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元素标准值是多少
微量元素标准值是多少
元素 测试值 单位 儿童参考值 成人参考值
铅 63 ug/l 0—100 0—100
锌 80 umol/l 76.5—170 76.5—170
铁 9.35 mmol/l 7.52—11.82 7.52—11.82
铜 10.20 umol/l 11.80—39.3 11.80—39.3
钙 1.78 mmol/l 1.55—2.10 1.55—2.10
镁 1.68 mmol/l 1.12—2.06 1.12—2.06
孕酮标准值是多少
1、孕酮在妊娠8~10周前由滋养细胞及黄体分泌,8~10周后主要来自胎盘。孕酮的量在整个孕期中逐渐升高,孕早期上升速度较慢,中期加快,至足月妊娠时达到高峰。血清孕酮在孕5~12周内相当稳定,与孕龄关系不大。
2、孕酮量的变化情况是衡量黄体功能和胎盘发育是否正常的一个可靠指标。由于孕早期血清水平稳定,所以不需要连续监测,给医生较早提供诊断依据。
3、接下来,也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怀孕后女人孕酮值到底如何变化。例如孕妇的第1-3周的孕酮参考值(ng/mL)为4.7-50.7;第4-6周 的孕酮参考值(ng/mL):19.4-95.3。总之,怀孕后正常情况下孕酮值应该在:早孕期间为63.4-94.5, 中孕期间为95-150; 晚孕期间应该在150-1500.
4、孕酮水平与早期妊娠的结局有关,胚胎停育、异位妊娠的妇女血清孕酮水平明显低于先兆流产及正常早孕患者。孕酮在15~25ng/mL,其妊娠结局基本为宫内妊娠,但容易出现早期先兆流产。?孕酮小于15ng/mL,其妊娠结局多为异位妊娠或稽留流产。
5、孕酮大于25ng/mL,其妊娠结局多为宫内正常妊娠,部分有先兆流产,一般经过给予补充黄体功能后,其结局大都能够继续妊娠。
6、因此,我们认为孕酮小于15ng/mL时妊娠失败的可能性就大。可惜孕酮水平低无法辨认为稽留流产或异位妊娠。这需要结合彩色阴道 B 超检查来提高诊断率。
微量元素有哪些
组成人体的诸元素中,占人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者称为微量元素,它们合计占人体总重量的0.05%。微量元素有铁、锌、铜钴、钼、猛、铬、硒、硅、氟、钒、碘、锶、溴、硼、钡、砷、锂、镍、锡等40多钟。微量元素虽然只占人体总重量的0.05%,但对人体的营养作用、新陈代谢,维持生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儿童常见需要补充的微量元素,有铜、镁、钙、铁、锌。
缺微量元素有何表现? 抽血检查微量元素咯
这个很正常吧,宝宝还这么小。。。缺不缺微量元素验一下就知道了
微量元素的作用
总的来说,微量元素在人体中的主要功能是:
1、在酶系统中起特异的活化中心作用
微量元素使酶蛋白的亚单位保持在一起,或把酶作用的化学物质结合于酶的活性中心。铁、铜、锌、钻、锰、铝等,能和疏基、胶基、异吡唑基、按基、羟基等配位基或分子基因相络合,形成络合物,存在于蛋白质的侧链上。
2、在激素和维生素中起特异的生理作用
某些微量元素是激素或维生素的成分和重要的活性部分,如缺少这些微量元素,就不能合成相应的激素或维生素,机体的生理功能就必然会受到影响。如甲状腺激素中的碘和维生素B12中的钻都是这类微量元素。
3、输送元素的作用
某些微量元素在体内有输送普通元素的作用。如铁是血红蛋白中氧的携带者,没有铁就不能合成血红蛋白,氧就无法输送,组织细胞就不能进行新陈代谢,机体就不能生存。
4、调节体液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微量元素在体液内,与钾、钠、钙、镁等离子协同,可起调节渗透压和体液酸碱度的作用,保持人体的生理功能正常进行。
5、影响核酸代谢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中含有相当多的铬、铁、锌、锰、铜、镍等微量元素,这些微量元素,可以影响核酸的代谢。因此,微量元素在遗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6、防癌、抗癌作用
有些微量元素,有一定的防癌、抗癌作用。如铁、硒等对胃肠道癌有桔抗作用;镁对恶性淋巴病和慢性白血病有抬抗作用;锌对食管癌、肺癌有桔抗作用;碘对甲状腺癌和乳腺癌有桔抗作用。
微量元素有哪些
根据科学研究,到目前为止,已被确认与人体健康和生命有关的必需微量元素有18种,即有铁、铜、锌、钴、锰、铬、硒、碘、镍、氟、钼、钒、锡、硅、锶、硼、铷、砷等。这每种微量元素都有其特殊的生理功能。尽管它们在人体内含量极小,但它们对维持人体中的一些决定性的新陈代谢却是十分必要的。一旦缺少了这些必需的微量元素,人体就会出现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微量元素与脱发
与头发生长发育紧密相关的几种微量元素:
(一) 钙:
①成人正常值:男988.3(µg/g) 女1080.3(µg/g)
②儿童正常值:男813.2(µg/g) 女885.4(µg/g)
钙(ca)是人体中最丰富的矿物质,对心脏、神经、肌肉、皮肤、毛发、骨骼和牙齿的健康极为重要。灰白发一般钙含量较低。
(二) 锌:
①成人正常值:男124.3(µg/g) 女131.2(µg/g)
②儿童正常值:男110.0(µg/g) 女112.3(µg/g)
锌(zn)有广泛的生理功能,它是300多种酶的必需因子,在核酸合成、蛋白质合成和结缔组织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头发锌含量降低的最大可能是人体内锌贮备缺乏,但头发漂白和电烫也会使头发锌含量降低。白发老人即使锌状态正常,头发锌含量也略有降低。锌摄入不足、对锌吸收或利用受损以及某些锌代谢性疾病皆可造成锌缺乏。经研究证实,缺锌后可形成白发或头发生长不良。
许多抗头屑香波均含有锌,锌缺乏者由于头屑过多而大多使用这类香波。严重缺锌时蛋白质合成受损,头发生长速度减慢,会造成锌在头发中过度累积,故严重营养不良者头发锌含量升高而不是降低,补充锌可使头发锌含量恢复正常。
(三) 铁:
①成人正常值:男38.20(µg/g) 女32.30(µg/g)
②儿童正常值:男32.05(µg/g) 女27.25(µg/g)
铁(fe)是体内几类基础代谢过程必不可少的辅助因子,是全身输运氧的血红蛋白的必需组分,也是贮存铁的铁蛋白和血铁黄素的组分,含铁的酶在输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经研究证实,缺铁轻则使毛发生长受阻,重则引发斑秃及大面积脱发。
(四) 铜:
①成人正常值:男10.10(µg/g) 女11.40(µg/g)
②儿童正常值:男11.85(µg/g) 女11.70(µg/g)
铜(cu)是许多酶的必需成分,有助于促进铁的吸收、维持心血管系统的完整性和正常的免疫功能。
头发铜含量降低表明可能存在铜缺乏。成年人在正常饮食情况下不致引起铜缺乏症,但在肠道营养吸收利用障碍、肾脏病变等状态下可能会出现铜缺乏。经研究证实,缺铜可使毛发枯燥变黄。
重要提示:
无论是脱发(斑秃或脂溢性脱发)、白发,在治疗过程中千万不能忽视微量元素这一重要指标。
缺乏微量元素会引起什么病 其他微量元素
1.眼睛干涩:缺维生素A、胡萝卜素
2.口臭:缺维生素B6、锌
3.牙齿不坚固:缺维生素A、钙、铁
4.嘴唇干燥、脱皮:缺维生素A、B2
5.贫血、手脚发凉:缺维生素B6、铁叶酸
6.易疲劳、精神差:缺维生素B1、B2、B6
7.掉发过多、头皮屑过多:缺维生素A、B6、锌、钙
8.头发枯黄、分叉:缺维生素E、铁
9.黑眼圈:缺维生素A、C、E
10.出现色斑、黄褐斑:缺维生素C、E、叶酸
11.皱纹出现早、多:缺维生素A、C、E、硒
12.皮肤无弹性、无光泽:缺维生素B1、B2
13.皮肤干燥、粗糙毛孔粗大:缺维生素A、B6、锌
14.发育迟缓:缺维生素A、B1、B2
15.视力差、眼睛怕光、干涩:缺维生素A、B1、B2、硒
16.虚汗、盗汗:缺维生素D、钙、铁
17.舌头紫红、嘴角烂:缺维生素B3、B6
微量元素怎么补充
缺少微量元素对宝宝的生长发育都会有一定的影响的,那么微量元素应该如何补充呢?首先要摄入平衡膳食,家长要注意食物的多样化和均衡性。每天给孩子提供的食物应由粮食组、蔬菜组、水果组、肉禽鱼蛋组、奶及奶制品组、豆及豆制品组这5个食品组的食物组成,各组食物应均衡搭配,包括蔬菜组与动物性食品组的搭配、蔬菜与水果的搭配、肉类、鱼类和禽类的搭配等,不能让孩子养成挑食、偏食的坏习惯。其次,每周要摄入1-2次富含特殊营养素的食物,如动物肝脏、海带、紫菜、坚果等。只要做到以上两点,就能让孩子从食物中获得充足的微量元素。此外,有些配方奶粉中富含微量元素,可为儿童的生长发育提供必要的补充。一起来看看那下列的表格,妈妈们可以知道如何从食物中为宝宝补充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 每日需要量 如何补充
铁 10-15mg 富含铁的食物有:动物血、肝脏、鸡胗、大豆、黑木耳、瘦肉、红糖、蛋黄、猪肾、坚果类、谷物、菠菜、扁豆、豌豆。维生素C、肉、鱼、海产品和有机酸有利于铁的吸收。
铜 0.08mg/(kg.d) 含铜食物有牡蛎、贝壳类、坚果类、肝脏、肾脏、谷类发芽部分、豆类等。
锌 4个月3mg,5-12个月5mg,1-10岁10mg 食物含锌量最高的是动物性食物,如肉类、鱼类、动物的肝脏和肾脏、蛋类和水产类,如蛤、蚌、牡垢等,带壳的千果类如胡桃、栗子、揍于、花生米、芝麻等合量也较多。
碘 1岁以内婴儿40-50微克;1-6岁70微克;7-12岁20微克;13岁以上者150微克 很多海产品如海带、海鱼、海虾和海菜中也富含碘,经常食用也有补碘的作用。
硒 25-50微克 富含硒的食品除啤酒酵母、小麦胚芽、大蒜、芦笋、蘑菇及芝麻外,还包括许多海产品,如大虾、金枪鱼、沙丁鱼等。另外,有一些植物特别具有富集硒的能力,如黄芪、莎草、紫苑、滨藜及苜蓿。
氟 婴儿0.1-0.5毫克,半岁至1岁为0.2-1.0毫克,1-3岁0.5-1.5毫克,4-6岁1.0-2.5毫克,7-10岁1.5-2.5毫克,11岁以上1.5-2.5毫克, 氟含量较多的食品有牛骨、茶叶、海产品、鱼、贝类、沙棘果、粗粮、菠菜、土豆等
总胆红素标准值 总胆红素的标准值
参考标准值:5.1~17.1μmol/L(0.3~1.0mg/dl)
因每个医院及体检中心对化验的参数不同,故不用检验机构参考的标准值都不同,一般在化验单显示指数后都会有正常参考范围,应以化验机构给出的参考标准为判定值。
常见微量元素
铬
铬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十八世纪末由法国化学家Louis Vauquelin首次发现并命名,在机体的糖代谢和脂代谢中发挥特殊作用。但在随后的100多年中,这种矿物质元素被认为是一种有害元素,甚至是致癌物质,其应用也局限于印染、制革、化工等行业。直至1957年,Schwarz 和Mertz观察到铬在糖代谢中的作用,提出葡萄糖耐量因子假说,并通过实验逐步证实,Cr3 是啤酒酵母中葡萄糖耐量因子(Glucose Tolerance Factor,GTF)的活性组成部分。随后用鼠和人进行的大量研究表明:三价铬主要通过GTF.
微量元素 协同 。
铬元素胶囊和增强胰岛素的作用,从而影响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等的代谢,影响动物的生长、繁殖、产品品质及抗应激、抗病能力,并认为铬(Cr3 )是人和动物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后来,Mertz证实了GTF是以尼克酸-三价铬-尼克酸为轴心,谷氨酸、甘氨酸和半胱氨酸为配体的物质。他还证实了铬的生物化学作用主要是作为胰岛素的增强剂,通过胰岛素影响糖、蛋白质、脂肪和核酸的代谢,从而证明了铬是人和动物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此后,许多学者对铬的代谢、生物学功能及在养殖业中应用作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和可喜的发现。
人体内铬几乎都是3价的,它很稳定,人体内约含铬6mg,它广泛地存在于人体骨骼、肌肉、头发、皮肤、皮下组织、主要器官(肺除外) 和体液之中。人体对无机铬的吸收利用率极低,不到1%;人体对有机铬的利用率可达10~25%[王文君. 饲料博览,2000,(10) : 12~13]。正常成人需求量20~50μg /d,儿童、孕妇和老人为50~110μg /d,糖尿病患者和肥胖人群为50~200μg /d。铬在天然食品中的含量较低、均以三价的形式存在。啤酒酵母、废糖蜜、干酪、蛋、肝、苹果皮、香蕉、牛肉、面粉、鸡以及马铃薯等为铬的主要来源。人们主要从食物、饮水和空气摄取一小部分铬。
铬与脂类代谢
铬与脂类代谢的关系,国内外都做过广泛的研究:补铬可通过调节各种脂蛋白含量和胆固醇的代谢而对机体的脂类代谢产生有益的调节和改善作用;动物日粮补铬可降低血清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的含量,并提高高密度脂蛋白(HDL)的含量。铬可能通过两种机制调节脂类代谢,一是日粮补铬可提高胰岛素活性(缺铬时活性降低,并通过糖代谢诱发脂类代谢紊乱),调节脂类代谢、改善机体血脂状况,因而和人类冠心病、高脂血症及动脉硬化等的发生有关;二是铬可加强脂蛋白酶(LPL)和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的活性,LPL和LCAT对于合成HDL有重要作用,机体缺铬则HDL的合成减少,含量下降。
一些证据表明,铬能增加胆固醇的分解和排泄。Abraham等(198糖尿病人的铬性化营养0)证明铬不仅能降低兔主动脉上胆固醇的沉积,而且能清除沉积于主动脉上的胆固醇。 Page(1993)在生长肥育猪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吡啶羧酸铬(PicolinateChromium),猪血清中胆固醇水平显著降低。 Lein(1996)在生长猪饲粮中添加200ppb的铬(GrPic),血清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下降(P<0.05),肌酸肝和高密度脂蛋白(HDL)显著提高(P<0.05)。Pahe等(1991)报道在产蛋鸡日粮中添加200pp吡啶羧酸铬,血液中胆固醇减少,但蛋黄中胆固醇未发生变化。综合有关研究结果,铬可能通过两个途径调节脂类代谢,一方面当动物体缺铬时,胰岛素的生物学活性降低,糖耐量受损,且通过糖代谢引发脂类代谢紊乱,补铬后胰岛素活性增强,降低主动脉上胆固醇的沉积,调节脂类代谢,从而改善血脂状况;另一方面,铬能够增强脂蛋白酶和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的活性,从而增强了高密度脂蛋白的合成,动物体缺铬时,上述两种酶的活性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合成减少,导致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下降。老年人缺铬时易患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还可引起高血脂病、动脉粥状硬化,生长迟缓以及缩短寿命等。补铬有逆转上述现象的作用。
氟
氟与疾病和健康的研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氟以少量且不同浓度存在与土壤、水及动植物中,所有食物均含有氟,但吸收率有所不同,人体中的氟主要来源于饮水。氟是一种必需但非常敏感的元素,多了少了都会致病,它对人体的安全范围比其他微量元素要窄得多。成年人体内含氟约为2.9克,比锌略多,仅次于硅和铁。
如何检测微量元素
检测人体微量元素有“尿检”、“乳检”、“血检”、“发检”等多种。比较常用的有“血检”和“发检”两种。血液和头发都可以准确测定微量元素,都与疾病的发生有关。
目前我国的各级医疗保健单位,尤其是妇幼保健单位、儿童医院、综合医院等,已经将人体元素(铅、锌、铜、钙、镁、铁等)检测作为常规项目。目前可用于人体微量元素检测的方法有:同位素稀释质谱法、分子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法、中子活化分析法、生化法、电化学分析法等。但在临床医学上广泛应用的方法主要为生化法、电化学分析法、原子吸收光谱法这几种。
1、 血液
血样的采集,可取静脉血或末梢血。
人体内微量元素的含量较低,在样品的采集过程中易受到各种污染,因此微量元素血液样本在采集过程中需格外小心。除卫生部《血铅临床检验技术规范》对样品采集做出的要求外,还要采用经过定期抽查后合格的微量元素专用检测管,并且应立即用惰性和无污染的材料密封试管,以杜绝容器本身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血检易污染,造成交叉感染,采样不方便,反映短时间内身体微量元素状况,受饮食、疾病方面的影响较大,只作为临床指导。
2、毛发
人体的毛发包括了头发、腋毛、胡须、胸毛等,其中头发测试应用最广泛,其优点为:
(1)、头发样品易于取样,易于保存。
(2)、对微量元素而言,头发中的含量因积累原因比人体其它部分如血、唾液、尿液中含量高,而且较为稳定,分析较容易。
(3)、头发可以反映过去几个星期至几个月内微量元素营养状况,因而能真实地反映微量元素贮存状况。
(4)、头发的蛋白质结构可同水、大气等环境中元素结合,其结合力随各种微量元素而异,因此头发中微量元素又可作为环境污染的指示器。
以上因素确定了人发在研究金属代谢、污染控制、营养状况、临床诊断方面的优越地位。
一般都规定用不锈钢剪刀取距头皮不超过2厘米的头发作样品,以便测定结果具有可比性,除非在回顾调查时,才取长发,并分段测定,以了解过去不同时期的微量元素水平。
头发活性低,微量元素含量稳定,发检安全快捷、方便、污染少,不会造成交叉感染,采样方便,许多元素能在毛发中储积或生物浓缩,通常能反应出细胞内元素水平。
头发典型的生长率是0.35mm,被称为微量元素的“记录丝”,不同部位,不同长度的头发微量元素含量并不相同。因此,头发只能反映某一时间段的变化情况,而不能反映近期变化。它反映的是不同时期人体对微量元素摄取和代谢的变化情况,是直接反映人体状态的较理想的批示剂。
头发受饮食、肠胃疾病方面的影响较少,多用于保健膳食参考及科学筛查。
血检和发检的区别在于:
①. 头发中的微量元素种类比血液多,含量(个别除外)比血液高,从而测定头发的微量元素比血液更准确。
②. 血液只是反映人体瞬间或1两天的微量元素水平,头发反映人体一段时期或1两个月的微量元素水平,所以发检比血液检更准(头发是人体营养吸收代谢后的最终产物)。
③.头发对人体微量元素的暴露有“记录丝”的作用,是代谢后的人体健康状况的反映.把头发2~3CM分段测定其微量元素含量,可以追溯该人既往的微量元素而暴露其历史,血液检测是做不到的。
④. 国家教育部批准作为普通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医科大学课程教材《微量元素与健康》大学课本对头发微量元素检测的科学评价:“头发是人体诊断最理想的活体材料,其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可反映体内微量元素营养代谢情况,且与许多疾病的发生有关”。
一般认为头发中微量元素含量较血清中稳定,且头发具有采样方便、易于保存和运输等优点,已作为一种理想的活体组织检查材料和环境生物指示样品,广泛应用于医学、营养学和环境科学等方面。”
微量元素的作用
微量元素虽然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多,却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如果微量 元素的摄入量过多、不足或缺乏,都不利于健康。微量元素在人体内与 氨基酸、蛋白质或其他有机物结合,会形成多种生物酶、维生素、激素 等,与人体的营养吸收、免疫、遗传、内分泌、生长发育、抗感染等能力,均有密切关系。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儿童日常所需要的微量元素有什么样的作用吧!
微量元素 作用
铁 铁在人体中含量约为4?5克。铁在人体中的功能主要是参与血红蛋白的形成而促进造血。在血红蛋白中的含量约为72%。
铜 正常成人体内含铜100?200毫克。其主要功能是参与造血过程,增强抗病能力,参与色素的形成。
锌 对人体多种生理功能起着重要作用。参与多种酶的合成,加速生长发育。增强创伤组织再生能力,增强抵抗力,促进性机能。
氟 氟是骨骼和牙齿的正常成分,可预防龋齿。
硒 硒具有抗氧化,保护红细胞的功用,并发现有预防癌症的作用。
碘 通过甲状腺素发挥生理作用,如促进蛋白质合成,活化100多种酶,调节能量转换,加速生长发育,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结构。
血压标准值是多少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了解到高血压并非是简单的血压高一点的问题后,相信您一定会在生活中经常性地测量血压,看看自己的血压是否超标,那么到底多少算是高血压呢?
目前,我们普遍采用的高血压诊断标准为:在未服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在不同的时间内,3次测量血压,取平均值,收缩压≥18.7Kpa(140mmHg)和(或)舒张压≥12.0Kpa(90mmHg)就为高血压。
正常人在安静状态下,高压应低于18.7Kpa(140mmHg),低压应低于12.0Kpa(90mmHg),其中任何一项高于正常值,即为高血压。明确了诊断标准,我们就很容易判断自己是否存有高血压病症了。例如:一个人安静时的血压为16.0~12.66Kpa(120~950mmHg),尽管收缩压正常,但因为他的舒张压大于90mmHg,也应算为高血压。
高血压病的饮食原则及要求
控制总热量,摄入平衡膳食,人的热能超过消耗的热能造成的,肥胖者要减体重。肥胖是因为摄减轻体重的方法主要是控制总热量的摄入,一般按每千克标准体重摄入105—125千焦来安排一日总热量的摄入。’
平衡膳食要求每日蛋白质产热占总热能的12%一15%,脂肪占20%一25%,碳水化合物占60%一65%。无论是肥胖还是体重正常或消瘦者,首先要调整自己的饮食结构,摄入平衡膳食。一般成人每日可摄取一杯牛奶、一个鸡蛋、500克蔬菜、少量豆制品、25克油、瘦肉100~150克、水果250克,主食摄入200~300克。主食及脂肪摄人过多,是热量过高的主要原因。因此,肥胖者在平衡膳食基础上,主食限制在200克以内,烹调油限制在25克以内,少吃油炸食品及脂肪高的食物,多吃汆、清蒸、煮、拌的菜,平时可结合饮用决乌汤茶这种中医组方茶,经过长期坚持,并配合运动,可以使体重逐渐下降,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
微量元素的作用
钙是构成骨骼及牙齿的主要成分。钙对神经系统也有很大的影响,当血液中钙的含量减少时,神经兴奋性增高,会发生肌肉抽摔。钙还可帮助血液凝固。
磷是身体中酶、细胞核蛋白质、脑磷脂和骨骼的重要成分。
铁是制造血红蛋白及其它铁质物质不可缺少的元素。
铜是多种酶的主要原料。
钠是柔软组织收缩所必需元素。
钾钾与钙的平衡对心肌的收缩有重要作用。
镁可以促进磷酸酶的功能,有益骨骼的构成;还能维持神经的兴奋,缺乏时有抽搐现象发生。
氟可预防龋齿和老年性骨质疏松。
锌是很多金属酶的组成成分或酶的激动剂,儿童缺乏时可出现味觉减退、胃纳不佳、厌食和皮炎等。
硒心力衰竭、克山病、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与缺硒有关。
碘缺乏时,可有甲状腺肿大、智力低下、身体及性器官发育停止等症状。
锰成人体内含量为12~20mg。缺乏时可出现糖耐量下降、脑功能下降、中耳失衡等症状。
另外,还需要给大家介绍两种有毒金属。
铝:可造成低血钙、小儿多动症及关节病等。铅:可造成行为及神经系统的异常。平时我们应少接触它们,以免对身体造成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