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是要等到完全看不见才能做手术么
白内障是要等到完全看不见才能做手术么
白内障有很多分类,多见的是老年性、先天性、外伤性及并发性(糖尿病并发的最多),其他如代谢性比较少见,在此就不讨论了。
老年性白内障什么时候做手术:10年前一般是矫正视力低于0.3就可以考虑手术;现在一般根据患者的需要,比如你是画家,视力1.0,但可能因为白内障你看东西色彩发生了变化,你觉得这非常影响你的工作,那你也可以做手术;又比如,你平时不太看小字,只做一般家务,那么只要你觉得视力够用,手术也是没必要的。当然,程度重的白内障,晶体本身硬度增高,做手术时难度较大,风险会有所增高。
先天性白内障:一般出生时就存在的严重影响视力的白内障,要尽早手术摘除(大概5个月就可以做了)。因为视力在出生后需要继续发育,如果因为白内障的遮挡使视网膜得不到足够的视觉刺激,视力发育会停止,时间长了就会形成弱视(就是戴上眼镜视力也不提高),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弱视,那么成年后的视力就会不好,而且无法矫正。所以关键是要去除遮挡因素,给视力充分发育的机会。对视力影响不大的先天性白内障可以先不处理。至于是否在白内障摘除的同时放入人工晶体,要看年龄,一般1岁就可以放了。
外伤性白内障:要结合具体病情。
手术后1年多又看不清:术后一段时间后视力再次下降,我们首先考虑的一般是后发障。白内障手术时会保留晶体的后囊膜以便放置人工晶体,后囊膜也属于晶体的一部分,也会发生浑浊,即后发障。后发障的发生率不低,但治疗方法简单易行,就是打激光,把瞳孔区的后囊膜去掉即可。
白内障手术后看不见原因
1、后发性白内障引起的
有些老年病人术后视力很好,过了几个月或几年后,视力又下降了,他们误认为又长出白内障了。
实际上,手术后白内障是不可能再长出来的。但有一种情况,医学上称为后发性白内障(简称后发障),
2、眼睛本身的病变
如果手术前存在着严重的眼底疾病,白内障手术再成功,也不一定能提高视力,这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3、白内障手术后由于切口的影响
角膜(黑眼珠)的弯曲度会发生一些变化,术后往往会有一定程度的散光,从而影响视力,此时可在术后3个月伤口痊愈后进行验光配镜。
老年性白内障要等到看不见东西,白内障完全成熟的时候做手术最好,主要是因为以前的白内障囊内摘除术,晶体完全混浊才是手术的最好时机。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眼科显微手术的开展以及人工晶体的问世,白内障的手术方式已有很大的改进。目前主要采用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和超声乳化摘除术,近年来还开展了白内障激光摘除术,这些手术均在显微镜下操作,从手术技术上来说,摘除透明的晶状体是没有问题的,所以手术不一定非要等到晶体完全混浊(白内障成熟期)才做。
在对白内障手术后看不见原因了解后,出现这样情况的时候,患者也需要进行身体各方面检查,这样在改善看不见问题上,才会有很好帮助,而且要注意的是,治疗白内障过程中,患者情绪也要保持稳定,情绪起伏过大,对疾病治疗没有任何好处。
白内障不及时治疗会引发青光眼
白内障患者大部分为老年朋友,很多老年总是认为这是一种老化的必然趋势,不治疗也无所谓。可是等到看不到东西了才知道视力的重要性,这时才想到白内障要治疗了。可是知道吗?该病若是没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就会诱发青光眼。
66岁的秦大妈,前几年被诊断出患有早期白内障,但因为眼睛还没到完全看不见的地步,所以没把医生建议进一步治疗的话放在心上,但是近几日,秦大妈的眼睛胀痛得厉害,于是来到医院就诊,诊断结果是,秦大妈因为白内障没有及时治疗,诱发了急性青光眼发作。
无独有偶,60岁的王爹爹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患有白内障后没有及时手术,拖了一年以后,引起继发性青光眼。专家说,如果王爹爹及时进行白内障手术,也不至于拖成青光眼。
专家介绍,白内障是眼睛的晶体发生混浊,以老年性白内障最为常见,它是由于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全身代谢异常造成晶体由透明逐渐变为混浊,导致视力逐渐减退。
专家建议,治疗白内障,手术需趁早。初期的白内障患者,视力减退缓慢,较少影响到正常生活,可以不接受手术。但是中老年朋友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当晶体完全混浊,眼睛完全看不到物体时才去医院看病,治疗过程就会出现两大弊端:
第一,晶体完全混浊后,医生无法看清眼底情况,也就无法预测白内障手术后的视力恢复情况;
第二,晶体混浊程度越高,其硬度越大,术中所需能量就越大,对周围组织的损伤也越大,增加了手术的并发症以及后遗症的同时,病人恢复时间相应也会延长。
因此,提醒中老年朋友最少一年一次到医院进行全面的眼部检查,当因白内障原因引起视力下降至0.4到0.5左右时,就可以考虑接受手术了。
所以,当大家阅读完以上内容后,就要引起对白内障的治疗了。专家表示,该病和其他任何常见病症一样,越早治疗就会越早治愈,延误病情只会给日后的治疗增加难度,并且有可能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药物能治疗白内障吗
白内障是老年人常见的眼病,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很多人害怕手术,担心疼痛,总想依赖药物治疗——“不开刀让双眼重见光明”。眼科专家表示,药物不可能让白内障消失,使患者视力恢复正常,要消除白内障最终还是得靠手术,而且手术不宜等到白内障“熟了”才做,否则等到晶状体越来越硬,不但会增加手术的难度还会增加并发症的风险。
50岁老年人6成以上有白内障
白内障对于老年人来说,就像脸上的皱纹一样,到了一定的年纪,就开始在眼里开始生长,这也是人衰老的自然规律。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眼科主任邹玉平说,白内障的发生与年龄有关,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据统计,50-60岁人群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病率为60%-70%,70岁以上者为80%。我国的南方和高原地区(新疆、西藏等地),由于日照时间长,当地居民发生白内障的概率较高,严重程度也比较明显。
邹玉平说,白内障就是晶状体混浊,它的发展较为缓慢,在早期时,只是晶状体周边部楔形的混浊,常常不会引起任何症状,即便是在瞳孔中央散在点状、小片状的混浊也只是让人感觉到有固定的小黑点而已,所以,在白内障的早期不会太影响到视力,但是等到晶状体有大片的“白云”样的白内障,就会出现明显的症状。
白内障只能手术,药物无法治愈
药物能治疗白内障吗?邹玉平表示,目前仍没有一种药物被证实能治愈白内障或完全阻止白内障的发展。如果白内障不是特别严重,处于初级阶段,视力还不影响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用一点眼药水,但是,如果视力严重下降,并且影响到生活,还是要手术,因为治愈白内障最终仍是靠手术。
不少人以为要等到白内障“熟了”,完全看不见东西了才能手术,其实这是一个普遍的治疗误区。邹玉平说,这不仅会大大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硬核超声乳化会对眼内结构造成较大损伤并增加手术风险。
在采访期间,一位来自怀集的白内障患者,她今年64岁,患白内障已经8年了,视力较为模糊,一直都是在用药物治疗。然而在2个月前,她的右眼就已经完全看不见了,生活不能自理了,这个时候,家里人才带她去做手术。“这名患者应该早点接受手术。”邹玉平说,“等到白内障完全‘成熟’,晶状体核硬度越高,乳化晶状体核需要的能量就越高,时间就越长,术后发生角膜水肿、慢性虹膜炎或后囊破裂等并发症的机会越多。”
邹玉平强调,白内障会引发一些眼部的疾病、炎症,如继发性青光眼等,及早手术可以避免这些问题。加上很多中老年朋友是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手术后眼睛晶状体清澈了,更利于观察眼底情况,更好地控制高血糖、高血压所并发的眼底病变。因而,只要你觉得白内障影响了生活、视物质量,无需等白内障成熟,只要视力在0.3以下就可以考虑做手术。
白内障什么时候开刀最好
王老伯今年55岁,是一名教师,近半年来感到右眼睛视物模糊,同时伴有怕光、看物体颜色较暗、视物双影等症状,明显影响他批改作业的效率。去眼科就诊,医生发现王老伯右眼视力0.3,左眼0.8,诊断为老年性白内障未成熟期,需要手术治疗。王老师不同意,因为他老听别人说白内障要等眼睛看不见东西“瞎掉”了手术最好。回家咨询了做眼科医生的朋友,也告诉他可以手术治疗了,于是他又到医院就诊,白内障专科医生做了详细检查,决定给他做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非常顺利,术后远视力1.0,近视力1.0,不戴眼镜看远看近都非常清楚,他又找回了年轻的视力感觉。
但王老师术后一直很纳闷,为什么老年性白内障未成熟期就可手术了,不是说白内障成熟期“瞎掉”的时候做手术最好吗? 其实就目前情况而言,成熟期只是白内障的一种分期,而不是手术最佳适应症。
过去因为做白内障手术采用的是囊内摘除法和大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术后散光大,疗效也不是特别理想,所以要等白内障完全成熟几乎看不见东西时手术,术后视力相对提高较多。近年来,随着眼科显微手术的成熟以及新型人工晶体的问世,白内障的手术方式和手术效果有了革命性的进步。目前最为成熟的方法是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在显微镜和先进的超声乳化机器下操作,手术更安全,效果更好。所以白内障手术不要等到晶体完全混浊(白内障成熟期)才做,相反,白内障不是特别成熟,手术效率更高,并发症更少,因此,白内障医生反而更愿意做相对不成熟的白内障手术。未成熟白内障手术时囊膜容易处理,白内障核不太硬,手术成功率高、术后炎症反应更小。更具积极意义的是:一个相对完美的白内障手术可以联合新型功能性人工晶体植入,比如多焦点人工晶体可以使90%的患者手术后看远看近不用佩戴眼镜,生活更方便;散光矫正型人工晶体可以在做白内障同时矫正以前存在的角膜散光以获得更好的视力,而白内障成熟期手术这些新型人工晶体植入的机会相对较小。
当然,也并不是得了白内障就越早开刀越好,何时手术最合适呢?具体可以根据患者对工作和生活的不同需要在不同时间段选择手术。当白内障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或者影响眼部其他疾病治疗如视网膜疾病手术或导致其他威胁眼部视力的并发症出现如可能继发青光眼时即可以手术。一般可在矫正视力下降至0.3左右时手术;而对视力要求较高的人,在视力下降至0.6时也可手术。
当然,做白内障手术也有一定的风险,虽然绝大多数病人手术后恢复很好,但仍有极少数患者术后视力恢复不理想,甚至出现一些并发症。所以,得了白内障,最好去手术条件较好的医院白内障专科医生处诊治一次,医生会建议合适的手术时机可供选择。
白内障不治疗的后果有哪些
白内障是目前世界首位致盲眼病。一旦患上白内障,初期晶状体混浊对视力影响不大,如果不积极治疗,后期会逐渐加重出现视物不清、甚至失明。
很多老人都有老眼昏花的感觉,以为这是正常的衰老而不需治疗,或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白内障必须等到眼睛看不见时才能手术。
事实上,如今的手术方法和条件较过去已有了飞跃的发展,矫正视力在0.4以下即可手术。如果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等到白内障过于成熟,则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确诊白内障还是要查一下,如果是早期不影响的话,可以滴一些眼药水或服用一些药物,如果晚期或者给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又或者进展很快眼睛变得模糊,手术还是唯一的治疗方法,术后一般都能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视力。如果很严重却不去治疗,那么很可能造成其它的并发症,例如青光眼。白内障的潜伏期不好说,一般因人而异。
一、极易诱发继发性青光眼,最终造成永久失明;
二、晶状体物质释放到眼内,导致晶状体皮质过敏性葡萄膜炎。不仅影响患眼的治疗,还可影响另一只好眼。
所以患了白内障一定要积极治疗,以免酿成恶果。
白内障如果不进行治疗的话,后果还是很严重的,很多农村的老人患有了一些眼部疾病,因为医学知识的匮乏以及生活压力,很多人都会选择不去治疗,所以最后自己的视力就会变得特别的差,建议一旦发现,一定要立即治疗,早治疗的话也容易治愈,并且医疗方面的费用也会少一些。
白内障什么时候适合做手术
白内障临床表现为视力逐渐下降,眼睛没有其他不适。但是如果感到视力在慢慢下降,也必须到医院检查做出诊断后才能确定是白内障。因为有些眼科其他疾病也会仅表现视力下降,比如黄斑变性等疾病。如果黄斑疾病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可能会导致永久性的视力丧失。
有些人说:到白内障熟了再做。也就是看不见了再去做。这种观念是大错特错了。因为这已经是20年前的老观念了,是由于当时的医疗水平的低下导致的。现在的白内障手术是超声乳化手术,在白内障成熟之前就可以做。比方说视力戴眼镜只能到0.3或0.4左右,就可以做手术。换句话说,白内障手术目前的水平已经可以达到只要患者感到视力对生活已经产生了不良影响,视力甚至在1.0都可以接受手术治疗。有朋友要问了,为什么1.0就可以手术呢?因为有的人虽然视力是1.0,但是白内障已经很重了,但是能从白内障缝隙里看到视力表上的视标,其实他的视觉质量已经很严重的下降了。出门,看到阳光就会很有炫目感。因此也应该接受手术了。白内障是选择性手术,什么是选择性手术呢?因为它不是急症,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感受,自由选择手术的时间/。就是什么时候手术自己定。
但是千万不要等到白内障熟了再做,那会给医生带来很大的困难,手术时可能出现并发症的机会增加。所以千万不要等到熟了再做。
白内障治疗有哪些误区
专家介绍,我国约有400 万至500万的白内障患者等待手术。每年有45万人失明,“几乎是每分钟1例”,而其中有40万是可预防的白内障盲,但2004年我国仅治疗了58万人。虽然白内障是致盲的首要原因,但还是有许多人对白内障治疗上存在错误的认识,致使很多白内障患者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甚至导致失明造成终生遗憾。目前,在白内障的治疗上主要存在以下误区:
年龄太大没必要手术
有些人认为年龄太大没有必要做手术。其实超声乳化白内障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已经突破了年龄的限制,上至百岁老人,下到仅3个月的孩子,都可以进行手术。目前超声乳化手术,基本无痛苦,绝大多数患者都能耐受手术,所以没必要让老人在黑暗中度日如年,以免白内障引起轰动的失明,导致晚年生活质量低下及给家人和社会带来严重负担。
依赖药物治疗
许多人都希望能通过药物来治疗白内障,以免除手术之苦。白内障患者晶状体蛋白质变性,是一种不可逆的过程,就如同鸡蛋清受热后一样,无论用什么药物也不能将变性的蛋白质,恢复成原先的清沏透明状。她说,目前,唯一有效治疗白内障的方法是手术治疗。
患有其他疾病不能手术
有些人以为患了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老年常见病,就无法手术。只要把血压、心功能、血糖控制在相对正常的范围内,就完全可以接受手术。
看不见了才手术
有些人认为只有等白内障成熟了,即完全看不见了才能手术,这是过时的看法。过去受治疗设备和技术水平的限制,白内障手术时机必须在成熟期。时至今日,随着医疗技术与设备的不断创新与改进,尤其是超声乳化白内障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应用与开展,使白内障饿手术安全性与有效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病人无需再等到完全失明时才做手术,而是当视力低于0.3、病情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时,便可接受手术。而且这时手术切口小,痛苦少,并发症少,恢复快,术后视力质量好。
白内障手术治疗中的8个常见误区
1.患者问:白内障不是应该长老了,看不见了才手术吗?
解释:白内障手术在进几十年有了飞速的发展,从最开始的大切口囊内摘除,到大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再到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进十几年,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已成为最流行的手术方式。这种手术采用超声乳化仪,通过约2-3毫米左右的角膜或巩膜切口,混浊晶体经超声乳化后会被清除取出,然后植入人工晶体,整个过程仅需十几分钟。这种手术切口小、无缝合、损伤小,术后视力恢复快,术后视力提高明显。
白内障程度越轻,超声乳化手术的效果越好,相反白内障越重,手术越困难,术后恢复相对越慢,效果越差。因此,目前我们白内障手术的适应症已经大为提前,只要影响视力了,对生活造成影响了就可以手术,无须等到看不见再做。因此,白内障等到完全看不见东西时才能手术,这是一个误区。
2.患者问:本来也想早些手术,但总是害怕,白内障手术是不是很痛苦呀?
解释:由于手术设备和方法的进步,目前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已经发展为真正的微创手术,手术切口小、损伤小,结合高效麻醉眼药,一般整个过程仅需十几分钟就完成了,大多数患者根本没什么感觉手术就结束了,因此患者几乎没什么痛苦。
3.患者问:我已经这么大年纪了,不做手术也没事吧?
解释:其一,目前老年人越来越长寿,年纪大了,如果因为白内障视力下降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也会给家庭带来更多负担。其二,白内障发展到晚期会引起一些严重的眼部并发症,如晶体膨胀性青光眼、晶体脱位等,带来严重的视力下降、眼痛等后果,甚至失明。因此,白内障应及时手术,避免严重的后果。
4.患者问: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是不是不能手术呀?
解释:由于手术方法的进步,现在白内障手术对全身疾病的要求也不像以往那么严格了。只要不影响生活的,一般都能耐受手术。严重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只要把血压和血糖控制在一定范围,都能顺利经受手术。
5.患者问:选择人工晶体是不是越贵越好呀?
解释:不是,人工晶体应根据个人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人工晶体,即人工合成材料制成的一种特殊透镜,它的成份包括硅胶、聚甲醛丙烯酸甲指、水凝胶等。人工晶体的形状功能类似人眼的晶状体,白内障术后摘除了混浊的晶状体,将人工晶体植入眼内替代原来的晶状体,使外界物体聚焦成像在视网膜上,也就能看清周围的景物了。白内障患者在手术前都想选一个“最好”的人工晶体,甚至认为最贵的人工晶体就是最好的,唯恐选错了晶体影响术后视力。
目前,北京世纪坛医院常用的人工晶体都是折叠的软性人工晶体,根据功能大概有4类:普通光学人工晶体,非球面人工晶体,多焦点人工晶体和散光矫正人工晶体。非球面人工晶体更适合年轻患者,尤其对夜间视力的提高有帮助;多焦点人工晶体更适合经常近距离工作的患者,可以自动完成看远和看近的焦点转化;而散光较严重的患者,选择散光矫正晶体术后视觉效果最佳。所以,应当根据个人情况选择相对自己合适的晶体即可,并不一定最贵的就是最好的。
6.患者问:白内障做完以后还会再长吗?
解释:白内障手术后白内障已彻底摘除,不会再长,但临床常见的“后发性白内障”是在人工晶体的后面,起支撑作用的囊袋发生增生混浊,很多患者会在手术后一段时间出现视力下降,但这并不是又长了白内障。出现“后发性白内障”可以通过打YAG激光解决,不必担心。
7.患者问:白内障不手术能治吗?
解释:虽然多年来有许多专业科学家致力于寻找治疗或延缓白内障发生和发展的药物,然而到目前为止,尚无疗效肯定的药物。因此,手术仍是治疗和复明的唯一手段。
8.患者问:白内障手术完了视力就一定能提高?
解释:大多数情况下,白内障手术后视力会显著提高,但也有个别情况,如有角膜疾病、眼底疾病、视神经疾病等情况,术后视力没有提高,要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老人白内障需要手术吗
在过去由于医学技术水平的限制,白内障必须等到完全“成熟”,患眼看不见时才能手术,患者需要长期忍受低视力的烦恼和痛苦。如今,随着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应用与开展,使白内障手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均大为提高,患者无须等到完全失明时才做手术,早做手术对有经验的医师来说手术风险并不增加。
对不同的病人来说,接受手术的早晚,会造成不同的结果。在发达国家患者矫正视力在0.6以下就必须接受手术。否则不能持有驾照。在我国一般认为患者戴上合适的眼镜后视力小于0.4~0.5,就可以考虑手术治疗了。目前主要的手术方式多采用超声乳化术,该手术手术切口小、无需缝合,术后恢复快、散光小、并发症少。
白内障手术并不复杂,整个过程只需十几二十分钟,既不痛也无须害怕。我们曾经为一位1百岁老人顺利地进行了手术。患者视力从看不见(眼前指数)恢复到0.8。很多老年人摘除白内障后,都感觉生活质量有很大的提高,以前模糊的公交车牌,对面走过来的人,外出旅游的风景变得清晰了,心情也舒畅了。所以,老年人首先要克服心理上的恐惧,其次,如果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先将血压血糖控制正常就可以来手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