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母乳6个月后就没营养了吗

母乳6个月后就没营养了吗

母乳营养只保持产后6个月?

这恐怕是对母乳最普遍的误解之一,是没有科学根据的误传。正常情况下,新生儿从出生到六个月,完全依靠母乳喂养,就能够得到成长所需全部营养,不必添加任何辅助食品,包括水。六个月以后,宝宝成长所需养分,单纯依靠母乳已经不够,需要添加辅食。

辅食之所以称为“辅”食,正是因为它是辅助母乳的食品。宝宝在一岁之前,母乳仍是主要食品和营养来源。每一位妈妈的乳汁都是为她的宝宝特别设计的,会随着宝宝的成长而变化,来满足宝宝不同时期的不同需要。比如说,当宝宝的身体受到新的病菌或病毒侵袭时,会通过吸吮乳汁将这个新敌人传送到妈妈身体里。妈妈的身体会立刻根据“敌情”制造免疫球蛋白,再通过乳汁传送给宝宝,在宝宝体内建立屏障,保护宝宝不受感染。

6个月也不是绝对的底线,有些早产儿或者过敏体质的宝宝,由于身体的原因,拒绝或不能接受辅食,完全依靠母乳喂养到八九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也一样营养俱全,健壮成长。我认识的一位儿科医生,最小的宝宝因为过敏体质,完全母乳喂养到两岁才开始吃固体食物。其实,直至上个世纪初,绝大多数的宝宝在一岁之前都是完全依靠母乳喂养。迄今为止,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证明母乳在任何阶段会失去营养价值,而是恰恰相反,大量的研究证明,母乳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富含营养,如脂肪、蛋白质、钙和维生素等等,尤其是对孩子身体健康至关重要的免疫因子。幼儿自身的免疫系统要到六岁左右才健全,在这之前,长期的母乳喂养,等于为孩子建立了一道天然的免疫屏障,能够有效地预防诸多疾病的侵袭。

这就是为什么国际卫生组织、国际母乳会以及美国卫生部等权威机构,推荐全球的母亲们将母乳喂养坚持到孩子两岁甚至更长时间的原因。

不同阶段的母乳 营养成分也不同

妈妈的母乳会随着产后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来供应宝宝每个成长阶段的营养所需,按时间可以分为初乳、过渡乳、成熟乳和晚期乳。

1、初乳:产后7天内分泌的乳汁。初乳中的钠、钾、氯浓度比成熟乳高,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抗体的比例也比成熟乳优质,对新生宝宝来说初乳是很好的保护屏障。初乳还有轻泻作用,可以促进胎便排除,降低新生儿黄疸。初乳中的脂肪含量也低,对肠胃尚未发育好的新生宝宝而言非常有益!

2、过渡乳:产后7-14天内分泌的乳汁。 初乳和成熟乳之间的母乳是过渡乳,这一时期很短,但此阶段母乳含脂肪最高,蛋白质、矿物质逐渐减少。

3、成熟乳:产后14天分泌的乳汁。成熟乳的成分逐渐稳定,尤其是蛋白质维持在一个相当恆定的水平,成熟乳中的蛋白质含量虽较初乳为少但因各种蛋白质成分比例适当、脂肪和碳水化物以及维生素、微量元素丰富,并含有帮助消化的酶类和免疫物质而优于其他乳类。

4、晚期乳:产后10个月以后的乳汁。随着时间推移,宝宝的成长已经不能完全依靠母乳了。晚期乳的奶量会减少,同时母乳中的营养素也会下降,这是自然的调节系统,乳汁的营养跟宝宝的变化而变化的。乳汁中的蛋白质、脂肪和其他营养素还是非常适合宝宝的。但是妈妈需要根据宝宝的成长情况,添加辅食,满足宝宝全部营养需要。

即使同一次哺乳过程也分成前中后乳,都会有一点点微妙的变化,包括乳汁的颜色、浓度等都有变化。前乳蛋白质要高,后乳脂肪含量要高,前乳含水、糖、蛋白质比较多,就像开胃菜一样,后乳脂肪含量高就告诉你宝宝吃够了,这是一种很神奇的母子之间的交流。这是配方奶是不可能做到的,因为配方奶一点变化也没有。

婴儿补钙时间

如果你的宝宝喝母乳,6个月内不用强调补钙;6个月以上的宝宝就需要注意补钙啦。详情如下:

母乳每100毫升含钙只有34毫克(牛乳含钙高达125毫克),但母乳中钙和磷的比例为2:1,最适于钙的吸收。

当宝宝每天的鱼肝油需要量得到满足时,1岁内母乳喂养的宝宝每天可从母乳中得到225~250毫克的钙元素,所以对6个月内母乳喂养的宝宝,并不强调额外补钙;

而6个月~1岁母乳喂养的宝宝也只要稍微额外补充一些钙就够了,而这些通过添加含钙的米粉等辅食就基本够了。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如果没有明显缺钙症状,就没有必要补充钙剂。

母乳六个月就没营养了

母乳六个月以后,就没什么营养了,应该给孩子断奶

常听老人说六个月以后妈妈的奶水就没有营养了,不应该再给孩子吃了。

事实上,母乳在宝宝半岁以内是最好的天然食品。随月龄的增加,宝宝对各种营养的需求量逐渐增多,1 岁以后的宝宝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矿物质、维生素等相对增加,母乳已经无法满足宝宝的全部需要了。

6 个月的宝宝体内从母体中带来的免疫物质已消耗殆尽,抵抗力下降,开始容易生病。因此只吃母乳,如果辅食添加不当,会对宝宝身体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因此通常到4 -6 个月时就可以适量添加换乳期食品了,饮食应以泥糊状食品为主。也需要适当增加辅食和鱼肝油,以补充母乳的不足。而断奶的时间大概是在宝宝1 岁左右较为合适。

what!过分依赖母乳 BB会营养不良

一、过早放弃母乳的坏处

现在养一个孩子的成本很高,面对着沉重的经济压力问题,很多夫妻双方都纷纷走上了赚钱养家的打工路,而孩子就被迫早早断奶后由祖辈帮忙带着,这种做法很普遍,可是对孩子的成长发育并不好。过早放弃母乳,等于残忍地让孩子过早与妈妈分离,而且,母乳的质量远远高于奶粉,如果为了上班而过早地断奶,忽略了孩子的健康问题,那是不应该的。

喝母乳可以提高孩子的免疫力,虽然很多人认为母乳6个月以后就没营养了,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母乳可以喂到1岁半至两岁左右,当然,6个月以后孩子由于身体营养的需求,就必须多添加一些其他的营养辅食。如果过早放弃母乳,不孩子的情绪会突然变得很低落,免疫力也会受到影响,如果选择在炎热或者寒冷天气断奶,那么孩子会非常容易患病。

二、过分依赖母乳的坏处

母乳喂养也不可以过分依赖,到了适当的年龄,孩子可以开始过度到混合喂养,而且过了半岁的孩子,全母乳喂养已经无法供应孩子发育所需的所有营养了,因此,必定要添加其他的辅食。过分依赖母乳,会使孩子发育进程赶不上其他的小孩子,有可能出现发育迟缓的现象。此外过分依赖母乳,对于一些背奶上班的妈妈来说,也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因此,母乳喂养要讲科学,也不要让孩子过分地依赖母乳。

三、如何科学进行母乳喂养

1.适时添加辅食

 6个月以前的孩子可以全母乳喂养,但是,到了适当的时候,就应该给孩子添加辅食,这才能满足孩子的身体发育需求。家长可以给孩子吃一些配方奶粉或者米粉、米糊等流质、半流质的食物,再慢慢过度到泥状食物、块状食物,而且要注意营养的搭配合理。

2.正确保存母乳

背奶妈妈要学会保存母乳,比如储存母乳的时候要避免受到污染,不要让母乳受到细菌或者病毒的污染感染,而且要做好冷藏工作,保证母乳的新鲜度。

1岁后母乳喂养该如何安排

▍0-2岁宝宝,母乳是最佳食物

新生儿在出生后至2岁之间母乳喂养为最佳食物,有助于增强孩子的抵抗力,减少疾病发生,建议妈妈们能坚持尽量多坚持喂养母乳。看看母乳的营养价值有哪些

》》6个月前的母乳宝宝,有着妈妈身体带来的抵抗力+母乳给予的抵抗力双重保护。这个抵抗力可以保护宝宝在半岁内免受一般疾病的侵袭。

》》6个月后的宝宝,妈妈身体内带来的抵抗力消失,需要增强自己的抵抗力,此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就会显得尤为重要。

》》充分母乳喂养的宝宝身心发展更为健康,过敏和消化不良较少,成年之后慢性病风险较低。

》》母乳中的营养素除了传统认识的营养作用外,还有生物学作用,比如有很多活性物质,如抗体、酶等,这些营养素的活性作用,是配方粉无法比拟的。

》》母乳中丰富的脂肪种类,还可促进婴儿大脑和视网膜的发育成熟,调控免疫系统发育,更有预防成年期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当然,也有妈妈有疑问,母乳6个月或者1岁后就没营养了吗?

这种说法是片面的,6个月后的母乳营养无法全部满足孩子的生长发育需要,因此专家建议大家添加辅食,但是并不意味着母乳就没有营养了!

相反,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总量是不变的,如果乳汁因宝宝添加辅食而减少,则其中的免疫球蛋白反而显得更高。

所以,只要条件允许,就坚持到自然离乳吧!

硬柿子怎么保管不会坏 冻柿子保质期多长时间

最好一个月内吃了。

要是速冻温度很低的保存,存个几个月没问题,但家用冰箱没那么低温,所以一个月左右吃光最好,放久了没营养了。

吃母乳6个月的婴儿感染少

母乳喂养好处多。据国外媒体9月28日报道,最新一期英国专业月刊《小儿疾病文献》刊登希腊一项新研究进一步证实,在不添加辅食的情况下,母乳喂养时间越长,新生儿发生感染的危险就越小。

希腊克里特大学研究人员对近1000名婴儿的健康状况进行了为期12个月的跟踪调查。研究人员详细记录了这些婴儿在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时的常见感染发病情况,其中包括:呼吸道感染、泌尿感染、耳部感染、胃部不适、结膜炎和鹅口疮等。

结果发现,在不添加任何辅食的情况下,婴儿吃母乳时间越长,其各种感染发病率就越低。即使发生了感染,其严重程度也明显较轻。新研究进一步发现,吃母乳6个月就可以有效防止婴儿期常见感染。研究结果显示,从总体上看,只吃母乳的孩子比吃奶粉的孩子身体更健康。但是新研究还发现,吃母乳且适当增加辅食的孩子感染几率更小,即使发生感染,其严重程度也明显更轻。

研究人员还发现,其它多种因素也会影响到婴儿感染发病率,比如:父母年龄及受教育程度、是否接触吸烟环境、种族、兄弟姐妹多少,等等。母乳中的抗体以及多种营养和免疫因素都会影响到婴儿感染发病率。

研究人员总结说,母乳喂养有助于降低婴儿常见感染发病几率和频率,减轻感染病情。这一结论既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也适用于在医疗条件及疫苗接种相当成熟的发达国家或地区。

这2种错误母乳观念

误区1 母乳6个月后就没营养了

我们常常听到说,母乳6个月后就没有营养了,或者有些人会说宝宝一岁后就没有营养了。其实母乳的营养一直在变化,宝宝初生、几周、一岁甚至更大的时候,母乳的成分是不同的,甚至每一天不同的时间,母乳也会发生变化。母乳是根据宝宝身体的需求产生的,宝宝的需求在变,母乳也在变。

宝宝在不同的发育阶段,有不同的需求,初生到三四个月的时候,宝宝长得特别快,所以母乳里的脂肪含量也特别高。这个时候如果把奶挤出来,可以看到奶水特别白、浓,这样的奶营养特别丰富。

而宝宝1~3岁时,他的生长速度减慢,对营养的要求不如以前高,所以母乳的营养成分也没以前高,脂肪含量降低,奶水也就没这么浓了。妈妈大可放心,不同阶段的母乳都是专门为宝宝该阶段而配方生产的,里面的成分最适合宝宝的生长,比起任何别的辅食,如蔬菜、水果、稀饭、肉,母乳的营养价值是最高的。

当然了,宝宝半岁以后,开始吃辅食,身体上也有这个需求,所以宝宝在这个阶段可以开始加辅食。刚开始加的时候,不要加太多,因为宝宝一岁以内,奶还是主食。

误区2 乳房不胀了,乳汁不够了

三、四个月以后,有些妈妈发现乳房不胀了,就担心是奶不够,其实是妈妈的乳房跟宝宝达到供需平衡了,所以乳房是软的。妈妈刚生完宝宝时,她的产奶荷尔蒙会骤然增高,产奶量比宝宝的需求要多,所以乳房常常发涨,需要挤掉一些。

但挤的时候不要挤光,可以留一点,这样妈妈的产奶量和宝宝的需求才会达到平衡;如果每次都挤光,那产奶就会一直供大于求,因为妈妈的乳房会以为宝宝需要这么多奶。如果奶太多,妈妈可以用卷心菜的叶子放在乳罩里,或者喝薄荷茶来减少奶量。当妈妈和宝宝达到产奶供需的平衡时,乳房就不会胀了,会觉得比较舒适。除非宝宝多睡一小时,妈妈才会觉得有点胀。

母乳喂养到几岁才最好

母乳对宝宝来说是最理想的食物,美国儿科学会建议至少喂到1岁以后;而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营养学会推荐喂养到2岁及以后。

然而,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妈妈相信“母乳6个月后就没营养了”?

很可能因为大家误解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那段话: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婴儿至少纯母乳喂养6个月。在婴儿满6个月后,应该在添加辅食的基础上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甚至更多。

6个月后之所以要开始给宝宝添加辅食,不是因为母乳没有营养了,而是因为宝宝对营养的需求更高了。并且从宝宝成长的角度来看,添加辅食是为了逐步向幼儿饮食、儿童饮食的阶段过渡,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不能断章取义地理解为“6个月后的母乳就没有营养了”。

再有人对你说这句话,你可以反问他她:好好的母乳不吃,去吃奶粉,难道奶牛365天产的奶就很有营养了??

此外,以下这几个常见错误观点,也导致很多妈妈早早就放弃了母乳喂养:

1、奶水稀代表没营养

有的妈妈看到自己的奶水比较稀,很“寡淡”,担心奶水的营养不足,不能满足宝宝的生长需要。

实际上在妈妈每次哺乳过程中,前段奶所含的水分较多,通常比较稀;后段奶含有较多的脂肪和蛋白质,看起来就会比较浓;另外,成熟的母乳所含的蛋白质和脂肪的颗粒较小,看起来也会比较清。

千万别因为奶水看起来比较稀,就认定奶水的营养不足。只要宝宝生长发育好、爱吃爱睡爱玩,妈妈就不要过于纠结“奶水看起来浓不浓”的问题。

2、母乳喂养久了会更难断奶

有些妈妈在母乳喂养的过程中,的确会遇到“宝宝越大,越难断奶”的问题。

实际上这和“母乳喂养的时间长短”没有关系,而是喂养不当导致的。比如,宝宝一哭了就给宝宝吃奶、宝宝睡不着时马上塞奶……久而久之,母乳对宝宝而言已经不仅仅是口粮,而是安抚物。

只要你在喂养宝宝的过程中避开了上面提到的这些做法,即使喂养时间再长一点,也不会出现难断奶的问题。

朵妈一个朋友在宝宝2周岁生日时对宝宝说:“现在你已经长大了,不要再吃妈妈的奶了好不好?我们以后改喝牛奶可以吗……”据朋友说,宝宝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接下来很自然就断了母乳,过程非常顺利。

3、母乳喂养久了,乳房会出现下垂

有部分妈妈担心母乳喂养的时间长了,乳房会下垂得越来越厉害,“还是及时止损吧”,于是狠心早早地给宝宝断了母乳。

其实产后乳房下垂,可以说是必然的事情,因为整个孕产期内,我们的乳房会由于孕激素水平的上升而增大。宝宝出生后,我们体内的孕激素水平下降了,被撑大的乳房会逐渐“缩水”回到以前的水平。

这前后的一涨一缩,使得乳房的韧带、乳房内脂肪组织与皮肤都变得松弛,进而造成乳房下垂。

也就是说,产后乳房下垂更多是因为孕激素的影响,和母乳喂养的时间长短没有显著相关关系。

PS,如果想将乳房下垂的风险降到最小,那就坚持每天按摩和运动,佩戴合适的文胸。

母乳6个月后就没营养了吗

辅食之所以称为“辅”食,正是因为它是辅助母乳的食品。宝宝在一岁之前,母乳仍是主要食品和营养来源。每一位妈妈的乳汁都是为她的宝宝特别设计的,会随着宝宝的成长而变化,来满足宝宝不同时期的不同需要。比如说,当宝宝的身体受到新的病菌或病毒侵袭时,会通过吸吮乳汁将这个新敌人传送到妈妈身体里。妈妈的身体会立刻根据“敌情”制造免疫球蛋白,再通过乳汁传送给宝宝,在宝宝体内建立屏障,保护宝宝不受感染。

6个月也不是绝对的底线,有些早产儿或者过敏体质的宝宝,由于身体的原因,拒绝或不能接受辅食,完全依靠母乳喂养到八九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也一样营养俱全,健壮成长。我认识的一位儿科医生,最小的宝宝因为过敏体质,完全母乳喂养到两岁才开始吃固体食物。其实,直至上个世纪初,绝大多数的宝宝在一岁之前都是完全依靠母乳喂养。迄今为止,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证明母乳在任何阶段会失去营养价值,而是恰恰相反,大量的研究证明,母乳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富含营养,如脂肪、蛋白质、钙和维生素等等,尤其是对孩子身体健康至关重要的免疫因子。幼儿自身的免疫系统要到六岁左右才健全,在这之前,长期的母乳喂养,等于为孩子建立了一道天然的免疫屏障,能够有效地预防诸多疾病的侵袭。

错误的母乳观念新妈咪要知道

误区1 母乳6个月后就没营养了我们常常听到说,母乳6个月后就没有营养了,或者有些人会说宝宝一岁后就没有营养了。其实母乳的营养一直在变化,宝宝初生、几周、一岁甚至更大的时候,母乳的成分是不同的,甚至每一天不同的时间,母乳也会发生变化。母乳是根据宝宝身体的需求产生的,宝宝的需求在变,母乳也在变。

宝宝在不同的发育阶段,有不同的需求,初生到三四个月的时候,宝宝长得特别快,所以母乳里的脂肪含量也特别高。这个时候如果把奶挤出来,可以看到奶水特别白、浓,这样的奶营养特别丰富。

而宝宝1~3岁时,他的生长速度减慢,对营养的要求不如以前高,所以母乳的营养成分也没以前高,脂肪含量降低,奶水也就没这么浓了。妈妈大可放心,不同阶段的母乳都是专门为宝宝该阶段而配方生产的,里面的成分最适合宝宝的生长,比起任何别的辅食,如蔬菜、水果、稀饭、肉,母乳的营养价值是最高的。当然了,宝宝半岁以后,开始吃辅食,身体上也有这个需求,所以宝宝在这个阶段可以开始加辅食。刚开始加的时候,不要加太多,因为宝宝一岁以内,奶还是主食。

误区2 乳房不胀了,乳汁不够了三、四个月以后,有些妈妈发现乳房不胀了,就担心是奶不够,其实是妈妈的乳房跟宝宝达到供需平衡了,所以乳房是软的。妈妈刚生完宝宝时,她的产奶荷尔蒙会骤然增高,产奶量比宝宝的需求要多,所以乳房常常发涨,需要挤掉一些。

但挤的时候不要挤光,可以留一点,这样妈妈的产奶量和宝宝的需求才会达到平衡;如果每次都挤光,那产奶就会一直供大于求,因为妈妈的乳房会以为宝宝需要这么多奶。如果奶太多,妈妈可以用卷心菜的叶子放在乳罩里,或者喝薄荷茶来减少奶量。当妈妈和宝宝达到产奶供需的平衡时,乳房就不会胀了,会觉得比较舒适。除非宝宝多睡一小时,妈妈才会觉得有点胀。

误区3 一定要一边喝10~15分钟,再换一边其实不需要,国际母乳会提倡的是:让宝宝自己决定什么时候不吃一边,再换另一边。当他自己不吃了,或者睡着了,你可以试一下让他吃吃第二边,有的宝宝会吃,有的宝宝不需要吃了,不用强迫他。有的妈妈乳房容量没有别的妈妈大,宝宝吃一边没有吃饱,那就要吃两边,或者一边要吃很长时间,这都没有关系。而有的妈妈,她的宝宝胃口小,她的乳房容量偏偏是大的,那宝宝只要吃一边就够了。乳房容量、宝宝胃容量、成长的因素、基因,有很多因素会导致宝宝吃奶的方式不一样。所以还是那句老话“看孩子,别看表”。宝宝会告诉我们,他什么时候吃饱了,什么时候还要吃。

误区4 吃到后面乳房瘪瘪了,就没有乳汁了虽然到后面乳房瘪瘪了,但还会有喷乳反射,宝宝还是会吃到很多奶。因为你的血液一直在循环,所以乳房会一直产乳。后面虽然乳流量变慢了,但会一直产奶,而且现产的奶脂肪含量高,会很浓很白,宝宝可能不需要喝很多就饱了,就好比是吃了很多奶油。

误区5 每次宝宝吃完,都要把剩下的乳汁挤出这也是个误区。越挤奶越多,但奶太多了,也会有些问题,比如得乳腺炎、乳腺闭塞。另外,如果奶太多了,通常没有喝到后乳,宝宝就饱了,所以大便可能是绿色的,会有泡沫,会觉得胀气;而且前乳比较稀,宝宝就会频繁要求喝奶,这样喝的次数越多,妈妈就挤得越多,挤得越多奶也越多,形成恶性循环。

相关推荐

​走出母乳喂养的误区

1、4个月之内的婴儿在吃母乳之外也要喝水。 母乳的渗透力与血浆相似,对肾脏的渗透负荷很低,因此,即使在热带或沙漠中母乳喂养也不需要喂水。有不少人不知道母乳有这一特点,母乳足够的情况下还给宝宝喝水,这真是好心办错事。宝宝的胃容量有限,喝了水,势必影响吃奶,喝糖水减少宝宝对母乳的需求,还容易腹胀。对于4个月之内的宝宝,只要吃母乳营养就足够了,不需要喂其他的东西。 2、母乳喂养会使妈妈乳房下垂、身材走样。 给宝宝喂奶不但不会使新妈妈的乳房下垂,反而会由于喂奶的关系让乳房变大,如果能够配合适量的运动,乳房会比以前

新妈妈五种错误的断奶方法要不得

1、断奶说断就断 突然断奶不仅给宝宝带来心理阴影,也会给妈妈带来极大的胀奶痛苦,宝宝有做好心理准备和过渡,会容易产生焦虑的情绪,甚至不愿吃东西,这样可能会对宝宝心里和身体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 2、母乳营养提早断奶 有的人以为到了宝宝6个月以后,母乳营养了就想给婴儿断奶。母乳的成分会随着宝宝的生长需要发生相应变化。大量研究证明,母乳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富含脂肪、蛋白质、钙、维生素等营养以及对宝宝健康至关重要的免疫因子。千万不要认为母乳营养而提早给婴儿断奶。 3、母婴分离 有些妈妈为了断奶,自己外

宝宝一哭就喂奶

在辅食添加阶段要掌握三个基本原则:由一种到多种,由细到粗,由少量到适量。添加辅食过快过量,同样会加大宝宝肠胃负担,引起消化系统的麻烦。 小婴儿天生需要少食多餐,这是他们的胃肠道发育特点决定的,人为地撑大他们的胃会造成很大的痛苦,也会给今后一生的健康埋下定时炸弹。 宝宝的胃容量大概是多少呢?可以参考下列的数据,这个数据基本上是宝宝喂养量的上限。 月龄 参考胃容量(ml) 0-2周 60-80; 2周-2个月 80-140; 2个月 120-150 ;3个月 130-160 ;4个月 140-180; 5个月

断奶要几天才回奶 循序断奶的时间

循序断奶:是从每天喂母乳6次,先减少到每天5次,等妈妈和宝宝都适应后,再逐渐减少,直到完全断掉母乳。在逐渐减少母乳的同时,给宝宝喂食配方奶或者辅食粥等来代替。逐渐断奶的时间不定,宝宝适应能力强,最快的话也需要一周的时间,有些宝宝则需要一两个月才能断奶成功。

宝宝贫血怎么办 宝宝贫血是什么症状

简单来说,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主要是由于铁的储存和摄入不足,铁吸收有障碍或者铁丢失过多等因素导致体内铁缺乏,引起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多发人群是6个月-3岁的小宝宝。 患上缺铁性贫血的宝宝主要表现为皮肤苍白、食欲减退、不爱活动、拉肚子、萎靡不振、头晕眼黑、易感染、心慌气短等。 如果孕妇怀孕最后三个月有储存足够的铁,或者自身患有贫血,胎儿早产、低出生体重等,都会导致宝宝铁缺乏。 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在6个月后要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否则就会出现缺铁性贫血。对牛奶过敏的宝宝,如果喝了太多有煮沸的牛奶,出现少量

母乳喂养多久最好

一般认为,最佳断奶月龄在城镇为出生8~12个月,农村可延长到12~18个月。但是,如果乳母体质差,平时泌乳量又不足,可适当提前断奶。如果乳母体质好,泌乳仍处于旺盛状态或因婴儿体弱多病,断奶有损婴儿健康,也可适当推迟断奶时间,但最迟也不得超过2岁为宜。此外,断奶的具体时间宜在春季或秋季。而世界卫生组织强烈建议,在婴儿最初6个月内给予纯母乳喂养。6个月至2岁或更长时间内,在继续母乳喂养的同时,要补充其他的食物。世界卫生组织确认:“母乳是婴儿最好的营养食品。”母乳含有多种免疫成分、比牛奶更多的不饱和脂肪酸、促进

科学母乳喂养的时间

母乳对于宝宝的益处我们无需赘言,因此,大多数的妈妈都希望能够尽量地延长母乳喂养宝宝的时间,但是又担心时间长了宝宝对妈妈会产生严重的依赖性,将来断奶会非常地困难。那么,对宝宝进行母乳喂养到什么时候最好呢?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倡导,宝宝一般至少要母乳喂养6个月以上,能达到2岁的则更佳。但是在我们传统习惯中认为,母乳喂养6个月后,母乳营养也随之减少,因此不少妈妈在6个月后便开始准备戒奶,那么6个月厚道母乳真的不适合继续喂养了吗? 实际上,6个月以后的母乳依旧含有丰富营养,只是有了免疫球蛋白。

错误观念阻碍母乳喂养

应对儿保医生进行继续教育 很多妈妈都提到自己带孩子去看儿保医生的经历。“儿保医生说我奶水不足,劝我断掉喂奶粉”,“我家宝宝四个多月了还吃全母乳,医生说我早该喂辅食了”,“我家宝宝比较瘦,医生说我奶水营养了,我才喂了9个月呢”,类似的妈妈手记屡见不鲜。而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母乳会的建议是:宝宝6个月之前可以全母乳喂养,6个月之后再添加辅食,而不是很多儿保医生所说的4个月。很多母乳喂养的妈妈可以顶住公婆的压力,却无法抗拒医生的建议,于是仓促断奶。 专家举了一个例子:“在美国,儿科医生要严格遵照美国儿科医师学会

母乳喂养注意10大误区

母乳喂养误区一:乳房不胀了,乳汁不够了 有的妈妈发现在喂养宝宝三、四个月后乳房不胀了,就担心是奶不够,其实是妈妈的乳房跟宝宝达到供需平衡了,所以乳房是软的。妈妈刚生完宝宝时,她的产奶荷尔蒙会骤然增高,产奶量比宝宝的需求要多,所以乳房常常发涨,需要挤掉一些。但挤的时候不要挤光,可以留一点,这样妈妈的产奶量和宝宝的需求才会达到平衡;如果每次都挤光,那产奶就会一直供大于求,因为妈妈的乳房会“以为”宝宝需要这么多奶。如果奶太多,妈妈可以用卷心菜的叶子放在乳罩里,或者喝薄荷茶来减少奶量。当妈妈和宝宝达到产奶供需的平

宝宝母乳喝到多大最好 母乳6个月后会营养了吗

不会。正常情况下,新生儿从出生到6个月,完全依靠母乳喂养,就能够得到成长所需全部营养,不必添加任何辅助食品,但在6个月以后,婴儿成长所需养分,单纯依靠母乳已经不够,需要添加辅食,所以并不是母乳6个月以后就营养,也有任何科学依据证明母乳在任何阶段会失去营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