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什么时候可以运动 产后运动要注意什么
产后什么时候可以运动 产后运动要注意什么
产妇最好在运动前给孩子喂奶。这是因为运动之后,身体会产生大量的乳酸,会影响乳汁的质量和味道,孩子会出现拒奶的情况。如果锻炼之后给孩子喂奶,最好要过2个小时之后。
产妇运动时,如果出现以下情形之一,应终止锻炼:任何部位的疼痛或隐痛;阴道出血或有排泄物;头晕、恶心、呕吐;呼吸短促;极端疲劳或感觉无力。
身体湿气重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久坐不动
长期久坐不动,没有体力消耗,身体代谢自然变慢,身体的运化能力就随之降低,活力不足导致阳虚。
正确做法:多多运动,运动生阳,尤其是能让身体出汗的运动要把皮肤这扇窗户打开,借助运动产生的热量将湿气“蒸腾”出去。
产后运动要注意什么 伸腿运动
取仰卧位,两臂平放于身旁,双腿交替上举和双腿并举,与身体保持直角,可重复做15次,体力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练习双腿同时举起,坚持每天做伸腿运动,慢慢可以消除腿部水肿,使腿部变得匀称健美。
运动后的拉伸运动的重要性
拉伸运动的重要性:
1.拉伸运动最大限度的避免运动损伤,同时缓解肌肉酸痛。
2.拉伸运动提高身体柔韧性,增加肌肉运动幅度使健身动作更加标准。
3.提高健身的效果。
4.有利于身体放松血液循环,为目标肌肉提供营养。
如何做拉伸运动:
花上约10分钟对身体进行拉伸,拉伸时身体缓慢、放松,肌肉、肌腱及韧带有轻微拉动感;保持拉伸的姿势至少20 秒,每次间隔20—25秒;动作过程中深呼吸有助于身体将有氧血液输送至目标肌肉。
1.头颈:右手举过头顶,将头部向右侧拉动,换左手同样动作。
2.肩部:左手将伸直的右手托起平举,向左拉伸,换手重复动作。
3.胸部:扩胸运动。
4.二头肌:侧平举,一只手固定,转动上身,坚持15—20秒。
5.三头肌:用一只手抓住另外一肘关节,轻推且越过身体,直到手触摸到后背。
6.臀肌:左腿放在右腿上,保持弯曲。使左腿触碰胸腔,向左扭转身体看左肩。
7.大腿外侧:被拉伸侧大腿向斜后方伸出,小腿与足外侧面着地,另一侧大腿前弓步膝关节屈曲,双手扶地支撑,拉伸时身体重心移向被伸拉一侧。
8.腿筋:平躺,单腿向上蹬,另一条腿弯曲并保持脚掌着地。用一条毛巾套着挺直的脚,向下轻拉毛巾,同时脚掌上推毛巾。
9.四头肌:单脚站立,身体保持直立。一手扶墙保持平衡。另一只手向上拉同侧脚尖。
10.小腿:一条腿向前跨一大步,另一条腿不动,身体前压。
11.上背:直立,双手抓住与腹部齐高的扶手,后背反复弓起、下压。
12.下腰:仰卧,双腿弯曲,双手抱起小腿,尽量向胸部拉伸。重复10次,每次30秒。
骨折发生以后应当怎样锻炼
1、被动运动:适用于体弱无力,暂不能作主动运动的患者。在固定部位的远端关节做被动运动以防止关节挛缩和肌腱粘连,但运动要轻柔,以免影响骨折的复位和固定。宜采取以下两种方法:
(1)按摩:适用于骨折断端有肿胀的肢体,通过轻微按摩帮助肿胀消退。
(2)关节被动活动:骨折固定初期,少数病人因惧怕疼痛不敢作主动锻炼,宜在医务人员帮助下进行辅助性活动,促使病人更好地作主动锻炼,但操作时要轻柔,不使骨折再度移位和加重局部创伤。
2、主动运动:是功能锻炼的主要形式,早期进行静力性肌肉收缩,即在关节不活动的情况下整个肢体的肌肉紧张用力然后放松。这类运动在骨折对位良好情况下采用,可促进骨痂生长,主动运动应自始至终贯串在整个骨折修复过程中。
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的区别 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
人类运动的能量来源,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糖类在体内有两种燃烧方式:有氧气和无氧;脂肪在体内燃烧方式是有氧。所谓有氧气,就是有氧气参与进来的供能方式,也就是说,无论是呼吸还是血液循环,都要有能力把氧气运送到肌体所需部位(就是你运动的肌肉部位),低强度的持续的较长的运动,肺是来得及吸氧的,心脏是来得及输送氧气的,肌肉呢,也是来得及利用氧气的,所以称之为有氧(运动),但如果是高强度或是极快的运动,氧气根本来不及摄入、传输和利用,人体就会开启无氧供能模式,即不需要氧气的情况下,用糖类对肌肉进行无氧供能,这时候糖和脂肪的有氧供能就大幅下降。这种情况,就叫做无氧(运动)。
小结:当运动强度较低,耗能就小,氧气有足够的时间被输送到组织细胞中,并帮助燃烧能源,这样的运动,就是有氧运动。简单来说,低强度、能长时间进行的运动,基本上都是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慢跑、长距离慢速游泳、慢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需要大量呼吸空气,对心、肺是很好的锻炼,可以增强肺活量和心脏功能。
而当人们在做剧烈的运动时,比如 100 米跑,起跑时吸的那口氧气,却根本还来不及到达肌肉细胞当中去参加「燃烧」的活动。人在利用氧气的过程中,有一个相当大的时间差,这个时间差决定了剧烈的、短时间的运动,成为了无氧运动。比如100米短跑,200米短跑,100米游泳,各种力量举等都是无氧运动。
有氧代谢是缓慢但持久的供能系统,主要燃料是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静息时,身体有持续的氧气供应用来产生能量,维持基础代谢率。当我们开始运动,比如从坐着到起来走动,我们的能量需求增加,导致我们呼吸与心跳略加快。基本上我们能持续进行三分钟以上的运动依靠的都是有氧代谢供能系统。
当运动强度增大到一定程度,能量需求超过有氧代谢系统的供给能力时,无氧代谢系统就开始启动。无氧代谢只能使用糖分为燃料,特点是供能迅速但是产能量比较少。这也就是为什么大重量举重时我们举十多下就会力竭的原因之一。无氧代谢的最大缺点是糖分不充分「燃烧」,产生乳酸。乳酸的堆积导致肌肉细胞环境酸碱度降低,这是高强度运动时容易疲劳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无氧代谢运动一般不能超过两分钟。很多时候需要休息一下,让体力恢复,等血液把无氧代谢废物带走,才能继续运动,高强度间歇训练就是这样一个例证。
事实上,有氧与无氧很少独立存在,也不会一下子从一种代谢状态转换到另外一种状态,更多时候他们互相重叠,只不过有时候有氧代谢占主导,有时候无氧代谢占主导。以跑步为例,当开始小跑时,有氧代谢是占大头的,但是无氧运动还是或多或少存在的,但肯定不是0,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大(如跑步速度的增加),有氧代谢逐渐增加,但当强度达到一定值时,有氧代谢反而下降,随之增加的是无氧代谢,其在供能占比中越来越大。
一项运动是有氧还是无氧还要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训练水平来定。竞走奥运队员的快走,对很多初学者有可能会导致无氧代谢参与,引起肌肉酸痛;而初学者所谓的大重量举重,对于职业力量选手来说也许只是热身,相当于他们的有氧运动。
1、 首先没有绝对的有氧和无氧,无氧运动也会伴有少量有氧(此处是消耗脂肪的)。无氧运动主要动用糖原,靠消耗糖来为肌肉提供能量,但是糖原一旦下降明显,机体是需要启动补充机制的,身体蛋白质和脂肪的组成成份,就会通过糖异生功能,来合成糖,用于维持能量供应(此处也是消耗脂肪的)。
2、无氧运动具有过氧消耗的特点,即无氧运动时虽然氧气参与不多,但是停止运动后,身体耗氧量在一段时间内却明显偏高,这相当于提高了机体代谢,让身体静息时也消耗能量,而在静息时消耗的能量多数来自脂肪。(相当于无氧运动后,你停下运动后,身体还有低强度有氧的特性)。
3、无氧运动(如力量训练),是可以增加我们的肌肉含量,要知道肌肉在人体里,是一个消耗能量的大户,即使不做任何运动,肌肉无时无刻的也在燃烧能量。所以,肌肉发达的人相比起不发达的人,吃相同的东西,却并不会胖。
1、没有运动基础的人刚开始运动,可以从有氧运动开始,提高心肺功能,增强体能,然后再加上无氧训练。
2、有些人天生偏瘦,想强壮肌肉、健美体形,那么应该以无氧训练为主。反之,有些人是「肌肉体质」,很容易就长肌肉,如果想瘦身,那么应该以有氧训练为主。
3、 型糖尿病患者、肥胖症患者以及脂肪肝患者,以及年龄大的人,应该以有氧运动为主。预防骨质疏松、骨质软化,那么应当做无氧运动为主。
4、如果你时间充裕,那么最好的是无氧与有氧都做(一般建议先无氧再有氧),收获两种运动的好处。如果你工作生活繁忙,运动时间有限,那么你也可以把有氧无氧结合起来,做高强间歇运动(HIIT),减脂塑形的效果非常好。
5、最好的减肥方法,就是两者的结合,根据你的训练目标来调整,以1小时的训练时间为例子:如果以增肌为主,建议40分钟无氧训练+20分钟有氧训练;如果以减脂为主,建议20分钟无氧训练+40分钟有氧训练。注意,一般把无氧训练放在最前面。
青光眼患者可以做有氧运动吗
在日常生活中,青光眼患者应该每天都参加一些适量的、有效的有氧运动。运动可以使人体内血液发生重新分布,流入肌肉组织的血液增加,而流入分泌房水的睫状体的血液减少。因此,运动有利于降低眼压。但需要注意的是,青光眼术后运动要适度。青光眼患者术后可适当地做一些运动,但是不能剧烈运动。
少运动or多运动呢
你看我们平时洗脸刷牙,会有负担吗?因为它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是你每天不做就感到少了些什么的事情。
那么,为什么不把一些运动,寄生到这些日常的习惯上面呢?
比如洗脸前,双手互捏一下臂膀上的肉肉,每天都这样做,不就成了洗脸一样的习惯了么?你每天总要去洗手间几次,那就在起身的时候,捏几下两侧的腰,时间久了,这个地方还会有多余的肉肉吗?
我这人一向没有毅力又不能吃苦,所以想了好多的方便法门。对我来说,只有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才不至于感到有压力,才能快乐地去做。
很多朋友说我身体比例好,胖瘦适中,有一种优雅的美感。她们纷纷问我秘方,猜想是否经过一系列魔鬼式锻炼,我会跟她们自豪地说,绝对没有!该吃吃,该睡睡,人生的滋味,都在呢!
只是自己动了些脑子,把那些看起来庞大的锻炼计划,都融到自己的日常习惯中,丝毫不会感到有任务压着,这样更有效果。
● 少运动or多运动?
女人最怕的身体变形,在舞者的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很多舞蹈演员一退下来,锐减的运动量使她们的身材迅速变得臃肿,有的还会大病一场。
这是由于她们多年来一直进行大量的运动,一朝停下来,身体无法适应新的平衡。
我从来不推崇大运动量的修身方法,
因为大的运动量一旦停止,哪怕减小,身体肯定反弹。比如跑步,你一直跑,可能会维持一定水平的体重,但当你突然停下来,即使减少饭量,腿也会变粗。
大运动量本身就是对身体的一种损耗,你大量地消耗,等于提前预支了。你看那些运动员,有几个是长寿的呢?
对于像我这样,不太能吃苦的女人来说,选择少量运动减肥,是非常明智的,大量运动根本没有什么好处。任何减脂方法,不是越用力越好,而是把力用在对的部位,才会事半功倍。
少量运动,配合几个有用的穴位按压,就可以了。
久未运动如何运动
减轻体重的最有效方法是改善饮食习惯降低卡路里,再通过运动增加卡路里的消耗量。运动的其他好处包括降低患上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的风险。
新加坡体育理事会体育医药与体育科学处处长郑光撰医生说,如果你超重,又有一段时间没做运动,应该先做身体检查。身体无碍的话,才来逐步增加运动的时长和力度。
郑医生建议你进行步行、骑脚车、游泳等低冲击量(lowimpact)运动,以减低受伤的几率。
开始运动时,先以舒服的步伐进行。举步行为例子来说,第一次可以以时速5公里的速度步行5-10分钟,然后逐步增加一成的运动时间,直到能够不间断步行半小时为止。
接下来就可以增加步行的步伐和速度,运动时呼吸会加促,但不至于喘气;在这个步伐运动5分钟后,身体应会出汗。
当你达到理想的运动速度后,可再次以每回10%的步伐增加运动时长。如果要有效减肥,每星期应该运动3-5天,每回运动一个小时(至少半小时),当然还要配合良好的饮食习惯。
郑医生说,理想的情况是每星期减去0.5至1公斤。根据你的身高和体重指数(BMI)计算,你的理想体重是66.5公斤,因此要减去多余体重,需要六个月到一年时间。
你或许认为时间很长,不过要记住,大多数超重者增肥的速率更慢,你可能是经过好几年的时间才囤积多余体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