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儿推拿对鼻炎有用吗 揉按天庭

小儿推拿对鼻炎有用吗 揉按天庭

定位: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感觉有个凹下去的地方即是。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腹先顺时针再逆时针方向按揉天庭2-3分钟,每天1-2次。

功效:宁神醒脑,降逆平喘。长期推拿可缓解小儿急性鼻炎,鼻塞,流清涕,咳喘,打嗝,口眼㖞斜,泪腺炎等症状。

小孩哮喘推拿手法图 揉天突

位置: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推拿手法:将食指,中指并拢,用指腹以顺时针方向揉按天突30-50次,力度轻柔,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推拿功效:揉天突可以降逆止呕,理气平喘,主治小儿哮喘,打嗝,咳嗽,呕吐,咽喉炎,咽喉肿痛等症。

小儿推拿治疗鼻窦炎

鼻窦炎症状特征为:长期鼻流浊涕(黄色、粘稠、腥臭)、头昏脑胀、头痛、学习成绩不好。治疗鼻窦炎可用小儿推拿,手法简单有效,小儿推拿治疗鼻窦炎的按摩方法有以下几种。

1、开天门150,推坎150宫,揉太阳1-2分钟,按揉迎香穴1-2分钟,从上到下擦鼻翼两侧,来回50-100次,热透效果比较好。手上取穴可以用按揉合谷穴200次,双手两侧都可以按摩。这个手法一天可以操作2次或者以上,一次是最少的,坚持一周到两周时间。

2、另外就是擦脊背“工字型”。在孩子的脊柱督脉上上下来回快速擦,热透为度;横擦宝宝的肺俞穴热透为度;横擦宝宝的肾俞穴热透为度。这几个手法预防和治疗感冒也会用到,主要可以激发阳气,达到提升正气的作用!这几个穴位因为用手掌掌根部份擦,因为覆盖面比较广,所以不容易漏掉,很好操作。

3、小儿推拿因为用手操作,在鼻子局部操作,将局部操作得潮红和发热。鼻子局部潮红和发热了只说明了一点,就是局部血液循环加强了。血液循环加强的最终结果肯定是充血和肿胀减轻,炎性产物被带走,自我修复更快更好的进行。于是,鼻窦炎可以很快得到控制,可以很快痊愈。

小儿鼻炎推拿手法图解 掐按淮头

定位:位于鼻尖端。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端掐按淮头3-5次,然后用中指顺时针方向揉按50-100次,以局部有酸痛感为度。

功效:每天推拿2-3次,有疏风解表,清热消炎的作用,主治小儿鼻炎,发热,头痛,夜啼,慢惊风等病症。

小儿肺炎推拿管用么

小儿推拿是治疗小儿肺炎比较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是单独小儿推拿能不能治愈肺炎,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来看,一般普通的病毒感染性的肺炎,症状不是特别严重的话,小儿推拿可能会有效,但是的话,如果是比较严重的肺炎,有明显的呼吸困难的表现或者是感染指标明显升,肺部啰音比较多,这时候建议以中西结合治疗为主。小孩子如果有咳嗽,怀疑是肺炎,建议还是去医院由医生根据小孩的具体情况,来决定确切的治疗方案。

使用小儿推拿可以治病吗

小儿皮肤娇嫩,只要注意方式也是可以使用推拿治疗的,并且小儿推拿治疗的疾病有多种,比如:

发烧

对付小儿高烧的思路,首先清大肠,然后再针对病患处施行推拿,诸如肺有火则清肺经,有鼻炎则治鼻炎。

发烧五步推:开天目30下(眉心向发际中央)

推坎宫30下(缕眉毛至太阳穴)

揉太阳30下(太阳穴)

搓耳朵30下(从上至下,食指中指分于耳朵两侧)

突然把耳朵折向前,顶耳后高骨。小儿吃痛,大哭,出汗烧退。

高烧时耳尖放血:

揉整个耳轮,揉红热

针刺耳轮最高处

挤血,用酒精棉擦拭,流得更多

如果高烧是由于感冒,要多喝水

咳嗽

推拿方法:

以3岁为例,按天突,膻中各200下,而后向左右分推前胸肋骨,按风门,肺腧各200下,而后左右分推肩胛骨。

有痰咳不出,揉天突,也可顺锁骨往两侧推,也可拍打锁骨下方,及大椎穴以下,两片肩胛骨中间的区域,上背部。以牵动肺经,刺激排污。

食疗偏方:

白舌苔白痰──花椒蒸梨(一个梨:50颗花椒),为好吃可放一点冰糖。

黄舌苔黄痰──川贝蒸梨(半个梨:1克川贝)

莲藕水或莲藕粥。

肺炎

逆运八卦55分钟;补肾补脾清大肠各15分钟。如有湿疹,则清补脾(即拇指侧来回推)。

舌苔黄,或白腻将转黄时,才可用逆八卦。

便秘

推拿方法:

通常就是食指侧刮痧。

如果是长久性便秘,说明身体无水行舟,要补肾阳。每日补二马10-15分钟。

使用小儿推拿可以治病吗?正确的解答是可以治病,小儿推拿在使用前要先观察孩子的身体症状、皮肤的损害等,无异常时才能进行推拿。由于孩子皮肤嫩,推拿时必须使用相关的精油或是护肤品,可防止推拿的时候伤害到皮肤,否则会引起患儿皮肤受到伤害,对患者的心灵也会造成阴影。

小儿推拿对鼻炎有用吗 推擦迎香

定位: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腹从鼻梁两侧至迎香,从上向下推擦1-2分钟, 以局部产生热感为度。

功效:鼻为肺窍,穴居两侧,推擦迎香穴能宣肺气,通鼻窍。用于感冒或慢性鼻炎引起的鼻塞流涕,呼吸不畅,不闻香臭,口眼歪斜等症。多与清肺经,拿风池合用。

治疗小儿咳嗽的推拿方法

小儿外感风寒咳嗽推拿方法

主证:咳嗽,头痛,鼻塞,流涕,发热轻,恶寒重,咳痰稀白,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淡红。

治则:解表散寒,宣肺止咳。

推拿处方: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运耳后高骨,推三关,掐揉二扇门,按揉天突,推揉膻中,揉肺俞,推肺经,分推肩胛骨,运内八卦。

推拿方解:开天门,推坎宫,运耳后高骨,推三关,掐揉二扇门以解表散寒;按揉天突,推揉膻中,运内八卦以宽胸理气,化痰止咳;揉肺俞,推肺经,分推肩胛骨髁宣肺化痰止咳。

小儿外感发热咳嗽推拿方法

主证:咳嗽,头痛,鼻塞,流浊涕,恶寒轻,发热重,咳痰黄稠,口渴咽痛,脉浮数,苔薄黄,指纹鲜红。

治则:解表清热, 宣肺止咳。

推拿处方: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运耳后高骨,拿风池,退六腑,清天河水,按揉天突,推揉膻中,揉肺俞,分推肩胛骨,推肺经,运内八卦。

推拿方解: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运耳后高骨,拿风池,退六腑,清天河水以解表清热;按揉天突,推揉膻中,运内八卦以宽胸理气,化痰止咳;揉肺俞,分推肩胛骨,推肺经以宣肺化痰止咳。

小儿发烧腹泻按摩效果好吗

孩子在生病之后不要着急给他们吃药,毕竟是药三分毒,而且孩子还小,对药物的毒性无法正常的分解代谢,时间长了会给他们的健康带来隐患。其实相比一些药物来说,中医理疗方法缓解身体不适的效果会更好一些,尤其是出现发烧或是腹泻时,可以尝试一下,那么小儿发烧腹泻按摩效果好吗?

小儿推拿主要是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等特点,在特定穴位上进行机械的作用,达到活血、调节经络、防治小儿某些疾病的作用。一般是针对6岁以下的小儿,特别是对3岁以下的婴幼儿更有疗效。早在明清时期,小儿推拿受到了广泛的应用,适应症也很广,如腹泻、呕吐、便秘、发热、咳喘、斜颈、斜视、小儿瘫痪等症。

小儿推拿对治疗秋季腹泻,有些快的仅治疗1-3天就能见效。一般在治疗小儿腹泻上,会要求家长给患儿换奶粉,停止辅食;但用小儿推拿治疗时,家长可以给孩子正常饮食,经过慢慢调理,均能缓解病情。小儿推拿在针对小儿感冒发烧、消化不良、胃口差等症状有独到的疗效,家长不妨学几招,可居家对孩子进行护理。

向大家推荐以下几个治疗感冒咳嗽的小儿推拿方法:

1、清肺经:用拇指罗纹面自小儿无名指指端向指节直推,称为“清肺经”,约100次,能宣肺清热、化痰止咳。

2、按天突:用中指指端按胸骨切迹上缘的凹窝处的天突穴,称为“按天突”,约10次,能理气化痰、降逆平喘、止呕。

3、黄蜂入洞:用食中两指端在小儿鼻孔下缘揉动,称为“黄蜂入洞”,约100次,能发汗解表、开肺窍、通鼻心。

4、推太阳:用拇指或食指指端自前向后直推眉梢后的太阳穴,称为“推太阳”,约50次能疏风解表、止头痛。

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对小儿发烧腹泻按摩效果好吗也都很清楚了。当家人们看到孩子身体不适时,就需要尽快的调理好生活起居了,不能让病情有加重的机会。而且在日常生活中适当的给孩子推拿按摩也要做到防患于未然,预防一些疾病的出现。

小儿推拿治疗鼻塞

一、小儿推拿治疗鼻塞

鼻为肺窍,是呼吸的通道,司嗅觉,辨香臭,助发音。小儿鼻腔狭窄,鼻黏膜柔嫩,血管丰富,易受感染而充血肿胀,引起急、慢性鼻炎,出现鼻塞和呼吸困难等症状。进行鼻部推拿按摩可以行气活血,疏通堵塞的精力,具有祛邪通鼻窍的作用。

揉迎香穴

位置:迎香穴位于人体的面部的鼻翼两侧,在鼻翼旁外缘的中点旁,当鼻唇沟中。按摩方法:进行按摩时将两手指尖螺纹面置于迎香穴处,做旋转揉搓约50-100次。

小儿推拿治疗鼻塞

揉山根穴

位置:山根穴位于小儿两目内眦连线的中点上,处于鼻根的低洼处。按摩方法:按摩时用中指指腹螺纹面着力,按揉两目内毗连线的中点处山根穴约100次左右。

按风池穴

位置:风池穴位头部枕骨之下,在胸锁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取穴时虎口张开,用拇指和食指严重脖子向上推至枕骨下的凹陷处即为风池穴。按摩方法:对小儿进行按摩时注意将双上肢肘关节屈曲,两手上举,左手固定小儿头部,右手拇指和食指一起按揉双侧风池穴50次。

小儿消化不良推拿图解 揉按天枢

定位:位于腹中部,距脐中2寸。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腹揉按天枢1-2分钟,以局部皮肤潮红,发热为度。

功效主治:揉按天枢具有消食导滞,调理肠道的作用,主治小儿消化不良,腹胀,腹痛,便秘,痢疾,食积不化,急慢性肠胃炎等病症。

小儿推拿治疗27种常见疾病

病症1:小儿腹泻

推拿位置:板门,即手掌面大鱼际平面。

推拿方式:用拇指按揉板门称为揉板门,顺时针、逆时针都可以。从腕横纹推向拇指根称为横纹推向板门,可以止吐。反之,称为板门推向横纹,可以止泻。

功效:可健脾和胃,消食导滞。治疗乳食停滞,食欲不振。主治食积、腹胀、食欲不振、呕吐、腹泻、暧气等 。

病症2:小儿便秘

推拿位置:天枢,即肚脐旁2寸(约一指)的地方,左右各一个。

推拿方式:用食指和中指分别点按在两侧的天枢穴,轻轻的按揉,揉50~100次。

功效:可疏导大肠,理气消滞。临床上常用治疗消化系统疾患。主治腹泻、腹胀、腹痛、便秘,消化功能紊乱。

病症3:腹胀、呕吐

推拿位置:手阴阳,即掌侧腕横纹。又称大横纹。桡侧(拇指侧)为阳池,尺侧(小指侧)为阴池。

推拿方式:两拇指自掌侧腕横纹中央(总筋穴)向两旁分推,称分推大横纹,又称分手阴阳、分阴阳。

功效:可平衡阴阳,调和气血,行滞消食。主治寒热往来,腹胀、腹泻、呕吐、食积、烦躁不安等症状。

病症4:腹胀、疳积

推拿位置:四横纹,即手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

推拿方式:小儿四指拼拢,从食指横纹推向小指横纹,为推四横纹。用拇指甲掐,为掐四横纹。

功效:可退热除烦,散结行气,和气血。治疗腹胀,疳积、消化不良、不思饮食等症。

病症5:呕吐、咽痛

推拿位置:天柱骨,即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成一直线。

推拿方式:用拇指或示中指自上向下直推,称推天柱;或用汤匙蘸水自上向下刮。

功效:可降逆止呕,祛风散寒。主治呕恶,项强,发热,惊风,咽痛等症。

病症6:痢疾

推拿位置:端正,在中指甲根两侧赤白肉处,桡侧称左端正,尺侧称右端正。

推拿方式:用拇指甲掐或拇指罗纹面揉称掐、揉端正。

功效:掐右端正治呕吐及鼻出血;掐左端正有升提作用,主要用于水泻,痢疾等症。主治鼻出血,惊风,呕吐,泄泻,痢疾等症。

病症7:腹痛

推拿位置:一窝风,即手腕背侧,腕横纹中央。

推拿方式:用指端揉,称揉一窝风。

功效:揉一窝风能温中行气,止痹痛,利关节。主治一切腹痛,还可伤风感冒,关节痹痛,急慢惊风。

病症8:腹痛腹泻

推拿位置:肚角,即脐下2寸,(石门)穴旁开2寸大筋处。

推拿方式:用拇、示、中三指做拿法,称拿肚角;或用中指端按,称按肚角。

功效:此穴为临床止痛要穴,对寒性腹痛及伤食腹痛也相当有效。主治腹痛,腹泻等病症。

病症9:小儿遗尿

推拿位置:龟尾,即尾椎骨末端。

推拿方式:用拇指端或中指端揉,称揉龟尾。100~300次。

功效:可疏调肠腑,司调二便。主治腹泻,便秘,脱肛,遗尿,痢疾等。

病症10:消化系统疾患

推拿位置:腹阴阳,即中脘穴与两胁下之软肉处。

推拿方式:沿肋弓角边缘或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称分推腹阴阳、分腹阴阳;掌或四指摩称摩腹。

功效:可健脾和胃,理气消食。主治腹痛,腹胀,肠鸣等消化系统疾患。顺时针摩腹可通便,逆时针摩腹可止泻。

呼吸道感染导致的疾病也是小儿常见病,特别是遇到天气无常的冬季,宝宝抵抗力差,周围环境稍存诱因就容易导致各种呼吸道疾病。如小儿感冒、小儿咳嗽、哮喘、肺炎等病症。

病症11:小儿感冒

推拿位置:肩井,大椎与肩峰连线的中点,肩部筋肉处,属足少阳胆经。

推拿方式:用拇指与示中二指对称用力提拿肩井,称拿肩井,一般提拿5次;用指端按肩井,称按肩井,一般按两分钟。

功效:可帮助发汗解表,补益气血。除了可以治疗感冒外,还可以应对昏厥,上肢活动不利等状况。

病症12:鼻塞流鼻涕

推拿位置:迎香,即鼻翼旁五分,鼻唇沟中。

推拿方式:用食、中二指揉,称揉迎香。

功效:主治鼻塞流涕,因鼻塞不闻香臭时,按之可以通利鼻窍,使香臭得闻,故命名迎香。

病症13:受寒感冒

推拿位置:外劳宫,在手背中央与内劳宫相对。

推拿方式:用揉法,称揉外劳;用掐法,称掐外劳。

功效:可温阳散寒,发汗解表,可用于一些寒症,主治受寒感冒,腹痛,腹胀,肠鸣,腹泻,消化不良,痢疾,脱肛,遗尿,疝气等。

病症14:呼吸道疾病

推拿位置:小横纹,即掌面示、中、环、小指掌指关节横纹处。

推拿方式:以拇指甲掐,称掐小横纹;拇指侧推,称推小横纹。

功效:可开胸散郁,化痰涎。主治气管炎,百日咳,肺炎以及一切呼吸道疾患。

病症15:百日咳、肺炎

推拿位置:掌小横纹,即掌面小指根下,尺侧掌纹头。

推拿方式:用中指或食指按揉,称揉掌小横纹,100-500次。

功效:可清热散结,化痰止咳,常用于痰热喘咳、口舌生疮,顿咳,流涎等症,为治疗百日咳、肺炎的要穴,对婴儿流涎剧烈者,亦有良效。

病症16:咳嗽痰多

推拿位置:五指节,即手背,五指第1指间关节处。

推拿方式:用拇指指甲掐,称掐五指节,掐5~20次;用拇、食指揉搓称揉五指节,揉100~200次。

功效:掐或揉五指节可镇惊安神,祛风痰,通关窍,掐五指节主要用于烦躁不安。主治咳嗽痰多,腹痛,惊惕不安,惊风抽搐等。

病症17:咳喘

推拿位置:肺俞,在第3胸椎棘突下缘(第3胸椎与第4胸椎间)旁开1.5寸,属足太阳膀胱经。

推拿方式:用两拇指或用示、中二指揉两侧肺俞,称揉肺俞;用两拇指分别自肩胛骨内缘从上向下推动100次,称分推肺俞,或称分推肩胛骨。

功效:可益肺理气,止咳化痰。主治发热,咳喘以及一切呼吸道疾患。

病症18:胸闷

推拿位置:膻中,在胸骨上,两乳头连线之中央,属任脉。

推拿方式:中指端揉称揉膻中;两拇指自穴中向两旁分椎至乳头名分推膻中。

功效:膻中为气之会穴,居胸中,推揉膻中能宽胸理气,止咳化痰。主治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胸闷,呕吐,气逆,咳喘,痰鸣等症。

除了消化系统疾病与呼吸系统疾病外,还有很多症状都可以通过小儿推拿的方式进行缓解。比如头痛、宝宝夜间多汗、夜间哭闹等等症状。

病症19:小儿鹅口疮

推拿位置:退六腑,在前臂尺侧,自肘关节至腕横纹呈一条直线。

推拿方式:用拇指面或示、中指面自肘推向腕,称退六腑或推六腑。

功效:清热,凉血,解毒。可治一切热证。主治高热,口渴,惊风,咽痛,鹅口疮,腮腺炎,大便干燥等症。

病症20:头痛

推拿位置:耳后高骨,即耳后入发际,乳突后缘下陷中。

推拿方式:两拇指或中指端揉,称揉耳后高骨。

功效:主治头痛、惊风、烦躁不安,主要是疏风解表功效。

病症21:白天或夜间多汗

推拿位置:肾顶,在小指顶端。

推拿方式:以中指或拇指端按揉,称揉肾顶。

功效:揉肾顶能收敛肾气,固表止汗。主治白天或夜间多汗,也可以解颅,即囟门应合不合症状。

病症22:夜啼

推拿位置:小天心,又称鱼际交,在大小鱼际交接处凹陷中。

推拿方式:用指端揉,称揉小天心;拇指甲掐,称掐小天心;以中指尖或屈曲的指间关节捣,称捣小天心。

功效:揉能清热镇惊,利尿,明目;掐捣能安神镇惊。主治惊风,抽搐,烦躁不安,夜啼,小便赤涩,目赤肿痛,痘疹欲出不透等。

病症23:急惊风

推拿位置:老龙,即在中指指甲根正中下一分。

推拿方式:用拇指甲掐中指指甲根正中下一分处,称掐老龙。

功效:可开窍醒神,退热。主治突然昏厥,虚脱气闭,心火实热,急惊风。

病症24:惊风

推拿位置:总筋,在掌后腕横纹之中点。

推拿方式:以指按揉称揉总筋;用拇指甲掐称掐总筋。

功效:可震惊醒神,主治惊风,夜啼,潮热,呕泻等症。

病症25:强身健体

推拿位置:脊柱,自大椎至长强呈一直线。

推拿方式:自上而下作直推,称推脊;用捏法自下而上称为捏脊。捏3~5遍,每捏3下再将背脊皮提1下,称为捏三提一法。

功效: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具有强健身体的功能。主治发热、惊风、夜啼、疳积、腹泻、呕吐、腹痛、便秘等症。

病症26:烦躁不安

推拿位置:涌泉,即足掌心前1/3与2/3交界处。

推拿方式:用拇指面向足趾推称推涌泉;用指端揉,称揉涌泉。推揉50次。

功效:可引火归源,退虚热,止吐泻,左揉止吐,右揉止泻。主治发热,呕吐,腹泻,五心烦热,即双手心、双足心发热及心中烦闷,以及烦躁不安等症。

病症27:虚烦内热

推拿位置:内劳宫,在掌心中央,握拳屈指时中指、无名指所指处中间,即是劳宫穴。

推拿方式:用中指揉,称揉劳宫。揉100-200次。

功效:左揉发汗,右揉泻心火,除烦躁。主治发热、烦渴、目疮、齿龈糜烂、虚烦内热等。

治疗宝宝咳嗽的方法

·小儿推拿治疗

小儿推拿治疗是指通过中医推拿疗法来治疗小儿咳嗽相关症状。目前比较知名的小儿推拿诊所有上海康尧小儿推拿、青岛小儿推拿、北京玉明小儿推拿。

·中医中药治疗

当小儿出现流清涕,身稍热,咽不适,食欲减时,可服用保元丹、至宝锭等小丸药,每服一丸,每日三次。如果服用一天后,病情加重,即需停药,及时到医院诊治。

如果小儿咳嗽是阵发性的干咳、用抗生素无效,伴有咽喉痒、不伴发热,怕冷空气怕烟雾,夜间加重,那就可能是过敏性咳嗽。 小儿低烧,鼻塞流涕,轻咳等,可服用妙灵丹,每服一丸,每日二次。

小儿身热、咽红、声哑,病情较前加重,可加用小儿清咽冲剂、小儿感冒冲剂。

小儿突然发热,可用些小儿清热冲剂。如热度较高,且有高热惊厥史的小儿,可先用紫雪散。如大便干结可用牛黄清热散一次。

对于因感冒,不发烧而咳嗽的患儿,可用儿童清肺口服液,儿童咳液等治咳糖浆,可控制咳嗽病情的发展。

以上病情不缓解即需到医院请儿科大夫诊治为佳。此外,这些儿科常用呼吸道中成药,不可长期服用,也不可乱用,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民间“有病无病至宝锭”的说法其实并不科学,如果长期服用以上药物,会伤及小儿脾胃。

·西医治疗

关键是查清咳嗽的原因才能正确治疗。是呼吸道细菌感染应该用抗生素;是呼吸道病毒感染应该采用抗病毒药物;由于超过2个月的慢性咳嗽的大多数是过敏性咳嗽,应该采用消除呼吸道过敏性炎症为主;如果合并过敏性鼻炎,就可能是过敏性鼻支气管炎,应该脱敏治疗为主。

相关推荐

小儿迎香的准确位置图 小儿迎香特效推拿方法

用中指指腹垂直压在迎香上,以顺时针方向1-3分钟,再以逆时针方向1-3分钟,每天2次,长期推拿,可缓解小儿感冒,鼻炎等病症。

摩迎香的好处 迎香摩方法

鼻塞流涕:将两手食指指尖置于迎香穴,做旋转搓,鼻吸口呼。吸气时向外,向上搓,多次重复,然后捏鼻,擦鼻翼各1-2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发病时可每日增加1-2次。 小儿感冒:用中指指腹垂直压在迎香上,以顺时针方向1-3分钟,再以逆时针方向1-2分钟,每天2次,长期推拿,可缓解小儿感冒,鼻炎。 牙痛:先用拇指在双侧鼻翼上下摩擦36次,再以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压在双侧迎香穴上,功50次。 保养肺部:用食指指腹垂直压迎香,每次1-3分钟,每天坚持摩,可以使鼻子保持呼吸通畅,保养肺部,远离呼吸道疾病。

小儿推拿胃经怎么推 天枢

定位:位于腹中部,距脐中2寸。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腹以顺时针方向天枢穴80-100次,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功效主治:天枢具有消食导滞,调理肠道的作用,主治腹胀,腹痛,腹泻,痢疾,便秘,食积不化等病症。

宝宝慢性鼻炎推拿 宝宝慢性鼻炎鼻部推拿

1.患儿取坐位,推拿者站其对面,用右手拇指,食指指锋,压在鼻孔两边的迎香穴,先1-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然后用拇指,食指的侧锋置于鼻两侧的中间,鼻骨与软组织交界处,适当用力压1-2分钟,此方法适宜于风热型鼻炎。 2.患儿坐位,推拿者站其对面,将右手拇指,食指分别置于患儿鼻梁两侧,边边上行,从印堂到迎香,再从上到下,重点在两侧迎香穴,约三分钟,然后推拿者将拇指指腹置于前额正中线,向两侧分抹至两侧发际,约10-20次,同时点太阳穴。此方法适宜于风寒型鼻炎。 3.患儿取坐位,推拿者将右手

慢性鼻炎的推拿疗法

中医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医学,有很多西医难以治愈的疾病都可以通过中医方法进行治疗,中医推拿疗法更是中医的一项精索。中医推拿治疗慢性鼻炎就是一种独到的治疗方法。但是,盲目的进行推拿疗法也是不安全的,下面小编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慢性鼻炎的相关中医治疗方法,希望能对您的健康有所帮助。 【概述】 慢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鼻腔黏膜和黏膜下层的慢性炎症,通常包括慢性单纯性和慢性肥厚性鼻炎。后者多由前者发展、转化而来。急性鼻炎反复发作或治疗不彻底,有害气体的长期刺激,全身慢性疾病等可引起本病的发生。 本病临床以鼻塞流涕为主

小儿腹痛推拿天枢穴

位置:天枢穴位于平脐旁开2寸处,左右各一。 操作方法:将手指虎口张开,分别用拇指指腹和食指指腹对应肚脐两侧的天枢穴,同时50-100次。

孩子总咳嗽的治疗方法

小儿推拿治疗 小儿推拿治疗是指通过中医推拿疗法来治疗小儿咳嗽相关症状。目前比较知名的小儿推拿诊所有上海康尧小儿推拿、青岛小儿推拿、北京玉明小儿推拿。 中医中药治疗 当小儿出现流清涕,身稍热,咽不适,食欲减时,可服用保元丹、至宝锭等小丸药,每服一丸,每日三次。如果服用一天后,病情加重,即需停药,及时到医院诊治。

小儿推拿真的安全、有效吗?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追求自然、绿色的保健、治疗方式成为时尚的趋势。平时加强对宝宝的护理,让宝宝强身健体、尽量不生病或少生病是家长的希望。即使宝宝生病,在天然、物理的方法有效的情况下,尽可能不使用化学药物,已成为医学界的共识和儿童家长的追求。小儿推拿就是天然的、物理的小儿保健和疾病治疗方式之一。 小儿推拿是一种良性的、有序的和具有双向调节性的物理刺激,易被小儿内脏或形体感知,从而产生功效。小儿推拿的作用具体可概括为“平衡阴阳、调和脏腑、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扶正祛邪”等,具有“有病治病,无病防病

小儿迎香穴的位置在哪里

迎香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鼻为肺窍,穴居两侧,之能宣肺气,通鼻窍,用于感冒或慢性鼻炎等引起的鼻塞流涕,呼吸不畅,效果较好,多与清肺经,拿风池等合用。小儿推拿迎香有祛风通窍之功,主治小儿感冒,鼻出血,口喎,鼻流清涕,鼻塞不同,呼吸不畅,急慢性鼻炎等病症。

小儿推拿治鼻塞手法 合谷

定位: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推拿方法:用拇指指腹以顺时针方向合谷1-3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