生长,应清创消毒后再包扎,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8、腹泻病人忌乱服止泻药
在未消炎之前乱用止泻药,会使毒素难以排出,肠道炎症加剧。应在使用消炎药痢特灵、黄连素、氟哌酸之后再用止泻药,如易蒙停等。
9、触电者忌徒手拉救
发现有人触电后立刻切断电源,并马上用干木棍、竹竽等绝缘体排开电线。
早搏家庭如何急救
家庭应急处理
1)偶发早搏不需治疗。
2)注意休息,戒烟戒酒,控制情绪,生活保持节律性。
3)频发早搏伴有心悸、心慌者,可去医院查明原因,治疗原发性疾病。
4)如为洋地黄引起的室性早搏应立即停止服用该类药物,并可服用慢心律0.1~0.2克,乙胺碘呋酮0.2克,每日3次;或安搏律定,首剂100毫克,以后每6小时50~100毫克口服,24小时总剂量不超过300毫克,维持量为50~100毫克每日。
5)出现阿斯综合征,应立即采取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进行抢救,并速送医院急救。
家庭急救方法
家庭急救原则:迅速降低过高的血压,积极防治并发症。
(一)去除诱因,立即休息,保持安静,避免刺激。(二)可抬高病人的床头30°角,以达到体位性降压的目的。
(三)保持呼吸道通畅,把头部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吸入呼吸道而引起窒息。
(四)必要时吸氧。
(五)药物应用:
1、硝苯吡啶(心痛定)10毫克—20毫克舌下含服,5分钟内开始降压,30分钟后血压平均可下降5.3/3.3千帕(40/25毫米汞柱),可维持3小时以上。本药可扩张周围的血管和冠状动脉,从而使血压下降。适用于各种病因引起的高血压急症,且降压作用迅速。
2、硝酸甘油0.6毫克—1.2毫克舌下含服,3分钟起效,维持时间短,可重复使用。本药可扩张周围血管及冠状动脉,尤适用于伴有心绞痛或胸闷者。
3、安定2.5毫克—5毫克口服,用于烦躁不安者。
(六)尽快向急救中心呼救。
送往医院时注意:
一、病人症状已基本缓解。
二、血压稳定在安全范围内。
三、严重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
四、必要时吸氧。
五、保持静脉通道、。
六、必要时。
七、途中严密监护患者的神志、呼吸、脉搏、心率、血压及并发症等病情变化。[1]
家庭急救的意义
无论是急症或是意外,包括交通事故,各种天灾人祸的发生率在明显升高。生命受到威胁,健康受到挑战。有不少年富力强者正该为社会一展才华与风采时,却因危重急症和意外夺去了生命。其中有不少人是可以被挽救,可以“幸免于难”的。例如急性心肌梗塞的死亡病例中,约有1/2以上是死于发病一小时内。究其原因是发生了严重的合并症。也就是说,严重的合并症吞噬了病人的生命。如能在现场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有不少人的生命可以得到挽救。我国许多医学专家在研究报告中指出,向民众普及以心肺复苏为主的急救知识,可以使心脏病危急重症的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可以把猝死对生命的威胁减低到最低限度。
民众急救知识的普及有多大关系呢?我们知道,危重症中最严重的情况莫过于呼吸心跳骤停。人体内没有氧气的“仓库”,循环停止意味着氧气供应中断,细胞缺氧很快会死亡。如果在4分钟内不失时机地进行心肺复苏,有很高比例的病人可以存活。如果超过10分种以上再处理,能够挽回生命的极为罕见。纵使极少数人得以复苏也往往留下严重的后遗症,智力受损甚至成为“植物人”。这是因为大脑细胞缺氧时间过长而造成的损害。唯一正确的救治方法,就是立即在病人身旁,实施有效的心肺复苏。现在不少发达国家提出“第一目击者”的救护,往往是抢救呼吸心跳骤停的成败关键。
当我们遇到危重病人时,一方面在家庭或其他现场给予紧急必要的救护。同时,也要立即给急救中心、急救站或附近医疗机构、家庭医生打电话,请医务人员前来救助。
家庭急救错误知识
错误1将碰落的牙齿存放在水中
碰落的牙齿被重新塞入牙槽越早,它就越有可能和牙床重新附着,并继续生长。如果牙齿30分钟内被放回牙槽,那么再次顺利生长的机率有70%。如时间延长至30到90分钟,机率则会下降到40%。当孩子撞掉了牙齿,在上医院之前,最重要的是保持牙齿的湿润,但是在就医途中不要将牙齿浸放在水中。水会将牙中的营养成分和钙质吸出,使得牙齿再植变得更加困难。如果有条件的话,在上医院看牙医之前最好将牙浸放在牛奶中,牛奶中的钙会保持牙齿的各种成分完整,不受到破坏。没有牛奶怎么办?就让孩子往杯子里吐唾液来保存牙齿。倘若是个大孩子,已经用不着担心他会把牙齿吞下肚,可以在看医生之前,让他将掉落的牙齿藏在下嘴唇和牙龈之间的凹处。
错误2喂食止泻药
孩子腹泻并不是什么大问题,最好不要让他服用止泻药。因为如果腹泻是由细菌引起的,这是机体自身为排出细菌而采取的一种保护方式;服用了止泻药,细菌仍然留在身体内,会导致疾病。这时需注意的是不要让孩子脱水,应该给他补充足够的水分。
错误3孩子噎塞时拍他的后背
孩子噎塞时拍后背实际上反而会迫使异物更深地进入喉咙,使情况变得更糟糕。只要孩子仍在咳嗽、讲话,就表示他仍能呼吸,这时最好让他自己吐出噎塞物,有力的咳嗽比任何外界帮助都有效。
对于小孩子来说的话,可能在日常生活之中总会出现一些紧急情况。比如当孩子出现腹泻这样的一种状况的时候,大家千万不能够给孩子服用止泻药,因为腹泻本来是由细菌引起的,这是身体自身的一种排除细菌的反应。如果服用了止泻药的话,身体之中的细菌仍然还会存留在体内,这样的话可能会导致更加严重的疾病,因此当孩子出现腹泻的时候大家应该注意的是补充孩子充足的水分,千万不要让孩子脱水。当然除了这些之外,如果孩子出现噎塞的状况的时候,那么大家千万不能够拍小孩子的后背,因为这样会使情况变得更糟。
抽筋的家庭急救处理
抽筋是急症,应紧急处理,抽筋突发时常在家中,身边没有医生帮忙,为了对付这种紧急状态,家长应该懂得一些基本的处理方法!
1,立即将患儿平放在床上侧卧,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解开衣领,裤带,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刺激,不能将病孩抱紧!
2,用纱布或布条,手帕等包裹牙刷柄或不锈钢匙柄或筷子等,放在孩子的上下磨牙之间(后面的大牙),防止抽筋时咬伤舌头,绝不能将自己的手指伸入,以免咬伤!
3,防止患儿抽筋时从床上坠落,应有专人看守!
4,保持呼吸道通畅,吸去口,咽,喉的分泌物!
5,针刺或捏卡人中,针或手指要干净,局部不要卡出血,以避免感染,还可针刺十指尖(十宣穴)!
6,有高热时应设法降低体温,可采用冷水或33%的白酒擦浴,也可在头,颈部,腋下,腹股沟处放置冰袋,额头可用冷毛巾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