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需要做哪些检查
痛风需要做哪些检查
一、形成原因
痛风是由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特指急性特征性关节炎和慢性痛风石疾病,主要包括急性发作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尿酸盐肾病和尿酸性尿路结石,重者可出现关节残疾和肾功能不全。痛风常伴腹型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二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病等表现。
二、如何检查
中老年男性肥胖者,突然反复发作的单个跖趾、跗跖、踝等关节红肿剧痛,可自行缓解及间歇期无症状者,应首先考虑到痛风性关节炎;同时合并高尿酸血症及对秋水仙碱治疗有效者可诊断为痛风;滑液或滑膜活检发现尿酸盐结晶者即可确诊。可以做,血、尿常规和血沉:血尿酸测定,尿尿酸含量测定:关节腔穿刺检查,痛风结节内容物检查,X线检查
三、预防
为了预防和治疗痛风,饮食上应做到三多三少:多饮水,少喝汤。血尿酸偏高者和痛风患者要多喝白开水,少喝肉汤、鱼汤、鸡汤、火锅汤等。白开水的渗透压最有利于溶解体内各种有害物质。多饮白开水可以稀释尿酸,加速排泄,使尿酸水平下降。汤中含有大量嘌呤成分,饮后不但不能稀释尿酸,反而导致尿酸增高。多吃碱性食物,少吃酸性食物。痛风患者本身有嘌呤代谢紊乱,尿酸异常,如果过多吃酸性食品,会加重病情,不利于康复。
四、症状
患者常常会在半夜,因为脚趾、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指关节、肘关节等处出现红肿热痛的症状而被痛醒。并且患者会发现,这些关节的正常功能有了明显的障碍。测量体温时会发现温度有升高。发病的关节会出现肿胀、僵硬、畸形,就像石头一样,不对称,大小也不一致。多见于耳朵轮廓、脚趾、手指间等地方。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痛风患者都伴有肾脏的病变,早期表现为偶发性的蛋白尿,随着病情的加重,就会转变为持续性蛋白尿,夜间起夜次数增多,再发展下去就是肾功能不全,甚至会因为肾衰竭而死亡。百分之二十左右的痛风患者则会出现尿酸性的尿路结石。如果不及时治疗,结石反复造成损伤时,就有可能会合并感染,引起肾炎,对肾脏造成近一步的损害。可以说,这个病变对于人体所带来的伤害是相当严重的。
以上就是关于痛风需要做哪些检查的全部回答了,痛风初期虽然不易被察觉,但是只要加强日常的护理多半是不会患上痛风的,特别要注意的少不要使自己体内受寒,冷的时候要加衣服,夏天不是太热的时候一定不要经常待在空调房里,适当的让自己出一下汗可以排出你体内的毒素,排除自己体内的寒气,只有这样,身体才会更加强壮才能彻底避免痛风的折磨。
风湿痛的检查
1.自身抗体在风湿性疾病的范围内应用于临床的自身抗体分以下四类:抗核抗体谱、类风湿因子、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抗磷脂抗体。对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诊断有很大帮助。
(1)抗核抗体谱。
(2)类风湿因子除出现在类风湿关节炎外,尚见于其他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硬化等。
(3)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以正常人中性粒细胞为底物按所见荧光的图型,分为C-ANCA(胞浆型)和P-ANCA(核周型)、其他各自的抗原为胞浆内的丝氨酸蛋白酶和骨氧化酶。本抗体对血管炎的诊断极有帮助,且不同的ANCA抗原提示不同的血管炎,如C-ANCA主要出现在Wegener肉芽肿、Churg-Strauss综合征,P-ANCA则见于显微镜下多血管炎,新月体型肾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4)抗磷脂抗体临床上应用的有抗磷脂抗体和狼疮抗凝物两种测定方法。本抗体出现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多种自身免疫病。抗磷脂综合征是指临床表现有动脉或静脉血栓、血小板减少、习惯性流产。伴有抗心磷脂抗体和(或)狼疮抗凝物阳性者,除可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外,也可以是原发性的。
2.滑液检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关节滑膜炎症。特别是在滑液中找到尿酸盐结晶或滑膜细菌培养阳性则分别有助于痛风或化脓性关节炎的确诊。
3.关节影像检查X线检查有助于关节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亦能随访了解关节病变的演变。是目前最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其他尚有关节CT、MRI、同位素等检查。
痛风的检查
实验室检查
1.血尿酸测定
男性血尿酸值超过7mg/dl,女性超过6mg/dl为高尿酸血症。
2.尿尿酸测定
低嘌呤饮食5天后,24小时尿尿酸排泄量>600mg为尿酸生成过多型(约占10%);<300mg提示尿酸排泄减少型(约占90%)。在正常饮食情况下,24小时尿尿酸排泄量以800mg进行区分,超过上述水平为尿酸生成增多。这项检查对有痛风家族史、年龄较轻、血尿酸水平明显升高、伴肾结石的患者更为必要。通过检测,可初步判定高尿酸血症的生化分型,有助于降尿酸药选择及判断尿路结石性质。
3.尿酸盐检查
偏振光显微镜下表现为负性双折光的针状或杆状的单钠尿酸盐晶体。急性发作期,可见于关节滑液中白细胞内、外;也可见于在痛风石的抽吸物中;在发作间歇期,也可见于曾受累关节的滑液中。
4.其他实验室检查
尿酸盐肾病可有尿蛋白浓缩功能不良,尿比重1.008以下,最终可进展为氮质血症和尿毒症等。
影像学检查
受累关节X线检查可以发现不显影的尿酸性尿路结石、可以看到软组织的肿胀;B超检查近几年在诊断痛风中越来越被认可,超声检查可发现关节积液、滑膜增生、关节软骨及骨质破坏、关节内或周围软组织的痛风石及钙质沉积等。超声下出现肾髓质特别是锥体乳头部散在强回声光点,则提示尿酸盐肾病。如果临床上无法直接抽取关节液进行尿酸盐的分析,双能CT能够通过影像的分析,发现关节里面是否存在尿酸盐的沉积。
痛风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1.血尿酸测定:男性血尿酸值超过7mg/dl,女性超过6mg/dl为高尿酸血症。
2.尿尿酸测定:低嘌呤饮食5天后,24 小时尿尿酸排泄量>600 mg为尿酸生成过多型(约占10%);<300 mg提示尿酸排泄减少型(约占90%)。在正常饮食情况下,24小时尿尿酸排泄量以800 mg进行区分,超过上述水平为尿酸生成增多。这项检查对有痛风家族史、年龄较轻、血尿酸水平明显升高、伴肾结石的患者更为必要。通过检测,可初步判定高尿酸血症的生化分型,有助于降尿酸药选择及判断尿路结石性质。
3.尿酸盐检查:偏振光显微镜下表现为负性双折光的针状或杆状的单钠尿酸盐晶体。急性发作期,可见于关节滑液中白细胞内、外;也可见于在痛风石的抽吸物中;在发作间歇期,也可见于曾受累关节的滑液中。
4.影像学检查:急性发作期仅见受累关节周围非对称性软组织肿胀;反复发作的间歇期可出现一些不典型的放射学改变;慢性痛风石病变期可见单钠尿酸盐晶体沉积造成关节软骨下骨质破坏,出现偏心性圆形或卵圆形囊性变,甚至呈虫噬样、穿凿样缺损,边界较清,相邻的骨皮质可膨起或骨刺样翘起。重者可使关节面破坏,造成关节半脱位或脱位,甚至病理性骨折;也可破坏软骨,出现关节问隙狭窄及继发退行性改变和局部骨质疏松等。
5.超声检查:受累关节的超声检查可发现关节积液、滑膜增生、关节软骨及骨质破坏、关节内或周围软组织的痛风石及钙质沉积等。超声下出现肾髓质特别是锥体乳头部散在强回声光点,则提示尿酸盐肾病,也可发现X线下不显影的尿酸性尿路结石。
6.其他实验室检查尿酸盐肾病可有尿蛋白,浓缩功能不良,尿比重1.008以下,最终可进展为氮质血症和尿毒症等。
痛风的检查
1.滑囊液检查 通过关节腔穿刺术抽取滑囊液,在偏振光显微镜下可发现白细胞中有双折光的针形尿酸钠结晶。关节炎急性发作期的检出率一般在95%以上。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检查,其阳性率仅为偏振光显微镜的一半。此外,滑囊液的白细胞计数一般在(1~7)×109/L,主要为分叶核粒细胞。无论接受治疗与否,绝大多数间歇期的患者进行关节滑囊液检查,仍可见有尿酸钠晶体。
2.痛风石活检 对表皮下的痛风结节可行组织活检,通过偏振光显微镜可发现其中有大量的尿酸盐结晶。亦可通过紫尿酸氨(murexide)试验、尿酸酶分解及紫外线分光光度计测定等方法分析活检组织中的化学成分。
3.X线检查 早期急性关节炎仅表现为软组织的肿胀,关节显影正常。随着病情的进展,与痛风石邻近的骨质可出现不规则或分叶状的缺损,边缘呈翘状突起;关节软骨缘破坏,关节面不规则。进入慢性关节炎期后可见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质有不规则或半圆形的穿凿样缺损,边缘锐利,缺损边缘骨质可有增生反应。此外,利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可早期发现受累关节的骨密度改变,并可作为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与病情观察的评价指标。单纯的尿酸性结石可透过X射线,其诊断有赖于静脉肾盂造影。混有钙盐者,行腹部平片检查时可被发现。
4.CT与MRI检查 沉积在关节内的痛风石,根据其灰化程度的不同在CT扫描中表现为灰度不等的斑点状影像。痛风石在MRI检查的T1和T2影像中均呈低到中等密度的块状阴影,静脉注射钆可增强痛风石阴影的密度。两项检查联合进行可对多数关节内痛风石做出准确诊断。
火锅能过夜吗 吃了过夜的火锅会怎么样
若食用了过夜的火锅汤菜可能引起中毒,表现症状为:头痛、头晕、恶心、腹泻腹痛、严重者造成心肝肾损坏。此外火锅中的嘌呤含量很高,痛风患者严禁食用否则容易引起痛风加重。
出现上述身体不适者,应当停止食用火锅,有必要的立即去医院做检查治疗。
痛风需要检查吗
1.实验室检查
(1)血清尿酸测定多>420μmol/L,少数正常,继发性痛风可>1mmol/L。
(2)尿尿酸测定如存在高尿酸血症,同时尿尿酸≥3600μmol/24h,提示肾脏排尿酸无障碍,高尿酸血症来源于体内尿酸生成过多;否则为肾脏排尿酸功能不足。
(3)尿常规测定尿pH、尿蛋白、尿糖,了解尿液酸化情况及是否有其他病变。
(4)其他血常规(除外血流系统疾病)、肝肾功能、血脂,了解合并疾病情况。
2.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受累关节早期无明显X线变化,晚期可见尿酸盐在近关节骨端沉积,骨质破坏形成类钻孔圆形透光区,纯尿酸性肾结石X线不显影,混合有钙盐时,可显影。
(2)B超早期肾脏无变化,晚期肾脏体积多有增大,呈弥漫性损害,以髓质区为重。
(3)心电图合并冠心病可有相应的图形改变。
3.其他检查
痛风石、关节腔液体成分的定性:针刺或切除皮下痛风结石,取出结石验证成分,或皮下结石破溃溢出的分泌物在偏震光显微镜下呈针状尿酸盐结晶,有助于确诊。有积液的急性关节炎可抽取关节积液镜检,查见针状结晶可为诊断依据。
痛风病人需要做哪些检查
现在也是会有很多人都患上了关节上面的疾病,而在了解以后人们也是要积极处理,尤其是痛风的出现会让很多人都担心的,但对于这种疾病的出现后病人们要做好正确的检查工作,那么,得了痛风人们都要做哪些检查?下面我们来看一下。
(1)血尿酸测定 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尿酸酶法测定。该法是利用尿酸酶还原尿酸的比色法来测定,特异性较高。据统计,血尿酸值在我国正常男性为:178—416微摩尔/升 (3—7毫克/分升),正常女性为:148.5—356微摩尔/升(2.5-6毫克/分升)。未经治疗的痛风病人血尿酸多数升高,继发性较原发性痛风升高更为明显。
测定血尿酸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应在清晨空腹状态下抽血送检,必要时在病人抽血前一天避免高嘌呤饮食并禁止饮酒;②抽血前停用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如水杨酸类药物、降压药及利尿剂等,应至少停药5天以上;③抽血前应避免剧烈活动;如奔跑或快速登高等;④由于血尿酸有时呈波动性,故一次血尿酸测定正常不能完全否定血尿酸增高,如临床有可疑处,应重复检查。
(2)尿尿酸测定 尿尿酸反映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和分泌功能的一项检查,在临床上可用以判断高尿酸血症,是由于尿酸生成过多还是尿酸排泄减少,或是两者兼有。另外,对于选择治疗药物及监测治疗效果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在进食低嘌呤饮食5天后,正常人24小时尿尿酸结果应低于600毫克,或常规饮食时24小时尿尿酸应小于 1000毫克。如果血尿酸升高,而24小时尿尿酸小于600毫克,则为尿酸排泄不良型,否则可能是产生过多型,区别两者对治疗上有一定价值。
测定24小时尿尿酸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如果病人已有肾功能减退、结石引起的尿路梗阻、大量肾盂积水、尿潴留及排尿不畅等情况,可使测定结果受影响;②应准确留取24小时的尿量,留尿的容器应放防腐剂;③留尿当天如有腹泻、呕吐等脱水情况及发热、尿路感染或其他急性疾病时,应改期进行。
(3)关节滑液检查 痛风性关节炎病人的滑液量增多,外观呈白色而不透亮,粘性低,白细胞数常超过50X10的9次方/升,中性粒细胞超过75%。最具特征性的是在偏光显微镜下,可见到被白细胞吞噬的或游离的尿酸盐结晶,该结晶呈针状,并有负性双折光现象,这一现象在关节炎急性期的阳性率为95%。
(4)组织学检查 对于可疑的痛风石组织,可作活检。
(5)x线检查 早期急性关节炎时,仅受累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反复发作时,可在软组织内出现不规则团块状致密影,即痛风结节。在痛风结节内可有钙化影,称为痛风石。由于痛风石在软骨的沉积,可造成软骨破坏和关节间隙狭窄,关节面不规则。病程较长者,在关节边缘可见偏心性半圆形骨质破坏,较小的似虫噬状,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向中心扩展,形成穿凿样缺损。
痛风需要做哪些检查
1.血脂检查
包括血胆固醇、三酰甘油,高、低密度脂蛋白(HDL、LDL)及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等,有条件者尚可做载脂蛋白测定。
2.血糖
应做空腹血糖及餐后两小时血糖测定;必要时进行葡萄糖耐量度试验,以早期发现葡萄糖代谢紊乱和隐性糖尿病。
3.肝肾功能检查、心血管及脑血管功能检查
肝肾功能检查,以确立有无痛风性肾病及肝脏病变。
心血管及脑血管功能检查,可做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测定、脑血流图等常规检查,必要时行头颅CT或冠状动脉造影术以观察有无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等病变。此外,眼底检查观察有无眼底视网膜动脉硬化,亦可作为发现动脉硬化的简便方法之一。
4.关节X线摄片
对有痛风性关节炎发作的病人,应做关节X线摄片。以了解关节病变的程度,并为痛风的诊断提供间接证据。
痛风应该做哪些检查
一、血、尿常规和血沉
1.血常规和血沉检查 急性发作期,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通常为(10~20)×109/L,很少超过20×109/L。中性白细胞相应升高。肾功能下降者,可有轻、中度贫血。血沉增快,通常小于60mm/h。
2.尿常规检查 病程早期一般无改变,累及肾脏者,可有蛋白尿、血尿、脓尿,偶见管型尿;并发肾结石者,可见明显血尿,亦可见酸性尿石排出。
二、血尿酸测定
急性发作期绝大多数病人血清尿酸含量升高。一般认为采用尿酸酶法测定,男性416μmol/L(7mg/dl),女性>357μmol/L(6mg/dl),具有诊断价值。若已用排尿酸药或肾上腺皮质激素,则血清尿酸含量可以不高。缓解期间可以正常。有2%~3%病人呈典型痛风发作而血清尿酸含量小于上述水平。有三种解释:①中心体温和外周关节温度梯度差较大;②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分泌较多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进血清尿酸排泄,而远端关节内尿酸钠含量仍相对较高;③已用排尿酸药或皮质激素治疗的影响。
三、尿尿酸含量测定
在无嘌呤饮食及未服影响尿酸排泄药物的情况下,正常男性成人24h尿尿酸总量不超过3.54mmol/(600mg/24h)。原发性痛风病人90%尿尿酸排出小于3.54mmol/24h。故尿尿酸排泄正常,不能排除痛风,而尿尿酸大于750mg/24h,提示尿酸产生过多,尤其是非肾源性继发性痛风,血尿酸升高,尿尿酸亦同时明显升高。
四、关节腔穿刺检查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时,肿胀关节腔内可有积液,以注射针抽取滑液检查,具有极其重要诊断意义。即使在无症状期,亦可在许多关节找到尿酸钠结晶。约95%以上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滑液中可发现尿酸盐结晶。
(一)偏振光显微镜检查
将滑液置于玻片上,在细胞内或细胞外可见双折光细针状尿酸钠结晶的缓慢振动图象。用第一级红色补偿棱镜,尿酸盐结晶方向与镜轴平行时呈黄色,垂直时呈蓝色。
(二)普通显微镜检查
尿酸钠结晶呈杆状针状,检出率仅为偏振光显微镜的一半。若在滑液中加肝素后,离心沉淀,取沉淀物镜检,可以提高其检出率。
(三)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对滑囊液或疑为痛风结节的内容物进行定性分析来判定尿酸钠,是痛风最有价值的方法。方法是首先测定待测标本的吸收光谱,然后与已知尿酸钠的吸收光谱比较。若两者相同,则测定物质即为已知化合物。
(四)紫尿酸胺(murexide)试验
对经过普通光学显微镜或偏振光显微镜检查发现有尿酸钠存在的标本,可行本试验以便进一步予以确认,此法简便易行。其原理是尿酸钠加硝酸后加热产生双阿脲,再加入氨溶液即生成呈紫红色的紫尿酸铵。
(五)尿酸盐溶解试验
在有尿酸盐结晶的滑液中,加入尿酸酶保温后,尿酸盐结晶被降解为尿囊素可见结晶消失。
五、痛风结节内容物检查
对于痛风结节进行活检或穿刺吸取其内容物,或从皮肤溃疡处采取白垩状粘稠物质涂片,按上述方法检查,查到特异性尿酸盐的阳性率极高。
六、X线摄片检查
尿酸盐易于在小关节内及其附近沉积,引起慢性炎症反应和软骨、骨皮质破坏。这些部位摄片,可见关节面或骨端皮质有透光性缺损阴影,呈穿凿样、虫蚀样、蜂窝状或囊状,病变周边骨质密度正常或增生,界限清晰,有利于与其它关节病变鉴别。在孟昭亨等报告的160例中,76例(60.3%)骨皮质有上述典型改变,其中4例引起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