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逆的预防方法有哪几个
呃逆的预防方法有哪几个
①、采用深呼吸法:比如在进食进可以暂停进食,作几次深呼吸,往往在短时间内能止住呃逆。
②、呃逆频繁时,可自己或请旁人用手指压迫两侧的“少商”穴。少商穴位于大拇指指甲根部桡侧面,距指甲缘约0.6cm。在黑白肉际交界处。压迫时要用一定的力量,使患者有明显酸痛感。患者自行压迫可两手交替进行。
③、将竹筷的细端包上棉花,放入患者的口中,按压硬腭和软腭交界处稍后面正中线处,一般按摩一分钟左右就能有效地控制呃逆。
④、如果持续不停地连续打嗝儿,就可能是胃、横膈、心脏、肝脏疾病或肿瘤的症状,应及时去医院进行细致的诊治。
顽固性呃逆的鉴别诊断
1.中枢性呃逆:多见于神经性脑部病变,如脑炎、脑肿瘤、脑积水、脑膜炎及脑血管意外。这些病变波及延髓,出现频繁呃逆,预示病情有恶化征兆。此外,还有心因性和中毒性呃逆。心因性常见于癔病患者,多由精神刺激或不良暗示所致,可出现各种不同临床症状,如感觉、运动障碍、内脏器官和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以及精神异常等,可因暗示而产生或消失。患者多具有易受暗示、好情感用事的特点。这类呃逆常在一定时间发作,声响颇大,虽连续不断但不感痛苦。中毒性呃逆可见于尿毒症、急性和慢性酒精中毒以及全身感染伴有显著毒血症者,如伤寒、中毒性痢疾等。
2.周围性呃逆:主要由迷走神经与膈神经受刺激所致。胃肠道、腹膜、胸膜、膈等病变是引起呃逆的主要原因。
打嗝的主要症状都有哪些
因打嗝时伴有声带的闭合,所以常常产生一种特殊的声音,一听到这种声音就可判断是呃逆所致。由于引起呃逆的病因甚多,所以对其病因诊断应根据病史,临床表现,体检,并结合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来完成。了解呃逆的主要症状,以便患者之后对呃逆的预防及治疗。
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呃逆发生的诱因,频率,持续时间,是否影响进食或睡眠,既往呃逆发作状况等甚为重要,如患者多年来经常有呃逆发作,无须治疗或经一般对症治疗后呃逆即可停止,多提示呃逆系饮食不当,胃肠道胀气或神经性因素所致;如果呃逆正在胸,腹部大手术后发生,多提示呃逆系因胃肠麻痹,胀气或膈肌受到刺激所致;如果白天呃逆频繁发作也无其他症状伴随,夜间并不影响睡眠(睡眠时呃逆可停止发作),则多为神经性因素所致;若患者呃逆的同时伴随有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且伴有病理性神经反射,则多提示呃逆是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所致;如呃逆伴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或胸痛等症状,应考虑有肺,支气管或纵隔病变;呃逆同时伴有反酸,胸骨后烧灼感,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进食梗阻感等,应考虑到呃逆系因消化性溃疡,胃癌,反流性食管炎,贲门癌,食管癌,食管裂孔疝或肝,胆道病变所致,因此,经详细询问病史,认真的体检之后,多数患者的呃逆可大致明确其病因。
最近拉肚子可以吃枇杷吗
拉肚子是可以吃枇杷的。降胃止呕批把叶泄热苦降,下气降逆,为止呕之良品,可治疗各种呕吐呃逆。预防流感批把果实及叶有抑制流感病毒作用
呃逆的主要症状都有哪些
因呃逆时伴有声带的闭合,所以常常产生一种特殊的声音,一听到这种声音就可判断是呃逆所致。由于引起呃逆的病因甚多,所以对其病因诊断应根据病史,临床表现,体检,并结合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来完成。了解呃逆的主要症状,以便患者之后对呃逆的预防及治疗。
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呃逆发生的诱因,频率,持续时间,是否影响进食或睡眠,既往呃逆发作状况等甚为重要,如患者多年来经常有呃逆发作,无须治疗或经一般对症治疗后呃逆即可停止,多提示呃逆系饮食不当,胃肠道胀气或神经性因素所致;如果呃逆正在胸,腹部大手术后发生,多提示呃逆系因胃肠麻痹,胀气或膈肌受到刺激所致;如果白天呃逆频繁发作也无其他症状伴随,夜间并不影响睡眠(睡眠时呃逆可停止发作),则多为神经性因素所致;若患者呃逆的同时伴随有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且伴有病理性神经反射,则多提示呃逆是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所致;如呃逆伴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或胸痛等症状,应考虑有肺,支气管或纵隔病变;呃逆同时伴有反酸,胸骨后烧灼感,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进食梗阻感等,应考虑到呃逆系因消化性溃疡,胃癌,反流性食管炎,贲门癌,食管癌,食管裂孔疝或肝,胆道病变所致,因此,经详细询问病史,认真的体检之后,多数患者的呃逆可大致明确其病因。
小儿呃逆推拿 呃逆的病因病机
呃逆的发生,主要是胃气上逆而致,胃处中焦,上贯胸膈,以通降为顺,若饮食不节,过食生冷则胃寒,过食辛辣则胃热;或情志郁怒,久则化火动肝,肝气上逆则犯胃;或久病脾阳衰惫,痰浊中阻;或热病胃阴被灼,虚火上逆等,均可致胃气不降,上逆胸膈,气机逆乱而为呃逆。
呃逆怎么处理 寒气犯胃呃逆艾灸
症状:呃声沉缓,得热则减,胃部不舒,饮食减少,苔白,脉迟缓。
施灸方法:1.艾条温和灸,艾条隔火头距离穴位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使火力温和缓慢透入穴下深层,皮肤可有温热舒适而无灼痛感,每次选穴4-5穴,每穴灸10-15分钟,至皮肤稍起红晕即可,每日灸1次,5-7次为一疗程;2.艾柱无瘢痕直接灸:将施灸穴位涂敷少许凡士林油以粘附艾炷,用中小艾柱,放小艾柱点燃,皮肤感到灼痛时即扫除艾柱,更换新的续灸,连灸3-7壮,穴下皮肤充血红晕为度。
施灸穴位:艾灸天突,足三里,内关,膈俞,中脘,膻中穴。
呃逆艾灸治疗方法 呃逆辩证灸疗
呃逆艾灸治疗以理气宽膈,和胃降逆为主,多选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穴位治疗。根据辩证施治的原则,中医降呃逆分为虚,实两类,实证包括胃中寒冷,胃火上逆,气滞痰阻;虚证包括脾胃虚弱,胃阴不足,脾肾阳虚。艾灸主要适宜于治疗胃中寒冷证,气滞痰阻证,脾胃虚弱证及脾肾阳虚证。
呃逆怎么预防
1、放弃碳酸饮料。苏打水中的碳化合物包含空气,当这些空气进入到胃中,会产生很多气体,从而出现打嗝。
2、慢点吃东西。吃得越慢,气体越难以进入胃中。吃得快则相反。
3、在咽下食物的时候尽量咀嚼彻底。每一口咀嚼20次可以有效减少气体进入胃中。
4、避免嚼口香糖。吞咽唾沫使得气体进入胃中。如果必须咀嚼口香糖的话,确保嚼的时候嘴是闭着的 。
5、避免吃一些产生气体的食物。比如洋葱、牛奶、冰淇淋、酒精饮料、薄荷和巧克力。
自我按摩防治呃逆
1.预备式
取坐位,双脚平放与肩同宽,脚尖指向前方,含胸拔背,双目平视微闭,全身放松,呼吸调匀,意守丹田1~2分钟。
2.揉按天突穴
用右手拇指放置于天突穴,由轻渐重、由重到轻地揉按0.5~1分钟。
功效:降逆止嗝,理气化痰。
3.掌揉膻中穴
用右(左)手掌根放置于膻中穴,顺时针方向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
功效:理气散淤,宽胸利膈。
4.指压中脘穴
用右(左)手拇指按压中脘穴,其余四指并拢,靠于拇指指间关节,适当用力按压0.5~1分钟。
功效:理气和中,消食去滞。
5.掌推上腹
左手掌叠放于右手背上,用右手掌根适当用力从胸骨剑突下缘推至肚脐,反复操作30~50遍。
功效:通腑利膈,和胃化食。
6.团摩上腹
以左手掌心叠放于右手背上,用右手掌根置放于上腹部,适当用力做顺时针圆形摩动30~50遍。
功效:宽胸理气,健脾和胃。
7.揉按气海穴
以右(左)手拇指按压气海穴,其余四指并拢,靠于拇指指间关节,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
功效:培补元气,纳气归元。
8.拳捶背心
取坐位,背部伸直,双手捏为拳状,用拳头内侧缘(即虎口一侧)适当用力交替捶击背部10~20遍。
功效:振奋背阳,顺气宽胸。
9.合按内、外关穴
用手的中指和拇指分别置于对侧的外关穴和内关穴上,用力按压0.5~1分钟,双手交替进行。
功效:和中理气,安神镇痛。
10.掐合谷穴
用一手指尖,按于对侧合谷穴(位于第二掌骨中点外侧,即虎口处),其余四指置于掌心,适当用力由轻渐重掐压0.5~1分钟。
功效:理气通腑,解痉止嗝。
11.按揉足三里穴
取坐位,身体前倾,将拇指指尖放在同侧足三里上,适当用力掐按0.5~1分钟。
功效:补脾健胃,调和气血。
自我按摩对胃肠神经官能症所引起的呃逆疗效明显。呃逆与情绪变化有关者,应避免精神刺激;与有关者,应禁食烟、酒和辛辣、寒凉之品;若久病、重病体衰而出现低微呃声者,则常为危象,当引起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