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脚钉穴位注射法
长脚钉穴位注射法
1、 取穴
主穴:分3组。1、内庭、昆仑;2、太冲、太溪;3、阿是穴。
阿是穴位置:外踝与内踝后连线的中点。
2、 治法
每次用一组穴,可独用一组,亦可交替轮用。第1组穴,用2%普鲁卡因5毫升加盐酸肾上腺素2滴,每穴注入2.5毫升,每周治1次;第2组穴,以2%普鲁卡因1毫升加盐酸肾上腺素0.2毫克,分注于患侧太冲、太溪,5天注入1 次;第3组穴,以0.5~1%普鲁卡因5毫升和盐酸肾上腺素0.1毫升注入阿是穴,每周2次。
艾灸
3、 取穴
主穴:阿是穴。
阿是穴位置:病灶区(下同)。
5、其他>
4、 治法
先用温水(约40℃)浸泡患足30~45分钟,使皮肤软化。然后以75%酒精棉球消毒皮肤,用消毒刀片削去老皮,注意不要削痛、出血。艾灸采用艾炷灸或艾卷灸,任选一法。艾炷灸法:将艾炷(其底座略小于鸡眼)直接于阿是穴,点燃其尖端,烧至局部有灼痛时,用镊子夹掉,再放1炷,连灸5~7壮,每日1次;艾卷灸法:以燃着之艾卷在鸡眼上行雀啄灸,以患者略感灼痛、局部红润为度,每次约灸20分钟,每日1次。上述方法,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2~3天。
体针
一、 取穴
主穴:阿是穴。
二、治法
取 26~28号1寸毫针,患部常规消毒后,对准鸡眼中心快速进针,如阻力较大,可捻转进针,约进0.6~0.7寸后,可达鸡眼根部,阻力变小,不宜再进。如鸡眼过大,可在鸡眼旁刺1针,或周围上下左右刺4针,成45度刺向中心。均不留针或留针20分钟。出针后,挤出少量血液,酒精棉球按压局部。隔日1次,3 次为一疗程。停针约15~20日,鸡眼变软或枯萎脱落。
鸡眼穴位穴位
火针
一、 取穴
主穴:阿是穴。
二、 治法
局部清洗干净,穴区以酒精消毒,以细火针或26号5分毫针,在酒精灯上烧红,对准鸡眼中心坚硬如钉处,直刺入根底部,此时针下阻力增加,患者有明显疼痛反应,至针下有空感或冒出少许白色分泌物立即出针。一般1只鸡眼刺1针,在者可连续刺2次。进针速度不可太猛太快,否则不能焦化鸡眼角质和毛细血管,反易引起出血和疼痛。术后局部不须上药或包扎,7天后用温水浸泡剪去硬皮,两周后仍有压痛者,可行第2次治疗。
针灸的分类
毫针刺法
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在体表的穴位部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其他刺法
三棱针刺法,皮肤针刺法,皮内针刺法,火针刺法,芒针刺法,电针刺法,温针疗法,埋线疗法。
拔罐法
应用各种方法排除罐筒内空气以形成负压,使其吸附体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又称吸筒疗法、拔筒法。古代有以兽角制成的,称角法。通过吸拔,可引致局部组织充血或郁血,促使经络通畅、气血旺盛,具有活血行气、止痛消肿、散寒、除湿、散结拔毒、退热等作用。
梅花针疗法
梅花针疗法,也称皮肤针疗法,即由五根或七根针结成丛针,弹刺皮肤经络穴位。
艾灸
艾灸疗法有艾条灸、艾炷灸和温针灸等。艾条灸分温和灸、雀啄灸和熨热灸三种。艾炷灸分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种。温针灸又称针上加灸或针柄灸,即针刺得气后在针柄上套艾条,点燃,使其通过针体传入穴位内。
现代刺法灸法
耳针法,头针法,眼针法,手针法,足针法,腕踝针法。
声电波电针法,电火针法,微波针法。
穴位激光照射法,穴位贴敷法,穴位埋线法,穴位磁疗法,穴位注射法,穴位指针法,穴位电离子透入法,穴位割治法,穴位结扎法。
针灸有多少种分类
毫针刺法
穴位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在体表的穴位部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其他刺法三棱针刺法,皮肤针刺法,皮内针刺法,火针刺法,芒针刺法,电针刺法,温针疗法,埋线疗法。
梅花针疗法梅花针疗法,也称皮肤针疗法,即由五根或七根针结成丛针,弹刺皮肤经络穴位。
艾灸
艾灸疗法有艾条灸、艾炷灸和温针灸等。艾条灸分温和灸、雀啄灸和熨热灸三种。艾炷灸分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种。温针灸又称针上加灸或针柄灸,即针刺得气后在针柄上套艾条,点燃,使其通过针体传入穴位内。
现代刺法灸法耳针法,头针法,眼针法,手针法,足针法,腕踝针法。声电波电针法,电火针法,微波针法。穴位激光照射法,穴位贴敷法,穴位埋线法,穴位磁疗法,穴位注射法,穴位指针法,穴位电离子透入法,穴位割治法,穴位结扎法。
哮喘支气管炎怎么办
1、针灸治疗:针灸治疗是指针对发病情况及患者体质针刺穴位进行对症治疗,常用穴位包括肺俞、风门、列缺、天突、大椎、肺俞、心俞等。
2、穴位贴敷:穴位贴敷是指在人体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使药物沿经络脏腑渗透并放大药效,从而激活人体免疫力,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可将咽炎贴敷在“大椎穴”和“天突穴”,达到利咽、消炎的效果。
3、穴位注射:穴位注射是指选用中西药物注入有关穴位以治疗疾病,研究表明,相同剂量的药物在穴位注射产生的药效,要强于皮下或肌肉注射甚至静脉注射。采取双足三里注射治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可取得理想的效果。
4、火罐治疗:火罐治疗是指选取相关穴位,使罐吸附于穴位产生广泛刺激,形成局部充血或淤血现象,达到宣肺益气、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拔罐结束后可通过保健推摩疏理患者经络。
5、耳穴治疗:耳穴治疗是指通过针刺、耳穴贴压、磁疗、按摩耳廓上的穴位起到调整机体内分泌系统及内脏功能的作用。
手指按摩也能治好乳腺炎
穴位注射法
穴位注射应该不陌生吧。郄上穴,坐位伸肘仰掌,在腕横纹与肘横纹连线上中交界处两筋之间。按之有酸痛者),常规消毒后,将注射器垂直刺入约2cm,强刺激,有针感后,注入丹参注射液2~4ml,隔日1次。这个方法不适合自己在家操作,可以去正规诊所请医生来操作。
物理按摩疗法
试试这个方法,或许效果很好。按摩推拿医生用一只手,乳房红肿处轻轻按摩。再自乳根部向乳头方向,推进数次用右手拇指食指轻捻乳头。左手按压乳中穴双手轮换轻按乳房。乳汁流出反复进行2到5次。淤积的乳汁排出,自己可操作。对急性乳腺炎的初期时候效果极佳。推拿是简单可行的,乳腺炎的方法。但是如果在推拿时,出现乳房疼痛的现象要坚持按摩。
理疗
理疗也是一个手段,大家也可以试试。乳腺炎患者可以用微波或频谱治疗仪治疗。
热敷法
平常在家完全可以自己进行热敷。用热毛巾热敷局部,理疗和热敷很适合急性乳腺炎来使用。这样不仅可以治疗乳腺炎,而且对身体也是有好处的。
美食控制法
生活习惯特别是饮食习惯也很重要你知道吗?我们要知道很多女性都担心乳腺炎会演变成其他乳房疾病,所以在日常的生活饮食中,也非常注重饮食的搭配和调理,像金橘叶花茶、肉苁蓉归芍蜜饮、海带豆腐汤、红烧木耳蟮等,都可以有效阻断乳腺炎的发展。
针灸的分类
针灸传统疗法
毫针刺法
穴位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在体表的穴位部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其他刺法
三棱针刺法,皮肤针刺法,皮内针刺法,火针刺法,芒针刺法,电针刺法。
拔罐法
应用各种方法排除罐筒内空气以形成负压,使其吸附体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又称吸筒疗法、拔筒法。古代有以兽角制成的,称角法。通过吸拔,可引致局部组织充血或郁血,促使经络通畅、气血旺盛,具有活血行气、止痛消肿、散寒、除湿、散结拔毒、退热等作用。
梅花针疗法
梅花针疗法,也称皮肤针疗法,即由五根或七根针结成丛针,弹刺皮肤经络穴位。
艾灸
艾灸疗法有艾条灸、艾炷灸和温针灸等。艾条灸分温和灸、雀啄灸和熨热灸三种。艾炷灸分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种。温针灸又称针上加灸或针柄灸,即针刺得气后在针柄上套艾条,点燃,使其通过针体传入穴位内。
针灸现代疗法
耳针法,头针法,眼针法,手针法,足针法,腕踝针法。
声电波电针法,电火针法,微波针法。
穴位激光照射法,穴位贴敷法,穴位埋线法,穴位磁疗法,穴位注射法,穴位指针法,穴位电离子透入法,穴位割治法,穴位结扎法。
中医如何提高硬皮病的治愈率
中药汽雾经皮渗透疗法:
药汽的温热刺激使皮肤温度升高,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及淋巴液的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使周围组织营养得以改善,药汽的温热刺激还使毛孔开放,全身出汗,让体内“邪毒”随汗排出体外,既扶元固本又消除疲劳,给人以舒畅之感;同时又能刺激皮肤的神经末梢感受器,通过神经系统形成新的反射,从而破坏了原有的病理反射联系,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药汽在由下至上循行的途径上,还同时渗透穴位、疏通经络(所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故能益气养血,调节机体阴阳平衡。
采用合适的汽疗设备,可使治疗过程成为“桑拿”一般的享受过程,有助于消除患者的紧张感、不适感,提高对药物治疗的接受度,从“心理”和“意识”的层面上调动患者“正气”的自主性抗病祛病能力。真正实现了“让良药不再苦口,让治疗成为享受”的梦想。
循经穴位注射法:
应用自行研制的中药循经穴位注射。
功能性子宫出血针灸治疗的方法
一、基本治疗:
1、实证
治法:通调冲任,祛邪固经。取任脉、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关元、公孙、三阴交、隐白
配穴:血热者,加血海;
湿热者,加阴陵泉;
气郁者,加太冲;血瘀者,加地机。
2、虚证:
治法:调补冲任,益气固经。取任脉、足太阴经、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气海、三阴交、足三里
配穴:脾气虚者,加百会、脾俞、胃俞;
肾阳虚者,加肾俞、命门;
肾阴虚者,加然谷、太溪;盗汗者,加阴;失眠者,加神门。
二、其他治疗:
1、耳针法:
选内生殖器、皮质下、内分泌、肾、肝、脾。
2、穴位注射法:
选气海、关元、中极、肾俞、关元俞。
用维生素B12或黄芪、当归等注射液,每穴克注射药液2ml,1次/每日。
3、挑刺法:
在腰骶部肾脉或膀胱经上寻找反应点,用三棱针条破0.2-0.3cm长,0.1cm深,将白色纤维挑断,每次选2-4个点,每月一次,连续挑治3次。
阴陵泉穴的应用
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肠炎、细菌性痢疾、尿潴留、尿失禁、尿路感染、阴道炎、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配足三里、上巨虚主治腹胀、腹泻;配中极、膀胱俞、三阴交主治小便不利。
按摩阴陵泉穴治“尿不净”
慢性前列腺炎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常表现为小便不畅,即解小便时,需等待一会儿,才能慢慢解出。有时伴有尿不净,需再等一会儿,才能解净。按摩阴陵泉穴位可使患者解小便自如,而且对肛门松弛的治疗也有效。
阴陵泉穴位在胫骨内上髁下缘,胫骨内侧缘凹陷处(将大腿弯曲90°膝盖内侧凹陷处)。每次按摩100~160下左右,每日早晚按摩一次,两腿都需按摩,一般按摩两周见效。
阴陵泉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治疗产后尿潴留临床观察36例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治疗产后及剖宫产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实验组36例,对产后及剖宫产后尿潴留的产妇进行阴陵泉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治疗;对照组36例,肌肉注射新斯的明,加理疗及诱导排尿。结果实验组1次单侧注射成功34例,两侧注射成功2例,有效率达100%。结论阴陵泉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治疗产后尿潴留方法简便,经济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长脚钉怎么办
保守治疗
软鸡眼多见于两个脚跖相贴的部位,在一个脚跖的侧面或脚丫,损害往往只有1个,豌豆至蚕豆大小,表面因浸渍而呈灰白色,压痛明显,以四五跖尖多见。
治疗:首先除去施加于皮肤上的压迫和摩擦,如不穿高跟鞋和硬底鞋,鞋内加柔软鞋垫,鸡眼可望自行消退,若不除去,鸡眼难以治愈。其次可按以下方法治疗。
1.软硬鸡眼均可外用30%水杨酸火棉胶,每天1次,1周后用热水浸泡,去除鸡眼的角锥和皮损浸软发白的部分,直至脱落。
2.外用市售。先用热水浸泡患处,削去表层角质增生部分,并尽可能将中心角质栓小心削去!
3.可用液氮冷冻治疗。
4.如果脚部鸡眼用各种方法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切除。
5.鸡眼治疗方法有:中医外治法、西医药物治疗法、食疗药膳、手术治疗法、中医药物治疗法。
药物腐蚀
如水杨酸。可将橡皮膏中央剪一圆孔,大小与鸡眼一致,贴于患处,将鸡眼露出,撒上水杨酸粉,再用橡皮膏封盖。一般3~5天换药一次,每次换药前清除残留药粉后,用热水泡足,并刮去软化的角质,直至全部剔除鸡眼
治疗截瘫的最好办法
体针加穴位注射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断面九针穴、伏兔、足三里、阳陵泉、绝骨、解溪;2、肾俞、次髎、血海、三阴交、髀关。
配穴:调理二便加气海、中极、秩边、天枢、上 、中 、下 。
断面九针穴位置:上穴为损伤平面上一个棘突,下穴为腰椎5(L5)棘突,中穴为上下穴连线之中点,加上、中、下三穴之两旁夹脊穴,共为九穴。
治法
药液:红花注射液、丹参注射液、混合注射液(维生素B1100毫克/2毫升加维生素B12100微克/毫升)。
每次主穴两组分别取2~5穴。配穴据症取2~3穴。主穴第一组为毫针刺,第二组为穴位注射。血用穴则可针刺与穴注交替。毫针刺法:要求深刺,针深1~3 寸,用较大幅度提插捻转,中强刺激强度,使背部穴针感传向麻痹平面以下,腿部穴尽量激发针感。血用穴可用中弱刺激,但要求任脉穴针感传至阴部,秩边斜向内刺,使针感传至小腹,天枢穴传至腹股沟。针刺每日1次,每次留针1小时。
穴位注射法:上述药液任选1种,亦可交替选用。上下各取1~2穴,用5号齿科针头,深刺并作反复提插后,以较快速度推入药液,每穴1~2毫升。隔日1次,穴位交替轮用。
体针10次为一疗程,穴位注射5次为一疗程,隔3~5天后继续下一疗程。
打嗝针灸注药
1、针灸 内关、合谷、中脘、膈俞、足三里、三阴交等穴。
2、维生素素B1、维生素B6内关穴位注射用5ml注射器,7号针头,抽吸以上两药各2ml(剂量分别为100mg、50mg),垂直刺入内关穴,有针感后,回抽无血即快速注药,每穴注射2ml,无效者2h后重复1次。
3、阿托品、爱茂尔内关穴注射 用阿托品0.2mg、爱茂尔0.5ml混合液作内关穴注射,方法同上,若效果差,6h后在对侧重复注射,青光眼及前列腺肥大者慎用。
4、阿托品足三里穴位注射 常规消毒皮肤将阿托品0.5mg分注两侧足三里,方法是直刺穴位1.5~2cm用强刺激法,使患者感酸胀后缓注。
综合法治疗共济失调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平衡区、运动区;2、肩髃 、曲池、足三里、环跳。
配穴:分2组。1、视区、晕听区、足运感区;2、手三里、合谷、肾俞、髀关、阳陵泉、太冲、昆仑。
(二)治法
采用第一组头针穴加第二组体针穴,以主穴为主,酌加配穴,可依据病人情况,或用头针加针灸,或用头针加穴位注射。
头针刺法,一般单侧有病取健侧,双侧有病取双侧,针刺至规定深度后,快速捻转(180~200次/分)3次,第1次捻转3分钟,休息5分钟后再捻转3分钟,再休息5分钟后,再捻转5分钟,最后1次捻5分钟即可起针。每日1次。
穴位注射法:药液:乙酰谷酰胺注射液100mg与川芎嗪注射液2ml。混合后注入所选体穴,每穴注入0.2~0.3ml,每次上下肢各选3~4个穴位。隔日1次。
温针法:取28号1.5~2寸毫针,进针得气后,采用捻转或提插补法,留针15分钟,在留针过程中,在针柄上可置黄豆大艾团点燃,每次灸6壮。温针法为隔日1次。
上述方法头针可每日使用,穴位注射和温针可交叉或单独配合应用。
溢脂性脱发的中医疗法
1、针灸疗法:针灸疗法也属于中医的一种,针灸的治疗可以采用辨证取穴,循经取穴,邻近取穴,经验取穴等多种取穴方法。手法: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留针30分钟,10次为1疗程。一疗程过后,可以看出治疗效果。
溢脂性脱发
2、外治法:中医在脱发的治疗上,外治是必须的一种方式,在外治中,可以选择海艾汤煎水冲洗,还有生发酊、红花侧柏酊、斑蝥酊、山奈酊、辣椒酊、毛姜酊等,任选一种外搽,日1―2次。
3、穴位注射法:中医治疗脂溢性脱发中,穴位也是一种特别的治疗方法,所选取的穴位是阿是穴或俞穴,取当归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及维生素B6、 B12、三磷酸腺苷等,选取一种,用注射针刺入俞穴得气后每穴推注0.5-1.5毫升,2日/次,10次1疗程。与其他疗法一起治疗更有效果。
4、耳针:耳针是一种独特的治疗方式,在治疗的时候,可以取神门、肺、肾、交感、内分泌、脾,除针刺外,还可用胶布粘上王不留子贴敷。
5、注意事项:在脱发的治疗中,要注意劳逸结合,心情舒畅,忌烦恼、悲观忧愁、动怒,治疗的同时,饮食也是要注意的,饮食多样化,富有营养,改正偏食习惯。使身体营养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