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一岁半母乳还有营养吗
宝宝一岁半母乳还有营养吗
首先要明白,母乳本身的营养师非常丰富的,含有乳铁蛋白、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脂肪酸和牛磺酸等。
所以宝宝一岁半吃母乳还是有营养的,但是此时母乳中的营养已经不足以完全满足宝宝对营养的需求了。
何时断奶最佳 听儿科医生说
两岁左右,宝宝乳牙出全,咀嚼吞咽、消化吸收等各项生理功能趋于完善,能够适应家庭自己制作的食物了,对母乳的需求相对降低。此时断奶对宝宝生长发 育的影响会相对较小,所以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母乳喂养到宝宝两岁。但是并非指两岁就一定要断奶,如果妈妈和宝宝都还有继续母乳的愿望,继续哺乳直到宝宝自然 离乳是更理想的状态。
很多妈妈着急给宝宝断奶,是担心6个月以后母乳就不再有营养了。这种观点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事实证明,在宝宝1岁左右,母乳每天为宝宝提供的能量和 营养物质,依旧占到身体所需的50%以上。到两岁左右,虽然宝宝的主要营养来源转变为一日三餐,但是母乳仍然不失为一种营养全面、容易吸收、品质安全的营 养补充。
免疫学的研究也发现,随着宝宝年龄的增大,妈妈乳汁中的免疫球蛋白和抗病因子比例反而是上升的。第二年母乳中的免疫成分是明显高于第一年的。并非如 我们常规认为的,只有初乳中才含有免疫成分。如果将初乳比喻为给宝宝的第一针预防针的话,母乳带给宝宝的预防疾病、增强抵抗力的作用,在成熟乳中依然存 在。
母乳喂养给妈妈和宝宝一个最自然的亲密接触的机会,能帮助宝宝获得安全感。如果人为断奶时,使用了一些粗暴的、强行的方式,就可能给宝宝心理发展带 来负面的影响。因此,如果妈妈和宝宝在两岁以后还有很好的状态和愿望,希望继续母乳喂养下去,不经历人为断奶,让宝宝自然离乳,无论从宝宝的生理健康还是 心理健康角度考虑都是更理想的。
宝宝过分迷恋母乳的危害
有一位妈妈,孩子已经一岁多了,一直坚持母乳喂养,但孩子除了母乳拒绝吃任何辅食,宝宝长得又瘦又小,不但低于同龄的孩子正常标准,而且生长曲线也不好。这位妈妈说,目前仍是按需喂养,孩子想吃就给母乳,怕孩子不吃辅食更要多给母乳吃。
这样过于依赖母乳的喂养方法是极不正确的,孩子生长的不好就要及时干预。有人会问,不是提倡母乳,母乳比任何东西都好吗?
毫无疑问,母乳是宝宝最佳的食物,宝宝天生爱母乳是我们人类进化的结果。在宝宝6个月前,母乳完全能够提供成长所需要的营养和热量。除了维生素D,宝妈不需要给宝宝额外补充其他的营养。
宝宝6个月前,具有十分强烈的吸吮反射和挺舌反射,这是每个宝宝与生俱来的自然反应。这时即便是再有营养的辅食,宝宝的挺舌反射也会把它推出口外。所以,起初喂辅食时很多宝宝表现的抗拒,很多妈妈妥协、放弃是不正确的。
随着宝宝长大,吸吮反射和挺舌反射逐渐被吞咽反射所代替。宝宝体内的铁、锌等营养素储存量逐渐减少,仅仅依靠母乳很难全部满足日益增加的营养需求,这时就要给宝宝添加辅食了。如果宝宝到了6个月,对母乳还是过于依赖,拒绝任何母乳以外的任何食物的话,会影响到辅食的及时添加。
宝宝一岁吃母乳还有营养吗
要知道母乳本身是营养非常丰富的,含有乳铁蛋白、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脂肪酸和牛磺酸等,并且只要妈妈没有吃什么影响母乳的药物、食物,母乳都是非常安全的食物。
因此宝宝一岁时吃母乳仍然是有他的营养价值的。
喝了回奶宝还能喂奶吗
不用担心的这个没有什么影响的,还有母乳不是说没有影响了,只是说6个月以后就母乳的话那是跟不上宝宝的发育了,所以要求母乳的同时要多注意添加合理的辅食就可以的。
乳并不是六月以后就没有营养了,只是没有免疫力了,宝宝长大了,母乳营养不够宝宝吸收了,需要加辅食!我是给宝宝喂母乳到一周四个月的时候断奶的,我觉得给孩子断奶最好在一周岁以后,现在如果还能吸出来一点奶,可以用吸奶器勤吸,多喝汤水,多吃发奶的时候,奶水还会渐渐多起来的
母乳喂养一般建议到一周岁时候,前六个月的乳汁比后六个月的营养要高一些,营养全面提高孩子抵抗力,减少生病,六个月以后乳汁质量下降,要适当给孩子添加相应的辅食喂养,回奶宝是减少乳汁的,如果孩子乳汁分泌的话,应该是可以给孩子喂养的。
如何提高宝宝的免疫力
1、母乳喂养能给宝宝最好的免疫保护。对1岁以内的宝宝,提倡母乳喂养,事实也证明,没有吃母乳的宝宝,6个月后就容易生病,而吃母乳的宝宝6个月后多数不会发生反复感染疾病。这是因为母乳中各种营养比成分比例适当,易于消化、吸收和利用,是最适合婴儿生长发育的营养品,而且母乳含有许多免疫成分,因此,母乳喂养能使宝宝健康成长,提高免疫力。
2、从第6个月起,婴儿从母体中获得的免疫抗体逐渐消失。这个阶段的宝宝容易出现感冒、贫血、高热等病症。因此,身体需要更多的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来提高免疫力,母乳已经逐渐不能完全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所以,添加其他辅食食品越来越重要。
3、宝宝半岁以后,除了继续坚持母乳喂养,添加蛋黄泥、蔬果泥之外,还可以给宝宝添加些肉泥、肝泥、鱼泥等食物来提高宝宝的免疫力。
0-3岁宝宝喝奶误区,95%父母都中招了 1岁以上:母乳和配方奶和液态或半固态奶酪
如果宝宝1岁以后还能够坚持母乳喂养是最好的,世卫组织建议母乳喂养可以到2岁或者以上。如果1岁以上的宝宝不能母乳喂养,可以选择相应阶段的配方奶粉。
以奶、稀奶油或脱脂乳为原料加工而成的奶酪,是所有乳制品中营养价值最高的一个,其吸收率高达80%~85%,钙含量是牛奶的好几倍。虽然它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却也有一些不够理想的因素,那就是其中的饱和脂肪酸较高。对于1岁以下的宝宝来说,由于其消化机能还不够健全,妈妈最好不要贸然添加奶酪。等宝宝1岁以后,选用液态或半固态奶酪,涂抹在面包上,或混在蔬菜中给宝宝食用。
错误的母乳观念新妈咪要知道
误区1 母乳6个月后就没营养了我们常常听到说,母乳6个月后就没有营养了,或者有些人会说宝宝一岁后就没有营养了。其实母乳的营养一直在变化,宝宝初生、几周、一岁甚至更大的时候,母乳的成分是不同的,甚至每一天不同的时间,母乳也会发生变化。母乳是根据宝宝身体的需求产生的,宝宝的需求在变,母乳也在变。
宝宝在不同的发育阶段,有不同的需求,初生到三四个月的时候,宝宝长得特别快,所以母乳里的脂肪含量也特别高。这个时候如果把奶挤出来,可以看到奶水特别白、浓,这样的奶营养特别丰富。
而宝宝1~3岁时,他的生长速度减慢,对营养的要求不如以前高,所以母乳的营养成分也没以前高,脂肪含量降低,奶水也就没这么浓了。妈妈大可放心,不同阶段的母乳都是专门为宝宝该阶段而配方生产的,里面的成分最适合宝宝的生长,比起任何别的辅食,如蔬菜、水果、稀饭、肉,母乳的营养价值是最高的。当然了,宝宝半岁以后,开始吃辅食,身体上也有这个需求,所以宝宝在这个阶段可以开始加辅食。刚开始加的时候,不要加太多,因为宝宝一岁以内,奶还是主食。
误区2 乳房不胀了,乳汁不够了三、四个月以后,有些妈妈发现乳房不胀了,就担心是奶不够,其实是妈妈的乳房跟宝宝达到供需平衡了,所以乳房是软的。妈妈刚生完宝宝时,她的产奶荷尔蒙会骤然增高,产奶量比宝宝的需求要多,所以乳房常常发涨,需要挤掉一些。
但挤的时候不要挤光,可以留一点,这样妈妈的产奶量和宝宝的需求才会达到平衡;如果每次都挤光,那产奶就会一直供大于求,因为妈妈的乳房会以为宝宝需要这么多奶。如果奶太多,妈妈可以用卷心菜的叶子放在乳罩里,或者喝薄荷茶来减少奶量。当妈妈和宝宝达到产奶供需的平衡时,乳房就不会胀了,会觉得比较舒适。除非宝宝多睡一小时,妈妈才会觉得有点胀。
误区3 一定要一边喝10~15分钟,再换一边其实不需要,国际母乳会提倡的是:让宝宝自己决定什么时候不吃一边,再换另一边。当他自己不吃了,或者睡着了,你可以试一下让他吃吃第二边,有的宝宝会吃,有的宝宝不需要吃了,不用强迫他。有的妈妈乳房容量没有别的妈妈大,宝宝吃一边没有吃饱,那就要吃两边,或者一边要吃很长时间,这都没有关系。而有的妈妈,她的宝宝胃口小,她的乳房容量偏偏是大的,那宝宝只要吃一边就够了。乳房容量、宝宝胃容量、成长的因素、基因,有很多因素会导致宝宝吃奶的方式不一样。所以还是那句老话“看孩子,别看表”。宝宝会告诉我们,他什么时候吃饱了,什么时候还要吃。
误区4 吃到后面乳房瘪瘪了,就没有乳汁了虽然到后面乳房瘪瘪了,但还会有喷乳反射,宝宝还是会吃到很多奶。因为你的血液一直在循环,所以乳房会一直产乳。后面虽然乳流量变慢了,但会一直产奶,而且现产的奶脂肪含量高,会很浓很白,宝宝可能不需要喝很多就饱了,就好比是吃了很多奶油。
误区5 每次宝宝吃完,都要把剩下的乳汁挤出这也是个误区。越挤奶越多,但奶太多了,也会有些问题,比如得乳腺炎、乳腺闭塞。另外,如果奶太多了,通常没有喝到后乳,宝宝就饱了,所以大便可能是绿色的,会有泡沫,会觉得胀气;而且前乳比较稀,宝宝就会频繁要求喝奶,这样喝的次数越多,妈妈就挤得越多,挤得越多奶也越多,形成恶性循环。
妈妈来月经后母乳还有营养吗
事实上,这种说法不科学。妈妈来月经后,乳汁的营养和量都不会有变化。
正常情况下,产后11天至4个月母乳质量最好。月经来潮后,乳汁比平日浓缩,所含脂肪减少,蛋白质增多,这种乳汁对宝宝并无害处。为了避免乳汁浓缩和成分改变,母亲在月经期可多喝点开水,多吃些鱼类、牛奶、禽肉和菜汤等。
产后4个月月经来潮亦不必断奶,奶量不够,可添加牛奶和米糊等辅助食品。
宝宝什么时候断奶好
什么时候断奶好
不能一概而论,如果奶水充足的全职妈妈,就应按世界卫生组织(WH0)要求的哺乳至一至一岁半后再断奶。有人认为宝宝五六个月时母乳已没有营养价值,主张提前断奶的说法,家长千万不要轻信。从营养角度分析,对婴儿母乳是无可比拟的最佳营养品。所以要求母亲应尽可能在添加辅食的情况下坚持母乳喂养至少到一岁。还应认识到断奶不仅是宝宝食物品种和喂养方式的攺变,对宝宝心理发育也会带来重大影响。我们知道哺乳是胎儿离开母体后与母亲保持联系的纽带,获得母子间情感交流。断奶意味着增大了母子间距离,心理学家称之为母婴二次分离,对婴儿心理上不易适应的。要给宝宝一个逐渐过度期,做好断奶前生理和心理准备。
一般地说,给婴儿断奶的时间最好是在婴儿出生后的第8~12个月。过早断奶,婴儿的消化功能还不强,尚不适应添加过多的辅食,否则会引起消化不良、腹泻,容易影响婴儿的健康;过晚断奶,因母乳逐渐变得稀薄,即母乳的数量及所含的营养物质都逐渐减少,已不能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而导致婴儿消瘦,发生各种营养缺乏症,体弱多病。
提醒两点:
1、不可在盛夏季节或大病后断奶,以免消化不良。
2、一旦下决心断奶,就要坚持不动摇。不可因宝宝哭闹心疼而再恢复喂奶,长痛不如短痛,否则宝宝要遭受再次断奶的痛苦。
成功坚持母乳喂养的秘籍!
一位美国医生讲,牛奶是给小牛喝的,牛乳蛋白是人乳蛋白的8倍,蛋白多了体重长得就快,所以,吃牛奶的宝宝容易长的更胖。小牛出生以后体重翻倍是在 47天,比如出生20斤,47天以后就能长到40斤,并且,出生以后一会儿就能站起来。而我们的小宝宝体重翻倍需要182天,比如,出生时6斤,182天以后才能长到12斤,会走路也要一岁左右。人类是所有足月出生哺乳动物中最不成熟的,只有母乳才能满足人类最大最复杂的大脑的发育,现在很多奶粉都说在母乳化,奶粉一直在模仿,但从来未超越。
母乳不仅是婴儿的食物还是药物,它含有营养和保护成份,断奶后能够长期有效降低宝宝一生的疾病风险。尤其是初乳,含有10倍的免疫细胞。是母亲给刚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孩子的第一份厚礼。初乳也是宝宝宫内营养到宫外营养的过度,更接近羊水的成分,有多种(3种)不同的生长因子,促进宝宝生长、成熟、保护宝宝小肠免受有害菌侵害。另外,还有200种已鉴别的寡聚糖,寡聚糖具有保护性屏障和促进宝宝神经发育的功能,牛奶中不包含任何寡聚糖。
宝宝一岁吃母乳还有营养吗 宝宝一岁时需要添加辅食
在宝宝4-6个月时,需要逐渐添加辅食来喂养宝宝了,因为母乳的营养虽然丰富,但是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宝宝对营养的需求了,特别是当宝宝开始长牙时,需要吃一些带有细小颗粒的食物来学习咀嚼。
因此如果在宝宝一岁时还喂养母乳的话,一定要注意添加其他辅食,也可以适当搭配其他配方奶粉喂养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