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切除的危害 胆囊到底要不要切
胆囊切除的危害 胆囊到底要不要切
凡事都不会是绝对的,医生会慎重帮患者考虑胆囊切除的必要性和适应性,权衡利弊,如果是已经病变的胆囊在切除后,可引清除隐患,解除消化不良,改善消化功能。
如果胆囊积水,胆囊积脓,胆囊萎缩等这些胆囊都已经丧失功能,即使发作不频繁或者暂时尚未发作,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应该早日进行手术。
胆囊切除有哪些危害
首先,我们来认识认识体内这个“占地”并不大的小器官——胆囊。
人体的胆囊形状就像一个梨,长约8—12厘米,宽约3—5厘米。胆囊住在肝右叶下面胆囊窝内。
之所以说它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当然是因为胆囊有其独特的作用。
首先,它可以储存、浓缩和排泄胆汁。胆汁由肝脏分泌,每日分泌量在800—1000毫升左右,主要作用是帮助消化脂肪物质。胆汁在进入胆囊后浓缩成消化能力颇高的高浓度胆汁,储存在胆囊内。在我们进食3—5分钟后,胆囊就会收缩,进而将浓缩的胆汁经胆道排到十二指肠,以帮助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其次,胆囊还可以调节胆管内压力平衡作用。当肝脏每天制造800—1000毫升的胆汁持续不断地排入胆囊和肝外胆道时,会产生一定的压力作用,当肝内外胆道压力增高时,胆囊可以容纳和浓缩较多的胆汁,维持胆道内正常压力平衡。
试想一下,如果胆囊被切除了,就没有这一功能存在了,从而会导致胆总管结石发病率增高,部分病人会出现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等。
不仅如此,我们体内这个小小的胆囊,其粘膜每小时分泌约20毫升粘液性物质,可保护和润滑胆囊粘膜免受胆汁的溶解,并让胆汁更容易通过胆囊管。
此外,胆囊每天可分泌20毫升白色液体,其主要成分是免疫球蛋白IGA,浓度远远高于血液,具有保护肠道粘膜不受(次级胆酸等)侵犯作用。
胆结石·发病率高的常见病
胆囊结石和其他结石病一样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此外胆囊结石也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据调查,在我国胆囊结石的患病率达10%以上,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正常情况下,胆囊是不会发生结石的,因为在正常胆汁中有一定比例的胆盐、卵磷脂使胆固醇保持溶解状态而不析出。要形成结石必须有一定的成石条件。常见能形成结石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长期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膳食,这会使体内胆固醇增加或肝脏合成胆固醇量增多,造成胆汁中胆固醇过饱和。
另一个原因是某些肠道疾病由于丧失了胆盐,也使胆固醇处于相对过饱和状态。
临床发现,不少年轻人也是胆囊结石患者。原来,很多“上班族”不能按时进餐,尤其是不吃早餐,这使得胆汁在胆囊内潴留时间过长,容易形成胆结石。
除此之外,胆道感染,某些溶血性疾病或肝硬变,长期禁食,静脉内营养等因素,也可能导致胆囊结石。
更应该让所有人都提高警惕的是,胆囊结石的发病人群可以在任何年龄段,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可能形成胆囊结石。
胰腺炎术后有什么影响 提高结肠癌发病率
如果胰腺炎患者进行了胆囊切除,还会出现结肠癌的危害。
欧洲学者发现患结肠癌的病例中,不少病例都有胆囊切除的病史,在对100例60岁以上的胆囊切除病例分析中,发现患结肠癌者12例;而另100例未行胆囊切除的病例中,仅有3例结肠癌患者。更有学者指出:胆囊切除术后结肠癌发生的危险性较未行胆囊切除病例增加45倍。
确定需要切除胆囊时为什么首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传统的手术方法要在右上腹部作一个长达12cm-18cm的直切口或者斜切口,使得外科医生的一只手能伸入患者的腹腔内,完全用刀、剪、钳、针、线的机械方法进行切开、结扎、缝合。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当代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只要在患者肚脐处作一个0.5cm-1cm的小切口,在右上腹再作2个0.2cm-0.5cm的细小切口就可以又快又好地完成胆囊切除。基本上不会损伤腹壁的血管、神经、肌肉,愈合后疤痕很小,不影响外观,而且术后很少发生肠粘连、肠梗阻、切口疝、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身体恢复快。
胆囊息肉是严重的病吗 胆囊息肉切除后要注意些什么
胆囊息肉切除后一般对于机体没有太大的影响,胆囊切除以后,胆管会代偿性的增宽,胆汁浓缩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大部分患者可以恢复正常的饮食水平,也有极少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脂肪泻等消化不良的症状。如果胆囊息肉出现恶变,胆囊息肉的手术并不是单纯的胆囊切除术,有可能需要切除部分的肝脏,肝外胆管,并做淋巴清扫。
胆囊切除后胆管结石
体外震波排石机进行排石治疗;并且尽快进行早期治疗,排石效果比较好;首先说明体外震波排石机较体外冲击碎石机的原理是两种决然不同的设备,体外震波排石机的优势在于其对脏器无任何损伤,而且排石彻底,病人无痛苦容易接受,;而体外冲击碎石机是对脏器有损伤的而且比较痛苦;体外震波排石机技术是国家最新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高频超导流体动力震动力学三维一体排石技术,大型数字B超辅助定位。具有定位准,排石快,对胆管结石,输尿菅结石,随排随走,尤其是对肝内胆管淤积性泥沙样结石排石彻底等特点。该设备最突出的特点是人性化的可操作性,对各种结石排石的彻底性,比较广泛的适应症,对人体几乎无副损伤,排石过程中无痛苦,一般不需住院,而且治疔费用低,病人容易接受;是一种比较可靠、有效、简便、实用的治疗设备。具有独特的设备优势和技术优势。所以是目前治疗各种结石最佳选择
体外震波排石机的适应症和治疗范围如下:
(1)对于小于1.2cm的各种肾结石及输尿管结石应首选体外震波排石机进行排石治疗;因无肾损伤,排石彻底,安全无痛苦,无冲击碎石的副损伤;若结石直径大于1.2cm以上者可首先应用体外冲击碎石机进行碎石后,再应用体外震波排石机进行彻底的排石治疗;达到优势互补.
(2)该设备尤其适合急性输尿管结石及其所引起的肾盂积水,肾盂扩张,输尿管积水,输尿管扩张,肾绞痛等;可迅速将输尿管结石排出,立即解除痛苦,使上述症状迅速缓解;为目前治疗输尿管结石首选治疗措施.(3)对肾内多发性结石并发同侧输尿管结石的患者,应该首先将输尿管结石排除,而后在将肾内多发性结石排出,以防止输尿管“石街”的形成.
(4)对肾内较大的结石经过ESWL碎石后其残留在肾脏下极肾盂,肾盏内的小结石是体外震波排石机进行彻底排石治疗的最佳适应症;这是因为手持高频超导震子可直接触及肾脏下极致结石移入肾盂及输尿管而排出体外.
(5)适合小于4mm的胆囊泥沙样结石的排石治疗;排石彻底,无痛苦,为目前治疗胆结石的最佳选择。同时也是目前国内外唯一能够排除肝胆系结石的排石设备。
(6)尤其适合各种肝内胆管泥沙样结石及胆总管泥沙样结石的排石治疗;排石彻底,迅速缓解症状,无痛苦,无任何副作用。解决了传统医学治疗效果差,现代医学手术取石难度大、不彻底和严重损伤并发症多,术后容易复发的世界性医学难题。
(7)上述各种结石病的排石治疗因为并发泌尿系感染导致肾盂肾炎、输尿管炎、膀胱炎、前列腺炎、尿道炎以及肝胆系感染导致的胆囊炎、肝内外胆管炎等;由于粘膜炎性充血肿胀而影响结石的排出,所以必须首先进行抗生素的抗炎治疗,待炎症消退后方可进行体外震波排石治疗。
胆囊切除对身体有影响吗
胆囊的功能是贮存胆汁和浓缩胆汁,当胆囊有炎症及结石时,由于胆囊壁炎症水肿,长期结石刺激使胆囊壁纤维化,浓缩功能减弱或消失,由于感染和结石的存在造成贮存和浓缩胆汁的能力下降,甚至形成脓性胆汁,造成对身体的损害,正常的胆囊收缩功能和储存功能也已经消失, 胆囊已经犹如“堰塞湖”,而且常常有右上腹部的疼痛不适,且较大结石和长期慢性炎症也有造成癌变的风险,这种情况没有必要再保留一个有结石、有炎症的胆囊,切除胆囊能消除由此引起的不适症状和癌变风险。此外,达到1厘米的胆囊息肉和胆囊腺肌症也需要胆囊切除。临床上经常看到因为大结石没有症状长期被病人忽视,就诊已经胆囊癌晚期的悲剧。当然,有胆结石也不是一定要切除胆囊,要结合病人的症状、病史、结石大小、慢性炎症程度等方面判断。有些人切除胆囊后短期内有轻度腹泻,可逐渐通过肝脏的分泌和胆总管扩张来代偿胆囊缺失的功能,多数腹泻可在手术后几个月减弱或消失。目前循证医学还没有明确证据证明胆囊切除后可引起人体其他疾病,有关胆囊切除后结肠癌高发的说法无询证医学根据,这在目前七年制外科教材中已作出说明,目前医学水平认为切除胆囊并不会对人体造成大的影响。
胆囊腺肌症,一定要切除胆囊吗
胆囊腺肌病是一种以腺体和肌层增生为主的良性胆囊疾病,为胆囊增生性疾病的一种,以慢性增生为主,兼有退行性改变,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学说颇多。1960年 jutras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概念,认为是胆囊壁 上一种组织成分发生过度增生的结果,它既不同于因炎症引起的疤痕组织增生的病变,它也不具有肿瘤那种破坏性和恶烃的趋势。正常胆囊粘膜下,由于上皮组织下陷而形成罗阿氏窦,它一般不到达肌层,在有腺肌增生病时可见粘膜肥厚增生,罗阿氏窦数目增多,扩大成囊状,深入肌层,甚至可深达近浆层,形成粘膜内憩室。囊内易瘀胆,继发感染可产生囊内微结石,又称壁内结石。胆囊腺肌增生症一般都需要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无效。如果明确诊断,要做胆囊切除术。因为时间长了,腺肌增生症会发生病变。你的情况是暨有结石,又有息肉,还有腺肌症,这样的胆囊应该切除。保胆,后患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