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鸡蛋过敏能接种麻疹疫苗吗

鸡蛋过敏能接种麻疹疫苗吗

很多家长都听说打麻疹疫苗前必须要确定自己的宝宝是否对鸡蛋过敏,如果鸡蛋过敏就不能接种麻疹疫苗。这是真的吗?鸡蛋过敏能接种麻疹疫苗吗?

过去我们所了解到的麻疹疫苗的知识中说明,麻疹疫苗是在鸡胚中培养的,所以对鸡蛋过敏的宝宝不能接种麻疹疫苗。但是在我国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中已经剔除了鸡蛋过敏作为麻疹疫苗的接种禁忌。因为麻疹疫苗虽然使用鸡胚成纤维细胞培养的,但是疫苗之中并不含有令鸡蛋过敏者过敏的鸡蛋卵清蛋白成分,所以对鸡蛋、鸡肉、鸡毛或青霉素过敏的宝宝都可以接种麻疹疫苗了。

但是接种麻疹疫苗仍然有一些禁忌,以下人群是不能接种麻疹疫苗的:1.对抗生素和疫苗其他成分过敏的人。2.患有急性和慢性疾病并且伴有发烧症状的人不能接种。3.孕妇不能接种麻疹疫苗。4.有免疫缺陷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或者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不能接种。5.患有脑病、癫痫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不能接种。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疾病,多发季节为冬春两季。麻疹发病时,会出现发热、结膜炎、流涕、咳嗽和出皮疹等症状,会并发中耳炎、心肌炎、肺炎等病症。因为麻疹病毒非常容易传播和感染,所以8月龄以上的人最好尽早接种麻疹疫苗,最好进行三次巩固接种。

麻腮风疫苗必须要打吗

麻风腮疫苗是含有麻疹疫苗、风疹疫苗及腮腺炎疫苗的联合疫苗,这种疫苗可以预防麻疹、风疹及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麻风腮疫苗接种的不良反应轻微,除了局部疼痛外,偶尔有发热或都轻微的皮疹,但是持续的时间不长。但对于新霉素、鸡蛋或多种物质过敏的孩子或有免疫缺陷病的孩子不能接种,正在发热的孩子应暂缓接种。麻风腮疫苗不属于国家计划疫苗内,是否接种您可以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询问儿保医。

接种麻疹疫苗的注意事项

麻疹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

1、麻疹疫苗不能和乙肝疫苗同时接种,因抗原之间有干扰。

2、注射疫苗后两天内避免洗澡,以免感染;

3、注射后,应在接种场所休息半小时;

4、在注射麻疹疫苗前不要空腹;

5、避免剧烈活动,不吃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多喝开水。

不可接种麻疹疫苗的人群:

1)妊娠期的妇女。

2)对青霉素和鸡蛋有过敏史或类过敏反应者。

3)伴有发热的呼吸道疾病、活动性结核、血液病、恶病质和恶性肿瘤等。

4)原发性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人或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

5)个人或家族有惊厥史和脑外伤史。

哪些人群不应该接种麻疹疫苗

人们经常能发现在生活中有着麻疹的患者,麻疹经由呼吸道感染所导致,这一疾病由于是通过呼吸传播,虽然很多人已接种这个疾病的疫苗,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是接种哦。我要分享的经验就是关于什么人不适宜接种麻疹疫苗。

1体温逾越37.5℃的继续发热者,需体温正常后再接种麻疹疫苗。不能当自己已经确诊患上麻疹时再去医院接种麻疹疫苗,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因为若你是麻疹患者,这个时候是不能接种的。

2带有肾脏疾病的患者也是不可以进行接种的,否则会导致身体出现问题啊。还有就是对于患有哮喘病的患者不宜进行疫苗的接种,不仅如此,对于对接种有过敏史的人群也不适合接种。

3患有心脏病的患者也是不适宜接种这个疫苗的。还有就是对于已经患有某种慢性疾病,或者是患有某种急性病的患者,是否接种需要进行仔细的考虑,最好能不接种。

接种麻疹疫苗家长须知

麻疹由病毒引起重者可致命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出疹性传染病,传染性极强,甚至超过甲流。麻疹除了引起儿童发热、出疹外,还会导致中耳炎、喉气管支气管炎、肺炎,罕见并发症有腹泻和脑炎等,特别当儿童营养不良时,常常引起并发症死亡,病死率可高达10%,可以说是孩子生命健康的重大威胁。

疫苗可提供最佳的有效保护

麻疹疫苗使用之前,几乎每个儿童都难以幸免,民间有俗语“孩子出过疹和痘,才算解了阎王扣”。接种麻疹疫苗是防止儿童感染麻疹的最好预防措施,彻底地为孩子搭建一个预防麻疹的保护网,将病毒拒于身体之外。一般情况下,儿童接种麻疹疫苗后均可得到有效保护。

强化免疫既满足补种又强化保护

有部分人因个人体质原因,接种后没有产生抗体,这种情况称为免疫无应答(或免疫不成功),在周围有麻疹流行的情况下很有可能被感染。

开展强化免疫,是我国提出的综合性消除麻疹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疫苗质量无关。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是给以往未接种疫苗或接种疫苗后免疫不成功的儿童提供了一次补种机会,同时,使部分已接种麻疹疫苗时间较长的大年龄儿童迅速提高体内抗体水平,增加保护年限。因此,为了保护孩子健康,适龄儿童及其家长应积极支持和参加强化免疫活动。

接种后的免疫反应属正常

任何疫苗对人体而言毕竟是一种异物,绝大多数健康人群接种后不发生任何不良反应,只有极少数因个体差异在接种后发生不良反应,麻疹疫苗也是如此。麻疹疫苗是减毒活疫苗,接种后在产生抗体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正常的免疫反应,部分儿童接种麻疹疫苗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疼痛、短暂发热及散在皮疹等一般反应,但病情轻微,一般在2天内可自行缓解,必要时可对症治疗;因接种麻疹疫苗引起的过敏反应(如过敏性皮疹、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紫癜等)或神经系统反应极为罕见。

我国的麻疹疫苗是安全的

根据我国和本市近几年对麻疹疫苗接种安全性的监测情况,接种麻疹疫苗后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正常范围内,并低于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预期发生率,而且麻疹疫苗接种次数的增多,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说明我国的麻疹疫苗是安全的。

接种麻疹疫苗家长须知

为了避免和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及其带来的损害,家长的作用不容忽视。家长在接种前应向接种人员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家长应特别注意孩子有无急性疾病、过敏体质、免疫功能不全、神经系统疾患等情形,以便工作人员判断是否可以接种。

接种后不要匆忙离开医院,要观察15-30分钟后再离开,以便万一发生速发性反应,医生可及时救治;如接种回家后出现可疑情况,特别是孩子接种疫苗后体温较高,高于38.5℃,或发热持续数日,或出现异常反应,应带孩子去医院就诊,以便得到及时、正确的处理。

不能或暂时不能接种的情况

如果您的孩子有以下情况,不能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1)已知对该疫苗所含任何成分,包括辅料以及抗生素过敏者(如对硫酸庆大霉素或硫酸卡那霉素过敏),或曾患过敏性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阿瑟氏反应、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严重过敏性疾病者;(2)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3)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4)曾患或正患多发性神经炎、格林巴利综合征、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脑病,未控制的癫痫等严重神经系统疾病,或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计划内疫苗接种攻略

6个月前婴儿的预防接种

2-6个月婴儿需接种多次疫苗,如口服小儿麻痹糖丸、注射百白破三联疫苗、乙型肝炎疫苗和乙脑疫苗。每次接种都有一定的时间和要求。

在婴儿满4个月时,应口服第三颗小儿麻痹糖丸,至此即完成了全程的基础免役,在婴儿体内产生了足够的抗小儿麻痹症的抗体,可维持2-3年。因此,在4岁左右还应再服一次以强化对该疾病的抵抗力。

百白破三联疫苗从婴儿生后满3个月开始接种第一针,要完成该疫苗的基础免疫,还需在出生后满4个月和满5个月时再各接种一次。即在婴儿体内产生了抗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三种传染病的抗体。注射百白破三联疫苗的第二针后,因注射剂量增加了,往往会发生一定的反应,如在接种后的当天晚上婴儿会哭闹不安,难以入睡,有时还会发烧。注射的局部会红肿、疼痛,也可使婴儿烦躁不安。这种反应一般可持续1-2天,而自行恢复,不需处理。如果婴儿体温升至39.5℃以上,有抽搐、惊厥、持续性惊叫等严重反应,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在进行第三针注射时,应将上述情况反馈给医生,由医生决定是减少剂量注射呢?还是改用白破疫苗注射,或是不再进行第三针注射,以免再次发生严重反应或过敏反应。

乙型肝炎疫苗的第三针应在婴儿满6个月时接种。因为与第二针相隔时间较长,有的家长往往会忘记。如第三针不接种,抗体水平低且持续时间短。

7-9个月的婴儿的预防接种

7-9个月的婴儿需要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接种麻疹疫苗后可预防婴儿患麻疹。目前规定在婴儿8个月时都应接种麻疹疫苗。这是因为在婴儿8个月时,由母亲传递给婴儿的麻疹抗体逐渐消失,而使婴儿对麻疹的抵抗力下降。这时必须采取人工的方法,即注射麻疹疫苗,在婴儿体内经过一次轻微的麻疹病毒感染,从而在体内产生相应抗体,对麻疹有了抵抗力,这种抵抗力一般可持续3-4年。接种时,在婴儿的臂外侧进行皮下注射。接种麻疹疫苗后,反应很轻,仅少数婴儿在接种后6-10天可有发热,但体温不会超过38.5℃,持续2天即消退。婴儿的精神、食欲均不受影响。也有的婴在接种后,发热的同时可出现皮疹,多见于胸、腹及背部的皮肤,皮疹数目不多,并且1-2天内即消失,皮疹消失后也不象患麻疹那样皮肤上留有褐色斑。因此,不需要做任何处理。在注射的局部一般无不良反应。在婴儿患有发热、其他疾病的急性期、恢复期时,均应暂缓接种。对鸡蛋过敏的婴儿应当慎重使用麻疹疫苗。在注射丙种球蛋白、胎盘球蛋白后,需间隔一个月才可接种麻疹疫苗。而接种麻疹疫苗后二周,才可注射胎盘球蛋白或丙种球蛋白等,以免影响麻疹疫苗的免疫效果。

婴儿1岁时的防接预种

婴儿1岁时应接种流脑多糖疫苗和乙脑。按规定在婴儿10个月-12个月期间进行流脑疫苗的初次接种,需要接种2次完成基础免疫,2次之间应间隔3个月。乙脑疫苗有两种,一种是灭活的,一种是减毒的,一般国内的计划免疫规定的免费的是灭活的,这一种初免是2针,间隔7-10天,减毒的初免的一针。两种比较,灭活的宝宝要多扎一次,但宝宝反应相对较小,减毒的宝宝可以少扎一针,但反应相对较大。

这两种疫苗一般接种在婴儿的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进行皮下注射。接种后反应轻微,仅少数小儿可出现接种部位有红晕、硬结等反应,全身仅有发热,偶尔可出现过敏反应,这些反应经过1-2天后也会自行消失,不需要做任何处理

打麻疹疫苗副作用

每一种疫苗的接种都不意味着百分百的安全屋副作用,麻疹疫苗也是如此。对于广大朋友而言,透彻地了解一种麻疹疫苗的作用以及可能产生的副作用,进而最大程度地减轻对自身的伤害才是最重要的。那么打麻疹疫苗有哪些副作用呢?

1、由于儿童是麻疹的多发年龄段,因此,接种为8月龄以上,未患过麻疹的人为主。通常初免年龄为8月龄,再免疫年龄为7周岁。也可8月龄初免,1.5-2岁再免疫1针以减少初免失败的易感者。

2、病例发生后的应急接种。其对象是病人活动范围的易感者。流行地区接种率应在95%以上。接种时间愈早愈好,在首代病例出现后疫情尚未蔓延之前接种完毕。麻疹的潜伏期一般为7-14天,最长可达21天。接种疫苗后7-12天就可产生抗体,比感染后产生抗体的时间短,因此对易感者进行应急接种可控制疫情蔓延或终止流行。对麻疹潜伏期的儿童接种疫苗后一般没有不良反应,在麻疹感染后1-2天内接种疫苗可阻止病毒血症的产生,使感染者的临床症状减轻。

3、有注射过麻疹疫苗而又与麻疹患者密切接触的易感者和不宜接种疫苗者,可应用丙种球蛋白,但这种免疫力一般只能维持2-3周,此后如再接触麻疹患儿又可再次感染。因此,若以后无禁忌的8月龄以上儿童必须接种各种麻疹疫苗。

卫生部规定的麻疹疫苗免疫程序初免是出生后8月龄以上才能接种麻疹疫苗,这是因为8月龄以下婴儿的血液中含有从母体中带过来的抗麻疹病毒抗体,婴儿有保护自己不患麻疹的能力。如果过早接种麻疹疫苗,这种抗体就会把疫苗中的病毒中和掉,使麻疹疫苗不能发挥应有的效力。婴儿也就不能产生抗麻疹病毒的免疫力。婴儿出生8个月以后,母体的抗体逐渐消失,这时接种麻疹疫苗,疫苗中的病毒就不会被中和掉,婴儿就能自己产生抵抗麻疹病毒的能力。8月龄以后接种麻疹疫苗的另一原因是因为8月龄儿童免疫系统已发育成熟,接种后可以产生较理想的免疫效果。因此,规定出生后8月龄接种麻疹疫苗具有科学性。

哪些情况下不能打麻疹疫苗

麻疹疫苗是“慢性毒药”吗?

近来有网友发帖对此次接种强化麻疹疫苗的行为提出质疑,并对麻疹疫苗的安全性表示怀疑,称“麻疹疫苗是慢性毒药”。对此,卫生部已辟谣称,麻疹疫苗从1966年就开始使用,已使用多年,全部来自国产,质量有保障。

此前孩子接种过麻疹疫苗还要再接种吗?

接种过可能会免疫不成功

麻疹是一种传染性非常强的传染病,没有免疫力的儿童接触到麻疹病人后几乎100%发病。通常情况下,麻疹疫苗在8月龄接种首剂时约为85%,也就是说100个受种儿童有85个会产生免疫力,在18月龄复种时血清抗体阳转率约为95%。完成2剂次接种者,血清抗体阳转率可能达到99%,但仍存在免疫不成功的人群。免疫不成功的人群累积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导致麻疹局部暴发。

这次全国大规模强化接种麻疹疫苗,是为以前未接种过疫苗的儿童、或因个体差异等其他原因免疫不成功的儿童提供一次补种的机会。另外,也能帮助部分接种麻疹疫苗时间较长的大年龄儿童迅速提高体内抗体水平,增加保护年限。

刚刚接种过其他疫苗,可否马上接种麻疹疫苗?

接种过水痘等至少隔一个月

麻疹疫苗如需与其他免疫规划疫苗同时接种,可在不同部位接种;如未同时接种,麻疹疫苗与其他减毒活疫苗(如乙脑、水痘等)应至少间隔一个月再接种。

为何中小学生接种麻风腮疫苗,其他儿童接种麻疹疫苗?

小年龄儿童已接种过麻风腮疫苗

麻腮风疫苗可以预防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三种疾病。在2008年本市实施扩大免疫规划之前,麻腮风疫苗是自费自愿接种的,很多中小学生没有接种过麻腮风疫苗,所以本次强化免疫中小学生接种的是麻腮风疫苗。其他小年龄儿童已在常规免疫中接种了麻腮风疫苗,本次接种麻疹疫苗即可。

麻疹疫苗反应

我国自1960年能自己生产,广泛使用国产麻疹减毒疫苗以来,出现的副反应与国外相比无明显区别,说明我国自行制造的疫苗还是很不错的。据统计约有3~5%的孩子(主要见于2岁以下儿童)注射5~12天后可出现发热反应,热度不超过38.5℃,同时伴有散在的“类麻疹”皮疹,一般不需处理可自行消退。国外报告接种麻疹疫苗后神经系统受到波及影响,在接种6~11天左右可发生全身强直性痉挛,或只有上肢强直痉挛,少数伴有嗜睡、昏迷等症状,目前国内尚无这类报告。

一般来说,接种麻疹疫苗都跟接种其他疫苗一样有接种反应,麻疹疫苗常见的接种反应是在注射部位出现短时间的烧灼感及刺痛,个别受种者可在接种疫苗5~12日出现发热(38.3℃或以上)或皮疹。 罕见的接种反应包括一些轻度的局部反应,如红斑、硬结和触痛、喉痛及不适、恶心、呕吐、腹泻等,极其罕见的有过敏反应、一过性的关节炎和关节痛。

由于麻疹是减毒活疫苗,所以免疫力低下的儿童是绝对禁忌的。另外与其他疫苗一样,儿童身体重要脏器有严重疾病,发热、患有其他传染病或恢复期时都不能接种或必须延缓接种。由于麻疹疫苗是在鸡胚中培养的,对鸡蛋过敏的小儿属麻疹疫苗禁忌症,对其他药物或食物过敏的小儿也要慎重。

麻疹疫苗的有效期及其费用

麻疹疫苗初免成功,就可获得牢固的持久的免疫力。根据我国对麻疹活疫苗的免疫持久性观察,认为至少可维护8-15年以上。

麻疹疫苗可以预防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全身发疹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约90%发生在6个月至5岁的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宝宝,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末春初为多。麻疹的症状包括发热、上呼吸道炎、结膜炎、口腔粘膜斑及全身丘疹等。麻疹传染性极强,在人群密集的小学及幼儿园容易流行。

有些妈妈在打算带宝宝接种麻疹疫苗的时候,不知道接种麻疹疫苗多少钱。按照规定,只要是政府统一要求接种的,就属于一类疫苗,不应该收费;如果是收费的,是属于二类疫苗,需要自费并自愿选择是否接种。麻疹疫苗属于一类疫苗,即计划内疫苗,因此妈妈带宝宝去接种麻疹疫苗是免费的。

乙肝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

1、乙肝、麻疹疫苗不可同时接种乙肝疫苗可以和流脑疫苗、脊髓灰质疫苗、乙脑疫苗同时接种,但是乙肝疫苗最好不要和麻疹疫苗同时使用。最近注射过多价免疫球蛋白的孩子,6周内不应该接种麻疹疫苗。

2、发热、体温超过37.5℃应暂缓乙肝疫苗接种感冒、轻度低热等一般性疾病视情况可暂缓乙肝疫苗接种。

3、免疫缺陷或正接受免疫抑制药物治疗的,不宜乙肝疫苗接种。低体重、早产、剖腹产等非正常出生的新生儿。严重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小儿不宜接种。

4、过敏性体质和孕妇不宜乙肝疫苗接种。

5、患急性传染病或其他慢性疾病者不能接种乙肝疫苗患有皮炎、化脓性皮肤病、严重湿疹的孩子不宜乙肝疫苗接种,等待病愈后方可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麻疹疫苗注意事项 接种禁忌注意

接种麻疹疫苗前需要注意对麻疹疫苗所含任何成分过敏者,包含明胶等辅料及硫酸庆大霉素、硫酸卡那霉素等抗生素过敏者均不宜进行麻疹疫苗的接种;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者、有严重过敏性疾病病史者以及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人群也不宜进行麻疹疫苗接种。

打完麻疹疫苗注意事项

麻疹是很常见的疾病了,这样的疾病对我们的影响是特别大的,严重的还会引起生命的威胁,宝宝在出生之后都要打麻疹疫苗,在打麻疹疫苗的时候需要注意很多,下面我们看看打完麻疹疫苗注意事项

麻疹疫苗注意事项

1、麻疹疫苗不能和乙肝疫苗同时接种,因抗原之间有干扰。麻疹疫苗联合免疫的问题,是计划免疫工作的重点,据观察显示,麻疹疫苗可以和大数疫苗同时接种,而不会影响每种疫苗的免疫效果。如糖丸、百白破三联、甲肝疫苗、腮腺炎疫苗、风疹疫苗、卡介苗、流脑多糖体菌苗等都可同时接种。

2、注射疫苗后两天内避免洗澡,以免感染;

3、注射后,应在接种场所休息半小时;

4、在注射麻疹疫苗前不要空腹;

5、避免剧烈活动,不吃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多喝开水。

麻疹疫苗的接种对象

1、由于儿童是麻疹的多发年龄段,因此,接种为8月龄以上,未患过麻疹的人为主。通常初免年龄为8月龄,再免疫年龄为7周岁。也可8月龄初免,1.5-2岁再免疫1针以减少初免失败的易感者。

2、病例发生后的应急接种。其对象是病人活动范围的易感者。流行地区接种率应在95%以上。接种时间愈早愈好,在首代病例出现后疫情尚未蔓延之前接种完毕。麻疹的潜伏期一般为7-14天,最长可达21天。接种疫苗后7-12天就可产生抗体,比感染后产生抗体的时间短,因此对易感者进行应急接种可控制疫情蔓延或终止流行。对麻疹潜伏期的儿童接种疫苗后一般没有不良反应,在麻疹感染后1-2天内接种疫苗可阻止病毒血症的产生,使感染者的临床症状减轻。

3、有注射过麻疹疫苗而又与麻疹患者密切接触的易感者和不宜接种疫苗者,可应用丙种球蛋白,但这种免疫力一般只能维持2-3周,此后如再接触麻疹患儿又可再次感染。因此,若以后无禁忌的8月龄以上儿童必须接种各种麻疹疫苗。

卫生部规定的麻疹疫苗免疫程序初免是出生后8月龄以上才能接种麻疹疫苗,这是因为8月龄以下婴儿的血液中含有从母体中带过来的抗麻疹病毒抗体,婴儿有保护自己不患麻疹的能力。如果过早接种麻疹疫苗,这种抗体就会把疫苗中的病毒中和掉,使麻疹疫苗不能发挥应有的效力。婴儿也就不能产生抗麻疹病毒的免疫力。

婴儿出生8个月以后,母体的抗体逐渐消失,这时接种麻疹疫苗,疫苗中的病毒就不会被中和掉,婴儿就能自己产生抵抗麻疹病毒的能力。8月龄以后接种麻疹疫苗的另一原因是因为8月龄儿童免疫系统已发育成熟,接种后可以产生较理想的免疫效果。因此,规定出生后8月龄接种麻疹疫苗具有科学性。

了解打完麻疹疫苗注意事项是很重要的,这样的疫苗是不能够和乙肝疫苗同时接种的,否则就会出现一些干扰的现象,打的疫苗就没有效果了,宝宝在出生8个月后一定要去相关的地方去打麻疹疫苗,才能够更好的避免一些麻疹方面的疾病。

麻疹疫苗的禁忌 疫苗接种后注意

有少量人群在接种麻疹疫苗后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因此在接种麻疹疫苗后需要休息观察30分钟,方可离开,接种疫苗后1-2天注意针眼处不要接触水以免感染。同时应当注意休息、不吃酸辣等刺激性食物。

麻疹疫苗接种禁忌症有哪些

如果您的孩子有以下情况,不能接种麻疹疫苗:

(1)已知对该疫苗所含任何成分,包括辅料以及抗生素过敏者(如对硫酸庆大霉素或硫酸卡那霉素过敏);

(2)曾患过敏性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阿瑟氏反应、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严重过敏性疾病;

(3)正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或处于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

(4)有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

(5)曾患或正患多发性神经炎、格林巴利综合征、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脑病、癫痫等严重神经系统疾病,或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

如果您的孩子有以下情况,暂时不能接种麻疹疫苗,可在以后条件适宜时予以补种:

(1)3个月内接种过免疫球蛋白;

(2)近期注射过麻疹疫苗或其他减毒活疫苗,需间隔1个月后补种;

(3)强化免疫期间有感冒、发热等症状,待恢复健康后进行补种。

相关推荐

宝宝拉肚子好了多久可以打预防针 宝宝打预防针前注意事项

在打预防针的前一周,就要仔细照顾宝宝,减少感冒等不适症状的发生。 在打预防针之前一定要对医生如实回答宝宝的情况,因为有的预防针是有禁忌人群的,如对鸡蛋过敏的宝宝,不宜接种麻疹、流感等以鸡胚细胞培养的疫苗;免疫功不全的宝宝,不接种减毒活疫苗,但可接种灭活疫苗。 在打预防针之前,家长们还应带好宝宝的《预防接种证》,以便让医生凭证接种,并在证上登记接种疫苗名称和日期,以防止错种、重种和漏种。 如果是接种脊灰糖丸(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前半小时内不吃奶、喝热水。

过敏体质宝宝打疫苗注意禁忌

“其实,在疫苗接种方面,家长们也存在着不少误区。” 有些家长认为,宝宝出生后有母体抗体保护,而且一直待在家里,接触的病菌有限,可以不用打疫苗。其实,宝宝体内的母体抗体在6个月后就会逐渐消失,而且即使宝宝一直在家中,也可经由家里健康的病菌携带者传染上病菌,寄生在体内,一旦发生抵抗力下降,就可会发病。因此,按时接种疫苗非常必要。 有关二类疫苗要不要接种的问题,在家长中一直存在争议,李珊的建议是,根据宝宝的体质和具体情况而定。比方说,如果宝宝本身体质较差经常感冒,或是上幼儿园后对集体环境比较敏感,容易感冒,

接种麻疹疫苗的时机

麻疹是一种常见病,成人大都已得过。人体内有抵抗麻疹病毒的抗体,这种抗体还可以通过孕妇的胎盘传给胎儿,小儿要到半岁以后,有的要到 8个月后,这种抗体才会消失。麻疹疫苗是一种减毒活疫苗,打麻疹预防针的主要目的,是让这些毒性很弱的病毒进入人体并使之产生抗体。如果人体内还存在对麻疹的抗体,那末这种极弱的病毒就被身体中残存的抗体中和,因而使人体不产生抗体,这样就起不到预防麻疹的作用。 大量研究证实,小儿由母体中带来的麻疹抗体要到出生8个月以后才完全消失,所以麻疹疫苗的初次接种时间应安排在出生第八个月以后。 麻疹

麻疹疫苗接种时间

接种麻疹疫苗是预防麻疹的最有效办法。麻疹疫苗初种时间为生后8个月最佳,复种为7岁左右最佳。 麻疹疫苗是减毒活疫苗,一旦接种有效可终身免疫。麻疹疫苗需在18个月后进行加强接种,一般情况下麻疹疫苗接种两针获得免疫效价可达99%以上。

关于麻疹疫苗的禁忌症

近日在门诊上很多妈妈问到孩子生病接种麻疹疫苗的问题。在这里,向大家说明一下。 麻疹疫苗是一种非常安全的制品,一般无特殊禁忌症,但对鸡卵蛋白有过敏史的人要慎用。对发热、急性传染病、活动性肺结核及有其它严重过敏史者应暂缓接种。注射过免疫球蛋白者,应间隔1个月以上再接种疫苗疫苗与临床上使用的药物是相似的,在获得免疫保护的同时,会出现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如发热和局部红肿,同时可伴有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综合症状;或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偶合发病。

麻疹疫苗接种时间及次数

麻疹疫苗是减毒活疫苗,一旦接种有效可终身免疫,而一般情况下活疫苗只需接种一剂次就可以起效,但考虑到因机体因素及疫苗因素有可令初次接种效价不高,所以麻疹疫苗需在18个月后进行加强接种,一般情况下麻疹疫苗接种两针获得免疫效价可达99%以上。因此,通过强化免疫再次接种麻疹疫苗,可以增加产生抗体的机会,降低感染麻疹的风险。 8月龄以上的易感者:初次接种的年龄为8月龄,再次接种年龄为7周岁。也可8月龄初免,1.5—2岁再免疫1针以减少初免失败的易感者。 没有注射过麻疹疫苗而又与麻疹患者密切接触的易感者和不宜接种

乙肝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

乙肝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 1、乙肝、麻疹疫苗不可同时接种乙肝疫苗可以和流脑疫苗、脊髓灰质疫苗、乙脑疫苗同时接种,但是乙肝疫苗最好不要和麻疹疫苗同时使用。最近注射过多价免疫球蛋白的孩子,6周内不应该接种麻疹疫苗。 2、发热、体温超过37.5℃应暂缓乙肝疫苗接种感冒、轻度低热等一般性疾病视情况可暂缓乙肝疫苗接种。 3、免疫缺陷或正接受免疫抑制药物治疗的,不宜乙肝疫苗接种。低体重、早产、剖腹产等非正常出生的新生儿。严重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小儿不宜接种。 4、过敏性体质和孕妇不宜乙肝疫苗接种。 5

接种麻疹疫苗注意事项

麻疹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传染病,它主要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麻疹易感者与麻疹患者密切接触,其发病率可高达95%以上。这也就凸显了麻疹疫苗的重要性。但是,在接种麻疹疫苗时有一些注意事项还是不忽略的,这些注意事项看似小,却有可决定着大家接种麻疹疫苗是否有效地作用在身上。 1、麻疹疫苗的反应比较特殊,是打完后5-12天之内可有发烧的反应,一般在8天左右; 2、麻疹疫苗的发烧反应比较多,是普遍现象; 3、麻疹疫苗引起的发烧一般不高,38度左右,不超过38、5度不用去医院,多喝水即可; 4、发烧退后,还可

宝宝接种疫苗并不是越多越好

疫苗,它们不是治疗疾病的药物,而是一种由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制成的一种相对安全的毒素,我们医学上称做“抗原”,孩子们接受了防疫针后,由于机体受到了抗原的刺激,就会出现某些反应,从而刺激体内产生一定的抵抗力(我们称之为特异性抗体)。但有些时候,当孩子身体出现了某些特殊情况,就不适合接种,我们称这种情况为“禁忌症”。每种疫苗所含抗原不同,禁忌证也会不同。 禁忌症一般分两大类,一类是暂时禁忌,另一类是绝对禁忌。如早产儿或正在发热的孩子就属于“暂时禁忌”。这些孩子可以在疾病康复后补种;但是,如果孩子具有免疫功

乙肝疫苗接种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我国可以说是一个乙肝大国,早在九几年这便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事到如今,仍然有很多人对于乙肝的预防不加关心,这也是乙肝患者不断增加的原因之一,众所周知,注射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重要举措之一,那么,注射时都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注射乙肝疫苗需注意什么?下面听听专家的介绍: 1、乙肝、麻疹疫苗不可同时接种乙肝疫苗可以和流脑疫苗、脊髓灰质疫苗、乙脑疫苗同时接种,但是乙肝疫苗最好不要和麻疹疫苗同时使用。最近注射过多价免疫球蛋白的小儿,6周内不应该接种麻疹疫苗。 2、患急性传染病或其他慢性疾病者不接种乙肝疫苗患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