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对流感的警告级别是如何划分的
世界卫生组织对流感的警告级别是如何划分的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9年修订的流行病警告级别 规定,流感大流行警告共分为6个级别,其中,一级至三 级与流感病毒的防备有关,包括防范能力建设和提早预 防反应等,四级至六级则清楚地指明,应当立即采取措 施,减缓疫情的蔓延。 一级是指流感病毒在动物间传播,尤其是禽类,而并 未发现人类感染的病例。 二级是指某种动物流感病毒在家养或野生动物间传 播,且发现人类感染的病例,进而可被认为是一种流感大 流行的潜在威胁。 三级是指某种动物或人、畜病毒混杂的流感病毒的 传播,已造成散发或局部范围内的人类感染病例,但并未 出现足以引发社区级别暴发的人际间传播。有限范围内 的人际间传播可能会在某种特定情况下发生。 四级是指某种动物或人、畜病毒混杂的流感病毒在 人际间的传播,已被证实可能引...
什么口罩防雾霾 防尘口罩能防病毒吗
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防尘口罩也是分有不同防护级别的口罩,比如KN90/N90、KN95/N95、KN100/N100;一般N95口罩,指对空气动力学直径0.075µm的颗粒的过滤效率达到95%;N95以上级别口罩不仅,能有效过滤非油性颗粒即PM2.5等空气污染物,对新型冠状病毒,也可以达到安全防护,世界卫生组织建议,N95以上级别口罩,是可以防止病毒感染的;即使是KN90/N90,防病毒效果也是优于,医用外科口罩的。
猪流感的警戒级别
1级警戒:在自然界,由动物传播流感病毒,尤其是鸟类,但该病毒还没有在动物之间流传或传染给人类。
2级警戒:来自动物的流感病毒对家养或野生动物形成传播并开始威胁人类。
3级警戒:动物所携带的流感病毒已经感染小部分人群,但仅仅是有限感染,并未有迹象产生大面积传播的可能。禽流感属于三级警戒。
4级警戒:特点是已经被核实的动物对人类传播导致的人类对自己的感染并在社区一级爆发,其感染能力足以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任何国家一旦出此种情况必须与世卫组织共同评估。
5级警戒:至少有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人类在相互传播流感病毒。这表明病毒发生大规模扩散已经迫在眉睫。
6级警戒:全球开始大规模爆发动物流感
食猪肉会感染上猪流感吗
食猪肉猪肉产品不会感染甲型流感
这份由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共同发表的声明说,由于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扩散,许多人担心猪身上会带有这种病毒,担心食用猪肉产品会不安全,为此,“我们强调,符合卫生安全标准的猪肉和猪肉产品不会成为病毒感染源”。
声明还说,到目前为止没有证据证明甲型H1N1病毒可以通过食品传播,因此一些国家采取的限制进口猪或猪肉产品的贸易措施,无法在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的“陆生动物卫生法典”中找到正当依据。
不过,声明强调了兽医部门与卫生部门合作的重要性,以便共同监控猪群中可能出现的任何非正常的可能与甲型H1N1病毒有关的发病症状。
专家:尚无证据表明猪流感能通过食物传播
美国和墨西哥近来发生的人感染猪流感病毒疫情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为“具有国际影响的公共卫生紧急事态”,目前我国尚未发现类似疫情。山东省疾控中心的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尚无证据表明猪流感能通过食物传播。食用处理得当的熟猪肉和猪肉制品是安全的。将猪肉烹制内部温度达到71摄氏度,可杀死细菌和病毒。
山东省疾控中心的专家说,猪流感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猪的急性呼吸道疾病,由几种猪A型流感病毒其中的一种引起,最常见的是H1N1亚型,一般呈发病率高、死亡率低的特点。病毒在猪群中通过气溶胶、直接和间接接触传播,无症状携带病毒的猪也可传播。在温带地区,猪间疫情全年均可发生,但秋冬季节发病较多。
专家指出,人感染猪流感病毒,有两种途径:与受感染生猪或受猪流感病毒污染的环境接触而感染;与感染猪流感病毒的人类接触。近几年在美国等地也出现过人感染猪流感病例,患者大多为与病猪有过直接接触的人。现已确定目前在美国和墨西哥发生的这种病毒具有传染性,并且正在人际间传播。但是,目前尚不知晓此种病毒发生人际间传播的难易程度。
人工授精后能同房吗
人工受精后最好不要同房,受精卵着床后不稳定,同房可能导致先兆流产流产(abortion)为妇科常见疾病,如处理不当或处理不及时,可能遗留生殖器官炎症,或因大出血而危害孕妇健康,甚至威胁生命;此外,流产易与妇科某些疾病混淆。妊娠于20周前终止,胎儿体重少于500克,称为流产(1966年世界卫生组织)。流产发生于孕12周前者,称为早期流产。发生于12周后者,称为晚期流产。
流感的防治
1、加强疫情检测,及时了解疫情动态,早期发现病人,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防疫情蔓延。全球已形成了100多个实验室参与的流感监测网络,严密监视着流感的动态。世界卫生组织流感协作中心经常掌握世界各地流感疫情与病毒变异情况,每年2月在疫情周报上公布下一年度流感疫苗抗原成分建议。我国对疫苗进行检定时,首要条件是它的毒株组分必须与当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一致,与预计可能在我国引起流行的毒株相吻合。
2、流感流行期间暂停集会,暂不探亲访友,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活动,出门戴口罩。公共场所加强通风,喷洒漂白粉液消毒。不少集体单位用熬醋熏蒸的办法预防流感,一些地方用中药预防,如口服板兰根、柴胡、大青叶合剂和新研制的其它中药制剂,据认为有一定效果,也有的吃点大蒜、喝点姜汤,也可能有预防作用。
3、流感病毒侵入机体以后是否引起发病,主要与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营养不良和过度劳累使机体抵抗力下降,特别容易遭受各种病原体(包括流感病毒)的侵袭,因此平时要保持营养均衡和避免过度劳累,这是预防流感的基础措施。
4、预防流感的最好办法是接种疫苗,目前我国采用流感减毒活疫苗,安全、可靠,其接种对象是健康成人和儿童,方法是鼻腔喷雾;对老年人、婴幼儿和有严重慢性病者,则皮下注射灭活疫苗。在此需要说明,接种流感疫苗后2周左右才会产生免疫保护,而有效时间只能维持1年,所以每年在流感高发期到来之前要适时接种疫苗。
5、流感病毒、特别是对人类威胁最大的甲型病毒所发生的变异现象,是客观规律,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只要流感病毒存在,这种变异现象就不会消失,并随时侵扰人类,因此防治流感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年年防,打持久战。
6、对流感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主要是加强护理(发病后卧床休息,多饮水,进食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必要时给予对症处理(如发热、头痛时给予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药),防止出现并发症。症状较重者可肌注抗流感丙种球蛋白,中毒型可加用干扰素,并发细菌感染则应用适当的抗生素(否则不用,抗生素对流感病毒无作用)。流感虽然危害严重,但它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如无并发症大部分于1周左右好转,预后良好。应当提醒大家,病愈1-2周内机体抵抗力较差,应注意休息和营养,并注意预防其它病原体(包括流感病毒的其它亚型)的感染,否则将引起严重后果;还应提醒大家,个别流感患者病后可患面瘫,是病毒感染后引起的面部神经的免疫反应,也与面部受冷风吹有关。
哪些老人最容易导致流感
进入十一月,天气渐凉。很多有慢性病的老年朋友会担心寒冷季节流感侵袭。
对于患有慢性病的老人来说,冬季是疾病的高发期和加重期。这时,机体就需要补充更多食物和能量,以提高耐寒和抗病能力。
对老年人来说,特别是患有心血管病、上呼吸道疾病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流感是他们冬季健康生活的主要威胁之一。流感对老年人的危害是相当大的,通常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因为病毒进入呼吸道后,会先破坏机体防御能力,可以继发感染,引起肺炎、心肌炎、心内膜炎、哮喘等,还会加重原有的慢性病,如肺病、心脏病、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等的病情。
这些并发症很容易导致老年人发生死亡。有数据显示,患流感后,0-59岁的死亡率为6%,60-69岁的死亡率为12%,70-79岁的死亡率为28%,80岁以上的死亡率为54%,其中因流感引起的死亡94%都发生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身上。
那么,老年人如何在入秋之后预防慢性病发作和流感侵袭呢?对于一些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因其机体免疫力下降,抗病毒能力降低,可根据个体情况接种流感疫苗,给身体加上一道防护门。
世界卫生组织在包括中国在内的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监测点,每年由各监测点把所监测到的有代表性的毒株,送到世界卫生组织,进行全面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毒株,预测出在下一年度中可能会流行的毒株。用它来制造疫苗,会取得很好的预防效果。
接种流感疫苗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有效预防流感的措施之一,特别是儿童、老人及一些慢性病患者都是流感易患人群。如果在每年流感流行前一两周接种一针,就可以比较安全地度过流感流行期。目前适合老年人接种的有裂解型疫苗如葛兰素史克公司的“福禄立适”等,其特点是免疫原性高、副作用少、安全性好。而且接种一支可防护一年,特别适合老年人接种。所以建议患有慢性疾病的上了年纪的人群可以接种该流感疫苗来预防流感。
流感的危害 发病人数多、死亡率高
作为一种常见的多发的传染性疾病,世界上每年患流感的人数众多。据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每年有5-15%的全球人口感染流感,估计约有300万-500万例流感病例,约25-50万人因此而死亡。而在流感大流行期间,受累人数更是高得惊人。老年人及患有各种慢性病或者体质弱者患流感后容易出现各种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