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的简介
鱼腥草的简介
鱼腥草,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干燥地上部分。多年生草本,全体有鱼腥臭味。叶互生,心形,有细腺点,下面常带紫色;托叶膜质条形,下部与叶柄合生成鞘,穗状花序顶生,花序基部有总苞片4枚,白色,花瓣状;花小,两性,无花被;雄蕊3枚,花丝下部与子房合生;雌蕊由3枚下部合生的心皮组成,子房上位。蒴果顶端开裂。
中草药性状:茎呈扁圆柱形,扭曲,长20~35cm,直径0.2~0.3cm;表面棕黄色,具纵棱数条,节明显,下部节上有残存须根;质脆,易折断。叶互生,叶片卷折皱缩,展平后呈心形,长3~5cm,宽3~4.5cm;先端渐尖,全缘;上表面暗黄绿色至暗棕色,下表面灰绿色或灰棕色;叶柄细长,基部与托叶合生成鞘状。穗状花序顶生,黄棕色。搓碎有鱼腥气味。
鱼腥草泡水是新鲜的好还是晒干的好
新鲜鱼腥草。
如果有新鲜鱼腥草的话,泡水的时候尽量使用新鲜鱼腥草,因为新鲜鱼腥草没有经过任何的加工处理,里面的营养成分保留的更加完整,特别是里面的挥发油物质以及部分维生素,这样泡水能起到更好的调理效果。但是新鲜鱼腥草并不好保存,市面上更多的是干鱼腥草,如果没有新鲜鱼腥草的话,干鱼腥草也是可以的,同样能起到很要的药效。
鱼腥草的介绍
鱼腥草(英文名HERBA HOUTTUYNIAE)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草药来源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拉丁学名:Houttuynia cordata 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草药性状:茎呈扁圆柱形,扭曲,长20~35cm,直径0.2~0.3cm;表面棕黄色,具纵棱数条,节明显,下部节上有残存须根;质脆,易折断。叶互生,叶片卷折皱缩,展平后呈心形,长3~5cm,宽3~4.5cm;先端渐尖,全缘;上表面暗黄绿色至暗棕色,下表面灰绿色或灰棕色;叶柄细长,基部与托叶合生成鞘状。穗状花序顶生,黄棕色。搓碎有鱼腥气味。
止咳化痰中成药
枇杷叶膏
【简介】是一种黑褐色稠厚的膏剂;味甜,微涩。
【主要成分】是枇杷叶。
【功效】清肺润燥,止咳化痰,
【适应症】适用于燥热伤肺所致的咳嗽,肺阴已伤,痰少质粘,咯痰不爽,或干咳,咽干鼻燥,舌红苔黄或稍干,脉数者。专家提醒,风寒咳嗽者不宜使用。
咳喘口服液
【简介】以古方麻杏石甘汤、白虎汤与现代经典方剂双黄连、鱼腥草、板蓝根配伍,周密严谨。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 【主要成分】麻黄、苦杏仁、石膏、甘草、金银花、黄芩、连翘、板蓝根、鱼腥草、知母、麦冬。
【功效】清热、止咳、平喘、祛痰。麻杏石甘汤清泄肺热,止咳平喘,药效强劲,配以麦冬、知母、养护患儿肺阴,不伤孩子元气,增强抗病力;石膏、知母清泻胃火、增进食欲,针对儿童病理特征,精微独到,全面呵护。
【适应症】用于感冒、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清热解毒、宣肺化痰,用于热邪犯于肺卫所致咳、喘、痰、热等症。适应治疗儿童感冒、肺热、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炎等病症。
治咳枇杷露
【主要成分】是枇杷叶、百部、前胡、桔梗、桑白皮、薄荷脑。
【功效】清肺热、止咳、祛痰,
【适应症】用于风热侵肺引起的口干作渴、咳逆痰多及支气管炎咳嗽。
白花蛇草简介
白花蛇舌草(学名:Hedyotis diffusa)为一年生披散草本,高15-50cm。根细长,分枝,白花。茎略带方形或扁圆柱形,光滑无毛,从基部发出多分枝。花期春季。种子棕黄色,细小,且3个棱角。
其成药味苦、淡,性寒。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消痛散结、利尿除湿。尤善治疗各种类型炎症。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白花蛇舌草若配伍得当,可治疗多种疾病。别名:蛇舌草、蛇舌癀、蛇针草、蛇总管、二叶葎、白花十字草、尖刀草、甲猛草、龙舌草、蛇脷草、鹤舌草。
主治:肺热喘咳;咽喉肿痛;肠痈;疖肿疮疡;毒蛇咬伤;热淋涩痛;水肿;痢疾;肠炎;湿热黄疸;擅长治疗多种癌肿。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大剂量可用至60g;或捣汁。外用:捣敷。
鱼腥草的副作用
鱼腥草虽然是一种中草药对人有很好的帮助,但是它还是有一定的副作用的,使用不当的话,严重的会引起死亡的。那么鱼腥草的副作用是什么呢,我们再吃或者使用鱼腥草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解答一下吧。
鱼腥草的副作用
鱼腥草简介
鱼腥草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类植物,也是夏季能够开花采摘的,闻起来有着鱼腥臭味。
鱼腥草叶互生,心形,有细腺点,下面常带紫色;托叶膜质条形,下部与叶柄合生成鞘,穗状花序顶生,花序基部有总苞片4枚,白色,花瓣状;花小,两性,无花被;雄蕊3枚,花丝下部与子房合生;雌蕊由3枚下部合生的心皮组成,子房上位。蒴果顶端开裂。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生于湿地或水旁。全草能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治扁桃体炎、肺脓疡、尿路感染等。其有效成分为鱼腥草素,现已可人工合成。
鱼腥草有副作用
鱼腥草毒性甚小,口服后有鱼腥臭味,肌注时局部可出现疼痛;对阴道粘膜有一定的刺激性。鱼腥草注射液可引起过敏反应,表现有药物性皮炎、末梢神经炎、过敏性紫癜等。严重者可引起过敏性休克,乃至死亡,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鱼腥草的药用价值
治疗痢疾
我们可以用鱼腥草、山楂炭以及蜂蜜加上适量的水一起煎煮服用。
治疗流行性腮腺炎
新鲜鱼腥草适量,捣烂外敷患处,以胶布包扎固定,每日2次。
治疗习惯性便秘
鱼腥草5~10克,用白开水浸泡10~12分钟后代茶饮。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10天为一个疗程。
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
我们可以用鱼腥草和白糖一起用水进行煎煮,每天喝一次,连续喝一个星期的样子就能够很好的起到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的作用。
鱼腥草的副作用要警惕
近几年,鱼腥草注射液等七种中药注射液被叫停,以及连续不断的中药不良反应事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不良反应中心的数据显示,被老百姓视为相对安全的中成药,新增不良反应比例已占到所有种类药品新增不良反应报告数之首。多年来中药没有副作用的说法显得摇摇欲坠。中医从方剂学、内经来说,有大方、小方、奇方、偶方、复方。中医用药的进步就在于复方,用多种药相结合,互相搭配和制约,从而到达高效和无毒的目的;而西医是单体用药,它的有效成分可通过化学合成,纯度很高,单方用药无制约,因此副作用大。
鱼腥草的毒性
鱼腥草毒性很低,小鼠皮下注射的LD50是1.6±0.081g/kg,给体重17~20g的小鼠静脉注射1.5mg的鱼腥草素(相当于人体注射剂量的200倍左右),观察1周无死亡现象,且90%体重增加,经解剖亦未见病变发生。对犬静脉滴注38~47mg/kg不致引起死亡,剂量增至61~64mg/kg则可引起死亡,解剖可见肺部有严重出血和血栓。给犬皮下注射每日80~160mg/kg,连续1月,可见有大量的流涎,早期常出现呕吐,对食欲、血象及肝肾功能等均无明显的影响。给犬灌胃,每日80~160mg/kg,连续1个月,可见有大量流涎现象,早期常出现呕吐,此外则未见异常。另,鱼腥草含有马兜铃内酰胺,会对肾脏造成不可逆损伤和导致上尿路上皮癌,故不长期食用!
结语:看完本文相信大家对于鱼腥草又有了不一样的了解了,虽然它的药用价值高,但是也因为它是药,所以也有一定的副作用,使用不当的话,会出现生命危险的,希望大家都记住。
鱼腥草要这么吃
鱼腥草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野生佳蔬。鲜鱼腥草含蛋白质2.2%,碳水化合物6%,脂肪o.4%,还含有维生素C和钙、磷、钾、铜等微量元素。可生食也可熟食,凉拌、炖肉、煮粥、熬汤、炒菜、泡茶均可。鱼腥草拌莴笋、豆芽、芹菜等,清香可口,可治支气管炎;鱼腥草炖肉,可使肉汤更加鲜美可口,可治咳嗽;鱼腥草煮面条,有清火作用;鱼腥草煮粥,可治热毒;鱼腥草晾干,夏季辅以茶叶饮用,既能解渴,又有药效。贵州少数民族喜食鱼腥草,用鱼腥草妙肉片、妙肉丝、炒腊肉。鱼腥草拌野葱,堪称一道名莱。以鱼腥草为原料可以制成鱼腥草咸菜、鱼腥草茶、鱼腥草酒、鱼腥草饮料、冲剂、针剂等。常食鱼腥草食品,可起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作用。
鱼腥草的做法
鱼腥草用来煲汤、煮凉茶还易为人受落,像鱼腥草煲猪肺汤、鱼腥草猪骨汤、鱼腥草绿豆汤是寻常的家常汤水,但若是用来做菜,独特的风格就看各人喜好了,跟榴莲、芝士等大约是同一类东西,爱者极爱,恨者掩鼻。
鲜鱼腥草炒肉丝
肉丝先用盐、淀粉拌匀,热锅放油,下肉丝炒香,放鱼腥草翻炒,加少许水,下盐和鸡粉拌匀便可装盘。具有消炎解毒、滋阴润肺的功效。
鱼腥草雪梨水
先将新鲜鱼腥草或干鱼腥草用适量水煮成汁,弃渣,放入雪梨块和白糖或冰糖,煮至梨软烂便可。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化痰功效。
鲜鱼腥草炒鸡蛋
将鱼腥草入油锅煸炒至软,淋入蛋液炒成块,撒葱花,调入适量盐便可。具有清热解毒、滋阴润肺的功效。
浮萍草简介
飘浮植物。叶状体对称,表面绿色,背面浅黄色或绿白色或常为紫色,近圆形,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全缘,长1.5-5毫米,宽2-3毫米,上面稍凸起或沿中线隆起,脉3,不明显,背面垂生丝状根1条,根白色,长3-4厘米,根冠钝头,根鞘无翅。叶状体背面一侧具囊,新叶状体于囊内形成浮出,以极短的细柄与母体相连,随后脱落。雌花具弯生胚珠1枚,果实无翅,近陀螺状,种子具凸出的胚乳并具12-15条纵肋。
鱼腥草怎么凉拌要煮吗 鱼腥草吃生的好还是熟的好
看个人口味。
鱼腥草如果生吃的话,味道十分爽脆,而且还具有鱼腥草独特的香味,对于喜欢这种味道的人,可以选择生吃,因为气味十分的浓郁,而且生吃可以搭配辣椒凉拌,因鱼腥草性寒,而辣椒性热,两者结合能够取长补短,还能够发挥鱼腥草调理细菌、病毒感染的功用。
也可以熟吃,对于不是很喜欢鱼腥草气味的人,熟吃可以有助于减少一部分鱼腥草的气味,而且一般用于直接配合其他药物煎服或用腊肉炒鱼腥草,可以尝试鱼腥草三鲜汤、鱼腥草烧肉丝、鱼腥草炖水鸭等。
金虫草简介
北虫草是北冬虫草的简称,也叫蛹虫草或蛹草或金虫草或虫草子实体等。其主要的化学成分药理
金虫草,药效与野生冬虫夏草极为相似,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分析室,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理化测试中心等权威部门的检测表明,北虫草的一些主要营养及药物成份如虫草素、虫草多糖、蛋白质等还要高于冬虫夏草。据《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北虫草的子实体及虫体可作为冬虫夏草入药”.
因此,北虫草在药理功能及临床效果方面与野生冬虫夏草基本是一致的.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北虫草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含量为39.37%,是猪肉,牛肉,羊肉蛋白质含量的1.8,1.5,1.9倍)和氨基酸,而且含有30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其中P(磷)的含量是冬虫夏草的3.5倍,Zn(锌),Cu(铜),Fe(铁三种元素的含量是28种补益药平均值的1.8,2.1和8.8倍,Se(硒)的含量与黄芪的含量相当.所以,北虫草具有催眠镇静,益肝肾,补虚损,防癌,抗癌,止血,化痰,平喘等多种功效,与人参,鹿茸并称为中药宝库中的三大补药.在<本草从新>中记载有甘平保肺,益肾,补精髓,止血化痰等疗效.因为虫草入肺肾二经,既能补肺阴,又能补肾阳,是唯一能同时平衡和调节阴阳的中药。
冬虫夏草,又称为夏草冬虫,简称虫草。全世界目前已报道发现由虫草属真菌Cordyceps寄生于昆虫、蜘蛛和其他生物长出子实体的虫草种类达400多种;我国已记录68种。在国内外一些人和学者的概念中,把凡是由虫草属真菌寄生并能产生子实体的菌物结合体都通称为冬虫夏草。
然而,中国传统的中医药学和我国绝大部分学者和人们及本文所指的冬虫夏草,是特指仅分布于我国青藏高原及边缘地区高寒草甸中的中华虫草菌Cordyceps sienesis (Berkeley) Saccardo (1878)寄生于昆虫纲、鳞翅目、蝙蝠蛾科、蝠蛾属Hepialus幼虫感病后形成的虫、菌结合体;;
败酱草简介
败酱草,地方上称苦益菜,草本植物,多生长于山坡草地等地方,味辛、苦,有清热解毒,祛瘀排脓等功效。
多年生草本,高达1m。地下茎细长,地上茎直立,密被白色倒生粗生或仅两侧各有1列倒生粗毛。基生叶簇生,卵圆形,边缘有粗齿,叶柄长;茎生叶对生,卵形或长卵形,长4~10cm,宽2~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1~2对羽状分裂,基部裂片小;上部不裂,边缘有粗齿,两面有粗毛,近无柄。伞房状圆锥聚伞花序,花序分枝及梗上密生或仅2列粗毛;花萼不明显;花冠白色,直径4~6mm。瘦果倒卵形,基部贴生在增大的圆翅状膜质苞片上,苞片近圆形。花期5~6月。
败酱草果实横切面:外果皮为1列扁平薄壁细胞,外平周壁增厚,纤维素性;中果皮外侧为3~5列薄壁细胞,内侧为1~2列纤维,切向排列,壁木化;内果皮为1列扁平薄壁细胞,常扁缩,内平周壁稍增厚。中脉维管束的中央为木质部,内外两侧均有韧皮部,韧皮部极窄,其外侧常有1个至数个中柱鞘纤维。假隔由中脉两侧各伸出一层菲薄的假隔细胞,在子房室中部内弯并互相连结形成,假隔细胞的平周壁极厚,而垂周壁极薄,胞腔缝状或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