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用药选择
高血压的用药选择
1.利尿剂:①噻嗪类(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塞),②袢利尿剂(呋塞米/速尿),③保钾类(螺内酯/安体舒通、氨苯碟啶、复方阿米洛利/武都力),④磺胺类(吲哒帕胺/寿比山)
2.β受体阻止剂:普萘洛尔/心得安、阿替洛尔/氨酰心安、美托洛尔/倍他洛克、比索洛尔/博苏或康可或康忻、卡维地络/络德或达力全、倍他洛尔、拉贝洛尔
3.钙通道阻止剂:① 二氢吡啶类(硝苯地平/心痛定、硝苯地平缓释片/欣然或利焕或伲福达、硝苯地平控释片/拜新同、尼群地平/舒麦特、非洛地平/波依定、氨氯地平/络活喜或压氏达、左氨氯地平/施慧达、拉西地平/三金司乐平),②苯烷胺类(维拉帕米/异搏定或戊脉安), ③硫氮卓类(地尔硫卓/恬尔心或合心爽、地尔硫卓缓释片/合贝爽
4.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卡托普利/开搏通或巯甲丙脯酸、依那普利/依苏或悦宁定、贝那普利/洛丁新、赖诺普利/捷思瑞、雷米普利/瑞泰、福辛普利/蒙诺、西拉普利/一平苏、培哚普利/雅司达
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氯沙坦/科索亚、复方氯沙坦/海捷亚、缬沙坦/代文或穗悦、厄贝沙坦/安博维、复方厄贝沙坦/安博诺、替米沙坦/美卡素、坎地沙坦/维尔亚
6.α受体阻止剂:酚妥拉明/瑞支亭、酚苄明/竹林胺、哌唑嗪、乌拉地尔/亚宁定、特拉唑嗪/马沙尼
7.其它降压药物:
①扩张血管药 利血平、复方利血平/降压0号或复方降压片或复方降压平、肼苯达嗪
②中枢降压药 甲基多巴、可乐定
③国产中药制剂 罗布 片、维压静、脑立清、牛黄降压丸、珍菊降压片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几类降血压的药物,可是服用药物是在最终的情况下才凡是药物总是有三分毒,因此药物的治疗方法只有在最后的情况下才会采取。此方法也普遍适用于老年。但是小编在这里还是要鼓励大家采取正确的运动方式来降血压。
高血压治疗与护理方法有哪些呢
不要突然停药
有人认为血压降下来以后就可以停药了,担心吃药的时间长了会产生耐药性。抗生素有耐药性,抗高血压药物是没有的。高血压是终身疾病,必须长期用药,所不同的是用药的量可以根据病情调整。
服药之余不测血压
高血压用药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进行适当调整,如果服药之余不测血压,不能及时了解病情严重情况,无法达到更好的维持巩固的效果。
降压不要太快
血压下降过快、过低,很容易发生脑缺血、体位性低血压。
单一用药
高血压用药切忌单一用药,不过轻度高血压可以单一用药。但如果高血压问题严重的话,为了使药物发挥更好的效果,提倡联合用药,也可以抵消部分药物的不良反应。
频繁换药
有些高血压患者服用某种药物一段时间后看到没效果,马上换药,而且随意增加服药剂量,这是不明智的,因为降压药物均要在用药后的2周左右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乱用降压药
降压药一定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如果服药类型不对路,则降压效果不明显。总之,用药应遵从医生的指导。
睡前用药
睡前用药是高血压用药禁忌之一,这有可能导致脑血栓、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比较危险。因此高血压用药一定要在临睡前2小时服药。
高血压用药误区后果很严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民群众用餐质量的日益改善,我们可以看到,诸如改革开放前的一系列因为营养不了而产生的疾病现在已经销声匿迹。但随着人们吃的东西越来越偏向油腻,近些年来,人们得心血管疾病的概率大大增加,而作为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高血压一直都扮演着一个谈虎色变的角色。一旦患上高血压疾病,普通人得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所以现在很多人在使用高血压药来控制血压,但是我们在使用高血压的时候,还是对用药的方式方法加以注意,如果使用不当,不但启动不到降压的效果,反而会引起反作用。
高血压药使用误区:
误区一:不难受不服药
有些患者朋友,认为高血压史需要服药的,但确根据自身症状和有无感觉来取舍用药,这个做法也是不正确的。很多患者,正是在自我感觉良好的状态下,去医院检查时,才发现自己的心、肾、脑及血管已有不同程度不等的损害。有的甚至是在毫无察觉的状态下,突发中风、心脏病等疾病发生。所以,我们要知道,一旦患上高血压疾病,按时服用降压药是最根本的解决方式,这里面还是要提到一点,有很多高血压的患者朋友,对自己是否患上高血压并没有明显的察觉,这类高血压的患者是相对来说比较棘手的。建议诸位平时饮食习惯不好的,烟酒比较频繁的朋友,去医院做一个具体检查,来确诊一下自己是否有高血压疾病。专家提示:对于这类不难受不服药的患者朋友,还是要改变自己的用药习惯,按时服药,避免更严重的并发症的产生。
误区二:时间不对
早晨清醒之后,人体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动脉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有人在短时间内能迅速升高10~40毫米汞柱。多数人上午血压到达一个高峰,容易出现脑出血;也容易发生心肌梗塞,而且据西班牙最近公布的研究成果称,上午心脏病发作,心肌受损率增加21%。午间血压降低,有人下午血压有个小高峰,夜间出现低谷。按照传统每天3次服短效降压药,多数病人习惯于晨练后或早饭后吃第一次药,难以控制上午的血压高峰;中午吃药后午后的血压降得更低;尤其是晚间吃药,夜间容易加重血压的低谷,造成脑血栓。目前多数医生主张选用缓释降压药,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先吃降压药。既能有效控制上午的血压高峰,又能平稳地降压,避免可能出现的意外。当然,服降压药时间也应个体化。
误区三:迅速降压
降压心切,要求短时间内降到理想水平,有时有害无益。尤其收缩压在180毫米汞柱以上的病人,由于长期适应了血压高的状态,短时间内迅速降压,反而给病人带来更多的不适,甚至器官严重供血不足,造成心脑血管意外。降压药应从小剂量开始用,平稳降压,不可操之过急。降压药起作用,要有一个过程,期待理想的降压效果,需要有些耐心。
误区四:误解标准
多数人认为,高血压病人血压降到140/90毫米汞柱就达标了。140/90毫米汞柱不是血压的正常值,而是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与血压<110/75mmHg比较,血压140/90mmHg,心血管发病危险就会增加2倍。把降压目标值定为140/90mmHg,无疑是一个误解。普通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应严格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糖尿病和肾病病人的血压应降至130/80mmHg以下;老年人收缩压降至150 mmHg以下,如能耐受,还可以进一步降低。
误区五:吃吃停停
血压高就吃,不高了就停;过几天又高再吃,血压降下来再停。或者有症状就吃,没症状就停。吃吃停停会导致血压波动。血压忽高忽低,难以稳定;也容易发生心脑血管意外。高血压说终身性疾病,基本上需要终生吃药;即使血压降至正常,也需要稳定一段时间,可减量或换用作用缓和、副作用小的中成药维持,但完全停药须慎重。
温馨提醒:现在的科技还没有能够彻底治愈高血压的方法,只能够依靠药物以及其他方式控制病情。所以患者千万不能擅自停药,就算控制下来也要根据医生的建议缓慢减量服用,以免病情反跳发生危险。
妊娠高血压用药要谨慎选择
妊娠高血压患者用药时必须慎重选择。
甲基多巴是妊娠期常用的降压药物,也是惟一长期随访至儿童期,并证明是安全的药物。使用方法为每天口服3次,每次250毫克。
α、β受体阻滞剂柳胺苄心啶不影响子宫胎盘循环,已广泛用于妊娠高血压的治疗。
血管扩张剂肼苯哒嗪降低舒张压的效果明显,不影响子宫胎盘循环,对胎儿无不良影响。一般主张小剂量(5毫克)间断静脉注射,注射时间为1~2分钟。酚妥拉明有血管扩张作用,可使60%以上高血压患者充分降低血压。
钙拮抗剂降压作用缓和,不降低心排出量。常用硝苯地平每天4~6次,每次10毫克。亦可使用尼卡地平。近年国内外研究人员发现,尼莫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不仅疗效明显,而且使用简便,更为安全。
以下药物应慎用:
1、β-受体拮抗剂 代表药普萘洛尔适用于妊娠高血压并发窦性及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但近年来,由于临床发现该药与胎儿宫内窘迫、低出生体重和围产期死亡率增加有关,故目前已不主张再用于妊娠高血压的治疗。
2、α-肾上腺素能拮抗剂 较常用的为哌唑嗪,它既可降低心脏前负荷,又可降低阻力血管后负荷,但因临床应用积累较少,故应慎用。
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等。因这类药对胎儿有损害,故应禁用于孕妇。新应用于临床的第二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群多普利,降压效果好,尚未见有对胎儿不利的报道,但能否用于妊娠高血压的治疗,还需进一步探索。
利尿剂近年来,在妊娠期很少使用利尿剂作为降压药物,主要原因在于利尿剂会减少母体血容量,常伴有不良围产儿结局,须予以重视。
总之,发生妊娠高血压后要请有经验的医生给予指导治疗,千万不要自行滥用药物,以免出现严重后果。
高血压用药最易犯的错误
经常漏服药物
每天服用的药物没有按时服用,或应该一天服用数次的药物没有按照规定的次数服用等。这种情况常见于记忆力不好的老年人,或者是比较粗心的中青年。
随意增加药物剂量
一般包括有意增减剂量或无意中弄错剂量两种情况。但不管出于哪一种情况,这种做法都非常危险,尤其是有意增减剂量,会严重影响疾病的预后,甚至危害生命安全。
擅自停药
患者出院后没按医嘱疗程用药,而是在症状减轻或消失后即停止继续药物治疗,从而导致疾病未彻底康复,甚至复发加重。要知道,无症状高血压更加可怕,往往容易让人掉以轻心。
不按时间和方法服药
常见于高血压患者,如阿司匹林应该在早餐后服用;他汀类调脂药应该在睡前服用。而且不能用茶水、牛奶或饮料送服药片等。
用药不对症
高血压患者服什么药,怎么服,都要听从专业医生的知道。但有不少的患者,往往喜欢自行到药店选购药物,仅仅凭感觉用药,达不到治疗的目的不说,还很可能耽误病情。
怎么选择抗高血压药
高血压的症 状因人而异。早期可能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常见的是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等。仅仅会在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后发生血压升高,并在休息后恢 复正常。随着病程延长,血压明显的持续升高,逐渐会出现各种症状。此时被称为缓进型高血压病。缓进型高血压病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 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夜尿增多、心悸、胸闷、乏力等。高血压的症状与血压水平有一定关联,多数症状在紧张或劳累后可加重,清晨活动后血压可迅速升高,出 现清晨高血压,导致心脑血管事件多发生在清晨。
对检出的高血压患者,应使用推荐的起始与维持治疗的降压药物,特别是每日给药1次能控制24小时并达标的药物,具体应遵循4项原则,即小剂量开始,优先选择长效制剂,联合用药及个体化。
(1)降压药物种类 ①利尿药。②β受体阻滞剂。③钙通道阻滞剂。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⑤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
应根据患者的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及合并临床疾病的情况,选择单一用药或联合用药。选择降压药物的原则如下:
1)使用半衰期24小时以及以上、每日一次服药能够控制24小时的血压药物,如氨氯地平等,避免因治疗方案选择不当导致的医源性清晨血压控制不佳;
2)使用安全、可长期坚持并能够控制每一个24小时血压的药物,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3)使用心脑获益临床试验证据充分并可真正降低长期心脑血管事件的药物,减少心脑血管事件,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
高血压用药时的注意事项
1、即使没有症状也要服药。有一些高血压患者是没有明显的症状的,但是这种情况也要服药。其实,即使是无症状高血压,如果长期不服药,也会使病情加重,还会诱发心脑血管疾患。所以,高血压患者即使无任何自觉症状也需服药。
2、正规用药。有许多高血压患者对用药是比较随意的,想吃了就吃,不想吃就不吃。一旦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就加大药量。殊不知,血压忽高忽低或下降过快,同样会出现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如果不监测血压而盲目服药,不仅不能控制血压稳定,还会使病情恶化,诱发其它心脑血管疾患。
3、需联合用药。不同的高血压病人,需要不同的用药策略。大约2/3的高血压病人用一种降压药就可以使血压降到正常;1/5的病人需两种降压药合用,才能使血压降至正常;而另有1/10左右的高血压病人则需三种降压药合用。如果属于后两种情况,而只服一种降压药,血压自然很难降至正常水平。
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常识
服药之余不测血压
高血压用药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进行适当调整,如果服药之余不测血压,不能及时了解病情严重情况,无法达到更好的维持巩固的效果。
降压不要太快
血压下降过快、过低,很容易发生脑缺血、体位性低血压。
单一用药
高血压用药切忌单一用药,不过轻度高血压可以单一用药。但如果高血压问题严重的话,为了使药物发挥更好的效果,提倡联合用药,也可以抵消部分药物的不良反应。
高血压合理用药原则
1.高血压用药要在病情受到正确诊断和疾病得到风险评估的基础上进行。选药的时候要具备一定的药学知识,充分了解药物的特性,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通常选择2种以上合适的药物配合治疗。
2.高血压用药要根据药品的特点选药。每种药物有共性,也有各自的特点。医生要根据病人的情况对症下药。虽然选择老药比较让人安心,但是随着医学的发展,很多新药都有更好的疗效,因此医生在选择药物的时候,应该合理地搭配新老药物。
3.高血压用药要遵循搭配原则,使得药物的副作用能在搭配使用的过程中互相抵消,又或者是使得疗效叠加。有的时候某些药物搭配使用可以降低风险,增强疗效。也能够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药物的性价比。
4.高血压用药要遵循个性化原则。由于每个患者的情况不同,所以医生应该为各位患者制定个性化用药方案,尽量使得治疗的效率得到最大化。
5.高血压用药要对其危害性作出客观的评价,医生开药的时候要避免对高危患者用药不足,防止对低危患者用药过量。
只要高血压患者合理用药,就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疾病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