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蒸鸡蛋羹为什么不凝固 鸡蛋羹蒸久了还能吃吗

蒸鸡蛋羹为什么不凝固 鸡蛋羹蒸久了还能吃吗

能吃。

鸡蛋羹蒸制得比较久的话,其并不会产生任何的有害物质,是可以继续食用的,只是口感上会大打折扣。

因为鸡蛋羹本身的口感就是比较滑嫩爽口的,一般蒸制15-20分钟左右即可,而蒸制时间过长鸡蛋滑嫩的口感会下降,其口感会变得比较干、柴,所以一般不建议将鸡蛋羹长时间的蒸制。

鸡蛋羹要蒸多久

根据鸡蛋羹的量,其蒸制时间在10-15分钟不等。

鸡蛋羹的主要材料为鸡蛋和水,将两种材料混合后得到的蛋水液体,是比较容易蒸熟的食物,一般开水下锅后只需继续中小火蒸10分钟左右即可,鸡蛋羹量多的可酌情蒸久一点,但切勿蒸过头,以免鸡蛋羹蒸老了,口感不好,外观出现蜂窝状,影响美食体验。

鸡蛋羹蒸了10分钟还是稀的怎么补救

视情况而定。

鸡蛋羹蒸了10分钟还是稀的考虑是蛋液中水放多了,导致蛋液无法凝固,此时可以延长蒸制的时间,进而让蛋液中的水分能得到充分的蒸发,但如果已经完全蒸熟了就没有办法了,不过鸡蛋羹仍然可以吃,只是口感稍差一些。

建议在蒸鸡蛋羹的时候注意鸡蛋液和水的比例,一般水和蛋液的比例在1:3左右,喜欢鸡蛋羹口感嫩一点的可以多加一点点水。

蒸鸡蛋羹大火还是小火

先大火再转小火。

鸡蛋羹蒸的好不好,与蒸时的火候把握具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说蒸鸡蛋羹的时候,最开始要用大火将里面的水煮开,煮开之后转小火蒸,这样蒸出来的鸡蛋羹既细嫩又美味,要是一直用大火,那么容易鸡蛋羹煮老,一直小火又蒸不熟,从而影响鸡蛋羹的口感,所以蒸鸡蛋羹时首先要大火,然后转小火慢蒸。

鸡蛋羹蒸了10分钟还是稀的能吃吗

还能吃。

鸡蛋羹蒸了十分钟还是稀的,很有可能是水放多了,这种情况还可以吃,只是口感不太好。

蒸鸡蛋羹很讲究水和鸡蛋液的比例,一般水和蛋液的比例在1比3左右,如果喜欢吃嫩点的,水可以稍微多一点点。

但是如果鸡蛋中的蛋白质已经快变质了,用来蒸出来的鸡蛋羹即便水量合适,也不容易凝固成型,而且鸡蛋羹颜色发灰,还有股异味,这样的鸡蛋羹建议不要吃了。

开水蒸鸡蛋几分钟能熟 蒸鸡蛋怎么做没有蜂窝

蒸鸡蛋之前不要一个劲的猛搅鸡蛋,这样会让蛋液冒出很多气泡,导致蒸时蛋液不是融为一体的,就会有蜂窝状出现,最好是按照z字形用筷子轻微搅和鸡蛋液即可。如果已经搅拌好的蛋液上面出现了很多泡沫,可取餐巾纸一张,小心的将泡沫吸走来补救,这样做出来的蛋羹表面平整光滑,颜色诱人。

蒸鸡蛋的水温不能一直保持高温,因为鸡蛋中的蛋白质在60至70摄氏度时会凝固,蒸的时候如果火旺汽猛,蛋液外层温度会迅速升高,导致内外温差太大,但拿出鸡蛋羹时就会热胀冷缩,出现外层脱水成蜂窝状。

另外在蒸蛋的时候,不能直接将鸡蛋羹敞开蒸,最好是在上面扣一个盖子或是用微波炉专用的保鲜膜、锡纸封住,这样可以防止蒸锅上的水蒸气滴入蛋液中造成蜂窝状。

蒸鸡蛋最忌蒸太久,一方面蒸制时间过久的鸡蛋液营养流失较多,另一方面久蒸的鸡蛋羹会变硬,而且由于蒸汽过大还会出现蜂窝状,鲜味也大打折扣,因此最好是以鸡蛋羹蒸熟就尽快出锅为佳,避免这种现象。

鸡蛋羹蒸了很久还是稀的可以吃吗 鸡蛋羹不凝固怎么补救

1.鸡蛋羹不凝固,一般是蒸的时间不够导致的,所以建议将鸡蛋羹放入锅中再多蒸几分钟。

2.如果鸡蛋羹蒸之前没有搅拌均匀,也容易蒸出来不凝固,这种情况只能够下次注意了。

3.水放多了也可能导致鸡蛋羹不凝固,也是没有办法补救的,只能以后注意。

4.鸡蛋质量不好导致鸡蛋羹不凝固,则建议不要吃了,以免引起身体不适。

蒸鸡蛋蒸半天还是稀的怎么补救

分情况讨论。

如果鸡蛋蒸了很久还是比较稀的状态,首先考虑是水放多了,这样的鸡蛋羹可以通过加些食用明胶或凉粉来补救,然后将鸡蛋羹继续加热5分钟,放凉了就可变成凝固状态,但口感不如做正常的鸡蛋羹好吃。

此外,如果鸡蛋羹长时间蒸煮还是稀的话,还应该考虑食材本身的质量问题,鸡蛋如果快变质或已经变质的话,蒸出来的鸡蛋羹也可能有蒸不成型的现象,这样的鸡蛋羹是不建议再吃了。

微波炉蒸鸡蛋羹几分钟 鸡蛋羹怎么看熟不熟

1、如果鸡蛋羹是汤汤水水的状态,则说明鸡蛋羹还未熟;

2、如果鸡蛋羹外层凝结,但用筷子插下去,内部最上面有鸡蛋羹,而下面是水的,则是半熟状态;

3、如果鸡蛋羹呈现为蜂窝状或比较硬的状态,则说明鸡蛋羹蒸老了,熟过头了。

4、如果蒸鸡蛋为凝固的果冻状态,用勺子舀起来软弹,吃着滑嫩爽口,则为最佳熟的鸡蛋羹。

相关推荐

鸡蛋羹成粥状什么原因 的时间太短

鸡蛋羹的成型主要跟蛋白的热凝性有关,加热使得鸡蛋中的一种卵蛋白质分子结构发生变化,这一变化可使蛋液变稠,由流体(溶胶)变成固体或半固体(凝胶)状态,一般蛋白在57℃长时间加热开始凝固,58℃呈现混浊,60℃以上肉眼可看出凝固,70℃以上则有柔软的凝固状态变为坚硬的凝固状态,并随温度升高而变得坚硬,通常要好一碗鸡蛋羹需要15分钟,如果的时间过短,就会出现不成形,呈液体状或稀糊粥状的现象。 1、鸡蛋羹的最佳温度为85度,高于这个温度,汽太大,就会使鸡蛋羹出现蜂窝状,不够平整。 2、鸡蛋羹制时间以1

鸡蛋羹放盐和不放盐有区别吗

放盐调味,还可以促进蛋白质的凝固,有助于鸡蛋羹成型。 鸡蛋羹放盐和不放盐其实差别并不大,主要是鸡蛋打散后密度比水大,会发生沉淀,在之前放入少量盐后水和蛋液的密度相当,就不容易发生蛋液沉底的现象,同时盐还能提供咸味,提升鸡蛋的鲜味,促进蛋白质的凝固,所以要鸡蛋羹会加入温的淡盐水,以有利于蛋液凝固

鸡蛋羹水的比例 鸡蛋羹上锅多久

一般建议5-8分钟。 鸡蛋羹上火的时间需要控制,不宜过长也不宜过短,时间过长的话,鸡蛋羹中的营养成分和水分流失较多,出的鸡蛋羹口感较硬,表面还有蜜蜂窝,而时间过短的话,鸡蛋内部没有完全熟透,还含有细菌等有害物质,不宜食用,因此,一般建议鸡蛋带水开后上锅5-8分钟即可。另外,鸡蛋的水建议用纯净水。

鸡蛋是冷水上锅鸡蛋20分钟还不熟怎么回事

鸡蛋20分钟还不熟,可能是水放多,也可能是鸡蛋本身质量不好,导致鸡蛋羹不能你凝固。 一般鸡蛋,在水开之后了20分钟,通常是能够熟了,如果是的时间不够导致的鸡蛋羹凝固,一般再下锅多几分钟就会凝固了。但如果是水放多了或者是鸡蛋质量不好导致鸡蛋羹凝固,那就没办法了,只能先掉这一碗,下次吸取教训吧。

鸡蛋羹多久 鸡蛋羹1个鸡蛋多少水

1个50克的鸡蛋放90克的水即可。 鸡蛋时,100克蛋液对应180克的温水,因为蛋液和水的比例是1:1.8时,能使出来的鸡蛋羹最鲜嫩,而且最好使用温水,因为在鸡蛋时,温水能使蛋液更快速的凝结,鸡蛋凝结的更快,鸡蛋羹流失的水分更少,从而使鸡蛋的更水嫩。

鸡蛋羹凝固怎么补救

首先鸡蛋羹凝固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鸡蛋羹时间不够,另一种是鸡蛋羹水和鸡蛋的比例不对,而鸡蛋羹凝固的话,有以下几种方法补救: 1、将比较水的鸡蛋羹重新放在锅中,3-5分钟。 2、重新按照鸡蛋和水1:2的比例调配鸡蛋羹。 3、开水放凉就加热搅拌均匀的鸡蛋,继续5-8分钟。

鸡蛋羹了很久还是稀的可以

1.鸡蛋羹了很久还是很稀,首先考虑是水放多了,这种情况还是可以的,只是口感不太好。 2.但如果鸡蛋中的蛋白质已经快变质了,用来出来的鸡蛋羹即便水量合适,也不容易凝固成型,而且鸡蛋羹颜色发灰,还有股异味,这样的鸡蛋羹建议不要了。

鹅蛋羹和鸡蛋羹的区别 鹅蛋羹凝固的原因

鹅蛋羹出现凝固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制的时间不够,鹅蛋羹没有出现凝固的情况,建议是可以进行多制一段时间,其就会慢慢凝固。 鹅蛋羹若是一直制都不凝固的话,那么其很有可能是水太多了,其鹅蛋不能够与水充分的混合,从而就会出现不能凝固的状态。

鸡蛋羹凝固怎么补救

鸡蛋羹没有凝固,首先考虑是的时间不够,其次是鸡蛋和水的比例不对,最后可能是鸡蛋的质量原因。 1.如果是的时间不够导致的鸡蛋羹凝固,一般再下锅多几分钟就会凝固了。 2.如果是水放多了或者是鸡蛋质量不好导致鸡蛋羹凝固,那就没办法了,只能先掉这一碗,下次吸取教训吧。

鸡蛋羹水多了怎么办 鸡蛋羹用热水还是冷水下锅

热水下锅。 鸡蛋羹的时候最好是用热水下锅,这样可以制出比较滑嫩的鸡蛋羹。 若是使用的是冷水下锅的话,冷水是一个缓慢升温的过程,在此鸡蛋羹无法快速的定型,其制的时间也增加了,所以就会容易出现鸡蛋羹老的现象。其次冷水下锅,鸡蛋羹的腥味相较而言会比较重一些。 而热水制作出来的鸡蛋羹,定型快,制作速度也快,还会比较滑嫩,所以鸡蛋羹是比较适合用热水下锅的一种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