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的祝福短信
正月十五的祝福短信
1.时际上元,玉烛长调千户乐;月当五夜,花灯遍照万家春玉树银花,万户当门观瑞雪;欢歌笑语,千家把酒赏花灯!元宵节祝福短信
2.在这个充满喜悦的日子里,在长久的离别后,愿元宵节的灯火带给你一份宁静和喜悦,和我深深的思念!
3.今天的月亮像一个大元宵,我吃了一半,余下一半给你,巧克力馅的,喜欢吗?共饮太平酒,同猜元宵谜。
4.送你一碗汤圆,包含了我的一分诚心、一分真心、一分爱心、一分舒心、一分开心、一分关心、一分小心、一分用心、一分尽心、一分温心,祝元宵快乐十分!
5.又一轮美丽月亮,又一个元霄佳节,又一段幸福时光,又一次真诚祝福.祝你:团团圆圆!甜甜蜜蜜!顺顺利利!
6.花好,月圆,事事美满;赏月,观灯,岁岁愉悦。又是一个花好月圆的佳节,又是一个赏月观灯的盛会,但愿人长久,良辰食汤圆。元宵节快乐!
7.汤圆是圆的,包裹着甜蜜浓缩着思念;月儿是圆的,有你一生不遗憾;真想梦也是圆的,陪你走过一年又一年!
8.品尝着汤圆,按动着键盘,发送着祝福。彼此拉着手,拿着灯笼,逛着花街,看着满天,璀灿烟火,激动的心情蔓延,愿彼端的你元宵愉快!
9.爱耍龙灯,爱舞狮子,爱吃元宵,爱过节,更爱把真挚的祝福送给你,我不是神马无聊的骚扰信息,我的出现永远给力,我是祝福短信,预祝元宵佳节快乐!
10.元宵佳节已来到,我的祝福来报道:送你汤圆五仁陷,愿你生活缤纷又多彩;送你汤圆豆沙馅,愿你学习事业红火火;送你汤圆黑芝麻陷,愿你身体健康壮又壮;甜甜汤圆送给你,祝愿你元宵节快乐!
如何摆脱短信职场焦虑症
什么是职场短信焦虑症呢?面对这个新兴的名称,很多人都不了解其中的内涵是什么。但是社会压力的增加之后,这种症状越来越明显,对于职场人士来说,如何来化解这种焦虑呢?
近日,据有关机构调查显示:有超过五成受访白领人士表示对节日发送祝福短信感到“焦虑”。其中,有部分受访者认为,自己很希望在节日期间,通过发送祝福短信的方式,使领导能够对自己产生印象。但是,又担心因为祝福短信内容的牵强而适得其反,使领导感觉自己在“拍马屁”。
那么,职场人士的“节日短信焦虑症”又该如何化解呢?人力资源分析师建议广大职场人士:如果要向领导或者客户发送节日祝福短信一定要做到不卑不亢,因此,在发送祝福短信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职场人士节日祝福短信发送要点
首先,一定不要发送由别人转发而来的“垃圾祝福短信”,这种“万人转发”的祝福短信会使收件人认为发送方“心不诚”。发送这样的短信,最好的结果就是收件人忘记了发送人是谁,从而没有产生任何效果;最坏的结果则是让收件人对发送人产生厌恶的情绪。
其次,祝福内容不要太过“写实”。如果短信内容很实际的话,会使领导或客户认为发送人短信的目的性太强,从而使收件人对发送人产生防备心理,不利于发送人以后工作的开展。
再次,发送人还需要注意一个细节,就是在发送祝福短信的时候,最好将自己的姓名放在短信的开头。因为,大部分人在阅读祝福短信的过程中,通常只会对短信的前二十个字会产生较强的记忆力,所以如果将姓名放在最后,很容易造成收件人的记忆减退。
元宵节为什么吃汤圆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全国各地的共同风俗。汤圆又被称做“汤团”或“圆子” “团子”,在南方还被称为“水圆”“浮圆子”;一般每到正月十五,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
传汉武帝时宫中有一位宫女,名叫“元宵”,长年幽于宫中,思念父母,终日以泪洗面。东方朔决心帮助她,于是对汉武帝谎称,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火烧长安,要逃过劫难,的办法是让“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这天做很多火神爱吃的汤圆,并由全体臣民张灯供奉。汉武帝准奏,“元宵”姑娘终于见到家人,因此便形成了元宵节,元宵节吃汤圆的习俗也在此时流传开来。
2019年元宵节是几月几号
2019年元宵节是2月19日,农历正月十五。
元宵节是我国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它与中元节、下元节和称之“三元”。之所以称它为元宵节是因为正月是农历的圆月,而古人常夜称“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位元宵节。
元宵节的来历及习俗 元宵节的由来
元宵节的由来有多种说法,下面一一为大家介绍。
一说是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人们如果在这三元之日洁身诵经,就可以接近神佛,得到幸福。三元中的上元就是元宵节。—《中国奇风异俗》繁体竖版P29。
另一说是,汉代张灯祭祀太乙天神,又受到佛教”大神变”“燃灯礼佛”影响,便诏令天下士族庶民,家家一律挂灯,从这种佛教礼仪,演化成了民间盛大的灯节。
还有一说是灯节具有祈福的意义。元宵点灯与春秋季节点火把祈年及早期农耕“大火星”庆典相照应。
还有一说是汉武帝时期,有一名宫女叫元宵,在正月十五那一天因为不能回家看望父母,因此想要投井自尽。东方朔为了帮她,就在朝堂外说玉帝要在正月十六派火神君火烧长安,并告诉汉武帝,火神君喜欢吃汤圆、看灯会,如果正月十五,皇上及百官到街市上赏灯游玩就能化解,汉武帝言听计从,而宫女也借机回家与父母团圆,后来便形成习俗。-《插图本节日用唐诗》P45
2018年元宵节是几月几号
2018年元宵节是3月2日,农历正月十五,星期五,元宵节。
元宵节是我国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它与中元节、下元节和称之“三元”。之所以称它为元宵节是因为正月是农历的圆月,而古人常夜称“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位元宵节。
2019年雨水是几月几号
2019年雨水是2019年02月19日 星期二(己亥年(猪年)正月十五)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2个节气,位于每年正月十五前后(公历2月18-20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30°。
吃元宵始于哪个朝代
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因为平息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帝都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并把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在“太初历”中就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我国民间有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民间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个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像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元宵节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元宵节燃灯放火,自汉朝时已有此风俗,唐时,对元宵节倍加重视;在元宵节燃灯更成为一种习俗。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元宵节燃灯的习俗,经过历朝历代的传承,节日的灯式越来越多,灯的名目内容也越来越多,有镜灯、凤灯、琉璃灯等等。元宵节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