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晚期死前征兆 骨转移
前列腺癌晚期死前征兆 骨转移
当前列腺癌转移到骨骼时,可引起转移部位的骨痛。骨转移的常见部位包括脊柱、髋骨、肋骨和肩胛骨,常见于腰部、骶部、臀部、髋部骨盆。
部分前列腺癌患者表现为持续性疼痛,有些这表现为间歇性疼痛。这种骨痛可局限在某一个部位,也可表现为不同部位的游走性疼痛。
前列腺癌有哪些转移途径呢
骨骼转移依次为骨盆、腰椎、骶骨、胸椎、肋骨。胸腰椎转移时,可引起脊髓压迫。癌分化愈差,骨骼转移愈多。骨转移灶多表现为成骨性改变,但也有溶骨性或混合型改变者。
内脏转移主要是肺、肝和肾上腺,以肺转移多见,但临床上一般无症状。
对前列腺癌的转移方式,有三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前列腺癌先侵入神经周围的淋巴间隙,然后汇集于前列腺周围淋巴管,再转移至淋巴结。另一种意见认为前列腺癌的转移系经血行或淋巴到肺,然后经体循环至骨。第三种意见认为前列腺癌的骨转移系经过椎静脉系统。骨转移发生于椎体的红骨髓内,它与前列腺回流的血液一样汇流至椎静脉系统。
骨转移是前列腺癌的噩梦
前列腺癌——老年男性健康的隐匿杀手
赵先生经过各种检查,结果出来了,他出现了前列腺癌多发性骨转移。也就是说前列腺癌的癌细胞已经转移到了骨骼系统,引起了骨骼的强烈疼痛并导致了运动障碍。
前列腺癌是全球第六大恶性肿瘤。在美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居男性恶性肿瘤第一位,死亡率仅次于肺癌,占第二位,每六个美国老年人中就有一个人患前列腺癌。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其对老年男性健康的影响正逐渐凸现。上海地区前列腺癌发病率1985年是2、6/10万,到2000年增长到了 7、7/10万,预计2005年将达到10/10万。北京地区的情况类似,1985年发病率是2、 36/10万,1985~1995年,城区前列腺癌发病人数增加了2、3倍,现在预计也达到了 10/10万。
骨转移是前列腺癌晚期的主要表现
前列腺癌是最易发生骨转移的恶性肿瘤,超过80%的前列腺癌患者会发生骨转移。骨转移病灶可见于髂骨、椎体、肋骨、颅骨和长骨近端等,大多发生在骨骼中轴线血运丰富的部位。最常见的也是最早的前列腺癌骨转移临床表现是骨骼的疼痛。持续的钝痛,常常影响患者的食欲及日常的生活节奏,以致病人日渐消瘦,痛苦不堪。其次,由于骨头一点一点地被肿瘤细胞“吃掉”,转移的骨骼很容易发生病理性骨折。如果肿瘤细胞侵犯了病人脊柱椎体的话,那么椎体塌陷将引起脊髓受压迫的症状,这会使治疗更加棘手。
骨转移的治疗是一种综合治疗
前列腺癌早期往往对男性雄激素的抵抗治疗是敏感的。然而随着病情的发展,这种雄激素抵抗治疗将渐渐失去作用,同时前列腺癌也发展到了晚期。幸运的是,赵先生的病虽属前列腺癌晚期,但对雄激素抵抗治疗是敏感的。通过口服药物及必要的手术干预,他的雄激素降到了一定水平。为了缓解骨头疼痛的症状,医生给他使用了一种主要成分为双膦酸盐的特殊药物。随着药物一滴一滴输入赵先生体内,骨痛的折磨一步一步离他远去,笑容也逐渐在赵老先生的脸上绽放。三周后,赵先生从容地走出了医院的大门。
前列腺癌骨转移是怎么回事
骨转移是前列腺癌晚期的主要表现,前列腺癌是最易发生骨转移的恶性肿瘤,超过80%的前列腺癌患者会发生骨转移。
骨转移病灶可见于髂骨、椎体、肋骨、颅骨和长骨近端等,大多发生在骨骼中轴线血运丰富的部位。最常见的也是最早的前列腺癌骨转移临床表现是骨骼的疼痛。持续的钝痛,常常影响患者的食欲及日常的生活节奏,以致病人日渐消瘦,痛苦不堪。其次,由于骨头一点一点地被肿瘤细胞“吃掉”,转移的骨骼很容易发生病理性骨折。如果肿瘤细胞侵犯了病人脊柱椎体的话,那么椎体塌陷将引起脊髓受压迫的症状,这会使治疗更加棘手。
前列腺癌早期往往对男性雄激素的抵抗治疗是敏感的。然而随着病情的发展,这种雄激素抵抗治疗将渐渐失去作用,同时前列腺癌也发展到了晚期。
前列腺癌晚期骨转移治疗新突破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治疗方法除了内分泌治疗(雄激素的抵抗治疗)、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外,根据不同的病情还可以采用化学药物治疗、外放射治疗、放射性核素内放射治疗以及各种疗法的综合应用等。另外比较前沿的治疗,如免疫治疗及基因治疗,目前尚处于试验研究阶段,临床应用不多,但是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深入了解前列腺癌骨转移症状
前列腺癌威胁着50岁以上男性的健康,由于前列腺癌多起源于前列腺的周边带,发病较为隐匿且生长较为缓慢,因此前列腺癌早期可无任何预兆症状,而一旦出现症状,往往已经属于较晚期的进展性前列腺癌。
但是由于前列腺血管与椎静脉丛有着广泛的交通,该系统具有压力低、容积大、与肋间静脉相交通等特点,因此前列腺癌的骨转移好发于脊椎、骨盆、肋骨和长骨近端等部位,以中轴骨转移为主,且往往表现为多灶性转移。前列腺癌骨转移病灶主要是成骨性病变,越长骨转移患者的95%,其次为混合性,约占5%,而单纯溶骨性转移少见。但通过转移性骨病变组织经病理学检查,常常会发现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存在成骨和溶骨病变并存的现象。
前列腺癌骨转移常会出现疼痛表现,根据患者有无相关的疼痛表现,可将前列腺癌骨转移分为有骨转移症状和无骨转移症状两大类,前者临床主要表现为骨痛、病理性骨折、肢体活动障碍、脊髓压迫和高钙血症等。
前列腺癌的转移途径有哪些
1、直接蔓延:前列腺癌穿过被膜向周围扩散,浸润邻近器官,精囊、输精管、膀胱及盆腔内器官都可受到累及。
2、淋巴转移:前列腺癌的淋巴结转移最早发生在闭孔及腹下淋巴结区,经髂内、髂外、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可延及下腔静脉、纵隔及锁骨下淋巴结。癌分化越低则淋巴转移率越高。
3、血行转移:前列腺癌的血行转移最为常见,癌细胞随血运行到骨骼、肺、肝、肾及肾上腺。骨转移最为常见,依次为骨盆、腰椎、股骨、胸椎、肋骨等;其次为肺转移,根据统计,前列腺癌死亡者中,有肺转移的患者约占30%。
前列腺癌晚期死前征兆 淋巴结转移
前列腺癌晚期患者还会出现淋巴结转移的现象,大约有1/3甚至2/3的病人在初次就医时就已有淋巴结转移,多发生在骼内、骼外、腰部、腹股沟等部位。
当发现转移时,多出现相应部位的淋巴结肿大和下肢肿胀。
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治疗
上海地区前列腺癌发病率1985年是2.6/10万,到2000年增长到了 7.7/10万,预计2005年将达到10/10万。北京地区的情况类似,1985年发病率是2.36/10万,1985~1995年,城区前列腺癌发病人数增加了2.3倍,现在预计也达到了 10/10万。
在我国,目前对男性前列腺关注不够,45岁以上的男性很少做体检,所以在医院初诊的往往是中晚期前列腺癌。一般因为骨痛而就诊,发现骨转移后,为了寻找原发灶,最终查出是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最容易发生骨转移,骨转移发生率超过80%。往往全身骨显像显示为多发骨转移病灶,常见于髂骨、椎体、肋骨、颅骨和长骨近端等部位。最常见的也是最早的前列腺癌骨转移临床表现是骨骼的疼痛。持续的钝痛常常影响患者的食欲及日常的生活节奏,病人痛苦不堪。其次,由于骨头一点一点地被肿瘤细胞“吃掉”,转移的骨骼很容易发生病理性骨折。如果肿瘤细胞侵犯了病人脊柱椎体的话,那么椎体塌陷将引起脊髓受压迫的症状,这会使治疗更加棘手。
前列腺癌骨转移后,锶89治疗一个疗程,1/3病人骨转移病灶好转,1/3病人骨转移病灶相对稳定;对于骨转移疼痛治疗,锶89有近90%的疼痛缓解率,其中1/3能达到不痛。
前列腺癌骨转移应提倡综合治疗,与双膦酸盐类药物联合治疗效果更好,如果局部控制不理想,还可以追加放疗,进一步提高疼痛控制率。
前列腺癌会导致肺癌吗
前列腺癌这种疾病,一旦为了生命就会受到威胁,而且若是不及时治疗的话,还会出现转移的情况,肺转移及时比较常见的转移部位,给患者们带来了更大的痛苦,所以出现前列腺癌肺转移要及时治疗。
另附前列腺癌的转移途径知识
1、直接蔓延:前列腺癌穿过被膜向周围扩散,浸润邻近器官,精囊、输精管、膀胱及盆腔内器官都可受到累及。
2、淋巴转移:前列腺癌的淋巴结转移发生在闭孔及腹下淋巴结区,经髂内、髂外、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可延及下腔静脉、纵隔及锁骨下淋巴结。癌分化越低则淋巴转移率越高。
3、血行转移:前列腺癌的血行转移常见,癌细胞随血运行到骨骼、肺、肝、肾及肾上腺。骨转移常见,依次为骨盆、腰椎、股骨、胸椎、肋骨等;其次为肺转移,根据统计,前列腺癌死亡者中,有肺转移的患者约占百分之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