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中药需要洗吗
煎中药需要洗吗
医疗专家建议中药不要清洗,具体原因如下:
1、不少药材中含有水溶性的糖和甙类成分,水洗后,这些有效成分必将有一部分溶于水而流失,导致药效降低,影响治病效果。
2、有的药材如醋制元胡、蜜炙麻黄、酒制大黄、胆南星等,炮制过程中加入了蜂蜜、醋、酒、胆汁等辅料,若用水洗,会导致部分辅料流失。
3、中药方剂中有不少药材是粉末状的,有的在配药时还要研碎,如龙骨、牡蛎、滑石粉、桃仁等,如果先用水洗一遍,必然会造成这些药物的损失,影响疗效。
值得一提的是,中药在煎煮前要用水泡一下。
一般先加冷水浸泡30分钟至1小时,让水分能浸透药物,使药物的有效成分先溶解一部分在水里,以使其能充分煎出。加水的量一般应掌握在浸过药材并超过1厘米左右为宜。
代煎中药可以放几天
代煎中药可以放几天中医师开中药,通常一次要开4~7天的药量,甚至是更多,很多患者会选择将所有的中药一次在医院或药店代煎,将煎好的药汤保存在冰箱里。这一服务极大方便了广大群众,特别是对工作忙且不懂如何煎药的白领阶层尤为适宜。但是这一服务也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代煎中药汤剂的保存问题。
曾经有这样的研究,将不同方剂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存放,通过观察药汁的变质程度,分别记录臭气、混浊、生霉及酸度等测定项目。结果发现,温度越高药液变质越快,在气温较高的季节里,室温在25℃以上,一般汤剂保存不超过2天,如果冷藏,则一般保存7天不会有变质现象。
为了安全起见,专家建议,密封真空包装的中药汤剂最好在冰箱冷藏室0℃-5℃范围内保存,保存时间应在7-14天,但最好不要超过7天。若发现药液袋鼓起或药液变味,有气泡等异常现象则属变质,不可服用。
如果是用自己提供的器皿来盛放的中药汤剂,一般不建议隔夜服用,即使放置在冰箱冷藏室中,也不应超过3天,以免药液变质影响健康。
代煎中药可以上火车吗可以。
放保温瓶里,再买点冰放在里面就可以了。
塑料袋装中药是否安全
现在很多人看中医,让医院代煎的中药都用塑料袋塑封,用起来很方便,对此,很多患者疑惑:“将近100℃(药汤)直接灌装,常温下能保存14天,塑料的成分会不会渗透到中药里去呢?”
专家表示,患者对代煎中药塑化剂超标的担心,基本可以忽略。代煎中药用的塑料袋,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经过测试合格,可以满足先煎后下等各种要求。这种袋子是真空包装的,有一定的灭菌性。
看中医开药,通常一次要开4至7天的药量,若是慢性病患者可能一次开出两周的量,很多患者会选择将所有的中药一次在医院或药店代煎,然后将煎好的药汤保存在冰箱里。
为了保证药品使用安全,密封真空包装的中药汤剂保存的最佳温度为0~5℃,保存时间为7~14天,但最好不要超过7天。冷藏前常有半天到一天的室温保存,这会“加速”药汤变质。若发现药液袋鼓起或药液变味,有气泡等异常现象则属变质,不可服用。
如果是用自己提供的器皿来盛放的中药汤剂,一般不建议隔夜服用,即使放置在冰箱冷藏室中,也不应超过3天,以免药液变质影响健康。
中药代煎效果好吗据了解,选择代煎中药的患者不在少数。为了方便患者,除了各大中医院、中药店、省市级综合性医院中药房开展这一业务。每副只需付两元左右的代煎费,就能将药煎好并用密封袋封好交给患者,因此代煎药受到患者的青睐。
虽然中药代煎业务颇受患者青睐,但也并非没有缺点。代煎中药在方便患者的同时,从疗效和治疗要求方面看却又存在着让人担忧之处。药品的种类不同,煎煮的时间差异也很大,像矿物质类、补药类、有毒的药物应当久煎、先煎;解表类、具有挥发性的药物应当轻煎、少煎。
可如今的很多药店甚至医院的代煎人员都是非专业药师出身,这就很难严格按照药物的性质确定煎药的火候和时间,也就会影响药效。从这方面来说,即便医生辨证辨得再准,药方开得再好,如果药没煎好的话,也会影响到疗效。代煎药的出药量难以达到医生个性化治疗的要求。
某些疾病,医生可能会要求患者服用汤剂的量大些,而另外一些疾病,医生又会要求患者服用汤剂的量少些,而代煎药品就很难实现这种个性化治疗。还有就是,代煎药多是用塑料袋封闭,虽然包装时会在高温下灭菌,但其并不是无菌制剂,有些患者一次煎一周或10天的汤药,即使存放在冰箱中也很容易发生变质而失去药效。
煎中药的正确方法 煎中药要多长时间
煎中药所需时间因药性而有所不同,如解表药不能久煎,通常煮沸后15分钟即可;味厚滋养的补益药,煎煮的时间宜长,煮沸后要再用文火熬1小时左右,以使 药中的有效成分更好地溶于水中。另外,一些毒性较大的药物经慢火久煎后,可以减低或消除其毒性,如附子、生半夏等,煎煮的时间也要稍长一些。药熬好后要趁 热将药汁滤出,每剂药一般只煎两次。
煎中药的方法 煎中药用什么锅
煎中药的器具以砂罐或瓷罐为佳,切忌用铁、铜等金属器具,因为大多数药材与金属接触后,会发生化学变化,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
煎中药不用微波炉原因有三
我们都知道微波具有穿透力强、选择性好、加热效率高等特点,但是用微波炉煎中药合适吗?专家提醒:煎中药最好不要用微波炉。原因有三:
1.药材变性
微波炉的加热原理是通过微波作用于食物,使其内部分子产生震动而产热的。用微波炉煎中药时,药材内部分子震动产热的过程中,使药材分子发生破坏变质,失去原有效能。
2.煎煮方法各异
中药的质地、性质往往有显著差异,因此,煎煮方法或煎煮时间常不同,有先煎、后下、包煎等。煎药容器通常加盖,如果用微波炉很难确切知道中药什么时候煮开了,加入的水是否足够,煎煮过程中也不方便搅拌中药。
3.火候和时间难以掌握
煎药讲究火候,若用微波炉煎药,火候和煎煮时间难以掌握。煎中药要先用大火煮沸,后转文火煮15~20分钟。不同的药煎服时间不同。因为中药是用慢火煮的,微波炉加热的原理是快速由内至外,中药的药用效果就体现不出来了。
如何煎中药
一、选好药锅
选择好煎药工具是煎药的首要环节。煎药最好选用砂锅或搪瓷锅。目前一些人选用铝锅,这是不合适的,更加不能使用铁锅煎药。中草药中含有一种叫鞣酸的化学物质,它碰上铁和其它贵重金属会生成不溶于水的鞣酸铁或其他鞣酸盐。它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另一方面,草药中具有治疗作用的生物碱因得不到鞣酸而不能溶解于水,降低药效。如果实在没有条件,不锈钢锅也可以用,但药效会受到一些影响。
此外,煎药用锅必须清洁,每次煎药完毕最好立即去渣洗净。锅内若残存一些药渣,将会影响再次煎药的效果。而那些曾经用来熬肉汤或者做过菜的锅也是不宜使用的。
二、注意加水量
煎一剂药,应掌握好用水量。太多,则无端地延长药物煎熬时间,使一些不宜久煎的药物失效,况且药汁太多,病员也不能都喝下;大少则药物有效成分不易煎出,且易煎干。
煎药前先将药物浸泡20~30分钟,一般煎药时水面以高出药面1~2横指为宜。当然,用水的多寡也应根据药物种类来确定。一般属于滋补一类的药物煎头汁需水约300毫升,二汁约300毫升;解表药,头汁约300毫升,二汁约100毫升:一般药,头汁约200毫升,二汁约200毫升。
一煎之后应立即开始煎第二次,然后将两次煎好的药汁混合在一起,再分两次喝。第二次喝的时候通常药汁已经凉了,应该热一下以后再喝,不要喝凉的。因为现在大家都很忙,所以可以考虑在晚上时间较为宽裕的时候煎药,然后喝第一汁,第二汁放在第二天早上喝,可以节约时间。
最后,煎药时,不宜频频加水,这不利于药物的分解。若药物吸水膨胀,水被吸尽,可酌情加点热开水。煎熬需水量较大的草药,最好事先有准备地多加一些水。
三、掌握火候
古人对煎药火候,有近乎于苛刻的要求。北宋自然科学家沈括曾说:“药有可以久煮,有不可以久煮者,有宜急火,有宜温火者。此煮炼之节也。”若用火过急,会使汤液沸腾外溢,造成浪费;另外,药汁也会很快熬干,药效不能充分煎取出来,且容易煎干。小火煎煮则费工费时。常采取急火煎沸,慢火煎至液成的办法。一般感冒药不宜久煎,多以急火煎取;滋补药则宜小火久煎慢煨。
四、注意时间
药物有可以久煮的,有不可以久煮的;有久煮方能煎出药效的,也有久煮反而降低药效的。因此,把握好药物的煎熬时间亦极为重要,它们常根据药物的质地和功用来确定。
1.滋补类药物:俗称“补药”。这类药物多系植物根茎、果实;动物的甲、角、壳等,质地坚硬厚实,难于溶解,煎药前常须捣碎,并适当延长煎药时间。一般头汁煮沸后,文火煎半小时至一小时;二汁煮沸后再煎半小时左右。个别的须焖煮数小时以上。
2.解表发汗类药物:俗称“清热解毒药”。这类药物多系植物全草或花、叶,其质地轻扬,气味辛香,富含挥发油,煎熬太久则易使药物的有效成分挥发逸去,降低药效。一般急火煮沸,再煎5—10分钟即可。
3.一般性药:即普通治疗药,具有多方面功能,故宜视其具体情况而定。一般煮沸后再煎半小时即可。
黄芪红枣泡水丰胸的做法
红枣,大家都较为熟悉,是美容养颜的佳品,无论是泡茶喝或是煲汤喝,总会放上几粒。而黄芪就不为人熟知了,黄芪也是一味名贵的保健药材,黄芪泡水喝有着防病保健的作用。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美容补血佳品和防病保健药材黄芪一起泡茶的做法吧!
材料:黄芪3—5片,红枣3粒。
步骤:
1、红枣用温水泡发洗净后去核(不去核会有些燥热,如果体质比较寒的也可以不去核);
2、黄芪和红枣用清水浸泡20—30分钟(正常煎中药都需要把药材泡20—30分钟,以便于药性的析出);
3、点火,煮滚了以后转小火煮20分钟以上(不要用电磁炉,要用明火)。
泡制技巧:
一般煎中药如果没有特殊情况说明,都是采用这种方法,即先浸泡,后点火煮。煎中药的容器最好用砂锅或者糖瓷锅,没有的就用不锈钢的,不要用其他金属类的容器。对于这道保健茶,保持每天1—2次就好了,不需要过量的饮用哦!
煎中药不能盖盖子吗 煎中药的注意事项
1、一般煎药时间和方法是:刚来的干药用水泡10钟左右,然后武火烧开煎15分钟,在用文火煎15分钟。
2、一副药也有个别药的特殊煎发,先煎,后下,是多有毒,或者易挥发药物这样可以减少毒性,对可以引起喝药有刺激药物采取包煎,阿胶需要洋花,这些特殊煎发只要按医嘱做就可以了。
3、最后就是煎煮中药是煎一次,喝一次,还是一副药煎2-3次,然后把2-3次煎的药物混合在一起,分2-3次服用。个人主张还是煎一次,喝一次。
4、所谓文火就是小火,尽量使用细软的柴草,比如锯末,撒一把木质锯末,别的细软柴火也一个道理,盖住大火头,慢慢煨汤药。
5、草头方子可以治大病,不要小看这些药草,屠呦呦从药草中提炼出的青蒿素获得了诺贝尔奖。见效慢的中药副作用也小,只要坚持服药,能治好许多西医所不能治疗的疾病。
煎中药不用微波炉的三个原因
1、药材会变性
微波炉的加热原理是通过微波作用于食物,使其内部分子产生震动而产热的。用微波炉煎中药时,药材内部分子震动产热的过程中,使药材分子发生破坏变质,失去原有效能。
2.煎煮的方法各异
中药的质地、性质往往有显著差异,因此,煎煮方法或煎煮时间常不同,有先煎、后下、包煎等。煎药容器通常加盖,如果用微波炉很难确切知道中药什么时候煮开了,加入的水是否足够,煎煮过程中也不方便搅拌中药。
3.火候和时间难以掌握
煎药讲究火候,若用微波炉煎药,火候和煎煮时间难以掌握。煎中药要先用大火煮沸,后转文火煮15~20分钟。不同的药煎服时间不同。因为中药是用慢火煮的,微波炉加热的原理是快速由内至外,中药的药用效果就体现不出来了。
怎样正确煎煮中药 煎药前不要洗
中药煎煮前不要清洗,因为水洗可能会使有些中药的水溶性成分丢失,会使粉末类药材丢失,会使部分药材的辅料丢失,影响药物疗效。
煎中药加多少水
1、传统加水法
将中药置于砂锅内,用手将药摊平,然后加入高出药面3-4厘米的水。此方法最为简单方便,使用最多,但是准确度稍差。若药中花(如旋复花、袋袋花等)、叶(如桑叶、枇杷叶等)类较多时,还可适量多加些水。
2、量器加水法
即采用量杯或量筒加水,按不同的药物及其头煎、二煎加不同量的水。一般而言,调理、滋补类药,头煎 700-900毫升,二煎400-450毫升;解表药,头煎400-600毫升,二煎280-300毫升;其他头煎500-700毫升,二煎300-350毫升。此法比传统加水法准确,但是,若遇到药物量多时,加水量则显得少些。
3、重量加水法
即按药物的总重量,确定加水量。将配好的中药(1剂)称一下重量,然后根据1克中药加10毫升水的原则,把总加水量的65%加到第一煎中,余下的35%留给二煎用。例如,滋补调理药人参养荣汤,药物总重量为150克,加水量应为1500毫升,头煎应加65%即为975毫升,二煎加水35%为525毫升。该方法加水准确,特别是药物种类多、药量大的中成药方剂更为适宜。此法虽然比以上两种方法麻烦,但较准确。
煎中药的正确方法 煎中药要盖盖子吗
煎中药要加盖熬煮,以防止药物中挥发性成分逸出。有研究表明,绝大多数植物类中药,如木兰科、芸香科、菊科等植物都含有挥发油。挥发油在医学上具有驱风、抗菌、消炎、镇痛等作用。
煎中药用什么锅
很多家庭平时不备煎药的沙锅,一旦需要熬中药时,就用不锈钢锅或铝锅来应急。这个时候就会产生一些问题,需要大家特别注意。
不锈钢锅传热太快,煎药时要经常搅拌,否则药材黏在锅壁,稍不留神就容易煳锅。不过,除了这个缺点,不锈钢锅还是不错的备选对象。用铝锅、铁锅煎药的问题可就多了,因为铝、铁是活泼元素,容易与中药里的多种化学成分发生反应,降低药效,甚至还可能产生毒副作用。例如:铝、铁可以与中药中的鞣质起反应,生成鞣酸铝、鞣酸铁,产生黑绿色沉淀,服用后引起恶心、呕吐;铝、铁还可能与黄芩、葛根、补骨脂中所含的黄酮类成分,或与大黄、何首乌中的蒽醌类化合物生成难溶性的络合物,有些络合物被人体吸收后,蓄积在肝、肾、脑等组织中,会产生程度不同的毒副作用;铝、铁还会与朱砂等含重金属的中药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有毒的游离汞……每种中药里都含有几十种乃至上百种化合物,用铝锅、铁锅熬药时可能发生无法计数的化学反应。
而沙锅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化学性质稳定,受热均匀,传热缓慢,煎药时水分不容易蒸发,是煎药的首选。需要注意的是,沙锅骤然受热或受冷会形成裂纹。因此,刚煎过药的沙锅不要立即用凉水清洗,可在干木片或架子上放凉后再把药垢清洗干净;沙锅上的油污不能用洗洁精浸泡,以防污水渗入细孔中,可用喝剩的茶叶渣擦拭,也可用淘米水浸泡烘热,再用刷子刷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