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运动后多久喝水 运动后不宜立即大量饮水

运动后多久喝水 运动后不宜立即大量饮水

运动中因为呼吸活动和皮肤蒸发、出汗会导致身体水分的流失,如果是运动后大量饮水会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

胃肠道血管因为大量的运动处于收缩状态,此时血管内的血液供应减少,大部分血液帮助肌肉参与运动。如果是运动后立即大量饮水,会导致胃肠吸收能力减退,水分大量积聚在胃肠道,还会引起人闷胀感,影响正常呼吸。

大量的运动结束之后,心脏的负担就会减轻,这个时候心脏需要充分的休息。如果是运动后立即大量饮水,加速身体血液循环,会加重心脏负担。

运动过程中出汗会导致身体盐分损失,大量的饮水而不相应地补充身体需要的盐分很容易导致体内盐分严重缺乏。

其实在进行运动之后,人体不需要立即大量饮水解口渴。这是因为运动过程中呼吸加强,水分的蒸发较快而口腔内唾液的分泌减少变稠导致的口渴感觉,并不是真正的表示体内严重缺水。这个时候只需要含水漱漱口就能够缓解口渴不适,待身体休息片刻之后再适当地多饮水是可以的。

运动过后不宜喝凉水。这是因为人经过运动之后,身体会产生很多的热量,使身体内的器官处于比平时热得多的环境中。如果是饮用凉水很容易导致喉咙、食管、胃等器官遇冷而出现急剧收缩的情况,轻者可能出现胃痉挛、胃绞痛等不适,严重的可以引起昏厥。

运动后需要补充身体流失的水分,但是如果是喝水不得法也会造成身体伤害。因此,运动后喝水还要注意几点:

1.要喝清洁的水,开水是最保险的。可以带开水晾凉到适宜的温度再行饮用。

2.不要喝得过猛过多。人体汗液是慢慢出来的,所以慢慢补充即可,运动后最好是先休息一会,待身体汗稍退之后再慢慢喝。

3.如果是出汗较多,可以在水中加入盐,帮助补充身体盐分。闷热的天气喝盐水还能防止中暑。

水,喝对了是药,喝错了是毒药!夏季喝水8大误区,都是你最容易犯的! 运动时不喝水,运动后大量喝水

剧烈运动促使身体消耗了大量的热量,身体各器官、系统机能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这时如果大量饮水,势必造成心脏负担过重、肠胃道受到刺激,导致“肚子疼”等。运动补水要注意“少量多饮”和“不要感到口渴才喝水”。

1、首先,运动前要喝够水。运动前两小时,需补充500毫升的白开水;

2、在运动过程中,适量喝些淡盐水,补充运动中丢失的钠离子;

3、运动后要及时补充含有电解质的“运动”或“功能”饮料,促进糖原的恢复。

运动后喝葡萄糖水好吗 运动后喝葡萄糖水不宜过量

过量喝葡萄糖水会造成肠胃消化酶分泌功能下降,消化功能减退,容易影响食欲,也会对身体健康不利,并且影响其他营养成分的吸收。

运动时喝水好吗 运动时一次不宜喝大量水

因为水分从摄取到进入肠胃,再被人体吸收,需要大约20到30分钟时间,一次喝大量的水,容易使水都集中在胃部,不能达到充分补水的目的,所以运动时喝水最好是少量多次,每小时总量不要超过600cc。

下眼袋水肿是什么原因 睡前喝水过多

在睡觉前一个小时内,最好不要饮水,更加禁忌大量饮水。睡前喝水过多,入睡后过多的盐分会使身体吸收大量的水分,而在夜晚睡眠期间,身体没有进行任何排水运动,水分堆积在身体内,第二天则会令皮肤出现水肿现象。

运动完喝水对身体好吗

喝水之多寡,因人而异,唯避免引起不适,最好在运动之前10至20分钟就饮水,运动后5分钟马上补充才适当。但是运动之后,不能一下子大量饮水,大约在800cc以下,以免胃部吸收不良。运动中的喝水,应在口渴之前实时饮用,不要等口渴时,血液浓度增加,电解质不平衡或不舒服时,已来不及了,尤其是大量流汗的运动,更应该实时补充才对。

运动饮料应该少喝,除非太累,由于其中有钾、钠含量之故,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更应避免在运动后饮用,蒸馏水虽干净,但没有矿物质,如果流汗过多,可加少许的盐,以利新陈代谢。碳酸饮料如汽水、可乐,其实并不适合饮用,冰水最好不要饮用,以免伤到肺部及气管,对于温热的内部器官如食道、胃等消化器官亦不妥当。

剧烈运动后如果因渴一次性喝水过多,会使血液中盐的含量降低,天热汗多,盐分更易丧失,降低细胞渗透压,导致钠代谢的平衡失调,发生肌肉抽筋等现象。由于剧烈运动时胃肠血液少、功能差,对水的吸收能力弱,过多的水分渗入到细胞和细胞间质中。脑组织是被固定在坚硬的颅骨内,脑细胞肿胀会引起脑压升高,使人头疼、呕吐、嗜睡、视觉模糊、心律缓慢等“水中毒”症状。一次性喝水过多,胃肠会有不舒适的胀满感,若躺下休息更会因挤压隔肌影响心肺活动。所以剧烈活动后口渴不可喝水太多,应采用“多次少饮”的方法喝水。

在运动中喝水是有一定学问的,不同的运动喝水方法也是不一样的,如果在经过剧烈运动之后一定要注意,在做完调整运动之后才可以喝水,并且喝水的时候要注意要小口小口的喝,如果大口喝的话会导致胃出现消化不良的现象,另外一定要喝温开水,不要以碳酸饮料代替水。

查血脂要注意七项你需要检查的地方

时血脂水平的判断。

2.采血前3天内不宜大量饮酒。大量饮酒可抑制脂蛋白酯酶活性,使肝脏合成坏胆固醇增多,血中坏胆固醇清除速度减慢,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影响检测结果。

3.采血前24小时内不宜进行剧烈运动。短跑、打球、跳高等运动均应避免。运动量过大、过强,会导致血中的脂肪酶活性增加,血脂相应降低,影响检测的真实水平。

4.采血前须空腹。血脂尤其是甘油三酯,容易受食物中脂肪含量的影响而升高,因此建议抽血前12小时内不要吃任何食物(包括正餐和各种零食)。采血前一晚可以少量饮水(一般不超过500毫升),但当日晨起不宜大量饮水(服药时可少量喝水)。

5.采血前一晚正常服用降脂药,当天早上无需停用其他日常治疗药物,但应告知医生所用药物的种类与剂量。

6.采血前至少静坐休息5分钟,不要在等待化验时四处走动或赶去做其他检查,采血时一般取坐位。研究表明,人如果躺下,5分钟后胆固醇就开始下降,20分钟后可降低10%~15%;如站立20分钟,胆固醇可降低6%~10%。故一般要求检查者在验血前静坐5~10分钟,且每次抽血姿势应保持一致,这样对化验结果影响最小。

7.有创伤、感染时不建议测定血脂。血脂水平可随一些生理及病理状态变化,如创伤、急性感染、发热、心肌梗死等,尤其是急性感染期,血脂会明显异常。因此,应在无急性病、感染、外伤、手术,身体状态比较稳定的情况下进行化验。

宝宝爱喝水好不好

正常越小的宝宝需水量越多,宝宝爱喝水,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对小宝宝是有好处的,只要不是过度的、大量的喝水,就是没有问题的,妈妈不要阻止。

还要注意的是:

1、饭前不宜大量饮水,会冲淡胃液,不利食物消化,而且会扩张胃容积,增加胃的饱胀感,影响食欲。

2、饭后不宜大量饮水,胃内的食物很容易被水分浸胀,食物在水的作用下体积增大,不易于消化,会给宝宝带来不适感。

3、睡前1小时尽量不饮水。睡前不提倡大量饮水,因为饮水后会产生大量的尿液,增加尿床次数,影响宝宝的睡眠质量。一般地说,年龄越小,对水的需要就越多。小儿每日每公斤体重需水量为:1~3天,20~40毫升;4~7天,60~100毫升;2~3周,120~150毫升;1~3岁,110~155毫升;4~6岁,90~100毫升;7~9岁,70~90毫升;10~14岁,50~85毫升。

而且正常情况下,宝宝的摄入量与排出量是平衡的。即使摄入稍多一点,也会从尿中排出。

当然,水也不是喝得越多越好,过量饮水可能会引起身体水肿的情况。所以当孩子不想要喝水的时候家长朋友们也不要逼着孩子喝水。除了给孩子喝水,孩子所需的其它营养也要跟上,因为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多种营养元素,否则会造成孩子发育不良。

运动量大喝什么好 大运动量后不宜喝什么

剧烈运动过后不宜喝酒,运动量太大,人的身体机能尚处在高水平状态,喝酒会更快的加速酒精对肝,胃等器官的危害,其损伤程度要比平时更胜,长期如此易引发脂肪肝,肝硬化,胃炎等疾病。

运动量过大,结束之后不宜吃甜食,喝糖水,很多人觉得运动后喝糖水可以加速能量的补充,其实不然,大运动量过后吃甜食会使身体中维生素B1大量消耗,人会感到疲倦,食欲不振,影响机体体力的恢复。

大运动量后不宜喝冷饮,很多人在出汗后会想喝冰水,饮料等食物来解暑出除疺,身体温度高,如果食用这些冷饮,会刺激肠胃收缩,引起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严重后导致肠胃功能紊乱。

相关推荐

吃饭时应该如何喝水才是正确的

吃饭时喝水真的好吗 可以喝。的确,正在吃饭,或者刚吃完饭不宜大量饮水,会影响消化吸收,但不是说吃饭的时候一滴水都不能喝。口渴的时候不喝水的话,饭菜会难以下咽。建议吃饭的时候口渴的话,小口喝一点水,润湿嘴巴,等吃完饭1小时候再喝,也可以在吃饭前半小时喝水解渴。 但是,凡事都讲究一个度,不管是吃饭时还是饭前饭后都可以少量喝水,这是能够促进食物消化的,但一定不能大量喝水,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吃饭时不宜大量喝水 吃饭时大量喝水影响正常的消化。吃饭的时候人体的消化液就在进行分泌,如果是大量的喝水会把消化液冲淡,影响

爱出汗的人是什么体质 流汗后的注意事项

秋老虎仍在,不少MM剧烈运动后会选择马上大量饮水运动后体内大量缺水,的确需要适当补充水分,但是大量喝水会使血液中盐的含量降低,易发生肌肉抽筋等现象,甚至引发头疼、呕吐等多种疾病。因此运动喝水,要循序渐进,让身体能够适应。 不少人喜欢平时喝一些运动饮料,认为能够迅速为身体补充能量。事实上市面上不少运动功能型饮料是为大量运动的人士设置的,能够瞬间补充能量,但是热量较高。如果运动量较小的话,对肾脏压力也较大,因此建议谨慎摄入运动型饮料哦。 不少人觉得一觉起来很容易干燥,因此睡前会大量喝水。但睡前大量喝水会导

运动饮水应注意什么 运动后不能马上喝水

有的人在结束运动后习惯性的会马上灌一大口水,其实这样虽然能暂时抑制口渴,但是不利于健康的,运动后马上喝水,会导致体液稀释,血容量骤增,加重心脏负担,再者,大量的水突然在胃部囤积,会影响膈肌升降,妨碍呼吸,使人感到不适;短时间内饮水过多会增加排尿量和排汗量,不但使肾脏负担加重,还会导致体内盐分丢失,电解质紊乱,影响机体运动能力。

运动后有2件事千万不能做

一、大量饮水 运动的过程中,由于身体的新陈代谢速度加快,血液循环速度也随之加快,人体体温上升,此时也会出现流汗的情况。通常运动程度越激烈、运动时间越长,汗流的越多,这些运动常识相信大家都知道。 而在这个时候,不少人会选择大量饮水来给身体补水,尤其是在天气炎热的情况下运动,不少人更是会在运动后大量饮用冰水。 其实运动之后一定不能大量饮水运动会使身体消耗大量的能量,运动之后,身体各部分机能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此时大量饮水就会给心脏带来很大的负担。 此外,身体流汗不仅是水分的流失,体内的电解质也会大量流失,如

运动后大量饮水可能会中毒

很多人喜欢在运动之后大量的补充水分,坐在地上休息一会,这是一种错误的行为,这是非常伤害我们的身体健康的。 误区1:运动后大量饮水 运动出汗会使身体丢失水分和电解质,适当补水对维持体液平衡大有裨益,有助促进机体恢复。但如果大量饮水,可能会引起"水中毒",出现头晕眼花、呕吐、虚弱无力、心跳加快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肌肉痉挛等。此外,如果水温过低,还会引起胃肠道不适,出现腹痛。对于运动时间长的人而言,建议在运动的前、中、后少量多次补充运动饮料,水温控制在10℃~20℃。如果进行体力消耗较大的运动,在运动后2小

运动饮水应注意什么 运动时不能喝什么水

运动不宜喝含糖量过高的水,水中的糖浓度过高,会导致水在胃中的停留时间延长,导致水分不能及时进入人体,起不到平衡补水的效果。

运动后大量喝水会怎样 大量喝水并不解渴

人体内的水分和盐分之间要有一定的比例,也就是说,人体内的液体要有一定的浓度,盐分太少,浓度就会降低,而为了保持原有的正常浓度,水分就更容易排出,这样一来,出汗也就会更多,越出汗,盐分和水分就越会损伤,也就越会觉得口渴,这样循环下去,即使喝了很多水,也还不能解渴,却只能使出汗得更多。

运动喝水好吗 运动喝水好吗

运动时注意正确的喝水方式,可以有效补充流失水分和体液,同时补充了随体液流失的钾,钠,镁,钙等电解质,有效保持体内水的平衡。

边吃饭边喝水的危害 饭后也不宜立刻喝水

一般而言,医生绝不会建议饭后立刻喝水。喝下去的流体会或冲走所有的酶,或降低它们的作用。除此之外,饭后频繁和大量饮水也是容易引起烧心的因素,所以有胃灼热毛病的人适宜饭后2~3小时后才饮水,而且是每间隔20~30分钟饮上3~4小口。 饮用水、果汁和其他饮料最好是饭前15~40分钟喝下,这是因为流体喝下去后10分钟离开胃而进入小肠,到那里后立刻被小肠粘膜吸收进入血液里。饭前喝水能修补胃粘膜,饭后喝水容易把胃撑大,造成胃的负担加大!饭后喝水的时间最好距离吃过饭久一些,半个小时之后再喝水,且不宜喝得太多,200cc

运动量后喝什么好 盐水

连续进行了长时间的剧烈运动,排汗量大,汗液中会排出部分的电解质,汗液中的电解质主要是钠和氯离子,还有少量钙和钾,运动后饮用适量的稀释盐水,可以为机体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保持体内酸碱平衡和渗透压相对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