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肛中医治疗方法是什么
脱肛中医治疗方法是什么
1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的手术方法很多,各有优缺点和不同的复发率。手术途径有4种:经腹部、经会阴、经腹会阴和经骶部。前两种途径应用较多。
2直肠悬吊固定术治疗直肠脱垂疗效肯定。术中游离直肠后,可通过多种方法将直肠、乙状结肠固定在周围组织上,主要为骶前两侧的组织上,注意勿损伤周围神经及骶前静脉丛;可同时缝合松弛的盆底筋膜、肛提肌,切除冗长的乙状结肠、直肠。
3经会阴手术操作安全,但复发率较高。可将脱出的直肠甚至乙状结肠自肛门直接切除缝合。直肠黏膜脱垂可采用痔环行切除术方法切除脱垂黏膜。年老、体质虚弱者可简单地行肛门环缩术,即用金属线或涤纶带在皮下环绕肛门,2~3个月后取出皮下埋置物,使肛门缩紧。
以上便是对脱肛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的介绍,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当然,如果你需要做脱肛手术的话,联系你还是多咨询医生,通过了解病情来缓解心理负担和压力。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不要给自己造成太大的压力和心理负担。最重要的是,要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祝你身体健康。
脱肛的中医疗法
病因及治疗
中医认为脱肛多因人体气血不足、中气下陷或湿热下注、久泻下痢,以致直肠不能收摄固涩所导致。如《诸病源候论》说:“脱肛者,肛门脱出也,多固利久肠虚冷所为。”按中医理论,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理,治疗脱肛可以用收敛药物治标,用补气药物治本。下面有三个小验方,脱肛患者可以一试:
第一、内服治标:枳壳10克,升麻8克,黄芪15克,白术10克日煎服,一日两次。补气固脱。
第二、外擦提肛膏:石榴皮、柯子、五倍子,研粉末各取等份混合均匀。用麻油调成50%浓度的膏药。睡觉前将药膏涂抹于肛门上,然后用手轻轻地将肛门脱回,再用消毒纱布固定。一般晚上用药效果最好,如果较为严重,白天也可以敷用,治疗期间应避免重体力劳动。
第三、熏洗提肛散:柯子、五倍子、椿根皮、石榴皮、枯矾各50克,水煎,待温坐盆,先熏后洗肛门,每次20-30分钟,每天早,中,晚各一次。
禁忌:患有肛裂的患者不能使用以上两种外用方,待脱肛回收后即停止用药。
肛门瘙痒中医治疗
肛门瘙痒,这是一个让那人难以启齿的话题,很多人有这种情况却碍于面子不敢去医院,身体有问题就得治,不能因为面子而耽误治疗,那么,肛门瘙痒到底是怎么回事、肝门瘙痒要注意什么、如何治疗?看看下面文章的介绍。
1、取地肤子、蛇床子、五倍子、古方清热止痒散。
2、用车前草、地肤子、龙胆草、羊蹄、野菊花、乌蔹莓、古方清热止痒散。
3、取鱼腥草、龙胆草、莶草、地肤子、枯矾、马齿苋、苦楝皮、古方清热止痒散。
4、用苦参、地肤子、蛇床子、古方清热止痒散。 将药择净,放入沙锅中,加入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置于浴盆中,放入朴硝或明矾溶化,待温度适宜时坐浴,每日两次,每次15--20分钟,每日1剂,连续3--5天。现有内痔、外痔、混合痔、肛瘘,或经实验室检查发现有糖尿病、蛲虫病、白色念珠菌感染等。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肛门瘙痒的症状、注意事项及中医药浴方法,如果你出现了肝门瘙痒的情况,不要为面子而拖延治疗时机,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脱臼中医治疗
1、药物治疗
(1)内服
中成药(丸剂、酒剂、胶囊、蜜丸、颗粒剂)、中草药,并根据每个患者的个人状况配以食疗。
(2)外用
贴剂、药物熏洗、药物熏蒸、药物透敷、针灸、艾灸、药熨、火疗、药物喷射。
2、理疗
激光针刀、四肢疾病治疗仪、全身康复治疗仪、智能型极超短波治疗仪、三维智能干涉波治疗仪、全科治疗仪、药物离子导入仪、电脑骨创伤治疗仪、远红外线理疗舱、经皮给药治疗仪、微波治疗仪、偏振远红外光电脑疼痛治疗仪、磁疗仪、经络导平仪。
3、静态疗法
架双拐行走、下肢床头牵引、推拿学位按摩、功能康复锻炼。通过中医治疗打通微循环和经络,促使坏死骨质吸收,骨坏死区域修复,同时应用静态疗法帮助恢复功能。
脱肛最有效治疗方法都有什么
脱肛最有效治疗方法:
(1)保守疗法治疗脱肛:如果脱肛继发于便秘、腹泻等疾病,就要积极治疗这些原发病,原发病治好了,脱肛多能痊愈。治疗期间不能蹲位排便,要立位、侧卧位或仰卧位排便,小婴儿可直着腿把屎把尿,大孩子可坐高盆排便,就是把便盆放在高椅子上拉屎。如能坚持1~2 个月,多数脱肛可以痊愈。如改变排便方法后脱肛未愈则可行手法复位,用纱布折成厚垫,压住肛门,用粘膏将两臀拉紧粘牢,令小儿卧床1~2周,坚持卧位排便,多可痊愈。
(2)中医治疗脱肛:此病多为气虚下陷,长时间腹泻不愈、久病卧床伤气、大便干结,均可以出现脱肛。治以补益中气,升提下陷。
在对脱肛最有效治疗方法认识后,进行脱肛治疗的时候,患者都是要积极配合,尤其对小儿患者,如果有这样情况,家长需要根据医生要求去做,这样对缓解脱肛才会有帮助的,而且治疗脱肛饮食上也是要选择清淡食物的。
中医怎么治疗脱肛
中医认为脱肛为气虚下陷,长时间腹泻不愈、久病卧床伤气、大便干结,均可以出现脱肛。治以补益中气,升提下陷。
直肠脱垂以儿童、老年人较多。在发生腹泻、痢疾或病后营养不良时,易发生直肠脱垂。成年人发生直肠脱垂,多与便秘、腹泻、肛门括约肌松弛以及精神、神经疾患有关。
直肠脱垂的治疗,有保守疗法和手术治疗两种。幼儿的直肠脱垂随着年龄的增长,有自愈倾向,应以保守治疗为主。首先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根治腹泻、痢疾、营养不良等疾病,一般可选用补中益气,涩肠固脱的中药内服或外用熏洗。常用方剂有补中益气汤(党参、白术、白芍、黄芪各10克,川芎、升麻、枳壳),常用熏洗有明矾、五倍子、朴硝等。针灸长强、足三里、百会等穴,也会收到一定的效果。幼儿的全身症状改善后,一般在5岁左右脱肛就会逐渐好转。成人的直肠脱垂比较难治。近
提肛汤组成:黄芪,升麻,当归,枳壳,炒淮山药,沙参,麦冬,乌梅,白芍。 功效:升阳举陷,益气滋阴。 主治:小儿脱肛。
脱发中医治疗
1、元肉、红枣、枸杞子、生姜、红糖,煎水服用,可起到养血、W欧纭⑸发的作用。
2、核桃2个,每天食用,可补肾乌发。
3、生地、麦冬,煎水服用,可起到凉血、润燥、止脱的作用。
4、淮山、首乌,水煎去渣取汁,加梗米,大枣服用,可健脾和胃,养血、生发和乌发。
5、何首乌、鸡蛋2个同煮,直到蛋熟后去壳,然后再煮一次,放入味精、精盐,食用,每次1枚。有补肝肾、乌发、生发之功效。
脱肛怎么办
脱肛除了与大肠有关外,还与肺、胃、脾、肾等脏腑有关。肺与大肠相表里,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肾开窍于二阴,主一身之元气,以上脏腑有病变都可能影响大肠,发生脱肛。脱肛病机不外虚实两端。若久痢、久泻,久咳以及妇女生育过多,体质虚弱,劳伤耗气,中气不足,以致气虚下陷,固摄失司,而致脱肛;小儿先天不足,气血未旺,或年老体衰,或滥用苦寒攻伐药物,亦能导致真元不足,关门不固,而致脱肛。实者多因便秘、痔疮等病,湿热郁于直肠,局部肿胀,里急后重,排便过度努责,约束受损,而致脱肛。
对于脱肛治疗的一个基础原则是什么呢,就是升提固脱的办法了,主要通过穴位来治疗。
主穴可取百会、长强、大肠俞、承山,其中百会是治疗脱肛的常用要穴。若中气下陷者,可加脾俞、气海、足三里;湿热下注者,加阴陵泉、飞扬。操作:百会用补法或灸法,每日晨起及每晚临睡前,用艾条灸百会穴各一次,每次3~5分钟。其余主穴用平补平泻法。
按:百会是督脉与三阳经的交会穴,气为阳,统于督脉,有升阳、安神、强体作用,是人体强壮穴之一,故灸百会可使阳气旺盛,有升提收摄之功,常用于治疗脱肛和子宫脱垂。长强为督脉之别络,位近肛门,可增强肛门的约束功能。大肠俞为大肠经气转输之处,可充实大肠腑气。承山为膀胱经穴,足太阳经别入肛中,故可疏调肛部气血。《席弘赋》:“小儿脱肛患多时,先灸百会次鸠尾”。故添加鸠尾穴可供治疗时参考。
中医是怎么治疗肛瘘的
痔瘘疾病的中医外治法,是运用药物、手术或配合一定的器械等,直接作用于病人体表某部或病变部位,以达到治愈痔瘘的治疗方法,是与内治法相对而言。外治法在痔瘘科治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医学源流》中说:“外科之法,最重外治。”它不但可以配合内治法以提高疗效,缩短疗程,而且许多疾病可以专用外治收效;而危重的肛门直肠周围痈疽及复杂性高位瘘管,更必须配合外治法。
外治法的应用,同内治法一样,必须进行辨证施治,根据疾病的不同发展过程和性质,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现将常用的方法归纳为药物疗法、手术疗法、其它疗法三大类,加以叙述。
[中医药物疗法]
用药物制成不同的剂型,直接或间接地施用于病人患处,通过药物的作用,使其直达病所,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1.油膏
是将药物同油类煎熬为膏,或将药物捣为细末,与油类搅匀成膏的制剂,又称为软膏。可用猪脂、羊脂、麻油、黄蜡、白蜡和凡士林等调制。其优点是:柔软、滑润。油膏在肛门疾病中经常使用,一般通用于内痔、外痔、肛裂、肛门周围痈疽等,特别对肛门疮口腐烂面较大和一般肛门皮肤病更为适宜。
2.箍围药
古时称为敷贴,它是借药粉具有箍集围聚,收束疮毒的作用,从而促使肿疡消散。或即使毒邪结聚,一时难以消散,也可以使肿疡缩小,达到早日成脓和破溃,避免毒邪蔓延,波及周围组织间隙。如破溃后,余肿未消者,也可用它来消肿,解除余毒。所以,箍围药在临床治疗痔瘘科疾病中,应用较普遍,在外治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中医治疗肛瘘
1.清热凉血:适用于因血热肠燥而引起的便血,或内痔出血和血栓外痔初起的病人。选方常用凉血地黄汤、槐角丸加减治疗。
2.清热利湿:适用于肛门直肠痈疽实证、肛窦炎和炎性外痔等病人。选方常用萆藓渗湿汤、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
3.清热解毒:适用于肛门直肠痈疽实证和内外痔感染的病人。选方常用黄连解毒汤、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
4.泻热通腑:适用于因热结肠燥而引起便秘的病人。选方常用大承气汤、脾约麻仁丸等加减治疗。
5.养阴润燥:适用于因血虚津乏而引起便秘的病人。选方常用润肠汤、五仁汤或增液汤加减治疗。
6.补益气血:适用于气血不足或久病气血虚弱的病人。选方常用十全大补汤、八珍汤加减治疗。
7.补中益气:适用于小儿、年老体衰或经产妇,因气虚下陷而引起的直肠脱垂或内痔脱出不收的病人。选方常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
8.滋阴清热:适用于肛瘘痔疮等阴虚有热的病人。选方常用青蒿鳖甲汤加减治疗。
9.活血祛瘀:适用于气滞血瘀,经络瘀阻的病人。选方常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
10.温阳健脾:适用于因脾弱阳虚或脾肾阳虚而引起便血的病人。选方常用黄土汤加减治疗。
中医治疗脱发
中药对于脱发的治疗主要是通过祛风、凉血、疏肝、益气、健脾为法,配合外用法刺激毛囊生长,共奏生发之功。那么,对于脱发治疗的方法有什么呢?
1、芝麻花、鸡冠花各60克,樟脑1.5克,白酒500克。将芝麻花,鸡冠花撕碎。然后浸泡人酒内密封,15日后过滤、再将樟脑人药酒中,使之溶化,备用。以药棉蘸药酒,涂搽脱发区,每日搽3-4次。
2、何首乌30克,大米50克,冰糖适量。将何首乌放人砂锅中煎取浓汁后去药渣,然后放人大米和冰糖,将米煮成粥即成,食用。
3、补益牛膝丸。牛膝、生地各500g,枳壳、菟丝子、地骨皮各250g,诸药捣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空腹,以生姜汤下30丸,渐加至50丸。本方需内服,适于肝肾不足,精血亏虚引起的脱发。
4、四物汤、六味地黄汤合裁方(生地、女贞子、桑葚、茯苓、山药、当归、川芎、赤芍、丹皮、泽泻、菟丝子、天麻),本方需内服,适于血热生风引起的斑秃。
5、加味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熟地),本方需内服,能补气健脾,适于脾胃气虚,运化失健所致之毛发干枯脱落。
目前有很多可用于治疗脱发疾病的中药偏方,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病情来选择中药治疗的方法,这样对于脱发病症的康复将会很有帮助。
中医治疗肛周囊肿
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内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称为肛管直肠周围脓肿。脓肿破溃,或在手术切开引流后常形成肛瘘。是常见的肛管直肠疾病。常见的致病菌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绿脓杆菌,偶有厌氧性细菌和结核杆菌,常是多种病菌混合感染。肛门周围皮下脓肿最常见,多由肛腺感染经外括约肌皮下部向外或直接向外扩散而成。
肛周脓肿是一个比较严重的疾病,因为它还会引发肛瘘、肛门失禁等疾病,因此患者要多加注意。对于肛周脓肿的治疗,最重要的是检查。目前治疗肛周脓肿最先进的方法是用专业的科学仪器——韩国肛门镜进行检查。确诊后,采用微创肛周脓肿手术治疗,则避免了传统疗法要进行两次手术的弊端。肛周脓肿药物和传统疗法与微创肛周脓肿手术的区别在肛周脓肿的治疗上,目前许多患者往往不知如何应对,盲目使用药物或者到一些小诊所治疗,结果往往导致肛瘘、肛门狭窄、肛门失禁等并发症的发生。
1、药物治疗法许多肛周脓肿的患者认为这只是一种小病,服些药物就能治好。于是外用药物、内服药物用了不少,可还是不见效果。肛周脓肿是一种必须经过手术才能治愈的疾病,通过手术的方式,导出脓液才可痊愈。药物治疗不仅无效,还可能掩盖病情,甚至造成病灶重复感染,导致并发脓毒败血症。
2、一般传统疗法肛周脓肿是肛瘘的初期阶段,在过去,许多医院都采用分期手术的方式,即一次手术先切开排脓,过些天形成肛瘘后,再进行二次切除手术。此种疗法患者痛苦大、恢复慢、花费高,治疗不彻底,而且创伤太大易导致肛门失禁、肛门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现在治疗肛周脓肿都采用微创疗法,安全、无痛苦、恢复更快。肛周脓肿患者应及时到正规专业医院进行治疗,专业的检查与治疗才是健康的保障!
3、肛周脓肿的最佳治疗方法——微创肛周脓肿手术微创肛周脓肿手术是借助先进的探针配合双氧水灌注的方法,准确找到全部内口,有效避免漏诊、漏治。治疗时,一反传统手术将瘘管全部挑开的方式,以微创的小切口,只对主灶切开,对口引流,对内口和外口分解处理,部分切开部分保留,化复杂为单纯,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不损伤肛门功能,将手术创口至少缩小了三分之二,最大程度减少了对机体的损害。微创肛周脓肿手术的优点一、无痛苦,治疗彻底对于肛周脓肿的治疗,很多患者一想到疼痛就特别害怕,也因疼痛,很多患者放弃了手术治疗。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现在治疗肛周脓肿都采用微创疗法,是无痛苦的手术,患者感受不到一丝痛苦,而且治疗彻底,一次性根治,不再复发。二、时间短,恢复快对于肛周脓肿疾病,传统的手术不仅痛苦大,而且患者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恢复,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而微创肛周脓肿手术却打破了这一定局,它针对每一个人制定适合的治疗方案,使患者能够得到有效根治,手术仅需20分钟左右,特别适合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三、愈后不复发,无后遗症很多患者饱受传统手术的痛苦,不仅治疗时间长,而且治疗也不彻底,更是有许多患者惨遭肛门失禁等难治的后遗症。这些都是由于不专业的医师和简陋的治疗设备造成的。私处的疾病往往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因为这是我们最不愿意跟别人谈论的方面。所以像这种肛周脓肿在开始也不会引起他人的注意,等开始注意就已经不好治疗了。
中医是怎么治疗肛瘘的
1).消散药
它具有渗透和消散的作用,掺布于膏药上,贴于肿处,可以直接发挥药力,使疮疡壅结的邪毒,由深处向浅表转移,逐渐毒散肿消。适用于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初起,血栓外痔和炎性外痔等。
临床应用时,必须先辨别阴证或阳证,方可选择相适应的消散药。例如,阳毒内消散和红灵丹,功能活血止痛,消肿化痰,适用于一切阳证;阴毒内消散,功能温经活血,破坚化痰,散风逐寒,适用于肛周硬结、隐痛或疮口凹陷、流脓清稀、其色晦暗的阴证。
2).提脓化腐药
它具有提脓化腐的作用,能使疮疡内蓄的脓毒得以早日排出,腐肉逐渐脱落。一切外疡在破溃之初,局部治疗除手术而外,必须先用提脓祛腐药。如引流不畅,脓水不得外出,则攻蚀越深,腐肉不去,使新肉难生,这样不仅影响疮口愈合,而且增加病人痛苦,还会造成病情恶化,继发脓毒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提脓化腐是处理溃疡早期的一种基本方法。
升丹是提脓化腐的主要药物,痔瘘科一般采用三仙丹。使用时,凡疮口大者,可掺于疮口上,疮口小者,可粘附于药线上插入,也可掺于膏药或油膏上盖贴。如纯用升丹,因究属刺激药品,恐药力过猛,对肛管尤其不宜使用。如必须用时,也应加赋形药才可使用,如九一丹、九黄丹和渴龙奔江丹等。
3).腐蚀药和平胬药
腐蚀药又称为追蚀法,具有腐蚀组织的作用,掺布于患处,能使疮口不正常的组织腐蚀枯落或使痔核坏死脱落。平胬药具有平复胬肉的作用,能使疮口增生的胬肉收缩进去,是代替手术割治的一种理想的药物疗法。凡肿疡在脓成未溃时,或溃疡破溃以后疮口太小,或引流口过早闭合,或疮口僵硬,或胬肉突出,或腐肉不脱妨碍收口时,都可使用。
由于腐蚀药和平胬药的药物组成不同,药性作用也有强弱之分,因此,临床应用中,需要对症使用。例如:
白降丹:适用于溃疡疮口太小,脓腐未去的病人,可用纸捻( 桑皮纸或丝棉纸 )做成裹药,插入疮口,使疮口开大,脓腐易出。如肿疡脓成而不溃,同时体质虚弱,而不能接受手术治疗者,可用白降丹少许,加水调和,点放疮顶,不用手术即可破头。如疮口腐秽久不脱者,可加乌梅炭;新肉不生者,可加煅石膏;脓液清稀或不成脓者,可加银珠、蛇皮末;迟迟不收口者,可加麝香少许;死肌顽久不脱者,可加血竭少许。
敛肌散:适用于痔瘘术后、肛门溃疡后期、腐肉经久不去、肉芽迟迟不起者,可掺布于疮口或创面。
平胬丹:适用于疮口胬突起处,掺药其上,能使胬肉平复。
枯痔散:一般用于痔疮,将此药涂敷痔核表面,使之焦枯脱落。由于古方枯痔散中含有砒霜,容易中毒,后世又有无砒枯痔散,但仍然刺激性强,副作用大,病人痛苦也大。目前已很少应用,逐渐被枯痔液等注射剂所代替。
三品一条枪:用此药插入病人患处,能腐蚀瘘管,也可以化去内痔。
以上腐蚀药物,一般均含汞和砷。因汞和砷的腐蚀力量较其它药物大,在应用时,需要谨慎。在掺布烈性腐蚀药时,以不伤及周围健康组织为原则,待腐蚀药目的已达到,应立即改用其它提脓生肌药。对汞和砷有过敏反应者,则应禁用。
4.生肌收口药
具有促进新肉生长,促使伤口愈合的作用。掺布疮面,能使疮口迅速愈合,要在疮疡溃后或术后,当脓水将尽或腐肉已脱、新生出肉芽的时候使用。瘘管、内外痔、脓肿术后,若只依靠机体的再生能力来生肌收口,时间上较为缓慢,应用此药则可促进其愈合。
常用的生肌收口药物,有生肌散、八宝丹、皮粘散等,不论阴证、阳证,一般都可应用。当脓毒未清,腐肉未尽,术后引流不畅或分泌物多的时候,若早用生肌收口药,不仅无益,反会增加溃烂,延缓治愈时间,甚至还会引起邪毒内攻的危险。若已形成瘘管,即使用后勉强收口,也会闭贼于室,终成祸患,迟早还会复溃的。在这种情况下,需配合手术和挂线等疗法,方能收到治疗的效果。若溃疡肉色灰淡,创面不红活,新肉生长缓慢,则宜配合内治的补益法和食物营养,内外并施,以助新生。
5.止血药
具有收涩凝血的作用,适用于溃疡或术后出血,凡属于小络损伤出血者,可掺布于出血之处,外以纱布固定,可以促进伤口血液凝固,达到制止出血的目的。
临床常用的止血药,有桃花散,一般适用于疮疡出血;止血粉、云南白药,适用于痔瘘科各种出血证。其它如参三七粉,可涂敷局部,也有止血作用。如遇大出血时,则必须配合手术和内治等法治疗,以免因出血不止而引起气随血脱,发生休克。