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危害有什么
乳腺癌的危害有什么
乳腺癌严重威胁着女性朋友的健康,这是因为乳腺癌导致的死亡率非常高,而且患者会在治疗的过程中不断的受到疾病的折磨。乳腺癌早期不易发现也是因为人们在生活中不注重乳腺癌的危害而造成的。下面就来看下肿瘤治疗专家对乳腺癌的危害的具体介绍。
一:乳腺癌患者可出现“肿瘤食欲不振-恶病质综合征”。食欲不振既是恶病质的原因,又是恶病质的临床表现。可出现食欲不振、厌食、消瘦、乏力、贫血及发热等症状,严重者可引发生命危险。
二:乳腺癌还可出现淋巴转移,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而且肿大的淋巴结数目不断增多,互相粘连成团,少数患者可以出现对侧腋窝淋巴转移。乳腺癌后期还可以出现远处转移,乳腺癌会转移到肺部,出现胸痛、胸水、气促等症状。脊椎转移可以出现患处剧痛甚至截瘫等,肝转移可以出现黄疸、肝肿大等。
三:乳腺癌患者少数在早期可有不同程度的触痛或乳头溢液。乳腺癌肿块生长速度比较迅速。可引起肿瘤表面皮肤凹陷,乳头偏向肿瘤所在的方向,乳头内陷等。而到乳腺癌晚期通过淋巴转移和远处转移可以并发其他一系列的症状。
盘点15个乳腺癌治疗中的误区
1、大多数乳房包块都可能是癌变。这是非常错误的认识,其实约8成的女性乳房肿块为良性囊肿;
2、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为1/8,并且乳腺癌危险会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研究发现,女性各年龄段患乳腺癌几率为:30多岁时大约为1/235;85岁时会增至1/8;
3、乳房较小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险更小。这个说法也不准确,大乳房在检查时的确麻烦,易漏诊;
4、乳房切除后不会再患乳腺癌。乳房切除之后,乳腺癌复发率会降低91%,但有些患者的疤痕处依然会出现乳腺癌复发;
5、乳房囊肿的女性患上乳腺癌风险更大。纤维囊性乳房并不是乳腺癌。不过乳房出现囊肿要及时上医院检查,以排除乳腺癌危险;
6、穿刺活组织检查会造成乳腺癌细胞扩散至身体其它部位。目前研究尚没有发现穿刺活检会导致乳腺癌扩散;
7、直发素或者直发膏会导致乳腺癌。2008年一项研究发现,直发素或者直发膏并不会增加女性乳腺癌危险;
8、钢丝胸罩增加乳腺癌危险。这种说法缺乏科学依据。胸罩的类型与材质及松紧度,与乳腺癌之间没有关联性;
9、隆胸增加乳腺癌危险。研究发现,隆胸妇女乳腺癌危险并不比其他妇女高。不过,隆胸妇女可能要接受多次乳腺癌X光检查;
10、涂抹止汗药会增加乳腺癌患病危险。美国癌症协会表示,这种说法尚没有科学依据;
11、乳腺癌总是以包块的形式出现。除了包块之外,乳腺癌的症状还包括:肿胀、皮肤刺激或凹陷、乳房或乳头疼痛、乳头收缩(凹陷)、红肿、起鳞、乳头或乳房皮肤增厚、出现异常分泌物、腋下淋巴结肿大等;
12、父系乳癌家族史不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事实是,父系和母系乳腺癌的家族病史同样重要,都不可掉以轻心;
13、每年接受乳房X光检查带来的辐射会增加患乳腺癌危险。乳房X光检查会产生很小辐射,但不足以致癌。美国癌症协会建议,女性年过40之后,每年就要接受1—2次乳房X光检查;
14、乳房X光检查结果为阴性就可以高枕无忧了。研究发现,这种检查的漏诊率为12%—21%。因此,临床检查以及乳房自检至关重要;
15、不孕治疗增加乳腺癌风险。由于雌激素和乳腺癌的关联,研究人员只是怀疑不孕治疗可能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但尚没有得到研究证实。
乳腺癌的形成原因
乳腺癌的高危因素如下:
1.家族史和遗传因素:乳腺癌有明显的家族易感性。具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其乳腺癌发病风险高出一般人群2-3倍。一级亲属或二级亲属患有乳腺癌,其本人患乳腺癌的危险是一般人群的2倍;3个及以上一级亲属患有乳腺癌,其危险度高至近4倍。
2.初潮年龄及绝经年龄:初潮年龄小于12岁与大于17岁相比,乳腺癌相对危险度为2.2:1。绝经晚,行经期超过36年,乳腺癌危险性增高,绝经年龄大于或等于55岁者比小于45岁者,乳腺癌危险性增高1倍。
3.首次生育年龄及哺乳:初产年龄小于20岁的女性发生乳腺癌的风险是初产年龄晚于35岁女性的一半。哺乳可降低乳腺癌发生的风险,每哺乳1年可以降低4.3%的乳腺癌发病风险。
4.婚姻:未婚者比结婚者乳腺癌危险性增加1倍。30岁以上未婚或晚婚妇女,或婚后未生育的妇女,危险性增加。
5.外源性雌激素:长期服用口服避孕药患乳腺癌的风险上升15%-25%。激素替代治疗与患乳腺癌危险增高有关,能提高侵袭性乳腺癌26%的危险。
6.电离辐射:接受射线治疗的病人;胸部受到多次放射线照射,又如日本广岛地区妇女乳腺癌发病率高于日本其他地区,这可能与当年原子弹爆炸引起的放射性污染有关。又如胸部疾病长期反复地接受X 线检查,乳腺癌发病率亦增加。
7.乳腺良性疾病:患有纤维囊性疾病和纤维腺瘤者乳腺癌的危险度增高2-3倍。导管内乳头状瘤、硬化性腺病、中度普通型增生,发生乳腺癌的风险比非增生性病变高出1.5-2倍。非典型导管增生和非典型小叶增生,这类病变发生乳腺癌的风险会提高3.5-6倍。
8.饮酒:最新的研究结果发现中低程度的乙醇摄入也会增加乳腺癌发病风险,即使每天饮用5-10g的乙醇,其乳腺癌发病危险增加15%;每增加10g乙醇摄入量,乳腺癌发病危险增加10%。
9.体重和运动:体重增加和超重是普遍公认的乳腺癌危险因素。运动可能减少乳腺癌的风险,尤其是生育过的年青女性。
10.对侧乳腺癌:曾有一侧乳腺癌病史者,其对侧患乳腺癌的危险性亦增高。
11.其他可能增加乳腺癌发病风险的因素包括流产、吸烟、不良职业环境和化学暴露。乳腺癌在全球分布的巨大差异强烈提示膳食营养因素可能是影响其发生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大豆摄入可能是乳腺癌发病的保护因素。低脂饮食可能通过激素途径影响乳腺癌危险度。水果和蔬菜的摄入可能与乳腺癌危险度降低有关。
预防乳腺癌注意事项 预防乳腺癌的方法
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的绝经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是睡眠时间充足妇女的两倍。每晚7~8小时的睡眠可保持正常身体节律,有利于降低癌症危险。
肥胖会导致乳腺癌复发危险增加30%,死亡危险增加50%。研究者分析指出,脂肪组织会提高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进而增加乳腺癌危险。脂肪还会提高刺激肿瘤生长的胰岛素水平。
吃菜花、卷心菜、西兰花等蔬菜较多的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及复发率可分别降低62%和35%。这类蔬菜中的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及多酚能起到关键的抗癌作用。
多项研究发现,每天两杯酒会导致乳腺癌危险增加21%,常喝酒还会导致复发率增加19%。饮酒会提高绝经妇女雌激素水平,增加乳腺癌风险。
每周散步、种菜、种花、干家务等活动10~19小时,乳腺癌危险可降低30%
女人预防乳腺癌怎么办 避免饮酒
饮酒对于女性来说,其危害要比男性大得多。饮酒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性较很少饮酒者高,每日饮酒1杯或l杯以上者,患乳腺癌危险性比很少饮酒者增高45%以上,这种危险性在绝经前妇女中最为显著。目前认为,酒精可刺激脑垂体前叶催乳素的分泌,而催乳素又与乳腺癌发生有关。因此,女性尤其是绝经前后的女性,应戒酒或少饮酒。
每周运动3小时可降低乳腺癌危险
保持活跃生活方式可以降低乳腺癌危险。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经常步行的女性未来15年罹患乳腺癌危险降低14%。
美国癌症协会亚特兰大分会科学家完成的这项新研究分析了73615名50~74岁绝经妇女的相关数据。数据采集于1992~2009年,参试妇女填写有关每周运动项目及时长等项目的问卷调查表,研究期内共有4760名妇女确诊患有乳腺癌。参试妇女中有近一半的人表示,步行是唯一的经常性运动。结果发现,与每周步行3个小时以下的参试者相比,每周步行7小时以上的参试妇女乳腺癌确诊率低14%。除了每天步行至少1小时之外,每周还进行跳舞、健美操等中等强度运动或跑步、游泳及网球等较高强度运动的最活跃女性,乳腺癌危险比不爱运动的女性降低25%。
新研究负责人阿尔帕·帕特尔博士表示,光步行就可以使女性乳腺癌危险明显降低,运动时间更长、强度更大,防止乳腺癌的效果更好。每天进行中等强度运动30分钟,或者每周运动3~3.5小时,可以使乳腺癌危险至少降低20%。
日常预防乳腺癌的几种方法
好睡眠
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的绝经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是睡眠时间充足妇女的两倍。每晚7~8小时的睡眠可保持正常身体节律,有利于降低癌症危险。
减体重
肥胖会导致乳腺癌复发危险增加30%,死亡危险增加50%。研究者分析指出,脂肪组织会提高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进而增加乳腺癌危险。脂肪还会提高刺激肿瘤生长的胰岛素水平。
吃菜花
吃菜花、卷心菜、西兰花等蔬菜较多的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及复发率可分别降低62%和35%。这类蔬菜中的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及多酚能起到关键的抗癌作用。
少喝酒
40多项研究发现,每天两杯酒会导致乳腺癌危险增加21%,常喝酒还会导致复发率增加19%。饮酒会提高绝经妇女雌激素水平,增加乳腺癌风险。
勤活动
每周散步、种菜、种花、干家务等活动10~19小时,乳腺癌危险可降低30%。
吃什么可以预防乳腺癌?
1、维生素A可帮助人体上皮组织维持正常的功能,不受癌细胞的侵犯。维生素A还可以调动人体的抗癌机制,很适合乳腺癌的预防。
2、经常食用大蒜能有效预防乳腺癌。专家表示,人正常一周吃几次大蒜就可以起到防癌的作用,但大蒜最好是生吃,且要弄碎之后再食用。
3、大豆也可起到预防乳腺癌的作用,经常喝豆浆的女性其患乳腺癌的风险,要明显低于摄入高脂肪食物的女性。
乳腺癌危害
乳腺癌早期不易发现也是因为人们在生活中不注重乳腺癌的危害而造成的。下面就来看下肿瘤治疗专家对乳腺癌的危害的具体介绍。
乳腺癌的危害一:乳腺癌患者可出现“肿瘤食欲不振-恶病质综合征”。食欲不振既是恶病质的原因,又是恶病质的临床表现。可出现食欲不振、厌食、消瘦、乏力、贫血及发热等症状,严重者可引发生命危险。
乳腺癌的危害二:乳腺癌还可出现淋巴转移,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而且肿大的淋巴结数目不断增多,互相粘连成团,少数患者可以出现对侧腋窝淋巴转移。乳腺癌后期还可以出现远处转移,乳腺癌会转移到肺部,出现胸痛、胸水、气促等症状。脊椎转移可以出现患处剧痛甚至截瘫等,肝转移可以出现黄疸、肝肿大等。
乳腺癌的危害三:乳腺癌患者少数在早期可有不同程度的触痛或乳头溢液。乳腺癌肿块生长速度比较迅速。可引起肿瘤表面皮肤凹陷,乳头偏向肿瘤所在的方向,乳头内陷等。而到乳腺癌晚期通过淋巴转移和远处转移可以并发其他一系列的症状。
以上就是乳腺癌的危害的相关介绍。
中医治疗肿瘤具有较强的整体观念。肿瘤虽然是生长在身体的某一局部,但实际上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对多数的肿瘤病人来说,局部治疗是不能解决根治问题的,而中医由于从整体观念出发,实施辩证论治,既考虑了局部的治疗,又采取扶正培本的方法,对于改善患者的局部症状和全身状况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医分子靶向免疫治疗体系”治疗肿瘤对细胞无毒副作用,对正常机体功能的影响非常小,没有类似化疗放疗的副反应,如恶心、呕吐、免疫功能下降等。对高龄和体质差不能耐受化疗的患者尤其适用。
乳腺癌危害大
乳腺癌患者少数在早期可有不同程度的触痛或乳头溢液。可引起肿瘤表面皮肤凹陷,乳头偏向肿瘤所在的方向,乳头内陷等。而到乳腺癌晚期通过淋巴转移和远处转移可以并发其他一系列的症状。
乳腺癌患者到中晚期可出现“肿瘤食欲不振-恶病质综合征”。食欲不振既是恶病质的原因,又是恶病质的临床表现。可出现食欲不振、厌食、消瘦、乏力、贫血及发热等症状,严重者可引发生命危险。
乳腺癌后期可出现淋巴转移,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而且肿大的淋巴结数目不断增多,互相粘连成团,少数患者可以出现对侧腋窝淋巴转移。
乳腺癌后期还可以出现远处转移,乳腺癌会转移到肺部,出现胸痛、胸水、气促等症状。脊椎转移可以出现患处剧痛甚至截瘫等,肝转移可以出现黄疸、肝肿大等。
男性乳腺增生的危害
1、多数乳腺增生特别紧张,担心这是乳腺癌的前兆。其实,乳腺增生仅仅是由于女性内分泌失调也就是雌激素增高、孕激素降低所造成的乳腺结构紊乱,这个担心是有必要的,乳腺增生的危害有哪些呢?乳腺增生的危害点在于它是有可能转变成乳腺癌。
2、乳腺增生的危害会导致癌变,乳腺增生患者应该积极的治疗,不应耽误最佳的治疗时间,使得乳腺增生的病情恶化,出现癌变,最终患上乳腺癌。
3、有些妇女平乳腺增生的危害表现并不感到乳房疼痛,但健康检查时医生告诉她患有乳腺增生症后,乳腺增生患者便经常感到乳房疼痛。而乳腺增生患者心情舒畅时,乳房疼痛的症状又会减轻。
4、很多女性乳腺增生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周期性乳房疼痛,乳腺腺体增厚或出现团块,并有压痛。同时还会有情绪改变,如生气、紧张、发怒、焦虑、抑郁等,工作、生活规律改变、劳累,甚至天气变化等都会使疼痛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